一、氟吗西尼用于咪唑安定复合全麻下开胸术后催醒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辉,贺瑜,王静[1](2020)在《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麻醉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术毕实施神经阻滞,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0.5 %罗哌卡因实施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40例:应用0.5 %罗哌卡因联合2 mg·kg-1曲马多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不同用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rince-Henry 评分法(PHP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 mg·kg-1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实施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可提高镇痛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应用疗效确切可靠。
李林林[2](2013)在《XFM及其特异性颉颃剂对大鼠脑区NMDAR1、BDZR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猪是建立疾病模型的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为方便其更好地在科研工作和临床实践中应用,便要求为小型猪提供安全优良的麻醉及催醒。小型猪专用复合麻醉剂XFM及XFM特异性颉颃剂已经研制成功,二者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已取得了很多进展。本试验旨在研究XFM及XFM特异性颉颃剂对大鼠各脑区N-甲基-D-天冬氨酸Ⅰ型受体(NMDAR1)及苯二氮卓受体(BDZR)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XFM及XFM特异性颉颃剂分别产生麻醉和催醒作用的可能机理。本试验选择Wistar鼠为实验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给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NMDAR1及BDZR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初步定量,探讨XFM及XFM特异性颉颃剂可能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如下。1.腹腔注射XFM麻醉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麻醉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NMDAR1的阳性表达量均显着下降;随麻醉时间的推移,海马NMDAR1阳性表达量显着下降而大脑皮层、小脑、丘脑NMDAR1的阳性表达量显着上升;麻醉过程中,脑干NMDAR1的阳性表达量无显着变化。2.腹腔注射XFM麻醉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麻醉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的阳性表达量均显着上升;随麻醉时间的推移,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的阳性表达量显着下降;麻醉过程中,小脑和脑干BDZR的阳性表达量无显着变化。3.腹腔注射XFM特异性颉颃剂催醒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催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NMDAR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而小脑NMDAR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与麻醉组相比,催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NMDAR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与空白对照组及麻醉组相比,催醒组脑干NMDAR1的阳性表达量无显着变化。4.腹腔注射XFM特异性颉颃剂催醒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催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变化;与麻醉组相比,催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及麻醉组相比,催醒组小脑和脑干BDZR的阳性表达量无显着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XFM对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NMDAR1阳性表达量以及对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阳性表达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全麻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XFM的全麻作用可能与降低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内NMDAR1阳性表达量,同时升高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内BDZR阳性表达量有关。(2)XFM特异性颉颃剂对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NMDAR1阳性表达量以及大脑皮层、海马、丘脑BDZR阳性表达量的影响可能是其产生催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XFM特异性颉颃剂的催醒作用可能与升高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小脑内NMDAR1阳性表达量,同时降低大脑皮层、海马、丘脑内BDZR阳性表达量有关。
王爱荣,刘振亮[3](2012)在《氟马西尼用于腹腔镜不孕症术后催醒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氟马西尼用于腹腔镜不孕症术后催醒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孕症妇女45例,随机分成氟马西尼催醒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结果 A组吞咽时间、苏醒时间最短,与其他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C组最长,与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改良OAA/S评分术后2min,A组清醒最好,与其他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C组清醒最慢,与其他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0min、15 min、30 min OAA/S评分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组躁动例数最多,与其他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全麻下腹腔镜不孕症术后催醒吞咽时间、苏醒时间最短,清醒最好,并发症最少,可提高麻醉效率和安全性。
朱洁芳[4](2012)在《地佐辛对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全麻苏醒期是麻醉减浅,病人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恢复的过程,各种不良刺激或(和)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血液动力学波动或病人躁动等不良后果。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语无伦次、无理性语言、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等。根据国内外大量研究观察分析表明,各种有害刺激是诱发和加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就是术后疼痛。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剧烈,容易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属于一种新的混合受体型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分布于大脑、脑干和延髓的K受体,产生脊髓镇痛,静脉注射后起效快,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呼吸影响轻微.在缓解急性术后疼痛方面比同等剂量的吗啡效果更好。地佐辛作为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对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有较满意的缓解作用,因此地佐辛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中作为术后镇痛药具有较理想的镇痛效果,从而有效的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众多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地佐辛能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但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地佐辛在预防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年龄30-65岁、体重50~80kg、ASA I~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3组患者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的麻醉方法,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予麻醉机机械通气,并静脉微量泵泵入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约手术结束前20min I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m1,Ⅱ组静注地佐辛2.5mg,Ⅲ组静注地佐辛5mg。术后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样饱和度的变化;评估比较3组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1.3组患者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min)、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mmin)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 HR、MAP、SPO2变化的情况。手术结束时三组患者的HR、MAPIII组与Ⅰ、Ⅱ组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拔管后10 mmin的HR、MAPIII组与Ⅰ、Ⅱ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均小于Ⅰ、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Ⅲ组小于Ⅰ、Ⅱ两组,且差异有显着性(p<0.05)。Ⅱ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的全麻开胸手术结束前约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使病人在苏醒期血液动力学趋于稳定,病人更舒适,不影响拔管时间,有助于降低术后PCIA舒芬太尼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封琴,冯莉莉[5](2011)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患者手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患者胸、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40例择期行胸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观察组)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对照组)单纯全麻。观察术中不同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术前、诱导及插管时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但在术中及术后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患者胸腹部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优点,效果肯定。
廖亿粦[6](2011)在《舒芬太尼预防老年人胸科手术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预防老年人胸科手术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7月本院外科择期行胸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舒芬太尼组在老年人胸科手术苏醒期的SBP、DBP、RPP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对患者预防心血管应激反应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吴礼平,王文军,彭建明,高利臣[7](2011)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麻下脊柱矫形术中唤醒效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研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脊柱畸形矫形术中唤醒时间及质量的影响,探讨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操作方法,评估唤醒效果。方法:脊柱畸形矫形患者38例,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19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2.0 mg/kg、阿曲库铵0.150.20 mg/kg、舒芬太尼0.2μg/kg或芬太尼4.0μg/kg静脉注射,用舒芬太尼0.1μg/(kg.h)或芬太尼1.0μg/(kg.h)持续泵入维持术中镇痛,术中在需要唤醒前30 min左右停止阿曲库铵、舒芬太尼或芬太尼泵入,在需要唤醒时停止丙泊酚泵入,进行唤醒,比较唤醒时间和唤醒质量。结果: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脊柱畸形矫形术中唤醒试验的比较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指令动作恢复时间均短于芬太尼(P<0.05)。唤醒成功时,唤醒质量比较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P<0.05)。芬太尼患者出现1例术中疼痛及知晓,两组术后均无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该术中唤醒试验方法能快速实现脊柱畸形矫形术的术中唤醒,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唤醒时间更短、唤醒质量较高。
李仁虎[8](2011)在《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舒芬太尼对其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全麻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为全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并存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等,它是气管内全麻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导致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众多,各种有害刺激,特别是术后疼痛往往是诱发和加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全麻苏醒期躁动危害性较大,当其发作严重时,常可引起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有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处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主要是按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进行。对于已发生的苏醒期躁动,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躁动程度,对症处理。因而,在日常的临床麻醉工作中,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预防和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提高临床麻醉质量,仍然是我们临床麻醉医师需要不断探寻的难题之一。目的通过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的观察分析及舒芬太尼对其影响的探讨研究,旨在提出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临床麻醉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使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为安全舒适的麻醉过程,提高临床麻醉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施行气管内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前一天由麻醉医师访视患者,介绍围手术期程序,耐心疏导安慰,尽量缓解患者心理应激程度。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6~8小时。麻醉方法: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4μg/kg(或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2mg/kg。全凭静脉全麻麻醉维持:舒芬太尼0.2μg.kg-1.h-1(或芬太尼2μg.kg-1.h-1)+丙泊酚4~10mg.kg-1.h-1静脉泵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的维持除使用上述方法维持外,另间断或持续吸入1~3%七氟烷。术毕患者均送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care unit, PACU)。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新斯的明等拮抗催醒剂。由麻醉医师全程观察、记录患者在手术间及PACU内的躁动情况,并视患者的躁动程度给与适当的处理。患者在PACU观察12h,待其完全清醒后返回病房。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均使用SSP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中的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中的有序变量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麻醉经过顺利,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①观察了1200例全麻患者,有258例患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21.50%。②各种不良刺激所致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比例,疼痛占53.49%、气管导管刺激占30.23%、尿管刺激占8.91%(三者引起的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程度以轻、中度为多数)、心理应激占3.48%(以中、重度躁动多见),其他因素占3.88%。③不同情况下患者发生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比例:胸科、口腔、耳鼻喉和乳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比普外、泌外手术患者高;静吸复合麻醉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较全凭静脉麻醉高;全麻苏醒期躁动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向型性格及A型血型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率也相对较高;拮抗药物的使用不当往往会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比率增加。④舒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舒芬太尼组为18.3%,芬太尼组为3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按0~3级评估),舒芬太尼组较芬太尼组躁动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①疼痛刺激是导致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最主要的原因。②较之芬太尼,舒芬太尼能有效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③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和合理的麻醉管理,把握正确的拔管时机,尽可能地避免术后不良的有害刺激,并给予充分的术后镇痛,即可明显减少或避免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
李娟[9](2010)在《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促醒作用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变化》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促醒作用时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探讨氟马西尼的合理用量,从而更加合理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择60例(男32例,女28例)ASAⅠ-Ⅱ级腹部择期手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妇产科手术)全身麻醉病人,手术时间60-120min,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神经系统内分泌病史,无神经精神病史,无嗜烟、嗜酒史。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肌肉注射。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预先吸氧5分钟,经上臂外周静脉先后注入长托宁、力月西、阿曲库铵、芬太尼、依托咪酯行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导管内径7.0-7.5cm),连接Drager Fabius 2604100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VT)=8ml/kg,呼吸频率(f)=10bpm,呼吸比(I:E)=1:2,吸入氧浓度(FiO2)=100%,PEEP=0。术中应用静脉输液泵持续泵入异丙酚,间断推入阿曲库铵和芬太尼以维持适度的麻醉深度。调节丙泊酚注入量使BIS值稳定在50-55之间(所用病例在行气管插管后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泵入量,BIS值高于55或低于50时,增加或降低泵入量)。关腹时停肌松和芬太尼,术毕时停丙泊酚,手术结束时四组所有患者BIS值为50-55之间,OAA/S评分为1分。60例全麻病人,术毕麻醉恢复期按处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Ⅰ组不用氟马西尼(空白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静脉注射氟马西尼首量0.1mg、0.2mg、0.3mg,根据镇静/警觉评价标准(OAA/S)观察和评估患者的意识和神智状态,每隔1分钟追加0.1mg,直至OAA/S评分达到4分。记录FMZ用量,记录术毕时以及给予氟马西尼首量lmin、2min、3mim、5mim、10mim、15min、20min八个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OAA/S评分,记录术中和术毕后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02)以及睁眼和拔管时间。结果:手术结束停止输注丙泊酚时四组患者的BIS值保持在50-55之间,OAA/S评估1分。Ⅰ组停药后15-20min BIS均值上升到60,OAA/S评分中位数达到3分。Ⅱ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min时,BIS均值上升到58,OAA/S评分中位数达到3分;2min时,BIS均数超过60,OAA/S评分中位数达到4分。Ⅲ组和Ⅳ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2min时,BIS均值已超过65,升幅明显比Ⅱ组大(P<0.05),OAA/S评分中位数达到4分。Ⅱ、Ⅲ、Ⅳ组给予氟马西尼后10min时BIS均值已超过70,15min时OAA/S评分中位数达到5分。Ⅱ组75%的患者需追加两次氟马西尼后,BIS值和OAA/S评分才迅速恢复。结论:全麻术后应用氟马西尼能有效地拮抗咪达唑仑残余和丙泊酚的镇静效应,首量0.3mg能获得迅速和完善的镇静拮抗效果。
姚侠[10](2008)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腭咽成形术后躁动患者镇静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腭咽成形(UPPP)术后躁动患者的安全性和镇静效果。为此类躁动病人镇静用药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选择在ICU苏醒的腭咽成形术后躁动病人60例(均带术后止痛泵),所有患者均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全部行UPPP手术,术后带经鼻气管插管的躁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和咪唑安定组(P组和M组)。ASA分级Ⅰ—Ⅱ级。丙泊酚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24-58岁,体重75-95kg)。先静脉诱导,1.5mg/kg,然后改用微量泵持续注入,输注速度为0.3-4.8mg/kg/h。咪唑安定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21-57岁,体重68-92kg)。先静脉诱导,0.05mg/kg,然后改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咪唑安定的输注速度为0.04-0.2mg/kg/h,根据Ramsay分级,调整药物输注速度,使两组镇静分级维持在3-4级。对用药前、用药期间、拔除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检测血气分析。记录给药前(T1)及给药后10min(T2)、1h(T3)、2h(T4)、6h(T5)和拔管后(T6)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给药前(T1)及给药后2h(T4)和拔管后(T6)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pH值。药物起效时间,达到Ramsay3-4级时药物平均输注速度。停药后苏醒时间、再入睡、恶心、低血压、遗忘等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丙泊酚组血压T2与T1比较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T1与T3、L4、T5、T6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T3、T4、T5、T6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aOz、PaCO2、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T2的呼吸频率比T1明显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5),T1与T3、T4、T5、T6的呼吸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咪唑安定组T1与用药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PaCO2、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1比较,T2、T3的呼吸频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4、T5、T6的呼吸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达到Ramsay3-4级时药物平均输注速度。P组为2.265±0.745mg/kg/h,M组为0.085±0.045 mg/kg/h。两组间比较,再入睡、恶心、低血压、遗忘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微量泵持续输入,用于重度OSAHS术后带导管躁动患者的镇静是安全的。2.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微量泵持续输入,用于重度OSAHS术后带导管躁动患者,都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水平。3.丙泊酚的起效速度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咪唑安定组。丙泊酚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组的再入睡和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丙泊酚组,但咪唑安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较好。
二、氟吗西尼用于咪唑安定复合全麻下开胸术后催醒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吗西尼用于咪唑安定复合全麻下开胸术后催醒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麻醉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PHP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2)XFM及其特异性颉颃剂对大鼠脑区NMDAR1、BDZR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麻醉的概述 |
1.1.1 麻醉的概念及分类 |
1.1.2 局部麻醉 |
1.1.3 全身麻醉 |
1.1.4 针刺麻醉 |
1.2 小型猪麻醉的概述 |
1.3 动物麻醉颉颃剂的概述 |
1.4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受体概述 |
1.4.1 阿片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1.4.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I 型受体(NMDAR1)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1.4.3 GABAAR-BDZR-Cl-复合体及其研究进展 |
1.5 XFM 及其特异性颉颃剂的概述 |
1.5.1 XFM 的概述及其全麻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2 XFM 特异性颉颃剂的概述及其催醒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1 研究的意义 |
1.6.2 研究的目的 |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XFM 对大鼠各脑区 NMDAR1、BDZR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2 XFM 特异性颉颃剂对大鼠各脑区 NMDAR1 和 BDZR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3 免疫组化学方法 |
2.2.4 图像分析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麻醉组实验结果 |
3.1.1 大鼠各脑区 NMDAR1 蛋白表达 |
3.1.2 大鼠各脑区 BDZR 蛋白表达 |
3.2 催醒组实验结果 |
3.2.1 大鼠各脑区 NMDAR1 蛋白表达 |
3.2.2 大鼠各脑区 BDZR 蛋白表达 |
4 讨论 |
4.1 XFM 对 NMDAR1、BDZR 蛋白表达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1.1 对 NMDAR1 蛋白表达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1.2 对 BDZR 蛋白表达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2 XFM 特异性颉颃剂对 NMDAR1、BDZR 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对 NMDAR1 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2.2 对 BDZR 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氟马西尼用于腹腔镜不孕症术后催醒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3组手术时间、吞咽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
2.2 3组患者术后改良OAA/S评分比较 |
2.3 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4)地佐辛对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舒芬太尼预防老年人胸科手术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后血气分析、麻醉后恢复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心肌耗氧等比较 |
3 讨论 |
(8)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舒芬太尼对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二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一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研究一 附图 |
研究二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附图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促醒作用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参考文献 |
四、致谢 |
(10)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腭咽成形术后躁动患者镇静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所用器材 |
1.4 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四、氟吗西尼用于咪唑安定复合全麻下开胸术后催醒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曲马多与罗哌卡因麻醉用于肺癌术后镇痛的效果[J]. 杨光辉,贺瑜,王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6)
- [2]XFM及其特异性颉颃剂对大鼠脑区NMDAR1、BDZR表达的影响[D]. 李林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3]氟马西尼用于腹腔镜不孕症术后催醒的观察[J]. 王爱荣,刘振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0)
- [4]地佐辛对开胸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D]. 朱洁芳. 郑州大学, 2012(09)
- [5]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患者手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观察[J]. 封琴,冯莉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04)
- [6]舒芬太尼预防老年人胸科手术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观察[J]. 廖亿粦.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4)
- [7]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麻下脊柱矫形术中唤醒效果的比较[J]. 吴礼平,王文军,彭建明,高利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1(03)
- [8]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舒芬太尼对其影响[D]. 李仁虎.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
- [9]氟马西尼用于全麻术后促醒作用时的脑电双频指数变化[D]. 李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10(11)
- [10]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腭咽成形术后躁动患者镇静的对比研究[D]. 姚侠. 延边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