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分形理论重新检验沸腾表面核点分布的相关性”的评论

关于“用分形理论重新检验沸腾表面核点分布的相关性”的评论

一、Comments on "Reexamination of Correlations for Nucleate Site Distribution on Boiling Surface by Fractal Theory(论文文献综述)

刘凯[1](2018)在《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煤矸图像边界标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其储量十分丰富。煤矸石或矸石是一种灰黑色岩石,其热值较低,是煤矿开采时的伴生物。为提高煤的品质,在选煤过程中需要剔除原煤中的矸石。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也不断增加,堆积形成的矸石山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煤炭的生产中,直接开采出来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煤炭称为原煤。将原煤在井上或井下进行分选,然后将矸石回填至工作面或者制砖铺路等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生产效率,是处理煤矸石较理想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对矸石进行二次利用,需要以最小的成本将煤和矸石分选出来。煤矸自动分选方法分为湿法选矸和干法选矸。湿法选矸是我国煤矸分选的主要方式,如动筛跳汰法、重介法选矸等。湿法选矸方法投资巨大,需要将煤和矸石运输至液体介质中,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对我国西部高寒缺水地区不适用;干法选矸不用水,投资较小,如双能伽马射线法、X射线选矸法、图像识别法选矸等。但射线法选矸通常需要高压电源,且对防辐射装置和放射源的管理有严格要求,井下应用比较困难。目前,我国许多煤矿仍采用人工选矸的方法对原煤进行煤矸分选,由选矸工人站在带式输送机两侧,将煤或者矸石拣出。人工选矸的工艺原始,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且噪音和浮尘对工人危害大。因此,使用自动化选矸技术取代人工选矸的需求十分迫切。图像识别法着眼于识别煤和矸石的表面和外形等特征,使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快速判断目标是煤还是矸石;同时,图像识别的方法不用水,体积小,成本低,无辐射且结构简单,可移植性强。因此,使用图像识别法来取代人工选矸,实现自动化选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图像识别的煤矸分选的重点在于煤和矸石特征的提取。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其主要是针对煤矸图像的均值和方差等统计特征进行识别和研究的,通过计算图像直方图的均值和方差等信息作为特性向量。但由于煤和矸石粒度大小不同,灰度和纹理特征的选取通常需要在煤矸图像中截取局部图像作为识别样本,这样造成信息的缺失,影响识别结果。另外,矸石附着煤粉后,其灰度和纹理特征与煤非常接近,导致识别率不理想。煤和矸石的轮廓特征属于物理特性,不易受到干扰。由于煤和矸石两者密度和硬度等特性不同,经过多次转运碰撞后形成的边缘轮廓存在差异,对煤和矸石轮廓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分数阶微积分是传统整数阶微积分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维和视角。本文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煤矸图像边界标记识别研究,首先使用边界标记的方法对煤和矸石的轮廓进行形状描述,得到质心到边界距离的一维函数表达式,进而提取煤矸轮廓曲线的几何特征;通过对煤和矸石边界标记序列的分数阶随机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指出煤矸边界标记序列具有非平稳、非高斯、自相似等多重分形特性;论述了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ultifractal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MFDFA)方法,选取多重分形谱宽Δ?作为煤矸轮廓的几何特征;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FDFA算法,得到煤矸边界标记的多重分形谱;最后通过不同模式识别方法的识别率比较,表明引入煤矸的几何特征有助于提高煤矸图像的识别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运用选矿学、光学、高等数学、统计学、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分形和多重分形、时间序列分析、计算机科学等理论知识,结合煤矸识别的工作环境特点,聚焦煤矸图像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使用分数阶微积分的方法,研究煤和矸石的边界标记,通过建立分数阶随机模型,结合多重分形分析方法,改进并提取了煤矸轮廓的几何特征,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融合图像的灰度和纹理特征,经过数据的分析、计算和实验验证,完成了煤矸图像的识别。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出边界标记法,表示煤和矸石的轮廓曲线。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经过图像裁剪、去噪、复原和增强、形态学处理等操作,论述了边界标记法提取图像轮廓曲线的原理和方法。将识别出煤和矸石的轮廓边缘沿着质心以极坐标展开,得到质心到边界距离的一维表达式,同时指出煤矸轮廓的边界标记序列具有非平稳、非高斯、自相似等特点。(2)边界标记序列的分数阶建模和煤矸轮廓分析。根据常数阶次分数阶布朗运动,将传统高斯分布模型推广至非高斯的稳定分布模型,用来刻画复杂过程的分布情况。围绕煤矸边界标记序列,提出了一种带有长记忆特点的分数阶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Fractionally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FIMA)模型,推导了Hurst参数、分数阶差分因子和稳定分布的特征因子的关系。通过数据仿真和实测数据,对现有的Hurst参数的估计方法和各个估计器的鲁棒性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改进,为煤矸轮廓几何特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析工具。通过对煤矸边界标记的建模分析,得出分数阶ARFIMA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ARIMA模型,同时针对矸石边界标记的拟合失效,指出矸石的轮廓序列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进而引出了变阶次分数阶过程和多重分形分析方法。(3)改进多重分形分析方法,确定煤和矸石轮廓的几何特征。为了分析带有局部自相似特性和局部记忆的复杂信号,给出了带有局部H?lder变量的变阶次分数阶随机过程的仿真实例和参数估计,通过MFDFA方法,深入比较了白色噪声序列、单重分形序列和多重分形仿真序列在不同尺度和阶数下的差异,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消除干扰趋势项,测量非线性时间序列的波动尺度,而且能准确估计多重分形谱。针对序列中的相关多重分形和分布多重分形,通过数据的重排和数据替换,分别消除了相关性和概率密度分布带来的影响,并修正了多重分形谱宽?的值,得到改进算法后的煤矸边界标记的多重分形谱宽的分离阈值。(4)结合煤矸图像的几何特征与灰度、纹理特征,比较了不同模式识别方法的识别率。将所提出的分数阶模型和多重分形分析方法应用于煤矸图像的边界标记序列,抽取出煤矸轮廓的几何特征,采用均值、一致性、多重分形谱宽Δ?分别作为煤矸图像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和几何特征,选取不同特征向量和模式识别方法,对选煤车间现场采集的500个煤矸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将煤矸轮廓的几何特征与灰度特征和纹理特征进行融合后,在6)NN识别算法下的煤和矸石的识别率可达97.5%,表明引入分数阶微积分方法提取煤矸图像边界的几何特征有助于提高煤矸图像的识别率。

吴祥成[2](2017)在《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单管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第四代反应堆国际论坛(GIF)将熔盐堆列为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堆型之一。美国、日本、欧洲均已经对熔盐堆开展了相关研究。中国对熔盐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中国政府委托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钍基熔盐堆的相关研究工作,并计划在未来2030年中实现熔盐堆实际应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保证熔盐堆安全应用的关键系统。目前,熔盐堆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研究较少,绝大部分以概念设计为主。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开展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分析熔盐堆余热排出系统结构总结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套管回路内可能发生的不稳定振荡以及余热导出系统运行特性。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搭建电加热套管实验台和余热导出系统模拟实验台的方法进行研究。电加热套管实验回路主要研究流动沸腾和不稳定振荡问题,余热导出系统模拟实验台主要用来研究系统运行特性。电加热套管实验台主要由汽包、中心管和套管组成。中心管管径为12.7×1mm,套管管径为25.4×1.5mm,套管沿高度方向分为加热段和上升段。冷却水贮存在汽包内,运行过程中流体自中心管入口进入,向下流到套管底部,折返向上进入套管与中心管之间的环隙,最终从套管出口回流到汽包中。回路输入热源由直流电源提供。余热导出系统模拟实验台在套管实验台的基础上添加了外层高温套管,实现了完整的双层套管结构。外层套管通过气隙导热和辐射换热将热量传递给内套管,进而引发环隙内的冷却水沸腾。余热导出系统模拟实验台的热源由高温管式炉提供,热阱则来自冷凝水箱。本文利用电加热套管实验台完成了环隙内的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实验,探讨了热流密度、入口过冷度、汽包液位高度、压力等因素对沸腾传热和自然循环流动的影响,并将实验数据与Kandlikar、Gungor-Winterton等众多饱和沸腾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对流项和核态沸腾项的相对影响,在此基础上对Liu-Winterton公式进行了修正。修正结果显示预测精度有所提高。本文获得了低压自然循环条件下的过冷沸腾起始点(ONB),讨论了Sato-Matsumura、Jens-Lottes等预测模型和影响ONB点的关键因素,依据Pearson系数分析了ONB点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相关关系,利用Ahmadi的数据对新的关联式进行验证,结果显示Ahmadi数据的相关性明显提高。本文对自然循环套管内出现的间歇喷泉振荡和密度波振荡进行了研究,阐述了间歇喷泉和密度波振荡产生的机理,分析了两种振荡的一些关键特征和不稳定边界。此外,本文还发现了一种新的小流量不稳定振荡,并进一步分析了小流量建立的原因。本文验证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了套管内的传热热阻分布,探讨了高温热源、系统水装量、冷凝水箱、回路阻力等因素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系统启动动态过程分析。本文以RELAP5为基础建立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模型,分析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研究了冷却水突然注入工况,并数值模拟了衰变条件下的余热排出系统运行过程,结果显示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可以在低于150kPa的压力条件下长期运行,并将热量安全稳定的导出到环境当中。对于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李闽川[3](2016)在《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文中认为相比传统现代建筑,当代非欧建筑形态往往呈现出拓扑、分形等几何特征,表现为一种平滑、流动、穿插、切削、变异、扭曲等更趋非标准、非线性、液态化、景观化的建筑形态。对于这种形态的审美认知,观者已经很难再用简单的"美"或者"丑"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判断了,而是希望通过形态的表现探求出建筑背后潜在的更深层次逻辑与内涵,体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以及建筑形态所要表达的目的和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论文在大量研读相关审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视知觉动力理论来探索非欧建筑的审美认知。视知觉动力理论是阿恩海姆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原理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用于艺术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理论,这个理论采用"力"这个媒介来理解形态的美学呈现,将一切艺术形式的形态表现归结为"力"的呈现,把外界刺激物的形态对人心理产生的能动反应解释为"力"的作用,将形态的审美判断归结为"力"的平衡。一个好的"格式塔" 一定是"力"在一系列对抗、消解、传递、融合等作用后形成的"合力"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态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希望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形态特征应符合其内心的定位,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自身的内涵特性并得到观者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舒适度体验,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从上述观点出发,论文主要从视知觉动力的审美原理研究和基于这种原理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判断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希望通过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当代非欧建筑形态这种最前沿的建筑形式带给人的美学呈现,来揭示看似不规则、复杂的建筑形态背后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为非欧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做一些探索。论文首先采用阐释性的研究方法对视知觉动力的概念、原理、运作、审美等理论进行全面剖析、适度延展和适当修正,并重点研究和论述了动力平衡的情感审美原理,为非欧建筑形态的审美认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非欧建筑形态,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以及相关实验探索详细,论述了这种非标准形态所蕴含的视知觉动力平衡特征、心理感知、完形机制和情感审美特性等问题,并得出无论这些非欧建筑形态如何展现,其形态应符合人对"力"的平衡需求,只有平衡才能让观者产生良好的心理舒适度和愉悦感,才能获得观者的认可,才具备良好的审美价值这一观点。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视知觉动力理论的梳理和拓展,建立一个审美理论的基因库,为建筑审美领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又是针对具体的非欧建筑形态进行审美研究,提高对非欧建筑形态的视觉敏感度和正确的形态审美感知,以及更好的表现作品的视觉效果等目的这一基本命题。

汪卫华[4](2013)在《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文中研究说明非晶态物质是复杂的多体相互作用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原子和电子结构复杂,微观结构长程无序,体系在能量上处在亚稳态,具有复杂的多重弛豫行为,其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特征及结构随时间演化。不稳定,随机性,不可逆是非晶物质的基本要素,自组织,复杂性,时间在非晶物质中起重要作用。复杂的非晶态物质有很多基本而独特的性质。非晶态物质的复杂性没有能阻挡住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研究。现在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从相对简单的有序物质体系关注到复杂相互作用的无序非晶体系。近几十年来,非晶的研究在无序中发现有序,在纷繁和复杂中寻求简单和美,引领了新的研究方向,导致很多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模型和理论,以及新物质观的产生。非晶态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50多年前偶然发现的一类新型非晶材料。非晶合金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属物理的研究内容,带动了非晶态物理和材料的蓬勃发展,把非晶物理研究推向凝聚态物理的前沿。今天,非晶物理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和有挑战性的分支。非晶态材料不仅成为性能独特、在日常生活和高新技术领域都广泛使用的新材料,同时也成为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模型体系。本文试图用科普的语言,以非晶合金为典型非晶物质综述非晶物理和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精彩故事、介绍非晶科学中的主要概念、研究方法、重要科学问题和难题、非晶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非晶的本质、非晶中的重要转变–玻璃转变、非晶中的重要理论模型、物理和力学性能及非晶材料的各种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和最新的重要进展。还介绍了非晶领域今后的研究动态及趋势,以及这门学科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前景和方向。

赵四东[5](2012)在《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分析了文化规划的内涵、国内外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进展等,从完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视角,构建了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文化规划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晋北城镇群、深圳、桃源居社区文化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框架主要探讨了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若干技术要点,包括规划编制流程、目标价值、主要类型及其内容、基本定位与内容层系、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等;方法体系包括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文化规划的基本规划方法及其实施效果评估方法等。

吴淑莲[6](2011)在《老化皮肤光学特征提取及其治疗过程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皮肤的老化分为两个过程,即:随年龄增加的自然老化和受外界紫外光照射引起的光老化。这两个老化过程总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胶原的变化是皮肤老化过程中最主要的表征量。本论文结合多光子显微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等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从组织光学、形态学、光谱及纹理特征等方面研究活体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的过程,并将结果用于评价皮肤的光治疗过程。具体的研究创新成果如下:1.利用多光子显微技术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活体跟踪研究自然老化及光老化过程中皮肤胶原形态及光谱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真皮的胶原尺寸不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胶原二次谐波强度及最大可探测深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其较大变化。2.把胶原纹理特征参数作为评价各种老化类型皮肤的新指标。具体的有胶原方向指数、胶原束间距离、胶原相关性、胶原熵、分形维数及光学特性参数等。结果显示:年轻皮肤的胶原方向指数小,趋向各向同性,而且胶原束间距小,纹理紧密,细纹多。而自然老化皮肤的胶原方向指数大,胶原间距大;光老化皮肤的胶原在纹理上没有特别的方向性,但是胶原间距很大。3.把光学特性参数作为评价皮肤老化过程的新指标,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得小鼠皮肤不同层的衰减系数和皮肤表皮厚度随着年龄和紫外光辐照程度变化的曲线图:皮肤真皮层的衰减系数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也受紫外光的影响。4.结合多光子显微技术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等医学成像技术从形态学、纹理特征、组织光学的角度探讨各种光源辐照皮肤后,皮肤真皮胶原及表皮的反应,并跟踪随后的修复过程。从亚微米数量级到毫米数量级来获得光对各种类型皮肤的光治疗情况。提出治疗的关键点,并评价各种光源对不同类型皮肤治疗的效果:消融性的IPL, Nd:YAG只能用于改善细小的皱纹,而对于严重的光老化皮肤则没有明显的效果。消融性的Er:YAG, C02激光对皮肤作用强,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光老化皮肤的治疗。其结果对光美容临床应用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李友俊[7](2009)在《油藏动态系统演化过程的描述与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藏深埋地下,注水、注化学剂驱替开发的油藏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复杂动态系统,其动态演化过程具有多层次规律性。随机理论中的马尔可夫过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适应性,适用于对具有随机性的复杂油藏动态系统状态进行描述。在油藏动态系统中,储层孔隙通道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注入流体驱替原油过程中,注入溶液与地层中流体存在浓度差,使溶质颗粒在孔隙中的运动是分子扩散和对流弥散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表明,弥散性随颗粒平均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对流弥散现象具有随机统计特征。注剂经过弥散区域的某段时间内,粒子在孔隙中位移的状态跃迁是具有无后效性的马尔可夫过程,其转移概率用查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来描述,经过推导,得到其微分形式,并简化为福克—普朗克扩散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砂粒充填圆管模型,通过随机建模,推导出考虑吸附颗粒效应的对流弥散方程,并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无限大油藏、半无限大油藏、有限长岩芯悬浮液浓度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无因次弥散率对弥散现象的影响。油藏系统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造成油藏动态系统更加复杂化。传统的建模方法不能准确描述复杂动态系统从微观到宏观的状态跃迁演化过程,需要以创新的思维构建反映其变动过程的模型。针对油藏开发过程中注入能力下降的客观事实,利用描述考虑悬浮颗粒吸附效应的对流弥散数学模型和描述外部泥饼结构形成的数学模型对注入能力下降进行了分析,颗粒越大,孔隙越小,地层损害越大。以原油产量增量变动为标准,应用马尔可夫链对原油产量进行了预测,为油田生产决策提供依据。动态系统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传递中存在抉择规律。动态系统的复杂性及目标的多样性等使抉择主体在如何做出选择时常面临冲突的环境,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冲突类型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做出决定。传统的经济抉择期望效用理论无法解释动态系统中的一些现象,而行为经济学预期理论中S形曲线可以解释决策者面临损失时比面临收益时对价值变化更为敏感的现象。油藏动态系统的决策同样是复杂系统的决择问题,遵循同样的抉择规律。

金晓芬[8](2008)在《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谷胱甘肽代谢特征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镉(Cd)是生物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其迁移性很强,且极易被植物吸收并积累,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因此镉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植物提取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超积累能力清除污染物的环境治理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关键在于揭示植物对重金属的超积累机制。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一些古老的铅锌矿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镉超积累植物。本论文以超积累生态型(hyperaccumulating ecotype,HE)东南景天和非超积累生态型(non-hyperaccumulating ecotype,NHE)东南景天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运用透射电镜、组织化学、生化分析、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和生物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技术,研究了镉胁迫下东南景天的生理响应及比较蛋白质组学.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具有异常耐性和超积累能力。当镉处理浓度高于10μM时,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严重受害,生长受抑制,根长、根表面积、根系直径、根系体积和根系活力都显着地降低,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干重)相比对照显着降低(达31.2%~46.8%)。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在100μM镉处理7天条件下,地上部镉含量和积累量分别达到4246 mg kg-1DW和370μgplant-1。高浓度镉胁迫下对超积累生态型根系生长抑制不明显,同时其良好的根系形态与活力的维持有助于其对镉吸收及从根系转运至地上部。2.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高浓度的镉胁迫对东南景天根分生细胞的毒害症状主要表现在细胞壁增厚、细胞空泡化、质壁分离、质膜和根表皮破坏,并受到细菌侵染,但镉对超积累生态型毒害相比非超积累生态型要小的多。超微结构研究表明,镉胁迫对东南景天叶肉细胞器影响最严重的是叶绿体和线粒体。镉胁迫导致东南景天尤其是非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肿胀,严重的则出现叶绿体扭曲变形的情况。高浓度的镉使东南景天细胞质组分流失,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肿胀和结构松散,嗜锇颗粒明显地增多并变大,说明在逆境的条件下,叶绿体片层合成受阻,光合作用平衡被打破,出现衰老迹象,进而使得植物叶片老化。3.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膜质过氧化水平及H2O2和O2·-含量随着外界镉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镉毒害作用导致了东南景天体内处于氧化胁迫,但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比非超积累生态型具有更强的镉胁迫适应能力。原位显影法研究证实镉胁迫导致东南景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H2O2和O2·-)过量积累,NADPH氧化酶主动地参与了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生理过程。BSO(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的渗透处理使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受害加据,H2O2和O2·-积累分别增加了31%和13%,但BSO渗透处理对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活性氧自由基影响不显着,表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谷胱甘肽可能参与对镉诱导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代谢的调控。4.在低浓度镉(≤μM)胁迫下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SOD、G-POD及APX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增强,但更高浓度镉则明显的抑制了其抗氧化系统活性。然而,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酶如CAT、G-POD、APX及GR则是在镉处理浓度≤100μM时失活,而后在更高浓度的镉刺激下则增强,推测高浓度镉导致H2O2的积累进而启动了抗氧化系统的二次防御作用。镉处理24h后,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和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含量显着升高,且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中的DHA(脱氢抗坏血酸)/AsA比率在镉处理条件下一直维持在<1的状态即趋于还原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对镉胁迫均有明显响应,但二者不是造成两种生态型对镉的积累和耐性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和叶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显着地高于非超积累生态型,且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GSH含量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加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着提高,但镉胁迫对非超积累生态型体内GSH含量影响不显着,这表明GSH可能在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的耐性和超积累性状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5.为了探讨GSH对东南景天镉胁迫耐性的影响,我们通过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预处理来降低植物体内的GSH含量。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在BSO和Cd复合处理24 h或更长时间后,其叶片中H2O2含量相比单独Cd处理要高得多,这与叶片内活性氧自由基原位显影结果一致,表明谷胱甘肽合成对镉诱导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有积极的抵抗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强植物对镉毒害效应的抵御能力。此外,超积累生态型(HE)东南景天在BSO和Cd复合处理24 h后,其根系中H2O2含量相比单独Cd处理要高24%。与只有Cd处理相比,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和叶片中GSH含量在BSO和Cd复合处理8天后根系和叶片中GSH含量降低了40%,同时,BSO和Cd复合处理使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和叶片中镉浓度分别降低了41%和36%。这些结果表明,GSH合成代谢在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对镉耐性和吸收调控中起到信号传导作用,一方面作为抗氧化剂参与活性氧代谢,另一方面通过螯合Cd2+参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体内镉解毒过程。6.通过比较多种蛋白提取方法,发现通过苯酚抽提-TCA/丙酮沉淀法相结合制备东南景天叶和根组织总蛋白比较适合双向电泳(2-DE)分析。通过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干扰物质及样品中的盐离子,有利于等电聚焦,使电压能很快上升到设定高压值;此外,还可以降低次生代谢物质的干扰、减少蛋白降解,起到浓缩蛋白的作用。7.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东南景天不同生态型蛋白质组差异及镉胁迫下的蛋白质表达,并通过MALDI-TOF-MS及ESI-MS初步鉴定了49个蛋白质可能与镉耐性或积累相关。这些蛋白质包括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ABC转运子家族、成熟酶、根边缘细胞特异蛋白、肌动蛋白、激素反应蛋白家族、延伸因子1α、组蛋白H2A、含CheY类似受体和Fis型HTH两个结构域的反应调节蛋白、天冬氨酰蛋白酶家族、转导家族蛋白、色氨酸合成相关蛋白、氨基酸转运子、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型类受体蛋白激酶、α-葡聚糖水合二激酶、脂类相关家族蛋白、DNA结合/DNA相关RNA聚合酶、WD-40重组蛋白、SKIP1相互作用成分1、orf409、Prp9、Os02g0439200和功能未明的假设蛋白等。这些蛋白功能涉及蛋白合成、信号转到、转录、初级代谢、光合作用、细胞结构、转运子、蛋白储存等。

宗永臣[9](2007)在《河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分形研究》文中认为河网由大大小小的河流交汇而成,而且组成河网的每条河流总是弯曲的,大弯曲中又包含有小弯曲,这些都是河网的本性。因此,如何描述河网密布性和河流的弯曲性就为广大研究者所关注,其实这些都是河流的宏观外在特性,经过前人的大量研究发现非线性中的分形几何方法是研究河网系统这些特性的最好方法之一。另外河网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复杂系统,涉及多种动力学因素、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这些主要涉及到河流微观的、可直接衡量的内在特征,并最终形成了复杂的、有序的网络结构,这些结构的形成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实现河流的宏观外在特征和微观内在特征的结合从而使河流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体系是现阶段的最大问题。另外,到目前为止,有关河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数据仍然相当缺乏,科学研究和预测急需补充大量这方面的基础数据。文中首先应用了盒计数法计算了150年以来黄河三角洲故道的流路维数,并且经过分析认为流路维数能很好地反映黄河下游近现代流路的特征,其整体趋势以及相关性基本上能够体现黄河故道演变过程中的发育程度以及动力学因素。这说明河流、水系在一定尺度范围内是自然分形体,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可应用分形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分形维数是反映河流、水系基本特征的基参数,它包含着整体信息,也是河流动力学演变的结果。基础数据的欠缺是河网研究中的极大的难点,除了上述维数计算本研究还利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借助于黄河三门峡的年径流量,开创性地预测了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150年的年径流量和黄河流域150年的年降水量。经过分析发现:本研究预测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还为以后的数据欠缺弥补提供了神经网络这种可靠的预测方法。另外,基础理论的推导是本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在此,借助于分形动力学的DLA模型分别开创性地推导了点维数、单宽线维数、多宽线维数以及面积维数等四个维数计算公式,并考虑现阶段流域图分辨率太差,通过应用自绘图形验证了以上四个公式,且通过分析辨别了新计算方法与盒子维数之间的本质差异,并试图将其引入河流分形动力学中。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公式既融合了盒子维数的计算功能又可以较好地体现图形的几何形状及其动力学机制;这也为以后讨论河流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河流动力学建立了另外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同时也为利用其解决其它类似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赵海波[10](2007)在《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模型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高效脱除的研究》文中提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简称为PM或PM10)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由于PM的微观性和其生成、生长和演变所经历的复杂物理化学过程,无论是对其的采样和物理化学特征分析、在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和微尺度动力学演变规律,还是在自然条件和外加条件下的非线性和非稳态运动规律、各种高效捕集策略的设计和优化等方面,人们都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描述和定量描述.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为燃煤PM复杂的动力学演变过程(包括碰撞、凝并、破碎、冷凝/蒸发、成核和沉积等动力学事件)构建颗粒群平衡模拟随机模型的完整数值模拟体系结构,并以此为平台对静电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自然环境中PM的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进行颗粒群平衡模拟,对这些除尘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以此为基础对两种高效PM除尘技术(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和静电布袋混合除尘器)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运行优化,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1)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算法本文引入“加权虚拟颗粒”概念而发展了一种全新的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随机算法——多重Monte Carlo (Multi-Monte Carlo, MMC)算法.该算法具有时间驱动Monte Carlo (MC)、常数目法和常体积法的特点,由于跟踪数目较少的虚拟颗粒群而具备适用于工程计算的计算代价,由于保持恒定的虚拟颗粒总数目而具有稳定的计算精度,由于保持恒定的计算区域体积和基于时间驱动技术而具有与两相湍流模型无缝耦合的扩展性.特殊工况下MMC算法结果与相应的理论分析解之间的良好吻合,证明该算法能够以较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描述初始单分散性或多分散性颗粒群工况、单动力学事件或复合动力学事件工况等.本文首次建立了MC算法对颗粒尺度分布时间演变过程描述精度的定量评判方法.以此为基础,定量比较了时间驱动直接模拟MC、阶梯式常体积法、常数目法和MMC算法对于各种动力学事件的描述精度,并定性分析了各种MC数值误差的来源和计算代价的主要贡献源.针对MMC算法所表现的“常数目误差”,通过建立“异数目权值虚拟颗粒群策略”以及相应的“异数目权值虚拟颗粒凝并准则”、在时间驱动MC中引入接受-拒绝法来数值实现标准Markov过程、发展“常数目方案”和“阶梯式常数目方案”来恢复虚拟颗粒数目等手段,对MMC算法进行改进.多种MC算法之间的定量比较表明,改进的MMC算法已经成为时间驱动MC中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高的算法之一.基于事件驱动MC对解藕误差的免疫及高计算精度和效率的认识,本文发展了另外一种全新的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随机算法——事件驱动常体积(EDCV)法.该算法仍然引入“加权虚拟颗粒”的概念和保持常体积特征,并把“等数目权值虚拟颗粒群策略”和“异数目权值虚拟颗粒群策略”、累积概率法和接受-拒绝法、“常数目方案”和“阶梯式常数目方案”以及“重整方案”等技术统一在一个框架下.通过对多种主流MC的定量比较,证明EDCV法成为目前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中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最高的随机算法之一.(2)多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算法通过把描述颗粒动力学演变的改进MMC算法与描述两相湍流场的欧拉-拉氏模型的无缝耦合,首次发展了一种多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算法——多维MMC算法.该算法引入网格划分技术和设置合适的时间步长,采用随机过程来判断碰撞/凝并等动力学事件的发生、寻找碰撞/凝并伙伴、建立碰撞动力学等.对细微颗粒流和粗重颗粒流中颗粒碰撞和凝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直接数值模拟(DNS)结果实现定量上的较好吻合,证明所构建的多维多重Monte Carlo算法为四向耦合的两相湍流模型和多维颗粒群平衡模拟提供一个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数值描述方案.采用所发展的MC算法考察了轴对称突扩通道有旋气固两相流中颗粒碰撞对于两相流场的影响,发现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使得颗粒速度和雷诺应力重新分配并趋于各向同性,而颗粒湍动能及颗粒-流体脉动速度关联降低.(3)传统除尘装置和自然环境对PM的除尘机理研究为了理解外加条件对PM动力学特性的作用机理,采用事件驱动常体积法对典型的静电和湿式除尘器进行了颗粒群平衡模拟.发现静电力与惯性力的相互竞争导致0.11μm的细微颗粒难以被静电除尘器捕集,而布朗扩散和惯性碰撞机制对0.11μm区间颗粒物影响最小也导致其难以被湿式除尘器的液滴所捕集.对300MW燃煤锅炉配备的静电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烟尘颗粒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际静电除尘器的颗粒群平衡模拟,模拟结果和是试验结果达到定量的吻合.为了描述从除尘器逃逸出来的PM在自然环境中的沉降过程,并借鉴大自然的自身净化机制,采用多重Monte Carlo算法对自然环境中PM的干沉降和湿沉降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大自然对0.3μm附近的中等尺度颗粒物难以自身净化,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各种尺度颗粒物的湿去除,而雨滴几何平均尺度越小、雨滴几何标准偏差越小,越有利于小尺度和中等尺度颗粒物的湿去除,但稍稍不利于大尺度颗粒物的湿去除.(4)高效PM除尘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和运行优化通过对自然条件和外加条件下PM动力学演变规律的认识,采用复合外加条件提高PM的除尘效率.对两种高效PM除尘技术(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和静电布袋混合除尘器)进行了颗粒群平衡模拟,并以此为基础对这些除尘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两种除尘技术均可能达到99%以上的整体质量除尘效率和整体数量除尘效率.对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的优化运行分析表明,增大含尘气流输运速度或减小液滴喷射速度、增大液气比或液滴荷质比、减小液滴几何平均尺度和几何标准偏差(使得喷雾液滴越细和越均匀),可以提高该种除尘器对PM的除尘效率.

二、Comments on "Reexamination of Correlations for Nucleate Site Distribution on Boiling Surface by Fractal Theor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mments on "Reexamination of Correlations for Nucleate Site Distribution on Boiling Surface by Fractal Theory(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煤矸图像边界标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1.2 煤矸分选的主要方法
        1.2.1 人工选矸
        1.2.2 动筛跳汰法选矸
        1.2.3 重介选矸
        1.2.4 双能伽马()射线选矸
        1.2.5 X射线选矸
        1.2.6 图像识别选矸
        1.2.7 其他选矸方法
        1.2.8 自动选矸方法总结
        1.2.9 问题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煤矸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1.3.2 国外煤矸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1.3.3 分数阶微积分应用综述
    1.4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3 研究意义
    1.6 小结
2 图像的处理与特征提取
    2.1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2.1.1 灰度的概念
        2.1.2 直方图的概念
        2.1.3 图像处理的基本步骤
    2.2 图像的分割和边缘检测
        2.2.1 阈值分割
        2.2.2 全局阈值
        2.2.3 局部自适应阈值
    2.3 图像复原和增强
        2.3.1 图像复原
        2.3.2 图像边缘提取
    2.4 形态学图像处理
    2.5 图像的特征的选择提取
        2.5.1 灰度特征的提取
        2.5.2 纹理特征的提取
        2.5.3 几何特征的提取
        2.5.4 投影面积质量比差异
    2.6 小结
3 分数阶随机过程的分析和建模
    3.1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理论
        3.1.1 分数阶微积分的数学背景
        3.1.2 伽马函数
        3.1.3 Mittag-Leffler(ML)函数
        3.1.4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
    3.2 分数阶布朗运动
    3.3 自相关函数和Hurst指数
    3.4 稳定分布
        3.4.1 稳定分布的定义及性质
        3.4.2 稳定分布的参数估计
    3.5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5.1 时间序列模型
        3.5.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3.5.3 平稳长记忆时间序列
        3.5.4 分数阶ARFIMA模型的仿真和估计器比较
        3.5.5 ARFIMA建模步骤流程
        3.5.6 ARFIMA模型的应用
    3.6 小结
4 多分数阶过程和多重分形分析
    4.1 多分数阶布朗运动
    4.2 变阶次分数阶稳定分布
    4.3 变阶次分数阶信号的仿真实例
    4.4 变阶次分数阶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4.4.1 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MFDFA)算法
        4.4.2 多重分形谱的含义和性质
        4.4.3 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性的分析
        4.4.4 数据重排和数据替换
    4.5 小结
5 煤矸图像的特征提取和识别
    5.1 煤矸图像的特征提取
        5.1.1 煤矸图像的采集
        5.1.2 煤矸图像的灰度特征提取
        5.1.3 煤矸图像的纹理特征提取
        5.1.4 煤矸图像的几何特征提取
    5.2 模式识别与分类
        5.2.1 模式识别系统
        5.2.2 统计模式识别技术
        5.2.3 线性分类器
        5.2.4 非线性分类器
        5.2.5 人工神经网络
    5.3 煤矸图像的识别和实验结果分析
        5.3.1 煤矸图像的识别和识别率比较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 提取煤矸图像轮廓曲线的MATLAB代码
        1.1 边缘检测代码
        1.2 煤矸轮廓曲线提取代码(signature子函数部分)
        1.3 煤矸轮廓曲线提取代码(主程序部分)
    2 计算煤矸图像灰度特征的MATLAB代码
        2.1 灰度特征代码(子函数部分)
        2.2 灰度特征代码(主程序部分)
    3 计算煤矸图像纹理特征的MATLAB代码
        3.1 纹理特征代码(子函数部分)
        3.2 纹理特征代码(主函数部分)
    4 计算煤矸图像几何特征的MATLAB代码
        4.1 几何特征代码(子函数部分)
        4.2 几何特征代码(主程序部分)
    5 使用神经网络识别煤矸图像的MATLAB代码

(2)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单管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熔盐堆余热排出系统
    1.2 研究现状
        1.2.1 管内流动沸腾研究进展
        1.2.2 自然循环不稳定流动研究进展
        1.2.3 自然循环系统运行特性研究进展
    1.3 现有研究不足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
    2.1 电加热套管实验台
        2.1.1 实验装置
        2.1.2 参数测量
        2.1.3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2.2 余热导出系统模拟实验台
        2.2.1 实验装置
        2.2.2 参数测量及系统变量调节范围
        2.2.3 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2.3 不确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升环隙内的沸腾换热特性
    3.1 过冷沸腾换热研究
        3.1.1 过冷沸腾可重复性分析
        3.1.2 过冷沸腾起始点的确定
        3.1.3 沸腾起始点的影响因素
        3.1.4 起始点模型分析
        3.1.5 过冷沸腾换热特性
    3.2 饱和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3.2.1 局部热工参数的计算
        3.2.2 饱和沸腾起始点
        3.2.3 饱和沸腾的换热特性
        3.2.4 饱和沸腾的理论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套管内的不稳定流动分析
    4.1 间歇喷泉振荡不稳定分析
        4.1.1 蓄热段
        4.1.2 喷涌阶段
        4.1.3 间歇喷泉不稳定机理
        4.1.4 间歇喷泉特性
    4.2 密度波振荡分析
        4.2.1 振荡特征分析
        4.2.2 振荡机理
        4.2.3 振幅和周期
        4.2.4 振荡边界
    4.3 小流量波动分析
        4.3.1 小流量特征分析
        4.3.2 小流量机理
        4.3.3 与流量漂移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余热排出系统响应特性分析
    5.1 套管的传热热阻分析
    5.2 系统参数对运行特性的影响分析
        5.2.1 高温热源对系统的影响
        5.2.2 系统水装量对系统的影响
        5.2.3 冷凝水箱对系统的影响
        5.2.4 回路阻力对系统的影响
    5.3 动态过程分析
        5.3.1 启动过程
        5.3.2 热边界温度降低过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余热排出系统建模与分析
    6.1 系统模型
        6.1.1 控制方程
        6.1.2 流型选择条件
        6.1.3 壁面传热计算
        6.1.4 系统模型
    6.2 与试验结果验证
        6.2.1 网格敏感性
        6.2.2 实验对比验证
    6.3 冷却水突然注入
    6.4 燃料衰变条件下的余热排出系统模拟
        6.4.1 衰变功率
        6.4.2 系统模拟运行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范围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概念界定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研究构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视知觉动力理论原理
    2.1 视知觉动力原理
        2.1.1 何谓视知觉
        2.1.2 何谓视知觉动力
        2.1.3 动力理论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2.1.4 视知觉动力的影响因素
    2.2 动力的表现
        2.2.1 力的心理生成
        2.2.2 力的物理转换
        2.2.3 力的视觉呈现
    2.3 动力的运作
        2.3.1 完形的美学认知机制
        2.3.2 简化与逆简化机制
    2.4 动力的审美
        2.4.1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审美理论
        2.4.2 视知觉动力平衡的情感营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审美分析
    3.1 引言
    3.2 平衡的动力审美观
        3.2.1 平衡的缘由
        3.2.2 平衡的审美原理
        3.2.3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
        3.2.4 动力平衡的影响因素
    3.3 动力平衡观的审美情感表达
        3.3.1 审美的心理情感原理
        3.3.2 审美的心理预期
        3.3.3 动力观下的审美情感表现
        3.3.4 动力观下的审美判断:平衡下的心理情感认同体验
    3.4 非欧建筑形态"物理力"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4.1 "物理力"的视觉动力感知
        3.4.2 吸引力与排斥力平衡分析
        3.4.3 支持力和挤压力平衡分析
        3.4.4 向心力和发散力平衡分析
    3.5 非欧建筑形态"动势"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5.1 动势的视觉动力感知
        3.5.2 倾斜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3 扭曲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4 变形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5 折叠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5.6 有机形态的动力平衡分析
    3.6 非欧建筑形态"力场"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6.1 力场的视觉动力感知
        3.6.2 形体的力场平衡分析
        3.6.3 结构的力场平衡分析
        3.6.4 表皮的力场平衡分析
    3.7 非欧建筑形态"不动之动"的动力体验与平衡分析
        3.7.1 "不动之动"的视觉动力感知
        3.7.2 "无序"的动力特征
        3.7.3 非欧形态中"无序"的动力平衡分析
        3.7.4 "失稳"的动力特征
        3.7.5 "失稳"的动力平衡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欧建筑形态构成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审美平衡分析
    4.1 引言
    4.2 非欧建筑形体构成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2.1 非欧建筑中点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2 非欧建筑中线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3 非欧建筑中面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2.4 非欧建筑中体元素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 非欧建筑形态材质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3.1 材质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3.2 非欧建筑形态肌理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3 非欧建筑形态纹样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3.4 非欧建筑形态透明属性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 非欧建筑形态色彩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4.1 色彩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原理
        4.4.2 非欧建筑形态色相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3 非欧建筑形态对比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4.4 非欧建筑形态饱和度的视知觉动力平衡分析
    4.5 非欧建筑形态光影元素的动力平衡分析
        4.5.1 非欧建筑形态的光影动力美学平衡观
        4.5.2 光影的情感动力平衡分析
        4.5.3 光影的空间动力平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欧建筑形态的视知觉动力运作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完形机制的动力原理
        5.2.1 视觉"完形"的整体性原则
        5.2.2 视觉"完形"的选择性原则
        5.2.3 完形法则的动力机制
        5.2.4 完形机制的动力媒介:力场
        5.2.5 非欧形态语汇下的完形机制原理
    5.3 "完形"的动力运作机制
        5.3.1 相似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2 接近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3 连续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3.4 完整和闭合法则的动力机制与审美
    5.4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运作机制
        5.4.1 简化与逆简化的动力机制原理
        5.4.2 非欧语汇下简化机制的动力运作
        5.4.3 非欧语汇下逆简化的动力美学机制
    5.5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的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1 何谓"非完好形"
        5.5.2 "非完好形"美学原理
        5.5.3 眼动实验原理与实验准备
        5.5.4 基于眼动实验的"非完好形"动力美学认知体验
        5.5.5 实验结果讨论与总结
    5.6 视知觉构成法则下的情感审美体验
        5.6.1 非欧形态下的构成法则再诠释
        5.6.2 构成法则的动力美学观
        5.6.3 统一和对比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4 比例与尺度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5 对称和均衡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6.6 节奏和韵律的动力情感美学体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时代背景中的研究选题
        1.1.1 城市文化趋同与本土意识觉醒
        1.1.2 因应时代吁求的课题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1.2.1 文化
        1.2.2 城市文化
        1.2.3 文化规划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主要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框架
        1.3.3 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2.1.1 以福利政策为核心的观念兴起阶段(1980年代以前)
        2.1.2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代期间)
        2.1.3 以社会经济综合目标主导的基本成熟阶段(1990年代期间)
        2.1.4 以地方协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规划探索阶段(2000年以来)
    2.2 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文化发展实践历程
        2.2.2 文化发展理论研究
        2.2.3 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2.3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2.3.1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评价
        2.3.2 中国文化规划的动力机制
第三章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
    3.1 文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3.1.1 文化地域分异性和多样性理论
        3.1.2 文化系统论和文化生态学理论
        3.1.3 文化发展演化和异质共生理论
        3.1.4 文化发展时间--空间系统理论
        3.1.5 城市文化编码与译码互动理论
        3.1.6 城市意象理论和图底关系理论
        3.1.7 地方场所精神和文脉主义理论
    3.2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理论框架
        3.2.1 文化规划编制流程
        3.2.2 文化规划的原则理念
        3.2.3 文化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系统
        3.2.4 文化规划的基本内容与层系设计
        3.2.5 文化规划及其实施效应评估
    3.3 文化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法体系
        3.3.1 文化发展现状评估方法
        3.3.2 文化规划基本规划方法
        3.3.3 文化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
第四章 文化规划实践案例研究
    4.1 晋北城镇群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构想
        4.1.1 项目认知
        4.1.2 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多维解读
        4.1.3 文化特色凝练和目标战略谋划
        4.1.4 发展路径与空间布局规划构想
        4.1.5 行动项目规划和关键保障措施
        4.1.6 区域文化规划评论
    4.2 深圳市文化立市战略空间发展规划
        4.2.1 项目认知
        4.2.2 编制背景与城市文化要素评估
        4.2.3 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战略目标
        4.2.4 文化空间结构体系与规划指引
        4.2.5 规划实施关键保障措施
        4.2.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4.3 深圳市桃源居社区文化发展规划
        4.3.1 项目认知
        4.3.2 社区文化背景环境和发展历程分析
        4.3.3 社区文化发展目标与战略
        4.3.4 社区文化体系发展与空间布局
        4.3.5 社区文化发展保障措施
        4.3.6 实施效果评估和规划评论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可能的创新点
    5.3 发展趋势和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6)老化皮肤光学特征提取及其治疗过程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皮肤及其光学特性
    1.1 引言
    1.2 动物模型的选择
    1.3 皮肤光学模型及理论基础
    1.4 皮肤光热响应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学成像技术及分析方法在皮肤的应用
    2.1 引言
    2.2 多光子显微术
        2.2.1 多光子显微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2.2.2 多光子显微术在皮肤的检测
    2.3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
        2.3.1 OCT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3.2 OCT技术在皮肤的检测
    2.4 医学成像图像的分析方法
        2.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2.4.2 灰度共生矩阵分析
        2.4.3 分形维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然老化皮肤的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自然老化皮肤在MPM下的形态特征
        3.3.2 自然老化皮肤的纹理特征提取
        3.3.3 自然老化皮肤在OCT下的光学特征分析
        3.3.4 自然老化皮肤的胶原组织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老化皮肤的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光老化皮肤的胶原结构分析
        4.3.2 光老化皮肤的纹理分析
        4.3.3 光老化皮肤在OCT下的光学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皮肤治疗监测
    5.1 引言
    5.2 强脉冲光治疗皮肤的监测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结论
    5.3 Nd:YAG治疗皮肤的监测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结论
    5.4 Er:YAG激光治疗皮肤监测
        5.4.1 材料与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5.4.3 结论
    5.5 CO_2激光治疗皮肤
        5.5.1 材料及方法
        5.5.2 结果与分析
        5.5.3 结论
    5.6 光老化皮肤的冶疗
        5.6.1 材料与方法
        5.6.2 实验结果
        5.6.3 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油藏动态系统演化过程的描述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与系统科学
        1.1.1 古代先哲的系统图象
        1.1.2 近代系统观的形成
        1.1.3 系统科学
    1.2 系统演化
        1.2.1 初期的思索
        1.2.2 近代演化思潮的兴起
        1.2.3 近代科学演化理论
    1.3 复杂科学与管理
        1.3.1 复杂科学的相关概念
        1.3.2 管理科学面临复杂性的挑战
        1.3.3 复杂性管理的研究进展
    1.4 随机统计理论
        1.4.1 随机现象的特征
        1.4.2 随机现象认识的过程
        1.4.3 随机现象认识的手段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果
第2章 油藏动态系统的描述及预测
    2.1 油藏动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2.1.1 基础概念
        2.1.2 油藏动态系统的特征
    2.2 油藏动态系统演化行为描述新理论
        2.2.1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理论
        2.2.2 生物表活剂二元体系驱替水驱滞留油过程描述
        2.2.3 界面非平衡态热力学
    2.3 概率分析预测方法
        2.3.1 预测的概念及原理
        2.3.2 概率统计理论基础
        2.3.3 主观概率法
        2.3.4 马尔可夫随机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微粒流体在储层孔隙中弥散流动的统计特征
    3.1 储层多孔介质的微观孔隙结构
        3.1.1 孔隙喉道的形态
        3.1.2 孔喉大小及分布图
        3.1.3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2 岩石物性
        3.2.1 孔隙度
        3.2.2 渗透率
    3.3 油藏开发过程的弥扩散现象
        3.3.1 弥散现象的定义
        3.3.2 弥散与储层岩石物性的关系
    3.4 对流弥散现象的随机统计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层流体弥散随机数学建模及求解
    4.1 随机过程
        4.1.1 随机过程的概念
        4.1.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
        4.1.3 几种重要的随机过程
    4.2 油藏开发复杂过程与随机建模
        4.2.1 油藏动态过程的复杂多变性
        4.2.2 随机建模的意义
    4.3 马尔可夫随机微分方程
        4.3.1 马尔可夫链的概念及转移概率
        4.3.2 随机过程连续性条件
        4.3.3 微分查普曼—柯尔莫哥洛夫方程
    4.4 对流—弥散过程的随机建模
        4.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4.2 一维对流—弥散方程求解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油藏动态系统演化过程特征量的变化规律分析
    5.1 动态系统演化过程状态跃迁的阐述
    5.2 弥散对注入能力下降作用分析
        5.2.1 泥饼形成过程
        5.2.2 渗滤系数和地层损害系数
        5.2.3 临界孔隙分数和泥饼渗透率
        5.2.4 孔隙和颗粒尺寸对渗透率下降的影响
        5.2.5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5.3 原油产量预测
        5.3.1 原油产量预测研究现状
        5.3.2 原油产量状态的划分
        5.3.3 预测模型的应用
    5.4 动态系统抉择理论分析
        5.4.1 动态系统的冲突及冲突环境类型
        5.4.2 动态系统经济抉择的理论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附录
详细摘要

(8)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谷胱甘肽代谢特征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土壤镉污染及镉对植物的毒害
        1.1 土壤镉污染危及农产品安全生产
        1.2 镉胁迫对植物新陈代谢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1.2.1 镉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镉胁迫对植物叶绿体结构和光合系统的影响
        1.2.3 镉胁迫对植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影响
    2 植物耐受或积累重金属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2.1 植物超积累重金属的分子及细胞学机制
        2.1.1 金属转运子
        2.1.2 氨基酸和有机酸
        2.1.3 植物螯合素
        2.1.4 金属硫蛋白
        2.1.5 热激蛋白
        2.1.6 其他金属结合蛋白
        2.2 用于植物修复的植物的遗传基因工程
        2.2.1 植物体内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
        2.2.2 植物螯合素合成酶基因的分离
        2.3 金属超积累的遗传基础
        2.4 展望
    3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3.1 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生物技术
        3.1.1 双向凝胶电泳
        3.1.2 质谱技术
        3.1.3 酵母双杂交系统
        3.1.4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
        3.2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3.2.1 养分和环境胁迫下植物的蛋白质组学
        3.2.2 植物激素的蛋白质组学
        3.3 展望
    4 本研究意义及内容
        4.1 研究意义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镉胁迫下东南景天生长及细胞结构变化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植物培养(营养液培养)
        2.1.3 植物镉试验处理设计
        2.1.4 植物体内镉浓度含量测定
        2.1.5 植物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测定
        2.1.6 透射电镜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生物量及体内镉含量的影响
        2.2.2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根系形态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2.2.3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根分生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2.4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镉对东南景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植物培养(营养液培养)
        3.1.3 植物镉试验处理设计
        3.1.4 植物样品制备
        3.1.5 叶片中过氧化氢和超氧阴高子原位分析
        3.1.6 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3.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3.1.8 谷胱甘肽和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3.1.9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镉对东南景天体内膜质过氧化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3.2.2 镉处理下东南景天叶片活性氧自由基调控
        3.2.3 镉胁迫下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酶的响应
        3.2.4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谷胱甘肽合成对东南景天适应镉胁迫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植物培养(营养液培养)
        4.1.3 植物镉试验处理设计
        4.1.4 植物体内镉浓度含量测定
        4.1.5 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测定
        4.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1.7 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SO处理对东南景天生长和体内镉积累的影响
        4.2.2 BSO处理对东南景天体内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4.2.3 镉处理不同时间对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2.4 镉处理不同时间对东南景天体内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4.2.5 BSO处理对东南景天体内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东南景天组织蛋白组样品制备方法优化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5.1.2 东南景天叶片蛋白提取
        5.1.3 东南景天根蛋白提取
        5.1.4 蛋白溶解及定量
        5.1.5 双向电泳
        5.1.6 染色
        5.1.7 图象的扫描和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东南景天叶蛋白提取2-DE图谱比较分析
        5.2.2 东南景天根蛋白提取2-DE图谱比较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东南景天不同生态型蛋白质组差异及镉胁迫下的蛋白质表达
    引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植物培养
        6.1.3 植物镉试验处理设计
        6.1.4 叶和根总蛋白提取
        6.1.5 蛋白质裂解
        6.1.6 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
        6.1.7 银染
        6.1.8 图像采集
        6.1.9 胶内酶解
        6.1.10 质谱鉴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东南景天双向电泳(2-DE)方法的建立
        6.2.2 超积累生态型和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分析
        6.2.3 镉胁迫下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分析
        6.2.4 镉胁迫下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蛋白质表达差异的分析
        6.2.5 MALDI-TOF 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
        6.2.6 ESI-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
        6.2.7 蛋白质功能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镉胁迫对东南景天生长及亚细胞结构的影响
        7.1.2 镉胁迫下东南景天体内活性氧产生及调控
        7.1.3 东南景天体内抗氧化系统和谷胱甘肽代谢对镉胁迫的响应
        7.1.4 东南景天组织蛋白组样品制备方法和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
        7.1.5 镉胁迫下东南景天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分析
    7.2 综合讨论
        7.2.1 东南景天谷胱甘肽代谢与镉胁迫
        7.2.2 东南景天蛋白质组学研究
    7.3 主要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河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形
        1.1.1 分形
        1.1.2 分形的意义
        1.1.3 分维数
    1.2 分形动力学及其模型
    1.3 分形几何在流域地貌及水系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3.1 流域地貌与分形
        1.3.2 流路维数形成的物理机制
        1.3.3 研究现状和进展
        1.3.4 流域水系分形模型的构建
    1.4 黄河三角洲
    1.5 本研究拟开展的工作及必要性
第二章 黄河故道流路维数
    2.1 河长分维
        2.1.1 河长分维
        2.1.2 方法的选取与改进
    2.2 流路维数计算
        2.2.1 数据处理方法
        2.2.2 数据结果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黄河水文数据的反演预测与分析
    3.1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的预测
        3.1.1 BP人工神经网络黄河流域年降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1.2 预测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3.1.3 本节小结
    3.2 利津站天然年径流量的预测
        3.2.1 BP人工神经网络利津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3.2.2 预测结果与可靠性分析
        3.2.3 本节小结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河网系统分形维数的新计算方法
    4.1 DLA模型分形维数的新计算方法
        4.1.1 DLA在分形动力学应用中的缺陷
        4.1.2 DLA模型分形维数的新计算方法
        4.1.3 应用实例
        4.1.4 动力学机理的探讨
        4.1.5 本节小结
    4.2 单宽线和多宽线分形图形维数的计算新方法
        4.2.1 盒子维数的缺陷
        4.2.2 单宽线维数dx
        4.2.3 多宽线维数dx1
        4.2.4 动力学机理的探讨
        4.2.5 面维数dh
        4.2.6 本节小结
    4.3 盒子维数与计算新方法的差异
    4.4 本章小结与应用展望
第五章 线维数在河流动力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5.1 线维数与河流动力学
        5.1.1 理论基础
        5.1.2 线维数动力学公式的推导
        5.1.3 线维数的应用意义
    5.2 线维数的数学极限及其意义
        5.2.1 最小线维数值
        5.2.2 最大线维数值
        5.2.3 线维数的意义
    5.3 线维数与河网的统计特征
        5.3.1 线维数与河网(水系)的拓扑学、几何学特征
        5.3.2 线维数和河网(水系)的形状、结构特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缺陷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模型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高效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现状
        1.1.2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性
        1.1.3 课题提出
    1.2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现状
    1.3 可吸入颗粒物动力学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1.3.1 颗粒群平衡模拟(PBM)
        1.3.2 多维空间系统的颗粒群平衡模拟
        1.3.3 四向耦合多相湍流模型
    1.4 可吸入颗粒物排放控制的研究进展
        1.4.1 燃烧前控制措施
        1.4.2 燃烧中控制措施
        1.4.3 燃烧后控制措施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
    2.1 引言
    2.2 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发展
        2.2.1 子系统和整体系统
        2.2.2 加权虚拟颗粒
        2.2.3 子系统、整体系统和异数目权值虚拟颗粒群的统一
        2.2.4 多重Monte Carlo 算法流程
        2.2.5 时间步长
        2.2.6 凝并事件的处理
        2.2.7 破碎事件的处理
        2.2.8 冷凝/蒸发(表面生长/消融)事件的处理
        2.2.9 沉积事件的处理
        2.2.10 成核事件的处理
    2.3 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验证
        2.3.1 纯凝并工况
        2.3.2 纯破碎工况
        2.3.3 纯冷凝/蒸发工况
        2.3.4 纯沉积工况
        2.3.5 纯成核工况
        2.3.6 同时发生的凝并和破碎
        2.3.7 同时发生的凝并和冷凝
        2.3.8 同时发生的凝并和沉积
        2.3.9 同时发生的凝并和成核
    2.4 本章小结
3 主流 MC 算法的比较及改进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
    3.1 引言
    3.2 几种主流 Monte Carlo 算法的比较
        3.2.1 纯凝并工况
        3.2.2 纯破碎工况
        3.2.3 纯冷凝/蒸发(或生长)工况
        3.2.4 纯成核工况
        3.2.5 纯沉积工况
        3.2.6 讨论
    3.3 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改进
        3.3.1 算法改进的出发点
        3.3.2 改进的多重Monte Carlo 算法对凝并事件的描述
        3.3.3 改进的多重Monte Carlo 算法对破碎事件的描述
        3.3.4 改进的多重Monte Carlo 算法对沉积事件的描述
        3.3.5 改进的多重Monte Carlo 算法对成核事件的描述
    3.4 改进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验证和比较
        3.4.1 Case1, 初始单分散性颗粒群, 常凝并核
        3.4.2 Case2, 初始指数分布多分散性颗粒群, 常凝并核
    3.5 本章小结
4 零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事件驱动常体积法
    4.1 引言
    4.2 事件驱动常体积法的发展
        4.2.1 动力学事件的发生速率
        4.2.2 等待时间的计算
        4.2.3 主事件的选择
        4.2.4 主颗粒的选择
        4.2.5 虚拟颗粒数目的恢复和计算区域体积的保持
        4.2.6 事件驱动常体积法的流程
    4.3 事件驱动常体积法与几种主流MC 方法的比较
        4.3.1 Case1, 初始单分散性颗粒群的常凝并核工况
        4.3.2 Case2, 初始指数分布多分散性颗粒群的常凝并核工况
        4.3.3 Case3, 初始单分散性颗粒群的多元破碎工况
    4.4 本章小结
5 多维颗粒群平衡模拟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
    5.1 引言
    5.2 多维空间系统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发展
        5.2.1 雷诺应力模型描述流体相运动
        5.2.2 拉氏Langevin 方程描述颗粒相运动
        5.2.3 数值模拟的流程
        5.2.4 多重Monte Carlo 算法描述颗粒动力学演变
    5.3 多维空间系统的多重 Monte Carlo 算法的验证
        5.3.1 计算工况
        5.3.2 考虑颗粒碰撞的多维MMC 算法的验证
        5.3.3 考虑颗粒凝并的多维MMC 算法的验证
    5.4 颗粒碰撞对两相湍流流场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传统静电和湿式除尘技术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
    6.1 引言
    6.2 单区静电除尘器捕集烟尘颗粒的数值模拟
        6.2.1 数学模型
        6.2.2 实验室尺度ESP 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和验证
    6.3 静电除尘器的电厂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
        6.3.1 燃煤锅炉和静电除尘器特性及运行工况
        6.3.2 取样系统
        6.3.3 取样和测试方法
        6.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6.3.5 电厂静电除尘器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
        6.3.6 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分析
    6.4 逆流式重力喷淋除尘器捕集烟尘颗粒的数值模拟
        6.4.1 数学模型
        6.4.2 重力喷淋除尘器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自然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干/湿沉降的数值模拟
    7.1 引言
    7.2 封闭空间中颗粒物干沉降的数值模拟
        7.2.1 数学模型
        7.2.2 重力作用控制下的粗大颗粒沉积
        7.2.3 颗粒扩散控制下的细微颗粒沉积
        7.2.4 同时考虑重力作用和颗粒扩散时的中等尺度颗粒沉积
        7.2.5 讨论
    7.3 降雨过程中颗粒物湿沉降的数值模拟
        7.3.1 降雨对气溶胶湿去除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7.3.2 多重Monte Carlo 算法对颗粒湿沉降事件的特殊处理
        7.3.3 描述气溶胶湿沉降的多重Monte Carlo 算法的验证
        7.3.4 降雨类型对气溶胶湿去除效果的影响
        7.3.5 雨滴尺度谱对气溶胶湿去除效果的影响
        7.3.6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高效除尘技术的数值模拟
    8.1 引言
    8.2 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的可行性分析和优化运行分析
        8.2.1 静电增强湿式除尘器的数学模型
        8.2.2 数值模拟
        8.2.3 讨论
    8.3 静电布袋混合除尘器的可行性分析
        8.3.1 静电布袋混合除尘器的数学模型
        8.3.2 静电布袋混合除尘器除尘过程的数值模拟
    8.4 本章小结
9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附录3 主要专业术语和英文缩写
附录4 主要符号表

四、Comments on "Reexamination of Correlations for Nucleate Site Distribution on Boiling Surface by Fractal Theory(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煤矸图像边界标记识别研究[D]. 刘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
  • [2]熔盐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单管实验研究[D]. 吴祥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9)
  • [3]基于视知觉动力理论的非欧建筑形态审美研究[D]. 李闽川. 东南大学, 2016(11)
  • [4]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J]. 汪卫华. 物理学进展, 2013(05)
  • [5]中国文化规划研究:内容、层系、方法、案例[D]. 赵四东. 兰州大学, 2012(09)
  • [6]老化皮肤光学特征提取及其治疗过程监测[D]. 吴淑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7]油藏动态系统演化过程的描述与表征[D]. 李友俊.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8]镉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谷胱甘肽代谢特征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金晓芬. 浙江大学, 2008(10)
  • [9]河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分形研究[D]. 宗永臣. 天津大学, 2007(04)
  • [10]颗粒群平衡模拟的随机模型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高效脱除的研究[D]. 赵海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标签:;  ;  

关于“用分形理论重新检验沸腾表面核点分布的相关性”的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