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有多少灾难

新年有多少灾难

一、新年伊始灾祸几多(论文文献综述)

刘幸[1](2021)在《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文中指出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中原民俗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们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及强化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手段,又生动地表达着中原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展现河南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变革的重要元素,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中原独特的地域风情以及中原人民思想精神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民俗书写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能够审视当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后河南农村伴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的独特复杂的乡村风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及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河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提供深度的背景支撑。河南浓郁的民俗氛围和作家在生活中的民俗体验催生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作家们在乡村叙事中进行民俗书写的可能性条件和自觉动力。基于作家生命体验及创作意志的差异,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理性批判、温和反讽和眷恋怀念并存的多元民俗审美姿态。受特殊思想精神表达的需要,部分河南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的民俗事象,借此来展现中原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小区域作家群以各自生活的文化区为依托,以每个区域不同的乡村风俗背景和样态为源泉,创作出多元化的民俗图景。河南作家的民俗书写还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后,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依托民俗书写建构的当代河南乡土景观。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曾给中原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活力,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以中原独特的乡风民俗为切入点,对后改革时代河南乡村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予以观照,通过传统民俗的衰颓展现河南乡村文化生态景观,民俗的变异透视河南乡村权力景观,民俗的淡化表现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其中也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哲理反思。第三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借民俗书写展现的当代中原农民生活与命运。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集中展现了河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它们成为中原农民原初生活状态的显现与缩影。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乡村民俗情节的加入在展现中原地区独特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是中原农民行为举止或文化心理的真实展现,作家用带有中原色彩的婚丧风俗来突显农民境遇的不幸和凄凉,寄托着对农民在沉重负压下的苦难命运的深刻怜悯。河南地区民间信仰风气浓重,新时期河南作家笔下的中原民间信仰描写,深刻反映了深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地区以“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它们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作家用以渲染地方色彩,营造乡村神秘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展现了中原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第四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以民间话语呈现的河南乡土意蕴。河南作家通过对中原方言俗语及修辞格的灵活使用来展现河南乡村世界。方言摹声拟态、随声传形的特点使读者能从各种人物的语言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与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显鲜明、生动。比喻、反语、双关、夸张、通感等修辞格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在方言语境下更加富于个性化。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民歌民谣是凸显河南区域文化氛围和特色、表达河南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河南地区神话传说蕴藏丰富,周大新小说中的民间神话传说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第五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民俗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存在,这种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民俗书写为作家进行地域化、个性化写作提供现实支撑,丰富的民俗书写不仅呈现出地域独特的人文风貌,更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民众生活予以观照,展示着历史与时代变迁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作为特定地区长期积淀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地域风俗反映着该地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心理,因而具有明显的超阶级性和超时代性。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加入民俗描写,使小说在表达政治主题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情有一定程度的书写和表达,对小说政治化倾向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河南地区乡村民俗书写为河南作家进行乡土建构和艺术想象提供现实支撑,展演着中原民众生活,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困境,蕴含着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沈雨洁[2](2021)在《闻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宁[3](2021)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华,始终坚守着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初心。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具有永恒性的同时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在革命战争时代,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加入党组织并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初心”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烙印,但毋庸置疑地是始终坚守着殷殷为民的赤子之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南京及周边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心坚持进行着最艰难黑暗的斗争。由于特务横行、叛徒告密等历史原因,大批的共产党人不幸被捕并最终牺牲在了雨花台刑场。他们留下的遗书真实地记录了被捕前后的公开或秘密斗争,表达了被捕入狱的悲愤心情和作为普通人对亲朋柔韧的牵挂与嘱托。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他们在遗书中更多地表达了对于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绝不妥协的大无畏斗争精神,表现了超越常人的义利观,时刻将自己的生命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人类解放紧密联结,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生动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雨花英烈遗书可以说是考察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典型例证。基于雨花英烈的遗书考察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的“初心”,不仅是在理论层面上在建党百年之际对于立党初心与使命的厘清与回溯,更是在现实层面具有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时代价值。

王方钊[4](2021)在《乾隆藏事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疆域不断扩大,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盛况空前,藏区的自然景色、民族风俗、政治历史成为诸多文人笔下新的创作题材,出现了大量的藏事诗。这是一类以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物等自然、人文素材,或以发生在藏地的相关事件为内容而创作的诗歌,整体上属于中国古代边塞诗的范畴。藏事诗的创作者几乎是被派往藏区任职、公干的朝廷官员,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但其中有一位从未到过西藏,却依然留下了大量的藏事诗,他就是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历史上享寿最高、实际执政时间最久的帝王,不仅通过其毕生兢兢业业、朝乾夕惕的努力,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而且在文学、艺术上同样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乾隆一生留下的四万余首诗歌中,通过笔者的梳理,其中藏事诗共计403首。本文以乾隆藏事诗为基础,结合《清实录》《清史稿》以及乾隆朝奏章等历史文献材料,对其藏事诗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望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乾隆藏事诗的内容,探究乾隆创作中的情感与心态,以及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在藏事诗这种新的边塞诗歌类型中所具有的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二章从内容上对乾隆的藏事诗进行分类梳理。这些诗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章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诗歌。这些诗歌记载了乾隆在位期间发生于西藏和川西藏区的四次重大军事行动,分别是:第一次征讨金川(公元1747年-1749年),第二次征讨金川(公元1771年-1776年),第一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88年),第二次驱逐廓尔喀侵藏(公元1791年-1792年)。乾隆以收到的奏章和前线奏报为材料进行创作,对这四次征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了细致描绘并展现出自己在指挥军事行动期间的心曲。第二章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诗歌。一是关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叛乱事件。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在此事件中为平叛而牺牲,《双忠祠》生动还原事件经过,歌颂了二人的忠勇事迹,也是乾隆唯一一首与此事件相关的长诗。事件平定后,清廷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十三条》,废除“藏王制”,提高了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强化了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暂时保证了西藏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的局面。二是关于六世班禅进京祝贺乾隆七十大寿之事。公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华丹益希进京朝觐,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这次北京之行,不仅促进汉藏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是一次政治上盛会,清政府借此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和治理。三是反映在金川地区设兵屯田,以及在西藏颁定《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为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第三章分析乾隆藏事诗的艺术特色。首先,乾隆日常处理公文之余,用诗歌记录藏地所发生的、与藏地紧密相关的的重大事件,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对事件的描述,体现出日记性与片段性的特点。日记性集中于对日常生活与事件的真实记录,反映了乾隆藏事诗的广度;片段性是截取事件的某一片段进行点染,或是浓墨重彩地给予描绘与突显,体现出的是其诗歌的深度。诗题、诗序、注释等,则为乾隆的藏事诗在叙事层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次,乾隆藏事诗继承了“缘事而发,即事抒情”的传统,一事一情或一事多情;同时,乾隆的藏事诗,是其一生治藏、稳藏、保藏,处理藏地事务的记录,两征金川与两驱廓尔喀这四次军事行动,纵跨乾隆青年末期、中老年与老年三个阶段,从而展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差异,形成独特的情感表达。第三,与《清史稿》《清实录》中不带情感、冰冷的记叙风格,将乾隆塑造成为一种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理性而非感性的存在不同,乾隆通过藏事诗,在其中塑造出夕惕若厉的帝王与雅好诗书的文人两种形象。第四章对乾隆藏事诗进行思考与总结,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诗歌的价值。第一是史料文献价值。无论是其藏事诗歌本身,或是其中的序言、注释,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材料。同时,诗句本身以及诗歌中的注释也为印证某些历史事件,尤其是对历史上存在疑点、众说纷纭的事件,或是其他史籍上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材料,具有“以诗证史”的作用和价值。第二是政治价值。设兵屯田、废除“藏王制”、实行金瓶掣签、颁布治藏章程条例,不断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力与职责,加强清朝政府对藏区的治理,为新时期中国治理西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是文学价值。乾隆的诗歌虽然历来评价不高,但仔细研读其藏事诗,在使用典故、韵律、对仗等作诗技巧方面,灵活自如,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应当被视作“不入流”之作而被淹没。本文认为乾隆的藏事诗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与担忧,既有愤怒与哀叹,也充满信心与喜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又秉承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创作要求,在艺术修辞中显示了自己驾驭诗歌技巧之纯熟、工稳。四是军事价值。乾隆的藏事诗中,反映出他对战争全局的了解与把控,以及个人的军事素养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视。

段鹏[5](2020)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敦煌文书中保存的集中出现于九、十世纪的斋会文本,是反映当时宗教与社会生活互动的珍贵材料。文本中蕴含着当时敦煌人民看待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透射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向往。斋会文本叙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特殊意义:一是宗教史意义,体现出当时社会中三教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密教“禳灾护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斋会呈现出密教化特征。二是社会生活史意义,宗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主要体现在以岁时、农业诉求、灾害应对、疾病救赎等方面均举行相应的斋会。三是文化史意义,当时社会中盛行的正月燃灯、二月八游四门、七月十五追荐宗亲行事,至今在地方社会生活中仍有重要影响。文本中呈现的诸如“出忠于国,入孝于家”的思想,以及面对疫情灾害时“疫疠大行,是众生之共业”的集体责任意识,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胡依纯[6](2019)在《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文中提出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和文学种类,乡土文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30年代。而乡土小说作为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类型,自中国新文学发轫以来在文学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来自中国最北端的小村庄——北极村的迟子建,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为故乡书写。在她深情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她笔下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不仅仅是寒冷的代名词,还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美。迟子建十分注重对色彩的运用,色彩之于迟子建,既是她乡土文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她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组成部分。在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描述当中,为它们涂抹上带有主观情感的色彩,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达,同时也强化了小说的审美力量。与五彩斑斓的乡土之景一起引起迟子建关注的,是同样多彩的民俗生活,她走进民间,努力挖掘民俗文化当中的诗意光芒,构筑起一个别具特色的“审美民间”。与此同时,迟子建的乡土叙事在意象和意境的创设方面亮点颇多,她将古典美学精神融入小说创作,使得意象、意境这两个美学范畴在其创作实践中延续了古老的美学生命。乡土生活在迟子建的笔下没有流于肤浅的文学语言表述,她认真地刻画着每一处乡土生活细节,细腻地酝酿着小说人物的情感起伏,同时也客观理性地面对人性善恶的问题,向读者传递崇真、尚美、向善理念,实现了“审美”和“教化”功能的平衡,使得小说没有沦为道德教化的说教工具,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传递了“美”与“善”的真谛。在复杂的时代变迁中,尽管迟子建已经从北极村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但她为故乡书写的初心没变,她独特的文学追求与审美经验使其乡土小说具有了非凡的当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峰[7](2019)在《《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文中提出《良友》画报是我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内容题材广泛,遍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文艺、影视、体育等。日本作为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加之甲午战争中国的败北、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大等等因素都使得中国开始注意日本的存在,《良友》也从一开始便表达了对日本的关注。在当时中日关系复杂多变的语境之中,《良友》画报通过报人的办报观念和实践活动,将其所建构的日本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创刊初期《良友》涉日报道多以文化娱乐为主,关注日本风土人情,将日本形塑为与中国迥异的“异域”之都。“济南惨案”的爆发,使得《良友》编辑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日本的强大国力及其野心,在对日本多加防范的同时,将日本视为可学习的“他者”,藉此对自身进行反思。此时《良友》所形塑的日本,可以说是国人传统记忆之上的日本与闯入生活中日本的形象杂糅。可见,初期的《良友》涉日报道大致呈现代化传播范式,多关注学习日本以及西方等强国的现代化方面。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展对华侵略。中日关系的转化、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自然使得《良友》涉日态度开始转变。通过新闻报道、文学作品、艺术娱乐各版块,多角度形塑了日本的“侵略者”形象,以此来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调动民众的抗日情绪。此时《良友》随着历史语境的转变,已然转向“民族—国家”这一传播范式,抗日救亡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所在。同时,通过将《良友》与不同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报刊进行对比发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大部分中国报刊涉日报道力度加强,其方式虽有不同,但总体而言都将日本形塑为“侵略者”这一形象。当然,《良友》所形塑的日本形象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当时的语境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渐变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良友》画报构建的“日本形象”,不但可以扫描二十世纪前半期日本形象的一个断面,而且可藉此透析中日双方关系演变,为当前日本研究起到一定镜鉴作用。

魏一楠[8](2019)在《从《新群》《东北文学》杂志看东北光复后的文学分歧》文中指出《新群》和《东北文学》是1945年创刊于东北的两个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的文学杂志,在论文中将其作为主要的样本和线索展开研究,根据事实层面的争议和分歧来加以梳理和推导,进而勾连并总结光复后东北文坛的建设实践状况。不仅可以从微观上还原历史情境、接近文学现场,同时也是对光复后东北文学场域内复杂变幻的潮流态势作以观照和探察。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将《新群》《东北文学》置于光复情境下进行比较分析的意义及价值,通过进行文献综述,展现了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的进程和大致脉络。第一章主要阐述在“八一五”光复的背景下东北文学进入新的阶段,文学界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多个文化团体,并根据各自的文学倾向、政治态度进行着靠拢和分化,且出版各自的文艺刊物进行发声。《新群》《东北文学》作为较早创办的刊物,提出了对文坛建设的构想,实践了各自的文学期待。同时在作家的文学生涯中也进入了又一创作阶段。第二章中围绕作家在杂志中对伪满创作经历的记述及对东北沦亡后人民苦难生活的文学书写展开。日本殖民者在统治中对作品内容和思想进行严密的审查,作者稍有对其不利的言论便会被投入牢狱,在杂志中便有讲述这段经历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也将民众的苦难写入小说,谱写了一曲东北沦亡的悲歌。另一方面,在杂志中作家也对国难中所折射出的阴暗面和国民劣根性进行了透视和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新群》《东北文学》在文学观念上发生的碰撞,即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观点和判断。在第一节中对《新群》中《王荆山及其叭儿狗》引发的争议及《东北文学》对此的评论文章进行剖析,将对待财主的两种态度作以对比,进而对文学的工具论与“无意义的文学”展开探讨。在第二节中主要梳理了杂志中有关“伪满作家”与“奴化思想”所产生的争议,在矛盾中一方面体现了沦陷时期作家注定背负的历史包袱,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一种信号预示着作家之后的文学命运。第三节分析了两份杂志在总结沦陷时期作家作品时所表现出的相异的文学评判标准。第四章对《新群》《东北文学》的文学类型进行辨析,进而探讨了其所代表的文学道路在战后东北文坛中的态势与走向。《新群》继承了鲁迅的革命批判精神,以文艺大众化、工农兵文学为指向,体现了由左翼文学向工农兵文学过渡的阶段特征。《东北文学》重续了五四新文学有关人的启蒙与解放的命题,同时也呈现出忧郁、感伤的抒情色彩。结语总结了两份杂志所体现的文学分歧与东北文学在光复后的走向,探讨这一段文学经历对作家的影响以及对东北文学所产生的意义。

姚婷[9](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认为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路浩丽[10](2015)在《中国古代祷疾史》文中认为祷疾不只是中国,也是世界人类医学史上一种特殊的疗疾方式,中国古代祷疾是华夏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多种其它民俗也有密切联系。祷疾风俗随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世代相传,直至现今的人类社会中还存有一定的影响力。古今中外都有祷疾的身影,祷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有关生死的重要角色,承载着人类期盼为亲人消灾祈福的希望。在历史的发展演进中,祷疾活动一直在前代的风俗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加入新的元素,因此每个朝代都会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由世代保存的中国古代大量的文献资料、文学作品及后期的出土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祷疾活动相关的神灵、仪式、对象、方式、主体等事象,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祷疾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祷疾广泛流传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祷疾活动都抱有深信不疑的态度,但部分先进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理性态度值得大家注意。此外各个时代佛教和道教等宗教的发展也与他们自身在当时的贡献密切相关,宗教的发展促使宗教参与人们的治疗疾病在内的日常生活中,祷疾活动的参与也会某种程度上影响宗教的发展,因此,宗教在祷疾活动中也彰显了自己的特色。本文以文献资料中的祷疾记载为基础,论述中国古代祷疾史。

二、新年伊始灾祸几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伊始灾祸几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期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
        一、河南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
        三、河南作家对民俗书写的文学传衍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一、批判、反讽、怀念并存的民俗审美姿态
        二、地域背景差异下的民俗多样书写
        三、文学建构型的民俗书写
    第三节 新时期河南作家民俗书写的时代变迁
        一、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民俗书写嵌入
        二、民俗书写的多样化与日常化
        三、民俗书写中的现代化反思
第二章 依托民俗书写建构新时期河南乡土景观
    第一节 传统民俗衰颓的河南乡村生态景观
        一、从“土地崇拜”到“土地丢弃”
        二、乡土风情的消失与追忆
        三、中原传统民间工艺的失落
    第二节 民俗变异与乡村权威格局的嬗变
        一、“长老崇拜”的消失与河南乡村基层权力的变革
        二、河南农民崇权民俗心理下的人性变异
        三、乡村选举中村民自治被架空
    第三节 民俗淡化与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
        一、葬俗中消失的孝亲伦理
        二、日常交往里折射出乡邻伦理的淡漠
        三、婚嫁陋俗里颓败的婚恋伦理
    第四节 “诗化乡村”建构与反思——以田中禾的创作为例
第三章 借助民俗书写展现河南农民生活与命运
    第一节 民俗书写里的河南农民生活百态
    第二节 特殊婚丧风俗背后的河南农民苦难命运
    第三节 河南民间信仰与农民的精神世界
        一、中原信仰风气与河南民众的关系
        二、“万物有灵”信仰与传统习俗里的精神解脱
        三、家族祖先崇拜与农民的精神寄托
        四、生活禁忌与河南农民思维方式
    第四节 中原巫鬼信仰的文学观照——以阎连科的创作为例
        一、对耙耧山脉现实生活状态的展现
        二、对耙耧村民的精神抚慰
第四章 以民间话语呈现河南乡土意蕴
    第一节 河南方言里的中原乡村世界
        一、河南方言词汇里的中原性格
        二、借中原方言修辞格展现乡村人情世相
        三、中原民间语言的文学表达——以李凖的创作为例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谣的运用
        一、情歌对女性内在情感的表达
        二、歌谣成为河南人的精神投影与折射
        三、民歌中彰显的中原地域特色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间叙事——以周大新的创作为例
        一、神秘传说与神秘氛围的营造
        二、传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命运对照
        三、传说的结构意蕴与小说线索的契合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民俗书写呈现出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观照现实生活
        二、民俗变化与河南社会时代发展
        三、对农民文化心理历史嬗变的动态捕捉
        四、民俗背景下的乡村寓言
    第二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情节政治色彩的消减
        一、河南民俗生活细节与“典型化”创作手法的淡化
        二、中原风土人情描写对乡民人性美的开掘
        三、河南民俗心理的深描与审美表层化的弥补
    第三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文化内涵的加深
        一、“诗意中原”的文学建构
        二、中原地域文化精神的展现
        三、对中原乡土困境与出路的探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论题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三) 不足之处
第一章 雨花英烈立“初心”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1921-1927:南京党组织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在南京的传播
        二、中共南京地方组织的建立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南京
    第二节 1927-1937:在白色恐怖中斗争
        一、南京学生、工人运动
        二、党组织的破坏与建立
        三、南京共产党人的狱中斗争
    第三节 1937-1945:国共再合作,人民抗日力量增长
        一、南京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
        二、全民抗日爱国活动
    第四节 1945-1949:黎明前的战斗
        一、国共谈判与中共中央南京局
        二、南京市委的重建与发展
        三、群众运动与第二条战线
第二章 雨花英烈及其遗书
    第一节 雨花英烈群体分析
        一、雨花英烈群体概述
        二、留有遗书的雨花英烈
    第二节 雨花英烈遗书的多维分析
        一、遗书内容视角
        二、写作对象视角
        三、表现形式视角
第三章 雨花英烈遗书与“初心”
    第一节 雨花英烈遗书之“初心”
        一、挚爱“小家”:至真至情,情谊无尽
        二、在家与国之间,舍“小家”为“大家”
        三、忠于组织:视死如归,无限忠诚
    第二节 雨花英烈“初心”之践
        一、“镣铐锁不住斗志”: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理想信念高于天
        二、“直到牢房变废墟”:重义轻利,忠诚于党,矢志不渝
        三、“壮士非无泪,不为断头流”:勇于牺牲,舍身为民,从容就义
    第三节 雨花英烈“初心”之现实关照
        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牺牲不动摇
        二、为民族谋复兴:寻求真理救中华
        三、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解放而奋斗
第四章 雨花英烈遗书探“初心”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理论价值:厘清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精神食粮
        一、诠释了“初心”的思想之源
        二、增强了坚守“初心”的思想感召
        三、增进了“初心”为民的思想认同
    第二节 实践价值:推动不同党员群体对照自身的精神标杆
        一、领导干部坚守政治信仰
        二、普通党员淬炼纪律品格
        三、青年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第三节 时代价值:推进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精神养料
        一、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
        二、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源泉
        三、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精神力量
        四、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引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乾隆藏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清代藏事诗创作概况
        1.1.2 盛世帝王:乾隆的文治武功
        1.1.3 乾隆治理藏地概况
        1.1.4 乾隆藏事诗创作概况
    1.2 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3 学术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战争
    1.1 老师糜饷无奈纳降:初征金川相关诗歌
        1.1.1 土司间矛盾激化,乾隆决定出兵
        1.1.2 误用主帅,损兵折将
        1.1.3 再用傅恒,纳降金川
    1.2 土司构衅再定金川—:再定金川相关诗歌
        1.2.1 错用温福,损兵折将
        1.2.2 倚仗阿桂,雪愤申威
    1.3 紧急调兵兵不血刃:第一次驱廓保藏诗歌
        1.3.1 军报突至,紧急调兵
        1.3.2 洞悉缘由,廓喀初降
    1.4 再度调兵誓死卫国:第二次驱廓保藏诗歌
        1.4.1 再闻军报,派军出征
        1.4.2 势如破竹,廓喀投降
第二章 乾隆藏事诗中的政治
    2.1 郡王谋逆赤子忠心: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相关诗歌
    2.2 “佛子”西来友好交往:六世班禅觐见乾隆相关诗歌
        2.2.1 六世班禅的诞生与坐床
        2.2.2 六世班禅觐见乾隆始末
    2.3 设兵屯田修法订约:乾隆治藏相关诗歌
        2.3.1 设兵屯田,促进川西藏区的安定与繁荣
        2.3.2 修法订约,竭力维护西藏稳定
第三章 乾隆藏事诗的叙事与抒情
    3.1 日记性与片段性:乾隆藏事诗的叙事
        3.1.1 日记性与片段性
        3.1.2 诗题
        3.1.3 诗序
        3.1.4 注释
    3.2 缘事而发与即事抒情:乾隆藏事诗的情感表达
        3.2.1 “一事一情”与“一事多情”
        3.2.2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态展现
    3.3 帝王与书生:乾隆藏事诗中的自我形象
第四章 思考与探讨:乾隆藏事诗的价值
    4.1 诗释详备、以诗证史:史料文献价值
        4.1.1 以诗记史的“实录性”
        4.1.2 以诗证史的“证据性”
    4.2 擅于写实、长于修辞:文学价值
        4.2.1 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4.2.2 纯熟、工稳的诗歌创作技巧
    4.3 治边稳藏、维护主权:政治价值
        4.3.1 完善治藏政策,加强对藏区的管理
        4.3.2 驱逐外敌入侵,坚决扞卫国家主权
    4.4 调度谋划、把控全局:军事价值
        4.4.1 掌控战争全局
        4.4.2 个人的军事素养和才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及其表现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
        一、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祭祀的传统
        二、佛、道二教对中国传统祭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三、唐宋时期佛、道交涉与三教汇融
        四、大乘佛教的影响与功德思想的盛行
        五、密教兴起与在敦煌的传播
    第二节 程式化:敦煌斋会盛行的文本表征
        一、沟通凡圣:早期道教三官手书与敦煌道教斋会文本
        二、唐代佛教斋文的书写与使用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中的替代形式
        四、从写卷到“小册子”:九、十世纪斋文写本物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宗教生活:九、十世纪斋会与敦煌社会生活的互融
        一、宗教与社会生活
        二、《斋琬文》所见斋会概况
        三、“小册子”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
        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与社会生活的互融及其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四时顺序、风雨应时:岁时与斋会
    第一节 福建新春:敦煌正月印沙、燃灯诸行事
        一、新春正月祈福
        二、正月印沙佛、塔
        三、九、十世纪敦煌正月燃灯
        四、安伞、旋城、赛天王
        五、燃灯社、三长邑义:正月斋会的组织
    第二节 游四门、行城:敦煌二月八行事及其宗教史意义
        一、早期佛教经典中“游四门”叙事
        二、行城、讲经:九、十世纪敦煌的二月八行事
        三、幡花隘路:二月八行城中的幡
        四、行像社、行像司:二月八行城的组织
        五、文化象征与延续:西南边疆二月八“游四门”文献与行事
    第三节 敦煌七月十五行事及其思想
        一、“家家列馔,处处敷筵”:七月十五斋会的盛行
        二、九、十世纪敦煌七月十五斋会行事
        三、造幡绘像:敦煌七月十五日行事的多样
        四、报恩行孝:佛教报恩思想与中国传统孝道的进一步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九、十世纪敦煌农事诉求与灾害应对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祈愿
        一、唐前河西的蚕桑
        二、农桑业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三、丝?倍获于常年:蚕农的祈愿
        四、斋会文本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养殖
    第二节 蝗虫永散、不害于人民:蝗灾的禳除
        一、古代河西走廊为主要的蝗灾区
        二、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对蝗虫的认识
        三、九、十世纪敦煌社会的蝗灾
        四、从祭祀到禳除:九、十世纪佛、道二教于蝗灾的应对
    第三节 农事斋文中的神只整合
        一、牛王、马鸣菩萨:《蚕筵愿文》中的佛教诸神
        二、女仙之宗:西王母于蚕桑业中的象征
        三、各司其职:九、十世纪农事中神只的组合及其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生重命:疾病救赎与公共疫情应对
    第一节 母子平安:难月与庆生祈愿
        一、难月祈愿与救度
        二、降生设斋与回谢
        三、满月与生辰庆诞
    第二节 设斋忏悔:斋文所见宗教对疾病的救赎
        一、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患文》
        二、佛为医王:《患文》所见佛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三、《病差文》所见道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四、设斋、抄经:病愈后的还愿
    第三节 社会公共性疾病的应对
        一、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疫疠”流行及其祈愿
        二、“城中灾疫疠”: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几次公共性疾病
        三、归义军时期对于公共性疾病的认识与应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禳灾、护国与结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密教化
    第一节 结坛与《结坛文》
        一、何谓结坛?
        二、护国禳灾:唐宋时期佛、道二教结坛法之异曲同工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结坛文》释录
    第二节 敷佛像于四门: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构建
        一、四门即沙州城四门?:敦煌斋会文本中“四门”的再认识
        二、四门设像:《坛法仪则》与《坛图式稿》的对应
        三、S.2139《金刚界曼荼罗简图》: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复原
        四、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一、九、十世纪密教在河西地区的弘传
        二、护国、禳灾: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界定
    第二节 迟子建及其乡土叙事
    第三节 迟子建乡土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迟子建笔下的多彩乡土
    第一节 多彩与黑白:乡土文学的色彩之美
    第二节 迟子建乡土小说中色彩运用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色彩与迟子建乡土小说审美
第二章 迟子建小说的风俗与信仰叙事
    第一节 朴素多彩的民风民俗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萨满教
第三章 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意象
    第一节 迟子建对小说意象的选择
    第二节 意象营造与审美
第四章 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意境
    第一节 营造意境的方法之一:情景交融
    第二节 营造意境的方法之二:虚实相生
第五章 迟子建乡土叙事的形式追求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化与迟子建的人性书写
    第二节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第三节 乡土的守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良友》画报与日本之关联
    2.1 《良友》画报报道日本之原因——近代国人对日观的影响
        2.1.1 远夷倭寇与富强之国
        2.1.2 联盟对象与敌对者
        2.1.3 学习榜样与蕞尔小国
    2.2 《良友》画报历任主编的对日观
        2.2.1 伍联德——以印刷业富国强民
        2.2.2 梁得所——理性对待日本
        2.2.3 马国亮、张沅恒——全面支持抗日
第三章 “九一八”事变前《良友》中日本的“他者”形象
    3.1 日本的“异域”形象
    3.2 繁荣中的忧患意识
    3.3 作为“他者”的日本
第四章 抗战时期《良友》中日本“侵略者”形象的多角度呈现
    4.1 新闻报道——以民族主义话语为主导
        4.1.1 及时报道中日战况,凸显日本残暴形象
        4.1.2 国际视野多层呈现,日本侵略的非正义性
        4.1.3 关注日本时事,揭露日本野心
        4.1.4 时事纪念形塑“抗日共同体”
    4.2 文学作品——以“抗日救亡”为主要议题
        4.2.1 关注人民苦难命运,控诉日军侵华暴行
        4.2.2 刻画国民奋起抵抗,歌颂抗日英雄人物
    4.3 艺术作品——以图文互动方式控诉侵华行径
        4.3.1 摄影图片——图文互动揭露日本暴行
        4.3.2 艺术娱乐——以抗战为主要议题
第五章 不同视域报刊与《良友》画报日本形象之比较
    5.1 新记《大公报》:“学习榜样”到凶残的“侵略者”
    5.2 《中央日报》:“御敌”与“杀敌”的杂糅
    5.3 《读卖新闻》:正义的友人
第六章 《良友》画报建构日本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6.1 《良友》建构日本形象的特点
        6.1.1 以理性态度对待日本
        6.1.2 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6.2 《良友》画报所建构的日本形象的传播效果及其影响
        6.2.1 《良友》的宣传方式
        6.2.2 《良友》的受众群体
        6.2.3 《良友》的实际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良友》涉日内容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从《新群》《东北文学》杂志看东北光复后的文学分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东北文学的再出发
    第一节 作为话语背景的“八一五”光复
        一、由亡国奴向国民的身份转换
        二、文化团体的集结、分化
        三、早期开展的创刊活动
    第二节 光复情境下的《新群》《东北文学》
        一、文学建设的构想
        二、创作里程的续航
第二章 回望伪满:“活是至尚,死是光荣”
    第一节 日伪文化统制的罗网
        一、作品的被审查、撕页、撤稿
        二、作家的牢狱之灾
    第二节 书写沦亡的悲歌
        一、无路:民众的艰难挣扎
        二、反思:国难中的丑恶面与国民性
第三章 观念的碰撞
    第一节 由《王荆山及其叭儿狗》一文引发的争端
        一、财主的“胜利”
        二、敲诈的讹传与“无意义的文学”
    第二节 有关“伪满作家”与“奴化思想”的论辩
        一、清算、扬弃的对象
        二、不公正的概念划分
    第三节 对沦陷时期作家作品的结算与评断
        一、热力的丧失
        二、艺术的追求
第四章 战后东北文学的两条道路
    第一节 左翼文学向工农兵文学的过渡
        一、鲁迅革命批判精神的继承
        二、文艺大众化的要求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的重续
        一、启蒙与人的解放
        二、忧郁、感伤的抒情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小结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小结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古代祷疾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战国之前的祷疾
    第一节 文献中的致病神
    第二节 文献中的祷疾
        一、 祷前占卜
        二、 祷疾档案记载
        三、 出土简帛中的鬼神致病因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祷疾
        一、 祷疾的前奏—占卜
        二、 祷疾的新特点
第二章 秦汉时期祷疾
    第一节 秦汉致病观
        一、 德政与疾病
        二、 恶鬼与疾病
        三、 因果报应与疾病
        四、 自然规律与疾病
    第二节 多样的祷疾方法
        一、 取悦祈祷
        二、 驱逐
        三、 祓禊风俗
        四、 戴五彩带
        五、 政治手段
        六、 事前防备
        七、 道教治疾
    第三节 祷疾对象
    第四节 《吕氏春秋》《淮南子》《论衡》中的祷疾
        一、 《吕氏春秋》
        二、 《淮南子》
        三、 《论衡》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祷疾
    第一节 祷疾新特点
        一、 祷疾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二、 祷疾对象多元化
        三、 祷疾祭品
        四、 精诚祈祷,孝感神明
        五、 政府旌表孝行
    第二节 笔记小说中的祷疾
        一、 祷疾记载的实与虚
        二、 得病原因和禳疾之术
        三、 祷疾方式推想
    第三节 政府祷疾
    第四节 佛教和道教祷疾
        一、 佛教
        二、 道教
    第五节 其它祷疾习俗
第四章 隋唐五代祷疾
    第一节 祷疾主体和对象
        一、 祷疾主体
        二、 祷疾对象
    第二节 祷疾仪式的新特点
    第三节 佛教祷疾与道教祷疾
        一、 佛教祷疾活动
        二、 道教祷疾
    第四节 唐五代文献中的祷疾
        一、 正史中的祷疾
        二、 佛教典籍
        三、 唐传奇小说
        四、 散文
        五、 诗歌
        六、 赋
        七、 医书
        八、 农业书籍
        九、 类书
        十、 风俗志
第五章 宋元时期祷疾
    第一节 祷疾内容与孝感神助的模式化
        一、 祈祷愿代
        二、 愿减己算益亲寿
        三、 割股疗亲更趋严重
        四、 孝子、列女的身份
        五、 孝感神助的故事情节
        六、 政府旌表
    第二节 祷疾事象增多和祷疾形式出新
        一、 起誓、许愿、还愿
        二、 祷疾牺牲
        三、 特殊的祷疾日期
        四、 祷疾对象的继承与新变
        五、 祷疾无效
        六、 祷疾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佛教、道教与少数民族宗教祷疾
        一、 佛教祷疾
        二、 道教祷疾
        三、 辽金的萨满信仰
    第四节 政府、民众及文人对祷疾的态度
        一、 政府旌表、运用及反对
        二、 民众的祷疾意识
        三、 文人态度
    第五节 宋元文学中的祷疾
第六章 明清时期祷疾
    第一节 明清祷疾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一、 祷疾对象
        二、 祷疾的方式
        三、 祷疾时间、地点
        四、 祷疾要求
        五、 政府态度
        六、 孝感神明
    第二节 明清祷疾宣传的政治色彩
        一、 文献记载中的分类
        二、 祷疾记载入选对象
    第三节 明清时期祷疾的文学文体表现
        一、 多种文学形式大量汇总前代的祷疾活动
        二、 经书的考据编撰
        三、 自然科技着作
    第四节 明清疾疫观及禳疾术
        一、 政府疾疫观及禳疾术
        二、 民间禳疾术
    第五节 明清宗教祷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四、新年伊始灾祸几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D]. 刘幸. 河北大学, 2021
  • [2]闻宥文学研究[D]. 沈雨洁. 上海大学, 2021
  • [3]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初心”的考察 ——基于1927-1949雨花英烈遗书的研究[D]. 张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乾隆藏事诗研究[D]. 王方钊. 西藏大学, 2021(10)
  • [5]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D]. 段鹏. 兰州大学, 2020(11)
  • [6]迟子建小说的乡土叙事及其美学意蕴[D]. 胡依纯. 深圳大学, 2019(11)
  • [7]《良友》画报中的日本形象研究[D]. 张峰. 西北大学, 2019(12)
  • [8]从《新群》《东北文学》杂志看东北光复后的文学分歧[D]. 魏一楠. 吉林大学, 2019(12)
  • [9]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10]中国古代祷疾史[D]. 路浩丽.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新年有多少灾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