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山区建立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川中山区建立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一、建立川中丘陵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任可心[1](2021)在《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文中研究表明根系分泌物作为调控植物根系-土壤界面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媒介,在森林土壤功能和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成为当前地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近年来,伴随着氮(N)沉降不断加剧,森林根源C输入及其介导的根际土壤养分矿化深受根系活动与菌根特征的影响,并深刻地反馈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稳定性。然而,目前关于N沉降下森林根系分泌物输入特征变化及其介导的土壤养分矿化过程原位研究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根际生态学过程及其理论体系的深入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以川中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人工林为对象,在2018年开始通过添加不同N水平(低N:25 Kg N/hm2·a;高N:50 Kg N/hm2·a;对照:0 Kg N/hm2·a)模拟大气N沉降,并在2020年生长季(5月、8月和10月)和非生长季(1月和12月)分别对各处理样地根系分泌物进行原位收集,并同步采集根际/非根际土壤,比较分析不同N添加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通量及其介导的根际土壤C、N素矿化过程及其微生物特性差异。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年通量对不同N处理的响应差异。N添加显着降低了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年通量,且高N处理对根系分泌物C输入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具体地,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柏树人工林单位根生物量根系分泌速率(μg·g-1·h-1)降幅分别为14.10%和28.35%(p<0.05);使单位根长根系分泌速率(μg·cm-1·h-1)降幅分别为13.12%和27.29%(p<0.05);使单位根表面积根系分泌速率(μg·cm-2·h-1)降幅分别为15.25%和29.78%(p<0.05)。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年C输入通量(g·m–2·a-1)降幅达10.15%和30.64%(p<0.05)。此外,N处理对根系分泌物C输入的抑制效应在生长季比非生长季更为明显。2.不同N处理对根际土壤C、N过程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差异。N添加显着抑制了柏树人工林土壤C、N矿化过程的根际效应大小,且高N处理对C、N矿化过程的抑制作用强于低N处理。具体而言,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下土壤C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降幅分别达7.42%和21.47%(p<0.05),而土壤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降幅分别达9.09%和23.00%(p<0.05)。类似地,N添加也显着降低了根际无机态N的根际效应。与对照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NH4+-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6.08%和20.88%(p<0.05),而使NO3--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7.05%和20.69%(p<0.05)。3.不同N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特征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差异。类似地,N添加显着抑制了柏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MBC、MBN)、β-D-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ER)各微生物参数的根际效应大小,且高N处理对上述根际微生物特性的抑制效应比低N处理更为强烈,前者大约是后者的2-3倍。具体地,与对照处理相比,低N和高N处理使MBC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3.43%和30.03%(p<0.05);使MBN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6.28%和31.08%(p<0.05);使BG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8.77%和26.22%(p<0.05);使NAG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1.33%和21.28%(p<0.05);使PPO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12.02%和42.39%(p<0.05);使PER根际效应大小分别下降了24.80%和42.50%(p<0.05)。4.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与根际C、N矿化微生物过程的偶联效应。不同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之间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即随着外源N的添加,柏树人工林降低了根系分泌物C输入量,并诱导了更低的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土壤C、N矿化激发效应强度。该结果也证实了根系分泌物C输入是驱动森林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变化的重要调控因子综上所述,N添加显着降低了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量,并抑制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关联的土壤C、N矿化激发过程,且高N处理对上述过程的抑制强度明显高于低N处理。上述结果表明不同N水平添加对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具有相似的影响方向(均为抑制效应)但又不同的影响幅度(抑制强度有差异),为证实根系-土壤-微生物各核心单元之间的偶联效应深刻地受N沉降所调控提供了试验证据。本研究从根际视角丰富了N沉降下川中丘陵区人工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科学认识,也为川中丘陵地区的植被恢复和该区大面积分布的人工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丽[2](2021)在《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紫色土坡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过去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多侧重于某类侵蚀的独立作用,很少考虑不同侵蚀过程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选择不同坡度和坡长的长期自然耕作坡面,利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不同坡位(上坡、中坡和下坡)的耕作侵蚀和水蚀速率,研究耕作侵蚀与水蚀不同交互作用下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碳分布特征及有机碳矿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侵蚀类型坡面(坡耕地和退耕坡地)2020与2011年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分异特征,研究10年前后不同耕作侵蚀与水蚀模式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分布格局在坡耕地景观内,长缓坡(坡长>40 m,坡度<15°)土壤137Cs面积活度表现出中坡>下坡>上坡的趋势,而其他坡耕地最大值均出现在下坡,最小值出现在上坡。土壤侵蚀强度和耕作侵蚀强度与坡度成正比,与坡长成反比,进一步证实短坡和陡坡以耕作侵蚀为主,而长坡和缓坡以水蚀为主;坡耕地不同坡位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的组合模式不同,上坡以耕作侵蚀为主,中坡以水蚀为主,而下坡取决于耕作沉积与水蚀相对强度。2020年常规耕作坡地和退耕坡地土壤137Cs面积活度与2011相比,常规耕作坡地137Cs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退耕坡地,且退耕年限越久,二者差异越大。(2)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坡耕地和退耕坡地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退耕坡地表层0-5 cm与5-15 cm的土壤有机碳浓度差异明显大于坡耕地,表明退耕导致土壤有机碳优先储存于表层0-5 cm。坡耕地有机碳及其组分储量表现为下坡大于中坡和上坡,且其中土壤颗粒有机碳储量变异系数总体大于易氧化有机碳,表明颗粒有机碳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土壤全碳和易氧化有机碳更敏感。2020年退耕坡地表层(0-5 cm)土壤有机碳明显高于2011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差异较小,但土壤有机碳储量并不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无限制地增加。(3)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土壤团聚体碳分布及矿化特征退耕坡地>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明显大于常规耕作坡地,且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培养第7 d时,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达到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坡耕地和退耕坡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潜在矿化量与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的强弱不仅受培养温度和水分等外在条件的影响,土壤中养分含量的高低也是其重要的限制因素。土壤有机碳矿化强度在中坡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以耕作侵蚀为主的陡坡,在中坡位耕作侵蚀的搬运再加上水蚀作用的迁移对有机碳矿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聂泽旭[3](2020)在《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华蓥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同时重点关注的是“绿色华蓥”的建设,过去遗留的大面积人工柏木纯林目前面临着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服务功能弱的问题,为了提升华蓥市丘陵区柏木纯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林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水源涵养功能出发,以当地柏木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试验,明确了华蓥市柏木林在当地典型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水平,分析了现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既有研究和经验提出了针对当地柏木林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的更新改造措施的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华蓥市柏木林平均枯落物蓄积量为1.96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分别达到了289.29%和307.37%,林地土壤容重为1.17 g/cm3,土壤总孔隙度较高,达到56.04%,其中毛管孔隙度占比较多,土壤层最大持水量较高,但有效拦蓄量表现较差,综合来看柏木林的有效拦蓄量为97.85 t/hm2,水源涵养能力较弱。(2)华蓥市柏木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差异显着(P<0.01);土壤总孔隙度变化区间为41.30%~58.07%,林分密度对其影响差异显着(P<0.01),高密度林分大于低密度林分;不同林分密度林地的有效拦蓄量差异显着(P<0.01),4250株/hm2时林分有效拦蓄量最佳,水源涵养能力最强。(3)土壤的最大持水量随小于0.25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与大于5 mm团聚体有机质含量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土壤MWD、GMD、分形维数D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均不显着;有效拦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线性关系式为y=1.58x-12.54,R2=0.6946;土壤有效拦蓄量还受团聚体有机质含量总值及0.5~1 mm团聚体有机质的影响显着(P<0.05)。(4)华蓥市柏木人工林密度差异较大,立地条件参差不一,针对其树种单一,配置不合理,疏林地进行整地、补植,过密林地进行疏伐“开窗”,立地条件较差的区域选择适应性较强的竹类、桤木,较优的区域选择香樟,对初植苗木进行一定连续时间的抚育以提高成活率,将原有林分改造为更加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

陈雨蕾[4](2020)在《四川盆地农户贫困识别及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351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反贫困事业成效显着,仅2013-2018年6年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6000多万,贫困发生率也由8.5%下降至1.7%。尽管脱贫成效显着,但我国扶贫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距离2020年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不到一年时间,剩余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在现行标准下脱真贫的目标实现依然艰难;另一方面随着认知诉求的不断提升,相对贫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其所能依靠的要素禀赋大体是农地禀赋与劳动力禀赋,贫困问题的出现或许是由于客体的差异即农地禀赋,亦或是由于主体的差异即劳动力禀赋所造成的。四川盆地作为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其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由于该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农业优势地位明显,因此对四川盆地农户贫困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同时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立足农户家庭收支结构,也能较好的识别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本文基于问卷抽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对四川盆地样本区域的农户进行调研,在反思流行的贫困理论特别是贫困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家庭收支视角衡量农户贫困,并实证检验农地禀赋、劳动力禀赋对农户贫困的解释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对贫困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汇总,并整合了本文主要研究理论基础,包括区域贫困相关理论、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精准扶贫理论以及资源禀赋理论。(2)反思总结贫困的识别与测量,探析要素禀赋视角下农户贫困具体作用机制。发现从全年的人均收支余额来分析农户的减贫程度并识别绝对贫困,是一个更接近农户实际贫困状况的方法。(3)分析四川盆地地区发展概况以及相关优劣势因素,并对样本地区农户家庭收支结构以及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讨。(4)实证研究农地禀赋、劳动力禀赋与农户贫困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应解释机制。(5)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有利于农户减贫脱贫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实证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盆地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较低,流转空间较大,且样本地区劳动力逐步趋于非农化。(2)以全年人均收支余额分析农户的减贫程度并识别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一个符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异质性农户消费需求差异的可选方法。(3)农地禀赋不显着影响农户贫困,当前通过农地流转改善农地经营条件来改善农户贫困还不是确定可行的办法,在现实中甚至存在农地经营越多的农户反而越贫困的可能和潜在风险。(4)劳动力非农就业在劳动力禀赋影响农户贫困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特别是在劳动力教育影响农户减贫及脱贫、劳动力健康影响农户减贫方面作用显着。(5)家庭抚养比和政府帮扶与农户贫困密切相关。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改进贫困农户识别方法和相关技术指标,立足农户家庭收支结构实际。众所周知,精准扶贫主要针对贫困居民,即谁贫困就扶持谁。然而,当前各地对贫困农户的识别、建档立卡主要遵从“两不愁三保障”和国家贫困线收入标准,在技术层面上容易一刀切、忽视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特别是农户支出水平差异。(2)基于区域发展现状,正确认识农业产业扶贫的现实价值。从扶贫工作实践来看,很多帮扶措施仍然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然而,从历史经验来看,贫困的小农户很难依靠内卷化的传统农业改善生计,哪怕是通过农地流转来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本研究表明当前这种途径的作用还不明确。(3)全力推动非农就业的开展,消除劳动力市场制度障碍、扩大非农就业机会对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户脱贫至关重要。(4)关注劳动力的教育与健康,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同等的非农就业机会面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力通过非农就业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脱贫致富的关键性因素。然而政府及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等相关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实现,需要政府从构建扶贫长效机制的战略高度长期关注。

刘卫平[5](2020)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史,小农经济模式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基本延续着其乡土性,即乡村聚落紧紧依附于特定地域范围的土地空间,并逐渐发展为以地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内生型封闭共同体。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全球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乡村聚落演变日益加速,并逐渐成为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转型等研究领域以及土地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日益繁荣,乡村地域系统陷入人口、土地、产业和治理等要素全面衰退的境况。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构成了农村聚落从分散到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化过程的直接动力。在“人本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导向下,农村社区建设势必朝着系统化和内涵式的方向发展。然而,诸多自上而下的实践凸显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功利化倾向、功能定位模糊、机械式整合和政策机制不匹配、规划理论薄弱等问题。鉴于中国乡村的地域差异,农村社区的发展需以全面认识区域传统聚落特征及转型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从而制定适宜的规划策略和政策机制。借助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成渝地区通过农村政策创新推动了广泛的农村聚落整治实践,大量分散的聚落被整合为相对集聚的农村社区。典型的地域特色、优越的政策资源以及广泛的实践使四川盆地成为研究新时期乡村聚落转型的理想试验场。目前国内关于乡村聚落格局及其演变的研究仍侧重物理和经济功能层面,而对聚落的人文社会内涵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主流的研究认为,地形地貌、耕地破碎以及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是导致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呈现高度分散格局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研究以乡村聚落由“散”到“聚”的空间转型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和当今城乡发展战略,试图从社会文化视角揭示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传统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的根源,并从乡村场镇演变的视角探索农村聚落从“散”到“聚”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案例探讨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以及农村社区规划的策略。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性与该区域奇高的垦殖率及血缘多样化存在显着关联,根源于清初的移民潮和土壤宜耕性引发的土地利用策略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变。按照控制变量、可比性的原则,本研究在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四川盆地平原区和江南丘陵区分别选取重庆市合川区、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和江西泰和县作为典型样区。通过对比三个区域案例村的大比例尺聚落空间特征以及三个区域共计698个抽样农民的主观认识,初步判定以姓氏表征的血缘结构与聚落形态的潜在联系;借鉴景观格局指数构建适宜的聚落分散度指标,以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比较三个区域共计431个行政村的聚落分散度;并借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识别村级和社级尺度下地形、坡度、区位、耕地资源和姓氏结构等潜在因子与聚落分散度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两个样区的农村聚落模式均表现为高度的分散性,即“空间散布而密集”和“规模小而均匀”,而在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导的江西省泰和县,农村聚落以“空间集聚”和“规模分异”的宗族聚落为主。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三个样区的农村聚落的分散度总体上均与血缘多样性和垦殖率呈显着正相关。结合历史资料和文献推断,本研究推断清政府在清初推动和引导的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移民潮——“湖广填四川”是导致四川盆地农村姓氏多样化和垦殖率攀升的关键触发事件。持续和大规模的移民潮、特定的移民政策、农作物的多样化以及宜耕的土壤条件等因素引发不同来源的人口的空间混杂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暴增。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地矛盾的加剧导致垦殖活动大幅扩张和宗法意识的加速衰退,即人地矛盾对血缘聚合力的“稀疏化”过程。换言之,大规模的移民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四川盆地农村聚落转向农业功能导向的发展路径,而传统宗族聚落的形成基础日趋弱化。因此,高度散居模式源于宗族结构的松散性以及紧张的人地矛盾下的一种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2)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社区化是在城乡二元制度下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对乡村场镇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再适应过程。美国人类学家Skinner(施坚雅)在20世纪60年代对中国乡村场镇的研究中发现,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结构与Christaller(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高度吻合,且在当地社会结构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Skinner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进一步阐释了四川盆地乡村场镇空间有序性与农村聚落高度分散性之间的关联机制。从场镇体系的动态发展角度,农村聚落的高度分散化蕴含的是农民较强的商品化意识和开拓创业精神,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户市场参与程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乡村场镇的兴起。反过来,乡村场镇的繁荣有助于增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进而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和密集而有序的场镇之间的互馈过程驱动了四川盆地乡村地域逐渐朝着市场偏向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在当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扰动下,这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的乡村场镇体系正在经历剧烈的演变。在2007至2015年间,伴随着合川城区快速扩展,乡村场镇增长的规模和空间格局均呈现出显着的分化。以乡村场镇结构演变为视角,本研究借助广义最大熵估计(GME)对合川区同时期新建的87个农村集中社区样本进行计量分析,以识别农户集中居住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中级场镇可达性、公共交通服务和工业发展在推动农户聚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基础场镇的作用并不显着。研究区的城镇体系转型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相似,而农村社区化的实施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但也受制于现行的城乡二元制度。立足于中国现行制度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的农村集中社区规划不应脱离传统乡村的社会和空间结构,而应依靠其固有的地缘资源实现对城镇体系转型的适应性发展。据此,本文提出三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即中级场镇导向、就地集中安置以及城市辐射带动模式。(3)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了镇域尺度的“村-镇”体系的建立,集中安置农户的社交网络得到扩大;而经济和社区治理转型相对滞后。以合川区钱塘镇为案例,通过对该镇于2012至2015年期间新建的11个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政府人员、村干部、社区管理者和209户搬迁农户的访谈,比较了“村域拆旧建新”和“镇域农民新村”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并对农村社区化引发的镇域、社区和农户等尺度下的空间、社会、经济和治理转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农村社区化带来了显着的空间和社会重构效应,“村-镇”体系得以建立,社区居民的社交网络得以扩大;而经济结构转型相对滞后,新型社区劳动力外流的趋势未能扭转,并直接导致社区治理的涣散或缺位。然而,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类似实践,本研究描述的农村社区化案例提供了一种通过地方民主结构来应对农村服务和基础设施挑战的途径。尽管存在经济和治理效应方面的不足,但农村社区化对于四川盆地的乡村转型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将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4)依托当地政府领导、基层自治和传统地缘关系,村域社区化推动了土地、人口、居住和社会服务等乡村发展要素的整合,但社区规划须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以合川区两个行政村(大柱村和凤寺村)的社区化案例对比为主线,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相关参与者的访谈,对村域背景、项目的由来、组织形式、方案决策、实施过程和规划结果以及政府人员、村干部、代建商和农户等参与者的反馈进行细致的考察。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大柱村采取了更大程度的集中安置方案,而在这些方面相对落后的凤寺村则采取了相对“分散”的集中安置策略。二元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在大柱村,户主年龄越小,土地流转率越高,原房屋结构和交通条件较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在凤寺村,户主年龄越小,户主外出时间越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和原房屋结构越差的农户更倾向于搬迁。抽样农户的主观反馈进一步表明,驱动农户搬迁的主要因素是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优惠的安置政策、承包地流转以及农户间固有的地缘关系;相应地,农户搬迁的障碍因子在于原住房条件较好、散居的习惯、城镇化倾向以及对传统农业的依赖。总体而言,村域社区规划是政府、村委和农户等参与者博弈的结果,受到村域基础条件、当地政府的政治经济目标以及农户适的应性决策的共同影响。案例村的集中安置策略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有效降低农村聚落的分散度、农村住房福利的供给和传统自然社会环境的持续;其局限性主要包括农户集中居住意愿总体偏低、搬迁农户生计转型困难以及新社区治理的薄弱。村域集中安置策略就地整合了土地、人口、住房、公共服务和传统社会资源等要素;然而,当地政府不仅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水平确立以农村社区为核心的系统规划,还要衡量城镇化、工业化、城乡联系等外部因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本研究强调了社会形态与传统农村居住模式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当前聚落改造规划中认识传统聚落模式内在涵义的必要性。宗族研究为认识乡村聚落提供了新视角,是链接中国乡村聚落地理学和乡村社会学的重要桥梁。同时,本研究突出了四川盆地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模式在中国主流的集聚型村落模式中的独特性。四川盆地传统聚落空间体系的发展偏向以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化农业为导向的发展路径,其内在涵义是宗法意识的薄弱、社会的原子化、商品意识、个人主义和进取精神等。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驱动下,散居农户的集聚化过程折射出四川盆地传统乡村场镇结构的转型。然而,在城乡二元制度和丘陵山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农村聚落的集聚化过程难以完全摆脱原有中心地体系的发展路径,而是表现为一种对城镇转型发展的适应过程。从四川盆地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来看,当前的农村社区化过程可视为大移民初期人口剧增以及场镇大量增殖的逆过程。新型农村社区面临的实际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潜力和社区治理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当地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户在现有制度框架下的相互协作,并依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水平做出适宜的规划策略。本研究弥补了当前乡村聚落研究对特定地域社会结构关注的不足,为未来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发展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政策启示。

李雨彤,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周佳松[6](2020)在《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川中传统农区功能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川中传统农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破碎而多样,通过定量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对引导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精准实施差别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选取四川盆地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区交界处的重庆市荣昌区为例,选用土地利用总体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程度、地类区位意义等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结果](1)2017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齐全,以种植用地和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较高,整体功能较强。各村土地利用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辐射效应的影响,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中部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以建设用地为主,呈现出多种用地类型相间分布的特点;中西部和西南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较高,种植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东北部及南部生态用地区位意义突出,呈现出种植用地、生态用地交错的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相对较低。(2)依据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规律和研究区资源禀赋差异,研究区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农旅综合开发、特色种养发展、生态林果培育四大主导功能区。[结论]针对土地利用条件复杂多样的川中传统农区,通过精准识别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其研究思路和结果,可为新时期川中传统农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郭洪英[7](2019)在《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文中指出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是分布于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喜光、喜湿、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在当地林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桤木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以及优良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配合力的关系,对于制定桤木遗传改良策略、选配杂交亲本组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表型性状标记、SSR分子标记等手段,以14个种源的桤木优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育种群体构建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桤木树干、叶片和果序等形态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树干通直度在群体间差别较大,群体内树干通直度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叶片各形态性状变异系数14%~32%,多样性指数均达到1.50以上;PCA分析表明,冕宁、泸定和盐亭种源叶片性状与其它群体明显不同,而沐川、平武以及美姑和冕宁种源的果序性状则与其它群体存在差异。桤木群体的木材平均气干密度为0.4878g/cm3,变异系数为9.52%,其中以盐亭、宣汉和剑阁种源的平均气干密度最高;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地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和叶面积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果序宽与海拔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果柄长与海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而木材气干密度与海拔存在中等的负相关。(2)对桤木顶芽、雄花、雌花、当年生叶、形成层组织5类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组装后,共获得184,689条unigene;其中5.08%~27.21%的unigene比对到了NR、uniprot-swissprot、GO、KOG、KEGG等数据库;共发掘 61,568 个SSR位点,分布在44,828条unigene上,发生频率为24.27%。在获得的SSR位点中以单核苷酸重复的位点数量最多,达到28,961个,占全部SSR位点的47.04%;二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次之,为13,617个,占全部SSR位点的22.12%。随机选择30个位点进行了引物筛选,获得了可用于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8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大部分的unigene没有注释信息,GO、NR、Swiss-Prot、KEGG、KOG数据库分别注释了 16.81%、13.88%、11.73%、5.08%、27.21%的 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雌花发育早期与幼叶发育早期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雌雄花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3)桤木优树种源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种源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选择25对多态性较高的桤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桤木优树种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5.83、有效等位基因数3.37、期望杂合度0.63、观察杂合度0.739,表明桤木优树种源有中等偏上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且桤木各种源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凉山州种源(包括美姑、冕宁)的SSR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14个桤木种源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1,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种源间遗传分化较低,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种源间基因流达到11.114,表明桤木种源之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流动,从而消弱了种源间的遗传分化。14个种源可聚类为3个遗传群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地理分布特征,且在海拔梯度上表现更显着。(4)桤木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地径生长存在显着相关,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构建育种群体。采用不同种源优树亲本的全双列杂交试验表明,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坚果性状以及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证明地径生长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存在显着正相关,表明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选配杂交亲本组合,从而获得生长表现更为突出的杂交后代。进而通过14个种源的175株优树SSR遗传距离测算,以遗传距离平均值加2.5倍标准差为标准,构建了由3 1株优树组成的潜在高地径生长配合力育种群体。

陈剑科[8](2019)在《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是人类进行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的资源。土壤分类能反映土壤发生、演变的规律,联系和区别土壤的类型,为人类科学利用土壤资源提供依据。随科学的发展,土壤发生分类逐渐向系统分类转变,土壤定性指标逐渐向定量指标转变,与此同时,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发展日益健全。土系作为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单元,不仅能直接体现高级分类单元中土壤的发生特性,同时能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川中丘陵区作地区为四川重要的作物产区,土系划分研究起步晚,开展较少。研究选择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27个单个土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土壤形成环境条件、剖面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方法确定其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相应土系,得到以下结果:(1)川中丘陵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地貌以丘陵为主,相对高差较小,气候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成土母质以沙溪庙组、蓬莱镇组、遂宁组及苍溪组残、坡积物为主,也存在更新统沉积物。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旱地、有林地,地表植被除应季作物外包括禾本科、马桑科、柏科、桃金娘科等植被,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土壤类型较丰富。(2)川中丘陵区土壤颜色的明度、彩度丰富,色调较集中,色彩跨度大;土壤结构以亚角块状与角块状结构为主,土壤质地则多为壤土;土壤pH与成土母质相关,其中发生分类紫色土壤pH酸、中、石灰性均有,土壤碳酸钙相当物含量与其pH呈正比;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偏低;色调偏黄土壤游离铁含量高,铁游离度高;土壤盐基饱和度与pH呈正比,酸性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偏低。(3)川中丘陵区土壤诊断表层2个,为暗沃表层以及淡薄表层;诊断表下层2个,为雏形层和黏化层;诊断特性8个,分别为紫色砂、页岩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热性土壤温度状况、铁质特性以及石灰性;1个诊断现象为铝质现象。(4)川中丘陵区27个代表性单个土体归属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3个土纲,湿润淋溶土等3个亚纲,酸性湿润淋溶土等8个土类,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等13个亚类。依据土壤剖面控制层段内加权平均土壤颗粒大小级别等土族划分指标得到黏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雏形土等19个土族;选择特定土层深度、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颜色与母质所属地层作为土系划分依据,共建立26个土系。

郭睿[9](2019)在《登封闲居谷度假区适宜性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低山丘陵区域以多样的空间变化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成为新兴旅游度假目的地,由此也带来了低山丘陵型度假区项目的规划设计热潮。但是目前相关规划设计多以设计师的主观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客观、科学、适宜的分析方法和规划设计手段。基于此,本文选择登封闲居谷低山丘陵型度假区作为规划设计研究对象,探索以适宜性理念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和规划设计对策,并开展实践研究。闲居谷度假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北部,是郑登新城与嵩山风景名胜区的交汇区域,属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区域,是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理想园地。通过对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结合“适宜性”理论,从宏观“适宜性主题定位”、中观“适宜性规划系统建构”、微观“适宜性景观要素设计”三个层面总结低山丘陵型度假区规划设计方法。对照以上方法,选择四个不同类型的国内外成熟案例开展适宜性分析,在验证方法可行性的同时,与前文理论形成完整的方法框架,为下文实践提供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登封闲居谷度假区规划设计项目,运用“宏观、中观、微观”三位一体的规划设计方法,系统阐释规划设计的过程和步骤。在宏观层面上,以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为主线,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基地旅游资源评估和市场环境分析,最终将其定位为以“文旅、康养、休闲运动”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在中观层面上,运用多宜性评价分析方法,构建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单因子分析和叠加分析,得到与场地环境相融合、与场地肌理相适应的交通规划、水系设计、建筑选址和分区布局,为项目寻求适宜的开发强度,实现规划设计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在微观层面,以景观要素为切入点,在景观节点营造、植物配置、竖向规划等专项设计中体现适宜性理念,实现对地表景观的最小扰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形成了完整的适宜性规划设计方法,为登封闲居谷度假区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规划设计过程更加有理有据。以期通过登封闲居谷度假区规划设计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张吉恺[10](2019)在《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陕地区,北接关中,东连荆襄,西联吐蕃,南通西夷,是古代南北冲突与对峙的重要区域之一,在两宋时期凭借自然天险与严密的防御,抵御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长达七十年。本文通过以川陕地区的城镇空间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为主要对象,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政治军事条件,分析其在防御过程中的区域防御模式、山水结构特点和空间防御要素的特点。首先是对川陕地区自然地利条件和建城修筑历史进行总结,明晰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梳理川陕地区战争历史和军事城镇演变过程,阐明川陕地区在宋代整体军事防御体系中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其次,从宋代的防御思想、防御策略与防御部署入手,分析宋代守内虚外的国策与军事防御策略的关系。并从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和地方军事制度出发,阐述宋代军事防御力量的构成,指挥与调度,最终总结出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机制的内涵。结合川陕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军事防御理念,分析在“守在四边理念”指导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构成类型,总结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空间防御部署的特点。再次,基于山水环境的城镇防御模式分析,运用中国传统山水规划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选址和城镇山水防御特点,讨论自然山水环境与城镇防御机制的关联,并结合川陕地区实际案例,构建川陕地区基于山水规划的城镇防御模式。再次,通过对城镇防御要素与规模的总结,并结合上一章节山水环境要素探寻川陕地区城镇防御要素的驱动机制,发掘出川陕地区城镇在军事防御上空间形态模式。最后,总结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军事防御机制特点、区域布局特点、城镇防御要素驱动机制与城镇空间形态模式,阐明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研究不足。

二、建立川中丘陵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川中丘陵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立项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采取的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特殊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试验对象
        2.2.2 生长季节与非生长季的区分
        2.2.3 试验样地设置及N添加处理
        2.2.4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2.2.5 样品采集
        2.2.6 指标测定与分析
        2.2.7 数据计算
        2.2.8 数据分析
第3章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与通量差异
    3.1 研究结果
        3.1.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差异
        3.1.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差异
    3.2 讨论
        3.2.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差异
        3.2.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季节动态变化差异
        3.2.3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变化
第4章 N处理下根际土壤C、N矿化过程根际效应差异
    4.1 研究结果
        4.1.1 N处理下土壤C、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4.1.2 N处理下土壤有效N根际效应差异
    4.2 讨论
        4.2.1 不同N处理对土壤C、N矿化速率根际效应大小的影响
        4.2.2 不同N处理下柏树人工林土壤有效N根际效应差异
第5章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与胞外酶活性根际效应变化
    5.1 研究结果
        5.1.1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1.2 N处理下土壤胞外酶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2 讨论
        5.2.1 N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5.2.2 N处理下土壤胞外酶根际效应大小变化
第6章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输入与根际土壤C、N矿化微生物过程的偶联效应
    6.1 研究结果
        6.1.1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C输入与微生物特征根际效应大小的偶联效应
        6.1.2 N处理下根系分泌物输入与土壤C、N过程根际效应大小的偶联效应
    6.2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状况

(2)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紫色土坡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土壤侵蚀作用下有机碳变化研究
        1.2.1 土壤侵蚀研究
        1.2.2 有机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择
        2.3.2 试验设计与样品测定
        2.3.3 计算方法
        2.3.4 统计分析
3 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分布格局
    3.1 不同坡位土壤~(137)Cs分布特征
        3.1.1 坡耕地土壤~(137)Cs面积活度分布
        3.1.2 退耕坡地土壤~(137)Cs面积活度分布
    3.2 不同坡位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分布特征
        3.2.1 坡耕地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分布
        3.2.2 退耕坡地耕作侵蚀和水蚀强度分布
    3.3 耕作侵蚀和水蚀的影响因子分析
        3.3.1 坡度、坡长与土壤总侵蚀的关系
        3.3.2 土壤~(137)Cs面积活度与耕作侵蚀和水蚀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4 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特征
    4.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4.1.2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4.1.3 土壤有机碳在时间上动态变化特征
    4.2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4.2.1 土壤颗粒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
        4.2.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特征
        4.2.3 土壤颗粒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
    4.3 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
        4.3.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分配比
        4.3.2 耕作侵蚀和水蚀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土壤团聚体碳分布及矿化特征
    5.1 不同坡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
        5.1.1 不同坡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
        5.1.2 不同坡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5.2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变化特征
        5.2.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5.2.2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动态变化过程
    5.3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变化特征
        5.3.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
        5.3.2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动态变化过程
    5.4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矿化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关系
        5.4.1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关系
        5.4.2 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变化与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关系
    5.5 讨论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3)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
    2.2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机理
        2.2.1 林冠层水文作用
        2.2.2 枯落物层水文作用
        2.2.3 土壤层水文作用
    2.3 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素
        2.3.1 林分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2.3.2 土壤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气候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土壤
        3.1.5 植被
    3.2 社会经济条件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2.1 样地设置及基本调查
        4.2.2 样品采集
        4.2.3 分析方法
    4.3 技术路线
5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1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
        5.1.1 枯落物蓄积量
        5.1.2 枯落物持水过程
        5.1.3 枯落物持水能力
    5.2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5.2.1 土壤物理性质
        5.2.2 土壤持水能力
    5.3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林地水源涵养功能
    5.4 讨论
    5.5 小结
6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素
    6.1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1.1 林分密度对枯落物持水的影响
        6.1.2 林分密度对土壤层持水的影响
        6.1.3 林分密度对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2 华蓥市柏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6.2.1 土壤团聚体特性
        6.2.2 土壤有机质
    6.3 讨论
    6.4 小结
7 以水源涵养提升为目标的柏木人工林更新技术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四川盆地农户贫困识别及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351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农地禀赋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
        1.2.2 劳动力禀赋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
        1.2.3 家庭支出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定义及其内涵
        2.1.2 贫困的类型及划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域贫困相关理论
        2.2.2 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2.2.3 精准扶贫理论
        2.2.4 要素禀赋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贫困识别方法的反思及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3.1 几种常用的贫困识别及测度方法
        3.1.1 贫困线
        3.1.2 单一维度贫困的测量
        3.1.3 多维度贫困的测量
    3.2 本文对贫困识别问题的反思
        3.2.1 对单一维度贫困识别的反思
        3.2.2 对多维度贫困识别的反思
        3.2.3 贫困识别的探析
    3.3 农户贫困的影响因素分析——要素禀赋与支出视角
        3.3.1 农地禀赋
        3.3.2 劳动力禀赋
        3.3.3 家庭支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研设计与调研地经济发展概况
    4.1 数据来源
        4.1.1 样本区域
        4.1.2 调查方案与实施
    4.2 四川盆地区域发展概况
        4.2.1 四川盆地基本概况
        4.2.2 四川盆地经济发展优势
        4.2.3 四川盆地经济发展劣势
    4.3 调研地区农户要素禀赋及家庭收支的概况分析
        4.3.1 调研地区农地禀赋的概况
        4.3.2 调研地区劳动力禀赋的概况
        4.3.3 调研地区农户收支概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川盆地农户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设置与模型设定
        5.1.1 变量设置
        5.1.2 模型设定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农户贫困状况
        5.2.2 农地禀赋方面
        5.2.3 劳动力禀赋方面
        5.2.4 家庭支出方面
    5.3 变量间共线性分析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农地禀赋对农户贫困的影响
        5.4.2 劳动力禀赋对农户贫困的影响
        5.4.3 劳动力负担、政府帮扶对农户贫困的影响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改进瞄准贫困农户的方法和技术指标
        6.2.2 正确认识农业产业扶贫的现实价值
        6.2.3 围绕非农就业开展扶贫工作应是重点
        6.2.4 关注劳动力的教育与健康,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5)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经济模式下的农村聚落“分散-集聚”
        1.1.1 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的研究视角
        1.1.2 国外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1.1.3 国内农村聚落“分散-集聚”研究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聚落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1.3 农村聚落“集中”策略及其效应
        1.3.1 发达国家乡村聚落规划
        1.3.2 社会主义运动下的乡村聚落“集中”策略
        1.3.3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区化及其效应
    1.4 农村集中社区规划
    1.5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农村社区化的重要角色
        2.1.2 农村社区化的现状及其根源
        2.1.3 四川盆地农村社区化的区域背景
    2.2 科学问题
    2.3 研究目标与意义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意义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4.1 研究内容
        2.4.2 技术路线
第3章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分散性的根源探究
    3.1 宗族文化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
        3.1.1 宗族文化概述
        3.1.2 当代宗族组织和乡村聚落发展的制度环境
    3.2 研究区选取与方法
        3.2.1 研究区选取
        3.2.2 研究方法
        3.2.3 数据收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农村聚落的姓氏构成与居住模式:野外调查证据
        3.3.2 村域聚落分散度的区域比较
        3.3.3 乡村聚落分散度的关联因素识别
    3.4 讨论
        3.4.1 传统聚落的“集聚和分散”是农村社会结构的空间表征
        3.4.2 四川盆地农村血缘多样化和聚落高度分散的触发事件: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
        3.4.3 四川盆地农村聚落高度分散的直接原因:与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积极的土地利用策略
    3.5 小结
第4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
    4.1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的动力机制剖析
        4.1.1 传统聚落模式和空间组织结构
        4.1.2 高度分散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体系的关联机理
        4.1.3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场镇体系演变和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
    4.2 实证研究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2 合川区乡村场镇体系的演变
        4.2.3 合川区农村社区化的驱动因素辨析
    4.3 讨论
        4.3.1 城乡二元制度下的农村聚落与乡村场镇相互关系转变
        4.3.2 农村社区化是传统农村聚落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再适应过程
    4.4 小结
第5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效应
    5.1 农村集中安置驱动乡村重构的理论框架
        5.1.1 乡村空间重构
        5.1.2 乡村经济转型
        5.1.3 乡村社会重构
        5.1.4 乡村治理革新
    5.2 案例研究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两种农村社区化模式的对比
        5.2.4 镇域农村社区化驱动的乡村重构
    5.3 讨论
        5.3.1 地方民主结构与集中社区规划
        5.3.2 农村社区化驱动乡村“空间-社会”的耦合转型
        5.3.3 新农村社区的经济脆弱性与社区治理的涣散
    5.4 小结
第6章 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集中社区规划策略—基于两个村级案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案例村概况
        6.1.2 研究方法
        6.1.3 数据收集
    6.2 两个案例村集中社区规划案例对比
        6.2.1 集中安置的决策与规划
        6.2.2 分散农居点复垦与农户集中安置
        6.2.3 农村社区规划的农户响应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及政策启示
        7.1.1 主要结论
        7.1.2 政策启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持和参与课题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6)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川中传统农区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地利用多样化
        2.2.2 土地利用集中化
        2.2.3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
        2.2.4 土地利用程度
        2.2.5 地类区位意义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利用总体组合特征分析
        3.1.1 土地利用多样化分析
        3.1.2 土地利用集中化分析
        3.1.3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2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3.3 土地利用结构区位意义分析
4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及优化策略
    4.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4.2 优化发展策略
        4.2.1 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区
        4.2.2 规划城乡农旅综合开发区
        4.2.3 带动特色种养发展区
        4.2.4 发展生态林果培育区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7)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与方法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1.2.1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群体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1.2.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1.3 桤木属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1.3.1 桤木属植物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1.3.2 桤木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2 桤木优树群体表型遗传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桤木种源基本概况
        2.1.2 优树的选择标准
        2.1.3 性状测定
        2.1.4 形态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桤木树干通直度性状的变异特征
        2.2.2 桤木叶形性状的变异特征
        2.2.3 桤木叶片数量性状变异特征
        2.2.4 桤木果序性状变异特征
        2.2.5 桤木木材气干密度的变异特征
    2.3 小结
3 桤木不同组织转录组特征及SSR引物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来源与采集
        3.1.2 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3.1.3 转录组数据质控与组装
        3.1.4 unigene功能注释
        3.1.5 差异表达分析
        3.1.6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3.1.7 同义替换率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转录组拼接
        3.2.2 数据处理与unigene拼接
        3.2.3 unigene的注释/序列分析
        3.2.4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3.2.5 同源序列同义替换率估算
    3.3 小结
4 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DNA提取
        4.1.3 SSR引物筛选
        4.1.4 SSR数据统计分析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1 桤木SSR引物的筛选
        4.2.2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4.3 小结
5 桤木杂交亲本SSR遗传距离与育种群体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来源
        5.1.2 性状测定
        5.1.3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组合间果序、果实性状的比较
        5.2.2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分析
        5.2.3 桤木杂交亲本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相关分析
        5.2.4 桤木地径生长高配合力育种群体的构建
    5.3 小结
6 讨论
    6.1 桤木表型性状群体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6.2 桤木转录组测序及SSR引物筛选
    6.3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
    6.4 桤木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群体构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8)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国际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2 国内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1.3 国内土系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4.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形成条件
    3.2 土壤理化性质
        3.2.1 土壤颜色
        3.2.2 土壤结构、颗粒组成和质地
        3.2.3 土壤pH和 CaCO3相当物
        3.2.4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
        3.2.5 土壤全铁、游离铁和铁游离度
        3.2.6 土壤交换性能
    3.3 土壤系统分类
        3.3.1 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3.3.2 高级分类单元划分
        3.3.3 基层分类单元划分
4 讨论
    4.1 土壤Munsell颜色的判定
    4.2 土壤“铁质特性”的判定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登封闲居谷度假区适宜性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 相关概念阐述
        1.4.1 低山丘陵
        1.4.2 度假区
        1.4.3 适宜性规划设计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低山丘陵型度假区适宜性规划设计方法
    2.1 宏观层面——基于主题定位的适宜性研究
        2.1.1 与旅游资源相适宜
        2.1.2 与市场需求相适宜
    2.2 中观层面——基于多宜性分析的规划系统建构
        2.2.1 适宜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2.2.2 多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2.2.3 适宜性规划系统的建构
    2.3 微观层面——基于景观要素的适宜性设计
        2.3.1 植物景观营造
        2.3.2 地形景观营造
        2.3.3 滨水景观营造
3 案例分析
    3.1 低山生态保护度假目的地——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3.1.1 宏观层面适宜性
        3.1.2 中观层面适宜性
        3.1.3 微观层面适宜性
    3.2 高端乡村山地度假目的地——裸心谷
        3.2.1 宏观层面适宜性
        3.2.2 中观层面适宜性
        3.2.3 微观层面适宜性
    3.3 禅意主题旅居度假目的地——灵山小镇·拈花湾
        3.3.1 宏观层面适宜性
        3.3.2 中观层面适宜性
        3.3.3 微观层面适宜性
    3.4 湖山之间的观光度假目的地——因特拉肯
        3.4.1 宏观层面适宜性
        3.4.2 中观层面适宜性
        3.4.3 微观层面适宜性
4 闲居谷度假区景观适宜性分析
    4.1 项目区位背景
        4.1.1 地理区位
        4.1.2 交通区位
        4.1.3 文化区位
    4.2 项目基地现状
        4.2.1 地形地貌
        4.2.2 现状水文
        4.2.3 现状植被
        4.2.4 用地性质分析
        4.2.5 场地现状道路
        4.2.6 场地山水格局
        4.2.7 周边文化资源分析
    4.3 基地宏观层面适宜性分析
        4.3.1 基地旅游资源评估总结
        4.3.2 基地市场环境分析
        4.3.3 基地适宜性主题定位
        4.3.4 基地适宜性功能定位
        4.3.5 基地适宜性市场定位
    4.4 基地中观层面适宜性分析
        4.4.1 资料预处理,建立GIS属性数据库
        4.4.2 评价因子的确定及评价标准构建
        4.4.3 单因子评价
        4.4.4 加权叠加分析
        4.4.5 多宜性分析下的交通系统规划
        4.4.6 多宜性分析下水系调整设计
        4.4.7 多宜性分析下建筑布局
    4.5 基地微观层面适宜性分析
5 闲居谷度假区适宜性规划设计
    5.1 规划设计原则及理念
        5.1.1 设计原则
        5.1.2 设计理念
    5.2 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5.2.1 总体规划
        5.2.2 空间布局
    5.3 功能分区设计
        5.3.1 原真民俗体验区
        5.3.2 禅宗文化灵修区
        5.3.3 金银田园养生区
        5.3.4 森林温泉康养区
        5.3.5 休闲拓展运动区
    5.4 专项设计
        5.4.1 道路交通适宜性设计
        5.4.2 植物景观适宜性设计
        5.4.3 竖向规划
        5.4.4 建筑适宜性设计
        5.4.5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6 总结与不足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南北对峙
        1.3.2 川陕四路
    1.4 既往研究综述
        1.4.1 对两宋川陕战争历史的研究
        1.4.2 对川陕地区军事管理机制研究
        1.4.3 对古代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1.4.4 对军事要塞、堡寨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形成背景
    2.1 川陕地区的军事地理条件
        2.1.1 “左通荆襄,右出秦陇”的战略位置
        2.1.2 “崇山峻岭,峡江耸势”的地理条件
        2.1.3 “炎热潮湿,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
    2.2 两宋川陕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2.3 两宋川陕地区的军事防御历史
        2.3.1 宋金战争时期
        2.3.2 宋元战争时期
    2.4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空间的历史演变
        2.4.1 北宋时期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
        2.4.2 南宋时期川陕地区军事城镇建设
    2.5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空间的历史地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机制
    3.1 两宋军事防御思想与政策
        3.1.1 重文抑武的防御思想
        3.1.2 守内虚外的防御政策
    3.2 两宋军事指挥体系
        3.2.1 中央军事指挥体系
        3.2.2 地方军事指挥体系
    3.3 两宋军队运行体系
        3.3.1 两宋军队构成特点
        3.3.2 两宋军队来源特点
        3.3.3 两宋军队部署特点
    3.4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力量部署
        3.4.1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防御力量构成
        3.4.2 绍兴和议前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4.3 绍兴和议后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4.4 宋元战争时川陕地区军事力量部署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区域防御空间
    4.1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理念
        4.1.1 中国古代“守在四边”的区域防御理念
        4.1.2 川陕地区“守在四边”的区域防御部署
    4.2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策略
    4.3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要素
        4.3.1 武装力量之分布——城镇
        4.3.2 险要地势之咽喉——关隘
        4.3.3 军力传递之骨架——交通路线
    4.4 两宋川陕地区区域防御空间布局
        4.4.1 川陕地区军事防御总体格局
        4.4.2 两核——成都、重庆双核心
        4.4.3 三区——川北防区、东川防区、西川防区
        4.4.4 四线——北线、西线、东线、中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山水防御空间
    5.1 基于山水环境的山水防御空间模式
        5.1.1 外围山水防御圈
        5.1.2 点状堡寨防御群
        5.1.3 山水城池防御格局
    5.2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选址与山水空间
        5.2.1 “四围如环”与山水环境协调
        5.2.2 “寻巧取胜”与自然天险利用
        5.2.3 “四望全型”与空间视线对位
    5.3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与山水空间
        5.3.1 城寨联防与山水空间网络
        5.3.2 防御布局与山水空间形态
        5.3.3 关键建筑与山水空间要素
        5.3.4 防御意志与山水空间格局
        5.3.5 防御图示与山水空间描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之城镇防御空间
    6.1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要素、规模与筑城法式
        6.1.1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要素构成
        6.1.2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规模与筑城法式
    6.2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驱动机制机制与防御空间模式
        6.2.1 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驱动机制
        6.2.2 山水夹城型——分布于河谷河滩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3 重城重壕型——分布于成都平原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4 关城联建型——分布与边防关隘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2.5 城厢一体型——分布在西南故道上城镇防御空间模式
    6.3 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的防御设施
        6.3.1 城墙防御设施
        6.3.2 城内军事设施
        6.3.3 交通运输设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 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四、建立川中丘陵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N沉降下川中丘陵柏树人工林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其介导的C、N转化过程[D]. 任可心.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2]耕作侵蚀和水蚀作用下紫色土坡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动态变化研究[D]. 李丽. 西南科技大学, 2021
  • [3]华蓥市柏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聂泽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四川盆地农户贫困识别及贫困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351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D]. 陈雨蕾. 西南大学, 2020(01)
  • [5]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区农村社区化:动力机制与规划策略[D]. 刘卫平. 西南大学, 2020
  • [6]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川中传统农区功能分区研究[J]. 李雨彤,陈荣蓉,杨朝现,信桂新,周佳松.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7)
  • [7]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D]. 郭洪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川中丘陵区土系划分研究[D]. 陈剑科.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9]登封闲居谷度假区适宜性规划设计研究[D]. 郭睿.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10]两宋川陕地区军事城镇防御机制与空间形态研究[D]. 张吉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川中山区建立SOTER数据库的实践与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