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土地基自重应力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1](2021)在《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场地形成后平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因设计施工考虑不周导致的工程问题常有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作业条件,对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造价及工期等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和优化后,最终采用换填羊矸石及水稳料等处理方法,解决了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难题。换填处理设计时,采用了e-p曲线法、考虑应力历史的e-lgp曲线法,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工况采用基于三轴K0固结变形曲线法等估算换填处理后地基变形,解决了欠固结土、超固结土及非饱和土固结度估算等复杂条件下沉降和工后沉降估算困难的问题,为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设计方案成功实施后,节约直接成本300余万元,缩短了工期,该红黏土素填土处理设计思路和变形估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覃晓雨[2](2021)在《基于FLAC-3D的h型双排桩深基坑支护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空间,高层建筑开始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城市工程建设的要求逐渐增多,土地资源也变得弥足珍贵,对基坑开挖深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基坑支护的设计难度也越来越大,基坑施工问题也日益凸显,满足基坑工程的稳定性要求也变得日益困难。比如地铁、地下商场或岩体等地下埋藏物往往会导致工程中运用的双排桩桩体并不能等长。因此,在岩土工程领域,新型h型双排桩已成为基坑工程支护研究的新突破。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桂林市某公司的培训基地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工程实际勘察资料,使用同济启明星深基坑FRWS9.0软件及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稳定性及h型双排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其中,着重模拟与计算h型双排桩加内支撑的联合支护体系,与单排桩支护结构模拟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对基坑建模数值模拟分析的方式,对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再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相差不大,从而分析得出h型双排桩基坑支护的相关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现场实际勘察情况,得出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地下水与土的腐蚀性质等。(2)通过选取一个最具代表剖面(6-6 AB段剖面),得出地下存在人防设施、地下商场或区域岩面起伏过大的工程,采用h型双排桩加内支撑的联合设计较其他支护结构更为经济安全。(3)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基坑无支护,单排桩、h型桩等3种方式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对比单排桩支护而言,h型双排桩可以满足基坑的稳定性要求。同时,得出的水平位移基本与实际监测数据最终位移值Z5监测点吻合,计算结果满足实际工程需求。(4)工程监测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得出的水平位移与实际工程监测得出的数据相吻合,水平位移实际最大位移值与模拟数值相差0.28cm,竖向差0.031cm,进一步地验证h型双排桩加内支撑的基坑支护设计对基坑的稳定性和约束基坑位移变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采用动态模拟的方式,可以使其模拟更为接近工程移动的实际情况。
黄文鹏[3](2021)在《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极为广泛,其具有大孔性、水敏性、结构性等特殊工程性质,而我国地铁在湿陷性黄土城市(如西安、兰州、太原等)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地铁建设中将不可避免面临黄土的湿陷性问题。当地铁隧道穿越湿陷性黄土地层时,其地基潜在的湿陷变形会严重威胁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已成为当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研究课题。本文依托西安地铁八号线,借助现场调研、数值分析与离心模型试验等手段对黄土地层的湿陷机制及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技术展开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土压力增值系数理论对黄土地层湿陷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基底受力及结构差异发现,盾构隧道基底所受压力一般小于上部土层自重应力,结合盾构隧道周围黄土浸水湿陷的触发条件,对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的湿陷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盾构隧道周边黄土湿陷过程的分析模型。2、研究不同因素对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湿陷深度越大,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越大;邻近隧道结构的土体发生湿陷时,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更大;相同的湿陷条件,隧道埋深越大,湿陷对结构受力变形影响越小。3、通过室内试验验证简化Air-fall法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模拟天然黄土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指标和天然黄土相似,p-δs曲线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人工制备湿陷性黄土与天然黄土的湿陷性系数之比约为1.45,这个比值可以为试验结果推测实际结果提供一定的依据。4、开展离心试验研究盾构隧道基底注浆处理对隧道结构内力及地表沉降变化的影响机制。试验表明,注浆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基底土层浸水湿陷后隧道结构的内力变化仍在安全范围之内,且地表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地铁隧道的运营安全。5、研究不同注浆参数对隧道结构受力、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浆范围变化引起隧道结构各点所受土压力最大变化可达87.7%,位移变化最大可达74.7%。注浆角度和注浆强度变化引起隧道结构各点所受土压力最大变化分别为21.5%,32.7%,位移变化最大分别为28%,10.8%。因此,在对注浆方案优化时,应优先增大注浆范围,而不是增大注浆角度或提高注浆强度。
鲁琪[4](2020)在《桩-筏基础正、斜交填方场地变形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界地基土的差异沉降是引发基础及上部结构破坏的主要罪魁祸手,特别是在填方等特殊岩土地基土。桩-筏基础在控制差异沉降、提高承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延安市康家沟填方场地为工程背景,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模拟15层框架结构荷载作用下,探讨基础90°正交、45°斜交跨越填方场地,在30°、45°及60°结合面形式下,桩基础和地基土体的受力变形特征,同时确定不同角度结合面形式下筏板在填方侧的最大外伸量。还对同一跨度下基础正、斜交填方场地进行了组内对比,探究了不同结合面角度对基础及地基受力变形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基础差异沉降措施,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桩-筏基础90°正交跨越填方场地,在不同角度结合面形式下,得到基础变形规律,表明桩-筏基础位移沉降量具有“中间大,外侧小”的特点,随着基础向填方侧跨越,最大沉降量位置向填方区偏移。不同角度结合面形式下同一跨度下填方侧基础、地基土沉降量满足“60°>45°>30°”规律。在满足允许差异沉降的前提下,不同角度形式下基础在填方侧最大跨越距离具有“30°=45°>60°”特点,沉降差过大的桩对基本都位于边桩、内桩之间;(2)桩-筏基础45°斜交跨越填方场地,在不同角度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规律与90°正交跨越填方场地基础变形规律相类似。不同角度结合面形式的桩基础在填方侧的最大跨距具有“30°>45°=60°”特点,大于允许沉降差桩对主要集中在X向边桩、内桩之间;(3)通过对比分析基础45°斜交、90°正交跨越填方区的变形规律,得出基础90°正交填方场地跨越形式,结合面30°型模型在填方区适宜性最强的结论,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了该模型在填方侧最优跨距为3m,有效增加了基础的安全储备。此外,分别从结合面角度及形式、桩-筏基础设计及填筑工艺3个方面给出差异沉降控制建议,达到控制跨越填方场地基础差异沉降的目的。
代加林[5](2020)在《软黏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油气和风电等能源开发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海洋油气平台、海上风机等构筑物,吸力式桶形基础因具有运输方便、安装成本较低且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正在得到工程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桶形基础在受力过程中承载力的发挥与加载速率、排水特性和土体应变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考虑这些复杂作用下桶形基础上拔承载特性对于保障海洋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服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该问题开展了较系统的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大变形连续极限分析(Sequential limit analysis,SLA)方法,开展了 T-bar由泥面贯入至地基深层过程的模拟。揭示了贯入过程中地基土由浅层整体非满流破坏机构向深层局部满流破坏机构的转变,并评估了满流前传统T-bar阻力系数模型的误差;首次提出了考虑T-bar初始贯入引发土体应变软化的阻力系数修正模型,使T-bar测试技术获取地基“原状”不排水抗剪强度成为可能。基于参数分析量化了 T-bar测试中界面粗糙度和贯入速率对贯入阻力的影响。这部分工作显着提高了后续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中地基土强度的测试精度。(2)在软黏土地基中展开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单桶和群桶基础上拔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发现了在较小幅值荷载作用下群桶效应对抗拔的强化作用,对基础长期服役性能有利,但群桶基础表现出比单桶更“脆”的受力特性;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估了桶裙端部阻力与侧壁摩擦阻力在加载过程中的发挥程度,提出了桶形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的群桶效应显式计算模型。获得了桶形基础在上拔过程中桶周土体的变形特性,发现了循环加载过程中桶-土破坏机构转变导致极限承载力低于桶内土塞重量的现象。(3)基于ABAQUS中场变量子程序USDFLD的二次开发,基于Tresca屈服准则考虑了应变软化和应变率效应对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单桶与群桶基础桶土相互作用的总应力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在桶土界面设置三节点孔隙水压力粘性单元,创建了考虑界面切向流与法向流的桶土相互作用流固耦合模型,实现了不同排水情况下桶形基础上拔过程的模拟;上述模型得到了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的验证。(4)模拟了不排水工况下单桶与群桶基础的上拔受荷行为,系统分析了土体强度、灵敏度、延展系数、粘滞系数、界面粗糙度、形状参数等因素对单桶上拔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桶形基础形状参数和桶间距对群桶效应的影响机制。(5)利用流固耦合分析模型模拟了桶形基础在不排水、部分排水和排水三种情况下的上拔特性,重现了桶-土破坏机构由整体破坏向局部破坏模式的转变,揭示了较高加载速率下桶内土塞发生“颈缩”从而丧失内壁侧摩阻力的现象;发现当无量纲加载速率在1-30之间时,桶内负压发挥对加载速率变化最为敏感,呈现出典型的部分排水特性;揭示了修正剑桥本构模型中临界状态线斜率M、压缩曲线斜率λ和κ、初始孔隙比e0等土体参数和桶基长径比对基础上拔特性的影响规律。
王东洋[6](2019)在《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结构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遇地震灾害,其破坏隐蔽、修复困难的弊端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手段,对非一致地震动输入下隧道等长线型地下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完成了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理论推导和一致性证明,给出了根据自由场地震反应确定隧道纵向最不利变形和内力发生时刻的方法,提出了地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可采用静力方法实现成层场地-隧道结构系统地震反应分析。通过与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比较,证明了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2)结合实际工程数值算例,从计算模型和等效地震作用两方面综合比较了本文提出的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和《城市轨道交通抗震设计规范》建议的纵向反应位移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误差来源,为工程实践中实用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3)采用精细化土-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动力时程分析,证明经典反应位移法中将隧道简化为梁单元的方法不再适用。结合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发展了适用于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通过对两种惯性力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简化的大空间隧道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使得计算分析更为简便和高效。(4)对于复杂场地中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问题,提出由自由场地震反应确定隧道纵向地震反应最不利位置和最不利时刻的方法,给出了复杂场地中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拓宽了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适用范围,更适用于复杂工程场地情况下需对隧道结构设计方案反复调整时的抗震设计计算。(5)研究了P波和SV波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总结了P波和SV波以不同倾角和方位角入射时地下隧道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给出了隧道纵向地震反应中不同类型波的不利入射角范围。
郑丽婷[7](2019)在《横观各向同性土质地基承载力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设计人员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对于地基承载力问题通常将地基视为各向同性介质。然而,在土体颗粒自身重力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下,使得土的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状态,这使得传统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和不安全性。因此,研究土体强度各向异性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为了考虑天然土体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土体材料微观组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度各向异性下抗剪强度指标参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一系列研究。选取杭州市典型地基粉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屈服法则、考虑强度各向异性情况对地基(水平地基和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时探寻临坡地基的坡角、坡顶距对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的影响情况。通过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对土体的各向异性强度理论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根据岩土材料的微观组构理论和Mohr-Coulomb强度准则,对各向异性状态下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修正,并提出考虑各向异性下c、?值的修正公式,并结合已有的试验结果对该公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2)详细介绍了Mohr-Coulomb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屈服准则和Lade-Duncan屈服准则与Drucker-Prager准则之间的等效代换原理,总结了系列Drucker-Prager准则在ABAQUS中参数输入计算方法及剪胀角的转换关系。不同剪胀角的选取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大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基承载力值的大小随剪胀角的增大而增大,合理地选取剪胀角对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3)在强度各向异性跟各向同性情况下,在不同准则下的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大小有所差异,但表现出一致的趋势,即为:L-D屈服准则所得值>M-N屈服准则所得值>DP4屈服准则所得值>M-C屈服准则所得值。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的取值可考虑取M-C屈服准则与L-D屈服准则计算值之间范围的值,在该范围内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取值较M-C屈服准则计算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得工程设计更加经济合理。(4)将各向异性强度引入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有限元法中,并结合算例对各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分析。通过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并对比三轴试验参数及平面应变参数下模拟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说明三轴试验参数模拟所得值与平面应变参数模拟所得值之间的误差不容忽视。此外,由于水平地基与临坡地基的破坏滑裂面范围不同,导致临坡地基在这两种试验条件下所得地基承载力的差值较水平地基小。(5)临坡地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与边坡模型的坡角与坡顶距有关。在相同条件下各向同性地基极限承载力值均大于各向异性值;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情况下,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与坡角成负相关关系,且随着基础距坡顶的距离越大,边坡角对于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越小;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情况下,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均随坡顶距的增大而增大,当坡顶距较小时,不同坡角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值相差较大;当坡顶距较大时,不同坡角的地基承载力差距逐渐减小,此时可将临坡地基视为水平地基。(6)临坡地基的塑性区分布与临坡地基模型的坡角与坡顶距有关。当临坡地基坡顶距较小或坡角较大时,临坡一侧的塑性区范围明显大于另一侧,两侧塑性区呈不对称分布,当临坡地基坡顶距很小或坡角很大时,临坡一侧土体抗力明显减弱,此时塑性区从基础一侧贯穿到边坡坡角,地基的破坏模式呈明显非对称性;随着坡顶距的逐渐增大,基础两侧的塑性区范围逐渐趋于相同,临坡地基的破坏模式将越来越接近于水平地基。
程丽荣[8](2019)在《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处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时间长、扰动性大、透水性差等特点,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因此,对公路工程建设而言,软土路基的沉降和稳定性是该领域的基础问题和热点问题。在道路设计及施工阶段,地质条件、路基的填料种类、路堤的填筑高度、填土速率、施工方式以及地基的处理方式等都会影响路基承载力,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在道路运营阶段,大量的交通循环荷载使路基内的附加应力加剧,加重沉降变形,引起路面破坏,进而引发交通事故。上述因素相互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及量化,为此,本研究以山西省临汾市某一级路为研究对象,从原始地质条件、路基路面结构、交通荷载等方面,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规律及其处理办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从工程具体情况出发,通过现场调研、地质勘查、土工试验等方式,分析该区域软土路基的特性及相关物理参数,为后续软土路基应力分析和沉降计算提供依据。(2)为对软土路基应力进行量化,从路基自重应力、车辆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等两方面进行计算,考虑车辆荷载为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两种作用方式,研究了标准荷载和超载情况下路基应力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交通荷载对地基应力的影响。(3)在上述应力分析基础上,对路基自重和交通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进行了计算。现有压缩模量法针对分层填土计算基础荷载沉降量,没有将路基当成一个整体考虑,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压缩模量整体法,视路基为一整体,更符合交通荷载作用时的实际情况。(4)为降低路基沉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从路基路面排水、路基压实和软土地基处理等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结合道路横纵断面,给出了几种排水设施方案;其次,给出了施工阶段路基本体填筑施工工艺;最后,针对部分软土区域,综合比较砂垫层法、换填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法)等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CFG桩法为处理方案,并通过岩土地基处理软件进行了分析计算。综上,本文从某工程实践出发,对路基应力分析、沉降计算及处理方案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得到软土路基应力分布规律及具体设计方案,能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本文研究一方面可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具体方案,同时也可为相关地形条件下软土路基分析做参考。
俞晗[9](2019)在《多向应力状态下岩石拉剪区和应变软化水构模型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岩石的强度特性与峰后力学行为是岩土工程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通常单一的本构模型无法实现对岩石、混凝土这类具有复杂力学性质材料的精确模拟,针对Drucker-Prager(D-P)准则于拉剪区预测应力偏大、不具有应力角效应的不适用性问题,本文提出基于Rankine准则的修正D-P模型。在拉剪区内将Rankine棱锥面与D-P圆锥面结合,在不改变D-P准则压剪区的基础上,考虑实际抗拉强度。在算法实现层面,从隐式积分的角度,同时考虑线性软化/强化的情形,结合D-P模型塑性流动方向易于确定、Rankine准则于主应力空间线性的特点,推导了结合模型的本构积分算法与对应的一致切线模量。利用ABAQUS所提供的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实现了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通过对凝灰岩三轴混合拉伸压缩试验和单轴拉伸压缩试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针对岩石材料应变软化问题和有限元求解过程中面临的切线刚度矩阵负定问题,本文基于D-P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围压的岩石弹塑性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加卸载准则。模型引入了各向同性软化假定,将岩石应变软化过程简化为一系列脆塑性-塑性流动过程,强度参数随软化参数的变化采用指数关系式进行非线性拟合,本构积分算法同样采用精确的具有无条件稳定特点的隐式积分算法(径向返回映射算法)。文章详述了应变软化过程模拟方法及程序实现过程,编制了 Fortran计算程序(UMAT)并将其成功地嵌入到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应变软化模型计算方便、参数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能够较好地模拟岩石材料的峰后软化特性。
王安国[10](2018)在《安康机场高填方膨胀土地基动力加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是一种吸水容易膨胀,失水容易收缩的高塑性粘土。由于膨胀土土体裂隙分布不规律,加上膨胀土的破坏具有浅层性、渐进性、长期潜伏性,它常常会导致各种工程灾害,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次,安康迁建机场高填方工程填筑高度和填方范围在全国也是较大工程之一,而高填方的地基加固是保证整个填方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通过现场踏勘、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在场区选出3块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选择普通强夯、强夯置换、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三种工艺分别对安康迁建机场膨胀土试验区进行地基加固,开展三种工艺加固前后膨胀土地基土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试验、压缩试验、直剪试验等室内试验,为筛选出最佳工艺提供理论依据。从室内试验结果得到,三种工艺加固后和天然膨胀土地基相比,压缩模量和抗剪强度等指标都有明显提高,其中,强夯置换的强度指标提高幅度最大。其次,开展浅层平板载荷、重型动力触探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加固前后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和土层密实度的变化情况。然后分别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和分层总和法计算了三种工艺的沉降变形量,分析了地基土的沉降变形规律。最后,选取压缩模量、内摩擦角、地基沉降变形量等参数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法筛选出强夯置换为安康机场膨胀土地基的最佳工艺,为后期高填方工程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和参考价值。
二、岩土地基自重应力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土地基自重应力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FLAC-3D的h型双排桩深基坑支护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基坑工程的特征 |
1.3 基坑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深基坑支护类型的简述 |
1.5 深基坑支护措施的发展历程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 |
1.7 研究的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地层岩性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不良地质现象 |
2.5 地基均匀性评价 |
2.6 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 |
第3章 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分析 |
3.1 基坑特点分析 |
3.2 本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比选 |
3.3 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 |
3.4 h型双排桩力学机理及结构特点 |
3.5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
3.6 基坑降水方案 |
3.7 小结 |
第4章 支护结构的FLAC-3D数值模拟 |
4.1 FLAC-3D软件简介 |
4.2 FLAC-3D计算原理 |
4.3 FLAC-3D分析求解的基本流程 |
4.4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5 FLAC-3D的计算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基坑监测 |
5.1 基坑监测现状与不足 |
5.2 基坑工程的监测内容 |
5.3 基坑工程监测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陷性黄土相关理论研究 |
1.2.2 黄土湿陷对隧道工程影响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3 黄土隧道基底处治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室内试验 |
2.1 工程概况 |
2.2 黄土室内试验 |
2.2.1 天然黄土的物理性质 |
2.2.2 天然黄土的力学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分析 |
3.1 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异同分析 |
3.1.1 盾构隧道与地上建筑基底受力异同 |
3.1.2 盾构隧道结构与地上建筑结构异同分析 |
3.2 盾构隧道周围黄土地层湿陷机制分析模型 |
3.3 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数值模拟 |
3.3.1 数值模拟软件的选用 |
3.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3.3 数值模拟工况 |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1 不同浸水深度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4.2 不同浸水范围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 |
3.4.3 不同隧道埋深条件下数值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及制样方法有效性验证 |
4.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4.1.1 相似三大定理 |
4.1.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 |
4.1.3 离心模型试验误差分析 |
4.2 试验设备及数据量测采集系统 |
4.2.1 TLJ-3 型离心机简介 |
4.2.2 试验设备 |
4.2.3 数据量测及测试元件 |
4.3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研究黄土湿陷变形有效性验证 |
4.3.1 离心试验模型常用黄土制样方法 |
4.3.2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及制样过程 |
4.3.3 湿陷性系数及压缩特性指标分析 |
4.4 简化Air-fall制样方法制备离心试验模型有效性验证 |
4.4.1 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地表沉降分析 |
4.4.2 盾构隧道周边黄土地层湿陷基底土压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技术研究 |
5.1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方案比选 |
5.1.1 盾构隧道基底处治局限性分析 |
5.1.2 盾构区间隧道基底处治方法比选 |
5.2 试验方案及过程 |
5.3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基底注浆处理离心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注浆处理前后对结构内力影响对比分析 |
5.3.2 注浆处理前后对地表沉降影响对比分析 |
5.4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注浆处理数值模拟研究 |
5.4.1 计算模型与参数 |
5.4.2 注浆法数值模拟工况设置 |
5.4.3 不同注浆范围下数值结果分析 |
5.4.4 不同注浆角度下数值结果分析 |
5.4.5 不同注浆强度下数值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桩-筏基础正、斜交填方场地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跨越填方场地地基差异沉降研究 |
1.2.2 桩-筏基础控制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计算 |
2.1 引言 |
2.2 建模依据 |
2.2.1 基础尺寸 |
2.2.2 模型尺寸及分类 |
2.3 建模过程 |
2.3.1 本构模型选取 |
2.3.2 模型基本假定 |
2.3.3 模型参数及接触条件 |
2.3.4 边界条件及荷载 |
2.3.5 网格划分 |
2.3.6 结果后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90°正交跨越填方场地变形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30°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3.2.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3.2.2 地基土应力特征 |
3.2.3 筏板沉降 |
3.2.4 筏板内力 |
3.2.5 桩体沉降 |
3.2.6 桩体轴力 |
3.2.7 桩体弯矩 |
3.2.8 桩侧摩阻力 |
3.2.9 本节小结 |
3.3 45°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3.3.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3.3.2 地基土应力 |
3.3.3 筏板沉降 |
3.3.4 筏板内力 |
3.3.5 桩体位移沉降 |
3.3.6 桩体轴力 |
3.3.7 桩体弯矩 |
3.3.8 桩侧摩阻力 |
3.3.9 本节小结 |
3.4 60°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3.4.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3.4.2 地基土应力 |
3.4.3 筏板沉降 |
3.4.4 筏板内力 |
3.4.5 桩体位移沉降 |
3.4.6 桩体轴力 |
3.4.7 桩体弯矩 |
3.4.8 桩侧摩阻力 |
3.4.9 本节小结 |
3.5 组内受力变形规律对比研究 |
3.5.1 地基土压应力 |
3.5.2 筏板沉降 |
3.5.3 筏板内力 |
3.5.4 桩体位移沉降 |
3.5.5 桩体轴力 |
3.5.6 桩身弯矩 |
3.5.7 桩侧摩阻力 |
3.5.8 本节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45°斜交跨越填方场地变形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30°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4.2.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4.2.2 地基土应力 |
4.2.3 筏板沉降 |
4.2.4 筏板内力 |
4.2.5 桩体轴力 |
4.2.6 桩体位移沉降 |
4.2.7 桩体弯矩 |
4.2.8 桩身侧摩阻力 |
4.2.9 本节小结 |
4.3 45°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4.3.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4.3.2 地基土应力 |
4.3.3 筏板沉降 |
4.3.4 筏板内力 |
4.3.5 桩体位移沉降 |
4.3.6 桩体轴力 |
4.3.7 桩体弯矩 |
4.3.8 桩侧摩阻力 |
4.3.9 本节小结 |
4.4 60°型结合面形式下基础变形特征 |
4.4.1 地基土位移沉降 |
4.4.2 地基土应力 |
4.4.3 筏板沉降 |
4.4.4 筏板内力 |
4.4.5 桩体位移沉降 |
4.4.6 桩体轴力 |
4.4.7 桩体弯矩 |
4.4.8 桩侧摩阻力 |
4.4.9 本节小结 |
4.5 组内受力变形规律对比分析 |
4.5.1 地基土压应力 |
4.5.2 筏板沉降 |
4.5.3 筏板内力 |
4.5.4 桩体位移沉降 |
4.5.5 桩体轴力 |
4.5.6 桩身弯矩 |
4.5.7 桩侧摩阻力 |
4.5.8 本节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桩-筏基础跨越填方场地差异沉降控制措施 |
5.1 引言 |
5.2 基础跨越填方场地最优跨距确定 |
5.3 跨越填方场地基础差异沉降控制改进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软黏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T-bar贯入仪贯入阻力模型研究现状 |
1.3 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特性研究现状 |
1.3.1 单桶基础上拔特性 |
1.3.2 群桶基础上拔特性 |
1.3.3 桶土界面特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bar贯入仪阻力系数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SLA方法简介 |
2.2.1 有限元极限分析软件OxLim |
2.2.2 连续极限分析法SLA |
2.3 T-bar贯入SLA模型及有效性验证 |
2.3.1 模型介绍 |
2.3.2 有效性验证 |
2.4 参数分析及T-bar阻力系数计算模型 |
2.4.1 参数确定 |
2.4.2 土体重度影响 |
2.4.3 土体灵敏度与延展系数影响 |
2.4.4 界面粗糙度和贯入速率影响 |
2.4.5 考虑应变软化和率效应的T-bar贯入阻力系数修正模型 |
2.5 小结 |
第三章 软黏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介绍 |
3.2.1 ZJU-400土工离心机 |
3.2.2 离心机输出加速度确定 |
3.2.3 测量装置 |
3.2.4 模型桶设计 |
3.3 实验内容 |
3.3.1 模型地基制备与强度测试 |
3.3.2 模型桶安装 |
3.3.3 试验布置 |
3.3.4 试验方案 |
3.4 破坏模式分析 |
3.4.1 单桶基础 |
3.4.2 群桶基础 |
3.5 单调加载试验结果 |
3.5.1 荷载与孔压 |
3.5.2 荷载位移变化规律 |
3.5.3 上拔极限承载力计算 |
3.5.4 群桶效应系数分析 |
3.6 循环加载试验结果 |
3.6.1 单桶基础循环上拔试验(HSC-u) |
3.6.2 群桶基础循环上拔试验(HTC-u) |
3.6.3 群桶基础循环下压试验(HTC-p) |
3.7 小结 |
第四章 软黏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有限元分析模型 |
4.1 引言 |
4.2 考虑应变软化和率效应的总应力分析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基于Tresca屈服准则的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
4.3 考虑界面切向与法向流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 |
4.3.1 ABAQUS中流固耦合方法 |
4.3.2 桶土界面设置 |
4.3.3 流固耦合模型建立 |
4.4 不同数值分析方法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排水情况下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型有效性验证 |
5.3 单桶上拔模拟及结果分析 |
5.3.1 数值计算方案 |
5.3.2 强度参数影响 |
5.3.3 应变软化和率效应影响 |
5.3.4 桶土界面影响 |
5.3.5 吸力桶形状参数影响 |
5.4 群桶上拔模拟及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考虑不同排水情况的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数值模拟 |
6.1 引言 |
6.2 模型介绍及有效性验证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参数设置 |
6.2.3 有效性验证 |
6.3 参数分析 |
6.3.1 参数选择 |
6.3.2 加载速率影响 |
6.3.3 桶壁粗糙度影响 |
6.3.4 土体参数影响 |
6.3.5 吸力桶长径比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情况 |
(6)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隧道结构地震反应特点 |
1.3 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原型观测 |
1.3.2 模型试验 |
1.3.3 理论分析 |
1.4 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1.4.1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1.4.2 实用分析方法 |
1.5 隧道结构纵向抗震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非一致波动输入下隧道纵向地震反应 |
1.5.2 有效的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实用分析方法 |
1.5.3 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
1.5.4 复杂场地条件下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 |
2.1 引言 |
2.2 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理论推导及一致性证明 |
2.2.1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 |
2.2.2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中的整体式反应位移法 |
2.3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提出 |
2.4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实现 |
2.4.1 平面波入射时成层半空间介质中的三维波动 |
2.4.2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的最不利时刻 |
2.4.3 等效输入地震荷载 |
2.4.4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适用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 |
3.3 边界处理和非一致地震动输入 |
3.4 方法验证 |
3.4.1 SH波斜入射 |
3.4.2 SV波斜入射 |
3.4.3 P波斜入射 |
3.4.4 不同结构埋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位移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规范纵向反应位移法 |
4.2.1 地基弹簧系数 |
4.2.2 等效地震作用 |
4.2.3 纵向反应位移法实施步骤 |
4.3 方法对比 |
4.3.1 计算模型和参数 |
4.3.2 规范纵向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 |
4.3.3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 |
4.3.4 动力时程法计算结果 |
4.3.5 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动力时程分析 |
5.2.1 大空间隧道计算模型 |
5.2.2 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5.2.3 小结 |
5.3 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 |
5.4 大空间隧道结构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计算精度 |
5.4.1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计算结果 |
5.4.2 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计算精度 |
5.5 大空间隧道结构地震反应整体式反应位移法的进一步简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杂场地中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6.1 引言 |
6.2 复杂场地中隧道结构纵向地震反应特点 |
6.2.1 计算模型 |
6.2.2 脉冲波入射 |
6.2.3 实际地震波入射 |
6.3 复杂场地中隧道纵向整体式反应位移法 |
6.3.1 最不利位置与最不利时刻的确定 |
6.3.2 方法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隧道结构纵向抗震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 |
7.3 计算结果分析 |
7.3.1 P波斜入射 |
7.3.2 SV波斜入射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横观各向同性土质地基承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强度各向异性下的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2 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土的各向异性强度理论 |
2.1 土的各向异性类别 |
2.2 K_0固结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
2.3 主应力轴偏转下的各向异性强度 |
2.4 基于颗粒组构的各向异性强度 |
2.4.1 组构张量法 |
2.4.2 微结构张量法 |
2.4.3 各向异性强度参数表达式的提出 |
2.4.4 各向异性强度参数公式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地基强度屈服准则的选用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常用土体本构模型 |
3.2.1 线弹性模型 |
3.2.2 Mohr-Coulomb模型 |
3.2.3 Drucker-Prager模型 |
3.2.4 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与Lade-Duncan破坏准则 |
3.3 各屈服准则与广义Mises屈服准则之间的等效转换 |
3.3.1 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与广义Mises屈服准则之间的等效转换 |
3.3.2 Matsuoka-Nakai、Lade-Duncan屈服准则与广义Mises屈服准则之间的等效转换 |
3.3.3 各屈服准则在ABAQUS中的转换 |
3.4 ABAQUS中 Mohr-Coulomb及扩展Drucker-Prager准则解释 |
3.4.1 Mohr-Coulomb准则 |
3.4.2 线性Drucker-Prager准则 |
3.4.3 模型参数的试验测定 |
3.4.4 Drucker-Prager模型与Mohr-Coulmb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 |
3.5 非关联流动法则下剪胀角的引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强度各向异性的地基承载力有限元法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4.2.1 有限元法基本方程 |
4.2.2 地应力平衡的方法 |
4.2.3 有限元法的求解思路 |
4.3 基于ABAQUS的水平地基有限元模拟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2 强度各向同性的地基有限元模拟 |
4.3.3 强度各向异性地基的有限元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度各向异性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有限元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ABAQUS的临坡地基有限元模拟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地基极限承载力结果分析 |
5.3 临坡地基破坏形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处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不均匀沉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沉降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交通荷载下路基沉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软土路基工程概况分析 |
2.1 工程项目概况 |
2.2 设计标准 |
2.3 地形地貌 |
2.4 气象特征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表水 |
2.5.2 地下水 |
2.6 地震动参数 |
2.7 工程地质条件 |
2.7.1 地层情况 |
2.7.2 区域地质构造 |
2.7.3 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性岩土 |
2.8 软土路基特性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软土路基的应力分析 |
3.1 路基的自重应力计算 |
3.1.1 计算参数 |
3.1.2 路基的自重应力分布 |
3.2 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3.2.1 竖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
3.2.2 矩形基础上竖向均布荷载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 |
3.2.3 矩形基础上竖向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 |
3.3 车辆荷载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分析 |
3.3.1 车辆荷载设计参数依据 |
3.3.2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分析 |
3.3.3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总应力 |
3.3.4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分析 |
3.3.5 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总应力 |
3.4 地基附加应力计算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研究 |
4.1 沉降机理 |
4.1.1 瞬时沉降 |
4.1.2 主固结沉降 |
4.1.3 次固结沉降 |
4.2 路基沉降计算分析 |
4.2.1 交通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 |
4.2.2 路基自身重力引起的沉降 |
4.2.3 交通荷载下的路基总沉降 |
4.3 改进的压缩模量法 |
4.4 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
4.5 工后沉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处理对策分析 |
5.1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
5.2 路基压实 |
5.2.1 路基本体的压实过程 |
5.2.2 路基本体沉降量 |
5.3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
5.3.1 砂垫层法 |
5.3.2 .换填法 |
5.3.3 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法 |
5.4 CFG桩法沉降计算 |
5.4.1 参数输入 |
5.4.2 结果输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多向应力状态下岩石拉剪区和应变软化水构模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体强度准则研究现状 |
1.2.2 有限元商业软件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峰后力学行为研究 |
1.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岩土弹塑性理论与二次开发基础 |
2.1 岩土弹塑性理论 |
2.1.1 岩土塑性变形特点 |
2.1.2 岩石屈服准则 |
2.1.3 塑性流动法则与硬化/软化规律 |
2.2 塑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
2.2.1 增量塑性力学理论及其有限元实施 |
2.2.2 增量有限元格式与增量法 |
2.2.3 增量迭代法(Newton-Raphson法) |
2.2.4 应力更新算法(本构积分算法) |
2.2.5 显式向前Euler积分算法与隐式向后Euler积分回映算法 |
第3章 修正DP本构模型及其隐式积分算法 |
3.1 引言 |
3.2 在拉剪区修正的D-P准则 |
3.3 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 |
3.3.1 弹塑性本构关系的矩阵比 |
3.3.2 算法简化 |
3.4 修正D-P模型的隐式积分算法 |
3.4.1 应力修正于D-P锥面上 |
3.4.2 应力修正于Rankine屈服面上 |
3.4.3 应力修正于两屈服准则的交线(或交点)上 |
3.5 一致切线模量矩阵 |
3.6 程序编制 |
3.7 算例验证 |
3.8 小结 |
第4章 多向应力状态下基于DP准则的岩石应变软化模型 |
4.1 引言 |
4.2 岩石材料应力-应变全过程关系 |
4.3 径向返回映射算法 |
4.4 脆塑性应力跌落模型 |
4.5 工程实例与分析(脆塑性模型的简单实现) |
4.5.1 引水隧洞开挖模拟 |
4.5.2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模拟 |
4.6 考虑围压的脆塑性模型 |
4.6.1 峰后强度退化指数 |
4.6.2 峰后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确定 |
4.6.3 考虑围压的脆塑性实现 |
4.7 应变软化模型 |
4.7.1 应变软化参数 |
4.7.2 应变软化模型数值实现 |
4.8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和成果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安康机场高填方膨胀土地基动力加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研究现状 |
1.2.2 普通强夯研究现状 |
1.2.3 强夯置换研究现状 |
1.2.4 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 |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区域气候、气象 |
2.3 地形地貌 |
2.4 区域地质构造 |
2.5 地层岩性 |
第三章 强夯法及挤密桩加固机理及设计参数选择 |
3.1 普通强夯法 |
3.1.1 普通强夯作用机理 |
3.1.2 普通强夯法设计 |
3.1.3 普通强夯法技术参数 |
3.2 强夯置换法 |
3.2.1 强夯置换作用机理 |
3.2.2 强夯置换法与普通强夯法的不同 |
3.2.3 强夯置换法设计 |
3.3 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 |
3.3.1 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作用机理 |
3.3.2 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设计 |
3.3.3 振动沉管砂石挤密桩质量控制 |
第四章 强夯法和挤密桩加固前后膨胀土特性研究 |
4.1 室内试验 |
4.1.1 液塑限试验 |
4.1.2 击实试验 |
4.1.3 压缩试验 |
4.1.4 直剪试验 |
4.2 现场试验研究 |
4.2.1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
4.2.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机场膨胀土地基沉降计算 |
5.1 FLAC~(3D)概述 |
5.2 FLAC~(3D)地基沉降计算 |
5.2.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选取 |
5.2.2 膨胀土地基计算结果和分析 |
5.3 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计算 |
5.3.1 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方法 |
5.3.2 机场膨胀土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5.4 地基沉降变形量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膨胀土地基加固效果评价研究 |
6.1 熵权法与计算原理分析 |
6.1.1 熵权法概述 |
6.1.2 信息熵的重要计算原理 |
6.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
6.3 地基效果计算评价 |
6.3.1 评价指标选取 |
6.3.2 膨胀土地基评价计算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岩土地基自重应力相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J].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 岩土工程技术, 2021(06)
- [2]基于FLAC-3D的h型双排桩深基坑支护数值模拟分析[D]. 覃晓雨.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黄土地层浸水湿陷对盾构隧道结构影响机制及处治技术研究[D]. 黄文鹏. 长安大学, 2021
- [4]桩-筏基础正、斜交填方场地变形特征研究[D]. 鲁琪. 长安大学, 2020(06)
- [5]软黏土中吸力式桶形基础上拔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D]. 代加林. 浙江大学, 2020
- [6]隧道纵向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D]. 王东洋. 清华大学, 2019
- [7]横观各向同性土质地基承载力的研究[D]. 郑丽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8]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与处理对策研究[D]. 程丽荣.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9]多向应力状态下岩石拉剪区和应变软化水构模型算法研究[D]. 俞晗.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安康机场高填方膨胀土地基动力加固试验研究[D]. 王安国.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