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户一表改造资金来源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1](2020)在《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前言1980年至2000年建成的全国老旧小区住宅建筑面积达80亿平方米,地产每年的开工面积从最初2000年的每年6亿平米到今天80亿平米。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的资料显示,"年龄"超过30岁的老旧居民楼保有量约4万栋。老旧小区硬件破损不堪,能耗高,物业公司维护成本高;因建管不当而引起的水量、水质、水压问题成为业主投诉的重要因素;因泵房缺乏反恐防护而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等问题频发。从国家到地方,
束家勇[2](2020)在《广西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测算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是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一种。项目建设成本测算是否合理不仅关系项目能否顺利推进,也关系项目能否大力改善住房问题,所以合理地确定项目建设成本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危旧改项目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受到的风险因素多,项目性质与一般房建项目不同,所以本文将对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测算进行研究。本文从广西南宁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改造现状出发,分析了竣工结算成本远超测算成本的原因,提出进行成本测算没有合适的指标、未考虑成本风险等造成偏差较大,利用模糊指数平滑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和蒙特卡洛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建设成本。本文将项目成本测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土建工程费用测算进行改进,通过收集相似的项目土建工程费用数据,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新建项目的土建工程费用,同时结合危旧改项目特点改进工程建设其他费的内容和计算方法。第二阶段针对项目的工程费进行改进,分析工程费用超支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工程成本偏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计算,确定风险因素下工程费用。第三阶段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优化,基于建设成本各项费用不确定,采用PERT方法确定各项费用的概率分布函数,选择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模拟,得到项目建设成本变化区间,根据建设单位需求确定最终建设成本。最后通过对实际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案例分析,得出运用上述方法确定建设成本值与竣工实际成本更接近于传统估算法确定的建设成本值,证明本文成本测算方法较合理,可为建设单位合理预测成本、提供较科学的决策。
刘善波[3](2019)在《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D小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老旧小区在物质环境、功能空间、居住模式等方面均与当前城市建设存在着不和谐的冲突,且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巨大,如何推动城市老旧小区的更新与重塑,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是当下各大城市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而随着现代城市更新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微改造”作为一种创新的改造路径和模式逐步得到推崇。广州市2016年通过建立城市更新局并正式提出“微改造”,成为全国在“微改造”模式探索上最为快速的城市,并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逐渐规范微改造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微改造的成效究竟如何,尚无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合理评判,是目前微改造体系中的一大缺口。本文提出运用后评价的理念和方法,立足于从老旧小区使用者的真实诉求和实际感知出发,针对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开展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研究。本文在深入解读老旧小区“微改造”和后评价的相关理论、界定研究对象概念与内涵、系统梳理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发展历程与推进现状情况的基础上,综合确定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后评价的4个评价模块和13项评价指标。并选择已完成微改造的广州市D小区开展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实证研究,针对自住居民、租户居民以及小区管理工作人员三类使用者共57人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综合采用知觉感受程度分析、层次分析和文本分析三种定量定性分析方式,总结出使用者对本小区微改造实施成效的满意度评价情况。最后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改造实施过程、物质空间改造、社区营造、改造可持续性等方面对广州市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除了能够将后评价理论引入“微改造”领域进行碰撞融合,充实与创新各自的理论应用,更能为广州市作为“微改造”领跑者完善相应的评估体制机制提供借鉴。同时通过后评价总结成果经验、发现潜在问题,为未来同类项目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指导,为促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持续性和常态化作出一些贡献。
束雄英[4](2019)在《处理一起转供电投诉的分析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省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调查处理了一起转供电投诉案,笔者感觉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就办案和处理情况试作分析。一、案件经过近日,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一起关于加价收取转供电电费的投诉,投诉某商业广场物业公司以1.2元/每度的价格向其收取电费。在投诉办理过程中,我们慎重分析,依法依规,做了
陈钰怡[5](2019)在《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均出现大规模增长。电力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产品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被消费,同时它也是影响到千家万户的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用电收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居民用电在收费方面采用的是阶梯电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阶梯电价政策发挥出积极作用,有助于促使电力收费的合理性,还可以帮助城市有效解决用电高峰时期的电力紧张问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用电方式、居民生活要求等方面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当前的阶梯电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充分满足实际需要,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也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广东省地级市惠州为例,充分收集惠州在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政策分析理论以及对应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而分析惠州市阶梯电价政策的形成背景,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居民用电状况和社会反响、电力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的主要成效,进而得出阶梯电价政策推行期间具有的种种缺陷与不足,从而对目前当地阶梯电价实施情况作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阶梯电价政策,因此在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阶梯电价政策的改进完善提供意见建议。同时参照国内外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惠州市自身用电情况和经济环境,为进一步改善惠州市阶梯电价政策提出若干建议,从而有效提高阶梯电价政策在惠州市的科学性,为促进城区合理用电、节约电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分析发现,当前惠州市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城区电价更趋合理,二是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三是缓解城市用电压力,四是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电费收缴政策的支持,五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本文也深入分析了当前惠州市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阶梯电价政策在某些环节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交流,降低了办事效率,三是未能有效调整用电高峰期的电力配分问题。在全面分析惠州市实施阶梯电价政策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后,本文运用相关的政策分析理论以及对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本市用电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提高惠州市电力系统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惠州市居民用电满意度、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科学性、促进当地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意见建议。具体来讲,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细化政策细节提高政策人性化程度和科学性程度、制定电价过程中将电力企业纳入决策范围、建立发电部门、供电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居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完善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方法,为惠州市进一步提高阶梯电价政策的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等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保证惠州市居民的电力使用,保证惠州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芦建春[6](2018)在《经济快速发展下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以太原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太原市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实施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改造工程存在的资金不足、基础资料缺失、改造进程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保障、做好工作协调、加强工作督导、加快工程进度等相关对策和思路。
马锐[7](2018)在《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电力市场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原来的卖方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行业的营销管理手段就需要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新能源应运而生,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及困难,再者,如今时代的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行业也不例外,无论对用电的质量、需求及可靠性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力行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大力提升市场营销这一环节。随着电力用户的数量逐渐增加,需求逐渐提高,电力行业必须要保障用电的安全性,也要积极地引导、并鼓励消费者,使消费者对电力企业更加信任,从而使电力企业得以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目前,各电力公司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和营销现状,不断完善营销管理措施,并改善销售方式及理念。在此背景下,本文以NJ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有关的电力市场营销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并对两种环境分析模型PEST及SWOT进行介绍;其次,对电改背景下的NJ电力公司的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如营销理念落后、用电价格缺乏差异性、营销手段不灵活等;随后,对NJ供电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及SWOT分析;最后针对目前NJ供电公司面临的问题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和其他方方面面提出解决策略及保障措施,如改善营销理念、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为NJ供电公司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撑。
陈秋子[8](2017)在《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市政直供自来水的水压一般只能将自来水供到六层,因此高层建筑的供水就需要在市政直供水的基础上进行储存、加压后再输送到居民家中,即二次供水。目前,太原市采用蓄水池进行二次供水的设备为2700台(套),使用无负压加压设备的为443台(套),二次供水服务人口约68万户。近年来,由于职能部门重视不够、监管缺失、产权与管理权分离、更新改造运行费用难以落实等原因,造成二次供水管理混乱,针对二次供水水压不达标、水质污染的投诉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生问题时,实际负责二次供水运行管理的物业公司常常推卸责任,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二次供水的矛盾日益突出。GS公司是太原市以产水、供水、销水为主业,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管网检测、纯净水生产等多元化经营的国有大型供水企业,由GS公司专业、规范、统一管理二次供水成为关乎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总结现有二次供水管理研究成果、分析太原市二次供水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二次供水管理混乱的最主要原因是产权和管理权分离。本文旨在解决产权和管理权分离这个二次供水管理的关键问题,探索规范专业管理太原市二次供水的方法。由于国内二次供水典型管理模式均不适用于太原市二次供水的规范专业管理,本文在分析GS公司组织管理、技术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建设和管理一体化的接收管理方案,主要从运营管理、流程管理和保障措施三方面进行阐述。方案的可行性主要从技术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GS公司以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的方式接收管理二次供水能够实现太原市二次供水的规范专业管理,从而保障广大居民的用水安全和用水服务质量,对其他城市管理二次供水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王帅,杨春雨,黄萍[9](2015)在《城中村供用电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中村用电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就目前南宁市城中村供用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电网规划建设和运维措施建议。
贾一杰[10](2015)在《山东省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命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提出了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来说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城镇生活的富足,在农村公共服务上却表现匮乏。没有共同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然而,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根,农村的公共服务工作却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忘的状态。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趋于停滞,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对比十分鲜明,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制约着地区人民经济文化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随着工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高,作为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和管理,尽快实现从“以提高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变,并实行明确、规范的分工和有效的问责制,注重挖掘地区公共服务的潜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区公共服务建设,对发展地区公益性服务事业、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和基础产业的融合,满足当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省肥城市为例,通过研究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了解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结合相关的理论依据,借鉴公共服务设施的域外经验,了解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导致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措施。
二、一户一表改造资金来源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户一表改造资金来源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背景 |
1.1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需求 |
1.1.1改善民生需求 |
1.1.2未来发展趋势 |
1.2老旧小区供水系统现状 |
1.2.1供水现状规模 |
1.2.2供水方式 |
1.2.3供水各方主体责任 |
1.2.4供水改造现状及模式 |
1.3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政策支持 |
1.3.1国家政策 |
1.3.2地方政策 |
1.3.3相关法规与规范性文件 |
第二章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2.1供水问题 |
2.1.1水质二次污染 |
2.1.2水压难以保障 |
2.1.3用水量统计困难 |
2.1.4泵房布置不合理 |
2.1.5供水方式陈旧 |
2.1.6配套设施老旧 |
2.1.7维修效率较低 |
2.2改造资金来源问题 |
2.2.1旧改资金来源 |
2.2.2运行维护资金 |
2.3改造实施问题 |
2.3.1改造实施标准不统一 |
2.3.2改造实施技术方案不匹配 |
2.3.3供水设施改造牵头组织协调难 |
2.3.4供水设施基础资料缺失 |
2.3.5管网改造施工难度大 |
2.3.6泵房改造空间狭窄 |
2.3.7改造期间影响居民用水 |
2.4改造后运行维护服务问题 |
第三章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方案 |
3.1改造标准及流程 |
3.1.1改造标准 |
3.1.2改造流程 |
3.2实施方案/解决方案 |
3.2.1供水安全保障措施 |
3.2.2泵房改造方案 |
3.2.3管理水平提升方案 |
第四章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建议 |
4.1政策引领支持 |
4.2行业辅助推广 |
4.2.1物业行业协会 |
4.2.2其他相关行业协会 |
4.3各方推动落实 |
4.3.1业主方 |
4.3.2物业服务企业 |
4.3.3供水改造服务企业 |
附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试点示范工程及产业化推广 |
结语 |
(2)广西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测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贫民窟(棚户区)的研究情况 |
1.2.2 成本测算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论文新颖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棚户区(危旧房)的定义及其改造模式 |
2.1.1 棚户区(危旧房)定义 |
2.1.2 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模式 |
2.1.3 广西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改造原则及流程图 |
2.2 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构成 |
2.3 风险识别 |
2.3.1 风险定义 |
2.3.2 风险识别方法 |
2.4 工程项目成本测算方法 |
2.4.1 传统测算方法 |
2.4.2 现代测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棚户区(危旧房)项目改造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棚户区(危旧房)项目改造现状 |
3.1.1 政策持续推进、改造数量稳定 |
3.1.2 危旧改项目周期长、拆迁影响大 |
3.1.3 危旧改项目成本控制责任主体不明确、购房者超额支付风险大 |
3.1.4 危旧房项目成本测算偏差大 |
3.2 危旧改项目成本测算存在的问题 |
3.2.1 测算内容和指标分析 |
3.2.2 测算依据分析 |
3.2.3 测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测算方法 |
4.1 工程费用的计算 |
4.1.1 建安工程费的计算思路 |
4.1.2 土建费计算参数的确定 |
4.2 工程建设其他费 |
4.2.1 费用组成差异分析 |
4.2.2 工程建设其他费的计算 |
4.3 预备费计算 |
4.4 建设期利息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风险因素危旧改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的建立 |
5.1 危旧改项目成本测算模型的建立 |
5.1.1 总成本测算模型 |
5.1.2 模型缺陷分析 |
5.1.3 模型改进分析 |
5.2 费用超支因素的识别 |
5.2.1 成本责任主体的界定 |
5.2.2 费用超支风险因素的确定 |
5.3 基于风险因素的工程费用偏差计算 |
5.3.1 工程费用偏差计算的前提 |
5.3.2 费用偏差流量图的绘制 |
5.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偏差分析 |
5.4 基于蒙特卡洛的模型优化 |
5.4.1 计算参数波动性分析 |
5.4.2 工程建设其他费优化 |
5.4.3 建设成本优化 |
5.4.4 基本预备费的修正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工程费用的确定 |
6.2.1 相似工程概况 |
6.2.2 土建工程费用计算 |
6.2.3 安装工程费用计算 |
6.3 基于风险因素的工程费用偏差计算 |
6.3.1 本项目工程费用偏差分析 |
6.3.2 风险因素量化值的确定 |
6.4 其他成本的计算 |
6.4.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确定 |
6.4.2 预备费确定 |
6.4.3 建设期利息确定 |
6.4.4 工程建设成本 |
6.5 建设成本测算结果的优化 |
6.5.1 建设成本的优化 |
6.5.2 最终成本确定 |
6.6 案例项目费用偏差对比与分析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3)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D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线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
2.1 城市更新与“微改造” |
2.1.1 城市更新 |
2.1.2 “微改造” |
2.2 城市老旧小区 |
2.2.1 老旧小区的分类 |
2.2.2 老旧小区的优势 |
2.2.3 老旧小区的普遍问题 |
2.3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发展及现状 |
2.3.1 广州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微改造”的提出 |
2.3.2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实施现状 |
2.4 项目后评价与使用后评价 |
2.4.1 项目后评价 |
2.4.2 使用后评价 |
第三章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指标体系 |
3.1 基于使用效果后评价模块的确定 |
3.1.1 本文的考察对象 |
3.1.2 老旧小区“微改造”内容与内涵的进一步解读 |
3.1.3 确定后评价模块 |
3.2 后评价指标构建 |
3.2.1 改造过程后评价 |
3.2.2 物质空间改造效果后评价 |
3.2.3 社区营造效果后评价 |
3.2.4 改造可持续性后评价 |
第四章 广州市D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案例分析 |
4.1 案例简介 |
4.1.1 小区概况 |
4.1.2 小区微改造情况 |
4.2 调研过程 |
4.2.1 调研对象 |
4.2.2 调研方式 |
4.3 实证分析 |
4.3.1 知觉感受程度分析 |
4.3.2 层次分析 |
4.3.3 文本分析 |
4.4 实证结论 |
4.4.1 整体满意度评价 |
4.4.2 不同类别使用者满意度评价 |
4.4.3 对实施成效的满意度评价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优化建议 |
5.1 改造过程工作优化建议 |
5.1.1 创新居民参与模式,准确把握居民需求 |
5.1.2 推进政府联动工作机制,重视监督管理 |
5.1.3 完善投诉调解机制,强化协商与沟通 |
5.1.4 优化施工流程,加强施工管理 |
5.2 物质空间改造工作优化建议 |
5.2.1 优先民生需求,优选改造内容 |
5.2.2 合理整合小区外部资源,创新改造措施 |
5.3 社区营造工作优化建议 |
5.3.1 丰富社区活动,提升小区文化品质和凝聚精神 |
5.3.2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 |
5.4 改造可持续性工作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处理一起转供电投诉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件经过 |
(一)转供电主体认定。 |
(二)事实认定。 |
(三)金额计算。 |
(四)定性分析。 |
二、难点分析 |
(一)定性认定。 |
(二)落实难。 |
三、体会 |
(一)实行一户一表。 |
(二)规范收费。 |
(三)主动作为。 |
(四)法律法规。 |
(5)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外阶梯电价政策的相关研究 |
2.国内阶梯电价政策的相关研究 |
3.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二、相关理论阐述及研究的必要性 |
(一)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政策概述 |
1.阶梯电价 |
2.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3.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演变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Ramsey定价理论 |
2.政府规制理论 |
(三)惠州市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必要性 |
1.倡导居民节能降耗 |
2.确保低收入群体利益的需要 |
3.表明供电成本、缓解交叉补贴的重要手段 |
三、惠州市居民阶梯递增电价政策的形成 |
(一)政府对电力市场的价格管制 |
1.电力市场的自然垄断性 |
2.成本劣加性 |
(二)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形成背景 |
1.国内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内容与原则 |
2.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形成 |
3.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评价要素 |
四、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一)阶梯电价政策具体内容 |
(二)阶梯电价政策的实施 |
1.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前准备 |
2.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具体实施情况 |
(三)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状况分析 |
1.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居民用电状况 |
2.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社会反响 |
3.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电力产业结构变化 |
(四)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取得的实施成效 |
1.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政策平稳运行 |
2.电力企业收入有所增加,居民综合电价水平略有提高 |
3.对低收入家庭的电量补贴政策得到落实 |
五、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
(一)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1.阶梯电价节约用电成效不佳 |
2.电量分档不够合理 |
3.电价交叉补贴带来的问题 |
4.阶梯电价政策相应配套措施不够健全 |
(二)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问题的原因 |
1.居民电能消费习惯依旧将粗放型消费当做主导 |
2.阶梯政策中的分档没有考虑家庭成员数量 |
3.销售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根深蒂固 |
4.支持性配套政策的缺位 |
六、国外城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二)日本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三)韩国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四)国外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政策的启示 |
1.保障低收入群体权益、实现居民多元化需求 |
2.电量电价分档标准因地制宜、定期变更 |
3.节能环保、确保社会公平是阶梯电价制度实施的核心目标 |
七、进一步完善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对策建议 |
(一)积极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缩减居民用电成本 |
(二)构建机制优化分档电量及电价 |
1.拟定三档用电量动态调整机制 |
2.构建三档电价动态调整机制 |
(三)推进电力价格改革,解决交叉补贴 |
(四)根据政府规制理论进一步完善相应配套制度与设施 |
1.将电量电费补贴并入财政补贴范围 |
2.加快“一户一表”改造 |
3.有效处理“一户多人口”的问题 |
4.创设居民用电、缴费网络信息系统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经济快速发展下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太原市老旧困难小区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现状 |
二、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和“一户一表”改造工作推进情况 |
(一) 职责分工 |
(二) 工作计划 |
(三) 工作进展 |
三、改造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
(一) 加强组织保障 |
(二) 做好工作协调 |
(三) 加强工作督导 |
(四) 加快工作进度 |
(7)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市场营销的概念 |
2.1.2 电力市场营销概念 |
2.2 基础理论概述 |
2.2.1 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
2.2.2 环境分析模型 |
2.2.3 4P理论 |
第三章 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NJ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现状 |
3.1.1 NJ供电公司2013-2016 年的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
3.1.2 NJ供电公司2013-2016 年售电量情况 |
3.1.3 NJ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基本情况 |
3.2 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中存在问题 |
3.2.1 市场营销理念落后 |
3.2.2 用电价格缺乏差异性 |
3.2.3 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3.2.4 营销手段不够灵活 |
3.2.5 市场营销体系缺乏创新性和完整性 |
3.2.6 行业竞争激烈 |
第四章 NJ供电公司的市场营销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 |
4.2 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2.5 SWOT分析结论 |
第五章 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保障 |
5.1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1.1 价格策略 |
5.1.2 产品策略 |
5.1.3 渠道策略 |
5.1.4 促销策略 |
5.1.5 其他策略 |
5.2 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5.2.1 改善市场营销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
5.2.2 创新营销体系,保证营销体系的完整性 |
5.2.3 提高自我实力,缓解竞争压力 |
5.2.4 明确目标,坚持电力体制改革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二次供水管理模式 |
1.3.2 国内二次供水的研究成果 |
第2章 理论概述及二次供水发展现状 |
2.1 理论概述 |
2.1.1 运作管理理论概述 |
2.1.2 组织管理理论概述 |
2.2 二次供水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
2.2.1 二次供水相关概念 |
2.2.2 国内二次供水发展现状及分析 |
2.2.3 国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比较 |
2.2.4 太原市二次供水现状分析 |
第3章 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必要性及现状分析 |
3.1 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的必要性 |
3.2 GS公司组织管理现状及分析 |
3.3 GS公司技术能力现状及分析 |
3.3.1 供水能力 |
3.3.2 水质检测能力 |
3.3.3 设计建设施工能力 |
3.3.4 信息化管理能力 |
3.4 GS公司营运能力及分析 |
3.4.1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
3.4.2 固定资产营运能力 |
第4章 GS公司以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方式接收管理二次供水方案 |
4.1 运营方式 |
4.1.1 运营方式概述 |
4.1.2 运营管理 |
4.1.3 流程管理 |
4.2 运营保障 |
4.2.1 政策保障 |
4.2.2 组织保障 |
4.2.3 财务保障 |
第5章 GS公司以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方式接收管理二次供水技术评价 |
5.1 接收管理二次供水所需技术条件 |
5.1.1 设计 |
5.1.2 施工及监理 |
5.1.3 信息技术 |
5.2 技术评价结论 |
第6章 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经济效益评价与风险分析 |
6.1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
6.1.1 生产成本估算 |
6.1.2 收入估算 |
6.1.3 财务效益分析 |
6.2 社会效益 |
6.3 可预见性风险 |
6.3.1 声誉风险 |
6.3.2 经营风险 |
6.4 风险控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城中村供用电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城中村供用电存在问题及分析 |
1.1用电质量存在问题及分析 |
(一) 电压合格率 |
(二) 供电可靠性 |
1.2用电安全存在问题及分析 |
(一) 线房矛盾 |
(二) 线线矛盾 |
(三) 外力破坏 |
(四) 违约用电 |
2解决城中村用电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三) 目标 |
3解决城中村用电问题的措施 |
3.1提高用电质量的解决措施 |
(一) 形成城中村网络规划和项目储备机制 |
(二) 发挥属地化优势, 推进项目实施 |
(三) 关注重过载公变及时进行增容改造 |
(四) 积极推进一户一表改造 |
3.2加强用电安全的解决措施 |
(一) 线房矛盾的解决措施 |
(二) 组织力量清理搭挂在配电线路上通信线 |
(三) 违规用电的查处 |
(四) 违法建设用电报装不予受理 |
(五) 加大与城中村用电相关的宣传力度。 |
4结语 |
(10)山东省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理论研究 |
2.1 公共服务设施的概念界定 |
2.2 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 |
2.3 基础建设的相关理论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
2.3.3 核心一边缘理论 |
3 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
3.1 问卷设计的过程与原则 |
3.1.1 预调查 |
3.1.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3.2 肥城市设施的建设投资、建设实施、运行效果及满意度调查 |
3.2.1 肥城市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投资、实施以及运行效果 |
3.2.2 肥城市的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调查 |
4 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有限 |
4.1.2 农民有效需求不足 |
4.1.3 相关规划和规范缺失 |
4.1.4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区域不平衡 |
4.1.5 权责不明确,供给主体发生错位 |
4.2 产生问题的根源分析 |
4.2.1 历史遗留问题太多 |
4.2.2 供给模式单一 |
4.2.3 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合理 |
4.2.4 投资主体单一,投资不足 |
5 国内其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经验借鉴 |
5.1 立足实际实用,因地制宜搞建设 |
5.2 突出便民惠民,服务群众重实效 |
5.3 健全制度机制,规范管理促提升 |
5.4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规划的力度 |
5.4.1 增加政府投入,整合投资渠道 |
5.4.2 强化统一规划,明确建设重点 |
5.4.3 创新融资方式,激活民间投资 |
5.4.4 加强设施管护,提高投资效益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一户一表改造资金来源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老旧小区供水系统改造问题研究[A].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 2020年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课题研究成果, 2020
- [2]广西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建设成本测算研究[D]. 束家勇. 广西大学, 2020(07)
- [3]广州市老旧小区“微改造”基于使用效果的后评价研究 ——以广州市D小区为例[D]. 刘善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处理一起转供电投诉的分析与思考[J]. 束雄英.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19(09)
- [5]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钰怡.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经济快速发展下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以太原市为例[J]. 芦建春.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18(12)
- [7]NJ供电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马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8]GS公司接收管理二次供水可行性研究[D]. 陈秋子.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9]城中村供用电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J]. 王帅,杨春雨,黄萍. 科技经济市场, 2015(11)
- [10]山东省肥城市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 贾一杰.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