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北醌类化合物产生菌液态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邢皓[1](2020)在《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文中提出牛樟芝是中国台湾特有的一种稀有药用真菌,只寄生在倒伏枯死牛樟树的心材内壁,难以获得。牛樟芝具有很强的药用作用,其菌丝体中特有的泛醌类化合物4-acetylantroquinonol B(以下简称4AAQB)对肝癌细胞Heph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但由于其生长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本实验以液态发酵培养的方式获得菌丝体,以改进子实体培养所带来的生产周期长和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在液态发酵中使用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使原本胞内产物流向胞外,被发酵液中提取剂富集,实现初步分离。主要工作内容如下:一、通过对各类含苯环类物质等外源添加物的种类,添加时间,添加量进行探究,成功筛选出第发酵过程第6 d添加0.008%(m/v)的对甲基苯甲酸,其做为小分子物质添加低浓度即可大幅提升牛樟芝菌丝体中的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产量分别为0.57 mg/g和130.26 mg/g,较空白对照组提升了 3.35倍和1.61倍。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数首次,可以避免以往的外源添加物量大,成分复杂造成后续分离困难等因素,对牛樟芝合成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二、实验中对发酵耦合提取4AAQB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提取剂的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进行了初步探究。实验所得的最优条件为在发酵过程的第0天添加2%(v/v)的Tween-80,第16 d添加30%(v/v)的油酸。胞内4AAQB产量为0.011mg/g,有机相中产量可达1.6 mg/g,总产量是空白组的26.67倍,极大地提升了单位体系中4AAQB的产量。三、实验中对发酵耦合提取三萜类化合物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提取剂的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进行了初步探究。根据研究结果其最优条件为在在发酵过程的第0d添加2%(v/v)的Tween-80,在第16 d添加30%-50%(v/v)的油酸。其胞内三萜类化合物产量为64.2 mg/g,有机相中产量为12 g/L,极大了提升了单位体系中三萜类化合物的产量,其最优条件与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较为接近,可以考虑使用统一条件同时生产这两种目的产物。四、结合上述最优条件,同时使用对甲基苯甲酸和发酵耦合提取体系进行探究,即发酵第0 d添加2%的Tween-80,第6 d添加0.008%的对甲基苯甲酸,在发酵第16 d添加30%的油酸,在胞内可以得到0.09 mg/g的4AAQB和210 mg/g的三萜类化合物,在有机相中可以得到6.84 mg/g的4AAQB和6.94 g/L的三萜类化合物,相较于单一使用这两种方法,在目的产物4AAQB方面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陆参松[2](2019)在《氯化镧对竹黄菌合成竹红菌甲素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来源于为生长在竹子的病原真菌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子实体,竹黄可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痛、胃痛、白癜风和银屑病。竹红菌素(hypocrellin)是竹黄子实体中的苝醌类色素,是一类新型的高效光敏剂。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通过光动力学(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可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包括外阴白色病变、淀粉样变性苔藓,还具有独特的抗病毒和抗癌特性。由于竹黄子实体野生资源有限,化学合成复杂,竹黄菌菌丝培养成为竹红菌甲素生产的重要方式。但通过菌丝培养生产竹红菌甲素往往产量低,影响其大规模生物技术生产。稀土元素(REEs)作为重金属诱导剂,在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量(有重要的生物活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少有关于稀土元素对微生物次生代谢影响的报道。本文主要探讨氯化镧(LaCl3·7H20)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重点优化铜离子的诱导条件,研究了竹黄菌在镧离子处理下的生理反应,发现活性氧信号在镧离子处理下的介导作用,探讨了镧对竹红菌甲素合成的基因调控。本研究为竹红菌甲素大规模生产提供调控技术,同时也为竹红菌甲素的生物合成的诱导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本文筛选了六种不同金属离子(钠,钙,铁,钴,铜和镧氯化盐)对HA合成的影响,筛选到可以显着刺激竹黄菌的HA合成的金属离子分别是钙(Ca2+)、铁(Fe3+)和镧(La3+)。2 g/L钙离子使胞内HA的含量增加了 2.36倍。铁离子的最佳处理条件是向培养基中加入0.20 g/L的FeC13诱导8天,胞内含量达到24.17 mg/g,是对照组的3.3倍,但是对竹黄菌生长没有影响。1.0 g/L的镧离子不仅使菌丝内的HA含量提高2.5倍,而且促进了 HA的外排;诱导6天后,HA的总产量最高,达到了 225.05 mg/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参与NADPH和磷酸核糖的合成,在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方面有重要作用。我们探讨了镧离子对竹黄菌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SbG6PDH)的调控,克隆了一个竹黄菌SbG6PDH的cDNA全长,该基因编码了 509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其他真菌的G6PDH具有高度相似性,同Parastagonspora nodorum相似度最高达82.9%。La3+处理后,HA含量随着SbG6PDH酶活和基因表达量增加而增加。另外,在诱导条件下,G6PDH抑制剂葡糖胺(glucosamine,GlcN)可以明显抑制SbG6PDH的转录水平和酶活性,同时显着降低HA的产量。荧光实时定量分析(RT-qPCR)表明,GlcN显着地抑制了诱导效应,HA合成通路上原本上调的基因,包括polyketide synthase(PKS),O-methyltransferase(Omef),FAD/FMN-dependent oxidoreductase(FAD)。这些结果初步表明,1 g/L的镧离子可以通过影响SbG6PDH活性干扰戊糖磷酸途径,进一步影响HA的合成,为主代谢和次生代谢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分析表明镧离子可以诱导ROS的积累,并且菌丝内的H2O2含量增加了2.3倍。镧离子诱导的HA产量可以被ROS清除剂阻断。进一步分析揭示了产生的ROS通过提高H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从而调节镧离子诱导的HA积累。我们成功克隆了一个竹黄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ABC)transporter,SbABC)的cDNA全长,该基因编码了1,275个氨基酸,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其他真菌的ABC转运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同Stagonospora sp.(OAK96363.1)相似度最高达86.7%。与HA外排相关的SbABC也部分通过NADPH氧化酶产生的ROS调节。这些结果表明了镧离子诱导HA的产量可能受ROS信号通路调节。这是关于稀土元素诱导真菌次生代谢合成的首次报道。本研究是稀土元素诱导真菌次生代谢合成的首次报道,我们探讨了镧离子对竹黄菌生长和HA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氧化态势变化和SbG6PDH、SbABC以及竹红菌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变化等初步揭示了镧离子诱导对HA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为后续竹黄菌的大规模发酵培养生产竹红菌素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王月[3](2019)在《一氧化氮对竹黄菌菌丝培养生产竹红菌素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en)是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 Keng)等竹子上的病原真菌,其子实体(中药-竹黄)中主要成分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的苝醌类光敏化合物。野生竹黄产量低,因此常利用其无性菌丝培养进行竹红菌素的生产。目前,一氧化氮(NO)信号在真菌中研究逐渐开始增多,NO可以参与调控如孢子萌发、子实体的发育和菌丝的生长,也是调节真菌次生代谢的重要的细胞信号。本研究通过添加外源NO供体来提高竹红菌素的合成,并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水平深入研究NO对竹红菌素合成的调控机制,为竹红菌素的生物技术生产调控提供有效方法,为竹红菌素的次生代谢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通过筛选外源NO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不同浓度和在竹黄菌培养中的不同加入时间,优化了NO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在竹黄菌液体发酵培养第3天添加0.02 mM SNP,菌丝内HA的含量提了 2.78倍,同时也促进了 HA向胞外的转运,总产量达到了对照组的2.27倍,为89.66 mg/L。(2)通过测定SNP诱导后的生理生化指标,表明NO对残糖、pH影响并无显着影响。其次,添加SNP不影响菌落形态,但显着抑制了孢子数量,NO处理下,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 55%,并呈剂量相关性。竹黄菌孢子在9小时开始膨大并出芽,随着时间胚芽管伸长,在24小时出现侧枝,在36小时菌丝缠绕。SNP处理下测定了9、12、15小时孢子萌发率分别降低了 42%、36%、45%,表明SNP抑制了孢子萌发。此外,SNP刺激后菌团直径变小,菌丝粗糙,胞内色素明显积累并释放到胞外。(3)基于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4804条unigene序列。通过对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差异表达水平分析,得到571条差异基因(DEGs),其中355条上调,216条下调。进一步通过 GO 功能分析发现 ’ transport(GO:0006810)’、‘membrane(GO:0016020)’、‘integral to membrane(GO:0016021)’、‘intrinsic to membrane(GO:0031224)’、‘membrane part(GO:0044425)’和、‘oxidoreductase activity(G0:0016491)’等条目有显着富集。(4)ROS荧光探究检测到活性氧迸发,H2O2和O2-的水平都显着增加,在处理第7天时分别上升1.71倍和1.59倍。NADPH氧化酶(NOX)酶活性不断增加,酶基因表达约为对照组水平的3.71倍。抗氧化酶系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力上升,酶基因表达上调是对照同期水平的1.85和1.64倍。表明SNP诱导后竹黄菌内大量ROS产出,从而形成氧化胁迫促进竹红菌素合成积累增加。(5)研究了 SNP对竹黄菌中跨膜转运的作用,结果显示SNP可以显着促进30条 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转运蛋白和 2 条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上调。另外,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的显着升高,进一步用高亲和力核酸染色荧光染料(SYTOX Green)表明竹黄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竹红菌素向胞外分泌。(6)研究了 SNP调控竹红菌素的合成,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了与竹红菌素合成相关的DEGs,包括3条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5条O-甲基转移酶(o-methyltransferase,Omef)基因,15 条单氧酶(monoxygenase,Mono),3 条FAD 氧化还原酶(FAD/FMN-dependent oxidoreductase,FAD),2 条多铜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30 条 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转运蛋白和 2条ABC(ATP-bindingcassette)转运蛋白编码基因。另外也影响了与色素生物合成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蛋白质家族。本研究优化了外源SNP诱导竹黄菌菌丝培养生产竹红菌素的培养条件,NO促进了菌丝胞内HA的积累和胞外转运,使菌丝培养HA生产提高了 2.27倍。我们结合了显微观察、生理指标测定和q-RTPCR和转录组分析,探讨了 SNP对竹黄菌菌丝生长和HA生物合成的影响,发现NO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菌团大小,改变菌丝氧化还原态、促进膜转运基因表达,促进竹红菌素合成基因簇内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竹红菌素的积累。该研究为竹红菌素的菌丝培养生产提供了调节方法和途径,为NO对真菌次生代谢的合成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
申春莉[4](2019)在《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的研究》文中认为豆渣加工豆腐或豆浆的副产物,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且含水量高达70%85%,因此极易腐败,导致大部分豆渣被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豆渣。豆渣中高含量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阻碍了豆渣营养成分的释放,选取合适的菌株对其进行降解可以改善这种状况,从而提高豆渣的营养价值及食用性。本实验探究了豆渣固态发酵菌株的筛选、发酵转化过程中菌丝的生长过程、发酵过程中胞外酶及营养成分的变化、物质的转化及平衡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灵芝、猪肚菌、茶树菇、金针菇为目标菌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滤纸、木聚糖为单一碳源,通过刚果红浸染法筛选出具有高纤维素、半纤维素酶活力的菌种为灵芝。2.采用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豆渣,发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05)d为发酵前期,(59)d为发酵后期,(911)d为老化期。3个发酵阶段灵芝菌丝体对豆渣颗粒的降解作用不同。发酵前期,菌丝体对豆渣细胞壁的降解作用明显;发酵后期,菌丝体对豆渣细胞内容物降解作用明显;老化期,豆渣颗粒表面孔洞明显增加。3.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豆渣过程中胞外酶的变化结果如下。在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酶的活性高于纤维素酶及果胶酶的活性。半纤维素酶活力在发酵的第7 d达到最大值(97.25 U),果胶酶活力在发酵的第3 d达到最大值(27.45 U)。4种纤维素酶的活性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同:纤维素外切酶在发酵的第3 d达到最大值(10.34 U);纤维素内切酶、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的第5 d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15 U、15.85 U;滤纸酶在发酵的第9 d达到最大值(22.18 U)。4.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豆渣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及醇溶性成分发生了变化。与发酵前的豆渣相比,在发酵前期的第3 d,多糖、低聚糖达到最大量,分别增加了6.01%、29.10%。发酵前期的第5 d不溶性膳食纤维达到最低量,降低了29.53%;三萜化合物达到最大量,升高了90%。发酵后期的第7 d,可溶性蛋白、氨基酸态氮以及还原糖达到最大量,分别增加了3.57倍、7.57倍、0.32倍。发酵后期的第9 d,寡肽达到最大量,增加了64.62%。老化期的第11 d,粗蛋白及多酚达到最大量,分别增加了15.45%及50%。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发现,在灵芝发酵豆渣的(59)d(发酵后期)代谢产物的积累较多。5.经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后的菌质体外抗氧化活性提高。菌质的乙醇溶液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菌质水溶液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菌质成分与四种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阶段性的相关性。
高瑞杰[5](2018)在《竹黄菌高效利用玉米糁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是中国常见的一种药用真菌,民间常用其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和虚寒胃痛等疾病。作为竹黄菌的主要活性成分,竹红菌素是一种优良的光敏剂,其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活性氧(ROS)。ROS会损伤生物大分子并导致细胞的凋亡。竹红菌素在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在食品,饲料,环保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目前商业应用和科研使用均是基于天然得到的竹红菌素,无法解决量产的问题。天然竹黄具有地域局限性、生长季节短暂和产量低等缺陷,因此通过生物发酵法来获得竹红菌素成为主要趋势。而与液态发酵(LSF)相比,固态发酵(SSF)具有能量消耗低,生产成本低,无废水排放,体积生产率高且不易染杂菌,一些应用无需提取纯化便可直接使用等优势,所以SSF生产竹红菌素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本课题组前期已经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竹红菌素的竹黄菌Shiraia sp.SUPER-H168,并对竹黄菌的发酵基质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对竹黄菌进行了以下研究:光照对竹黄菌生长、繁殖及色素产生的影响;竹黄菌SSF时的生长分析;对竹黄菌的SSF培养(种子液类型,搅拌和外源添加淀粉酶)进行了优化;竹黄菌SSF培养时淀粉酶的分离纯化;竹黄菌内淀粉酶的预测与分析;过表达淀粉酶对竹黄菌的影响;过表达血红蛋白对竹黄菌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光照对竹黄菌的影响。暗培养时色素的产量最高,为每平板13.73 mg;蓝光下培养时色素的产量最低,为每平板2.83 mg。与暗培养相比,所有的光照培养都促进了气生菌丝的生长,但降低了色素的产量。气生菌丝在蓝光培养时的生成量最多。光照促进了竹黄菌的有性繁殖但抑制无性繁殖,尤其是蓝光培养时强烈抑制无性繁殖。暗培养时竹黄菌仅进行无性繁殖,并且无性孢子产生的最多。有性孢子呈短棒状,无性孢子呈球状。使用光学显微镜和SEM观察到竹黄菌的四种菌丝:表面菌丝,气生菌丝,生物膜层菌丝和基质菌丝。发现竹红菌素仅在生物膜层菌丝进行合成分泌,暗培养时生物膜层菌丝的厚度为300μm左右。(2)竹黄菌SSF产竹红菌素的优化。以真菌种子培养液接种时,竹黄菌SSF的周期为15 d;初始搅拌在发酵第3 d进行;此后的搅拌间隔时间为36 h;外源添加淀粉酶以细菌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复合添加为最佳,其中细菌中温α-淀粉酶在固态发酵初始阶段加入,添加量为2.85 U?gds-1,糖化酶在发酵第3 d加入,添加量为29.78 U?gds-1。经过搅拌和外加淀粉酶的研究后,色素产量在发酵13 d后达到60.74 mg?gds-1,固态发酵物中淀粉的残留量为27.42%。(3)对竹黄菌SSF的淀粉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经过冷乙醇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纯化后得到一电泳纯的α-葡萄糖苷酶AMY33,分子量为108.2 kDa,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4.5。以α-pNPG为底物时,AMY33的Km,Vmax和kcat/Km分别为0.52 mmol·L-1,3.76 U·mg-1和1.3×104 L·s-1·mol-1。而当以淀粉和麦芽糖为底物时,α-葡萄糖苷酶的Km分别为2.38 mg·mL-1和0.62 mmol·L-1。AMY33对麦芽糖和蔗糖具有转糖基活性,而对海藻糖没有转糖基活性。同时,AMY33能够水解蔗糖的α-1,2-糖苷键,并且对海藻糖的α-1,1-糖苷键也有微弱的活性。AMY33的基因序列中有长度为2997 bp的阅读框,编码998个氨基酸,其中有22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中含有一个长度为48 bp的内含子。AMY33的等电点大约是5.08。对竹黄菌Shiraia sp.SUPER-H168的淀粉酶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总共存在24个淀粉酶,其中有10个是α-葡萄糖苷酶,3个葡糖淀粉酶,8个α-淀粉酶,3个支链淀粉酶。(4)以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酶和玉米粉)对竹黄菌进行培养,对24种淀粉酶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在以麦芽糖,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为碳源进行培养时,amy33,amy365-1和amy130的表达水平分别最高。对淀粉酶进行过表达研究,构建了五株过表达菌株。LSF培养时,与野生菌相比较,五株过表达菌株的生物量和色素的产量随发酵时间逐渐增加,而残糖量逐渐降低。SSF培养时,在amy365-1和amy130共表达的菌株,色素的产量在第13 d达到最高产量71.85 mg·gds-1,是野生菌色素产量(25.37 mg·gds-1)的2.83倍。当amyAF,amy365-1或者amy130进行过表达时,amy33的相对表达水平得到了增加。经过15 d的发酵后,amy365-1和amy130共表达菌株发酵基质中淀粉的残留量为19.56%。(5)对血红蛋白基因vgb进行了过表达研究,构建了两株过表达菌株。LSF培养时,当amy365-1和vgb共表达时,色素在96 h时到达了最高产量3681 mg?L-1,是野生菌色素产量(703 mg?L-1)的5.24倍;SSF培养时,在amy365-1和vgb共表达时,色素达到了本研究的最高产量75.89 mg·gds-1。在vgb进行过表达时,amy365-1的相对表达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提高了SSF时淀粉酶的活力;此外,SSF的周期由13 d缩短到11 d。经过15 d的发酵后,amy365-1和vgb共表达菌株发酵基质中淀粉的残留量为16.87%。
金彧菡[6](2018)在《牛樟芝深层液体发酵产4-乙酰基安卓奎诺尔B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牛樟芝为原产于台湾的珍稀药用真菌,含有多种具有抗癌抗炎活性的物质,已被多方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作用,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药用价值。牛樟芝中所含有的4-乙酰基安卓奎诺尔B(4-AAQB)为已被证实的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泛醌类小分子物质,且其无毒副作用。基于此,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牛樟芝及4-AAQB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完成牛樟芝生物量积累培养条件的探索和高产4-AAQB培养条件的探索,并初步进行了分段发酵的工艺研究,主要工作介绍如下:1、本文以形成形态最好,生物量最高的牛樟芝小球种子为目标,探索了牛樟芝孢子培养形成小球的条件。结果如下:葡萄糖20 g/L,蛋白胨 10 g/L,KH2PO4 0.75 g/L,MgS04 1.5 g/L,装液量 100 mL/250 mL,温度28℃,转速150rpm,培养5天。2、探索了牛樟芝生物量富集影响因素的优化实验,结果如下,培养基组成和含量:乳糖70g/L,蚕蛹粉40g/L,玉米浆30g/L,VB50.3g/L,K2HPO40.5g/L,MgSO40.5g/L。条件如下:转速 130rpm,pH=5,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10%。可得到牛樟芝菌丝体干重12 g/L,培养时间缩短至8天。3、探索了牛樟芝产4-AAQB影响因素的优化实验,结果如下,培养基组成和含量:果糖55g/L,蛋白胨40g/L,牛肉膏30g/L,VC 0.3g/L,K2HPO40.5g/L,MgSO40.5g/L。条件如下:转速 170rpm,pH=7,装液量120 mL/250 mL,接种量25%。在该条件下可得牛樟芝干重4.5g/L,4-AAQB产量稳定可以获得2.2mg/g,4-AAQB产量提升了 11倍,且发酵周期缩短至20天,周期缩短了 30%。4、探究了牛樟芝对不同固定化载体的利用情况,得到了最合适的载体为化纤网布。得到结果如下:最适网布面积5 cm*25 cm,最适放置方式:褶皱放置,最适接种量:0.6 mL,此时牛樟芝在载体上良好生长,生物量与游离培养相当。5、探索了牛樟芝在5L发酵罐中的发酵情况及进一步对上罐过程进行控制的发酵情况。得到牛樟芝在5L罐中的发酵过程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其中网布发酵法可以同时得到较高牛樟芝生物量和同时得到较高4-AAQB产量。利用网布发酵法,在第8天进行培养基换用,发酵结束时可得到菌体干重约8.6g/L,其中4-AAQB含量:1.2 mg/g。6、利用单因素优化法,分别优化了 4-AAQB提取方法和提取方法中的影响因素。得到振荡提取法为最合适的提取方法。所得结果为:30℃,转速150rpm,溶剂为90%乙醇,料液比1:20(g/mL),提取2小时,提取次数一次提取即可。比未优化之前提取率78%提高了 20%,时间降低了 93.75%,单位溶剂使用量降低了 60%,降低了溶剂成本。牛樟芝固定化发酵的初步探索和4-AAQB.提取方法的建立为牛樟芝之后的实验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孙春晓[7](2018)在《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en)是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 Keng)等竹子上的病原真菌,其子实体竹黄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止咳化痰、活血止痛等功效。竹黄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是竹红菌素,属于苝醌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HA)作为非卟啉类新型光敏剂备受关注,在抗菌、抗癌、抗肿瘤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光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野生竹黄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并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大大限制了对HA的供应,因此通过菌丝固体或液体培养生产HA已成为其生物技术替代生产方式,但菌丝培养产量较低,成为大规模生产的瓶颈。本论文主要研究两种非生物诱导:超声与光照,考察两因素对竹黄菌生长与HA生物合成的影响,优化诱导参数,挖掘超声与光照对真菌的调节机制,为竹黄菌生物技术生产提供调控方法,为光敏药物的非生物诱导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本文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对竹黄菌生长及HA合成的影响。通过筛选超声时间点、超声时长、超声次数以及不同的间隔时间,确定了最佳的超声处理条件:在菌丝培养的第3天进行超声处理,每次超声5 min,总共超声3次,每次间隔12 h。在这个最优条件下,不仅菌丝内HA的含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促进了HA向胞外的分泌,总含量达到247.67 mg/L,是对照组的3倍。除此之外,超声处理引起了竹黄菌菌团缩小、形态粗糙,菌丝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上升,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以及HA合成与释放相关基因(包括PKS、Mono、FAD、O-mef和MFS)表达水平上调等结果,说明超声处理不仅能够促进HA的生物合成,同时能够促进HA向胞外的分泌。本文同时研究了光波对竹黄菌的生长及HA合成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光暗比时间的筛选,最终确定200 lux的光强下、24:24 h的光暗比能够显着提高HA的生物合成,总含量达到181.67 mg/L,比对照组提高了73%。在光暗比培养下,菌团缩小,更利于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同时光暗比条件下两个ROS相关的基因包括NADPH氧化酶(Nox)和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CCP)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且ROS大量积累,通过维生素C(VC)清除ROS后发现,ROS与上调HA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且能提高HA的生物合成,初步表明光暗比下产生的ROS与HA生物合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另外,为了进一步研究光对HA生物合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红光对竹黄菌转录组的影响。我们应用RNA-Seq技术对黑暗培养和红光培养的竹黄菌转录组进行测序,最终得到24804条unigene。我们利用NR、Swiss-Port、KOG、GO和KEGG五个数据库对所得到的unigene进行注释,通过RPKM法计算unigene在对照组和红光处理组中的表达量,得到了310条红光培养下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tally expressed unigenes,DEGs),其中155条上调,155条下调。通过对DEGs的GO聚类分析,我们发现红光培养下,与“transmembrane transport”(GO:0055085)和“integral component of membrane”(GO:0016021)有关的过程受显着影响,提示我们红光可能影响竹黄菌的细胞膜和跨膜运输状态。此外,通过差异基因的比对,红光培养下胞内HA含量的提高主要与HA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有关,而胞外HA含量的提高主要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有关。本研究探讨了声波和光波对竹黄菌生长和HA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形态变化、氧化态势变化和基因表达变化等初步揭示了非生物诱导对HA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为后续竹黄菌的大规模发酵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应用基础。
雷秀云[8](2017)在《基于RNA-Seq技术的竹红菌甲素和20-羟基蜕皮甾酮的生物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用植物、真菌是药物的主要来源,其次生代谢产物是新药开发的重要宝库。为提高生物药物的产量,阐明和完善药用植物、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规律是一项必要的任务。目前功能基因组学方法,尤其是转录组学研究,被广泛应用于发现药用植物和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阐明次生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本课题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针对药用真菌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中竹红甲素(Hypocrellin A,HA)和药用植物露水草(Cyanotis arachnoidea)中20-羟基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20E)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开展研究,为全面了解这两种重要药物成分的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参考,为药物的生产调控提供方法和技术。HA是药用真菌竹黄菌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属于苝醌类化合物,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病。HA是非卟啉类新型光敏剂,且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在光化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应用表面活性剂来刺激竹黄菌中HA的合成,通过RNA-Seq技术和相关生理生化实验初步探讨HA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完成了以下工作:1、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我们检测了八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Pluronic F68、Pluronic F-127、Tween-40、Tween-80、SDS、Brij 52、Span 80和Triton X-100)对竹黄菌生长和HA合成的影响,发现仅有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可以刺激竹黄菌中HA的合成。我们进一步优化竹黄菌培养条件,筛选出最佳处理条件是竹黄菌培养36 h时加入2.5%(w/v)Triton X-100,此时HA总产量达到最高为96.9 mg/L,其中发酵液中HA含量为70.9 mg/L,占HA总产量的73.2%。该结果表明,Triton X-100不仅刺激竹黄菌中HA的生物合成,而且促进HA的胞外转运。2、Triton X-100对竹黄菌转录组的影响为研究Triton X-100对HA合成调控的机制,我们应用RNA-Seq技术对未处理和Triton X-100处理的竹黄菌转录组进行测序。最终,我们得到22,728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1,025 bp。我们利用NR、Swiss-Port、KOG、GO和KEGG数据库对unigenes进行注释,12,903条(46.54%)unigene得到了注释。我们通过RPKM法计算unigene在对照和Triton X-100处理组中的表达量,得到了两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tally expressed unigenes,DEGs)共2,463条,其中1,306条在Triton X-100处理后表达上调、1,157条表达下调。通过对DEGs的GO聚类分析,我们发现‘transmembrane transport’(GO:0055085)、‘oxidoreductase activity’(GO:0016491)、‘monooxygenase activity’(GO:0004497)、‘integral component of membrane’(GO:0016021),‘plasma membrane’(GO:0005886)和‘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GO:0005789)等过程受到Triton X-100的显着影响。GO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我们接下来的研究要从Triton X-100对竹黄菌膜结构、跨膜转运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三方面进行。3、Triton X-100对HA合成调控的机制根据DEGs的GO聚类分析结果,首先我们分析了Triton X-100对竹黄菌细胞膜的影响。Triton X-100处理后,竹黄菌细胞膜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的显着升高表明竹黄菌细胞膜通透性明显提高。第二,我们分析了Triton X-100对竹黄菌中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显示Triton X-100可以显着促进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转运蛋白和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riton X-100通过增加竹黄菌细胞膜通透性和扩膜转运蛋白数目,促进HA的胞外转运。第三,我们测定了竹黄菌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发现Triton X-100处理条件下,竹黄菌培养6-10 d时体内H2O2和O2-的含量都显着增加。我们推测,Triton X-100可能通过诱导竹黄菌内ROS的累积,促进HA的生物合成。4、H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我们在Triton X-100处理后上调的DEGs中,筛选出了23条参与HA生物合成的候选基因,包括2条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18条单氧酶(Monoxygenase)和3条O-甲基转移酶(O-methyltransferase)基因。露水草是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蓝耳草属(Cyanotis D.Don)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酮活性成分,其中20E含量最为丰富。20E不仅被广泛应用于蚕桑业中,且具有促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促糖和脂类代谢、免疫调节、保护神经组织等活性。然而,20E结构复杂,化学合成不能用于商品生产,其天然来源匮乏问题始终制约着该化合物在农业、医药业上的应用。因此了解20E在露水草中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通过HPLC测定20E含量,发现露水草根中20E含量为叶片中的5.9倍,表明20E生物合成关键酶和调控因子可能在根中高表达。我们构建了露水草转录组数据库,共获得79,835条unigene,平均长度894 bp,其中39,425(49.38%)在数据库中获得了注释。通过KEGG通路分析,我们在露水草转录组中发现1,070条unigene参与次级代谢。通过露水草叶片和根转录组的比较分析,我们筛选出了在根中高表达的20E生物合成候选基因,包括15条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途径关键酶基因、19条类固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和20条CYP450s基因。此外,我们分析了露水草转录组中的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发现1,312 TFs,其中148个为DEGs,它们可能参与调控20E的生物合成。我们在露水草转录组中共发现19,15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可以用于露水草的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
毛玲雯[9](2016)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调控研究》文中提出以竹红菌素为代表的苝醌类化合物是分布于自然界生物中的一类具有光敏活性的色素。这类化合物既可以通过对竹黄菌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培养获得,也可以直接通过提取天然竹黄子座获得。但是其野生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求,因此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苝醌类化合物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本论文以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实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以提高其产量,并调控不同培养基配方下苝醌类化合物总量及各组分的含量,以对其产色素条件及色素合成机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将来大规模发酵生产苝醌类化合物竹红菌甲素(HA),降低发酵生产的原料成本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苝醌类色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YMC-Triart C18(5.0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和三蒸水(体积比70:30),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46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5种苝醌类化合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该方法可实现竹红菌甲素(HA)、竹红菌乙素(HB)、痂囊腔菌素A(EA)、痂囊腔菌素B(EB)和痂囊腔菌素C(EC)等苝醌类化合物的同步检测。(2)考察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Shiraia sp.Slf14发酵产苝醌类化合物的影响。结果发现果糖和菊芋粉均可促进苝醌类化合物总量的生成,其中果糖可提高色素HA的产量,而菊芋粉则有利于色素EA的产生。当果糖初始浓度为60 g/L时,HA产量最高且占苝醌类化合物总量的49.62%。研究还表明,酵母膏能促进色素HA和EA的合成,而无机盐NaCl则更有利于色素HA和EB的合成。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Shiraia sp.Slf14液态发酵培养基组成:土豆200g/L,果糖60 g/L,酵母膏5 g/L,NaCl 5 g/L,此培养条件下苝醌类化合物总产量高达2567.30 mg/L,其比优化前提高了8.5倍。(3)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20种常见氨基酸和8种水溶性维生素对Shiraia sp.Slf14生长和苝醌类化合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8种氨基酸能很好地促进菌体苝醌类化合物总量的产生及色素HA的积累,分别为Arg、Asp、Phe、Gly、Gln、Lys、Val、Ala。同时,维生素VB5和VB9的添加,也能大大提高苝醌类化合物的产量。
章明晔[10](2016)在《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产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竹黄菌(Shiraia bambusicola P.Hennigs)是寄生在短穗竹属等竹子幼嫩枝条上的药用真菌,竹黄是其生长发育形成的子实体,它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竹黄中的有效成分为竹红菌素,它是一种苝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已经应用于医学、农业及食品等多个领域。然而野生竹黄的形成受限于地域和自然环境,产量低,这极大限制了对竹红菌素的研究和生产。目前,人工培养竹黄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竹红菌素产量不高、无法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要求,因此提高其产量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培养基组成和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素合成的调控研究。本研究首先开展了竹黄菌(Shiraia sp.S8)菌株的液态培养基条件的优化,以提高竹红菌甲素的产量。通过筛选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及确定其最佳浓度,从而得到优化的培养基。最终确定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200 g/L,可溶性淀粉20 g/L,NaNO3 4g/L,KH2PO4 3 g/L,MgSO4 0.75 g/L,维生素B1 0.01 g/L。于28℃,150 r/min培养8 d后收取竹黄菌菌丝体。此时竹红菌甲素的产量达到峰值为58.53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71倍。其次开展了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菌落形态和菌丝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蓝光照射的竹黄菌菌落表面布满了白色的绒毛状气生菌丝,且固体培养基上没有红色素产生,并且蓝光会明显抑制竹黄菌菌丝的延伸,且分枝减少,然而竹黄菌的分生孢子数量明显增多。其余光质培养条件下菌落中央长有少量气生菌丝,红色素几乎覆盖整个培养基质表面,竹黄菌的菌丝伸长且分枝明显,分生孢子的数量与暗培养没有明显的差异。接着研究了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生物量和竹红菌甲素产量的影响。发现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的生物量影响不明显,而红光可以明显促进竹黄菌产竹红菌甲素,蓝光可以明显抑制竹红菌甲素的合成。研究还发现红光光强也会影响色素的产量,最佳红光光强为200 lux,此时竹红菌甲素的产量为168.5 mg/L。针对红光诱导刺激竹红菌素产量的现象,我们对竹黄菌细胞内的氧化还原态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红光处理后竹黄菌菌丝中H2O2的含量是暗培养的1.3倍,并且在培养过程中红光组H2O2的含量比暗培养组高。红光处理4 d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均达到了峰值,且培养过程中红光处理组各酶活活性均比暗培养组高。因此红光培养可以提高竹黄菌的活性氧水平。我们还发现红光培养6 d之后,竹红菌素合成相关的单氧酶、聚酮合酶、氧甲基转移酶和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量较暗培养有明显提高。我们推测红光提高竹黄菌甲素的产量可能是由于提高了竹黄菌的ROS水平,从而促进了竹黄菌的次级代谢活动。本研究探讨了培养基组成和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素发酵生产的调控作用,通过光质处理后竹黄菌的生长发育状态的观察、竹黄菌氧化还原态势的变化、竹红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初步揭示了红光诱导刺激机制,这些探讨在竹黄菌研究中具有创新性,为竹黄菌人工培养生产竹红菌素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二、花北醌类化合物产生菌液态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北醌类化合物产生菌液态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樟芝简介 |
1.1.1 牛樟芝的发现与命名 |
1.1.2 牛樟芝的生物学特性 |
1.2 牛樟芝的人工培养方式 |
1.2.1 椴木培养 |
1.2.2 固体发酵培养 |
1.2.3 液态发酵培养 |
1.2.4 发酵耦合提取技术 |
1.3 牛樟芝活性成分与药理活性 |
1.3.1 牛樟芝多糖类与糖蛋白类 |
1.3.2 三萜类化合物 |
1.3.3 腺苷 |
1.3.4 超氧化物歧化酶 |
1.3.5 泛醌类化合物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源添加物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固体平板培养方法 |
2.2.2 固体斜面培养方法 |
2.2.3 孢子悬液制备方法 |
2.2.4 液体种子培养方法 |
2.2.5 生物量测定方法 |
2.2.6 胞外多糖测定方法 |
2.2.7 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测定方法 |
2.2.8 菌丝体中4-acetylantroquinonol B的测定 |
2.3 实验设计 |
2.3.1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2 外源添加物的选择 |
2.3.3 含苯环氨基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4 抗生素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5 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 |
2.3.6 添加三种甲基苯甲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7 甲苯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8 对甲基苯甲酸浓度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3.9 对甲基苯甲酸添加时间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绘制 |
2.4.2 外源添加物的选择 |
2.4.3 含苯环氨基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4 抗生素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5 对甲基苯甲酸乙酯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 |
2.4.6 添加三种甲基苯甲酸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7 甲苯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8 对甲基苯甲酸浓度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4.9 对甲基苯甲酸添加时间对牛樟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工艺的初步探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发酵液中4-acetylantroquinonol B的测定 |
3.3 实验设计 |
3.3.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3.2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3.3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3.4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3.5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3.6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2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3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4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5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4.6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工艺的初步探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发酵液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测定 |
4.3 实验设计 |
4.3.1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3.2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3.3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3.4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3.5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提取剂种类的选取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2 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3 提取剂添加量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4 Tween-80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5 油酸添加天数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合验证实验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设计 |
5.3.1 单独添加油酸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5.3.2 添加外源添加物对发酵耦合提取工艺产活性成分的影响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单独添加油酸对牛樟芝发酵耦合提取产4AAQB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 |
5.4.2 添加外源添加物对发酵耦合提取工艺产活性成分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2)氯化镧对竹黄菌合成竹红菌甲素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竹黄菌及竹红菌素的研究进展 |
1.1.1 竹黄菌简介 |
1.1.2 竹红菌素简介 |
1.1.3 竹红菌素的生物活性 |
1.1.4 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
1.1.5 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和非生物诱导 |
1.2 稀土元素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
1.2.1 稀土元素简介 |
1.2.2 稀土元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1.2.3 稀土元素对微生物次生代谢的影响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金属离子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平板培养 |
2.3.2 种子培养 |
2.3.3 发酵培养 |
2.3.4 金属离子处理 |
2.3.5 竹黄菌生物量的测定 |
2.3.6 HA提取和含量测定 |
2.3.7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金属离子对竹黄菌生物量的影响 |
2.4.2 金属离子对竹黄菌HA的影响 |
2.4.3 La~(3+)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4 La~(3+)对竹黄菌培养基的pH和残糖影响 |
2.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La~(3+)调控竹红菌素合成的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主要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平板培养 |
3.3.2 种子液制备 |
3.3.3 LaCl_3·7H_2O的处理条件 |
3.3.4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3.3.5 HA提取及含量测定 |
3.3.6 细胞膜通透性分析 |
3.3.7 脂肪酸提取和检测 |
3.3.8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3.3.9 活性氧H_2O_2的含量测定 |
3.3.10 NADPH氧化酶活性测定 |
3.3.11 抗氧化酶的测定 |
3.3.12 R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检测 |
3.4 实验结果 |
3.4.1 La~(3+)竹黄菌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 |
3.4.2 La~(3+)对竹黄菌细胞膜通透性影响 |
3.4.3 La~(3+)对活性氧的影响 |
3.4.4 La~(3+)对NADPH氧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5 La~(3+)对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La~(3+)条件下活性氧与HA合成关系 |
3.4.7 La~(3+)条件下活性氧对SbABC影响 |
3.4.8 蛋白SbABC的生物信息 |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G6PDH在La~(3+)诱导竹红菌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试剂 |
4.2.4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平板培养 |
4.3.2 种子液制备 |
4.3.3 LaCl_3·7H_2O的处理条件 |
4.3.4 葡萄糖胺(GlcN)处理方法 |
4.3.5 竹黄菌生物量的测定 |
4.3.6 竹红菌素提取和测定 |
4.3.7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4.3.8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4.3.9 RNA RACE技术克隆基因cDNA全长 |
4.3.10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竹黄菌合成竹红菌素的动态曲线 |
4.4.2 竹黄菌内SbG6PDH水平和HA产量 |
4.4.3 G6PDH和HA合成关系 |
4.4.4 La~(3+)和GlcN对活性氧的影响 |
4.4.5 SbG6PDH对HA合成基因影响 |
4.4.6 G6PDH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5 本章讨论和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3)一氧化氮对竹黄菌菌丝培养生产竹红菌素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竹红菌素生物技术生产研究进展 |
1.1.1 竹黄菌简介 |
1.1.2 竹红菌素及其生理活性 |
1.1.3 竹红菌素生物技术生产的调控 |
1.2 一氧化氮信号对真菌生长及其代谢的调控 |
1.2.1 一氧化氮信号简介 |
1.2.2 一氧化氮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一氧化氮对真菌次生代谢的影响 |
1.2.4 硝普钠在次生代谢物生产上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一氧化氮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甲素生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竹黄菌培养 |
2.3.2 一氧化氮最佳诱导条件筛选 |
2.3.3 诱导及处理方法 |
2.3.4 竹黄菌孢子数量和菌落直径的测定 |
2.3.5 竹黄菌形态观察和菌团直径的测定 |
2.3.6 竹黄菌发酵液pH |
2.3.7 竹黄菌发酵液残糖测定 |
2.3.8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2.3.9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10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最佳诱导条件筛选 |
2.4.2 一氧化氮对竹黄菌孢子数量、孢子萌发率及菌落直径的影响 |
2.4.3 一氧化氮对竹黄菌形态和菌团直径的影响 |
2.4.4 一氧化氮对竹黄菌pH和残糖的影响 |
2.4.5 一氧化氮对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一氧化氮诱导下竹黄菌转录表达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制备 |
3.3.2 竹黄菌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3.3 竹黄菌cDNA文库的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3.3.4 原始测序数据质量剪切及统计 |
3.3.5 转录组数据从头组装 |
3.3.6 Unigenes功能注释 |
3.4 实验结果 |
3.4.1 测序结果统计 |
3.4.2 转录本从头组装分析 |
3.4.3 Unigenes功能注释 |
3.4.4 Unigenes的NR注释 |
3.4.5 Unigenes的COG注释 |
3.4.6 Unigenes的KEGG注释 |
3.4.7 Unigenes的GO注释 |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一氧化氮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诱导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竹黄菌培养 |
4.3.2 竹黄菌的处理方法 |
4.3.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3.4 差异基因的GO聚类分析 |
4.3.5 qPCR的验证 |
4.3.6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4.3.7 活性氧清除剂(VC)和外源活性氧供体(H_2O_2)处理方法 |
4.3.8 活性氧含量测定 |
4.3.9 抗氧化酶的测定 |
4.3.10 细胞膜通透性分析 |
4.3.11 脂肪酸的提取和测定 |
4.3.12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4.3.13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
4.4.2 SNP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
4.4.3 SNP对细胞膜的影响 |
4.4.4 SNP对竹红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4)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豆渣成分 |
1.1.1 豆渣膳食纤维的组成及结构 |
1.1.2 豆渣粗蛋白 |
1.1.3 脂质 |
1.1.4 异黄酮 |
1.1.5 抗营养因子 |
1.2 豆渣的改性 |
1.2.1 豆渣改性方式的优缺点 |
1.3 微生物发酵转化豆渣 |
1.4 发酵转化豆渣的微生物种类及特点 |
1.5 食药用菌发酵转化基质 |
1.6 纤维素及半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
1.7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种 |
2.2 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培养基及接种 |
2.4.1 培养基 |
2.4.2 接种及培养 |
2.5 实验设计 |
2.5.1 固态发酵豆渣菌株的筛选 |
2.5.2 含水量对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豆渣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影响 |
2.6 分析测定方法 |
2.6.1 豆渣基本指标测定 |
2.6.2 发酵过程中菌质生物量的测定 |
2.6.3 发酵过程中菌质形态指标的测定 |
2.6.4 灵芝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
2.6.5 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
2.6.6 菌质中醇溶性成分的测定 |
2.6.7 菌质抗氧化活性测定 |
2.7 试剂配制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蕈菌的筛选 |
3.1.1 刚果红对蕈菌菌落生长情况的影响 |
3.1.2 四种蕈菌的纤维素酶活性分析 |
3.1.3 四种蕈菌的半纤维素酶活性比较 |
3.2 豆渣的常规成分组成 |
3.3 含水量对菌质代谢产物的影响 |
3.4 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过程中生物量及含水量的变化 |
3.4.1 发酵过程中灵芝豆渣菌质生物量的变化 |
3.4.2 发酵过程中灵芝豆渣菌质含水量的变化 |
3.5 灵芝-豆渣菌质形态指标变化 |
3.6 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过程中胞外酶的变化 |
3.6.1 发酵转化过程中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变化 |
3.6.2 发酵转化过程中蛋白酶活力的变化 |
3.7 灵芝-豆渣菌质中营养成分及质构的变化 |
3.7.1 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3.7.2 发酵过程中粗蛋白的变化 |
3.7.3 菌质中粗脂肪的变化 |
3.7.4 发酵过程中菌质质构特性变化 |
3.8 灵芝-豆渣菌质发酵过程中醇溶性物质的变化 |
3.8.1 发酵过程中异黄酮的变化 |
3.8.2 发酵过程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3.8.3 发酵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 |
3.8.4 发酵过程中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9 灵芝-豆渣菌质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
3.9.1 发酵过程中灵芝-豆渣菌质水溶液、醇溶液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3.9.2 发酵过程中菌质的抗氧化活性与菌质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固态发酵豆渣食用菌的选择 |
4.2 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菌 |
4.3 豆渣固态发酵 |
4.4 灵芝胞外酶 |
4.5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5)竹黄菌高效利用玉米糁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竹黄菌 |
1.1.1 竹黄菌的概述 |
1.1.2 竹黄菌的生态学特性 |
1.1.3 竹黄菌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
1.2 竹红菌素 |
1.2.1 苝醌类化合物的概述 |
1.2.2 竹红菌素的概述 |
1.2.3 竹红菌素的应用 |
1.2.4 竹红菌素的合成途径 |
1.2.5 竹红菌素的生产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光照对竹黄菌的影响及竹黄菌的生长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培养基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光照对竹黄菌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光照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2.3.3 竹黄菌的菌落形态和结构的观测 |
2.3.4 竹黄菌的生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淀粉酶对竹黄菌SSF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培养基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种子液类型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2 初次搅拌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3 搅拌间隔时间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4 SSF过程中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
3.3.5 外加单一淀粉酶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6 淀粉酶添加量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7 淀粉酶协同加入对色素产量的影响 |
3.3.8 细菌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响应面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竹黄菌SSF中淀粉酶的分离纯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培养基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α-葡萄糖苷酶的纯化结果 |
4.3.2 蛋白质谱 |
4.3.3 竹黄菌淀粉酶基因的查找与分析 |
4.3.4 α-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 |
4.3.5 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表达淀粉酶以提高竹红菌素的产量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试剂 |
5.2.4 培养基及缓冲液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NA的验证 |
5.3.2 淀粉酶表达水平的分析 |
5.3.3 淀粉酶基因的克隆 |
5.3.4 淀粉酶的过表达及转化株的筛选 |
5.3.5 LSF培养 |
5.3.6 竹红菌素合成基因及中心碳代谢相关基因的RT-qPCR |
5.3.7 SSF培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表达淀粉酶和血红蛋白以提高竹红菌素的产量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种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试剂 |
6.2.4 培养基及缓冲液 |
6.2.5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转化株的筛选 |
6.3.2 LSF培养 |
6.3.3 竹红菌素合成基因及中心碳代谢相关基因的RT-qPCR |
6.3.4 SSF培养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Ⅱ:基因序列 |
(6)牛樟芝深层液体发酵产4-乙酰基安卓奎诺尔B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樟芝简介 |
1.1.1 牛樟芝的发现与命名 |
1.1.2 牛樟芝的生物学特性 |
1.2 人工牛樟芝的培育方法 |
1.2.1 段木栽培培养 |
1.2.2 固态发酵培养 |
1.2.3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
1.3 牛樟芝生理活性物质及药理活性 |
1.3.1 三萜类 |
1.3.2 牛樟芝多糖 |
1.3.3 泛醌类化合物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樟芝种子成球条件及种子发酵过程的检测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斜面传代培养 |
2.2.2 孢子悬液制备 |
2.2.3 种子培养条件的探索 |
2.2.4 菌体干重测定 |
2.2.5 种子发酵过程胞外多糖的测定 |
2.2.6 种子生长过程干重及pH的测定 |
2.2.7 摇瓶发酵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培养基对种子培养情况的影响 |
2.3.2 不同培养培养条件对种子培养情况的影响 |
2.3.3 种子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4 不同天数种子对发酵情况的影响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不同培养条件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3.1.2 实验药品 |
3.1.3 实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牛樟芝种子培养及发酵培养 |
3.2.2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3 蚕蛹粉的使用方法 |
3.2.4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2.5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添加量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2.6 不同培养条件(摇床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 |
3.3.1 牛樟芝发酵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2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3.3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添加量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3.4 不同培养条件(摇床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对牛樟芝生物量富集的影响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不同培养条件对牛樟芝产4-AAQB产量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2.2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添加量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2.3 不同培养条件(摇床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2.4 4-AAQB的提取方法 |
4.2.5 4-AAQB的液相检测方法 |
4.2.6 菌体中4-AAQB的含量计算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3.2 不同碳源、氮源、添加物、维生素添加量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3.3 不同培养条件(摇床转速,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对牛樟芝产4-AAQB的影响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固定化发酵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5.1.2 实验药品 |
5.1.3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不同固定化载体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2.2 不同网布面积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2.3 不同网布放置方式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2.4 不同接种量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3 实验结果 |
5.3.1 不同固定化载体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3.2 不同网布面积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3.3 不同网布放置方式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3.4 不同接种量对牛樟芝发酵的影响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牛樟芝5L发酵罐发酵工艺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1.1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
6.1.2 实验药品 |
6.1.3 实验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5L发酵罐接种过程 |
6.2.2 5L发酵罐接种孢子悬液 |
6.2.3 5L发酵罐接种菌体小球(不补水不补料) |
6.2.4 5L发酵罐接种菌体小球(补水不补料) |
6.2.5 5L发酵罐接种菌体小球(补料不补水) |
6.2.6 5L发酵罐+网布接种孢子悬液(分段发酵) |
6.3 实验结果 |
6.3.1 5L发酵罐接种孢子的发酵过程 |
6.3.2 5L发酵罐接种小球的发酵过程——不补水不补料 |
6.3.3 5L发酵罐接种小球的发酵过程补水不补料 |
6.3.4 5L发酵罐接种孢子的发酵过程补料不补水 |
6.3.5 5L发酵罐+网布接种孢子的发酵过程——分段发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牛樟芝菌体中4-AAQB的提取方法的研究 |
7.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7.1.1 实验药品 |
7.1.2 实验设备 |
7.2 实验方法 |
7.2.1 牛樟芝中4-AAQB的不同提取方法 |
7.2.2 不同温度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3 不同转速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4 不同溶剂和溶剂浓度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5 不同料液比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6 提取时间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7 提取次数对于樟芝中4-AAQB提取率的影响 |
7.2.8 4-AAQB提取率计算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提取率的影响 |
7.3.2 提取温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3.3 提取时转速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3.4 不同溶剂和溶剂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3.5 提取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3.6 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3.7 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
7.4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竹黄菌及竹红菌素的研究进展 |
1.1.1 竹黄菌简介 |
1.1.2 竹红菌素简介 |
1.1.3 竹红菌素的生物活性 |
1.1.4 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
1.1.5 竹红菌素的生物与非生物诱导 |
1.2 超声对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
1.2.1 超声简介 |
1.2.2 超声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3 超声对真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
1.3 光照对真菌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
1.3.1 光照简介 |
1.3.2 光照对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3 光照对真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超声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竹黄菌培养 |
2.3.2 竹黄菌种子液制备 |
2.3.3 超声处理条件筛选 |
2.3.4 竹黄菌形态观察与菌团直径测定 |
2.3.5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2.3.6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7 细胞膜通透性分析 |
2.3.8 脂肪酸的提取和检测 |
2.3.9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2.3.10 活性氧的测定 |
2.3.11 抗氧化酶的测定 |
2.3.12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2.3.13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合成动态曲线 |
2.4.2 超声处理对竹黄菌生物量的影响 |
2.4.3 超声处理对竹黄菌形态及菌团直径的影响 |
2.4.4 超声处理对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2.4.5 超声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 |
2.4.6 超声处理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7 超声处理对活性氧的影响 |
2.4.8 超声处理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
2.4.9 超声处理对竹红菌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生长发育及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竹黄菌培养 |
3.3.2 光暗比处理方法 |
3.3.3 竹黄菌生物量测定 |
3.3.4 竹黄菌形态观察及菌团直径测定 |
3.3.5 竹红菌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
3.3.6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3.3.7 活性氧含量测定 |
3.3.8 抗氧化酶的检测 |
3.3.9 活性氧清除剂维生素C处理方法 |
3.3.10 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检测 |
3.3.11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生物量的影响 |
3.4.2 光暗条件对竹黄菌形态的影响 |
3.4.3 光暗条件对HA合成的影响 |
3.4.4 光暗条件对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5 光暗条件对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光暗条件下活性氧与HA合成关系 |
3.4.7 光暗条件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影响 |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光质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竹黄菌培养 |
4.3.2 红光培养的处理方法 |
4.3.3 RNA提取和cDNA文库的构建 |
4.3.4 cDNA文库测序、拼接和注释 |
4.3.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4.3.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聚类分析 |
4.3.7 qPCR的验证 |
4.4 实验结果 |
4.4.1 红光影响竹黄菌的生长及HA生物合成 |
4.4.2 竹黄菌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和序列拼接 |
4.4.3 竹黄菌转录组unigene的注释 |
4.4.4 红光影响竹黄菌基因的转录表达 |
4.4.5 红光影响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的机制 |
4.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8)基于RNA-Seq技术的竹红菌甲素和20-羟基蜕皮甾酮的生物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竹黄菌及竹红菌素研究进展 |
1.1.1 竹黄和竹黄菌简介 |
1.1.2 竹红菌素简介 |
1.1.3 竹红菌素生物合成调控 |
1.2 露水草及 20-羟基蜕皮甾酮研究进展 |
1.2.1 露水草简介 |
1.2.2 20-羟基蜕皮甾酮简介 |
1.2.3 植物甾酮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 药用植物和药用真菌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1 转录组学方法 |
1.3.2 药用植物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
1.3.3 药用真菌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竹黄菌生长和竹红菌甲素合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竹黄菌培养 |
2.3.2 表面活性剂处理方法 |
2.3.3 Triton X-100 最佳诱导条件筛选 |
2.3.4 竹黄菌形态观察和生物量测定 |
2.3.5 HA提取和含量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Triton X-100 促进竹红菌素的生成 |
2.4.2 Triton X-100 对竹黄菌表观形态的影响 |
2.4.3 Triton X-100 最佳诱导条件的筛选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Triton X-100 对竹黄菌转录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竹黄菌培养 |
3.3.2 RNA提取和cDNA文库的构建 |
3.3.3 cDNA文库测序、拼接和注释 |
3.3.4 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筛选 |
3.3.5 DEGs的GO聚类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竹黄菌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和序列拼接 |
3.4.2 竹黄菌转录组unigene的注释 |
3.4.3 Triton X-100 影响竹黄菌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Triton X-100 作用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实验试剂 |
4.2.4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竹黄菌培养 |
4.3.2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染色观察 |
4.3.3 ROS的含量测定 |
4.3.4 膜通透性分析 |
4.3.5 脂肪酸的提取和测定 |
4.3.6 实时定量PCR(qRT-PCR) |
4.4 实验结果 |
4.4.1 Triton X-100 提高竹黄菌细胞膜通透性 |
4.4.2 Triton X-100 对竹黄菌中跨膜转运的影响 |
4.4.3 Triton X-100 诱导竹黄菌中活性氧迸发 |
4.4.4 Triton X-100 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露水草叶和根转录组比较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露水草的培养 |
5.3.2 20E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测定 |
5.3.3 cDNA文库的构建、测序、拼接和注释 |
5.3.4 DEGs的筛选 |
5.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聚类分析 |
5.3.6 实时定量PCR(qRT-PCR) |
5.3.7 露水草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露水草叶片和根中 20E的含量测定 |
5.4.2 露水草cDNA文库的测序、拼接和注释 |
5.4.3 露水草叶片和根转录组中DEGs的筛选 |
5.4.4 露水草中次级代谢相关unigene的筛选 |
5.4.5 20E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
5.4.6 露水草叶片和根中差异表达CYP450s的筛选和验证 |
5.4.7 露水草中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分析 |
5.4.8 露水草中SSRs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蛇足石杉简介 |
1.2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 |
1.3 天然色素 |
1.4 苝醌类化合物 |
1.4.1 苝醌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
1.4.2 竹红菌素 |
1.4.3 痂囊腔菌素 |
1.5 竹黄菌发酵产苝醌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竹黄菌概述 |
1.5.2 竹红菌素等苝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调控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苝醌类化合物HPLC检测方法建立及含量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液的配制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色谱柱的选择 |
2.2.4 色谱条件的确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3.3 HPLC检测方法验证实验 |
2.3.4 分光光度计检测方法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氮源和无机盐对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优化及组分调控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材料与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种子制备 |
3.2.2 摇瓶培养 |
3.2.3 菌体干重的测定 |
3.2.4 苝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
3.2.5 苝醌类化合物总量及其组成含量的测定 |
3.2.6 Shiraia sp. Slf14液体培养过程曲线的绘制 |
3.3 实验结果 |
3.3.1 Shiraia sp. Slf14生长规律研究 |
3.3.2 碳源对Shiraia sp. 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优化及组分调控 |
3.3.3 氮源对Shiraia sp. 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优化及组分调控 |
3.3.4 无机盐对Shiraia sp. Slf14苝醌类色素的发酵优化及组分调控 |
3.3.5 发酵培养基正交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氨基酸、维生素对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优化及组分调控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材料与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培养基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氨基酸种类对菌体的生长及苝醌类化合物总量的影响 |
4.3.2 氨基酸种类对菌体产苝醌类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4.3.3 维生素种类对菌体生长及苝醌类化合物总量的影响 |
4.3.4 维生素种类对菌体产苝醌类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产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竹黄菌简介 |
1.1.1 竹黄菌及竹黄 |
1.1.2 竹黄菌的寄主 |
1.1.3 竹黄的生长条件 |
1.1.4 竹黄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 竹红菌素简介 |
1.2.1 竹红菌素的理化性质 |
1.2.2 竹红菌素的应用 |
1.3 竹黄菌的人工培养 |
1.4 竹红菌素的生物合成调控 |
1.4.1 温度的影响 |
1.4.2 起始p H的影响 |
1.4.3 碳源的影响 |
1.4.4 氮源的影响 |
1.4.5 培养时间的影响 |
1.4.6 微量元素的影响 |
1.4.7 金属离子的影响 |
1.4.8 诱导子的影响 |
1.5 光照对丝状真菌生长发育以及次级代谢的影响 |
1.5.1 光照对丝状真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
1.5.2 光照对丝状真菌次级代谢的影响 |
1.6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竹黄菌液态发酵生产竹红菌素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试剂 |
2.2.4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平板培养 |
2.3.2 种子培养 |
2.3.3 摇瓶培养 |
2.3.4 竹黄菌生物量的测定 |
2.3.5 竹红菌素提取方法 |
2.3.6 竹红菌甲素测定方法 |
2.3.7 碳源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3.8 氮源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3.9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竹黄菌培养形态观察 |
2.4.2 HPLC测定竹红菌甲素 |
2.4.3 碳源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4.4 可溶性淀粉浓度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4.5 氮源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4.6 硝酸钠浓度对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 |
2.4.7 优化后竹黄菌液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生长曲线 |
2.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发育及竹红菌素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培养基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竹黄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3.3.2 不同光质处理竹黄菌菌株 |
3.3.3 不同光质处理后菌落形态的观察 |
3.3.4 不同光质处理后菌落产分生孢子数量统计 |
3.3.5 不同光质处理后竹黄菌生物量的测定 |
3.3.6 不同光质处理后竹红菌素含量的测定 |
3.3.7 筛选最适红光光照强度 |
3.3.8 活性氧的染色观察 |
3.3.9 活性氧的测定 |
3.3.10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3.11 竹黄菌RNA提取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12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实验光源的光谱 |
3.4.2 不同光质处理后菌落形态特征 |
3.4.3 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产孢量的影响 |
3.4.4 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生长的影响 |
3.4.5 不同光质处理对竹黄菌产竹红菌甲素的影响 |
3.4.6 红光光强对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甲素的影响 |
3.4.7 红光处理对竹黄菌活性氧的影响 |
3.4.8 红光处理对竹黄菌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9 红光处理对竹红菌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
3.5 本章讨论与小结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花北醌类化合物产生菌液态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牛樟芝活性成分发酵耦合提取新工艺的初步探究[D]. 邢皓.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氯化镧对竹黄菌合成竹红菌甲素的调控研究[D]. 陆参松. 苏州大学, 2019(04)
- [3]一氧化氮对竹黄菌菌丝培养生产竹红菌素的调控[D]. 王月. 苏州大学, 2019(04)
- [4]灵芝菌丝体固态发酵转化豆渣的研究[D]. 申春莉.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竹黄菌高效利用玉米糁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研究[D]. 高瑞杰. 江南大学, 2018(04)
- [6]牛樟芝深层液体发酵产4-乙酰基安卓奎诺尔B工艺研究[D]. 金彧菡.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7]超声和光照对竹红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D]. 孙春晓. 苏州大学, 2018(12)
- [8]基于RNA-Seq技术的竹红菌甲素和20-羟基蜕皮甾酮的生物合成研究[D]. 雷秀云. 苏州大学, 2017(07)
- [9]蛇足石杉内生真菌Shiraia sp.Slf14苝醌类化合物的发酵调控研究[D]. 毛玲雯.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10]光质对竹黄菌生长及竹红菌素生产的调控研究[D]. 章明晔. 苏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