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荒漠地区发展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琴[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沙产业生态效益评估 ——以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基地为例》文中提出沙产业(Deserticulture)被称之为“第六次产业革命”,指在沙区充分利用有利资源条件、具有高知识密集程度的现代化农业产业。2017年,中共十九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重视经济发展,促进绿色、高效、共享的经济发展方式,沙产业通过改变可控因素可以高效利用沙区的资源,具有推动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的双重贡献,既是沙区经济发展有力推手,也肩负着举足轻重的生态屏障功能。沙产业是沙区开展的以高知识密集程度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以生产农产品和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产品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从而体现其价值,但是其提供的防风固沙、土壤肥力、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和环境污染、水资源消耗等生态服务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功能难以直接用经济学方式进行价值核算,是一项复杂和难以统一的评价体系,因而在进行管理和规划时常被忽略。但也有少部分的学者对沙区产业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算。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因气候和人类活动地表多沙物质,而马铃薯多种植于沙性土壤中,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的生长特性,相比于传统的玉米种植需水量少,生长期短,单位亩产价值更高,故广泛种植于榆林的毛乌素沙地、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因此对沙地马铃薯沙产业进行生态效益评估,通过筛选适合纳入核算的指标建立同类地区、同类生态系统的评估体系,从而使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可重复、可比较、可应用的业务化核算目标,对于沙区产业规模扩大和成为防沙治沙研究示范基地也具有重要意义。沙地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除了产品提供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容易被忽略的生态服务价值,故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参照荒漠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评估体系,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沙产业生态效益评估体系。评估指标包括产品提供、防风固沙、土壤肥力、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在内的正效应和环境污染、水资源消耗的负效应。以科尔沁沙地翁牛特旗的凌志马铃薯愚公岭项目为沙产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实证案例进行野外实地调查采样,对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物质量进行测量和计算,采用市场价值法对其进行服务价值量估算。樟子松是科尔沁沙地乃至整个北方沙区防风固沙物种,经过大面积种植现在已形成具有退化、老龄化和过量水分利用的缺点,所以不能继续栽种,故通过对比沙产业和樟子松的生态效益,得到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修复的最优路径。经过本文的计算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马铃薯种植区单位面积每年产品提供价值为73500元/hm2,植被的防风固沙价值为1380元/hm2,保持土壤肥力的价值量为173547.444元/hm2,固定二氧化碳价值为3826.20元/hm2,释放氧气价值为3833.93元/hm2,水源涵养价值为712.88元/hm2,环境污染价值为3176.35元/hm2,水资源消耗价值为1775.5元/hm2。据统计去除负效应后马铃薯种植区每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737594.217元,折合成单位面积马铃薯种植区每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51848.594元/hm2,马铃薯种植基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小依次是:土壤肥力效益>产品供给效益>固碳释氧效益>防风固沙效益>水源涵养效益>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2)在评估以马铃薯种植区为例的沙产业生态效益时,包括产品提供、防风固沙、土壤肥力、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在内的正效应生态价值高达256800.444元/hm2,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效应价值为4951.85元/hm2,正效应远高于负效应。(3)沙地樟子松林的产品提供效益为26217.0元/hm2,占樟子松林生态服务总价值的11.35%,阻滞降尘效益为5644元/hm2,占2.44%,土壤肥力效益为278919.9元/hm2,占85.32%,固碳释氧效益为1066.436元/hm2,占0.46%,水源涵养效益为962.321元/hm2,占0.42%,据此每年单位面积沙地樟子松林的综合生态效益为230910.857元/hm2,其中各项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肥力效益>产品提供效益>阻滞降尘效益>固碳释氧效益>水源涵养效益。(4)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区单位面积每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51848.594元/hm2,樟子松林地230910.857元/hm2,则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樟子松林地高20937.737元/hm2,因此在选择沙区生态恢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时,在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应优先选择马铃薯等为代表的沙产业。沙产业作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人工调控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沙区经济开发方式,在维护粮食生产和改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伴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紧缺,沙产业作为扩大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未来应该更加注重沙产业的规模化种植和可持续发展。农业型沙产业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对沙区的土地、阳光、水分等资源高效利用,做好沙区资源的量化评估,为沙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依据,也要积极探索不同沙产业的发展模式,形成沙区高效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包亚琴[2](2021)在《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是绿洲和荒漠植被的载体,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如何做好土壤磷养分资源管理,让土壤最大化供应植被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磷素合理利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本研究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区几种代表性的土地覆被类型(湿地、100年灌溉农田、杨树林、樟子松、30年人工梭梭、固定沙地、沙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取样及土壤磷养分实验分析,对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的分布特征及磷素有效性进行研究,从土壤磷素利用与管理的视角分析土壤磷养分资源分布特征,提出土壤磷养分资源管理策略,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区域土壤环境,为区域土壤养分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得出:(1)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含量分布差异特征显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100年农田的速效磷、土壤无机磷、有机磷含量较高,固定沙地及沙丘各磷素形态含量偏低。磷素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植(作)物生长发育、作物产量、土壤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并使其达到平衡状态对于植被生长及土壤环境优化十分重要;(2)结合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分布属于中等变异性甚至强变异,总体上表明研究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磷素含量分布分异特征显着;(3)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各磷素形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磷组分之间相互转化、影响和制约,然后供给植物吸收利用,对土壤供磷和植物营养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不同土地覆被下全磷与大多磷素形态相关性较好,速效磷与各磷素形态相关性不高,各磷素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程度不一;(4)通过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主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土壤有效性转化的主要磷素形态为Ca8-P、Ca2-P、中等活性有机磷等,研究区样地土壤磷素有效性状况总体较低,不利于植被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从土壤磷素利用与管理的视角分析土壤磷养分资源分布特征,提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管理策略,为研究区植被健康生长发育、土壤合理施肥、磷养分循环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沈潮[3](2020)在《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纯林、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和樟子松×榆树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及微生物量C、N、P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垂直分布规律,比较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养分转化方面的差异,为科尔沁沙地樟子松防护林建设与可持续经营提供建议。结果表明: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C、N、P含量均低于全国水平,C/N高于全国水平,土壤微生物量C熵、N熵和P熵处于较高水平。整体而言,随季节变化,樟子松纯林土壤有机C含量在0-20 cm土层上升,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下降;全N、速效P、微生物量N含量上升;全P和微生物量C含量下降;速效N含量在0-20 cm和40-60cm上升,在20-40 cm下降。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有机C含量下降;全N含量在0-20cm土层无显着变化,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上升;速效N含量、微生物量N和P含量下降;全P含量在0-20 cm和40-60 cm下降,在20-40 cm土层上升;速效P含量上升;MBC含量在0-20 cm土层上升,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下降。樟子松×榆树混交林土壤有机C含量在0-20 cm土层上升,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无显着变化;全N含量在0-20 cm土层无显着变化,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上升;速效N量、全P量、MBN和MBP含量下降;速效P含量上升;MBC含量在0-20 cm和40-60 cm土层上升。对各土壤因子主成分分析得分排序为:樟子松×怀槐混交林>樟子松×榆树混交林>樟子松纯林。因此,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改良效果最好。该论文有图46幅,表9个,参考文献85篇
梁洁[4](2020)在《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贺兰山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分界线。由于该地区降水不足、气候条件较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人为的干扰与破坏,使本就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更加的脆弱。随之带来的还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随着对“生态式”环境建设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多方面调研和对比与借鉴国内外成功案列,确立一个“近自然、仿自然”的建议思路,这个思路是基于落实习近平主席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基础原则性的方法论,从贺兰山东麓的一个点上,立图从尊重自然生态多样性规律的角度,发生“生态式”绿色建设的变革,并起到实验示范的作用。论文重点通过对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的设计进行研究,解决了植被的修复问题。通过结合生态学中生境的定义,对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地形、水、土壤等生境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在满足场地所需要的生境条件后,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布局进行设计研究。让植物群落在满足基本生态功能的要求下,又能达到审美的需求。通过对该片区域的研究总结,对今后相类似的场地设计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利用价值。
厉静文[5](2020)在《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自然条件恶劣,流动沙丘广布,每年大量风沙输入黄河,导致黄河堵塞、河床抬升,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岸防护林老化枯死严重,保存率不到20%,急需更新改造,因此营建阻沙型防护林体系对减轻风沙灾害,改善和恢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良好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此以乌兰布和沙漠造林树种樟子松、新疆杨、沙枣、旱柳、柽柳、梭梭、花棒、柠条、白刺、油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现状基础上根据树种组成(纯林型、阔叶乔灌混交林型和针阔乔灌混交林型)、林龄(低龄、中龄和高龄)和株行距(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设计了3大类81种防护林配置模式。采用风洞模拟研究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风速频数分布、风速流场和防风效能,对比分析了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防风效果。根据防风效果筛选出的典型防护林配置模式,采用输沙风洞实验方法开展了输沙量、风蚀速率和降尘量观测,对比研究了不同配置防护林的阻沙和固沙效果。综合防风与阻沙实验结果提出了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新模式,为黄河岸边防护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乔灌混交林带防风能力高于乔木纯林带和灌木纯林带。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新疆杨组成的阔叶乔灌混交林带和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樟子松组成的针阔乔灌混交林带防风能力突出。林带防风效能随带高增加而增加,且防风效能最佳区随带高增加向后移动;高密度林带降低风速的作用突出,但随林带高度的增加,密度对其影响减弱。低龄高密度林带防风效果优于同高度疏林,中密度高龄林带防风效果与低龄高密度林带相当。(2)乔灌针阔混交林带固沙能力突出优于乔灌阔叶林带、针叶纯林带和灌木纯林带。相同风速下,林带林龄越大,土壤风蚀速率越小;风速越大,高龄林带减少土壤风蚀作用越明显;不同配置林带带后降尘随距离增加而增多,乔灌混交林带带后总降尘量少于纯林型林带。不同防护林配置模式的土壤输沙量与风蚀速率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林带覆盖下土壤风蚀小于裸露地表。(3)针阔叶乔灌混交林带是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理想的配置模式。综合考虑不同配置林带的防风效果和固沙效果以及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研究认为多树种组成的乔灌混交林带,即油蒿、梭梭、柽柳、樟子松、旱柳组成的针阔乔灌林带和油蒿、柽柳、沙枣、旱柳、新疆杨组成的阔叶乔灌林带,是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阻沙型防护林较为理想的配置模式。同时林带营建初期,林带高度有限,增加林带密度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入黄量;随林带高度增加,适当间伐增加其疏透性可以保持林带的阻沙能力。
张军[6](2020)在《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东北的黑土区是世界着名的四大黑土区之一,自清朝末期开垦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种和不断增强的生产活动,遭受到了严重的土壤侵蚀,且加速退化。为恢复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尤其是风蚀,黑龙江省西部典型黑土区的人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种植以杨树、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灌木柳等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已经成为了该地区农林复合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林业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作物高产稳产、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出现了林分退化现象,关于人工林地力衰退的报道也较多。人工林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林地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性质恶化。林地土壤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养元素转化的枢纽,对林木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综合评价土壤质量、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维持地力长期发挥作用也是当前农林科学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区农业大县拜泉县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筛选了 5种同林龄(19年)不同类型的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小黑杨纯林X、落叶松纯林L、樟子松纯林Z、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SL、落叶松与樟子松混交林ZL),6种林龄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带样地(即幼龄林X09、中龄林X03、近熟林X99、成熟早期林X95、成熟晚期林X88、过熟林X84),4种林龄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样地(即幼龄林L99、中龄林L92、近熟早期林L87、近熟晚期林L81),1个弃耕20年的对照样地(CK),共计14种样地(不同类型防护林中的X、L分别与不同林龄防护林系列的X99、L99相同)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类型、不同林龄防护林的0-60cm 土层的20种土壤性质,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0-20 cm 土层)的细菌16S rDNA多样性;运用“时空替代法”研究不同林龄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最小显着差异检验(LSD)研究土壤性质的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克服土壤指标体系的多重共线性筛选出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并用其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高通量测序(HTS)和生物信息技术分析得到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通过对比KEGG代谢通路数据库对所得细菌群落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涉及C、N、P、S的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大小,对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功能潜势进行预测,通过对土壤性质和不同类型样地间具有显着差异的物种进行冗余分析(RDA)得到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的重要土壤性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L、Z、SL均比CK显着增加了土壤容重(BD);在各类型防护林中,ZL的土壤饱和持水量(SHC)、毛管持水量(CHC)、田间持水量(FHC)、毛管孔隙度(CP)、总孔隙度(Pt)、通气度(Ae)均最大,而L的SHC、CHC、FHC,X的CP、Pt,X的Ae均最小;X、L、SL均比CK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ZL 比其他类型防护林和CK均显着提高了 CP、Pt,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提高了 Ae,且ZL比X和SL提高的更显着;Z比CK和L显着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NCP);各类型防护林均显着降低了土壤质量含水率(MCg),且ZL降低的程度显着大于X和显着小于L。各类型防护林均比CK显着减小了土壤pH、总有机碳含量(TOC)、总氮含量(TN)、总磷含量(TP),X、L、ZL均显着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NN),而Z显着增加了NN;X、L、Z、SL均显着增加了速效钾含量(AK),且X增加的最显着;X比其他类型显着降低了土壤pH,却显着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AN);X、L、SL均比ZL显着降低了 TOC;L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磷含量(AP),却显着降低了 TP;Z、SL均显着降低了 AP。各类型防护林维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MBN)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X>Z>SL>ZL>L。(2)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TOC、NN、AK、TK六个指标。不同类型防护林地土壤的SQI排序为Z>ZL>SL>L>X。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随着林龄的增加,BD呈先降低、后增加,在中龄林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变化;SHC、CHC、FHC、NCP、MCg变化方向一致;Ae持续增大,在成熟晚期林达到最大值,并且在成熟林和过熟林中显着高于CK。各林龄防护林,随林龄增加显着降低了土壤pH、TOC、TN、TP,提高了 AN、AK;除幼龄林外,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NN;各林龄的AP变化较为复杂,在成熟早期林中显着低于CK,而在成熟晚期林和过熟林中又显着高于CK;除幼龄林的MBC变化不大外,其他林龄MBC均比CK显着降低;中龄林和过熟林比CK显着降低了 MBN,幼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MBN。(2)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FHC、Ae、NN、AN、TK五个指标。SQI(土壤质量指数)排序为X88>X84>X95>X99>X09>X03>CK,除中龄林外的小黑杨防护林显着地改善了土壤综合质量;防护林地各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各土层SQI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成熟林或过熟林中,最小值出现于幼龄林或中龄林中。3.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变化与评价(1)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增加了 BD,显着降低了 SHC、CHC、FHC;近熟早期林比近熟晚期林显着降低了 NCP;近熟晚期林比其他林龄显着降低了 CP、Pt;各林龄均比CK显着降低了 MCg,却显着提高了 Ae,且幼龄林和中龄林的Ae显着高于近熟林;各林龄防护林均显着降低土壤pH、TOC、TN、TP,其中,幼龄林土壤pH显着高于其他林龄,中龄林的TOC、TN显着低于近熟晚期林,近熟早期林的TP显着高于其他林龄;各林龄增加了 AN、AP、AK,其中,近熟晚期林比近熟早期林显着增加了AN、AK,中龄林比其他林龄显着增加了 AP;近熟晚期林显着提高了 NN,而幼龄林显着提高了 TK;各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各土层的MBC、MBN均比CK显着下降。(2)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所筛选的MDS包含SHC、NCP、MCg、NN、AK五个指标。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的SQI排序为L99>L81>L92>L87>CK,与CK相比,落叶松防护林的SQI虽然稍有增加,但没有达到显着程度;落叶松防护林地0-20 cm 土层SQI基本也都高于对照,20-40 cm土层SQI却小于对照,这种差异在近熟晚期林均达到显着水平;10-20 cm 土层和40-60 cm 土层SQI最大值出现在幼龄林中,0-10 cm和20-40 cm土层SQI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近熟林L81和L87中;而各层的SQI最小值随林龄的增加逐渐出现在更深层土壤中。4.不同类型防护林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1)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不同,优势门均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孢菌门,但丰度差异最大门的是放线菌门;Krasilnikovia、Rubrobacter、RB41是共有的优势属,并且优势菌属在樟子松纯林中分布最多;Actinoplanes和Krasilnikovia分别是0-10 cm 土层和10-20 cm 土层防护林地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差异最大的属,也是这两个土层土壤细菌群落构建的关键属;土壤细菌的特有OTUs数量在0-10cm土层高于10-20cm土层,在CK中高于防护林。ZL的OTUs总数最多。(2)不同类型土壤细菌的固碳、有机质分解与同化,固氮和氮素同化,解磷能力、硫酸盐同化和异化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其中SL菌群基因功能综合潜势较强,X较差,ZL、Z、L处于中等水平。(3)对防护林不同土层细菌群落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壤性质因素在0-10 cm土层是AK、TN、Ae,在10-20cm土层是pH、AN、MCg、TOC。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防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分布和群落组成有不同的影响;不同林龄小黑杨农田防护林和不同林龄落叶松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性质虽然随林龄的增加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均提高了其土壤综合质量;从林地土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在黑龙江西部黑土区营建农田防护林时,纯林应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树种,混交林则优先考虑采用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模式;造林树种是引起土壤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土壤细菌群落的变化是树种性质和土壤性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可为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建设树种的筛选与优化、农田防护林林地土壤的调控、农田防护林更新模式的选择与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薛文瑞,满多清,徐先英[7](2019)在《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几十年来河西荒漠绿洲农田防护林建设过程中树种选育与林种多样化发展的技术、模式、效益、发展趋势等,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参考。
王新友[8](2020)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文中认为荒漠草地(Desert grassland)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种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人工固沙植被(Sand-fixing vegetation)是保护和稳定荒漠草场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群众和学者的一致认同。然而,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长期被忽略,缺乏可靠方法的核算以及详实的实测数据验证。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和气候的敏感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防沙治沙与人工固沙植被建设的荒漠草地区域之一,其沙漠化与固沙植被建设在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主要从实验、模型模拟、验证三个层次展开研究:首先,以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固碳以及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机理(过程、规律、速率),分析了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的影响。然后,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模拟并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和碳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围封和退耕还林情景下的固碳潜力。最后,利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实测数据对CBP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显着提高了干旱区沙化土地植被和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以地上植被和表层0-5 cm土壤提高最为明显。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0.75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2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25倍,其固碳速率与同区域沙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植被的固碳速率相当,但其碳储量仅约为稳定天然白刺固沙植被的1/3。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2.48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7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3.5倍,但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29.4%。35a梭梭人工固沙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达到3.23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9 kg C/m2/a,较流动沙丘提高了3.4倍,但是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35.1%。显然,人工梭梭固沙植被还存在很大的固碳潜力。2.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土壤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而后逐渐增加。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在0-10a阶段增长快速,10a时达到峰值2.7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3.65、3.01和6.68倍;而土壤碳储量在35a达到峰值2.48 kg C/m2,分别是25a、10a、3a的1.09、1.56和2.41倍;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在10a时达到峰值4.3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1.34、1.36和2.99倍,这说明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的碳储量大小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大,意味着梭梭固沙植被的生长状况决定着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3.风蚀和降尘是沙漠地区最频繁的风沙活动,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汇的重要因子。风蚀被人工固沙植被截留的沙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5年平均值为1.12±0.42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人工固沙植被阻挡风蚀引起的碳固定速率占到其土壤碳固定速率的1.58%,占到其系统碳固定速率的1.21%。在人工固沙植被下垫面上,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为2.47±0.47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占人工固沙植被土壤固碳速率的3.48%,占到其系统固碳速率的2.67%。4.土壤碳通量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夜变化特征,主要受种植年限、土壤水含量和土壤结皮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碳通量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碳通量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建设和去结皮处理显着提高了沙漠土壤碳通量,而且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水含量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的关键因素,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着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5.CBP碳计量模型预测显示,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当前(39a)的碳储量为0.81 Tg C,固碳速率为0.045 kg C/m2/a;在0-100a时间尺度内的最大固碳潜力为2.19 Tg C,是当前碳储量的2.71倍,固碳速率为0.19 kg C/m2/a;在35a-100a时间尺度上,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逐渐减小,并在80a后变成碳源,100a时碳排放达到0.44 Tg C。35a时,CBP碳计量模型预测结果和样地法估算结果两者相差34.5%,这验证了CBP碳计量工具在干旱荒漠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碳储量主要分布于民勤县与凉州区,合计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92.4%;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1.15 Tg C,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84.8%。降低植被死亡率、实施围封和植被建设措施能显着增强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6.0-35a时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随种植年限先增大后减小的机理在于在0-10a期间人工梭梭固沙植被逐渐兴盛,植被碳储量迅速增加,并在10a左右达到峰值,随种植年限的增长,梭梭固沙植被开始衰败和死亡,植被碳储量下降,引起生态系统碳密度减小。调控和提升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关键在于设法使土壤水含量高于植物枯萎点,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荒漠草地稳定。为了维持碳汇效益和避免将来变成碳源,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亟待保育和重新恢复。研究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固沙植被固碳过程、规律、速率、土壤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干旱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计量了风蚀和降尘在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中的比重,是对干旱荒漠区碳汇估算方法的创新。首次应用了CBP碳计量工具模拟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和潜力,并用样地法的估算结果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干旱区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的精确估算和提升提供了参考,对干旱荒漠灌丛草地的生态维持以及科学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苏敏[9](2019)在《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化是研究全球土地资源锐减、土地生产力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对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可以为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治沙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保障。该文以我国呼伦贝尔沙区为研究区,基于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以土地沙化防治为目的,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并针对于不同的立地类型特征提土地沙化防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干燥度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区(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根据地貌特征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6个立地类型组(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平原、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河谷滩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沙丘地、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河谷滩地),以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等指标将呼伦贝尔沙区划分为18个立地类型。(2)该文绘制出呼伦贝尔沙丘地分布范围和面积,面积为6369.13km2,呈上、中、下三条沙带分布:第一条沙带北起鄂温克的乌勒古格德,南到巴润罕达盖音毛德,东临大兴安岭林区;第二条沙带伊敏河及锡尼河两岸,北起海拉尔谢尔塔拉牧场十二队,南到巴彦岱护林站;第三条沙带分布在沿海拉尔河南岸,西起动呼伦湖东北岸,东到海拉尔西山。(3)得出精准的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图,针对沙丘地提出轮牧管理、樟子松林封育、樟子松野生苗植苗造林、灌草混播、设置机械沙障、建设护岸林等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治沙方式;针对平原立地类型组提出飞播造林、设置灌木活沙障、退耕还林、保护性耕作、设置农田防护林、建立管护站、封育管理等控制载畜量和植被建设的治沙方式;针对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提出建设护岸林和水源涵养林、种植耐盐碱植物、铺设耐盐碱材料等植被修复治沙方式。该研究为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工作提供了更精准的科学依据,为全国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提供技术支撑。
王艺钊[10](2019)在《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防护林防风效果,提高葡萄成活率与结实率,本研究以示范区内典型防护林带为对象,在风况分析及林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研究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防护林带生长指标、林下植被情况及风速特征结合室内风洞流场模拟研究不同林带风速变化、风速分布、风速加速率及防风效能,确定葡萄园防护林合理的林带走向,林带树种及林带间距,从而优化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防护林体系,为今后葡萄园防护林体系研究提供参考。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乌兰布和沙产业园区4-7月平均风速较大,月平均风速最大为4.40 m/s,最小为2.38 m/s,该地区以西风和南风为主风向,葡萄生长季为4-6月,以南风为主,起沙风速也相对较大。(2)防护林带林下植被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兼有农田作物和防护林自身树种的幼苗。林下多为荒漠地区常见沙生植物,如:猪毛菜、沙蒿、沙芥,灌木较少。新疆杨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高,为0.89、0.78,刺槐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最低,为0.63、0.54。Simp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刺槐林带最高,最低为新疆杨林带。(3)综合不同林带结构在不同高度下防风效能,得出疏透结构林带在防风效能方面较为平均,且在20 cm高度下优于其他两种林带,最高防风效能达到84.53%。而紧密结构林带在200 cm高度上优于疏透结构林带,最高防风效能在64.16%。根据调查当地葡萄在第一年株高高度大约在10-20 cm左右,所以在林带选择方面应选取疏透结构林带。(4)通过选取典型林带进行风洞流场实验,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流场观测,得出品字形布设林带在不同风速下近地表风速平均值均低于矩形布设林带,差值为0.36、1.08、1.75,随着风速的增加差距逐渐增加。从风速加速率看,新疆杨林带对于布设方式较为敏感,3种风速下品字形布设比矩形布设降低81.71%、68.00%、53.15%,风速加速率差距随风速增加而减小,适合品字形布设,而另外两种树种林带在布设方式上影响不显着;从林带行数上看,4行林带近地表风速平均值小于2行林带,且4行林带防风效能普遍大于2行林带,风速加速率差值为0.64、1.57、1.77,差值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新疆杨林林带适合布设4行林带,而樟子松对于林带行数不敏感,刺槐林带2行林带风速加速率小于4行林带;3种树种在不同风速下风速平均值大小无明显规律,从风速加速率上看,新疆杨对林后的风速减弱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树种。(5)将葡萄园防护林体系划分为机械沙障+灌木固沙带、防风阻沙林带(基干林带)和葡萄园防护林网三部分,通过对沙障选择,基干林带选取及葡萄园防护林网内林带走向,进行树种选择,以及林带间距的确定,最终选取1.5m×1.5 m规格PLA沙障作为固沙带的机械沙障,8行新疆杨和刺槐混交林带作为基干林带,4行品字正方形网格布设新疆杨林带作为农田防护林带。
二、干旱荒漠地区发展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荒漠地区发展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的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沙产业生态效益评估 ——以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沙产业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1.2.3 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 |
2.1 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
2.1.1 科学性和可行性 |
2.1.2 系统性和独立性 |
2.1.3 稳定性和动态性 |
2.2 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 |
2.2.1 产品提供效益评估 |
2.2.2 防风固沙效益评估 |
2.2.3 土壤肥力效益评估 |
2.2.4 固碳释氧效益评估 |
2.2.5 水源涵养效益评估 |
2.2.6 环境污染评估 |
2.2.7 水资源消耗评估 |
第三章 沙产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3.2 产品提供效益 |
3.2.1 产品提供物质量 |
3.2.2 产品提供价值量 |
3.3 防风固沙效益 |
3.3.1 防风固沙物质量 |
3.3.2 防风固沙价值量 |
3.4 土壤肥力效益 |
3.4.1 土壤肥力物质量 |
3.4.2 土壤肥力价值量 |
3.5 固碳释氧效益 |
3.5.1 固碳释氧物质量 |
3.5.2 固碳释氧价值量 |
3.6 水源涵养效益 |
3.6.1 水源涵养物质量 |
3.6.2 水源涵养价值量 |
3.7 环境污染 |
3.7.1 环境污染物质量 |
3.7.2 环境污染价值量 |
3.8 水资源消耗 |
3.8.1 水资源消耗物质量 |
3.8.2 水资源消耗价值量 |
第四章 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态效益评估 |
4.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与地貌 |
4.1.3 气候与水文 |
4.1.4 土壤与植被 |
4.1.5 企业概况 |
4.2 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区的生态效益评估 |
4.2.1 实验设计 |
4.2.2 产品提供效益 |
4.2.3 防风固沙效益 |
4.2.4 土壤肥力效益 |
4.2.5 固碳释氧效益 |
4.2.6 水源涵养效益 |
4.2.7 环境污染评估 |
4.2.8 水资源消耗评估 |
4.2.9 马铃薯种植区综合生态效益 |
第五章 樟子松林与马铃薯种植区沙地生态效益对比研究 |
5.1 樟子松林的沙地生态效益估算 |
5.1.1 产品提供效益 |
5.1.2 阻滞降尘效益 |
5.1.3 土壤肥力效益 |
5.1.4 固碳释氧效益 |
5.1.5 水源涵养效益 |
5.1.6 樟子松林的沙地综合生态效益 |
5.2 樟子松林与马铃薯种植区的沙地生态效益对比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初步结论 |
6.2 问题和展望 |
6.2.1 问题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实验方案及数据来源 |
一、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自然环境状况 |
(二)研究区经济社会状况 |
二、实验方案及数据来源 |
(一)实验方案 |
(二)数据来源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章 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特征 |
一、土壤磷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土壤全磷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土壤速效磷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土壤有机磷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土壤无机磷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一)湿地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二)100 年农田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三)杨树林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四)樟子松土壤磷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五)30 年梭梭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六)固定沙地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七)沙丘土壤磷素相关性分析 |
三、土壤磷素方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素有效性 |
一、土壤磷素活化系数 |
二、土壤磷素有效性主因子分析 |
三、土壤磷素有效性综合评价 |
第四章 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 |
一、湿地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 |
二、100 年农田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 |
三、防护林体系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 |
四、固定沙地及沙丘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 |
五、土壤磷养分资源总体特征 |
第五章 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的管理策略 |
一、加强湿地土壤磷养分资源管理 |
(一)栽培湿地植物 |
(二)封育退化湿地 |
(三)加强湿地土壤磷污染治理 |
(四)强化湿地土壤保护力度 |
二、优化农田土壤磷养分资源利用 |
(一)优化农田施肥技术 |
(二)推动“农业+畜牧业”综合农业体系建设 |
(三)挖掘磷养分高效利用的潜力 |
(四)控制农田磷面源污染 |
三、加强防护林体系土壤磷养分资源建设 |
(一)加强防护林根际土壤环境的保护 |
(二)合理搭配种植浅根与深根植物 |
(三)加大人工封育力度 |
(四)平茬复壮 |
(五)加大科技含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
四、促进固定沙地及沙丘土壤磷养分资源累积 |
结论及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樟子松纯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特征 |
3.1 樟子松纯林土壤C、N、P化学计量 |
3.2 樟子松纯林土壤微生物量C、N、P特征 |
3.3 樟子松纯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间的相关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特征 |
4.1 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C、N、P化学计量 |
4.2 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C、N、P特征 |
4.3 樟子松×怀槐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间的相关性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樟子松×榆树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特征 |
5.1 樟子松×榆树林土壤C、N、P化学计量 |
5.2 樟子松×榆树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量C、N、P特征 |
5.3 樟子松×榆树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间相关性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C、N、P比较 |
6.1 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C、N、P化学计量差异性分析 |
6.2 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C、N、P差异性分析 |
6.3 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指标综合评价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支持贺兰山生态恢复的政策 |
1.1.2 贺兰山生境破碎化 |
1.1.3 贺兰山生境营造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生境营造的植物群落设计相关理论 |
2.1 生境与生境营造 |
2.1.1 生境 |
2.1.2 生境营造 |
2.1.3 植物生境 |
2.1.4 生境修复 |
2.2 生境营造的指导思想、要求及目标 |
2.2.1 生境营造的指导思想 |
2.2.2 生境营造的要求 |
2.2.3 生境营造的目标 |
2.3 植物群落 |
2.3.1 生境要素与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关系 |
2.3.2 不同场地生境下的植物群落设计 |
3.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生境类型与植物群落现状 |
3.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条件 |
3.1.1 地质地貌条件 |
3.1.2 气候条件 |
3.1.3 土壤条件 |
3.1.4 水系条件 |
3.1.5 动、植物条件 |
3.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植物群落及其原生生境 |
3.2.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植物群落 |
3.2.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生境 |
4.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方法 |
4.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目标 |
4.1.1 生态性 |
4.1.2 地域性 |
4.1.3 功能综合性 |
4.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修复的营造手法 |
4.2.1 地形塑造 |
4.2.2 引水做功 |
4.2.3 道路沟壑设计 |
4.2.4 植被恢复 |
4.3 植被生态修复措施 |
4.3.1 封禁优先,先封后植 |
4.3.2 先疏后补 |
4.3.3 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 |
4.4 生境营造下的植物群落设计 |
4.4.1 防风固沙背景林带植物配置设计 |
4.4.2 疏林带植物配置设计 |
4.4.3 原生草地带植物配置设计 |
4.4.4 侵蚀沟岸植物配置 |
4.5 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设计 |
4.5.1 阳生旱生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
4.5.2 阳生湿生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
5.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来源 |
附录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5)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防护林结构 |
1.2.2 风速流场研究方法 |
1.2.3 防护林防护效益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植被 |
2.3 气候 |
2.4 土壤 |
3 研究方法 |
3.1 防风实验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1.3 风速观测 |
3.1.4 分析方法 |
3.2 固沙实验 |
3.2.1 实验设备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布设 |
3.2.4 分析方法 |
4 不同配置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
4.1 纯林型林带 |
4.1.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
4.1.2 林带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
4.1.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
4.2 阔叶乔灌混交型林带 |
4.2.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
4.2.2 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
4.2.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
4.3 针阔乔灌混交型林带 |
4.3.1 风速统计分析及频数分布特征 |
4.3.2 风速流场分布特征 |
4.3.3 防风效能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5 不同配置防护林固沙和阻沙效果研究 |
5.1 纯林型林带 |
5.1.1 土壤输沙量 |
5.1.2 土壤风蚀速率 |
5.1.3 降尘量 |
5.1.4 降尘分布特征 |
5.2 乔灌混交型林带 |
5.2.1 土壤输沙量 |
5.2.2 土壤风蚀速率 |
5.2.3 降尘量 |
5.2.4 降尘分布特征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存在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3 土壤性质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3.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3.1.3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3.2 讨论 |
3.2.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3.2.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4.1.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4.1.3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4.2 讨论 |
4.2.1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4.2.2 不同林龄小黑杨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变化及评价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5.1.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相关性 |
5.1.3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的评价 |
5.2 讨论 |
5.2.1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性质的变化 |
5.2.2 不同林龄落叶松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影响因素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
6.1.2 不同类型防护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功能 |
6.1.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差异的土壤性质因素 |
6.2 讨论 |
6.2.1 土壤细菌的多样性 |
6.2.2 土壤细菌的功能 |
6.2.3 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土壤性质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护林树种选择与林种多样化发展 |
2 农田防护林模式 |
3 农田防护林效益 |
4 河西绿洲防护林发展趋势 |
4.1 杨树等速生树种更新 |
4.2 以松改杨、松杨结合、针阔混交林发展 |
4.3 区域特色生态、经济林发展 |
4.4 绿洲边缘退耕地生态恢复 |
4.5 林业新技术应用 |
(8)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1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研究 |
1.2.3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碳计量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水文与水资源 |
2.1.6 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实验 |
2.2.2 实时监测实验 |
2.2.3 室内实验 |
2.2.4 样地碳储量计算方法 |
2.2.5 基于CBP碳计量模型的碳效益模拟预测与验证方法 |
2.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规律与影响因素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系统动态变化特征 |
3.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和规律 |
3.1.3 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固定的影响 |
3.2 讨论 |
3.2.1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2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3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3.2.4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
4.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值比较 |
4.1.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 讨论 |
4.2.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动态变化特征 |
4.2.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
4.2.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BP的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研究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基于CBP碳计量工具的石羊河流域人工植被碳效益预测 |
5.1.2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CBP计量碳效益的实测验证 |
5.1.3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汇提升策略 |
5.2 讨论 |
5.2.1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变化 |
5.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影响因素 |
5.2.3 与其他研究中固碳效益的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沙区立地类型相关概念 |
1.2.2 沙区立地类型划分研究方法 |
1.2.3 地理信息系统在立地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
1.2.4 呼伦贝尔沙地立地类型相关研究 |
1.2.5 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2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植被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2.2.1 人口特征 |
2.2.2 社会经济特征 |
2.2.3 种植制度 |
3.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
3.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3.1.1 遥感影像资料及基础数据 |
3.1.2 野外实地调查数据 |
3.2 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
3.3 立地类型划分体系和指标的确定 |
3.3.1 立地类型区划分指标确定 |
3.3.2 立地类型组划分指标确定 |
3.3.3 立地类型划分指标确定 |
3.4 立地类型命名方法 |
4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条件单因素评价 |
4.1 降雨量与干燥度 |
4.2 地貌因素 |
4.3 植被覆盖度、耕作现状与土壤盐渍化因素 |
4.3.1 植被覆盖度与沙丘地类型 |
4.3.2 呼伦贝尔沙区耕作现状与平原类型 |
4.3.3 呼伦贝尔沙区盐渍化程度与河谷滩地类型 |
5 呼伦贝尔沙区立地类型划分体系与沙化土地防治措施 |
5.1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干旱区(Ⅰ) |
5.1.1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Ⅰ_A) |
5.1.2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Ⅰ_B) |
5.1.3 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I_C) |
5.2 呼伦贝尔高原中温带半湿润区(Ⅱ) |
5.2.1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沙丘地立地类型组(Ⅱ_A) |
5.2.2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平原立地类型组(Ⅱ_B) |
5.2.3 呼伦贝尔高原半湿润区河谷滩地立地类型组(Ⅱ_C)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葡萄防护措施研究现状 |
1.2.2 防护林研究现状 |
1.2.3 防护林林带结构研究 |
1.2.4 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 |
1.2.5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研究 |
1.2.6 防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
1.2.7 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研究方法 |
1.2.8 防护林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土壤 |
2.1.4 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林带情况调查 |
2.2.2 野外观测 |
2.2.3 室内风洞实验 |
2.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风况特征及防护林调查 |
3.1.1 平均风速规律 |
3.1.2 起沙风频率月际规律 |
3.1.3 防护林带结构 |
3.1.4 小结 |
3.2 典型防护林带防风效果 |
3.2.1 不同林带结构的风速分布特征 |
3.2.2 不同林带结构的防风效能研究 |
3.2.3 不同树种组成风速分布特征 |
3.2.4 不同树种组成防风效能研究 |
3.2.5 不同林带宽度风速分布特征 |
3.2.6 不同林带宽度防风效能研究 |
3.2.7 小结 |
3.3 防护林带防风效果风洞模拟实验结果 |
3.3.1 防护林水平风速流场风速变化 |
3.3.2 林带风速统计 |
3.3.3 林带防风效能研究 |
3.3.4 林带模型风速加速率分布 |
3.3.5 小结 |
3.4 防护林林带配置模式优化 |
3.4.1 机械沙障选取 |
3.4.2 防风阻沙林带选取 |
3.4.3 农田防护林带选取 |
3.4.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干旱荒漠地区发展樟子松农田防护林的思路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沙产业生态效益评估 ——以科尔沁沙地马铃薯种植基地为例[D]. 张晓琴. 山西大学, 2021(12)
- [2]荒漠绿洲区不同土地覆被下土壤磷养分资源特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 包亚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土壤及微生物量碳氮磷比较研究[D]. 沈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4]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D]. 梁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防护林配置模拟研究[D]. 厉静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黑土区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及其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D]. 张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7]河西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趋势[J]. 薛文瑞,满多清,徐先英. 防护林科技, 2019(12)
- [8]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D]. 王新友. 兰州大学, 2020(10)
- [9]呼伦贝尔沙区土地沙化防治立地类型划分及对位防治措施研究[D]. 苏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10]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葡萄园基地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研究[D]. 王艺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