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动新一轮浦江两岸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邹钧文[1](2020)在《黄浦江4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规划回顾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浦江两岸是上海的标志性滨水空间,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多年来,该地区经历了由工业仓储向商业、办公、游憩等公共功能的不断更新转型。在此过程中,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至关重要。2016年至2017年上海开展了"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使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成为国内滨水区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建设的样板。在此过程中,作为该项目建设总体纲领和蓝图的《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规划》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回顾该规划开展的背景与思路,归纳总结规划技术创新方法,以及规划实施和公众参与的创新经验,重点探讨超大城市核心区如何以城市更新为手段,开展滨水公共空间精细化提升的策略与措施,以期对国内其他城市同类型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骆斌[2](2020)在《公共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以北外滩滨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公共空间是每个公民社会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娱乐行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是一个人群集中活动的空间区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公民提供社会日常交流生活与文化沟通的平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常态化的休闲娱乐活动和日常生活品质愈来愈受到重视,个性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公民日常社会交往集聚在公共空间中,这对当前公共空间的开发、活动组织以及社会治理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显着提升,生活观念逐步向休闲娱乐式方向转变,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城市社区治理、公民理论等多视角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模式,但对公共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研究的还不多,且对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模式研究的很少。为此,本文借鉴国际主要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成功实践经验,以北外滩滨江为例,从滨江公共空间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方面着手,对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情况进行了总结、梳理、查摆,较为全面地了解掌握了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现状,找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合作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探讨有效的公共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依托党建联盟体(党委领导),由政府设立的组织牵头(政府负责),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社会协同),建立透明化市民监督机制(公众参与),针对性的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法治保障)的公共空间治理模式。拟对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因素进行探索研究,以此来创造迷人的公共场所,满足公众多样性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综合分析研究,能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丁凡,伍江[3](2020)在《上海黄浦江水岸发展的近现代历程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依水而兴,黄浦江的发展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同时黄浦江也是上海城市的象征,对上海独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上海城市空间中不可忽视的空间介体,黄浦江两岸的再生对于上海城市空间更新具有重要的作用,黄埔江的水岸发展脉络映射出上海城市发展的线索。文章通过梳理上海黄浦江两岸空间发展的现代化历程,将黄浦江发展的近现代历程划分为开埠以来(1843—1949)、工业化(1949—1990)、去工业化与浦东大开发(1990—2002)、浦江两岸综合开发(2002—2010)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浦江发展(2010年至今)等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归纳,试图总结黄浦江两岸的发展规律,并对未来的浦江开发以及上海城市空间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王伟强,马晓娇[4](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黄浦江滨水区为例》文中提出黄浦江作为上海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两岸绿道贯通开放后,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大幅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首先对黄浦江滨水地区总体风貌和三个典型空间进行评析,比较贯通前后的公共空间变迁,总结滨水区更新设计策略和意义。其次,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探究改造后的滨水公共空间不同区段人口、社会学的影响差异、与城市腹地开发相关性等问题。借助微博、航拍图像、人口分布、设施分布等多源数据,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评价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研究城市腹地开发对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差异化配置设施、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腹地活力调整区域投资密度等发展策略,为滨水区更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优化方向。
薄宏涛[5](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赵宝静,朱剑豪,邹钧文[6](2019)在《水岸让城市更美好——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自2002年启动两岸综合开发以来的发展历程,剖析分阶段发展重点与总体思路,并重点阐述核心段"45km滨江贯通"建设的理念与措施,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论述新时代新背景下,黄浦江两岸地区新一轮规划发展的愿景与策略。
李端阳[7](2019)在《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滨水区的复兴,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滨水区将成为最适合休闲的空间。首先城市滨水区做为城市中最为典型的公共空间,有其独特的优势,如自然属性明显、资源基础丰富,具有承载游憩活动与发展游憩产业的天然优势,同时也是不同社会群体融合相处的理想空间。就目前来看黄浦江两岸滨水区即将完成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的转变,城市滨水区更新为游憩功能的开发提供了好的平台,黄浦江两岸滨水区在更新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功能复合的区域,未来在城市层面黄浦江两岸将打造属于人民的游憩公共空间、建设最魅力的市民舞台与城市客厅。本文以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探讨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更新为研究目的,主要得出以下几种结论。(1)从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来看,就演化阶段而言,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自1843年开始到2018年截至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843年——1949年)、停滞阶段(1949年——1990年)、初步发展阶段(1990年——2002年)以及复兴阶段(2002年——2018年);就演化规律而言,本文总结了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的三大规律,规律一由“单一型”走向“综合型,规律二由“主导型”走向“合作型”、规律三由“推倒型”走向“渐进型”;就演化因素而言,影响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更新的因素有四种,分别为黄浦江两岸地区更新、市民需求的多样、设计理念的转变以及重大事件的推动。(2)从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结构更新来看,就空间分布现状而言,从整体、局部以及类型三个角度分析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分布现状得出了游憩公共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各滨江区分布的主题性、游憩公共空间分布的叠加性以及空间结构的系统性四大特征;就空间分布变化而言,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的数量与规模一直都处在不断增加与扩大的状态,在复兴阶段黄浦江两岸的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分布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游憩公共空间,并且形成了显着、次显着以及初步形成三个不同等级的游憩公共空间的集聚区。(3)从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功能更新来看,通过对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类型更新的研究发现,游憩公共空间的类型经历了由单一类型向多样类型的转变,这进而也就导致了游憩公共空间从单一功能(观光、观景)向多元复合功能(文化展示、旅游游憩、休闲商业以及生态功能等)的转变。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功能更新的模式主要有三大模式分别为工业遗产活化模式、地标性景观植入模式以及生态景观建设模式,其中工业遗产活化模式又包括场馆类模式、游憩商业模式、创意园区模式以及娱乐休闲区模式。
李佳仪[8](2019)在《上海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实现生产岸线向生活岸线的转变,成为本市居民及游客共享的滨水公共空间。随着城市的转型与发展,滨水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休闲空间,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上海打造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浦江两岸要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必须要对居民、游客在滨水公开空间的休闲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明确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关注滨水公共空间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合理地、高效地开发滨江公共空间,真正实现“还江于民”。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滨水公共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学者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景观规划和设计方面,因而研究创新性地从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即游憩者角度出发,对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的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进行问卷调研,借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与关系。经验证分析之后,本文所有假设显着成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游憩者的感知价值由功能感知价值和情感感知价值两大类构成,功能感知价值包括五个维度,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设施及服务感知、环境感知、文化感知、滨水活动感知和水上活动感知;第二,感知价值内部存在层次作用关系,即功能感知价值对情感感知价值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第三,揭示了滨水区游憩者感知价值对满意度、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通过以上分析,验证了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影响关系,探究了影响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为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提供更具体的参考和建议,实现滨江公共空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化开发,为浦江两岸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助力。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9](2018)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中认为规划四十年,改革再出发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城市规划同行作为这一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总结行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十分必要,对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改革的大潮中,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者,作为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探路者,始终站在改革的前沿和行业发展的前列,锐意进取,砥砺前行。2018年10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同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在《城乡
王星翰[10](2018)在《小陆家嘴地区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和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浦东小陆家嘴地区是上海的金融中心区,也是上海乃至中国代表性现代化建筑聚集区。因此,对小陆家嘴滨水建筑的研究有着很强的典型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小陆家嘴地区滨水标志性建筑的外部形态作为研究对象,将软件分析与视觉理论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与建模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小陆家嘴地区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在发展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与前瞻性分析力求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滨水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引发人们对于滨水建筑与人和城市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本文基本内容为: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意义及方法做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典型滨水区及滨水建筑的发展,并对上海滨水建筑的发展做了概述;第三章整理归纳了滨水区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方法,并对本文采用的视深度分析法和天际轮廓线分析法做了详细阐述;第四章从视深度分析法入手,选定了用于观测研究的九个代表性视点,并在对分析对象进行全面研究筛选之后,分别从视点与标志性建筑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延续第四章的研究,从天际轮廓线角度,分别从空间层次、形态复杂度与高度控制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基于前两章的研究以及国际视野下的对比分析,对现有问题做出了总结和建议,并做了探索性的前瞻性建议。
二、启动新一轮浦江两岸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动新一轮浦江两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黄浦江4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规划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发展历程及公共空间贯通的提出 |
1.1 黄浦江两岸地区建设发展历程 |
1.2 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的提出 |
2 滨江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的难点与目标 |
2.1 规划建设难点与挑战 |
2.2 规划目标与思路 |
3 规划核心策略探索 |
3.1 打通空间断点、激活空间资源,使江岸更开放 |
3.2 强化慢行链接、注入公共活动,使江岸更具活力 |
3.3 聚焦工业遗产,彰显文化底蕴,使江岸更具人文性 |
3.4 关注多维生态网络,凸显辐射渗透效果,使江岸更绿色 |
3.5 着眼全域景观,强化全要素设计,塑造经典形象,使江岸更美丽 |
3.6 运用智慧技术,丰富亲水体验,使江岸更舒适 |
4 规划实施机制创新 |
5 结语 |
(2)公共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以北外滩滨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研究意义 |
(二)上海市浦江两岸开发战略 |
二、国内外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写作框架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
二、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治理理论 |
二、合作治理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节 滨江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 |
一、滨江岸线与滨水城市 |
二、滨江空间岸线功能 |
三、城市滨江公共空间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 |
第二章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现状 |
第一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作情况 |
一、组织保障 |
二、规划特色 |
三、项目建设 |
四、协调情况 |
第二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情况介绍 |
一、国客段建设情况 |
二、置阳段建设情况 |
三、国航段建设情况 |
第三章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当前治理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北外滩滨江当前治理模式剖析 |
一、北外滩滨江日常管理的主要特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
二、北外滩滨江管理机制体制 |
第二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市民满意度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
一、问卷人群的基本特征分析 |
二、滨江公共空间使用行为特征分析 |
三、滨江公共空间使用期望 |
第三节 北外滩滨江面临的机遇、存在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北外滩滨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存在的问题 |
三、北外滩滨江岸线治理问题的成因 |
第四章 国际滨水城市岸线开发治理的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滨水城市岸线开发治理经验 |
一、联合开发管理模式 |
二、政府立法规划主导模式 |
三、资本运作模式 |
第二节 城市滨水区分析 |
一、滨水区结构功能重组 |
二、滨水区用地形态调整 |
三、滨水区开放空间整合 |
第三节 对我国滨江城市岸线治理的认识与思考 |
一、我国滨江城市岸线开发利用面临的困境 |
二、国际滨水城市对我国滨水城市借鉴启示 |
第五章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模式探究 |
第一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总体思路 |
一、公共属性优先,兼顾各方利益 |
二、生态优先、公众参与 |
第二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治理对策建议 |
一、强化滨江公共空间治理社会化 |
二、推进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法治化 |
三、提升滨江公共空间治理智能化 |
四、提高滨江公共空间治理专业化 |
第三节 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模型 |
一、模型设想背景 |
二、模型参数设定 |
三、模型运行环境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的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3)上海黄浦江水岸发展的近现代历程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浦江两岸权力空间的集聚(1843—1949) |
2 浦江两岸的持续工业化(1949—1990) |
3 浦江两岸去工业化与浦东开发(1990—2002) |
4 城市的转型与浦江两岸综合开发(2002—2010) |
5 世博会与全球城市(2010年至今) |
6 结语 |
(4)基于多源数据的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黄浦江滨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研究综述 |
1.1 城市活力理论与研究 |
1.2 滨水公共空间更新研究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浦江两岸滨水公共空间实证研究 |
2.1 总体风貌解析 |
2.2 典型空间评析 |
2.2.1 徐汇滨江北段——龙美术馆片区改造项目 |
2.2.2 世博滨江段——M2游船码头片区改造项目 |
2.2.3 杨浦滨江段——杨树浦工业片区改造项目 |
2.3 活力地段评价 |
2.3.1 基于微博数据的滨水全段活力评价 |
2.3.2 基于航拍数据的重点区段活力评价 |
2.4 相关因子分析 |
2.4.1 周边住区影响 |
2.4.2 腹地设施影响 |
2.4.3 开发强度影响 |
2.5 研究结论 |
3 滨水区促进活力提升的策略 |
3.1 合理利用滨江岸线现状资源,挖掘文化属性 |
3.2 注重滨江设施的差异化配置,强调主题特色 |
3.3 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平衡共赢 |
3.4 结合腹地活力调整区域投资密度,优化空间格局 |
4 结语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6)水岸让城市更美好——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浦江两岸地区建设发展历程 |
2“45km滨江贯通”发展的新阶段 |
3 规划再审视—新一轮黄浦江两岸规划 |
3.1 规划面临问题 |
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 规划设计策略 |
4 结语 |
(7)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休闲时代来临,城市游憩公共空间的地位日益重要 |
1.1.2 滨水区的更新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的发展 |
1.1.3 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推动滨江游憩公共空间的发展 |
1.2 研究选题与意义 |
1.2.1 选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游憩空间 |
2.1.2 公共空间 |
2.1.3 游憩公共空间 |
2.1.4 更新与城市更新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1.1 滨水区游憩功能研究 |
2.2.1.2 游憩公共空间研究 |
2.2.1.3 黄浦江两岸滨水区游憩开发研究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2.1 滨水区游憩功能研究 |
2.2.2.2 游憩公共空间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市更新理论 |
2.3.2 空间结构理论 |
2.3.3 场所文脉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 |
3.1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843 年——1949 年) |
3.1.2 停滞阶段(1949 年——1990 年) |
3.1.3 初步发展阶段(1990 年——2002 年) |
3.1.4 复兴阶段(2002 年——2018 年) |
3.2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规律 |
3.2.1 由单一型走向综合型 |
3.2.2 由主导型走向合作型 |
3.2.3 由推倒型走向渐进型 |
3.3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演化因素 |
3.3.1 黄浦江两岸地区的更新 |
3.3.2 市民需求的多样 |
3.3.3 设计理念的转变 |
3.3.4 重大节事的推动 |
3.4 小结 |
第4章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结构更新 |
4.1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构成 |
4.2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分布现状 |
4.2.1 整体分布现状 |
4.2.2 局部分布现状 |
4.2.3 不同种类分布现状 |
4.3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分布变化 |
4.3.1 基于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 |
4.3.2 基于规模的空间分布变化 |
4.3.3 基于区域的空间分布变化 |
4.4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的空间特征 |
4.4.1 现状特征 |
4.4.2 变化特征 |
4.5 小结 |
第5章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功能更新 |
5.1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类型更新 |
5.2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功能更新表征 |
5.2.1 以单一功能——观光、观景功能为主 |
5.2.2 以多元复合功能为主 |
5.2.2.1 文化展示功能 |
5.2.2.2 旅游、游憩功能 |
5.2.2.3 休闲商业功能 |
5.2.2.4 博览会展功能 |
5.2.2.5 生态功能 |
5.3 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功能更新模式 |
5.3.1 工业遗产活化模式 |
5.3.1.1 场馆类模式 |
5.3.1.2 游憩商业模式 |
5.3.1.3 创意园区模式 |
5.3.1.4 娱乐休闲区模式 |
5.3.2 地标性景观植入模式 |
5.3.3 生态景观建设模式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上海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一 技术路线 |
二 创新点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 |
二 游憩者 |
三 感知价值 |
四 满意度 |
五 行为意向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计划行为理论 |
二 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模型与假设 |
一 研究模型 |
二 研究假设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实证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案例地概况 |
第二节 调研问卷设计 |
一 网络文本分析 |
二 游憩者感知价值的测量 |
三 游憩者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测量 |
第三节 调研实施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 样本描述 |
二 数据描述 |
第二节 因子分析 |
一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三节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一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二 相关关系和路径分析 |
三 中介效应分析 |
第四节 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实证结论 |
一 游憩者感知价值由两大类感知价值六个维度构成 |
二 感知价值内部存在层次作用关系 |
三 感知价值与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之间具有嵌套作用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功能感知价值的提升是基础 |
一 硬件条件建设做基石 |
二 软件条件完善做支点 |
三 活动项目开发做引力 |
第二节 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情感感知价值的营造是核心 |
第三节 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休闲满意度的提升是目标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规划四十年, 改革再出发 |
承前启后, 三版总规指导上海城市建设 |
于探索中前行—1986版总规 |
“八年磨一剑”—2001版总规 |
与时俱进—上海2035总规 |
一脉相承, 引领上海可持续发展 |
以规划促开放, 以开放面向国际 |
跨过浦江, 向东发展 |
编制规划, 重点开发 |
浦东开放, 面向国际 |
规划世博, 打造“城市最佳实践区” |
申办世博, 规划先行 |
“一波三折”的选址 |
浦江上绽放的“花桥” |
世博精神永不落幕 |
创世纪精品, 全力推进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 |
改革开放, “浦江重生” |
新世纪, 打造两岸新格局 |
百年大计, 世纪精品 |
新起点, 打造世界级滨水区 |
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上海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名城保护体系 |
摸清优秀历史建筑“家底”, 创新名城保护监测手段 |
立章建制, 规范名城保护的方式、方法和措施 |
保护规划对标国际,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
从破解困局到助推发展——记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演变 |
凝聚共识, 破解上海交通之困:1985年以前 |
“三年大变样”的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5年 |
规划开启城网时代:1996—2000年 |
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2001年至今 |
从航空港到综合商务区, 看大虹桥发展战略演变 |
大交通到大枢纽 |
大枢纽到大商务 |
大商务到大战略 |
从临港新城总规看“一张蓝图干到底” |
先规划后建设 |
从“海港”到“临港”, 从“田园城市”到“现代装备产业基地” |
从“新城”规划到“多规”合一 |
“一张蓝图干到底” |
后记 |
(10)小陆家嘴地区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2.1 地域范围 |
1.2.2 时间范围 |
1.2.3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球滨水城市与滨水标志性建筑的发展 |
2.1 概述 |
2.1.1 “因水而兴”的城市 |
2.1.2 工业化发展与滨水区的衰退 |
2.1.3 滨水区更新运动 |
2.2 世界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2.1 欧洲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2.2 英国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2.3 美国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2.4 日本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2.5 中国典型滨水城市发展 |
2.3 上海滨水建筑空间的发展 |
2.3.1 上海滨水建筑的发展 |
2.3.2 浦江贯通计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水建筑形态研究综述 |
3.1 滨水建筑形态的研究方法 |
3.2 视深度分析法 |
3.3 天际线轮廓提纯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陆家嘴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的视深度分析 |
4.1 视点选择 |
4.2 调研信息及研究对象筛选 |
4.2.1 关于滨水建筑的筛选 |
4.2.2 关于标志性建筑的筛选 |
4.3 综合评价 |
4.3.1 基于视点研究的视深度分析 |
4.3.2 基于标志性建筑的视深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陆家嘴滨水标志性建筑天际轮廓线分析 |
5.1 视点选择 |
5.2 调研信息 |
5.3 国内外建筑高度控制体系 |
5.3.1 巴黎 |
5.3.2 伦敦 |
5.3.3 纽约 |
5.3.4 北京 |
5.3.5 香港 |
5.4 天际轮廓线分析 |
5.4.1 空间层次 |
5.4.2 形态复杂度 |
5.4.3 高度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小陆家嘴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分析总结与前瞻性研究 |
6.1 国际视野下全球典型滨水城市比较分析 |
6.2 小陆家嘴滨水建筑形态现状总结与建议 |
6.2.1 标志性建筑的消失与保护 |
6.2.2 空间层次与建筑布局 |
6.2.3 高度控制与天际轮廓线 |
6.3 前瞻性研究分析 |
6.3.1 研究对象选取 |
6.3.2 位置条件分析 |
6.3.3 高度模拟与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启动新一轮浦江两岸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浦江4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规划回顾与思考[J]. 邹钧文. 上海城市规划, 2020(05)
- [2]公共空间治理模式研究 ——以北外滩滨江为例[D]. 骆斌.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上海黄浦江水岸发展的近现代历程及特征分析[J]. 丁凡,伍江. 住宅科技, 2020(01)
- [4]基于多源数据的滨水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黄浦江滨水区为例[J]. 王伟强,马晓娇. 城市规划学刊, 2020(01)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6]水岸让城市更美好——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建设的思考[J]. 赵宝静,朱剑豪,邹钧文. 建筑学报, 2019(08)
- [7]黄浦江两岸游憩公共空间更新研究[D]. 李端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上海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游憩者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D]. 李佳仪.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9]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 城乡规划, 2018(06)
- [10]小陆家嘴地区滨水标志性建筑形态研究[D]. 王星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