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分析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层母岩类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肖红平[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夏飞勇[2](2019)在《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背景综合研究》文中提出钱家店铀矿床是近年来在松辽盆地外围勘探时发现的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它的产出层位是上白垩统姚家组。钱家店铀矿床发现至今,前人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其中涉及古物源的研究基本都是定性研究,对于砂岩型铀矿来说,古物源体系重建有助于揭示铀储层沉积期的物源方向,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物源—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关系,阐明物源—沉积体系以及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对于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成矿规律和勘查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大量连续取心的钻孔、高品质测井资料和古生物资料为基础,按照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思路,对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地区姚家组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姚家组等时地层格架,揭示了等时地层格架内姚家组地层和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以砂分散体系为依据,结合沉积体系分析和成因相组合识别技术,重建了姚家组各个小层序的沉积体系域面貌。在等时地层格架下,以姚家组砂岩为研究对象,对取心井的岩心进行系统采集,对大量分析样品进行碎屑组分、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筛选、统计、分析和探讨。通过重矿物组分分析、碎屑颗粒组分,初步判断姚家组砂岩的母岩类型和物源方向;通过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确定姚家组砂岩的母岩类型,并对姚家组沉积期的风化特征和古气候进行了恢复,并对姚家组砂岩的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识别出一个区域性的标志层(嫩江组大套厚层泥层)和六个关键界面(姚家组与下伏岩层之间的不整合面、姚家组内部一个稳定的湖泛面和四个次级的湖泛面)。将姚家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SQK2y),在其内部细分了3个体系域(SQK2y-LST、SQK2y-EST和SQK2y-HST),并将SQK2y-EST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层序组(SQK2y-EST(Pss1)、SQK2y-EST(Pss2)和SQK2y-EST(Pss3)),将SQK2y-HST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小层序组(SQK2y-HST(Pss1)和SQK2y-HST(Pss2))。在此基础上,通过骨架网络地层对比剖面,对这些关键界面和标志层进行追踪对比和闭合,进而建立了姚家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下,姚家组各地层单元地层总体上呈南西—北东向展布,每个单元厚度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减薄的趋势。2.砂分散体系表明姚家组砂体总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物源方向为西南向,自SQK2y-LST→SQK2y-EST→SQK2y-HST砂体继承性发育,砂体的规模逐渐减小。3.钱家店地区姚家组发育两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沉积体系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沉积体系仅发育在SQK2y-LST时期,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角,范围有限;SQK2y-EST和SQK2y-HST时期研究区主体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且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为主。总体上,自南西向北东向,沉积体系的类型由辫状河沉积体系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重矿物聚类分析表明,从SQK2y-LST时期至SQK2y-HST时期,姚家组砂岩的重矿物在平面上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继承性。重矿物ZTR指数和重矿物稳定系数在平面上主要沿南西—北东向展布。5.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中石英含量平均为42%,长石含量平均为37%,岩屑含量平均为21%。姚家组砂岩普遍具有锆石+钛磁铁矿+石榴子石的重矿物组合,不同类型的母岩具有不同的轻、重矿物组合,参照前人对松辽盆地各种母岩的轻、重矿物组合及岩屑成分表,表明研究区姚家组砂岩的母岩类型主要为酸性岩浆岩或变质岩。Qt-F-L和Qm-F-Lt判别图显示姚家组沉积时期的母岩主要来自克拉通内部的古隆起。6.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REE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和中等程度的铀负异常。古气候判别图解表明姚家组沉积期气候为半干旱,在半干旱气候环境下物源区母岩遭受的化学风化作用较弱,这与较低的CIA、CIW、PIA值相符合。微量元素判别的源区母岩主要为长英质火山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物源属性和构造背景判别图解,表明研究区姚家组砂岩源区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判定其物源来自盆地西南部燕山陆内造山带的古隆起,母岩类型主要为中酸性的火成岩类(花岗岩类)和古老的再旋回沉积物。多因素综合判别的方法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1)姚家组物源来自于盆地西南部燕山造山带,母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2)物源区经历了半干旱气候背景下较弱的化学风化作用。(3)物源区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燕山陆内造山带的古隆起与沉积盆地之间是伸展作用下的盆岭系统,持续的隆起为沉积盆地提供了充足的成矿物质来源。
陈果[3](2019)在《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重要的富油气沉积盆地,其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湖相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中生代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关于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沉积中心,而忽视了对盆地周缘优质烃源岩发育和成因机理的研究,这制约了盆地周缘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本文基于盆地周缘盐池-定边地区勘探井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156件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利用了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形成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总结出了一套滨浅湖细粒沉积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平均有机碳含量达到2.68%,生烃潜量平均值达到15.81 mg/g;另外,从有机岩石学观察得出壳质组和矿物沥青基质是主要的生油组分,并且通过对岩石热解和干酪根元素的分析,综合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典型的II型有机质,其有机质的母源构成是典型的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通过测定烃源岩Ro、热解Tmax以及对饱、芳分子标志物的分析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正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总体来说,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此外,通过对烃源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分子标志物以及莓状黄铁矿的研究,总结出研究区长7沉积环境是以弱氧化-弱还原为主的淡水沉积环境。根据研究区长7段伽马测井曲线和密度曲线的变化,利用旋回地层学理论,建立了研究区长7期的天文地质年代格架,精确划分了长7各亚段的沉积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并结合天文地质年代表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高分辨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对获得的沉积速率进行了对比验证;与此同时,还利用莓状黄铁矿的晶体粒径分布理论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沉积的相对沉积速率变化,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沉积速率变化能相互印证其准确性。此外,结合新建立的参数:单位古生产力所保留的有机碳含量,TOCpup(TOC per unit paleoproductivity),探讨了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丰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沉积速率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的保存,而过慢或过快的沉积速率会增大有机质的氧化消耗或者稀释沉积有机质的丰度。利用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以及Mo对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定性评价,并在充分考虑陆源有机质输入、有机质沉降过程中氧化消耗以及硅质碎屑稀释的前提下,对研究区长7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为富养型-超富养型湖盆。最后,本文讨论了生产力模式和有机质保存模式对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和TOC)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模式是以古生产力模式为主、有机质保存模式为辅。结合研究区长7沉积期的古气候条件、沉积水体条件(水体盐度、古水深)、母岩化学性质、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古生产力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条件,总结出一种温暖湿润古气候背景下的高陆源碎屑供应,并伴有强烈火山热液活动带来营养物质的生产力模式。
肖鹏,金若时,汤超,刘华健,邓永辉,魏佳林,徐增连[4](2018)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上白垩统四方台组物源体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物源体系制约着层间水的流动方向及砂体储层的展布。前人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物源体系分析多集中在四方台组以下,缺乏对四方台组物源的报道。因此,在结合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沉积构造分析、砂体展布形态及重矿物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体系特征,明确了物源方向与母岩类型。结果表明,四方台组地层的母岩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与中高级变质岩;通过与源区对比分析,认为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主要来自张广才岭、吉黑东部及盆地东南部地区。
胡鹏,鲍志东,于兴河,刘学超,华正秋,刘俊玲,黄玉欣,李勇[5](2017)在《碎屑重矿物差异与物源演化——以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姚一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厘清复杂物源供给背景下各物源体系演化规律,对长岭凹陷乾北地区上白垩统青三段—姚一段37口井不同层段内砂岩骨架组分与重矿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SPSS软件的Q型聚类法将源于不同母岩区的单井重矿物组合在平面上加以区分,再依据ZTR指数与砂岩百分比的平面分布趋势明确物源方向,进而结合古物源水系分布格局,最终揭示了晚白垩世区域构造动力体制与古气候转换背景下研究区由双物源供给(青三段)到多物源汇聚(姚一段)的演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姚一段较其下伏的青三段砂岩岩屑百分比整体增加8.14%,而稳定重矿物百分比降低9.25%,指示着母岩区剥蚀作用的增强.平面上青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南部受整体沿SW-NE展布的保康、通榆体系的影响,分别发育以"锆石93.41%+电气石3.56%+锡石0.64%"和"锆石69.42%+白钛石22.89%+电气石5.6%"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均为古铁法岭地区出露的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基岩.至姚一段沉积时期,区域构造挤压使得古湖盆面积迅速萎缩,同期古气候逐渐干热,周缘物源区均遭受大量剥蚀,供屑能力增强,除工区西南部整体继承青三段沉积时期的物源体系格局外,工区西北部、东北部还分别受到整体沿NW-SE展布的白城沉积体系和整体沿NE-SW方向展布的长春—怀德沉积体系的影响,二者分别发育以"锆石58.72%+电气石28.73%+石榴石8.2%"与"锆石51.04%+石榴石28.95%+电气石7.2%"为特征的重矿物组合带,其母岩分别为古大兴安岭地区出露的中酸性岩浆岩、中高级变质岩与古张广才岭地区出露的高级变质岩、中酸性火山岩.
孙平昌[6](2013)在《松辽盆地东南部上白垩统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文中认为松辽盆地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和嫩江组发育厚层的富有机质暗色泥岩,尤其松辽盆地东南部在这两组地层下部沉积了品质较好的厚层油页岩。这套含油页岩系由于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干酪根成熟度较低,蕴含了丰富的古环境信息,是开展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的最佳层段。开展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研究,首先要弄清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在岩心和野外剖面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和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基础上,识别出本区主要发育湖泊相,可分为滨湖、浅湖、半深湖-深湖3种沉积亚相。此外还发育风暴沉积、火山灰沉积、介形虫迅速卸载沉积和震积岩四种事件沉积和三角洲沉积。结合地球化学数据,建立盆地不同沉积演化阶段的沉积相-有机相-地球化学相,其中油页岩最易形成的相类型为半深湖-深湖相—A-B(湖泊生物为主)—咸水-半咸水还原环境(青一段)和半深湖-深湖—A-B—半咸水-淡水还原环境(嫩一、二段)。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是揭示横纵向沉积环境演化的基础,研究区在青山口和嫩江组沉积时期多数区域为半深湖-深湖沉积,但深水沉积是最难用层序地层学术语解释的沉积体系。泥岩中的有机质蕴含着丰富的湖平面变化信息,根据TOC含量的变化特征,搭建了深水区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根据层序格架内油页岩展布特征,在水进体系域末期,发育劣质薄层油页岩,其展布面积逐渐增大;高水位体系域油页岩的展布面积达到最大,厚度大、品质好;水退体系域发育劣质薄层油页岩,且分布范围逐渐减少。有机质来源分析是研究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的前提,在光片显微组分统计基础上,结合正构烷烃各碳链的相对含量及单体碳同位素、藿烷/甾烷的比值和有机元素比值,确定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湖泊生物,以层状藻为主,含少量的结构藻、甲烷菌、蓝藻菌和绿硫菌等,同时还有少量孢子体、叶绿体、荧光体等陆源有机质注入。运用系统的HI、S2、Tmax、OI等指数和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油页岩发育层段(层序I、V、VI)有机质丰度高,干酪根主要为I型,随着湖平面下降,在层序II、III、、VII、VIII,有机质类型逐渐由I型过渡为III型,在每个层序内部由LST到RST,有机质类型及丰度也呈现先变好后继而变差的趋势。通过横向对比,深水区域有机质类型和来源更为稳定,浅湖区域沉积物中有机质类型变化较大。结合系统的光片鉴定和生标参数特征,反映有机质类型变差并非主要由于陆源有机质注入影响,而是保存条件逐渐变差,氧化作用等破坏有机质中氢元素造成的。高精度反演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需要赋予沉积地层精确的时间尺度,旋回地层分析是确定沉积时代的有效手段,泥岩中有机质丰度变化反映古气候的演化,是研究旋回地层学最有效的数据,根据TOC旋回变化,大周期TOC旋回主要受长偏心率控制,对应的沉积时限基本在为405Ka左右,小周期TOC旋回受短偏心率控制,对应的沉积时限基本在100Ka左右,依此建立青山口组浮动天文标尺。根据各个层段的沉积年限,并运用“岩石骨架体积率”的概念,计算不同沉积相带和盆地演化阶段的沉积速率(V),在深水区域当V<7cm/Ky时,沉积速率对有机质富集没有影响,当V>7cm/Ky时,随着沉积速率增加,陆源碎屑稀释并破坏有机质,影响有机质富集;在浅湖区域,随着V的增加,有机质丰度逐渐减少,高有机质丰度泥岩主要的V区间为5-10.6cm/Ky。在光片观察的基础上,深湖-半深湖区,陆源有机质含量占总有机质组分的8.0%左右,而浅湖区域藻类占有机质显微组分的相对含量与TOC呈对数关系,依此可将陆源有机质含量剔除,并根据HI方法对氧化作用等造成的有机破坏量进行恢复。通过有机碳法计算古湖泊生产力,深湖区油页岩形成时对应的古湖泊生产力大于2210C/m2a,半深湖大于1977C/m2a,浅湖区域大于1773C/m2a。根据生产力在层序格架内演化特征,油页岩形成于超富营养型水体中。在深水区域,由青山口组底部到顶部水体营养程度逐渐由超富营养型变为中养型,浅湖区域在青山口组顶部可能因为陆源营养元素或底泥释放导致湖泊生产力增高,但因保存条件较差,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在有机质来源、古湖泊生产力、沉积速率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地球化学资料对本区的古气候、古地理及水体条件演化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本区的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模型:咸水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模型(模型I)和半咸水-淡水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模型(模型II)。模型I对应的典型层段为青山口一段含油页岩系,其环境动力学为在温暖湿润的古气候背景下(古温度为19-27℃),形成于超富营养型水体和较深透光带中的超高湖泊生产力,提供大量的有机质,随着湖平面的抬升,盆地基本为欠补偿-补偿沉积环境,咸水环境在半深湖-深湖区域形成盐度分层,造成缺氧环境,形成绝佳的保存条件,较小的沉积速率又避免有机质被稀释破坏,因而沉积品质好,厚度中等的油页岩;模型II对应的典型层段为嫩一、二段,其环境动力学为温湿的古气候背景(古温度18.70℃),陆源营养物质供给促进湖泊极高生产力,形成大量的有机质,湖平面大规模抬升,形成欠补偿-补偿沉积环境,半咸水-淡水环境使得含氧界面下降,水体氧化作用破坏部分有机质,较快的沉积速率促使有机质快速沉降、埋藏和保存,从而形成中等品质,厚度较大的油页岩。青二、三段、嫩二段上部和嫩三段水体主要为半咸水-淡水环境,但是水体营养程度的降低或者保存条件变差,均导致沉积物中有机质丰度降低;姚家组虽然在炎热的古气候背景下水体为半咸水,但是由于水深较小,强烈的氧化作用几乎将有机质全部破坏,从而导致沉积物中几乎不存在有机质。
张学娟[7](2013)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徐家围子断陷地质、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藏的生、储、运、聚等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次利用全直径火山岩心,结合火山岩天然气充注实际特点开展了火山岩天然气充注运移物理模拟实验;首次结合火山岩风化壳五层结构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探讨了火山岩风化壳对火山岩储集物性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断壳”控藏的成藏控制理论及成藏模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充注实验结果表明:火山岩天然气定容衰减充注过程可分为“初期启动”、“连续疏导”、“幕式运移”、“幕式运移高速衰减”和“扩散”五个阶段。裂缝型火山岩介质在天然气成藏过程中主要起运移疏导作用;高孔高渗型(溶蚀孔洞发育型)火山岩介质具有良好的疏导能力,天然气储集性能受盖层及构造条件控制明显;中孔中渗型火山岩在较高压力下不能封盖天然气疏导,可作为天然气良好的储集层。通过岩性、岩心、物性、试气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岩性不是控制火山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控制火山岩物性的主要因素是产生次生孔隙的风化溶蚀作用。通过FIR解释资料统计发现74.6%的次生孔隙属于裂缝和溶蚀孔洞复合型,89.9%的裂缝属于中高角度以上类型,这说明裂缝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并且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纵向范围。断陷内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类型可划分为“完整型”、“粘土层缺失”、“水解带缺失”及“水解带以上缺失”四种类型。火山岩风化壳预测结果表明,断陷内营城组火山岩风化壳发育面积广泛,发育程度受古构造及裂缝的控制。风化壳结构中,粘土层和水解带(致密火山岩)在空间上互补叠置对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起到了有效的盖层封闭作用。火山岩天然气储量高产范围主要受气源断层配置的火山岩风化壳局部构造高点控制。综合分析表明,气源断裂、火山岩风化壳及现今构造是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而火山岩风化壳的风化程度涵盖和体现了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的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储层条件及现今构造等综合因素,因此“断”“壳”是控制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将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模式划分了五种类型。
贾可心[8](2013)在《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花油层是松辽盆地上部一个重要的含油层系,通过过去20的勘探,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已经提交探明储量超亿吨,借鉴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勘探模式,在松辽盆地南部对上部含油气层系进行系统勘探认识,主要目的层为黑帝庙油层及葡萄花油层。伴随着吉林油田50年的勘探历程,葡萄花油层一直作为兼探层系,没有被重点重视,随着逐年钻探,葡萄花油层在松南逐渐显现出了它冰山一角。从南部大情字井向北至乾安地区,从西部的大安构造至东部的扶新隆起带,均有葡萄花油层揭示。为了能够适应油田增储上产的需求,加大了对葡萄花油层的深入勘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松辽盆地南部葡萄花油层重新认识。在松辽盆地南部油层发育主体区域开展沉积、储层、油藏特征研究。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葡萄花油层的岩心特征、单井相特征、地震相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重矿特征、构造特征、断裂特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且将它们之间系统联系,对葡萄花油层进行了重新系统的认识。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松辽盆地南部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四个物源,即西南物源、西北物源、北部物源和东部物源;2.研究区内相带类型多样,研究区西南物源主要表现为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相带,微相类型以水下分支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远端微相为主,研究区北部物源主要表现为三角洲前缘相,微相类型以席状砂、河口坝微相为主;3.研究区内储层岩性以长石岩屑细、粉砂岩为主,物性以中孔中高渗、中孔中渗、低孔低渗性储层为主,根据相带类型分析最好的储集层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其次为席状砂和河口坝砂体,然后为决口扇砂体,最不好的砂体为天然堤砂体和远砂坝砂体;4.通过对构造、断裂、砂体、油源的整体分析,认为松南葡萄花油层主要有三类主要的油藏类型,南部黑帝庙地区的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油藏,中部乾安-两井地区构造岩性油藏,北部沿江地带的岩性油藏。
蔡来星[9](2012)在《梨树断陷营城组物源体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梨树断陷的构造位置处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自晚侏罗世发育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而最终形成断坳叠置的特征。本论文以地震资料控制全区,以钻井岩心资料为重点,辅以测井、录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综合沉积学理论和数学地质方法,系统研究了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的物源体系特征及沉积体系特征,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综合地震资料、录井资料及轻、重矿物测试等多种分析化验资料,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梨树断陷营城组存在三大一小共四个物源区,分别是西北物源区、东部斜坡物源区(怀德凸起、公主岭凸起)、北部斜坡物源区(扬大城子凸起)和盆地西北角的太平沟凸起物源区。这四个物源体系在纵向上存在继承发育的特点,在横向上则表现为多源并存、源间存异、混源沉积的特征。(2)由沉积相标志、测井相标志及地震相标志综合分析,认为梨树断陷营一段沉积时期地形高差大、湖盆水体较深,全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营二段为过渡沉积时期,东部地形进一步变陡而北部斜坡变缓,在湖盆东部发育扇三角洲相,在湖盆北部、西北部发育连片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营三段和营四段沉积时期,湖盆抬升、水体变浅,全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由于水下分流河道频繁改道,加之湖浪冲刷作用,使得研究区砂体在平面上具有连片发育、混源沉积的特征;在纵向上,营一段到营四段沉积体系具有持续性、继承性和相似性的特征。另外,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母岩特征具有控制作用。(3)在综合梨树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的沉积背景、物源体系特征和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之上,分别建立了缓坡型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在每个层段的沉积早期,湖盆水进,沉积砂体退积,由下至上砂体变薄且泥质增加,呈现出正粒序特征;沉积后期,湖盆水退,砂体进积,单砂体数量变多,厚度增大,由下至上呈现反粒序特征。
李垚锟[10](2012)在《齐家—古龙凹陷古83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应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古83块进行了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识别与划分,建立了该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目的层葡萄花油层(相当于层序XVI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由下至上划分为SQ1、SQ2和SQ3三个四级层序,并且在四级层序内划分出低位、水进和高位三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借鉴区域储层研究成果,应用取心、试油、常规测井曲线和地震层序划分等资料,建立研究区沉积模式并进行沉积微相划分。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各准层序砂体进行判别,从松辽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地层等特征入手,通过对本区葡萄花油层的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的分析,结合岩心、对现有的9口取心井、56口未取心井进行微相划分。根据区域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内取心井相标志分析,开展了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确定古83井区葡萄花油层主要发育浅水湖泊三角洲相的三角洲前缘亚相,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间)、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席坝、水下漫流薄层砂(道间席状砂)、前缘席状砂、席间泥等8种微相;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包括前缘席状砂和道间席状砂)为主。并依据其进行了本区各体系域平面相展布特征研究,进而综合分析沉积微相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变化趋势。
二、统计分析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层母岩类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分析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层母岩类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
2.4 上古生界地层 |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3.1.1 冲积扇 |
3.1.2 辫状河 |
3.1.3 曲流河 |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
3.1.6 湖泊 |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
4.1 物源分析 |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
4.3.3 层序划分对比 |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5 SQ5沉积相分布 |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
5.1.1 实验内容 |
5.1.2 实验方案设计 |
5.2 实验过程 |
5.2.1 SQ1沉积模拟 |
5.2.2 SQ2沉积模拟 |
5.2.3 SQ3沉积模拟 |
5.2.4 SQ4沉积模拟 |
5.2.5 SQ5沉积模拟 |
5.3 实验结果 |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
5.4 实验认识 |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6.1 储层特征 |
6.1.1 岩石学特征 |
6.1.2 砂岩储集特征 |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3 成岩相研究 |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
6.3.2 成岩相划分 |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
6.4.1 储层综合评价 |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背景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 |
第三章 姚家组等时地层格架 |
3.1 关键界面及标志层的识别 |
3.1.1 区域性标志层 |
3.1.2 关键界面 |
3.2 地层对比与等时地层格架 |
3.3 地层空间展布规律 |
3.3.1 姚家组低位体系域(SQ_(K2y)-LST)地层平面分布规律 |
3.3.2 姚家组湖泊扩展体系域(SQ_(K2y)-EST)地层平面分布规律 |
3.3.3 姚家组高位体系域(SQ_(K2y)-HST)地层平面分布规律 |
第四章 姚家组沉积体系分析 |
4.1 成因标志与典型沉积体系 |
4.1.1 辫状河沉积体系 |
4.1.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4.2 砂分散体系 |
4.2.1 姚家组低位体系域(SQ_(K2y)-LST)砂体分布规律 |
4.2.2 姚家组湖泊扩展体系域(SQ_(K2y)-EST)砂体分布规律 |
4.2.3 姚家组高位体系域(SQ_(K2y)-HST)砂体分布规律 |
4.3 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1 姚家组低位体系域(SQ_(K2y)-LST)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2 姚家组湖泊扩展体系域(SQ_(K2y)-EST)沉积体系域重建 |
4.3.3 姚家组高位体系域(SQ_(K2y)-HST)沉积体系域重建 |
第五章 姚家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5.1 重矿物分析 |
5.1.1 姚家组LST重矿物聚类分析 |
5.1.2 重矿物ZTR指数分析 |
5.1.3 重矿物稳定系数分析 |
5.2 常规矿物分析 |
5.3 砂岩骨架成分分析 |
5.3.1 碎屑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统计方法 |
5.3.2 统计结果及其物源意义 |
第六章 姚家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6.1 姚家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6.1.1 分析方法 |
6.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3 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 砂岩地球化学对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 |
6.2.1 物源区的风化特征及古气候 |
6.2.2 物源区的成分特征 |
6.2.3 物源区的构造背景 |
第七章 燕山及松辽盆地南部中生代盆山演化过程 |
7.1 区域构造格局和中生代盆山构造演化 |
7.2 姚家组砂岩物源综合判断 |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条件 |
1.2.2 高分辨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
1.2.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
1.2.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4 主力烃源岩层 |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3.1.3 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
3.1.4 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 |
3.2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
3.2.1 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
3.2.2 烃源岩芳烃分子标志物特征 |
3.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特征 |
3.3.2 微量元素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特征 |
第4章 细粒沉积烃源岩高频旋回地层学研究 |
4.1 旋回地层学分析 |
4.1.1 古气候参数 |
4.1.2 数据预处理 |
4.1.3 深度域频谱分析 |
4.1.4 小波分析 |
4.1.5 滑动窗口频谱分析 |
4.1.6 天文调谐 |
4.2 高分辨沉积速率 |
4.2.1 沉积速率变化 |
4.2.2 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 |
第5章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 |
5.1 古生产力条件 |
5.1.1 古生产力定性评价 |
5.1.2 古生产力定量恢复 |
5.2 有机质保存条件 |
5.2.1 底水古氧化还原条件 |
5.2.2 相对沉积速率 |
5.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
5.3.1 古气候特征 |
5.3.2 火山热液活动 |
5.3.3 沉积水体条件 |
5.3.4 母岩化学性质 |
5.4 有机质富集主控模式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上白垩统四方台组物源体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分析方法及测试结果 |
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2 测试结果 |
3 沉积特征分析 |
4 讨论 |
4.1 物源方向 |
4.2 母岩类型 |
4.3 地质意义 |
5 结论 |
(5)碎屑重矿物差异与物源演化——以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姚一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砂岩碎屑颗粒组成 |
3 重矿物类型与组合 |
3.1 重矿物类型 |
3.2 重矿物组合 |
4 物源方向与母岩类型 |
4.1 物源方向厘定 |
4.1.1 ZTR指数分析 |
4.1.2 沉积法分析 |
4.2 母岩类型 |
5 物源演化与源区指示 |
6 结论 |
(6)松辽盆地东南部上白垩统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关键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研究区概况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 |
3.1 实物资料与取样 |
3.2 测试内容及方法 |
第4章 青山口组-嫩江组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及类型划分 |
4.2 湖泊相 |
4.3 三角洲相 |
4.4 事件沉积 |
4.5 沉积相-有机相-地球化学相建立 |
小结 |
第5章 青山口组-嫩江组层序地层特征 |
5.1 研究区层序识别标志 |
5.2 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5.3 层序格架内油页岩展布特征 |
小结 |
第6章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来源及演化 |
6.1 有机质来源判别标准 |
6.2 层序格架内有机质类型及来源演化 |
小结 |
第7章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研究 |
7.1 含油页岩系时间格架 |
7.2 古地理演化 |
7.3 古构造与古气候演化 |
7.4 沉积速率及古湖泊生产力 |
7.5 古水体环境演化 |
7.6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构造背景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区划 |
1.1.2 盆地构造演化 |
1.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源条件 |
2.1 气源岩发育特征 |
2.2 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2.2.1 有机质丰度 |
2.2.2 有机质类型 |
2.2.3 有机质成熟度 |
2.3 断陷期气源岩生气史及生气量 |
第三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特性及分布规律 |
3.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 |
3.1.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发育基本特征 |
3.1.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各岩性空间分布规律 |
3.1.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平面分布特征 |
3.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岩相特征 |
3.2.1 火山机构 |
3.2.2 火山岩相 |
3.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集特性 |
3.3.1 火山岩孔隙空间类型 |
3.3.2 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分布特征 |
3.3.3 营城组火山岩储层裂缝分布特征 |
3.3.4 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次生孔隙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运移疏导条件研究 |
4.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源断裂分布特征 |
4.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裂缝发育特征与天然气运移 |
4.3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不整合面与天然气运移 |
第五章 火山岩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5.1 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模拟步骤 |
5.1.1 实验装置设计 |
5.1.2 实验模拟方案设计 |
5.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样品分析 |
5.2.1 岩样的采集 |
5.2.2 火山岩岩样物性参数测试 |
5.3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 |
5.3.1 岩样制备及实验装置测试 |
5.3.2 火山岩天然气充注实验现象 |
5.3.3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天然气充注物理模拟实验总结 |
第六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聚集条件分析 |
6.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与构造圈闭 |
6.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藏盖层研究 |
6.2.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藏盖层特征分析 |
6.2.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泥质盖层分布特征 |
6.2.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致密火山岩盖层分布特征 |
第七章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 |
7.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分布规律 |
7.1.1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及以上地层天然气分布规律 |
7.1.2 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纵向分布规律 |
7.1.3 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平面分布规律 |
7.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 |
7.2.1 气源断裂 |
7.2.2 火山岩风化壳 |
7.2.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断”“壳”控制火山岩天然气藏 |
7.3 气藏成藏时期及期次 |
7.4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气藏成藏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8)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 生产需求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3 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案 |
第一章 长岭凹陷地层序列与姚家组一段精细地层对比 |
1.1 研究区地层序列 |
1.1.1 基底地层 |
1.1.2 盖层地层 |
1.2 姚家组一段精细地层对比 |
1.2.1 姚家组一段精细地层对比方法 |
1.2.2 姚家组一段精细地层对比中测井曲线的应用 |
1.2.3 姚一段顶、底界面确定 |
1.2.4 单井层序划分 |
1.2.5 高分辨率地层旋回等时对比 |
1.2.6 地层厚度变化特点 |
1.3 小结 |
第二章 沉积背景及古物源分析 |
2.1 沉积背景 |
2.1.1 古构造背景 |
2.1.2 古气候背景 |
2.2 古物源及古流向分析 |
2.2.1 重矿物组合分析 |
2.2.2 母岩分析 |
2.2.3 地层倾角测井分析 |
2.2.4 砂体格架分析 |
2.2.5 物源综合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姚家组一段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 |
3.1 姚一段沉积微相识别标志 |
3.1.1 泥岩颜色 |
3.1.2 砂岩粒度特征 |
3.1.3 沉积构造 |
3.2 化石生态组合分析 |
3.2.1 遗迹组构 |
3.2.2 介形类化石 |
3.2.3 叶肢介、双壳类、古植物及鱼骨化石 |
3.2.4 化石生态组合类型及分布 |
3.3 岩心沉积相精细分析 |
3.4 测井相分析 |
3.5 主要微相类型及沉积模式 |
3.6 沉积微相展布及砂体演化 |
3.6.1 沉积微相展布 |
3.6.2 砂体演化和分布 |
3.7 小结 |
第四章 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 |
4.1 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
4.2 储层孔隙结构与孔隙类型 |
4.2.1 孔隙结构特征 |
4.3 储层的非均质性研究 |
4.3.1 层内非均质性 |
4.3.2 平面非均质性 |
4.4 储层总体评价 |
4.5 影响储层的主要因素分析 |
4.5.1 沉积相 |
4.5.2 埋藏深度 |
4.6 小结 |
第五章 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油藏特征 |
5.1 区域构造特征 |
5.2 断裂特征及期次划分 |
5.3 沉积特征 |
5.4 油藏类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梨树断陷营城组物源体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源体系研究现状 |
1.2.2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成果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认识及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物源体系特征及演化 |
3.1 物源体系分析方法 |
3.1.1 现存残余古地貌呈现 |
3.1.2 盆山耦合-岩石成分三角图解分析 |
3.1.3 岩石碎屑颗粒组分分析 |
3.1.4 重矿物组合特征分析 |
3.1.5 砂砾岩百分含量分析 |
3.1.6 地层倾角测井分析 |
3.1.7 地震前积反射特征分析 |
3.2 物源体系分布及其演化特征 |
3.2.1 营一段物源体系特征 |
3.2.2 营二段物源体系特征 |
3.2.3 营三段物源体系特征 |
3.2.4 营四段物源体系特征 |
第四章 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模式 |
4.1 沉积相标志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结构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测井相特征 |
4.1.5 地震相特征 |
4.2 单井沉积学分析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 扇三角洲沉积相 |
4.3.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 |
4.4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
4.4.1 沉积相剖面演化特征 |
4.4.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 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
4.6 沉积演化模式的建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齐家—古龙凹陷古83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区域概况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3 构造分区 |
1.4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二章 层序地层格架 |
2.1 层序地层单元及识别标志 |
2.2 目的层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 |
2.2.1 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原则 |
2.2.2 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方案 |
2.2.3 曲线的优选 |
2.3 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的划分 |
2.3.1 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 |
2.3.2 中期旋回的划分 |
2.3.3 短期旋回的划分 |
2.3.4 层序地层对比的步骤 |
2.3.5 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分布的关系 |
2.4 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地震资料多井约束反演处理 |
3.1 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1.1 地震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 |
3.1.2 测井资料的整理分析 |
3.2 综合标定、子波估算和建模 |
3.2.1 综合标定和子波估算 |
3.2.2 地质建模 |
3.3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处理 |
3.3.1 古 83 区块反演处理 |
3.3.2 低频分量的补充 |
3.3.3 高频分量的补充 |
3.4 随机反演处理 |
3.4.1 随机反演的实现方法 |
3.4.2 古 83 区块葡萄花油层随机反演处理 |
3.5 反演效果及误差分析 |
3.6 砂体综合解释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标志及类型划分 |
4.1 沉积背景分析 |
4.2 物源体系分析 |
4.2.1 前人认识 |
4.2.2 研究区资料认识 |
4.3 沉积相类型划分 |
第五章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5.1 沉积体系分析 |
5.2 研究区砂体展布特征 |
5.2.1 河道形态 |
5.2.2 河道砂体宽度 |
5.2.3 河道砂体厚度 |
5.2.4 河道砂体的宽-厚比 |
5.3 沉积相分析 |
5.3.1 相标志分析 |
5.3.3 联井相分析 |
5.3.4 平面相分析 |
5.4 沉积演化规律及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统计分析在松辽盆地西部地层母岩类型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松辽盆地南部钱家店地区姚家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背景综合研究[D]. 夏飞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D]. 陈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上白垩统四方台组物源体系分析[J]. 肖鹏,金若时,汤超,刘华健,邓永辉,魏佳林,徐增连. 石油实验地质, 2018(04)
- [5]碎屑重矿物差异与物源演化——以长岭凹陷乾北地区青三段—姚一段为例[J]. 胡鹏,鲍志东,于兴河,刘学超,华正秋,刘俊玲,黄玉欣,李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2)
- [6]松辽盆地东南部上白垩统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动力学[D]. 孙平昌. 吉林大学, 2013(08)
- [7]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D]. 张学娟.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8]长岭凹陷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贾可心.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9]梨树断陷营城组物源体系、沉积体系特征研究[D]. 蔡来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2)
- [10]齐家—古龙凹陷古83块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D]. 李垚锟.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