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实施导则(论文文献综述)
蔡振林[1](2021)在《湖南农家腊肉和工业化生产腊肉品质及安全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南农家传统腊肉色泽红亮,脂肪似蜡,熏香浓郁,但生产工艺落后,仍然处于依赖自然环境为主的粗放型生产状态,工艺随意性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腊肉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与工业化生产的腊肉相比,消费者通常单凭经验从口感和风味角度认为传统腊肉更好吃,然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缺乏数据支撑。本研究从食用品质和安全品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农家腊肉和工业化生产腊肉的异同,主要包括腊肉的感官、理化特性、色泽、质构、脂质氧化、风味品质及亚硝酸盐残留、亚硝胺和多环芳烃含量等安全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腊肉HACCP体系,以保障腊肉产品质量与安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传统农家腊肉选取邵阳(SY)、长沙(CS)、张家界(ZJ)地区生产的腊肉为代表,工业化生产的腊肉样品选取以产地长沙(YPT)、浏阳(YSH)、株洲(TRS)生产的腊肉为代表,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综合评分排序依次为TRS>ZJ>YPT>SY>YSH>CS,农家腊肉和工厂腊肉感官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的品牌腊肉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2)对腊肉样品理化、色泽、质构、脂质氧化、风味品质及亚硝酸盐残留、亚硝胺和多环芳烃含量、风味物质指标测定。测定pH和水分活度(Aw)值研究发现,农家腊肉的pH值分别为CS(6.21)、SY(5.51)和ZJ(5.74);工厂腊肉TRS的pH值为6.32,显着高于其它样品组(p<0.05)。工厂腊肉的Aw值分别为YSH(0.855)>TRS(0.846)>YPT(0.792),显着高于 SY(0.662)和 ZJ(0.705)(P<0.05)。结果表明,工厂腊肉的pH和Aw值普遍高于农家腊肉。色泽方面,工厂腊肉红度(a)*值YSH和TRS(16.07和15.00)显着高于其他腊肉(p<0.05)。工厂腊肉黄度(b)*值YPT和YSH(14.05和15.09)显着高于其他腊肉(p<0.05)。质构方面,6种腊肉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胶黏性、弹性、咀嚼性指标值之间具有显着的差异。结果表明,工厂生产腊肉熏制色泽较深,其a*值和b*值较高。工厂生产的腊肉硬度、内聚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值普遍高于农家腊肉,具有更好的口感。对6组腊肉样品中的脂质氧化程度、亚硝酸盐、亚硝胺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工厂生产的腊肉的硫代巴比妥反应物(TBARS)值,亚硝酸盐残留量,总挥发性亚硝胺(NAs)含量均显着低于农家腊肉。CS含有最高含量PAH4(22.48μg/kg),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但未超过欧盟规定的最大限量30 μg/kg。CS和ZJ(25.3和23.18 μg/kg)的PAH7含量较高。结果表明,工业化的生产工艺能够降低湖南烟熏腊肉的TBARS值,减少腊肉中NA和PAH化合物的过度积累。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 6个腊肉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出92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1种酚类,12种醛类,9种酮类,11种醇类,20种烃类,10种酯类,6种呋喃类和1种酸类。通过对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第一主成分中对风味贡献较大酚类和有助于风味形成的醛类和烯烃化合物种类数量和含量相对较多,农家腊肉风味高于工厂生产腊肉。综合pH值、Aw值、色泽、质构、TBARS、亚硝酸盐、亚硝胺、多环芳烃化合物和风味等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腊肉的色泽风味、安全品质和口感主成分因子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工厂生产腊肉与农家腊肉相比在质地口感和安全性方面总体较好,在风味色泽方面较差。(3)通过对湖南腊肉工业化生产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烟熏、干燥2个流程为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原料验收、金属检测2个流程为关键控制点(CCP);确定了原料验收关键限值总砷≤0.5(mg/kg),铅≤0.2(mg/kg),镉≤0.1(mg/kg),总汞≤0.05(mg/kg)铬≤1.0(mg/kg),挥发性盐基氮≤15(mg/100g),瘦肉精不得检出,农药残留不超标;金属检测限值为Fe φ≤1.2 mm,SUS φ ≤2.0 mm,Non-Fe φ ≤2.0 mm,最终构建了腊肉生产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经过企业的实施验证,在实施后产品的抽检理化、感官和安全性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
赵阳[2](2020)在《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特征与翻译方法 ——《食品工业审核》(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引起人们关注,对食品企业和工厂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素材选自Mike Dillon和Chris Griffith共同编着的《食品工业审核》一书,该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食品工业中的审核体系、审核原则、审核程序及未来发展方向,在语言上具有专业性强、术语较多等特点。本文结合《食品工业审核》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实例,探讨了食品工业术语特点及翻译方法。本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翻译任务、翻译文本信息、使用的翻译工具以及翻译过程设计方案;第二部分概述食品工业术语,给出术语定义,归纳了该领域术语特点,并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术语整理分类;第三部分介绍了食品工业术语的翻译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注意事项。笔者经过此次翻译实践,对食品工业领域术语翻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为食品领域科技文本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欧瑜婷[3](2020)在《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饮用水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水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不断提升,确保民众使用安全的饮用水是供水企业的基本职责。然而,城市供水水质受污染的事件时有发生,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成为了城市供水企业重要管理事务。本文以厦门水务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供水水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对策建议及对策实施保障。首先,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述研究内容及方法。其次,在给出供水水质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介绍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运用HACCP分析法,得出供水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及实施保障。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成果:(1)分析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现状及影响供水水质的因素。(2)利用HACCP分析法,分析识别制水生产过程中的显着危害及关键控制点,从而加强水厂生产过程控制,为供水水质安全的全流程管理打下坚实基础。HACCP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水厂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减少影响水质安全的风险因素,实现水厂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
陈敏瑶[4](2020)在《G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婴幼儿是弱小敏感人群,其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三聚氰胺事件引起了社会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性的关注,自事件发生后,乳粉市场的监管和抽查更为严格,因此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不管是为企业的战略性长期发展考虑,还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都需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如何优化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重建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是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发展问题。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以药品良好质量管理规范、食品良好质量管理规范、ISO质量管理体系、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为基础,拟将多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进G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为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研究的实践意义,拟改进G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有利于推动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对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高效执行,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还期望通过对G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能够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和高效运行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深化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供给侧改革,提升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作贡献。本文以G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实证调查与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G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参考国内外对质量管理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研究,对比多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联系及运行的效果,从原料的采购与验收过程管理、生产过程管理、销售过程管理三方面分析G公司现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结合监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产品抽样检测及消费者投诉情况,发现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药品GMP,将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有机结合,对G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一体化设计,从成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体系策划、前提方案和可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编写、HACCP计划、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管理、实验室控制、原材料与供应商管理、生产与放行管理、文件记录管理、监控质量控制、年度回顾、验证改进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效果前后进行比较,得出G公司高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质量的方法。
陈友磊[5](2020)在《ISO22000在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认为中式餐饮品类众多,各种工艺差异较大,工艺也比较复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餐饮的发展,产品工业转化困难,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用来解决这些问题非常必要。目前在食品质量管理方面体系比较多,研究最多是ISO 22000体系,但是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实际运用研究较少,特别是将体系与中式连锁餐饮具体结合的研究处于空白。本研究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实施ISO 22000体系,验证该体系在中餐饮连锁企业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实施过程中有别于其他企业在独立的模块中推进体系,在A公司推行过程中将中央厨房和门店这两个独立模块合为一个整体,同时结合工艺流程的标准化,推行实施ISO 22000体系,制定出符合A公司实际情况的实施步骤和措施。建立有关验证性措施,验证和评估在A公司实施ISO 22000体系的效果。有对在饭堂和航空食品上实施ISO 22000体系研究,但在中餐饮连锁公司研究还处于空白,A公司成功实施对于其他中餐饮公司推行该体系实施提供了借鉴。(2)运用调查分析法及归纳法,对A公司实际情况进行摸底并形成有关记录,为制定实施体系的详细步骤打下良好的基础。运用判别树法及流程图法,对A公司产品全流程工艺链条进行危害分析,制定了危害分析表,确定了A公司实施的HACCP计划的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并建立了纠偏措施,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切实可行的HACCP计划表。运用验证法对A公司推行体系的效果进行评估。(3)在A公司实施ISO 22000体系中,中央厨房有11个关键控制点,门店有9个关键控制点。从内部的质量考核指标包括产品工业转化率、客诉投诉件数、产品内部控制合格率、运输温度到货合格率、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到外部的考核指标第三方审核分数、门店平效比,对比之前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实施体系的效果证明了在A公司推行ISO 22000体系是有效的。该体系在A公司的成功实施对于其他中餐饮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韩楠[6](2020)在《A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外购食品满足日常所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外购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是否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一些食品企业也屡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每年都会发生一些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如何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以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A公司工厂为研究对象,对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食品企业提供一些方法和借鉴。首先,本文介绍HACCP、ISO、GFSI等国际先进食品安全标准,在研究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食品安全领域的国内外先进经验,综述食品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概况。其次,本文对A公司状况、生产情况、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在深入调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探索该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机会点。再次,通过对A公司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的具体优化的原则和目标、优化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并对其优化的难点进行了重点论述,如数据收集和分析、措施确认以及食品安全管理计划的验证等。最后,从建立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完善人力资源保障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监控考核体系、建立食品安全文化和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五个方面,系统提出了A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苗成峰[7](2020)在《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日嚣尘上,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企业的管理规范不合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国家标准执行不严格,都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HACCP体系是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把食品安全危害有效的进行控制、消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同时HACCP体系能够规范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产人员的卫生意识及工作效率,加大了产品的生产产量,改变企业对食品潜在安全危害的态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主要通过HACCP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与红茶饮料生产相结合,探讨红茶饮料生产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并加以进行控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红茶饮料企业的HACCP体系。本文利用HACCP体系的相关理论,对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原料验收及卫生状况进行标准化,分析红茶饮料生产中潜在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并有效的进行监控、纠偏与记录。同时对红茶饮料实施HACCP后的效果对比,可以明显发现,产品的不合格率、投诉率都显着降低;工人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红茶饮料生产的产量;同时,产品的感官品质与开启扭矩都得到了认可。因此,把HACCP体系应用到红茶饮料生产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控制,防止不安全的食品事故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对红茶饮料企业的信任与认可。
董静[8](2019)在《MN未来星营养果汁酸奶饮品的HACCP管理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充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乳品行业及国内外HACCP体系的发展现状,依据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结合MN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实际生产情况,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环节对各个工序进行危害分析,识别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制定纠偏措施,建立了MN未来星营养果汁酸奶饮品HACCP控制管理体系,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生产目的。按照HACCP基本原理首先建立HACCP小组,HACCP小组负责制定HACCP计划以及实施和验证,HACCP体系小组成员进行HACCP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生产操作规程、卫生规范标准进行培训,以确保HACCP小组成员具备建立HACCP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能力。还需要对所有员工培训HACCP基础知识,以确保所有员工理解和正确执行HACCP中设计的程序。HACCP工作小组深入生产线,详细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在此基础上绘制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制作完成后进行现场验证。用判定树的逻辑推理方法,确定HACCP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点(CCP)。对判定树的应用应当灵活,必要时也可使用其他的方法。每个关键控制点会有一项或多项控制措施确保预防、消除已确定的显着危害或将其减至可接受的水平。每一项控制措施要有一或多个相应的关键限值。对确定的2个CCP点选取关键限值,CCP1-超巴杀巴氏杀菌,关键限值超巴杀杀菌温度≥119℃,流量:≤9700L/H,操作限值:杀菌温度:121±2℃,流量:≤8000L/小时(巴杀机额定能力)。CCP2-隧道灭菌:根据GB/T21732中的微生物要求,产品在保质期内不得出现由于包装破损导致的微生物滋生等情况。隧道杀菌:关键限值:温度≥90℃,杀菌时间≥10分钟,操作限值:温度90-94℃,杀菌时间10-12分钟的杀菌条件,然后冷却。并对识别的4个OPRP点(发酵、发酵奶巴氏杀菌,领料称量、过滤)进行验证,均符合要求。建立HACCP计划,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都应预先建立相应的纠偏措施,以便在出现偏离时实施。制定验证、审查、检验程序,可确定HACCP是否正确运行。验证程序包括对CCP的验证和对HACCP体系的验证,最终建立文件和记录档案。MN乳业自2018年实施HACCP后,产品质量有了显着提高,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自建立起未出现任何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为消费者持续提供优质监控的奶制品。对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HACCP体系是一项很实用的管理体系,它可以深入到每个班组、每个操作步骤。能确确实实的从根本出发,提升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吴杰[9](2018)在《HACCP体系在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以东南大学梅园食堂为对象》文中认为学校食堂主要服务于在校学生,就餐人数多,食物需求量大,大多采用预先烹制、集中存放、自行选购和即购即食的供应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时间紧、加工过程繁忙,食物中毒风险较大。由于就餐者大部分是青少年和儿童,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社会敏感性强,因此学校食堂的餐饮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HACCP管理体系经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是一种控制食源性疾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将HACCP体系基本思想引入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管理中,可以提高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管理水平,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最理想的安全监测和控制方法。1.本文以南京市某高校食堂为研究对象,参照HACCP系统的七项基本原理,从危险性分析的角度出发,引进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思想,分析查找HACCP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探索制定一套符合行业特点、单位特点、行之有效的HACCP计划,用于提高学校食堂自身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2.通过现场调查研究,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危害分析,将原料采购、烹调加工和餐具消毒三个环节设置为关键控制点,导入食堂的实际经营加工过程中,并进行反复验证和调整,最终制订出HACCP计划。3.通过问卷调查、卫生考核和微生物检测等方法,证明食堂卫生总体状况有了明显提高,食堂环境卫生和硬件设施得到了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个人卫生习惯明显好转,卫生意识有所加强,学生对学校食堂卫生满意度有所提高。4.CCP1原料采购,在实施索证制度后,感官性状合格率由94.0%提高到100.0%,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由96.3%提高到98.9%。5.CCP2烹调加工,菜肴中心温度加热至75℃以上,主食中心温度加热至100℃保持30min,成品菜中的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由96.7%提高到100.0%。6.CCP3餐具消毒,热力杀菌温度100℃以上30min,84液消毒浓度250PPM 5min,筷子中的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由84.0%提高到98.0%,餐盘中的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由76.0%提高到96.0%。7.通过实施HACCP,食堂卫生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餐饮安全通过原料验收、烹调加工和餐具消毒三个HACCP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控制,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可能性较低。
何文力[10](2018)在《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文中认为我国是水产品加工、贸易和消费大国,水产品产量全球份额达三分之一以上,连续26年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城乡居民的日常膳食营养提供了四分之一的优质动物蛋白。但是我国淡水鱼产业的工业化加工比例相对较低、生产设备也相对落后、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致使我国淡水鱼市场供需关系不稳定,受地域、季节影响较大,淡水鱼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本课题针对以上现状,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一方面结合A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鱼糜生产HACCP体系,对建立HACCP体系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将HACCP体系与其他主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为我国同类企业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根据淡水鱼加工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款结构较为合理、工况较为稳定的去鱼鳞设备,并对其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从力学角度分析并探讨了去鱼鳞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部件的设计参考公式,为去鱼鳞设备的后续优化和调试提供依据。结合A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对该公司鱼糜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危害分析,确定了其鱼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CCP1—鲜鱼的验收、CCP2—鱼块的清洗、CCP3—辅料的添加、CCP4—金属检验、CCP5—速冻降温。其相应的关键限值为:CL1 一供方提供的安全证明和感官检测报告符合要求,寄生虫及农残不得检出;CL2—洗鱼、漂洗用水温度为10±2℃;CL3—白砂糖4%、山梨醇0.05%、三聚磷酸盐0.1%、焦聚磷酸盐0.1%;CL4—产品中Fe≥φ2.5mm及SuS≥03.Omm不得检出;CL5—鱼糜中心温度要求达到-18℃以下。去鱼鳞设备主要由机架、去鱼鳞单元、夹紧单元、冲洗系统、废水废渣处理单元、控制系统以及运输单元等部分组成。机架用于安装、容纳设备的各功能单元及零部件。去鱼鳞单元由两侧去鱼鳞装置和腹背去鱼鳞装置组成,其结构主要由去鱼鳞弹簧和中心轴以及其他辅助零配件组成。去鱼鳞弹簧和中心轴经过辅助配件组合在一起构成去鱼鳞辊,由去鱼鳞弹簧与鱼体接触经过去鱼鳞辊的旋转,去鱼鳞弹簧与鱼体之间形成速度差,通过弹簧丝与鱼鳞之间的作用力将鱼鳞去除。夹紧辊的主要功能为夹紧鱼体,使之能稳定移动,确保鱼体在去鱼鳞过程中的稳定性。冲洗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保持去鱼鳞设备的各部分的清洁,定时冲洗去鱼鳞设备的各功能单元及机壳内部。废水废渣处理单元的功能主要为分离并处理废渣与废水。控制系统的功能为控制去鱼鳞设备各功能单元的电机、阀门等部件从而控制各功能单元启停、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动作,使去鱼鳞设备更加智能可控。运输单元的功能主要为运输鱼体,使之能平稳移动以及能顺利运往下一个工位。运输单元的主要结构有主动轮、从动轮、张紧轮、输送链条等。采用链条运输的方式可对鱼体产生一定的夹持作用,使鱼体的移动更加平稳。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的影响因素为夹紧辊的半径R、成对夹紧辊之间的距离h、外界的推力F1以及压缩弹簧的型号。当F1=0时,其钳角的设计应满足α>2tg-1μ=20要求,又α=2cos-1[2R+h],-2(R+r)所以可参照cos-1[2R+h]>tg-1μ=θ根据不同体型的鱼对夹紧辊进行设计,可2(R+r)参照k⊿x≤38.2、⊿x=2r-h/2选取合适的压缩弹簧。2当F1≠0时,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受到外界推力F1,其推力可参照9.9<F1≤106.8进行设定。在去鱼鳞过程中,夹紧辊旋转的线速度应小于去鱼鳞辊旋转时的线速度,其转速的关系应满足RN≤R2N2的要求。去鱼鳞弹簧与夹紧辊压缩弹簧对鱼体的压力应满足P2’<P’=58.7要求。去鱼鳞辊型号的选取及成对去鱼鳞弹簧之间的距离可参照k(r-h2)≥3.43根据不同体型的鱼进行设计、调试。
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实施导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实施导则(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农家腊肉和工业化生产腊肉品质及安全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腊肉制品的概况 |
1.1.1 腊肉的起源和发展 |
1.1.2 腊肉制品的产地、种类及特点 |
1.1.3 湖南腊肉的特色及发展概况 |
1.2 腊肉制作工艺的研究进展 |
1.2.1 传统制作工艺 |
1.2.2 工业化制作工艺 |
1.3 腊肉制品安全性问题 |
1.3.1 脂质氧化 |
1.3.2 亚硝酸盐 |
1.3.3 多环芳烃 |
1.4 腊肉的风味物质研究 |
1.4.1 腊肉特征性风味物质形成 |
1.4.2 腊肉风味物质的研究方法 |
1.5 HACCP概述 |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二、模糊数学法综合评判腊肉品质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评定人员选定、标准和方法的确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综合评价中各感官指标权重的确定 |
2.2.2 感官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3 综合评分 |
2.3 小结 |
三、腊肉质量及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理化性质的测定 |
3.1.5 腊肉色泽的测定 |
3.1.6 腊肉质构的测定 |
3.1.7 TBARS值的测定 |
3.1.8 多环芳烃的测定 |
3.1.9 亚硝胺的测定 |
3.1.10 腊肉风味的测定 |
3.1.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工艺对腊肉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工艺对腊肉安全性的影响 |
3.2.3 不同工艺对腊肉的风味物质的影响 |
3.2.4 腊肉质量及安全性指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3.3 小结 |
四、构建腊肉HACCP体系 |
4.1 HACCP体系简介 |
4.2 HACCP体系在腊肉加工过程中的实施过程 |
4.2.1 成立HACCP小组 |
4.2.2 腊肉原辅料描述及产品描述 |
4.2.3 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要点描述 |
4.2.4 危害分析 |
4.2.5 确定关键控制点限值,制定HACCP计划表 |
4.2.6 CL值的确认依据 |
4.2.7 结果超出关键限值时纠偏措施 |
4.2.8 建立验证程序 |
4.2.9 建立与HACCP有关的程序文件和记录 |
4.2.10 HACCP体系在腊肉生产企业应用效果验证 |
4.3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特征与翻译方法 ——《食品工业审核》(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3.1 纸质类资料 |
1.3.2 在线翻译工具 |
1.3.3 本地机辅翻译工具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与术语翻译 |
2.1 术语与术语翻译概述 |
2.2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特征 |
2.3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的分类 |
第三章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翻译方法及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翻译方法及案例分析 |
3.1.1 查证法 |
3.1.2 移译法 |
3.2 尚无明确参考译文的术语翻译方法及案例分析 |
3.2.1 反向查证法 |
3.2.2 拆分重组法 |
3.2.3 平行文本对比法 |
3.2.4 多版本译文使用频率对比法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翻译的难点问题 |
4.2 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翻译的注意事项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术语表 |
附录二 《食品工业审核》1-4章原文及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工具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供水水质 |
2.1.2 风险管理 |
2.1.3 内部控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内部控制理论 |
2.3 相关分析工具 |
2.3.1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 |
2.3.2 预先危害分析 |
2.3.3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
2.3.4 故障树分析 |
第3章 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管理现状 |
3.1 厦门水务集团发展现状 |
3.2 厦门市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厦门市供水水质管理对象 |
3.2.2 供水水质监管体系 |
3.2.3 供水水质突发应急体系 |
3.2.4 科技创新支持 |
3.3 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水源水质风险管理问题 |
3.3.2 净水工艺风险管理问题 |
3.3.3 管网输配风险管理问题 |
3.4 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章 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识别与评价 |
4.1 供水水质风险识别与评价原理 |
4.2 体系目标设定 |
4.3 内部环境 |
4.4 供水水质风险识别 |
4.4.1 风险分析 |
4.4.2 危害分析 |
4.5 供水水质风险评价 |
4.5.1 风险综合评估 |
4.5.2 确立关键控制点 |
第5章 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防范 |
5.1 供水水质风险防范原则 |
5.2 供水水质监测体系与风险预警 |
5.2.1 供水水质监测体系 |
5.2.2 供水水质风险预警 |
5.3 水厂生产过程控制办法 |
5.3.1 建立HACCP计划表 |
5.3.2 制定HACCP记录表 |
5.4 信息沟通与监督 |
5.4.1 外部监督 |
5.4.2 内部监督 |
5.5 供水水质风险管理内控系统应急预案及保障 |
5.5.1 应急预案体系 |
5.5.2 应急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G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管理标准 |
2.1.1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和内涵 |
2.1.2 ISO质量管理体系 |
2.1.3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 |
2.1.4 GMP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2.1.5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2.2 相关质量管理理论 |
2.2.1 朱兰质量管理学说 |
2.2.2 戴明质量管理学说 |
2.2.3 克劳士比质量管理学说 |
2.2.4 费根堡姆质量管理学说 |
2.2.5 休哈特的质量管理学说 |
2.3 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研究综述 |
2.3.1 ISO质量管理体系 |
2.3.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 |
2.3.3 良好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2.3.4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2.4 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研究 |
2.4.1 国际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研究 |
2.4.2 国内同行业竞争者研究 |
2.5 相关论文研究成果述评 |
2.6 相关理论评述 |
第三章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3.1 G公司发展简介 |
3.1.1 G公司基本概况 |
3.1.2 G公司特点 |
3.2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现状 |
3.2.1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概况 |
3.2.2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质量评审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1 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2 检验报告发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 市场回应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
5.1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思路 |
5.1.1 药品GMP对比食品GMP的优越性 |
5.1.2 ISO22000 对比ISO9001 的优越性 |
5.1.3 四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
5.2 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
5.2.1 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必要性 |
5.2.2 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可行性 |
5.2.3 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具体设计 |
5.3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5.3.1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
5.3.2 食品安全体系策划 |
5.3.3 前提方案和可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编写 |
5.3.4 HACCP计划 |
5.3.5 人力资源 |
5.3.6 基础设施管理 |
5.3.7 实验室控制 |
5.3.8 原材料与供应商管理 |
5.3.9 生产与放行管理 |
5.3.10 文件记录管理 |
5.3.11 监控质量控制 |
5.3.12 年度回顾 |
5.3.13 验证改进 |
5.4 G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效果前后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5)ISO22000在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餐饮安全管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内餐饮安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餐饮安全研究现状 |
1.3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况 |
1.3.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 |
1.3.2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
1.3.3 ISO2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
1.3.4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国实施现状 |
1.3.5 实施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线路 |
1.8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A公司概况及食品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2.1 A中餐饮连锁公司情况概述 |
2.1.1 A中餐饮连锁公司简介 |
2.1.2 A中餐饮连锁公司组织结构图 |
2.2 A中餐饮连锁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2.2.1 中央厨房的质量管理现状 |
2.2.2 餐厅内部的质量管理现状 |
2.2.3 内部审核管理流程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2.2.4 供应链管理体系 |
2.2.5 原料配送与管理 |
2.2.6 质量检测技术管理 |
2.2.7 消费者客诉及意见管理制度 |
2.3 A公司的质量管理问题 |
2.4 A公司的外部考核结果较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O 22000 体系在A公司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
3.1 A公司推行ISO 22000 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1 A公司推行ISO 22000 体系的必要性 |
3.1.2 A公司推行ISO 22000 体系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
3.2 A公司实施ISO 22000 体系的程序 |
3.3 组建ISO 22000 体系推行实施小组 |
3.4 制定ISO22000 体系推行实施小组及成员的培训方案 |
3.4.1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导入前培训 |
3.4.2 ISO22000 体系的日常培训 |
3.5 A公司产品加工工艺的分类及描述 |
3.5.1 中央厨房产品分类和描述 |
3.5.2 华为区域门店产品分类和描述 |
3.6 A公司中央厨房和门店的加工工艺流程图 |
3.7 确定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
3.7.1 A公司中央厨房和门店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要求 |
3.7.2 A公司原材料采购、储存、操作、运输和产品处置要求 |
3.7.3 人员管理和管理制度 |
3.8 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 |
3.8.1 危害控制点的CCP判别 |
3.8.2 危害识别 |
3.8.3 危害分类 |
3.8.4 危害分析 |
3.8.5 确定关键限值 |
3.8.6 监控措施的建立 |
3.8.7 纠偏措施的建立 |
3.8.8 验证程序的建立 |
3.9 制定A公司的中央厨房和门店的HACCP的行动方案 |
3.10 ISO22000 体系在A公司有效进行与实施的措施 |
3.10.1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0.2 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意见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公司实施ISO22000 体系的效果 |
4.1 A中餐饮公司内部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
4.2 A公司外部考核成绩的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6)A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食品安全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品安全的定义 |
2.1.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 |
2.2 几种主要的食品安全理论分析和比较 |
2.2.1 HACCP理论一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定义 |
2.2.2 HACCP理论一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要点 |
2.2.3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
2.2.4 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食品安全体系标准介绍 |
2.2.5 HACCP、ISO22000及FSSC22000 标准对比 |
2.3 PDCA循环法 |
2.3.1 PDCA循环法概述 |
2.3.2 PDCA循环法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3.1 A公司概况 |
3.1.1 A公司简介 |
3.1.2 A公司主要生产设备 |
3.2 A公司现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
3.2.1 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3.2.2 增强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
3.2.3 食品安全生产危害分析能力快速提高 |
3.2.4 不断提高公司植物油产品的合格率 |
3.2.5 产品消费者投诉率显着下降 |
3.3 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食品安全目标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
3.3.2 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不够稳定 |
3.3.3 食品安全文件管理不规范 |
3.3.4 欠缺食品安全管理培训 |
3.3.5 生产流程各环节衔接不顺畅 |
3.3.6 新品开发转化流程不系统 |
3.3.7 对外采取的委托加工形式存在不确定性 |
3.3.8 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风险 |
3.3.9 面临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ACCP原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优化 |
4.1 优化的原则和目标 |
4.1.1 优化的原则 |
4.1.2 优化的目标 |
4.2 优化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
4.2.1 优化的总体框架 |
4.2.2 优化的主要内容 |
4.3 优化的难点 |
4.3.1 数据收集和分析是难点之一 |
4.3.2 对控制措施的确认是难点之一 |
4.3.3 对HACCP计划进行有效验证 |
4.4 优化后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5.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保障措施框架 |
5.2 建立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 |
5.3 积极推行,构建良好的食品安全文化 |
5.3.1 建立食品安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5.3.2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文化的有效途径 |
5.4 完善人力资源保障制度 |
5.4.1 实施有效地全员培训制度 |
5.4.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
5.4.3 稳定食品安全岗位人员队伍 |
5.5 建立食品安全监督考核体系 |
5.5.1 制定分解到员工的食品安全目标 |
5.5.2 制定公开透明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程序 |
5.5.3 建立全员食品安全考核激励制度 |
5.6 加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HACCP国内外应用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HACCP体系与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
1.5 HACCP的前提方案 |
1.5.1 良好操作规范(GMP) |
1.5.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
1.5.3 HACCP与 GMP、SSOP的关系 |
1.6 HACCP的预先步骤 |
1.6.1 成立HACCP小组 |
1.6.2 产品描述 |
1.6.3 确定预期用途和消费者 |
1.6.4 建立工艺流程图 |
1.6.5 对工艺流程图进行现场分析 |
1.7 HACCP的基本原理 |
1.7.1 危害分析 |
1.7.2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1.7.3 建立关键限制 |
1.7.4 监控程序 |
1.7.5 纠偏措施 |
1.7.6 建立验证程序 |
1.7.7 纪录的保持 |
第二章 原物料验收及卫生状况 |
2.1 原物料验收 |
2.1.1 红茶粉的验收 |
2.1.2 果葡糖浆的验收 |
2.1.3 一级RO水的验收及测定 |
2.1.4 红茶瓶、瓶盖验收及测定 |
2.2 卫生状况 |
2.2.1 正压房卫生要求 |
2.2.2 管道内外部卫生要求 |
2.2.3 风险区域的微生物检测 |
第三章 红茶饮料加工过程中HACCP的预先步骤 |
3.1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
3.2 产品描述 |
3.2.1 原料描述 |
3.2.2 物料描述 |
3.2.3 成品描述 |
3.3 识别和拟定预期用途 |
3.4 绘制和确认流程图 |
第四章 红茶饮料加工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4.1 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
4.2 危害分析 |
4.2.1 物料危害描述 |
4.2.2 原料危害描述 |
4.2.3 生产过程危害描述 |
4.2.4 物料危害评估 |
4.2.5 生产过程危害评估 |
4.3 灭菌、旋盖过程中危害控制 |
4.3.1 灭菌过程中的危害分析 |
4.3.2 旋盖过程中危害分析 |
4.4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
第五章 HACCP体系中关键限值、监控、纠偏、验证及记录程序的确定 |
5.1 关键限值的确定 |
5.2 监控程序 |
5.3 纠偏措施 |
5.4 验证程序 |
5.5 纪录保持 |
第六章 红茶饮料生产中应用HACCP体系的效果评价 |
6.1 应用HACCP体系后产品理化分析 |
6.1.1 成品理化检测 |
6.1.2 密封性检测 |
6.1.3 扭矩检测 |
6.2 断环扭矩分析 |
6.3 成品微生物分析 |
6.4 实施HACCP前后感官对比 |
6.5 HACCP实施前后投诉分析 |
6.6 实施HACCP前后生产效率对比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HACCP危害分析单 |
附录 B HACCP计划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8)MN未来星营养果汁酸奶饮品的HACCP管理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乳品发展现状 |
1.2 HACCP简介 |
1.3 HACCP体系的发展 |
1.3.1 国内外HACCP的发展概况 |
1.3.2 HACCP在我国的发展 |
1.4 建立HACCP体系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HACCP描述 |
2.2 HACCP基本原理 |
2.2.1 组建HACCP小组 |
2.2.2 描述产品,确定产品的预期用途 |
2.2.3 绘制和确认生产工艺流程图 |
2.2.4 危害分析 |
2.2.5 确定关键控制点 |
2.2.6 建立每个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
2.2.7 建立起对每个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测的系统 |
2.2.8 建立纠偏措施 |
2.2.9 建立验证程序 |
2.2.10 建立文件和记录档案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ACCP体系建立 |
3.2 建立HACCP小组 |
3.2.1 组织架构图 |
3.2.2 食品安全小组职责 |
3.2.3 培训要求 |
3.3 产品描述,确定产品预期用途 |
3.4 生产工艺流程图 |
3.5 生产工艺描述 |
3.5.1 合格原辅料、包装材料接收 |
3.5.2 储存 |
3.5.3 原奶接收 |
3.5.4 前处理工序 |
3.5.5 超巴氏杀菌工序 |
3.5.6 加香 |
3.5.7 灌装工序 |
3.5.8 隧道杀菌工序 |
3.5.9 包装工序 |
3.5.10 检验 |
3.5.11 出库、运输、上市 |
3.6 危害分析 |
3.6.1 总要求 |
3.6.2 危害分析范围 |
3.6.3 危害分析类型 |
3.6.4 危害分析人员 |
3.6.5 危害分析方法 |
3.6.6 危害分析要求 |
3.6.7 危害识别 |
3.6.8 确定可接受水平 |
3.6.9 危害评估 |
3.7 确定关键控制点 |
3.8 关键限值的选取 |
3.8.1 CCP1-超巴杀巴氏杀菌 |
3.8.2 CCP2-隧道灭菌 |
3.9 建立监控系统 |
3.9.1 监控对象 |
3.9.2 监控的具体要求 |
3.9.3 建立纠正措施 |
3.9.4 建立验证系统 |
3.10 确认 |
3.10.1 确认范围 |
3.10.2 确认时机 |
3.10.3 确认方式及方法 |
3.10.4 确认结果处置 |
3.11 验证 |
3.11.2 验证策划实施 |
3.11.3 评价和分析 |
3.12 HACCP计划表 |
4 讨论 |
4.1 危害分析方法类型 |
4.2 关键限值的建立 |
4.3 HACCP计划表的建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HACCP体系在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以东南大学梅园食堂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1.1 江苏省学校食堂经营现状 |
1.2 学校食堂餐饮安全存在问题 |
1.3 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情况调查 |
2 HACCP简介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学校食堂HACCP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步骤 |
3.1 成立HACCP小组 |
3.2 准备工作 |
3.3 食品及原辅料说明 |
3.4 生产工艺流程图 |
3.5 危害分析 |
3.6 关键控制点和关键限值 |
3.7 建立验证程序 |
3.8 文件和记录 |
第三章 学校食堂HACCP体系的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问卷调查与卫生考核 |
1.2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
1.3 微生物指标检测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食堂卫生总体状况 |
2.2 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
2.3 微生物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食堂卫生管理验证 |
3.2 关键控制点验证 |
3.3 验证中存在的问题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淡水鱼发展现状 |
1.1.2 鱼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3 HACCP体系的产生与发展 |
1.1.4 去鱼鳞设备综述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1.2.1.1 危害因素分析 |
1.2.1.2 关键控制点的建立及关键限值的确定 |
1.2.1.3 HACCP体系建立与实施 |
1.2.2 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1.2.2.1 整体结构的设计 |
1.2.2.2 运输单元的设计 |
1.2.2.3 夹紧单元的设计 |
1.2.2.4 去鱼鳞单元设计 |
1.2.2.5 去鱼鳞设备的其他机构的设计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4.1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1.4.2 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第二章 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2.1 HACCP体系简述 |
2.1.1 HACCP体系的特点 |
2.1.2 建立HACCP体系意义 |
2.1.3 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
2.2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 |
2.2.1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体系建立的前提与要求 |
2.2.1.1 与鱼糜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 |
2.2.1.2 鱼糜生产前提方案 |
2.2.1.3 鱼糜生产操作性前提方案 |
2.2.1.4 GMP文件 |
2.2.1.5 SSOP文件 |
2.2.2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计划的实施 |
2.2.2.1 HACCP工作小组的成立 |
2.2.2.2 产品说明 |
2.2.2.3 A公司鱼糜生产的工艺流程图的编制与验证 |
2.2.2.4 鱼糜生产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
2.2.2.5 鱼糜生产HACCP计划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 |
2.2.2.6 鱼糜生产HACCP计划关键限值(CL)的确定 |
2.2.2.7 建立对每个关键控制点(CCP)的监控系统 |
2.2.2.8 建立纠偏规范 |
2.2.2.9 建立验证程序 |
2.2.2.10 建立文件和记录保持程序 |
2.2.2.11 A公司鱼糜生产HACCP计划表及关键限值的技术报告 |
2.3 小结 |
第三章 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 |
3.1 前言 |
3.2 设计思路 |
3.2.1 去鱼鳞效果的评价 |
3.2.2 去鱼鳞设备结构描述 |
3.2.2.1 机架 |
3.2.2.2 去鱼鳞单元 |
3.2.2.3 夹紧单元 |
3.2.2.4 运输单元 |
3.2.2.5 冲洗系统 |
3.2.2.6 废水废渣处理单元 |
3.2.2.7 控制系统 |
3.3 去鱼鳞设备工作过程的研究及相关计算分析 |
3.3.1 去鱼鳞设备中各系统、单元工作过程介绍 |
3.3.2 鱼体进入去鱼鳞设备时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3.3 鱼体在去鳞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3.4 鱼鳞在去鳞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实施导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农家腊肉和工业化生产腊肉品质及安全性比较研究[D]. 蔡振林. 扬州大学, 2021(04)
- [2]食品工业英语术语特征与翻译方法 ——《食品工业审核》(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阳. 青岛大学, 2020(02)
- [3]厦门水务集团供水水质风险管理研究[D]. 欧瑜婷. 华侨大学, 2020(01)
- [4]G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陈敏瑶.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ISO22000在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建立与实施的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陈友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6]A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韩楠. 燕山大学, 2020(01)
- [7]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苗成峰. 辽宁大学, 2020(01)
- [8]MN未来星营养果汁酸奶饮品的HACCP管理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 董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HACCP体系在学校食堂餐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以东南大学梅园食堂为对象[D]. 吴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鱼糜生产HACCP体系的建立及鱼前处理去鱼鳞设备的设计[D]. 何文力.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标签:食品安全论文; haccp论文;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论文; 湖南腊肉论文; 食品安全危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