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环境优化战略

论全球环境优化战略

一、论全球环境优化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1](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谈思[2](2021)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也处在由粗放式发展向休闲化、高质量转型的攻关期。山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成为旅游景区重要的建设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但是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结构优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山地景区发展存在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门票经济依赖、基础设施落后、整合营销能力不足以及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对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方面丰富了旅游发展评价、山地旅游案例研究内容,深化了旅游转型发展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以及案例借鉴。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961021),应用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竞争优势论等相关理论,使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半定量研究方法以及变异系数法等相关研究方法,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玉龙雪山景区为实证点进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最后基于前文系统分析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提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本研究第一章、第二章在分析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山地旅游、旅游转型发展以及玉龙雪山景区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山地旅游、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以及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等概念进行阐述及再定义,融合系统协同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优势论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首先分析我国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与必要性,总结归纳典型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主要内容;第四章借助变异系数法、专家咨询法与文献分析法,结合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与内容,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以及评价模型;第五章在分析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评价模型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第六章在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评价与SWOT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模型与转型策略分析模型,并结合玉龙雪山景区实际情况,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通过山地旅游案例研究、文献梳理与政策解读,认为: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促进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与立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景区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业态、景区营销、景区品牌、景区项目引进、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服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空间、景区环境管理、景区合作与旅游客源市场等十二个方面。2.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实证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总体水平得分0.6993,转型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转型发展方向转型水平不同:其高端化、智慧化发展水平较高,得分分别为0.2086、0.1956;特色化发展得分为0.1132,转型发展水平一般;国际化、立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得分分别为0.1005、0.0815。3.通过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SWOT矩阵模型分析玉龙雪山景区转型发展战略表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现阶段内部资源、区位、交通以及品牌优势明显,外部面临政策支持、大滇西环线旅游发展、新兴旅游消费需求与业态等重大机遇,积极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应采取增长型转型战略。4.构建了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系统包括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转型机制四个方面,其中要素系统、外部空间系统是转型发展基础内容,动力系统是促进转型方式与策略的重要驱动力量,转型机制是促进转型有效运行的保障。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式包括:研学旅游提升教育科普内涵层次、绿色旅游提升产品生态质量、深度文化体验游促进物质形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定制旅游提升旅游产品服务质量、互动旅游提升游客行程体验、多媒体营销手段融合提升景区国际知名度、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重塑国际品牌形象、政策兜底保障环境优化、地域分异规律贯穿垂直海拔高差景观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提升游客体验、交通发展促进景区地理空间拓展、文化贯通促进景区文化空间融合等16个方面。6.玉龙雪山旅游转型提升措施包括:推进“旅游+”,加快旅游融合、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旅游产品组成、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转型宣传、运用创新成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空间开发,突出山地景区特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巩固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加强外部空间建设,丰富景区外部空间产品业态等八个方面。

姜俞龙[3](2021)在《办公建筑遮阳与照明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我国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占比增至40%,建筑能耗中空调、采暖及照明能耗之和高达90%,成为节能重点。如此同时,大多数人九成以上时间在室内度过的现象对室内光舒适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大化利用天然采光并辅以人工照明补充光环境是必然趋势。对采光与隔热具有调控作用的遮阳不仅能大幅降低照明与空调能耗,还可改善室内光环境,因此遮阳与照明结合下的协同控制对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办公建筑,以郑州市为例分析太阳辐射及日照情况,论证遮阳与采光协同调节的可行性。实地调研办公室内遮阳与采光应用形式及调节手段,发现由于遮阳与采光设施利用不当导致多数办公建筑存在光环境差、能源浪费严重及办公人员满意度低等问题。基于动态采光评价,横向对比确定采光及能耗模拟软件,与已有研究对比验证模型,对不同条件下光热环境与综合能耗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以百叶式遮阳为代表的动态遮阳相比固定遮阳具有光热优越性,宜与照明系统结合进行协同控制,改善室内光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综合能耗。对不同策略下采光及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照明系统适用场景不同,其中光电调光控制节能效果显着可普遍适用,与手动开关照明控制相比,各朝向照明节能率分别提高了西向41.7%,南向46.2%,北向48.4%,东向43.9%;全自动照明控制可最大化节能潜力,与手动开关照明控制相比,一方面提高了各朝向房间照明节能率分别为西向51.6%,南向49.6%,北向50.4%,东向47.4%;另一方面提高了各朝向房间综合节能率分别为西向25.9%,南向19.4%,北向20.9%,东向26.5%。发现不同遮阳与采光调节行为对光环境影响差异性显着,结合光环境对不同调节行为的朝向差异反馈,得出协同控制的关键在于协调手动与自动控制逻辑,依据实际情况在提升采光水平与降低眩光率间有所侧重。得到了光热环境优化下办公建筑各朝向节能潜力最大的遮阳与照明协同控制策略,即西向与东向采取动态遮阳+手动开自动关+光电调光控制,南向采取全自动控制,北向采取动态遮阳+手动开关+光电调光控制。

吴志建[4](2021)在《基于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崔嘉慧[5](2020)在《城水耦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水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吴巍[6](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孙佩锦[7](2020)在《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城市化发展,城市居民缺乏体力活动,新的健康问题已经逐渐转向慢性疾病。在我国,慢性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现有研究证明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对健康极有益处。建成环境可以促进体力活动,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风险,从而有助于健康。城市规划一直致力于通过规划与设计促进人们的健康与福祉。但是在中国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下,环境与健康的实证研究多数集中在一线城市,针对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的非一线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获取环境要素的方法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聚焦微观个体的体力活动和健康,以大连市主城区为例,通过不同的测度方法与尺度分析环境要素与体力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关联,建立环境与健康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通过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综合数据集,从多维视角分析住区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多维视角包含研究内容、数据特征和测量方法三个层面的含义。本文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建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环境要素数据包括平面维度的建成环境(通过地图数据获取的密度、土地利用、街道连接、坡度等)和自然环境(通过影像数据获取的绿色空间),垂直维度的建成环境(通过街景图像获取的天空比例、建筑围合、街道家具等)和城市设计品质(通过审计工具获取的微观环境设计品质),以及社会维度的环境特征(通过主观报告获取的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后,本文的测量方法包括从平面到立面,客观测量到主观评价,不同的测量方式与测量尺度,以及多要素间的交互关系。研究首先分析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与测量尺度,测定社会人口学特征、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并建立多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环境要素与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感知环境为中介变量,社会环境为调节变量。其次,研究分析垂直维度的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包括城市街道环境和城市设计品质。研究应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的方法获取的城市街景特征分析并检验其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通过审计工具获取的城市设计品质和微观环境并分析其对健康结果的影响。在本文中,环境的测量尺度包括四种不同的缓冲区半径(400米、800米、1200米、1600米)。健康结果包括体力活动(应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获取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和步行)、心理(社区归属感)和生理层面(体重指数)以及自我报告的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血糖血压亚健康、心脑血管亚健康等)。研究发现,客观测量的土地利用类型、街道连接、可达性、建筑密度对体力活动有积极影响,而坡度与体重指数负相关。自然环境对步行影响的线性关系微弱。主观测量的美观和安全与体力活动正相关。在400米缓冲半径尺度下,环境对健康结果有显着影响的要素最多,但是主观和客观测量的环境之间关联性很低。其次,高密度的住区环境中设施可获得性良好有利于体力活动,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感知和社会环境有负面影响且不利于社区归属感。在中介效应检测中,所有感知环境要素(除坡度)均通过社会环境间接影响社区归属感,社会人口特征对体力活动和健康结果均有直接效应但其调节作用微弱。此外,街道景观与健康结果没有显着关联,但标识牌与美观和社会环境之间有负向关联。城市设计品质(意向、人性化尺度、透明度)与微观步行环境对行人步行都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规划能够在促进公共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建成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可以影响行为和健康结果,不同的测量方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既有住区环境还需要更新完善来提供健康效益,在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以外,设施的空间公平、绿色空间、健康导向的设计、以及社会环境营造等层面的内容同样具有实践价值。

宋永永[8](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梁晓晓[9](2019)在《基于风环境的重庆城市商业中心区优化策略 ——以沙坪坝三峡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城市空间飞速拓展,重庆因山水分割主城而建设用地捉襟见肘,密集的建筑布局、复杂的地形屏障、失衡的绿地结构进而加剧了城市静风气候、热岛效应和城市雾霾。然而,微气候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在重庆商业中心区更加突出,重庆商业中心区因其开发强度大、建筑能耗大、绿地资源短缺、交通排量大导致通风雾霾问题和城市热岛更加显着,风环境的舒适性不足的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舒适性。城市空间是影响风环境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风环境设计是促进PM2.5(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利用城市的空间优化来改善风环境等微气候,缓解因城市建设而日益恶化的通风雾霾问题,是当前山地城市规划研究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前沿科学问题。面对地形差异明显、城市空间结构复杂多变的山地城市,其不同尺度空间的要素构成复杂,导致风场和PM2.5浓度分布因局地环流显现出较平原城市而言更大的差异性,风环境的适应性不足问题在局地差异较大。在此背景下,亟待寻求基于风环境的微观尺度下山地城市空间优化策略,特别是人口、建筑密集的商业中心区。论文以商业中心区为例,旨在建立从规划视角解决城市风环境问题的系统思维,构建基于PM2.5扩散、静风区和行人舒适性的风环境评价指标,立足于微观尺度空间研究,提出相对应的空间优化策略,并运用CFD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尝试为案例风环境的量化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优化策略和可行性建议,希望为山地城市风环境改善、局地雾霾的减缓做出有益的探索。研究按照“问题梳理-理论建构与分析-策略提出-实例验证”的思路展开。论文开始梳理了世界与中国快速城镇化、山地城市粗放用地发展、商业中心区高密度空间与微气候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基于风环境的空间优化策略研究的迫切性。其次,构建风环境的评价指标、总结重庆风环境特征、城市空间与风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论文的研究是立足人的尺度,建构了1.5m人行高度基于PM2.5扩散、静风区和行人舒适性的风环境评价指标,并总结了重庆风环境呈现静风频率较高、局地环流显着、静风污染严重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城市空间与风环境适应性不足问题:人地矛盾突出、高密度建设与开敞空间不足、城市规划忽略局地微气候、微风道的设计、控制指标考虑不周。再次,分析了主城区和商业中心区的空间发展、重庆商业中心区的特征与风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重庆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格局植根于主城区的用地空间拓展,主城区由于用地受限而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城市组团的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各自的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区有着高高度、高强度、山地特征明显、开敞空间不足的特征,也同样显现出风环境适应性不足的特点。然后,从街区肌理、街道形态、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三个层面,分析商业中心区的微观尺度的空间要素与风环境的关联性。进而,在关联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策略,即从街区肌理、街道形态、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三个层面,提出基于风环境的商业中心区的空间优化策略:街区肌理的优化策略,包括基本用地指标、山地街区的微风道、山地街区的立体风道与天空开阔度、高度分区等要素的优化;街道形态的优化策略,包括街道基本形态指标、山地街道通透性、街道界面连续度与建筑贴线率等要素的优化;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的优化策略,包括建筑群空间布局形式、单体建筑迎风面形态、高层和板式建筑形态、高层裙房建筑的形态,建筑底层的架空面积等要素的优化。最后,将上述商业中心区的空间优化策略推广到实证案例,来验证其是否能优化案例的风环境。以三峡广场为实证案例,纳入风速和PM2.5作为风环境的分析变量,运用现场实测和CFD模拟方法量化分析其风环境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三峡广场风环境较差,静风率高,风速过低并不能有效地扩散颗粒物。接着,针对各个测点来分析三峡广场风环境与其空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从街区肌理、街道形态、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三个层面提出针对三峡广场的策略与优化方案,并对比分析三个层面的形态参数,且运用CFD模拟量化分析其风环境的变化:优化后的静风率由64.13%降为59.8%,24个测点的风速平均增长率为140%,从而指出基于风环境的空间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广性。然而,考虑到经济和产权问题不能对已建成的三峡广场进行大规模的空间优化,因而论文从其微更新、城市管理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覃丽[10](2019)在《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大健康潮流、体验经济、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社会新动态接踵而至,中国茶产业在时代变革与政策推进下,正在加速实现由内而外的自我突破与革新。纵向上来看,中国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蔓延的趋势更加明显,传统茶产业的产业链正在不断更新延伸。横向维度上,茶叶产业正在尝试与其他行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积极拓宽现有产业面,茶产业业态由单一迈向多元。茶文化旅游则是该背景下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它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茶叶市场转型、拉动茶叶产品消费、转化茶文化美学教育功能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意义深远。本文以湖南传统优质茶产区——大湘西地区为研究对象,依照理论研究、实证运用、战略策划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合理选用文献研究、调研考察、内容分析、专家征询等多种方法,总结提升茶旅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问题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并以大湘西地区为实证进行应用研究,以体系运用的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梳理研究,包括了以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第一章和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为中心内容的第二章。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为理论升华研究,该部分创新性地提出茶主题价值链的概念与系统构成;在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探究茶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六六契合”动力机制),并对应提出两条融合路径(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与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和四项融合策略(多维度、客观性、差异化、创意化);深度挖掘茶主题价值链中的旅游价值,分析提出四种价值运用方向(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基于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的模型启发和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的理论指导,构建出两种茶旅融合模式下的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基于第二部分内容展开的实证运用与策略研究,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工具化,以大湘西代表地区的考察情况为评价材料,对大湘西各调研地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打分。再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发展问题,确立大湘西地区茶旅融合发展的“点-线-面”三步走整体思路,提出打造“武陵-雪峰”茶旅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构想,构建“6主干+5支线”的发展布局,并针对推进过程给出实施意见。第四部分(第七章)总结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四个研究趋势:研究内容从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研究尺域由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研究视角从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二、论全球环境优化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全球环境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旅游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地成为景区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山地景区旅游发展亟需转型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研究
        二、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三、玉龙雪山旅游发展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山地旅游
        二、山地景区
        三、旅游转型发展
        四、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一、系统协同论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三、旅游竞争优势论
第三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条件
        一、山地旅游资源丰富
        二、山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三、旅游消费主体与结构发生改变
        四、政府大力支持提供政策保障
        五、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一、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历程
        二、山地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及启示
        一、国内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案例
        二、国外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经验
        三、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启示
    第四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方向梳理
        二、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主要方向
    第五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山地景区国际化转型主要内容
        二、山地景区高端化转型主要内容
        三、山地景区特色化转型主要内容
        四、山地景区智慧化转型主要内容
        五、山地景区立体化方向转型主要内容
第四章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旅游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指标构建基本思路
    第二节 指标筛选与构建
        一、指标的筛选
        二、指标权重确立方法
        三、指标评价方法
        四、评价模型
第五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第一节 玉龙雪山景区概况
        一、景区概况
        二、景区转型发展概况
    第二节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
        一、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二、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基于评价的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
    第一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的SWOT分析
        一、旅游转型发展SWOT分析
        二、基于评价和SWOT分析的转型发展战略
    第二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系统构建
        一、旅游转型发展要素系统
        二、旅游转型发展外部空间
        三、旅游转型发展动力
        四、旅游转型支撑机制
    第三节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策略
        一、旅游转型方式
        二、旅游转型提升措施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一轮)
    附录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征询表(第二轮)
    附录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专家打分表
    附录4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游客问卷调查
    附录5 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单项评价法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办公建筑遮阳与照明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遮阳研究现状
        1.2.2 采光研究现状
        1.2.3 遮阳与采光整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办公建筑光热环境调研
    2.1 调研对象确定
    2.2 调研可行性分析
        2.2.1 建筑类型分析
        2.2.2 地区气候分析
        2.2.3 受调群体分析
    2.3 调研结果
        2.3.1 遮阳与采光应用形式
        2.3.2 遮阳与采光调节形式
        2.3.3 人员满意度
    2.4 调研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采光评价指标及模拟软件
    3.1 静态评价指标
        3.1.1 照度
        3.1.2 采光系数
    3.2 动态评价指标
        3.2.1 天然采光量DA
        3.2.2 有效采光照度UDI
        3.2.3 连续采光量DA_(con)
        3.2.4 眩光临界值DA_(max)
    3.3 采光模拟软件
    3.4 能耗模拟软件
    3.5 本章小结
4.遮阳与采光仿真模型设计
    4.1 遮阳节能模型
        4.1.1 建筑模型的建立
        4.1.2 相关参数说明
        4.1.3 模拟工况说明
    4.2 动态采光模型
        4.2.1 采光模型的建立
        4.2.2 相关参数说明
        4.2.3 动态采光仿真
    4.3 照明控制设置
        4.3.1 占用参数设置
        4.3.2 用户行为设置
        4.3.3 控制方式设置
    4.4 本章小结
5.不同策略下办公室内光热环境及能耗的对比分析
    5.1 动态遮阳与固定遮阳的对比分析
        5.1.1 光环境对比分析
        5.1.2 热环境对比分析
        5.1.3 能耗对比分析
    5.2 动态遮阳与不同照明系统协同控制下光环境及能耗的对比分析
        5.2.1 动态采光对比分析
        5.2.2 照明能耗对比分析
        5.2.3 综合能耗对比分析
    5.3 协同控制策略修正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郑州市办公建筑遮阳与采光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部分成果
致谢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对象
        1.2.1 概念解释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3.1 健康规划制度与实践
        1.3.2 指标构建与数据采集
        1.3.3 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健康规划研究的思想根源
        2.1.1 公共健康与城市规划
        2.1.2 健康与规划合作挑战
    2.2 健康规划研究的理论支撑
        2.2.1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2 社会生态学理论
        2.2.3 城市规划学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环境与健康研究历程
        2.3.2 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
        2.3.3 环境与健康测量工具
        2.3.4 环境与健康分析方法
        2.3.5 政策实施与公共传播
        2.3.6 深度学习与城市环境
    2.4 研究总结
3 健康规划制度与实践
    3.1 健康规划制度与政策
        3.1.1 健康规划实施制度
        3.1.2 健康规划政策工具
        3.1.3 健康规划合作机制
        3.1.4 健康规划应用实践
    3.2 健康促进型城市设计
        3.2.1 设计导则类型综述
        3.2.2 国家级导则解析
        3.2.3 地方性导则解析
        3.2.4 设计导则应用实践
    3.3 健康生活社会实践
        3.3.1 设计下的积极生活
        3.3.2 积极生活项目实施
        3.3.3 积极生活行动模型
        3.3.4 积极生活社会实践
4 环境与健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4.1 测度方法与尺度
        4.1.1 样本选择方法
        4.1.2 测量尺度界定
        4.1.3 环境测量方法
    4.2 环境测度内容
        4.2.1 建成环境测度内容
        4.2.2 自然环境测度内容
        4.2.3 社会环境测度内容
        4.2.4 微观环境测度内容
    4.3 环境与健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3.2 指标体系构建
        4.3.3 因变量指标测量
        4.3.4 自变量指标测量
    4.4 本章小结
5 环境与健康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大连市人口与空间特征
        5.1.1 大连市空间特征
        5.1.2 体力活动设施分布
    5.2 大连市设施的空间公平
        5.2.1 空间公平指标
        5.2.2 设施的空间公平
    5.3 数据获取方法
        5.3.1 个体数据获取
        5.3.2 实证调研内容
    5.4 数据整理方法
        5.4.1 数据清洗
        5.4.2 数据检验
        5.4.3 数据变换
        5.4.4 分析方法
    5.5 健康数据分析
        5.5.1 个体差异
        5.5.2 体力活动
        5.5.3 健康结果
        5.5.4 感知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1 环境特征与分析方法
        6.1.1 环境特征
        6.1.2 分析方法
    6.2 建成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2.1 不同尺度综合结果
        6.2.2 环境与结果详细分析
    6.3 自然环境对健康结果的影响
        6.3.1 绿色空间分析方法
        6.3.2 绿色空间综合结果
    6.4 感知环境与社会环境
        6.4.1 感知环境测量结果
        6.4.2 不同测度方法差异
    6.5 多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6.5.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6.5.2 环境对结果的直接效应
        6.5.3 环境对结果的间接效应
    6.6 本章小结
7 微观环境与案例实证分析
    7.1 城市街道环境
        7.1.1 街道环境测量
        7.1.2 结果与讨论
    7.2 微观设计品质
        7.2.1 微观环境测量
        7.2.2 结果与讨论
    7.3 实证分析
        7.3.1 实证案例选取方法
        7.3.2 不同类型住区特征
        7.3.3 环境优化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大连居民健康状态
        8.1.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成环境测度工具
附录B 积极生活城市设计导则
附录C 土地利用类别图
附录D 中介效应模型综合结果
附录E 城市设计品质特征
附录F 住区环境评价量表题目
附录G 案例住区环境特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风环境的重庆城市商业中心区优化策略 ——以沙坪坝三峡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与严峻雾霾环境形势
        1.1.2 山地城市用地发展与环境问题
        1.1.3 商业中心区微气候环境与舒适性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商业中心区
        1.3.2 风环境相关概念
        1.3.3 PM_(2.5) 的相关概念
        1.3.4 计算流体力学(CFD)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空间范围
2 风环境评价指标、关联因子、分析方法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风环境的评价指标
        2.1.1 PM_(2.5) 扩散的有效风速
        2.1.2 静风区风速
        2.1.3 行人舒适性的风速
    2.2 风环境的关联因子与相关研究
        2.2.1 风环境与空间要素相关性研究
        2.2.2 风环境与山地地形相关性研究
        2.2.3 风环境与PM_(2.5) 扩散相关性研究
    2.3 风环境的分析方法与相关研究
        2.3.1 实地监测法
        2.3.2 计算机模拟
        2.3.3 风洞实验法
    2.4 风环境研究总结
3 商业中心区的空间特征与风环境关联分析
    3.1 重庆城市空间与风环境
        3.1.1 重庆城市风环境特征
        3.1.2 重庆城市空间与风环境适应性不足问题
    3.2 重庆商业中心区的空间特征与风环境
        3.2.1 重庆主城区的用地空间发展
        3.2.2 重庆商业中心区的空间格局
        3.2.3 重庆商业中心区的空间特征与风环境
    3.3 商业中心区的空间要素与风环境的关联分析
        3.3.1 空间要素类型
        3.3.2 街区肌理要素与风环境
        3.3.3 街道形态要素与风环境
        3.3.4 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要素与风环境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风环境的商业中心区空间优化策略
    4.1 街区肌理层面
        4.1.1 重组山地街区内的微风道,完善用地控制指标的设计
        4.1.2 建设山地街区的立体风道,推广“U型”形态的断面
        4.1.3 推广高低建筑的错落布局,改善街区下行风竖向分布
    4.2 街道形态层面
        4.2.1 优化街道的基本形态指标,提高城市规划体系科学性
        4.2.2 改善山地街道空间通透性,重视街道风场的相互连通
        4.2.3 控制有效风道界面连续性,加强街道建筑贴线率管控
    4.3 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层面
        4.3.1 优化山地建筑群空间布局,采用点式\斜列式\混合式
        4.3.2 优化高层和板式建筑设计,减少行人高度处不舒适感
        4.3.3 改造高层裙房建筑的形态,增大建筑底层的架空面积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风环境的三峡广场空间优化的实验研究与可行性建议
    5.1 三峡广场的概况
        5.1.1 选择缘由
        5.1.2 区位特点分析
        5.1.3 空间结构分析
        5.1.4 功能活动分析
        5.1.5 交通组织分析
        5.1.6 公共空间分析
    5.2 三峡广场的风环境实测与模拟实验研究
        5.2.1 风环境的分析变量
        5.2.2 实测的技术路线
        5.2.3 实测选点
        5.2.4 实测条件、仪器、方法
        5.2.5 实测结果
        5.2.6 CFD模拟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5.2.7 CFD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5.2.8 三峡广场的风环境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5.3 基于风环境的三峡广场空间优化实验研究
        5.3.1 街区肌理层面的空间优化
        5.3.2 街道形态层面的空间优化
        5.3.3 建筑形态与组合布局的空间优化
        5.3.4 优化模拟结果分析
    5.4 三峡广场风环境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5.4.1 微更新层面
        5.4.2 城市管理层面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外部需求背景
        1.1.2 内部发展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创新意义
        1.2.2 实践指导意义
        1.2.3 宏观战略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1.3.2 国内茶旅融合研究概述
        1.3.3 茶旅融合研究进展及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旅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茶产业与旅游业
        2.1.1 旅游产业内涵与特点
        2.1.2 茶产业内涵与特点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旅游六要素
        2.2.2 茶旅融合
        2.2.3 茶文化旅游
    2.3 基础理论
        2.3.1 产业融合理论
        2.3.2 体验经济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茶主题价值的挖掘与茶主题价值链研究
    3.1 茶主题价值链的形成基础
    3.2 茶主题价值链
        3.2.1 茶主题价值链的含义
        3.2.2 茶主题价值链的系统构成
第四章 茶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4.1 茶主题价值链视角下的茶旅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4.2 “六六契合”动力机制下的茶旅融合路径思考
        4.2.1 旅游六要素导向路径
        4.2.2 茶主题价值链导向路径
    4.3 茶旅融合的战略选择
        4.3.1 多维度战略
        4.3.2 客观性战略
        4.3.3 差异化战略
        4.3.4 创意化战略
    4.4 茶主题价值链中旅游价值的挖掘与运用
        4.4.1 高度参与的生产型茶旅产品开发
        4.4.2 康养娱乐的休闲型茶旅产品开发
        4.4.3 活化互动的科普型茶旅产品开发
        4.4.4 软硬兼施的创意型茶旅产品开发
第五章 茶旅融合发展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意义
    5.2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科学客观性原则
        5.2.2 针对代表性原则
        5.2.3 层次性与系统性的统一原则
    5.3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
        5.3.1 国家农业公园申报评价体系
        5.3.2 产业融合理论与“六六契合”机制
    5.4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5.5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5.5.1 选取评价维度,建立维度层
        5.5.2 延伸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的假设结构模型
        5.5.3 征询专家意见,修正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
        5.5.4 确定分值与权重
    5.6 可行性评价体系的准入标准
第六章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策略研究
    6.1 大湘西地区
        6.1.1 大湘西概况
        6.1.2 大湘西地区的茶产业
        6.1.3 大湘西地区的旅游业
    6.2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评价与分析
    6.3 大湘西茶旅融合发展的战略构想与建议
        6.3.1 策略选择
        6.3.2 路径安排
        6.3.3 实施建议
        6.3.4 推进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7.3 展望
        7.3.1 研究内容:宽泛性质研究走向深度提质研究
        7.3.2 研究尺域:个性研究趋向共性研究
        7.3.3 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
        7.3.4 研究视角:单一视角走向多维视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

四、论全球环境优化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山地景区旅游转型发展水平评价及策略研究 ——以玉龙雪山景区为例[D]. 谈思.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办公建筑遮阳与照明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D]. 姜俞龙.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4]基于老年人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的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研究[D]. 吴志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城水耦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水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D]. 崔嘉慧. 天津大学, 2020
  •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7]多维视角下住区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孙佩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9]基于风环境的重庆城市商业中心区优化策略 ——以沙坪坝三峡广场为例[D]. 梁晓晓. 重庆大学, 2019(01)
  • [10]茶旅融合发展理论与策略研究 ——以大湘西为例[D]. 覃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全球环境优化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