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南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余丽慧,姚良锦,徐端妙,夏丽敏,陈孟广,焦洁洁[1](2021)在《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优势种黄山松和马褂木的空间格局——以浙江景宁草鱼塘为例》文中提出基于浙江景宁草鱼塘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1 hm2)群落的调查数据,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等,以径级替代年龄层次,研究样地内优势树种黄山松与马褂木不同年龄段在样地的分布情况和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1)黄山松和马褂木种群的径级分布均呈反"J"型。(2)样地中整个黄山松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加,表现出相应的减弱趋势。黄山松种群中树、小树在大尺度上显现出随机分布;样地中不同年龄段的马褂木种群均表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3)小尺度上,黄山松种群大树对小树、大树对中树出现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小树、大树对小树表现为空间正相关。(4)黄山松各径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均对马褂木个体呈显着负相关,随着尺度的增加,转变成无显着相关性。小尺度上,马褂木种群中树对黄山松种群小树、中树表现为空间负相关,马褂木大树对黄山松种群中树和大树在任何尺度上表现为无显着相关性。发现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通过密度制约、化感作用和生态适应性对策来形成特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实现物种间的共存和竞争作用。
田晓龙[2](2020)在《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黔西北地区杜鹃灌丛演替序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优势种群动态变化及分布格局。本文以黔西北地区9个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降水、物种组成、灌丛的高度、冠幅、基径、水平分布等指标;分析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群落特征和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不同演替群落灌木的分布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土壤含水量、容重差异不显着,土壤温度、pH差异显着,但变化较小;随着群落演替序列,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W”字形变化,在演替后期(第IX演替阶段)达到最大值,为5.23%;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有效氮外,均在演替中期(第V演替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8 g/kg、30.23 mg/kg、130.92 mg/kg;土壤全磷、全钾总体上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2)9个演替序列群落中共有植物35种,分属17科25属。其中,草本植物7种,分属5科6属;灌木21种,分属8科13属;乔木5种,分属5科6属。以杜鹃花科、山茶科、禾本科植物为演替序列的优势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57%、8.57%、5.71%。不同演替阶段物种数变化较小,随着演替的进行,喜阳性草本(箭竹)逐渐减少,演替为喜阴性草本(针毛蕨、贵州龙胆等);喜阳性灌木小果珍珠花逐渐减少,被喜阴性杜鹃属植物、木荷等取代。3)9个演替序列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差异不大,灌木层变化较小。灌木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为Ⅲ>Ⅶ>Ⅱ>Ⅳ>Ⅷ>Ⅸ>Ⅴ>Ⅵ>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规律为Ⅴ>Ⅸ>Ⅳ>Ⅷ>Ⅲ>Ⅵ>Ⅶ>Ⅱ>Ⅰ;Simpson指数变化规律为Ⅸ>Ⅷ>Ⅲ>Ⅱ>Ⅳ>Ⅶ>Ⅴ>Ⅵ>Ⅰ;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基径、高度受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钾、全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显着,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受土壤有效钾的影响显着。4)调查9个演替序列群落的杜鹃属植物共1246株。最大基径为14.900 cm,最小为0.325 cm,平均为2.641 cm;树龄以1、2龄级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85%、42.62%,属增长型种群;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属植物龄级分布连续,各龄级的个体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径级的增大,个体数逐渐减少;随着高度的增加,杜鹃属植物个体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集中分布于第2高度级(100-250 cm),共计1024株,占总数的82.18%。5)通过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表明,露珠杜鹃、大白杜鹃、黄山杜鹃、迷人杜鹃种群低龄级(1、2)生命期望值较高,种群存活曲线均属Deevey-Ⅱ型,为增长型种群;通过种群动态数量变化指数Vpi和V’pi计算显示,大白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和黄山杜鹃种群均表现为Vpi>V’pi>0,为增长型种群;大白杜鹃、迷人杜鹃和黄山杜鹃种群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随机干扰极大值P均为0.143,大于露珠杜鹃种群的0.012。6)整个演序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树种分布略有差异,处于演替阶段Ⅱ、Ⅲ、Ⅴ、Ⅵ、Ⅶ的在整体上呈现均匀分布的格局特征,处于演替阶段Ⅰ、Ⅸ的在样地的西南角聚集明显,处于演替阶段Ⅳ、Ⅷ的在样地的东北角聚集明显;点格局分析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杜鹃属植物多为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许元科,吴初平,叶丽敏,侯建花,江波,袁位高,朱锦茹,黄玉洁,焦洁洁,王志高[3](2019)在《景宁荒田湖林场黄山松与木荷混交林主要树种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优势树种对群落环境和结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浙江省景宁县荒田湖林场针阔混交林3个50 m×50 m样地中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木荷Schima superba种群的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在3个样地中的径级结构均呈正态分布,而木荷种群的小径级个体相对较多;黄山松和木荷幼树以及大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隔离现象,木荷种群幼树阶段在小尺度上均为聚集性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的格局,而黄山松的幼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样地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树种在生活史不同阶段的生态需求存在差异,进而引起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在制定森林经营措施时应考虑优势种的径级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情况。
SeMyung Kwon(权世明)[4](2019)在《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森林-草原过渡带被认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的区域,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天然林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林草带上的重要植被类型,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因此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理解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气候是调控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而竞争作为树木生长过程中一种长期胁迫因子,由于树木个体大小、年龄等决定其对光、水和营养的利用差异,导致树木受到不同的竞争压力,因此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竞争是如何调控天然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的响应?基于此问题,本文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分布区的典型分布区(A)和边缘分布区(B)分别建立10个50×50m样地,利用野外调查所获取的样地调查数据以及树芯样品,基于单木竞争模型和空间点格局方法,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分析了不同结构状态沙地樟子松的林分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以及竞争与林分结构的关系;基于树轮年代学方法,从单木和林分两个水平分析了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对年和月尺度气候因子的响应,以及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的响应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林分结构:两个区域的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中幼林,不同结构状态树木的竞争优势度为优势木>被压木>幼树。另外林分密度与林分特征很好的符合形式为Y=aln(x)+b(Y为林分特征,x为林分密度,a,b为模型参数)的对数函数关系,且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林分沙地樟子松的平均胸径、冠幅、冠长和冠长比显着减小,而树高、高径比和枝下高则显着增大。(2)对于空间格局:沙地樟子松的优势木整体上呈均匀分布,而被压木和幼树则为了抵抗外界干扰对其的影响而多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优势木和被压木、优势木和幼树在整体上呈相互独立的关系,而被压木和幼树以一种“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在小尺度上多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尺度的增加,其逐渐趋向于相互独立的关系。(3)对于竞争与林分结构的关系:竞争强度与树木的大小都较好的服从幂函数关系,随着竞争指数的增加,即竞争强度的降低,沙地樟子松的胸径,冠幅,冠长和冠长比都显着降低,而树木的树高,高径比和枝下高则显着增大。因此通常情况下,优势木多位于林冠上层,被压木多位于林冠中层,幼树多位于林冠下层,且其整枝性随着竞争强度的降低而增强。另外由于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在竞争过程中,生活力弱的树木由于不能获得其生存所需资源和空间,因此被压木和幼树中死亡木的竞争强度显着低于活立木。(4)对于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基于林分水平,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树木径向生长量显着的逐渐减小;且基于单木水平,随着单木竞争指数的增大,即单木的竞争强度降低,树木径向生长量显着的逐渐减小。(5)对于树木对气候的响应: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与上一年8至9月及当年7至8月的月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与上一年8至9月的极端最低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与当年9月的降水及7至8月的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当年7至9月的干旱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当年3月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当年7月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沙地樟子松的径向生长主要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水分呈正相关。(6)对于竞争与树木气候敏感性: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A区域树木月均气温、干旱指数、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响应逐渐增强,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B区域对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极端最低温度的响应逐渐增强,多达到显着水平。基于单木水平,A区域竞争能力弱的树木通常对月均温、降水量和干旱指数更加敏感,而B区域竞争能力强的树木对月均温和日照时数相对更加敏感。(7)对于竞争与树木弹性力: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典型分布区(A)树木对极端干旱的抵抗力,弹性力逐渐在增强,而恢复力则减弱;边缘分布区(B)树木的抵抗力、恢复力和弹性力均呈增强趋势。随着树木竞争能力的减弱,树木的抵抗力逐渐减弱,恢复力则逐渐增强,A区域树木的弹性力虽然呈减弱趋势,但不显着,B区域树木的弹性力则逐渐增强。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竞争与林分结构、树木生长及其气候响应的关系,有利于深刻认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及竞争对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影响,为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的保护、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鑫玉[5](2019)在《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原为杉科(Taxodiaceae)水松属单种属植物,现APG Ⅳ分类系统中归入柏科(Cupressaceae)。水松在我国属一级保护植物,在IUCN濒危植物红色名录中为“极危”等级。本研究利用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的水松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开发多态性微卫星(cpSSR)位点。利用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nSSR,cpSSR)标记方法,探讨水松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利用开发的多态性cpSSR位点,对全球现存水松代表群体(中国、越南和老挝)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明确水松谱系地理结构,推测其冰期避难所及间冰期种群迁徙扩散路线,了解其种群历史动态。研究工作能为水松的遗传资源保护与种群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可为第四纪冰期我国植物变迁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松叶绿体基因组含170个完美型SSR位点,筛选重复次数大于或等于8的SSR位点,共设计70对cpSSR引物,均可成功扩增,并产生单一清晰条带。利用16个样本进行多态性位点检测,筛选得到1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16个样本检测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遗传多样性较高,因此筛选得到的多态性位点可用于后续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和谱系地理学研究,了解其进化历史。(2)利用叶绿体基因组cpSSR标记和核基因组EST-SSR标记对杉科8个属10个种进行系统发育研究。cpSSR位点在绝大多数杉科样本均可扩增,平均扩增率为98%,23个EST-SSR位点中,扩增成功率大于50%的有18对。基于cpSSR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NJ)结果显示,10个种可分为2个大的聚类群,水松和落羽杉属为一个聚类群,杉科其它物种为一个大的聚类群。基于EST-SSR标记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NJ)与cpSSR标记结果大致相同。两种标记方法相互验证,水松和落羽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并在杉科中具有相对较晚的的发育地位。(3)利用10个多态性叶绿体微卫星对14个水松群体(中国、老挝和越南)进行谱系地理学的研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4个群体343个单株中共检测到153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数量为12.79,平均有效单倍型数量(Ne)为8.40。每个群体均存在私有单倍型,平均私有单倍型频率(Pr)为0.379。水松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e)偏高,其范围为0.62~0.995。单倍型地理分布图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共享的单倍型存在,各个群体私有单倍型的数量明显多于共享单倍型。水松总遗传多样性(HT)为0.991,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856。遗传分化系数RST(0.469)显着大于GST(0.136),表明水松群体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水松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组间(47.70%),遗传分化系数FST的值为0.597大于0.25,说明水松群体间存在很高的的遗传分化。STRUCTURE结果显示,最佳K值为3,说明14个水松群体按国家主要分为三个大的聚类群,这与DAPC分析结果一致。系统发育树(NJ)结果也呈现出3个聚类,老挝群体聚为一支,越南群体聚为一支,中国南方和北方群体聚为一支。(4)利用DIY ABC软件推测水松群体进化历史,进化事件4具有最高的后验概率(PP),推测水松进化顺序为中国→越南→老挝,其冰期避难所一个位于中国北部地区江西、湖南和福建省附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及老挝和越南的部分地区。(5)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水松种群保护提出了保护策略:加强现存群体的保护,对老挝的天然种群进行最高级别的保护;在与水松栖息地相似的地区建立种子园或苗圃,同时采取种子繁殖,扦插等营养繁殖手段,找到水松最佳种植方式,扩大种群数量。
周赛霞,彭焱松,詹选怀,张丽,梁同军,刘向平,潘福兴[6](2020)在《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研究》文中指出庐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广泛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上至山顶地段,在庐山现存植被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山松在庐山的更新和演替情况,该文通过对庐山黄山松种群的调查,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空间代时间"的分析方法,编制庐山黄山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结合种群结构动态指数、时间序列平均推移法模型等方法对黄山松的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呈纺锤形,幼龄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中龄个体多,目前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2)黄山松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第8龄级,个体平均期望寿命第2龄级最大,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3)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小径级出现缺失,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建议在保护区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对黄山松林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补植一些适宜的落叶阔叶树种,以丰富该地区的树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
刘艳会,刘金福,何中声,洪伟,冯雪萍,崖佐朝[7](2017)在《基于戴云山固定样地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黄山松是亚热带中部山区主要建群种,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对探讨中亚热带植被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大面积黄山松群落,该研究采用网格布点法,建立86块(25.82 m×25.82 m)共5.7 hm2固定样地,对样地内黄山松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分布区类型、胸径和树高结构、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出现木本植物32 603株219种,隶属于59科108属。乔灌木优势种有黄山松、马尾松、木荷、肿节少穗竹、岩柃、窄基红褐柃等,其中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3.79%、25.75%和45.21%、24.66%。(2)在区系分布类型上,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属多于温带分布类型的科属,热带分布类型中又以泛热带分布类型,温带分布类型以北温带占据最大比例。(3)样地内优势种的胸径分布呈倒"J"型,表明更新状态良好。垂直结构上,各优势种树高为倒"J"型或近似倒"J"型。黄山松和其他优势乔木大部分树高为410 m,灌木除短尾越桔01 m个体数最多外,其他优势灌木12 m个体数最多。(4)经计算,样地内乔灌木各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有所差异,乔木层黄山松最低,灌木层短尾越桔最低。该研究结果表明戴云山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丰富、更新良好,反映了亚热带高山针叶林的典型特征,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与取样方式等因素有关。
苏松锦,刘金福,兰思仁,洪伟,李文周[8](2015)在《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理清并从整体上把握黄山松在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对其分类、资源分布、遗传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Ⅲ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60-2014年220篇黄山松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其关键词、作者、机构和期刊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黄山松研究主要围绕黄山松、马尾松、松属、林分、生物量、树脂道、天然更新和种群展开;研究领域较具影响力作者有洪伟、范义荣、吴承祯、吴泽民和罗世家;主要研究机构为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为高载文期刊.黄山松林业领域合作研究较少,基本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今后黄山松研究应重点关注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及其黄山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松锦[9](2015)在《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系中国特有树种。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的6400hm2原生性黄山松群落是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暖性针叶林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研究戴云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物种多度格局、林分空间结构、谱系结构时空变化、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格局以及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生态位分化和中性过程在维持高海拔黄山松植被的贡献率,为黄山松次生林近自然经营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O-ring统计不仅能多尺度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还消除了传统Ripley’s K函数尺度累积效应。戴云山黄山松整个群落以及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苗和幼树丰富,中树次之,大树较少,属于种群增长型;3个种群均在小尺度上(0~16 m)呈聚集分布格局,并随尺度增大趋于随机或均匀分布;随着龄级(幼苗→幼树→中树→大树)和树高(林冠层→亚林层→灌木层)的增大,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的聚集程度均降低。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对不同起测胸径响应规律是随机的。黄山松与江南山柳,江南山柳与中华野海棠、江南山柳和映山红、江南山柳和岗柃、鹿角杜鹃与映山红在大部分尺度上以负关联为主;黄山松与岗柃、黄山松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映山红、映山红和中华野海棠以正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林层的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生境异质性、密度制约和种间隔离均可某种程度上解释其种群空间格局。采用AIC检验和卡方(χ2)检验筛选黄山松群落不同尺度的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取样半径r为2.5 m、10 m和20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preemption模型;而r=5m、15m和25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Zipf-Mandelbrot模型。当半径r为2.5 m和5m时,除brokenstick模型外的4个模型和中性模型均能通过χ2检验;当r=10 m时,χ2检验拒绝了log-normal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当r=15m、20 m和25 m,χ2检验依次拒绝了log-normal模型、Zipf-Mandelbrot模型和preemption模型。针对传统空间结构分析对象木取n=4易造成有偏估计问题,引入Voronoi图,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山松林分总体呈中度混交状态(Mv=0.3796);林木胸径在生长上处于劣势偏中庸状态(Uv=0.5304);林分总体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Wv=0.5102);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Bv=0.3921);林木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CI=1.4851)。各空间结构参数随径阶增加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变化情况各参数差异较大。进行林木空间竞争分析时,本研究基于Voronoi图,提出了新的交角竞争指数VuaCIi。采用不同零模型对戴云山黄山松不同尺度样方(5mx5m、10m×10m、20m×20m、30m×30m和40m×40m)和不同林木径级(小径级1 cm≤DBH<5 cm、中径级5cm≤DBH<10cm大径级DBH≥ 10 cm)的谱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约束零模型条件下,不同尺度下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均随研究尺度增加呈减少趋势;约束零模型条件下,所有尺度上NRI≥0,谱系聚集强度与尺度无关;NTI在5×5 m上表现为谱系发散,在其它5种尺度下表现为谱系聚集。各研究尺度上NRI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小径级和中径级表现为谱系发散,大径级表现为谱系聚集;而NTI值变化规律与NRI反。生境过滤和密度制约可能是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基于地统计与GIS对黄山松林植被与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Pielou均匀度属于强变异,pH和土壤温度为弱变异外,其它指标均为中等变异。植被参数、土壤pH、AN、土壤磷素和土壤温度空间结构比均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格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TN、NO3--N, NH44-N、土壤钾素、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效光合辐射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异质性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小。植被参数变程在23.5~401.1m之间波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在14.9~19.4 m之间,土壤pH为53m,土壤养分在11.06~244.2 m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4.55 m,土壤温度为93.3~115.7 m,有效光合辐射为22.17 m。各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各向异性,与分形维数分析结果相一致。随着空间尺度增加,各指标Moran I系数均呈较明显的空间正(或负)相关。各指标均具有明显条带状和斑块状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斑块面积大小差异较显着,极端值分布面积均较小。研究结果为黄山松林的更新格局—过程—机制和取样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GIS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胸高断面积对不同环境因子响应规律类似:比较适合乔木、灌木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27.57~41.49%,土壤容重为0.7773~1.1564 g/cm3,毛管孔隙度为0.5914~0.6085,土壤pH为4.27~4.90,土壤全氮为0.1419~0.2409g/kg,水解性氮为131.14~240.85 mg/kg,硝态氮1.17~2.29 g/kg,铵态氮为16.73~47.13 g/kg,全磷为0.0611~0.1121 g/kg,有效磷为4.82~5.94 mg/kg和6.14~8.69 mg/kg,全钾为16.18~18.84 g/kg和19.65~24.43 g/kg,速效钾为69.59~92.10 mg/kg,土壤有机碳密度6.78~13.19 kg/m2。土壤温度为17.7~18.8、23.4~26.4和有效光合辐射为17~67 umol/(s.m2)的环境里,乔木和灌木生长较好。戴云山黄山松林前9个主成分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0.63%,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水解性氮和植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重要性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树高与地形关系较密切,而胸径与水解性氮较为紧密,二者回归模型分别为树高=-23.203+0.018高程;胸径=34.003-0.02水解性氮。环境因子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分布解释量为45.54%(其中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单独解释量为25.97%、5.11%,土壤和地形共同解释量为14.46%);不可解释量为55.46%,生态位分化在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占有重要地位。
朱德煌[10](2013)在《戴云山黄山松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研究》文中提出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环境因子进行研究,旨在掌握黄山松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年龄结构、更新生态位以及环境对黄山松群落的影响,为戴云山保护和经营森林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黄山松深度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具体结论:(1)依据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31个样地的调查,发现该区域共有维管束植物51科86属172种,其中重要值比较大的物种有黄山松、甜槠、鹿角杜鹃、木荷、华丽杜鹃、江南山柳、杉木、硬斗石栎、马尾松、亮叶水青冈、窄基红褐柃、多脉青冈、吊钟花、满山红、映山红、岗柃、短尾越桔、肿节少穗竹、中华野海棠等,且黄山松易与甜槠、木荷、鹿角杜鹃等树种形成混交林或黄山松纯林。(2)通过双向指示种(TWINSPAN)聚类分析,将黄山松群落分成黄山松+杉木-乌药-铁芒萁群丛;黄山松+江南山柳-短尾越桔-铁芒萁群丛;黄山松+鹿角杜鹃-肿节少穗竹群丛;黄山松+甜槠-肿节少穗竹-窄基红褐柃-里白群丛;黄山松+吊钟花-短尾越桔-狗脊蕨群丛;黄山松+岗柃群丛;黄山松+华丽杜鹃-短尾越桔-里白群丛;黄山松+亮叶水青冈-满山红-铁芒萁群丛;黄山松-满山红-平颖柳叶箬群丛。经过TWINSPAN分析之后,运用二维DCA排序分析。DCA排序结果可较好反映黄山松群落分布关系变化,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聚类结果一致。(3)戴云山黄山松各个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比较大,总体趋势是物种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Simpson指数越大,其群落类型所处的海拔也越高,黄山松优势地位越明显,群落类型越向黄山松纯林演替。(4)通过对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Margaleg丰富度指数与Menhinick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ll多样性指数N1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Hill多样性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Hill多样性指数N1与N2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ll多样性指数N1、Hill多样性指数N1与海拔呈极显着相关(P<0.01),Margaleg丰富度指数和Menhinick指数均与海拔呈显着相关(P<0.05)。除了Simpson指数外,各项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加呈现递减趋势。(5)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黄山松种群生命表,福建省5个地区黄山松种群的生存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其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Ⅲ型曲线,同时引入生存分析的生存函数、累积死亡率函数、死亡密度函数及危险率函数,研究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福建5个地区的黄山松种群均存在两个死亡率高峰,但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格局和强度不同,且在福建不同地区的黄山松的死亡率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黄山松耐寒、耐贫瘠、抗风等生物学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6)在群落乔木层,黄山松的更新生态宽度值最大。因此,黄山松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黄山松与其它物种更新生态位重叠值集中在0.2以上,表明黄山松与其它物种存在共用资源利用谱。黄山松与窄基红褐柃和短尾越桔存在较大更新生态位重叠值,这些物种竞争和排斥作用明显,不利于黄山松幼苗和幼树更新。(7)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主要分布在在九仙山和戴云山南坡,北坡也有分布。黄山松种群随着年龄的变化,其空间格局也存在明显差异。黄山松幼苗主要以均匀分布为主;从幼苗转变幼树和中树,聚集强度比较大,主要呈集群分布;大树主要以均匀分布为主。通过Greig-Smith法和Kershaw法分析,黄山松种群在32m2和64m2聚块规模最大。黄山松种群随海拔基本呈集群分布。海拔1600m-1700m处其种群呈均匀分布,主要与黄山松种群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关。(8)黄山松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总孔隙度和自然含水率随土层深度而减小。土壤化学性质垂直变化规律明显,各林分的土壤养分指标基本上随土层深度自上而下减小。(9)通过DCCA排序分析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的植被因子和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DCCA排序轴可直观反映群落的环境生态梯度变异,第一、二轴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64.50%。DC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黄山松群落的海拔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pH值、坡向变化,即沿第二轴从上到下,pH呈现较小趋势,而黄山松群落分布越明显。DCCA排序表明第一轴与海拔的相关系数达0.5570,即海拔是对黄山松群落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呈现海拔越高,黄山松优势种群越显着,在海拔1400m-1600m表现尤为突出。在黄山松群落主要物种与环境因子在DCCA排序图的相对位置,反映其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坡向、坡位、有机质、人为干扰因素均是黄山松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DCA主要用于反映黄山松群落分布差异,而CCA存在“弓形效应”,DCCA是DCA和CCA的结合,DCCA排序中黄山松群落种类排序轴与环境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高于DCA,更有利于排序轴阐述海拔、有机质等环境因子对黄山松群落的生态意义,即黄山松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联以DCCA排序为最佳。
二、屏南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屏南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优势种黄山松和马褂木的空间格局——以浙江景宁草鱼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1.2 数据收集 |
1.3 点格局分析与零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山松与马褂木的径级结构 |
2.2 黄山松种群与马褂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2.3 黄山松种群与马褂木种群不同径级间的空间关联 |
2.4 黄山松与马褂木种群不同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 |
3 讨论 |
(2)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演替理论 |
1.2.2 种群动态 |
1.2.3 种群分布格局 |
1.2.4 黔西北地区杜鹃灌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植被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室内分析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杜鹃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及气候情况 |
3.1.1 土壤理化性质 |
3.1.2 气候情况 |
3.2 杜鹃灌丛的物种组成特征 |
3.2.1 物种组成 |
3.2.2 物种结构变化 |
3.2.3 物种多样性特征 |
3.2.4 木本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3.3 杜鹃属植物种群动态 |
3.3.1 杜鹃种群径级、高度级结构 |
3.3.2 杜鹃种群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
3.3.3 杜鹃种群动态分析 |
3.4 杜鹃灌丛灌木分布格局 |
3.4.1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分布及优势种组成 |
3.4.2 不同演替阶段灌木种群分布格局 |
4 讨论 |
4.1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4.2 杜鹃灌丛的物种组成特征 |
4.2.1 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
4.2.2 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3 杜鹃属植物种群动态 |
4.3.1 种群结构特征 |
4.3.2 种群生命表与生存状况 |
4.3.3 种群动态与发展趋势 |
4.4 杜鹃灌丛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景宁荒田湖林场黄山松与木荷混交林主要树种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地设置 |
2.2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乔木层群落结构与主要树种径级结构 |
3.2 空间分布格局 |
4 结论与讨论 |
(4)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林分结构研究 |
1.2 空间格局研究 |
1.2.1 影响空间格局的因素 |
1.2.2 空间格局类型 |
1.2.3 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1.3 林木竞争研究 |
1.3.1 林分密度 |
1.3.2 单木竞争 |
1.4 树木生态学研究 |
1.4.1 树轮年表 |
1.4.2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
1.4.3 树木生长应对极端干旱的弹性特征研究 |
1.5 影响树木生长对气候响应因素研究 |
1.6 沙地樟子松的相关研究 |
1.7 科学问题 |
1.8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8.1 研究目标 |
1.8.2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点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
2.1.5 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 |
2.2.2 林分结构分析 |
2.2.3 单木竞争模型 |
2.2.4 空间格局分析 |
2.2.5 树木年轮样本的采集,处理及测量 |
2.2.6 树木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
2.2.7 气候数据的来源 |
3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 |
3.1 林分基本特征 |
3.2 林分径阶和高阶特征 |
3.3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
3.4 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
3.4.1 胸径 |
3.4.2 树高 |
3.4.3 高径比 |
3.4.4 枝下高 |
3.4.5 冠幅 |
3.4.6 冠长 |
3.4.7 冠长比 |
3.5 小结 |
4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空间格局 |
4.1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 |
4.2.1 基于g(r)函数的分析 |
4.2.2 基于CE指数的分析 |
4.3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关联性 |
4.3.1 基于g_(12)(r)函数的分析 |
4.3.2 基于S指数的分析 |
4.4 讨论 |
4.4.1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 |
4.4.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关联性 |
4.4.3 空间格局与竞争 |
4.5 小结 |
5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林分结构关系 |
5.1 竞争范围的确定 |
5.2 竞争与林分特征的关系 |
5.2.1 胸径 |
5.2.2 树高 |
5.2.3 高径比 |
5.2.4 枝下高 |
5.2.5 冠幅 |
5.2.6 冠长 |
5.2.7 冠长比 |
5.3 不同结构状态树木的竞争强度 |
5.4 活立木与死亡木的竞争强度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竞争对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
6.1 树轮年表的统计特征 |
6.1.1 树轮年表统计结果 |
6.1.2 林分密度与树轮年表统计特征 |
6.2 树轮年表特征 |
6.2.1 A区域树轮年表特征 |
6.2.2 B区域树轮年表特征 |
6.3 竞争与树木径向生长关系 |
6.3.1 林分密度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
6.3.2 竞争对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关系 |
7.1 气候变化特点 |
7.2 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 |
7.2.1 样地尺度 |
7.2.2 单木尺度 |
7.3 沙地樟子松应对极端干旱的弹性特征 |
7.3.1 确定极端干旱年 |
7.3.2 样地尺度 |
7.3.3 单木尺度3个弹性力指标之间的关系 |
7.4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气候敏感性关系 |
7.4.1 样地尺度 |
7.4.2 单木尺度 |
7.5 竞争对与沙地樟子松弹性力关系 |
7.5.1 样地尺度 |
7.5.2 单木尺度 |
7.6 讨论 |
7.6.1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
7.6.2 树木的耐旱性 |
7.6.3 竞争对树木气候敏感性的影响 |
7.6.4 竞争对树木弹性力的影响 |
7.7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林分结构特征 |
8.1.2 沙地樟子松的空间格局特点 |
8.1.3 竞争与沙地樟子松林分结构的关系 |
8.1.4 竞争对与沙地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影响 |
8.1.5 竞争与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关系研究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松研究概述 |
1.1.1 地理分布和致危原因 |
1.1.2 生理生化 |
1.1.3 栽培育种 |
1.1.4 种群生态学 |
1.1.5 遗传多样性 |
1.2 杉科(Taxaceae)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3 谱系地理学研究 |
1.3.1 谱系地理学概述 |
1.3.2 谱系地理学中的分子标记 |
1.3.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水松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水松叶绿体微卫星(cpSSR)位点开发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松DNA提取 |
2.2.2 DNA检测 |
2.2.3 cpSSR引物设计 |
2.2.4 PCR反应 |
2.2.5 多态性引物筛选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多态性位点检测与筛选 |
2.3.2 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检测 |
2.4 讨论 |
3 水松的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杉科植物DNA提取 |
3.2.2 DNA检测 |
3.2.3 EST-SSR引物筛选 |
3.2.4 PCR反应与基因分型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位点扩增情况 |
3.3.2 遗传多样性 |
3.3.3 基于cpSSR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 |
3.3.4 基于EST-SSR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 |
3.4 讨论 |
4 水松谱系地理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水松基因组DNA提取 |
4.2.2 DNA检测 |
4.2.3 PCR反应与基因分型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遗传多样性 |
4.3.2 单倍型地理分布及网络图 |
4.3.3 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
4.3.4 群体遗传结构 |
4.3.5 群体进化历史 |
4.4 讨论 |
4.4.1 水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
4.4.2 水松的遗传分化及遗传结构 |
4.4.3 水松种群动态历史及冰期避难所 |
5 水松种群保护策略 |
5.1 水松现存群体现状 |
5.2 水松种群保护策略 |
5.2.1 加强现存群体的就地保护 |
5.2.2 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迁地保护 |
5.2.3 利用营养繁殖手段扩大种群数量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1.1 水松叶绿体微卫星标记(cpSSR)位点开发 |
6.1.2 水松在杉科的系统发育地位 |
6.1.3 水松谱系地理学研究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使用的EST-SSR位点信息 |
附录B 水松单倍型基因型 |
附录C 基于近似贝叶斯算法DIY ABC软件参数设置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地设置与数据收集 |
1.2.2 种群径级划分和结构特征分析 |
1.2.3 种群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
1.2.4 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群分布现状及结构特征 |
2.2 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
2.3 种群生存分析 |
2.4 庐山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预测 |
3 讨论 |
3.1 庐山黄山松的种群结构和动态 |
3.2 庐山黄山松的现状及管理保护 |
(7)基于戴云山固定样地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及样地概况 |
1.2 样地设置以及调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组成特征 |
2.2 分布区类型 |
2.3 径级结构 |
2.4 垂直结构 |
2.5 空间分布格局 |
3 讨论与结论 |
3.1 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类型 |
3.2 垂直结构和胸径分布 |
3.3 空间分布格局 |
(8)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山松研究进展 |
1.1分类与资源分布 |
1.2遗传学 |
1.3生态学 |
1.4生理生化 |
1.5森林培育 |
1.6其它 |
2黄山松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
2.1时间分布 |
2.2关键词分析 |
2.3发文作者分析 |
2.4发文期刊分析 |
3结论与展望 |
(9)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1 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
1.2.2 植被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
1.2.3 黄山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搜集与处理 |
2.2.1 样地概况 |
2.2.2 植被、土壤与有效光合辐射取样 |
2.2.3 室内实验 |
2.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黄山松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
3.1 研究方法 |
3.1.1 林层和生长阶段的划分 |
3.1.2 O-ring统计 |
3.2 林分结构 |
3.3 空间分布格局 |
3.3.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
3.3.2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
3.3.3 不同起测胸径对分布格局的影响 |
3.4 空间关联性研究 |
3.4.1 林分空间关联性 |
3.4.2 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黄山松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方法 |
4.1.2 物种-多度模型简介 |
4.1.3 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物种-多度分布 |
4.2.2 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模型 |
4.2.3 不同尺度下的中性理论检验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黄山松林空间结构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
5.1.2 Voronoi多边形与Delaunay三角网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
5.2.2 传统方法与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结构参数对比 |
5.2.3 混交度 |
5.2.4 大小比数 |
5.2.5 角尺度 |
5.2.6 开敞度 |
5.2.7 竞争指数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黄山松群落谱系结构的时空变化 |
6.1 研究方法 |
6.1.1 谱系树的构建 |
6.1.2 谱系指数的选择 |
6.1.3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尺度下群落的谱系结构 |
6.2.2 群落不同径级的系统发育结构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黄山松林植被空间异质性 |
7.1 研究方法 |
7.1.1 植被多样性指数选取与处理 |
7.1.2 地统计理论与方法 |
7.1.3 分形分析 |
7.1.4 空间自相关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特征 |
7.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7.2.3 空间分布特征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黄山松林环境因子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 |
8.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
8.1.1 统计特征分析 |
8.1.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1.3 空间分布与格局 |
8.2 土壤pH值 |
8.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2.3 空间分布特征 |
8.3 土壤养分 |
8.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3.3 空间分布特征 |
8.4 土壤有机碳 |
8.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4.3 空间分布特征与格局 |
8.5 土壤温度 |
8.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5.3 空间分布特征 |
8.6 光合有效辐射 |
8.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6.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8.6.3 空间分布特征 |
8.7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
9.1 研究方法 |
9.1.1 GIS叠加分析和统计功能 |
9.1.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 |
9.2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9.2.1 乔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
9.2.2 灌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
9.3 植被-土壤-地形关系研究 |
9.3.1 主成分分析 |
9.3.2 逐步回归分析 |
9.4 植被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 |
9.4.1 排序分析 |
9.4.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与解释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植物名录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戴云山黄山松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山松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种群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关键性问题 |
1.4 本项目特色和立论依据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区位 |
2.2 水文与气候 |
2.3 土壤与生物 |
3 数据收集与实验方法 |
4 研究方法 |
4.1 群落物种数量特征分析方法 |
4.1.1 群落物种数量分析方法 |
4.1.2 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度方法 |
4.1.3 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
4.2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4.3 种群增长模型建立 |
4.4 群落更新生态位测度 |
4.4.1 生态位宽度 |
4.4.2 生态位重叠 |
4.4.3 更新生态位测度公式改进 |
4.5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度 |
4.5.1 不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度 |
4.5.2 不同年龄阶段种群格局测度 |
4.5.3 种群格局规模测度 |
4.5.4 不同海拔和坡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测度 |
4.6 环境因子分析与排序方法 |
4.6.1 理化性质分析 |
4.6.2 DCA 、CCA、DCCA 排序以及排序轴分类法 |
5 结果分析 |
5.1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 |
5.1.1 生态重要值 |
5.1.2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 TWINSPAN 聚类分析 |
5.1.3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 DCA 排序分析 |
5.1.4 黄山松群落多样性分析 |
5.2 黄山松种群生命表分析及生存分析 |
5.2.1 黄山松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
5.2.2 黄山松种群存活曲线绘制 |
5.2.3 生存函数曲线绘制 |
5.3 黄山松种群基面积增长模型拟合 |
5.4 种群更新生态位 |
5.4.1 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的更新生态位 |
5.4.2 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的更新生态位重叠 |
5.5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5.1 不同样地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5.2 不同年龄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5.3 不同尺度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5.4 不同海拔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5.6 环境因子分析 |
5.6.1 黄山松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5.6.2 黄山松群落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5.6.3 黄山松群落植被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
6 结论 |
7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屏南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优势种黄山松和马褂木的空间格局——以浙江景宁草鱼塘为例[J]. 余丽慧,姚良锦,徐端妙,夏丽敏,陈孟广,焦洁洁. 江苏林业科技, 2021(05)
- [2]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D]. 田晓龙. 贵州大学, 2020(02)
- [3]景宁荒田湖林场黄山松与木荷混交林主要树种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许元科,吴初平,叶丽敏,侯建花,江波,袁位高,朱锦茹,黄玉洁,焦洁洁,王志高. 浙江林业科技, 2019(05)
- [4]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结构及气候对其生长的影响[D]. SeMyung Kwon(权世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基于叶绿体标记的水松系统发育地位及其谱系地理学研究[D]. 李鑫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庐山黄山松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研究[J]. 周赛霞,彭焱松,詹选怀,张丽,梁同军,刘向平,潘福兴. 广西植物, 2020(02)
- [7]基于戴云山固定样地黄山松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研究[J]. 刘艳会,刘金福,何中声,洪伟,冯雪萍,崖佐朝. 广西植物, 2017(07)
- [8]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J]. 苏松锦,刘金福,兰思仁,洪伟,李文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9]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D]. 苏松锦.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2)
- [10]戴云山黄山松种群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研究[D]. 朱德煌.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