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国打工,四步包你不受骗(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丹[1](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夏星[2](2017)在《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拓展和深化,教育领导学领域中日益凸显的问题是,原本有效的领导力,为何在另一种文化情境中遭遇制约?这是本篇论文《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实证研究》的问题聚焦所在。研究问题定位于:跨文化情境中,在华国际学校的国际校长们如何掌握本论文所提议的归因能力和权变策略,从而提升领导力。本研究缘起于笔者与国际校长的共事经历中注意到的种种现实需求。以在华国际校长为研究对象发现,造成领导力瓶颈与困境的原因多种多样,然而,最深层、也最易被忽略的原因在于——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技能与权变技能的匮缺,也就是说,面对出现的问题,国际校长往往找错了原因,继而导致处理问题的方法出现偏误。反言之,提高对归因和权变这两种技能的认识和掌握,有助于从源头上提升跨文化领导力。因此,学术假说定位于“正确归因是合理权变之本”。提高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和权变技能,不仅针对在华国际校长,也是更广泛的跨文化领导者(国外来华的、本地出国的、各领域各机构的)都需要的领导力提途径。这些需求是本文研究价值的基础,也是其泛在应用价值所在。论文力求提出理论性兼具实践性的策略和主张,力求在如下几个方面尝试创新:1)开拓研究视角。现有的归因、权变、领导力研究,各循其道、缺乏关联,而在本文中,心理学的归因、领导学的权变,这两种种理论,形成有机结合——拓展出领导力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特别关注了“什么是权变的起点、什么是权变的终点、什么是跨文化权变的基本特质”等更彻底的问题。2)开发一手资料。基于专业学位“一手资料、紧扣实践”的要求(区别于学术学位侧重“认知深化、建构新论”的要求),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掘第一手资料—国际校长们在华的真实经历,包括工作、生活、跨文化融入等。在现有研究中,这些资料尚无先例可循。3)深究领导环境。跨文化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究竟深刻或者严重到什么程度?现有的领导环境学说尚无专项研究。反映在以国际校长为例的跨文化领导者身上,表现为,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想要支配甚至干预其所在的跨文化领导情境,使领导者陷入思维误区。4)多元的跨文化领导力提升策略。有别于领导力的一般性培训,本文更强调:第一,以国际校长为试点,将归因和权变技能的应知应会作为跨文化领导力建设的有机组成;其次,紧密配套“助手教程”,提供给跨文化领导者的助理(多为外语较强的本地助理),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跨文化桥梁”功能;第三,推向整个国际学校层面,建设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的整体文化氛围。因此,优化跨文化领导力的构建对象具有“多元性”——既包括领导者,又涵盖被领导者。论文包含如下部分:[绪论]阐明选题由来、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并简介研究样本,对全文进行总括性介绍。[第一章-文献综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领导力基本理论,追溯与跨文化领导力密切相关的文化、价值观和权变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梳理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发现并引出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研究领域的空白;第四部分,介绍本文着重运用的归因理论、以及归因与权变的关系。[第二章-研究设计]介绍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的选取,以及与笔者工作及经历先关的观察法和访谈法的研究应用。在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的结构性验证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共性问题。并且,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精神,对本文研究进行指导。[第三章-研究发现: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发现]为了验证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的内容结构,以问卷调查形式获取了中外文化差异下的校长跨文化领导力表现。配合数据,佐以实证,发现并陈述国际校长来华之后遇到的沟通问题、工作挑战、社交困境以及生活不适应等第一手资料。[第四章-研究分析: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的权变论析]回顾国际校长发生归因倾向的真实过程,发现其对领导力效能造成的制约和阻碍,讨论跨文化归因倾向形成的思维和行为偏差,对权变操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跨文化角度反思归因,从源头上寻求合理权变的思路,以此,响应“正确归因是合理权变之本”的学术假说。[第五章-建议:国际学校跨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回归教育学主旨,设计国际校长的跨文化领导力构建。建议跨文化领导力的提升,不仅需要面向国际校长,也需要扩大到校长助理和学校团队,全面建设健康的跨文化组织。[结语]回顾上述各章中的要点,总结论文的创新诉求,思考历史,展望跨文化领导力研究的未来。
王茹[3](2016)在《青少年自我分化表现特征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自我分化指个体的自我感从情感依附的家庭系统中成熟和分离出来的过程。青少年是个体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独立性不断增强,社会化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西方文化重视分离而东方文化强调联结,但人类社会面对的困境与问题却是相似的,对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而言,分离和联结无论在何种文化都是必要的。因此,基于中国家庭文化背景探讨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表现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设计半结构化访谈提纲,对45名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进行深入访谈,并利用主题分析的编码方法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将自我分化发展特点归纳为3个核心概念,14个主轴编码,每一个主轴编码随年龄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文化下的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不但包括个体层面的自我和关系层面的自我,还包括社会层面的自我。个体取向的自我强调个体化发展的结果,反映了个体从家庭分化过程中自我的成熟程度;关系取向的自我强调个体在关系联结的同时分化出个体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取向的自我强调个体在成熟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2)个体取向的自我包括自我导向、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四个层面;关系取向的自我包括情绪反应、自我立场、与人融合、情感阻断、权力对等、冲突独立六个层面;社会取向的自我包括家庭回报、社会角色、社会参照、社会接纳四个层面。(3)自我分化发展随年龄增长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个体层面,自我导向由父母主导转向自我主导,自我评价由主观片面转向客观整合,自我管理由懒惰推卸转向勇于担当,自我规划由模糊概念转向明确计划;关系层面,情绪反应由敏感冲动转向冷静克制,自我立场由依赖摇摆转向独立坚定,与人融合由过度卷入转向理性均衡,情感阻断由回避拒绝转向适度接纳,权利对等由等级划分转向平等尊重,冲突独立由愧疚自省转向理智妥协;社会层面,家庭回报由主观意识转向实际行动,社会角色由学习至上转向社会生活,社会参照由家庭认同转向社会认同,社会接纳由矛盾排斥转向理解开放。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发现我国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征的独特内涵及表现维度,可以从新的理论视角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
钱珊慧[4](2015)在《当代中国喜剧小品审美特征研究 ——以央视春晚喜剧小品为例》文中提出当代中国喜剧小品自从1983年登上第一届春晚舞台开始,便与春晚相伴相行33个年头,逐渐成为春晚舞台上的重头戏。在这33年里,喜剧小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给大众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与开心“笑果”。本文以春晚喜剧小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与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喜剧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发展历程、语言特征、结构特征和人物特征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并针对喜剧小品的发展现状作进一步深入思考,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繁荣和发展。论文主体内容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按照时代脉络梳理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审美特征变化。喜剧小品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八十年代初创期、九十年代繁荣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徘徊期。不同时期的喜剧小品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特征,本章通过对这三个时期春晚舞台上的代表性喜剧小品进行分析和对比,归纳出喜剧小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的审美特征变化。第二章从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两方面分析喜剧小品的语言特征。喜剧小品是一门需要舞台表演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是口头语言与形体语言的结合。喜剧小品的文本、表演者口中的台词是喜剧小品的口头语言,表演者的形体动作则是喜剧小品的形体语言,二者都是喜剧小品中营造喜剧效果,表情传意的重要手段。第三章从结构类型和结构要素两方面探讨喜剧小品的结构特征。喜剧小品结构精巧短小,大致可以分成点、线、面三种结构类型,每一种结构都具备结构要素,而要素主要由开端、发展与高潮、结局三个部分构成,每一种结构要素都有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第四章从身份、外形、性格三方面分析喜剧小品的人物特征。喜剧小品所表现的主要对象是小人物,因此人物身份特征主要是草根性。这些人物无论美丑,其外形都有着独特的特征。而他们的性格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体,因而具备典型性。论文结语部分是对当前喜剧小品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喜剧小品如何更好地发展提出了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李红革[5](2012)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从高校到社会都对如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教育内容、方法、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索,然而取得的成效并不如意。本文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为视角,沿着问题提出——经验总结——模式构建——实践应用的逻辑线路展开。主要运用了科学交叉、矛盾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路径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作为思维的起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内容的指导地位,探索思维模式中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尝试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从而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文包括七章与结语共八个单元。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况,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核心概念概述。主要阐述与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相关的两个系列的核心概念:一是思维系列的核心概念;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系列的核心概念。第三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现状探析。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认真总结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第四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思维模式。在阐述情感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动作思维模式、意象思维模式和形象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第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维模式。在阐述理性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抽象思维模式、辩证思维模式和立体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并尝试构建相应的思维模式图。第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模式。在阐述创新思维模式的内涵、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创新思维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并尝试构建相应的思维模式图。第七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在阐述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模块、原则、流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总模式并做出说明,最后运用该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应用价值,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有待改进的方向。本文有以下创新:一是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本身就是创新,因为目前关于这项研究,完全是空白;二是关于思维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明确的思维理论及思维艺术的支持,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思维操作流程,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方法论,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适合自己特点的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三是从情感思维、理性思维、创新思维的诸多模式与方法中获得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感与有效手段,并且将情感思维的模式、理性思维的模式和创新思维的模式综合成一个思维过程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互相渗透、互相独立又互相补充;四是深化了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
郑爱明[6](2012)在《自杀倾向大学生家庭因素及其家庭治疗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研究家庭治疗干预自杀倾向大学生的有效性。通过编制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调查影响大学生自杀倾向的相关家庭因素,筛选适合的家庭治疗干预的个案进行干预,进而探索家庭治疗干预效果。分三个部分研究,研究一以418名大学生为被试,编制形成了34个条目的大学生自杀倾向的正式问卷。研究二包括预研究和正式研究,预研究主要为正式研究提供影响自杀倾向大学生家庭因素的评估工具,正式研究,以6所高校的1512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编制的自杀倾向问卷,对大学生自杀倾向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合22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探索影响自杀倾向大学生相关的家庭因素。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筛选3名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1名做家庭治疗的干预个案,1名做认知行为治疗的对照个案,还有1名做控制个案,每周1次,连续干预4周,暂停2次,再干预4周,根据变量的前后测变化,比较3个个案的实验效应,探讨家庭治疗干预大学生自杀倾向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1.编制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共4个因子,分别为:抑郁水平、自杀认知、自杀准备和绝望感。经验证性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可用于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中。2.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存在性别、年级的差异,以及自身心理状态间的差异,一、四年级自杀倾向率较高,二、三年级较低,四年级最高,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有自杀倾向,有精神病性临床症状的大学生自杀倾向性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高于无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自杀倾向大学生其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独立性,以及家庭功能中的行为控制和角色定位比没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低。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抑郁倾向,家庭成员独立性低,家庭功能组织性差和成员的自我行为控制低是大学生产生自杀倾向高危因素。5.家庭治疗对个案降低自杀倾向程度有效,家庭治疗效果比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显着。6.家庭治疗对提高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程度即独立性程度更有效,家庭治疗效果比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显着。7.家庭治疗对提高的总功能,家庭的行为模式和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和认同有效,家庭治疗效果比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显着。8.家庭治疗对降低个案的自杀倾向,改善个案的心理状态,促进个案的家庭关系和谐,恢复和提高其社会功能有效,家庭治疗效果比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更显着。
汪洋[7](2012)在《洋嫁》文中研究说明一浴室的氤氲还未散尽。谢桥打量着镜中的自己,湿漉漉的面颊和嘴唇,红艳得有些鬼魅。比脸色更鬼魅的是身上这条用料极为节省的裙子。前胸还算正经,小V领,尺度有限。对于谢桥这种胸前坡度平缓的亚洲女人来说,既然没什么本钱好显摆,非要掏出来昭告天下就叫自曝其短。乾坤在背
蒋子丹[8](2012)在《囚界无边》文中认为1市看守所新任狱医沈白尘,拎着拖箱一步跨进囚车里,脸色有些难看。上岗第一天,他搭囚车去报到,本来说好坐驾驶室,临上车发现里边已经没有位子,要走只能和嫌犯一起坐在车厢里,沈白尘被这个变故搞得很不开心。他砰的一声把车门关上,听任法警从外边将门锁了,举手投足刻意显出一种狠劲儿。
姜耕玉[9](2010)在《遥看草色》文中研究指明画家简汶始终处于感情的漩涡之中。儿时的伙伴春草那纯洁的形象萦绕不去,可庸俗不堪的现实又让他痛苦万分。是什么使他深陷痛苦?他到底要追寻怎样的一种婚姻?
纪红[10](2009)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信息量等特点为人们表达舆情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网络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百万级点击率”的网络舆论事件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互联网舆情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力图研究互联网舆情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引导管理的对策。在开篇部分,本文厘清了和互联网舆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信息、舆情、公共舆论、互联网舆情等,并且借助“公共领域”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归纳了互联网舆情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回顾了舆情发展和政府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历程。进一步,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互联网舆情的特点:主体、形成过程和功能。在互联网舆情主体方面,本文通过大量调查与整理多方面的资料发现:中国网民群体完全具有年纪轻、学历高、较富裕、并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渠道和娱乐工具等突出特点。同时,年轻人、高学历者、富裕群体在政治倾向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升华为舆论的三大要素、网上传播的三个阶段以及网络舆情形成的四大步骤。通过近期若干网络热点案例,本文对舆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功能方面,本文发现:民意表达、监督权力、推进改革和疏导情绪是现阶段互联网舆情的主要功能。最后,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互联网舆情:指出了互联网舆情管理的三方面基本要求,几种主要管理手段,以及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同时,本文总结了当前互联网舆情引导方面的一些新思维、新探索,指出:需要寻找更符合舆论传播规律和网络传播特点的手段和技巧,来进一步促进官民网络沟通,提升沟通效果。
二、出国打工,四步包你不受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国打工,四步包你不受骗(论文提纲范文)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样本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领导力和跨文化领导力 |
一、文化价值观与领导力 |
二、跨文化领导力 |
三、跨文化情境中的权变 |
第二节 校长领导力 |
第三节 校长跨文化领导力 |
第四节 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与权变 |
一、归因理论与跨文化 |
二、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与权变过程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质性研究取向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进度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问卷调查 |
三、访谈法 |
第三章 研究发现: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情境中的归因发现 |
第一节 跨文化情境中的结构性验证结果 |
一、总体数据描述性统计 |
二、信度分析 |
第二节 对本地员工的归因倾向 |
一、校长眼中的员工职业程度 |
二、校长眼中的员工等级观 |
三、校长眼中的员工参与度 |
第三节 对当地机构的归因倾向 |
一、校长眼中的当地政府 |
二、校长眼中的合作单位 |
第四节 对境外上级的归因倾向 |
一、校长眼中的总部支持度 |
二、校长眼中的授权支配度 |
第五节 对当地生活与人的归因倾向 |
一、校长眼中的生活标准 |
二、校长眼中的中国物主 |
第四章 研究分析: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的权变论析 |
第一节 权变起点的跨文化偏差及其矫正 |
一、权变起点的初始定位 |
二、权变起点的偏差分析 |
三、权变起点的纠偏对策 |
第二节 权变过程的文化偏差及其矫正 |
一、权变与归因的过程性特征 |
二、过程偏差的主要表现 |
三、过程偏差的纠偏对策 |
第三节 权变终点的跨文化偏差及其矫正 |
一、跨文化权变的双重使命 |
二、跨文化权变终点的双重效应 |
三、跨文化权变终点的文化汇融 |
第五章 建议:国际学校跨文化领导力的提升 |
第一节 国际校长跨文化领导力提升现状 |
一、国际校长来华前培训 |
二、国际校长来华后培训 |
三、培训缺位的几点分析 |
第二节 提升国际校长跨文化领导力的应知应会 |
一、培训目标 |
二、培训课程设计 |
三、沟通与交流 |
第三节 国际学校的组织跨文化建设 |
一、校长助理——跨文化的纽带 |
二、跨文化团队建设 |
三、组织文化再造 |
结语 |
一、基本观点 |
二、创新诉求 |
三、跨文化领导力的未来 |
四、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青少年自我分化表现特征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自我分化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1.3.1 自我分化的概念 |
1.3.2 自我分化结构及测量维度 |
1.3.3 自我分化的影响因素 |
1.4 文化差异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1.4.1 东西方文化差异 |
1.4.2 东西方家庭文化差异 |
1.4.3 东西方自我差异 |
1.5 青少年发展相关理论 |
1.5.1 分离个体化理论 |
1.5.2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1.6 青少年自我分化相关研究 |
1.6.1 国内外自我分化发展研究 |
1.6.2 自我分化跨文化研究 |
1.7 文献述评 |
第2章 研究过程 |
2.1 研究内容 |
2.2 主要概念界定 |
2.3 研究过程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对象 |
2.3.3 研究工具 |
2.3.4 资料获取 |
2.3.5 资料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的基本内涵 |
3.2 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点的表现维度 |
3.2.1 个体取向的自我 |
3.2.2 关系取向的自我 |
3.2.3 社会取向的自我 |
3.3 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点的描述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 |
4.2 个体层面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点的分析 |
4.3 关系层面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点的分析 |
4.4 社会层面青少年自我分化发展特点的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当代中国喜剧小品审美特征研究 ——以央视春晚喜剧小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发展历程 |
一、风生水起的初创期 |
二、万紫千红的繁荣期 |
三、褒贬不一的徘徊期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语言特征 |
一、喜剧小品的口头语言 |
二、喜剧小品的形体语言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结构特征 |
一、喜剧小品的结构类型 |
二、喜剧小品的结构要素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喜剧小品的人物特征 |
一、身份特征 |
二、外形特征 |
三、性格特征 |
结语对当前喜剧小品发展状况的思考 |
一、当前喜剧小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
二、当前喜剧小品应如何走出困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历届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节目单 |
附录B: 春晚喜剧小品33年问卷调查(1983-2015)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概述 |
一、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模式的界定 |
(二) 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概述 |
(一) 思想政治工作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概述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内容述要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的特征与作用 |
第三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现状探析 |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 |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封闭、静止的思维模式 |
(二) 单维、求同的思维模式 |
(三) 保守、滞后的思维模式 |
(四)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
三、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
(一) 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 |
(二) 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 |
(三) 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 |
(四) 现代社会变迁的挑战 |
(五) 主导主体素质的欠缺 |
第四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思维模式 |
一、情感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情感思维的界定 |
(二) 情感思维模式的界定及结构 |
(三) 情感思维模式的作用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懂得运用情感思维模式 |
二、动作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动作思维的界定 |
(二) 动作思维模式的界定 |
(三) 几种主要动作思维模式的介绍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作思维模式的探索 |
(五)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动作思维模式案例分析 |
三、意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一) 意象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意象思维模式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四、形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形象思维的界定 |
(二) 形象思维的基本模式 |
(三) 形象思维模式的功能 |
(四)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象思维模式及其应用 |
第五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维模式 |
一、理性思维模式概述 |
(一) 理性思维模式的界定及其内涵 |
(二) 人类对理性思维本质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
二、抽象思维模式是对形象思维模式的扬弃 |
(一) 抽象思维的界定 |
(二) 抽象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抽象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三、辩证思维模式是对抽象思维模式的扬弃 |
(一) 辩证思维的界定 |
(二) 辩证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辩证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四、立体思维模式是辩证思维模式的现代发展 |
(一) 立体思维的界定 |
(二) 立体思维模式概述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作用 |
第六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模式 |
一、创新思维模式概述 |
(一) 创新思维模式的界定 |
(二) 创新思维模式的特征 |
(三) 创新思维模式的功能 |
二、人类对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索 |
(一) 近代以来对创新思维模式的探索 |
(二) 创新思维模式构建今探 |
三、应用创新思维模式的前提条件 |
(一) 敢于大胆质疑 |
(二) 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必要的实践经验 |
(三) 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 |
(四) 掌握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技能技巧 |
(五) 掌握创新思维的形式 |
(六) 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 |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构建及其意义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构建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的作用 |
(三)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维模式例析 |
第七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构建 |
一、思想政治工作思维分模式与总模式的关系 |
(一) 局部与整体关系 |
(二)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
(三) 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
二、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模块 |
(一) 思维模式的模块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模块 |
三、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流程 |
(一) 确定起点与终点 |
(二) 确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主轴 |
(三) 确定思维模块在总模式中的势能 |
(四) 模式构建 |
四、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原则 |
(一) 情感思维与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原则 |
(二) 原则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原则 |
(三)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原则 |
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构建 |
(一)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前提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图示 |
(三)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诠释 |
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意义与运用 |
(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意义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总模式的应用与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自杀倾向大学生家庭因素及其家庭治疗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 理论意义 |
1.2 实践意义 |
2 本研究总体框架 |
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总技术路线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自杀与自杀倾向的概念 |
1.1.2 自杀与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分析 |
1.1.3 自杀与自杀倾向的干预 |
1.1.4 大学生自杀现状研究 |
1.2 家庭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庭治疗的内涵 |
1.2.2 家庭治疗的发展 |
1.2.3 家庭治疗的理论流派 |
1.2.4 本文采用的家庭治疗流派 |
1.2.5 国外家庭治疗应用的相关研究 |
1.2.6 国内家庭治疗应用的相关研究 |
1.3 家庭治疗与自杀干预的研究现状 |
1.4 已有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设计及方法 |
1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2.1 量化研究 |
2.2 质化研究 |
第3章 :大学生自杀倾向问卷的编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和程序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程序 |
3 项目分析 |
3.1 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 |
3.2 项目与MMPI-D量表一致性 |
4 因素分析 |
4.1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 信度分析 |
5.1 重测信度 |
5.2 内部一致性 |
6 效度分析 |
6.1 内容效度 |
6.2 结构效度 |
6.3 校标关联效度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第4章 :自杀倾向大学生家庭因素的研究 |
1 预研究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讨论与结论 |
2 正式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对象 |
2.5 研究结果 |
2.6 讨论 |
2.7 结论 |
第5章 :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家庭治疗的个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筛选 |
3.2 研究方法 |
3.3 干预过程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6章 :总讨论 |
1 干预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
1.1 家庭治疗干预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
1.2 家庭治疗产生疗效的作用机制探索 |
1.3 治疗师自身的情感反思 |
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1 本研究的创新 |
2.2 本研究的不足 |
2.3 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考 |
3 研究结论 |
附录 |
附录1:大学生自杀倾向评估预测问卷 |
附录2:大学生自杀倾向评估正式问卷 |
附录3:家庭环境量表(FES-CV)(节选) |
附录4: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节选) |
附录5:症状自评量表(SCL-90)(节选) |
附录6:访谈邀请信 |
附录7:心理咨询和治疗协议 |
附录8:家庭治疗过程节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洋嫁(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三十五 |
三十六 |
三十七 |
三十八 |
三十九 |
四十 |
四十一 |
四十二 |
四十三 |
四十四 |
四十五 |
四十六 |
(9)遥看草色(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2 信息、公共领域与互联网舆情 |
2.1 信息与舆情 |
2.2 公共领域与舆论 |
2.3 互联网舆情 |
3 互联网舆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1 舆情初步发展阶段 |
3.2 舆情快速发展阶段 |
3.3 舆情持续发展阶段 |
3.4 舆情发展中理性、积极因素增加阶段 |
4 互联网舆情的主体 |
4.1 互联网舆情主体的构成与群体演变 |
4.2 互联网舆情主体的政治倾向 |
4.3 互联网对舆情主体政治素养的提升和改造 |
5 互联网舆情的形成 |
5.1 舆情形成相关的传播学理论 |
5.2 舆情信息的出现 |
5.3 舆情信息的传播 |
5.4 舆情的形成 |
5.5 舆情热度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
6 互联网舆情的功能 |
6.1 互联网的民意表达功能 |
6.2 监督权力 |
6.3 推进改革 |
6.4 疏导社会情绪 |
7 互联网舆情的引导和管理 |
7.1 互联网舆情管理的基本要求 |
7.2 加强互联网舆情管理的主要手段 |
7.3 互联网舆情引导的新思维 |
7.4 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
8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出国打工,四步包你不受骗(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2]国际学校校长跨文化领导力实证研究[D]. 夏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3]青少年自我分化表现特征的质性研究[D]. 王茹.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4]当代中国喜剧小品审美特征研究 ——以央视春晚喜剧小品为例[D]. 钱珊慧. 扬州大学, 2015(08)
- [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研究[D]. 李红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6]自杀倾向大学生家庭因素及其家庭治疗的个案研究[D]. 郑爱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1)
- [7]洋嫁[J]. 汪洋. 中国作家, 2012(13)
- [8]囚界无边[J]. 蒋子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3)
- [9]遥看草色[J]. 姜耕玉.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0(05)
- [10]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 纪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