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石富坤,赵逸清[1](2019)在《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复杂结构井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钻井工艺,能够很好地挖掘各种油气藏的潜能,在北美页岩气工业化、商业化开采过程中,产生了显着地经济效益。在概述复杂结构井的类型、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页岩气开发中复杂结构井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考虑到中国页岩气藏多分布于地表和地下条件复杂的山区,紧紧围绕页岩气开发产能和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建议重点发展小井眼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来减少井场占地面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降低开发成本、最大限度提高页岩气藏整体效益,实现中国山区页岩气高效、低成本开发。
蔡婷婷[2](2018)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流变—渗流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煤层气资源由于其清洁、高效、储量巨大等特点,已成为当前能源开发的重要构成部分。煤层气的高效开采中,煤层渗透性是决定煤层气开采效果的关键因素。煤体内的连通孔隙、裂隙是气体扩散、渗流、运移的重要通道,该通道的演化、变形不仅与煤体周围长期存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有关,还随时间增长呈现出显着的时间依赖性。一方面高温会降低煤体强度,导致裂隙延伸、矿物脱水及气化,从而改变煤体孔隙率;另一方面,长期流变使煤体内孔隙压密、裂隙延伸,甚至造成煤体局部失稳,由此势必影响煤体的渗透性能,影响煤层气的抽采效率。因此,本文以“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流变-渗流特性”为主要研究课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通过YDY-100型单轴岩石蠕变试验机对煤样进行了分级加载下的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了煤体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煤体蠕变变形存在起始应力阈值。当轴向应力未达到蠕变起始应力阈值时,煤样变形仅为瞬时应变;当轴向应力达到或者超过蠕变起始应力阈值时,煤样变形呈现出时间相关的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特征。此外,煤样的轴向、径向蠕变变形并不完全协调。在较低应力水平下(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的24.37%34.11%),煤样轴向、径向变形均表现为瞬时应变,变形较为一致;在中级应力水平下(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的34.11%43.86%,应力达到轴向蠕变起始应力阈值但尚未达到径向蠕变起始应力阈值),煤样轴向、径向变形差异明显,轴向变形率先表现出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而径向变形仍为瞬时应变;在高级应力水平下(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的53.60%76.02%),煤样的轴向、径向变形均表现为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特征,但二者蠕变变形速率仍有差异。2)通过微型岩石单轴试验机对煤样进行了应力松弛实验,研究了煤体的应力松弛特性。煤样应力松弛过程经历快速松弛、缓慢松弛和稳定松弛三个阶段。应力松弛中,煤体的垂直层理煤样和平行层理煤样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破坏前应变等级下,垂直层理煤样的破坏强度、应力松弛量和瞬时应力松弛速率较大。在破坏级应变下,平行层理煤样的剩余应力比更小,松弛速率更大。3)基于煤体蠕变试验过程中的瞬时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演化规律,讨论了煤体单轴压缩蠕变变形机理。瞬时弹性模量增大能直观地反映煤样硬化效应前后的强度变化,黏滞系数减小能反映煤样蠕变过程中的损伤劣化。低应力下煤样在瞬时应变阶段仅有硬化效应,当应力达到蠕变起始应力阈值时煤样逐渐出现损伤,硬化效应与损伤效应共同作用下,煤样表现出衰减蠕变和稳定蠕变变形。长期蠕变过程中煤样强度经历先强化再弱化的过程,最终因累计损伤过大而失稳破坏。4)通过显微CT扫描对比分析了微型煤样不同应变下应力松弛后各扫描层位,研究了煤样应力松弛机理。应力松弛过程中,煤样初期先压密而后随应变增加出现损伤,各扫描层面的密度损失增量先略微增加而后逐渐减小,在最大应变下煤样失稳,密度损伤增量降低显着。煤样应力松弛过程中,内部微结构不断调整并释放能量,主要表现在水平方向沿试样径向方向扩容和沿试样轴向方向的相对滑移。5)通过YDY-100型岩石蠕变试验机和高温渗流系统配合使用,分别研究了短期静载条件下煤体渗透率随温度演化规律和考虑蠕变时不同温度、应力下煤体蠕变-渗流演化规律。短期静载条件下,温度升高,煤样渗透率逐渐降低;煤样渗透率在较低温度下降低明显,随着温度升高,煤样渗透率降低趋势变缓。考虑蠕变变形时,煤样的渗流演化基本经历三个蠕变变形阶段:蠕变起始应力阈值前的压密硬化阶段、体积压缩的蠕变变形阶段和体积膨胀的蠕变变形阶段;煤样渗透率表现为先逐渐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煤样渗透率演化与体积时效变形存在较好一致性。升高温度,有助于煤体蠕变变形的发生,煤样蠕变的起始应力阈值减小,极限破坏强度降低。蠕变过程中,煤样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逐渐降低,温度越高,煤样的弹性模量和黏滞系数越低,煤样渗透率由降低到升高的转折点应力值减小。温度较高时,蠕变对煤样渗透率降低的影响较大,煤样渗透率损失最大可达40.35%。6)在广义开尔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精度更高的分数阶统一流变模型;结合煤体的硬化-损伤蠕变机理和应力松弛机制,引入了硬化函数和损伤函数,建立了基于煤体流变机制的损伤流变模型。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蠕变过程中,试样弹性模量与温度呈现二次非线性关系,黏滞系数与温度呈线性负相关,基于上述关系建立了温度相关的煤体流变本构模型,该模型适宜描述不同温度、应力下煤体的蠕变变形。在此基础上,基于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联系,将不同温度、应力下的煤体的温度相关性流变本构模型引入到渗透率模型中,建立了考虑不同温度、应力下煤体蠕变变形行为的煤体温度-流变-渗透率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蠕变过程中渗透率降低阶段的演化规律。
韩宏彦[3](2018)在《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渗流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驱油是目前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可以逐级进入储层深部进行调驱,有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由于含裂缝低渗透油藏微裂缝尺度一般在150微米以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基质-裂缝介质中驱油能否提高采收率还不十分清楚,急需开展含裂缝低渗透储层中调驱机理和渗流规律研究,明确含裂缝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向,以期指导油田的开发。本论文在充分调研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驱油技术的基础上,以含裂缝低渗透油藏为背景,围绕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基质-裂缝介质中调驱渗透特征及驱油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如下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1、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利用自组装法制备了球形结构较规则且粒径分布较集中的SiO2-PMBAAm-PAM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分析了表观形态、微球的粒度分布、粘度及流变特征,评价了微球分散体系的膨胀性能、粘度稳定性及抗剪切能力。多级微孔滤膜实验及含裂缝低渗透岩芯驱替实验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基质孔隙中可以选择性地进入不同地层孔道和逐级调驱,在微裂缝中可以暂时封堵和调驱。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适用于含裂缝低渗透油藏驱油,可以实现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2、通过在微观可视化仿真模拟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裂缝-基质中的运移规律,揭示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含裂缝低渗透介质中的微观调驱机理;同时利用含裂缝的填砂模型室内驱替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封堵能力,揭示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裂缝基质中的逐级深部调驱机理,阐明了微观渗流及调驱机理。3、通过室内微圆管实验和宏观渗流规律实验,研究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不同孔隙结构中的封堵特征及驱油的渗流规律,揭示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渗流力学行为和影响因素关系,阐明了宏观渗流规律及渗流特性。4、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渗流特性模型方程和裂缝-基质的双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选择典型油藏实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总结了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改善水驱见效规律,使其直接指导含裂缝性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宋丽娜[4](2018)在《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水平井开发在钻井技术和经验方面已较为成熟,但关于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规律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我国超低渗透油藏多采用注水开发,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改造进一步加剧了陆相油藏非均质性,开发矛盾日渐凸显,迫切需要对已开发典型区块解剖,以明确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规律,为后续开展水平井能量补充技术、复杂缝网条件下控水技术以及中后期开发调整技术等奠定基础。本文以超低渗透油藏典型区块A油田M井区的水平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以动态分析为核心,以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为手段,对水平井开发效果、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的新指标,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经验公式,从开发角度分析了影响研究区产量递减及含水变化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使用“单位水平段贡献率”新指标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更客观,在方案设计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加大单段的压裂规模,实现缝间储量的有效动用,提高水平井单位水平段对产量的贡献;(2)研究区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分为线性递减、指数递减、Duong模型递减以及分阶段递减四种类型,本论文所建立的水平井产量递减公式更适用于M井区,基质渗透率、主导流压裂裂缝长度和注水量为产量递减的主要影响因素;(3)M井区水平井含水变化分为含水缓慢上升、投产低含水之后含水突然上升、投产含水较高之后含水快速上升以及投产即高含水四种类型,大规模压裂改造和储层本身的微裂缝共同形成的复杂的裂缝系统,是含水上升的主要原因。
王志月[5](2018)在《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丛式水平井具有水平井和丛式井的双重特征,是高效开发页岩气田的先进井型。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是页岩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丛式水平井的单井井型多为三维水平井,属于复杂结构井的范畴,三维待钻轨道设计是复杂结构井轨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连通井待钻轨道设计时,根据是否限定连通点的井眼方向,分别对连通过程中的“单向待钻轨道设计”和“双向待钻轨道设计”进行了研究。运用矢量代数法和最小曲率法,建立了不同已知参数组合下的连通井三维待钻轨道设计计算方程;拓展了靶区几何形状,建立了定向井着陆到复杂构造的轨道设计计算方程;结合工具面角的矢量表达式推导出了定向井到邻井以及着陆面最近距离的计算公式。在连通井双向待钻轨道设计方程组求解中,应用拟解析解理论,避免了求解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使计算更加高效。针对不同的纠偏目标段建立了纠偏轨道设计方程组,以轨道总长度、轨迹符合率和轨道复杂度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选用最大井眼曲率进行设计时,轨道总长度最短且轨迹符合率最高,而设计水平位移最大时纠偏轨道的复杂度最小。针对丛式井侧钻绕障水平井轨道设计,综合考虑了轨道长度、轨道复杂度和中靶精度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并将邻井防碰作为约束条件,根据不同的绕障类型建立了侧钻绕障轨道最优化设计模型。在现有的平台位置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井工厂”模式下的钻井学习效应,建立了“井工厂”模式下丛式水平井平台位置最优化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考虑钻井学习效应的平台位置优化模型,可望增加每个平台的钻井数量,从而减少平台的个数,更有利于应用“井工厂”作业模式以降低工程费用。在地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在同一平台同时部署鱼钩型水平井和大位移水平井,可以进一步提高“井工厂”作业效率,有效降低总建井费用。
曲国辉[6](2017)在《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中、新生代存在大量断块油田,其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受着储层物性的控制,本文试图以花场地区为例,在储层的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基础之上,对储层的敏感性、注水技术政策和生产措施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为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实验、敏感性实验、物模实验以及油藏工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主要研究了花场地区成岩演化阶段、储层孔喉特征、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储层胶结物特点、吸水特征、分注界限和注水技术政策等。镜下薄片观察发现,该油田流一段储层的岩屑为石英质(变质岩岩屑),具有极强的抗压实能力和良好的“护孔作用”,因此,将石英、燧石和石英质岩屑归为石英类碎屑成分。这样,原来认为流一段的砂岩为岩屑砂岩,实际上为长石石英砂岩。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使得储层的敏感性较强。该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了研究异常高孔带,创造性的将中成岩阶段A2亚期进一步细分为A21和A22。全区发育四个异常高孔带,中深层主要为干酪根降解产生的有机酸和粘土矿物转化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层形成,最终确定了该地区勘探深度下限为4050米。应用多种数学方法、油藏工程方法和物模实验结合地质开展了注水技术政策的研究,建立了考虑气油比、边底水能量的合理注采比计算方程,推导了笼统注水时高、低渗层的产量公式,并用长岩心双管并联模拟实验加以验证,确定了花场油田的分注动用界限为渗透率级差大于5,优选酸化和分注作为降压增注首选措施。确定了各断块的合理注采比为1.11.2,合理压力恢复速度为0.571.45MPa/a,各断块合理采油速度为0.9%1.6%,合理注入速度为1%1.95%、合理井距为250280m,合理注采井数比为0.50.76。建议应用分层注水解决吸水剖面不均匀和注水压力高等的问题,并优选土酸开展酸化解堵,实现降压增注。
李昊雨[7](2017)在《油公司改革背景下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石油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胜利油田也加快推进“油公司”机制建设的步伐。加之国际低油价给胜利油田分公司、管理局、石油工程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原油产量下降、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减少、国有资本减值的态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发展活力。本文以“油公司”改革为背景,以胜利采油厂的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以胜利采油厂通过专业化重组、业务流程再造后面临如何缓解用工总量萎缩前提下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如何引导员工正确面对改革、克服企业的变革阻力;如何有效展开员工绩效考核,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等迫切问题。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场日记法等研究方法,借助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理论知识,对目前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的改进设计。本文主要分为六大章节,整理论述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分析了胜利采油厂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人员管理的问题,设计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开展工作分析,设计出优化整合组织结构、职位设置,合理配置人员的改进方案;梳理借鉴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BI关键行为指标考核法和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出一套符合胜利采油厂目前管理架构下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最后总结方案设计的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得出结论和展望,为国有石油企业提供参考。
卢海超[8](2017)在《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苏里格区块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苏里格大气田位于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理位置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境内,临近长庆靖边气田西北侧的苏里格庙地区。是我国陆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气田。苏里格区块的水平井主要在苏53区块施工,苏53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的西北部,区域构造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中带,行政区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鄂托克后旗所辖。苏里格气田地质构造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是发育于上古生界碎屑岩系中的大型砂岩岩性圈闭气藏。主力含气层段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河流相三角洲砂岩储层[1]。用常规直井、定向井开采苏里格天然气,采收率较低,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多年来苏里格气田一直在寻求开发方式的转变,改变多井少产的局面。为此参与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各大钻探公司先后尝试用水平井技术开采苏里格“三低”气田。水平井开发能大幅度提高气田产能和节约钻井成本,是钻井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苏里格区块水平井设计造斜点深(一般在2850米以下)、水平井段长(一般在800-2200米)、气层深度不确定(井身轨迹属“蛇行状”)、完井工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石千峰、石盒子组地层坍塌、掉块,施工速度慢,延误了施工周期,严重影响了该气田的开发速度。本文主要剖析了水平井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对苏里格地区的水平井钻井技术及提速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常见的复杂和事故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成熟的水平井钻井综合技术。通过实施,全面提高了水平井的钻井速度,满足苏里格气田的开发需求。
酆春博[9](2016)在《油田节能技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能耗不断增加的问题,围绕油田中的机械采油、集输、热力和电力等主要能耗系统进行论述。介绍了各个系统中所采用的节能降耗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利用情况与优缺点,论述了各项技术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展望了未来油田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方向。
曹积万[10](2015)在《东胜堡潜山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东胜堡潜山油藏为对象,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生产测试和地震等资料,对东胜堡潜山的裂缝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东胜堡潜山油藏岩性复杂,裂缝分布非均质性强,一直是油田现场地质研究的难点。通过岩心描述,得知东胜堡古潜山构造裂缝以张裂缝为主,主要发育三组构造裂缝,裂缝以北东-北北东向最发育,以高角度缝为主,局部充填,裂缝开度一般为0.01~0.5mm,平均裂缝密度为61.5条/米。同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测井解释图版,识别单井裂缝发育段。在岩心描述、测井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对东胜堡潜山裂缝进行预测,总结裂缝分布规律。裂缝发育程度受断层发育的影响,与构造位置密切相关,潜山顶部弯曲度较大,裂缝发育;边部位置低、倾角缓、裂缝发育差。平面上裂缝在北东向连续性较好,纵向上裂缝发育具有分段性,在潜山顶面以下0~50m处裂缝相对不发育,在距离潜山顶面50-300m处为裂缝最发育段,潜山顶面300m以下裂缝不发育。结合裂缝预测结果,对油层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平面上,构造高部位油层厚度较大,向边部油层厚度逐渐变薄。纵向上,油层分布与裂缝分布规律一致,非均质性较强。
二、沈阳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复杂结构井的主要类型、适用条件 |
2 国外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采中的应用现状 |
2.1 单支水平井 |
2.2 多分支水平井 |
2.3 丛式井 |
2.4 小井眼、微小井眼连续管钻井技术 |
3 复杂结构井在中国页岩气开发中的潜在应用 |
3.1 中国页岩气藏特点 |
3.1.1 地表条件与北美不同 |
3.1.2 地质、储层方面与北美不同 |
3.2 适合中国页岩气开采的复杂结构井 |
3.2.1 小井眼、微井眼和连续管一体化钻完井技术 |
3.2.2 采用丛式水平井批量钻井技术 |
3.2.3 采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 |
4 结论 |
(2)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流变—渗流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热力开采的研究进展 |
1.2.2 煤体热黏弹性变形的研究进展 |
1.2.3 煤体流变变形的研究现状 |
1.2.4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渗透率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常温条件下煤体流变特性实验研究 |
2.1 煤体蠕变特性 |
2.1.1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
2.1.2 蠕变起始应力阈值 |
2.1.3 轴向、径向蠕变变形不协调性 |
2.2 煤体应力松弛特性 |
2.2.1单轴压缩应力松弛实验 |
2.2.2 单轴应力松弛特性 |
2.2.3 应力松弛各向异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体流变的强度规律及变形机理 |
3.1 岩石力学细观研究手段 |
3.2 煤体蠕变机理 |
3.2.1基于实时信息采集的单轴压缩蠕变实验 |
3.2.2 蠕变变形中细观裂纹扩展规律 |
3.2.3 蠕变中的硬化损伤机制 |
3.3 煤体应力松弛机理 |
3.3.1 基于显微CT在线扫描的单轴压缩应力松弛试验 |
3.3.2 应力松弛特性的显微CT分析 |
3.3.3 应力松弛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蠕变-渗流实验研究 |
4.1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渗透率随温度变化规律 |
4.1.1 短期静载下煤体渗透性测试 |
4.1.2 煤体渗透率随温度演化规律 |
4.1.3 煤体渗透率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
4.1.4 温度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机制 |
4.2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的蠕变-渗流规律 |
4.2.1 三轴压缩蠕变-渗流试验 |
4.2.2 不同温度下煤体蠕变、渗流演化特征 |
4.2.3 温度对煤体蠕变的影响 |
4.2.4 温度-应力耦合下煤体蠕变变形对渗透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的流变-渗透率模型 |
5.1 煤体一维流变本构模型 |
5.1.1 分数阶统一流变本构模型 |
5.1.2 基于流变机制的统一模型 |
5.1.3 分数阶模型与损伤模型讨论 |
5.2 煤体三维温度-流变本构模型 |
5.2.1 热黏弹性体的参数温度相关性 |
5.2.2 温度相关的煤体流变本构模型 |
5.3 煤体温度-流变-渗透率模型 |
5.3.1 煤体渗透率模型演化 |
5.3.2 考虑煤体高温蠕变的渗透率模型 |
5.3.3 煤体渗透率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渗流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特点及现状 |
1.2.2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聚合物复合微球体系的制备及性能特征 |
2.1 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聚合物微球的形成机理 |
2.1.3 聚合物微球的合成过程 |
2.1.4 聚合物微球表征 |
2.2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水化膨胀特征 |
2.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粘度特征 |
2.4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流变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含裂缝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封堵性能 |
3.1 实验方案与设计 |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2 岩芯造缝 |
3.1.3 含裂缝岩芯驱替封堵实验 |
3.1.4 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微孔滤膜渗虑实验 |
3.2 含裂缝岩芯的制备 |
3.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在含裂缝岩芯封堵性能评价 |
3.3.1 阻力系数 |
3.3.2 封堵率 |
3.4 含裂缝低渗透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渗滤试验研究 |
3.4.1 不同压差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3.4.2 水化时间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3.4.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3.4.4 微孔滤膜尺寸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3.5 含裂缝低渗透孔隙中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流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含裂缝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驱油机理 |
4.1 实验方案与设计 |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2 填砂模型的制备 |
4.1.3 实验方案 |
4.2 含裂缝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渗透逐级深部调驱机理 |
4.3 含裂缝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微观驱油机理 |
4.3.1 驱替过程的流动特征 |
4.3.2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作用效果 |
4.3.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微观机理 |
4.4 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渗透调驱机理 |
4.4.1 改善非均质油层渗流调驱 |
4.4.2 三维可视化填砂模型非均质渗流调驱 |
4.5 本章小结 |
5 含裂缝条件下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的渗流特征 |
5.1 实验方案与设计 |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案 |
5.2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流动规律 |
5.2.1 水相流动规律 |
5.2.2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单相流动规律 |
5.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油两相渗流特征 |
5.3.1 聚合物分散体系/油两相与水/油两相渗流特征对比分析 |
5.3.2 含裂缝基质岩芯聚合物分散体系/油两相渗流特征对比 |
5.4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驱油影响因素 |
5.4.1 含裂缝渗透率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
5.4.2 含裂缝低渗透储层段塞尺寸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3 含裂缝低渗透储层聚合物微球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
6.1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特性数学模型 |
6.1.1 水化膨胀方程 |
6.1.2 分散体系粘度方程 |
6.2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渗流特性数学模型 |
6.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基质-裂缝渗流数学模型 |
6.3.1 基本假设 |
6.3.2 质量守恒方程 |
6.3.3 运动方程 |
6.3.4 辅助方程 |
6.3.5 定解条件 |
6.4 数值模拟方法 |
6.4.1 基质中流动方程的差分格式 |
6.4.2 裂缝中流动方程的差分格式 |
6.4.3 数值算例及模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
7.1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可行性分析 |
7.1.1 调驱区块概况 |
7.1.2 调驱井组生产状况 |
7.2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效果预测 |
7.2.1 调驱方案设计 |
7.2.2 调驱效果对比 |
7.2.3 方案优选 |
7.3 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改善水驱见效规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 |
1.2.2 产量递减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开发简况 |
2.2 油藏地质特征 |
2.2.1 构造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2 地层对比及含油层系划分 |
2.2.3 储层特征 |
2.2.4 流体特征 |
2.2.5 渗流特征 |
2.2.6 油藏类型及原始驱动类型 |
第3章 水平井开发效果分析 |
3.1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产能特征 |
3.1.1 产量分级 |
3.1.2 产能特征 |
3.2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开发效果与水平段长度的关系 |
3.2.2 开发效果与压裂段数的关系 |
3.2.3 开发效果与簇密度的关系 |
3.2.4 开发效果与压裂工艺参数的关系 |
3.3 开发效果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平井产量递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
4.1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4.1.1 区块产量递减规律 |
4.1.2 单井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4.2 压裂水平井递减模型 |
4.2.1 产量递减经验公式 |
4.2.2 产量递减分析模型对比 |
4.3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主控因素分析 |
4.3.1 井组数值机理模型建立和基础算例模拟 |
4.3.2 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平井含水变化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
5.1 水平井含水变化特征 |
5.1.1 水平井含水分级 |
5.1.2 含水上升类型 |
5.2 水平井含水变化主控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研究概况 |
1.2.2 水平井连通轨道设计研究概况 |
1.2.3 绕障轨道设计研究概况 |
1.2.4 丛式井设计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三维待钻轨道设计方程(组)的建立及求解 |
2.1 三维井眼轨道描述 |
2.1.1 井眼轨道参数的矢量描述 |
2.1.2 空间圆弧模型的矢量描述 |
2.1.3 自然曲线模型 |
2.2 连通井三维待钻轨道设计及计算 |
2.2.1 连通井轨道设计概述 |
2.2.2 单向待钻轨道设计-待钻轨道较短 |
2.2.3 单向待钻轨道设计-待钻轨道较长 |
2.2.4 双向待钻轨道设计 |
2.2.5 算例分析 |
2.3 复杂构造的着陆设计及计算 |
2.3.1 通过单圆弧着陆到圆柱面 |
2.3.2 通过切线段+圆弧段着陆到圆柱面 |
2.3.3 通过单圆弧着陆到球面 |
2.3.4 算例分析 |
2.4 丛式井钻井中最近距离的计算 |
2.4.1 定向井段到直线井段的最近距离 |
2.4.2 正钻井上一点到圆弧井段的最近距离 |
2.4.3 定向井段到着陆面(球面)的最近距离 |
2.4.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丛式井三维井眼轨道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及其求解 |
3.1 纠偏轨道优化设计 |
3.1.1 目标段为水平段的纠偏轨道设计 |
3.1.2 目标段为圆弧段的纠偏轨道设计 |
3.1.3 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 |
3.1.4 轨迹纠偏优化控制的实现 |
3.2 丛式井侧钻绕障水平井优化设计 |
3.2.1 障碍物的描述 |
3.2.2 绕障轨道类型划分 |
3.2.3 最优化设计模型 |
3.3 动态微分搜索算法 |
3.3.1 微分搜索算法 |
3.3.2 动态罚函数法 |
3.4 实例计算 |
3.4.1 纠偏轨道优化设计实例计算 |
3.4.2 侧钻绕障轨道优化设计实例计算 |
3.4.3 D-DS算法的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井工厂”模式下丛式水平井平台位置优化方法研究 |
4.1 平台位置优化方法 |
4.1.1 优化模型描述 |
4.1.2 靶点水平位移法 |
4.1.3 总进尺最小法 |
4.1.4 “井工厂”模式下的建井费用最小法 |
4.2 优化模型求解-遗传算法 |
4.2.1 遗传算法概述 |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平台位置优化模型求解 |
4.3 页岩气丛式水平井平台位置优选实例分析 |
4.3.1 涪陵页岩气概况 |
4.3.2 “井工厂”模式下建井总费用最小法计算结果 |
4.3.3 总进尺最小法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0.2.2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 |
0.2.3 异常高孔带与储层物性 |
0.2.4 注水技术政策 |
0.2.5 降压增注技术 |
0.3 研究内容 |
0.4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层特征 |
1.2 构造特征 |
1.3 沉积特征 |
第二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孔喉特征 |
2.1 储层骨架颗粒特点分析 |
2.1.1 成分 |
2.1.2 结构 |
2.1.3 沉积构造 |
2.2 储层填隙物及胶结特点研究 |
2.3 孔喉特征研究 |
2.3.1 孔隙特征 |
2.3.2 喉道特征及其对敏感性的影响 |
2.3.3 孔隙结构 |
第三章 成岩作用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1 成岩环境 |
3.1.1 地温场 |
3.1.2 压力场 |
3.1.3 流体场 |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
3.2.1 有机质热演化 |
3.2.2 粘土矿物转化 |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
3.3.1 机械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作用 |
3.4 成岩作用过程(溶蚀作用与胶结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
3.4.1 计算公式 |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3.4.3 计算结果与地质意义讨论 |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5.1 成岩阶段划分与现有成岩阶段划分规范的补充 |
3.5.2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和敏感性的影响 |
3.6 成岩史分析 |
3.6.1 成岩阶段预测基本原理 |
3.6.2 花 2-2 井埋藏史分析 |
3.6.3 花 2-2 井有机质热演化史和成岩史 |
第四章 异常高孔带研究与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与成因分析 |
4.1.1 异常高孔带的纵向分布 |
4.1.2 异常高孔带成因分析 |
4.2 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2.1 物性特征与分类 |
4.2.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储层敏感性 |
5.1 储层岩石的速敏性 |
5.2 储层岩石的水敏性 |
5.3 储层岩石的盐敏性 |
5.4 储层岩石的酸敏性 |
5.5 储层岩石的碱敏性 |
5.6 储层潜在伤害及防治措施 |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 |
6.1 层间非均质性 |
6.1.1 层间渗透率级差 |
6.1.2 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
6.1.3 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 |
6.2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6.2.1 101 断块和109断块 |
6.2.2 107、108、121 断块 |
6.2.3 114、115、117 断块 |
第七章 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
7.1 储层渗流特征 |
7.1.1 原油润湿性 |
7.1.2 油水相对渗透率 |
7.1.3 见水时间预测 |
7.1.4 含水等值线 |
7.2 注水时机 |
7.3 开发井网 |
7.3.1 合理井距 |
7.3.2 井网形式 |
7.4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4.1 计算实际注采比 |
7.4.2 确定合理注采比 |
7.5 合理采油速度 |
7.5.1 采油速度与流动系数关系法 |
7.5.2 采油速度与井网密度关系法 |
7.5.3 采油速度综合研究 |
7.6 合理压力恢复速度 |
第八章 降压增注建议 |
8.1 分注技术 |
8.1.1 改善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油效果机理 |
8.1.2 垂向渗透率级差对注水井吸水特征的影响 |
8.1.3 渗透率级差的确定 |
8.1.4 渗透率动用级差室内模拟实验 |
8.2 水质配伍性及酸化技术 |
8.2.1 水质配伍性 |
8.2.2 酸化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油公司改革背景下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力资源管理 |
1.2.2 员工培训和开发 |
1.2.3 绩效管理和员工激励 |
1.2.4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力资源管理 |
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
2.1.3 人力资源规划 |
2.1.4 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 |
2.2 员工培训与开发 |
2.2.1 培训和开发流程 |
2.2.2 培训方法 |
2.3 绩效管理和员工激励 |
2.3.1 绩效管理系统 |
2.3.2 绩效模型建设 |
2.3.3 绩效评估方法 |
2.3.4 员工激励理论 |
2.4 薪酬管理 |
2.4.1 绩效薪酬管理 |
2.4.2 宽带薪酬管理 |
第3章 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胜利采油厂基本概况 |
3.2 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用工总量萎缩 |
3.2.2 岗位需求提升 |
3.2.3 传统绩效考核落伍 |
3.3 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用工总量萎缩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2 岗位需求提升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3 传统绩效考核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设计 |
4.1 人力资源管理改进设计的思路 |
4.1.1 设计的目标 |
4.1.2 设计的原则 |
4.1.3 设计的内容与结构 |
4.2 专业人员队伍整合设计 |
4.2.1 特殊工种人员优化整合 |
4.2.2 专业队伍合并优化运行 |
4.3 技能培训和组织开发设计 |
4.3.1 培养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 |
4.3.2 区域班站人员互补 |
4.4 员工价值积分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4.4.1 员工价值积分绩效考核的基础 |
4.4.2 员工价值积分考核的内涵及原则 |
4.4.3 员工价值积分绩效考核主要内容 |
4.4.4 员工价值积分管理考核的流程 |
第5章 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效果与保障措施 |
5.1 人力资源管理设计应用的预期效果 |
5.1.1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预期效果 |
5.1.2 员工价值积分绩效考核的预期效果 |
5.2 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措施 |
5.2.1 设立组织保障 |
5.2.2 完善技术支持 |
5.2.3 试点运行应用 |
5.2.4 加强培训宣传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苏里格区块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及和意义 |
1.1.1 天然气概述 |
1.1.2 水平井钻井技术简介 |
1.2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 |
1.2.2 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苏里格气田概况 |
2.1 苏里格气田储层基本特征 |
2.2 苏53区块地质概况 |
2.2.1 苏53区块地理位置 |
2.2.2 苏53区块目的层特征 |
2.3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开发难点 |
第三章 水平井井眼轨迹优化设计 |
3.1 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原则 |
3.2 井眼轨迹优化设计方法 |
3.2.1 水平井二维井眼轨迹优化设计模型 |
3.2.2 水平井三维井眼轨迹优化设计模型 |
3.3 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参数优选方法 |
3.3.1 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设计 |
3.3.2 井眼曲率设计 |
3.3.3 造斜点及着陆点设计 |
3.3.4 井眼方位角设计 |
第四章 苏里格区块水平井钻井技术 |
4.1 井身质量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
4.1.1 井身结构优化 |
4.1.2 造斜工具的选择 |
4.1.3 直井段防斜打直 |
4.2 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
4.2.1 预防井漏、井塌等复杂情况 |
4.2.2 提高携砂性能,充分净化井眼,防止尘砂卡钻 |
4.2.3 控制好摩阻,保证润滑,防止粘吸卡钻 |
4.2.4 加强钻具使用管理,防止钻具事故 |
4.2.5 强化井控管理,防止发生井喷事故 |
4.3 优选钻头、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 |
4.3.1 优选PDC钻头 |
4.3.2 优化钻具组合及钻进参数 |
4.4 水平段完井通井方案 |
4.5 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 |
4.5.1 侧钻水平井施工难点 |
4.5.2 侧钻水平井技术措施 |
第五章 苏里格水平井钻井技术现场应用 |
5.1 水平井苏 53-74-51H现场应用 |
5.1.1 具体施工技术措施 |
5.1.2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该井达到的效果 |
5.2 侧钻水平井苏 10-36-21CH现场应用 |
5.2.1 施工工艺流程 |
5.2.2 本井施工难点 |
5.2.3 实际施工过程及效果 |
5.2.4 侧钻水平井苏 103621CH现场应用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东胜堡潜山裂缝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及层组划分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3 储层裂缝描述 |
3.1 构造裂缝的组系与方位 |
3.2 构造裂缝的倾角 |
3.3 构造裂缝的力学性质 |
3.4 构造裂缝的充填性 |
3.5 构造裂缝切穿深度 |
3.6 构造裂缝的开度 |
3.7 构造裂缝的间距 |
3.8 构造裂缝的密度 |
4 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
4.1 储层岩性识别 |
4.2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储集层段 |
4.3 储层物性参数解释 |
5 储层裂缝预测 |
5.1 地震属性预测裂缝的原理 |
5.2 地震属性的筛选 |
5.3 能量属性的原理及应用 |
5.4 东胜堡潜山裂缝分布规律 |
5.5 东胜堡潜山油层分布特点 |
6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沈阳油田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结构井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进展[J]. 杨柳,石富坤,赵逸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7)
- [2]热—力耦合作用下煤体流变—渗流特性实验研究[D]. 蔡婷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
- [3]含裂缝低渗透油藏聚合物微球分散体系调驱渗流规律研究[D]. 韩宏彦.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4]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规律研究[D]. 宋丽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 王志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复杂断块油田储层特征及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以北部湾盆地花场地区流一段为例[D]. 曲国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7]油公司改革背景下胜利采油厂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研究[D]. 李昊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苏里格区块的应用[D]. 卢海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9]油田节能技术研究综述[J]. 酆春博. 当代化工, 2016(08)
- [10]东胜堡潜山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 曹积万. 浙江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