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论文文献综述)
葛育廷[1](2021)在《邢台市典型地下水水源地环境调查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水源地环境日趋严峻。本文选取邢台市地下水源地及其保护区为研究区,在收集以往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岩系及岩溶发育特征,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环境调查和地下水多年监测的数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典型地下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为其地下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1)根据地下水均衡计算结果,2012-2019年地下水资源为正均衡,平均年盈余0.98m3/s。岩溶水流场经历了从天然状态到人工干扰状态的演变,相比于2012年之前,降落漏斗增加,漏斗中心水位仍低于排泄区水位,岩溶地下水总体呈下降趋势。(2)采用单指标水质评价法、模糊数学水质评价法及内罗梅水质评价法对邢台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优良,少数水点总硬度、硫酸盐、六价铬、硝酸盐超标。2005年至今总体水质在I-III类水之间,水质稳定,少数水点水质为IV-V类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或HCO3-Ca·Mg型水。(3)依据污染源危害性及其所在地点包气带和岩溶水污染传导性能进行污染源风险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污染风险较低。其中,存在极低风险源24个,占比32.9%;低风险源45个,占比61.6%;中等风险源4个,占比为5.5%;没有出现高及以上级别风险的污染源。(4)结合MATLAB编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邢台市地下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邢台市地下水水源地的环境综合质量良好,水量是影响其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在评价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保护地下水水源地环境的措施及建议。
吴青海[2](2021)在《多含水层矿井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含水层矿井煤层开采时,采空区积水受到上部复杂含水层影响,水岩作用、循环条件等发生变化。随着开采强度、规模的增加,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不断积聚的积水将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因此对多含水层矿井采空区积水的水化学特征与水源需进行系统性研究。以黄陵二号煤矿为背景矿,综合运用了野外勘探与水样采集、理论分析、水化学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构建了积水水源判别模型,并进行验证,应用于下峪口煤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分析积水形成机制将积水区域分为3个部分;分析充水因素,充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来源等,充水通道主要为导水裂隙带,充水强度取决于上覆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分析积水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顶底板岩性特征、开采方法与回采工艺、时间因素等。运用水化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水样数据,结果表明地表水、浅部含水层(第四系、洛河组)与深部含水层(直罗组、延安组)水化学特征差异显着,深部含水层与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相近,符合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性特征。积水水质演化机理显示演化过程有多种物质参与,水岩作用剧烈。构建积水水源判别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积水水源为侏罗系延安组含水层;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采空区积水与侏罗系延安组水体间相似度较高,灰色关联度较高,积水水源主要为侏罗系延安组含水层,少量来源为侏罗系直罗组。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仿真分析,结果一致。对判别模型进行精确度验证,结果显示判别模型精确度较高,并推广应用于其他矿井,结果准确。
丁丽瑞[3](2021)在《基于不确定性的冶河灌区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冶河灌区作为石家庄市历史上重大的水利工程和六大灌区之一,在石家庄市的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该区域的水资源配置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灌溉需水量、水文气象、可用水量、农作物的生长参数以及决策者的偏好等,且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从该灌区实际情况考虑,在确保水质安全的条件下,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多尺度农业水资源优化配水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冶河灌区岗南水库断面的水质评判。该方法结合超标法计算各种水质因子的权重,然后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岗南水库断面2014年-2016年的水质为Ⅰ类标准。该结果对岗南水库的水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说明该灌区的可用水处于安全状态。2.构建区间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在灌区水质安全以及满足公平性的条件下,从当地农户的角度考虑,将有限的水资源分配给该灌区的井陉县、平山县、鹿泉区和元氏县,得到有限的总水量在四个区域的冬小麦、夏玉米、棉花的优化总配水结果和四个区域中各种农作物的各个生育阶段的优化配水结果。同时,2013年优化后的系统收益增加了0.3×107元,2014年优化后的系统收益增加了12.4×107元,2015年优化后的系统收益增加了5.4×107元。因此,该模型可以为当地农户合理配置农业水资源,从而增加区域的经济效益。3.构建双层分式规划模型。该模型通过统筹上下层决策者的意见,在满足子灌区的粮食需求条件下,达到灌溉水量利用率最佳的效果,同时也得到满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种植方案。优化后,井陉县的效益增加了0.98×106元,平山县的效益增加了1.44×107元,鹿泉区的效益增加了2.159×107元,元氏县的效益增加了1.542×108元,灌区的整体效益增加了1.911×108元,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翟小艳[4](2020)在《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饮用水安全与人类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它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也是国家和政府所关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介休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必须重视水源地安全建设。本文通过对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城区水源地和兴地水源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源地地质环境条件,从水量、水质、生态、监控与管理、应急能力五个方面选取31个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法和专家判断法,筛选22个指标构建了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序关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水源安全评价模型,对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水源地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相应地安全建设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超采,已形成城区-宋古超采区,水质存在潜在污染源,植被覆盖率较低,监控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2)构建的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共22个指标,其中水量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工程供水能力、地下水开采率、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和年均降水量;水质安全指标6个,分别为水质类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农用化肥施用负荷和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生态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植被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监控与管理安全指标4个,分别为资金保障、安全监控、保护区管理和管网漏失率;应急能力安全指标2个,分别为应急水源地和应急监测能力。(3)两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评判指数值分别为1.5619和1.6307,评价结果均为安全。(4)现状水源地仍存在不安全隐患,提出水源安全建设措施有:在水量方面,缩减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建设介休市大水网工程、建立供水调度配置方案和提倡节约用水;在水质方面,进行封闭管理和非点源综合治理;在生态方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植被覆盖率;在监控与管理方面,建立自动监控系统、进行排查性监测、建设现代化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强化部门监督;在应急能力方面,建立应急水源地和提升应急监测能力。
赵冠宇[5](2019)在《基于Modflow及因子分析-模糊综合法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区划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乃万物之本,它不仅是人类赖以为生的物质基础,还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寿光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之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开采大量的地下水来满足用水需求。然而,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地下水调控以及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寿光地区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和资源浪费,出现了诸如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寿光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和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地下水资源,本文在全面综合分析寿光地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寿光地区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GMS)并结合数学理论方法对寿光地区地下水流场、水量、水质、水污染风险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进行了评价研究。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采用试估-校正法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结合均衡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量进行评价,获得了研究区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含水层储存量。在现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未来20年不同水资源开采速率下地下水补排项、地下水流场的变化情况预测模型,给出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水源地允许最大的开采量。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绘制了研究区水质分区图。通过分析污染荷载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地下水含水层的脆弱性特性以及地下水污染的危害性,采用地下水污染风险强度指数和GIS叠加分析法,进行研究区内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并在综合考虑地下水水质污染现状、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三个因素基础上,构建研究区水源地污染预警模型,获得了研究区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分布图及地下水预警状态分布图。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分布特征,采用水源地质点追踪模型,利用反向示踪法对研究区内的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并提出相关保护措施。
王在兴[6](2019)在《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城市,是国际化旅游都市,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较快,水资源作为发展的必要因素,正威胁着全市产业的生存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需及时对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水资源短缺与用水安全问题。本文综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西安市水资源研究进展,对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集对分析法评价研究了西安市2008-2016年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使所得结论更加准确可靠。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首先从水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共选取26个评价指标,经主成分分析法删掉7个对评价影响较小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发现:2008-2016年间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08-2011年下降幅度较大,201[年以后降幅明显放缓;得出影响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6个主要指标:城镇化率、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率、工业用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得出结论:2008-2016年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属于基本可承载水平;其中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承载状况良好,且承载水平呈上升趋势;对社会子系统的承载状况较差,表明水资源对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支撑力不足。(4)通过集对分析法得出各子系统的承载级别,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一致度达98%,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谭笑[7](2019)在《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辽宁省的56%,约为全国的19%。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原本稀少的水资源量变得更加紧缺,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开展2011~2017年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进行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及承载力评价,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途径。(1)在收集了锦州市降水量、水资源量和用水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锦州市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在保证生态需水的条件下,基于虚拟水和“社会—经济—生态”的角度,对锦州市2011~2017年需水量进行分析。2011、2012、2013和2016年锦州市虚拟水赤字>0,水资源社会和经济压力指数>1,生态压力指数均<0.3,表明水资源量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未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用水对水资源供应压力较小。2014、2015和2017年锦州市虚拟水赤字<0,水资源社会和经济压力指数均<1,生态压力指数均<0.3,虽然生态环境用水对水资源供应压力较小,但水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可能造成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被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依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结合专家意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筛选出9个关键因子,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细分为五个等级,设计和拟定了9项单项指标的五级分级标准值,为评价模型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提供了标准。依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原则,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比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3)应用YAAHP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以评价指标和水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为依据,对2011~2017年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及综合分析,2012年水资源承载力较强,评价结果为IV级;2011、2013、2016和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一般,评价结果为Ⅲ级;2014和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较弱,评价结果为Ⅱ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综合分析结果差异性较大,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与综合分析结果一致,可作为参考,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比综合分析结果稍微偏低,但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主观赋权带来的误差。因此,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4)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锦州市2020~2025年不同水文年下需水量预测及水资源量分析。丰水年和平水年时,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枯水年时,水资源量不足以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供给压力较大。并依据锦州市发展规划对2020和2025年需水量进行预测,将两种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差较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锦州市2020和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承载力较弱。根据评价结果,给出水资源优化配置途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完善生态环境建设。
郭元[8](2019)在《辛置井田多含水层水岩作用机理及突水水源判别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辛置煤矿拥有60多年的开采历史,由于该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和地层岩性不均一,造成其主要含水层水质和地下水环境复杂多变,使得很多巷道的突水水源很难准确判识。因此,研究辛置煤矿主要含水层水质的特征和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巷道突水水源判别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辛置煤矿水文地质资料和62份矿井水水质报告的基础上,对辛置煤矿主要含水层相关的15个岩芯样品和20个矿井水样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测试,系统研究和对比了其主要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利用常规水源判别方法、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度判别法和模糊综合判别法对矿井水和突水水样进行了判别;利用自由排水柱淋滤实验和PHREEQC模拟软件研究了辛置4个主要含水层的水岩相互作用机理。辛置煤矿二叠系K8砂岩岩芯样品主要含有石英、粘土矿物和斜长石,该地层局部可能含有少量的硫酸盐和氯盐;该含水层主要判别的依据为: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且Na+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比大于96%;γCa/γCl值小于1。石炭系太原组K2灰岩岩芯样品主要为方解石(92%)、白云石和石英,该地层可能存在含量较少但分布较为均匀的硫酸盐,根据水质特征推断很可能为Na2SO4,该含水层主要判别的依据为: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γCa/γSO4比值小于0.5。石炭系太原组K2灰岩岩芯样品的矿物组成为方解石(73.8%)、粘土矿物和石英,该含水层中的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表明石膏和含镁矿物(白云石)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地下水流经的岩石中。奥陶系峰峰组O2f灰岩岩芯样品由98.4%的方解石和1.6%的黄铁矿组成,该含水层的水化学类型比较复杂,包含2个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型和HCO3-Ca·Mg型,表明该地层某些区域分布有石膏,白云石或其他含镁矿物,且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地下水流经的岩石中;峰峰组O2f灰岩含水层在不同地段的径流循环速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存在差异,造成该含水层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通过常量组分、微量组分和比例系数等判别方法均无法有效区分K2灰岩和O2f灰岩含水层。自由排水淋滤实验结果表明:(1)K8、K3、K2和O2f地层岩芯样品淋滤液SO42-离子当量百分比均超过74%,Ca离子当量百分比超过40%,所有淋滤液对应的水化学类型均为SO4-Ca型;(2)尽管4个岩芯样品没有检测出石膏矿物,但它们的淋滤液中SO42-离子浓度均显着高于其它离子,表明这些岩石样品中含有硫酸盐,这可以合理解释K3、K2和O2f灰岩含水层实际水样均为硫酸型的水质;(3)K8、K3、K2和C2f岩芯淋滤液中阴离子含量大小顺序均为:SO42->HC03->Cl-,K8、K3、K2和C2f岩芯淋滤液中阳离子含量顺序分别为:Ca>Mg>K>Na、Ca>Na>Mg>K、Ca>Mg>Na>K和Ca>Mg>K>Na;(4)K2和 O2f 灰岩淋滤液中 Fe、Mo、Sb、U 和Sr的含量具有很好地区分度,O2f灰岩淋滤液中Fe离子浓度显着高于K2灰岩淋滤液,而Mo、Sb、U和Sr离子正好相反;对于未发生脱硫酸反应的水样,该特征可以作为判别K2和O2f灰岩含水层的参考因素。太原组K3灰岩含水层中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为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的溶解,以及硫酸钠的溶解反应。太原组K2灰岩含水层中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为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的溶解、硫酸盐的溶解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脱硫酸反应。奥陶系峰峰组O2f灰岩含水层中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为石膏、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的溶解,硫酸盐的溶解反应,以及还原环境下的脱硫酸反应。根据PHREEQC模拟结果表明:AC7水样与BC2和AK10水样以7:3的比例相混合后的水质特征一致,为K2和K3灰岩含水层的混合水样;PHREEQC软件正向和反向模拟表明参与水岩相互作用的固相物质不仅仅是岩芯样品检测出的几种矿物,还有未检测出的硫酸盐如Na2SO4、CaSO4等矿物参与反应,只有添加了这些硫酸盐软件模拟水样才能与实际矿井水水样比较接近,该结论这与淋滤实验和水化学推断的结论完全一致。在PHREEQC软件过程模拟中,建议利用反向模拟确定可能参与水岩作用的矿物种类,将正向模拟作为主要的模拟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模拟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灰色关联度判别法对辛置煤矿45个矿井水的判别准确率为95.6%。本研究将7个常量离子(K+,Na+,Ca2+,Mg2+,Cl-,SO42-,HCO3-)的毫克当量浓度和毫克当量百分比、YCa/γCl和γMg/γCl比例系数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评判因子,判识准确率升至100%,对3个突水水样的判识也完全准确,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辛置煤矿突水水源的可靠判别方法。本研究在国家和山西省关于煤矿防治水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辛置井田的水文地质条件、开采特点和矿井水特征等因素,以及论文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辛置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突水水源判别管理制度和突水处置管理制度。该管理体系有效弥补了辛置煤矿对突水水源判别管理不足的问题。
熊健[9](2018)在《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文中认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合理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全国范围正在全面开展各市、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的评价工作,统一采用实物量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并采用各指标评价最劣值作为评价结果。该方法评价指标选取比较单一,难以全面反映区域实际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评价结果也难以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对比变化。为此,本文结合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点,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建立了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模型,对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更为合理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补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用水量占可开发利用量比例等指标,并考虑不同县域地下水开采情况,可更全面地反映出南宁市各县域的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特点;通过补充、完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补充COD、氨氮排放量占纳污能力允许排放量等指标对水质承压状况进行分析,可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出各县域水质的实际情况。2、采用本次建立的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模型对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进行评价,可对比出不同县域之间的承载压力大小。评价结果表明城区和武鸣区得分最低,水资源承载压力比较大;上林县和马山县得分最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良好;横县、宾阳县、隆安县处于中间,其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一定压力。3、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为南宁市全市处于不超载状态,其中城区和武鸣区处于临界状态,横县、宾阳县、隆安县、上林县和马山县处于不超载状态。4、采用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量和水质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细化,考虑的评价体系更为全面,可以更充分考虑不同县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点,其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合理。
王卓,王中美,张世旭,殷樱子[10](2017)在《贵阳市清镇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值法对清镇工业园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13组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分析可知,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水标准的样品占大多数,而水质严重超标的样品有5组;其中水质超标的样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站街镇东北一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3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更为全面,评价精度较高,评价结果较F值法更准确。最后根据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二、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论文提纲范文)
(1)邢台市典型地下水水源地环境调查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环境评价现状 |
1.2.2 地下水环境评价方法 |
1.2.3 地下水环境评价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背景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气象 |
2.1.3 水文水系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 |
2.3 区域地质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3.1 含水岩系特征 |
3.1.1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系 |
3.1.2 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系 |
3.1.3 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系 |
3.2 岩溶发育特征 |
3.2.1 岩溶形态 |
3.2.2 构造对岩溶的影响 |
3.2.3 侵入岩对岩溶的影响 |
3.2.4 补给区岩溶发育特征 |
3.2.5 径流区岩溶发育特征 |
3.2.6 排泄区岩溶发育特征 |
3.3 地下水补径排 |
3.3.1 补给条件 |
3.3.2 径流条件 |
3.3.3 排泄条件 |
第四章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框架 |
4.1 地下水环境 |
4.1.1 地下水环境要素 |
4.1.2 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 |
4.2 评价方法选取 |
4.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4.1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2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步骤 |
4.5 指标体系框架及评判条件 |
4.5.1 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因子评判条件 |
第五章 地下水水源地环境特征 |
5.1 调查研究程度 |
5.1.1 研究程度概况 |
5.1.2 地下水供水量 |
5.2 地下水资源量 |
5.2.1 地下水补给量 |
5.2.2 地下水开采量 |
5.2.3 地下水储变量 |
5.3 地下水水质 |
5.3.1 水源地水厂水质 |
5.3.2 水源地保护区水质 |
5.4 流场变化特征 |
5.4.1 泉群断流前流场特征 |
5.4.2 泉群断流后流场特征 |
5.5 污染源状况 |
5.5.1 污染源危害性分级 |
5.5.2 地下水包气带易污性 |
5.5.3 水源地污染风险 |
5.6 管理状况 |
5.6.1 水源地保护区建设与整治 |
5.6.2 水源地及保护区水质监管 |
5.6.3 水源地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置 |
第六章 地下水水源地环境综合评价 |
6.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 隶属度的确定 |
6.3 模糊综合评价 |
6.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7.1 结论 |
7.2 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多含水层矿井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水化学研究现状 |
1.2.2 水源判别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多含水层矿井采空区积水机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质条件 |
2.1.2 水文地质条件 |
2.1.3 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
2.2 积水形成机制 |
2.3 充水因素分析 |
2.3.1 充水水源 |
2.3.2 充水通道 |
2.3.3 充水强度 |
2.4 积水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含水层与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3.1 水化学数据采集 |
3.1.1 水样采集 |
3.1.2 水样检测与分析 |
3.1.3 水质分析指标的选取 |
3.2 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分析 |
3.2.1 水质分析 |
3.2.2 含量特征分析 |
3.2.3 综合差异性分析 |
3.3 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3.3.1 水质分析 |
3.3.2 差异性分析 |
3.3.3 离子比例系数法分析 |
3.4 积水水质演化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采空区积水水源判别模型 |
4.1 判别模型的构建 |
4.2 模糊综合评判法判别水源 |
4.3 系统聚类分析法判别水源 |
4.3.1 系统聚类分析的过程 |
4.3.2 系统聚类分析法判别水源 |
4.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判别水源 |
4.4.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过程 |
4.4.2 灰色关联度分析判别水源 |
4.5 BP神经网络仿真分析 |
4.5.1 BP神经网络的构建步骤 |
4.5.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6 综合判别积水水源 |
4.7 本章小结 |
5 判别模型的精确度验证与推广应用 |
5.1 判别模型的精确度验证 |
5.2 判别模型的推广应用 |
5.2.1 矿井概况 |
5.2.2 判别模型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不确定性的冶河灌区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的现状 |
1.1.2 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域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2.3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
2.3.1 区间规划 |
2.3.2 模糊集理论 |
2.3.3 双层分式规划 |
2.3.4 层次分析法 |
第三章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上的应用 |
3.1 水质评价方法简介 |
3.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3.2.1 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 |
3.2.2 确定隶属度函数 |
3.3 冶河灌区水质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的灌区水资源优化模型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模型的求解 |
4.3 模型的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双层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的求解 |
5.3 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饮用水源安全评价 |
1.2.2 饮用水源安全建设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介休市基本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2.1 地形 |
2.2.2 地貌 |
2.3 河流水系 |
2.4 气象特征 |
2.5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质条件 |
2.5.2 水文地质条件 |
2.6 森林植被条件 |
2.7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8 地下水开发现状 |
2.8.1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8.2 地下水超采区现状 |
2.8.3 地下水水质现状 |
第三章 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现状 |
3.1 城区水源地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保护区划分 |
3.1.3 现状概述 |
3.2 兴地水源地 |
3.2.1 基本概况 |
3.2.2 保护区划分 |
3.2.3 现状概述 |
3.3 水源地存在问题 |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 |
4.1 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2 水源地安全评价 |
4.2.1 权重计算 |
4.2.2 隶属度计算 |
4.2.3 模糊综合评判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源安全建设措施 |
5.1 水源地已实行措施 |
5.2 水源地安全建设措施 |
5.2.1 水量安全 |
5.2.2 水质安全 |
5.2.3 生态安全 |
5.2.4 监控与管理安全 |
5.2.5 应急能力安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Modflow及因子分析-模糊综合法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区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气象与水文 |
2.3 地形与地貌 |
2.4 区域地质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3.1 水文地质分区 |
3.2 含水层划分 |
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5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6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4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2 区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4.3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
4.4 区域地下水均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 |
5.1 地下水资源量与预测条件下允许开采量评价 |
5.2 基于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区域地下水水质评价 |
5.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污染预警模型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 |
6.1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 |
6.2 质点追踪模型 |
6.3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2 西安市水资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西安市自然地理概况与气候条件 |
2.1.1 地质地貌条件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条件 |
2.2 西安市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2.3 西安市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自然条件 |
2.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2.3.3 水环境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水资源子系统 |
3.1.2 生态环境子系统 |
3.1.3 经济子系统 |
3.1.4 社会子系统 |
3.2 初选指标 |
3.2.1 指标选取原则 |
3.2.2 指标体系建立 |
3.2.3 指标数据来源 |
3.3 筛选指标 |
3.3.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3.3.2 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1 主成分分析基本步骤 |
4.1.2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主成分分析法评价 |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2.1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4.2.2 确定隶属度函数 |
4.2.3 确定指标权重 |
4.2.4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3.1 集对分析法原理 |
4.3.2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 |
4.3.3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集对分析法评价 |
4.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5 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锦州市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生态环境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耕地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降水量分析 |
2.3.2 水资源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水量分析 |
3.1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1.2 用水结构分析 |
3.2 现状年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3.2.1 基于虚拟水赤字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3.2.2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方法筛选 |
4.1 水资源评价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 |
4.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评价指标分级 |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 |
4.2.1 评价方法筛选原则 |
4.2.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4.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 |
4.3 本章小结 |
5 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2.1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3 各主成分求解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3.1 层次分析结构建立 |
5.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5.3.3 权重确定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5.4.1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 |
5.4.2 隶属度的确定 |
5.4.3 评价结果分析 |
5.5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及承载力评价 |
6.1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 |
6.1.1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6.1.2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
6.1.3 预测模型检验分析 |
6.1.4 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 |
6.2 不同情景下的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6.2.1 基于虚拟水赤字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6.2.2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
6.3 基于锦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2020和2025年需水量预测 |
6.3.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6.3.2 锦州市2020年和2025年需水量预测 |
6.4 两种需水量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6.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锦州市2020和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5.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6.5.2 各主成分求解 |
6.5.3 评价结果分析 |
6.6 水资源优化配置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辛置井田多含水层水岩作用机理及突水水源判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突水水源判别研究进展 |
1.2.1 基于常规水化学组分的突水水源判别方法 |
1.2.2 基于微量元素组分的突水水源判别方法 |
1.2.3 基于同位素组分的突水水源判别方法 |
1.2.4 基于数学方法的突水水源判别研究方法 |
1.2.5 水化学模拟软件在突水水源判别研究中应用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矿井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气象 |
2.1.4 地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含煤地层 |
2.2.3 构造 |
2.3 矿井水文地质 |
2.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2 矿井主要含水层及其特征 |
2.3.3 主要隔水层及其特征 |
2.3.4 井田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3.5 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 岩石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1.1 岩石样品的采集 |
3.1.2 岩石样品的分析测试 |
3.2 矿井水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2.1 矿井水样品的采集 |
3.2.2 矿井水样品的分析测试 |
3.3 矿井水水质报告收集和整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矿井水的水化学特征 |
4.1 矿井水的选取和分类 |
4.1.1 二叠系K_8砂岩裂隙水的选取 |
4.1.2 石炭系太原组K_3灰岩岩溶裂隙水的选取 |
4.1.3 石炭系太原组K_2灰岩岩溶裂隙水的选取 |
4.1.4 奥陶系峰峰组灰岩岩溶裂隙水的选取 |
4.2 主要含水层的常量组分水化学特征 |
4.2.1 二叠系K_8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化学特征 |
4.2.2. 石炭系太原组K_3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 |
4.2.3. 石炭系太原组K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 |
4.2.4. 奥陶系峰峰组O_2f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 |
4.3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与太原组K_3和K_2灰岩含水层水质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岩相互作用淋滤实验 |
5.1 自由排水柱淋滤实验 |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1.2 实验装置的设计 |
5.1.3 实验流程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淋滤液的电导率 |
5.2.2 淋滤液的常量组分特征 |
5.2.3 淋滤液的微量组分特征 |
5.3 主要含水层的水岩相互作用特征 |
5.3.1 二叠系K_8砂岩裂隙水含水层 |
5.3.2 石炭系太原组K_3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
5.3.3 石炭系太原组K_2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
5.3.4 奥陶系峰峰组O_2f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
5.4 本章小结 |
6 矿井水的地球化学模拟 |
6.1 不同含水层的混合模拟研究 |
6.1.1 PHREEQC软件简介 |
6.1.2 太原组K_2灰岩与奥陶系O_2f灰岩含水层水样混合模拟 |
6.2 正向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
6.2.1 K_3灰岩含水层正向模拟与分析 |
6.2.2 K_2灰岩含水层正向模拟与分析 |
6.2.3 O_2f灰岩含水层正向模拟与分析 |
6.3 反向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
6.3.1 PHREEQC反向模拟简介 |
6.3.2 K_3含水层反向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
6.3.3 K_2含水层反向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
6.3.4 奥灰含水层反向水岩相互作用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矿井水水源判别模型 |
7.1 灰色关联度模型 |
7.1.1 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 |
7.1.2 灰色关联度水源判别应用 |
7.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改进以及在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
7.2.1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
7.2.2 模糊综合判识法的改进 |
7.2.3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 |
7.3 两种判别模型的对比 |
7.4 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对突水水源的判断 |
7.5 本章小结 |
8 辛置煤矿水害防治管理 |
8.1 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
8.1.1 水害预测预报的依据 |
8.1.2 预测预报的工作要求 |
8.1.3 预测预报内容要求 |
8.2 突水水源判别管理制度 |
8.2.1 突水水源判别依据 |
8.2.2 突水水源判别的工作要求 |
8.2.3 突水水源判别的程序 |
8.3 突水处置管理制度 |
8.3.1 重大突水事故停产撤人制度 |
8.3.2 突水事故应急预案与实施 |
8.3.3 排水恢复被淹井巷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研究状况 |
1.2.2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研究与评价 |
1.2.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理论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 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方法 |
2.2.1 已有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方法 |
2.2.2 本次研究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宁市水资源及承载能力现状初步分析 |
3.1 自然地理、气候及水系情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系情况 |
3.2 水资源利用现状 |
3.2.1 水资源分区 |
3.2.2 水资源总量 |
3.2.3 水资源可利用量 |
3.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3.3 社会经济状况 |
3.3.1 社会经济指标 |
3.3.2 供用水量 |
3.4 生态环境状况 |
3.5 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初步评价 |
3.5.1 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 |
3.5.2 水资源承载现状负荷核算 |
3.5.3 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 |
3.5.4 利用已有方法评价存在的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 |
4.1 模型研究方法基本理论 |
4.1.1 层次分析法理论 |
4.1.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 |
4.2 层次分析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构建指标体系层次模型 |
4.2.2 评价指标选取及体系设计 |
4.2.3 评价指标值 |
4.2.4 构造判断矩阵 |
4.2.5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2.6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7 指标权重确定 |
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4.3.1 评价指标分级值域划分 |
4.3.2 指标层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计算 |
4.3.3 模糊综合评价 |
4.3.4 水资源承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分值 |
4.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贵阳市清镇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样品与研究方法 |
2.1 单因子评价法 |
2.2 F值法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1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步骤 |
2.3.2 计算评价因素权重系数矩阵W |
2.3.3 模糊评判矩阵R的建立 |
2.3.4 模糊综合运算 |
3 水质分析与评价 |
3.1 单因子法评价 |
3.2 F值法评价 |
3.3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评价结果 |
4.2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4.3 方法比较 |
5 结论与建议 |
四、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地下水水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邢台市典型地下水水源地环境调查及综合评价[D]. 葛育廷. 青岛大学, 2021
- [2]多含水层矿井采空区积水水化学特征及水源判别研究[D]. 吴青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基于不确定性的冶河灌区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与应用[D]. 丁丽瑞.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4]介休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及建设研究[D]. 翟小艳.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Modflow及因子分析-模糊综合法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区划分研究[D]. 赵冠宇. 山东科技大学, 2019
- [6]西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D]. 王在兴.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D]. 谭笑.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辛置井田多含水层水岩作用机理及突水水源判别技术研究[D]. 郭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南宁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评价[D]. 熊健. 广西大学, 2018(12)
- [10]贵阳市清镇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分析与评价[J]. 王卓,王中美,张世旭,殷樱子.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