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发性硬化MRI征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依[1](2021)在《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宠物诊疗行业中的应用,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了更为准确的诊断手段。本研究收集了2020-2021年期间北京市某宠物医院的176例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病例,分析了病例中犬猫常患脑部疾病和脊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种类与年龄、性别、品种之间的关系,以及MRI在小动物神经系统疾病上的诊断效果,为犬猫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MRI的应用提供研究数据和理论基础。通过对收集的176例MRI影像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犬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数量高于猫,比例为4.03:1;在收集的141只犬病例中,高发品种包括贵宾犬(27.1%)、田园犬(12.8%)、法国斗牛犬(11.3%),发病率高的年龄段集中在3-5岁,占整体的34.8%;在收集的35只猫病例中,发病数量最多的品种为田园猫(22.86%)、英国短毛猫(22.86%)、美国短毛猫(20%)、布偶猫(17.1%),发病率高的年龄段集中在1-2岁,占总发病数量的40%;而在犬和猫中,雄性的发病率均高于雌性,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脊髓疾病。通过对几种犬猫典型神经系统疾病MRI影像诊断学分析,丰富了兽医MRI影像检查数据。MRI技术在小动物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诊断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胡丽萍[2](2015)在《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影像表现及MRI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2月-2013年12月4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4例;年龄3581岁,平均58岁。颅脑MRI常规横轴位T1、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必要时矢状位T1、T2、FLAIR扫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分析42例患者颅脑MRI表现的异常及其特点。结果 42例患者共发现病灶286处,其中双侧脑室周围90处(31.6%),见于35例患者;双侧半卵圆中心67处(23.4%),见于29例患者;脑白质深部59处(20.6%)见于28例患者;胼胝体周围46处(16.1%),见于30例患者;脑干、基底节区及双侧小脑半球21处(7.3%),见于9例患者;颈段脊髓3处(1.0%)见于1例患者。MRI图像上,平扫病灶呈卵圆形或圆形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FLAIR均为高信号;病灶无占位效应。增强:25处病灶呈轻度环状、半环状及弧形强化。结论多发性硬化在MRI上表现表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是诊断有效手段。
龙光宇,苏江,唐建桥,黄进瑜,吕诗[3](2014)在《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磁共振表现》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分析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MRI常规扫描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特征,以提高脑多发性硬化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确诊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1例,分析所有患者的MRI及SWI检查结果。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脱髓鞘斑块在常规MRI图像上可表现为树冠征、犄角征、煎鸡蛋征和倒逗号征,而在SWI图像上可见有小静脉穿行或绕行病灶。结论:常规MRI及SWI图像上的特异性征象对提高脑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准确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张碧云[4](2013)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纵向研究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全脑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3.0T磁共振,研究33例ALS患者及33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运用SPM8分析软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进行全脑比较分析。并对ALS患者灰质图与修订版ALS功能评分(Revised ALS functional rating scale, ALSFRS-R)、疾病进展率及病程进行相关分析。33例ALS患者中14例在6个月后参与第二次MRI结构像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S患者双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回、辅助运动区及躯体感觉区等运动相关区域灰质体积缩小。此外,两侧额叶、颞叶及枕叶等非运动区皮层也发生萎缩(P<0.001,uncorrected, k≥701)o ALS患者右侧运动前回灰质体积与ALSFRS-R评分呈正相关(P<0.001, uncorrected, k≥76)。纵向研究中,两侧额叶皮层灰质体积进行性萎缩(P<0.001,uncorrected, k≥39)。结论:通过VBM分析发现ALS患者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初级运动区体积的显着缩小,有可能作为识别ALS患者运动区广泛损伤的结构标记物。第二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基于体素全脑分析的DTI纵向研究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特点,以更好的观察ALS病理过程。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33例ALS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DTI检查。运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软件和VOI(Volume of interest)分析方法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分析,以比较白质结构的差异及变化。6个月以后,ALS患者组中14人参与第2次DTI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S患者组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CC)体部、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i,SLF)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s, CST)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明显降低,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 MD)及径向弥散率(Radial diffusivity, RD)增高(P<0.05,TFCE corrected)。轴向弥散率(Axial diffusivity, AD)图未发现两组间差异。通过基于体素水平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line model, GLM)相关分析,ALS患者右侧初级运动区下白质FA值与ALSFRS-R评分明显相关(P<0.001, uncorrected)。通过VO1分析,ALS患者组所有VOIs的FA、RD及MD平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SLF及CC体部的FA平均值与ALSFRS-R评分明显正相关(r=0.38,P<0.05)。将14例ALS患者两次DTI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随着患者运动神经元的变性加重(ALSFRS-R降低),以两侧CST、CC、SLF及运动皮层区下白质为主要区域的FA值降低,MD、RD及AD增高(P0.05, TFCE corrected)。结论:DTI能够观察ALS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生物学标记物。通过纵向研究,DTI能够动态观察与疾病进展相关的白质结构的变化,从而有助于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价临床疗效。第三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观察运动BOLD-fMRI研究目的:应用观察运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技术,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脑功能区变化特点。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30例ALS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BOLD-fMRI检查。被试在进行fMRI检查时观察两组手指运动的视频作为实验任务,而不要求被试参与运动。一段视频是由不同速度的握拳运动(0.5、1和2Hz)组成,另一段由不同复杂度的手指运动(握手、对掌和顺序对指)组成。刺激模式采用组块(Block)设计,每1种手部运动构成1个Block,每次持续20秒,每个Block之间由静止的手部图片组成,持续20s,在每组视频中每1种手部运动随机出现2次,3种不同的速度或复杂度的视频片段采用假随机顺序呈现。运用SPM8分析软件,比较观察手指运动视频与静止的手部图片之间脑功能区变化。并应用参数分析研究与观察运动速度、复杂度相关的脑区变化。结果:ALS患者及正常对照观察运动激活脑区同主动运动基本一致,主要位于两侧额叶、顶叶及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这些是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MNS)的核心部位。与正常对照比较,ALS患者在背外侧运动前区(Dorsal lateral premotor cortex, dPMC)、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IPL)及SMA激活增多。此外,ALS患者与手指运动复杂度或速度相关的脑区较正常对照增多: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cortex, M1)、dPMC、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IFG)、顶上小叶(Superior parietal lobule, SPL)。结论:ALS患者为克服运动功能障碍,高级运动处理系统存在代偿过程。观察运动可以作为一项客观的任务运用于BOLD-fMRI中,它能激活运动皮层,却不需要被试进行主动运动,对于运动功能受损的ALS患者尤其重要。能够反应运动功能受损的血氧水平的改变提示fMRI可以作为一项客观评价治疗疗效和病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第四部分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静息态fMRI研究目的:联合成组独立成分分析技术(Group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GICA)和基于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相关分析,探讨ALS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30例AL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利用SPM8和REST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用MICA软件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网络GICA,比较两组被试静息态功能网络,并找出异常网络以确定种子点,然后利用REST作进一步的ROI两两功能连接强度分析。结果:GICA发现5个经典脑功能网络。其中在感觉运动网络(Sensorimotor network, SMN)和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中,正常对照组和ALS患者组激活脑区出现不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S患者组SMN中辅助运动区、右侧初级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激活减少,后扣带回激活区域增多。ALS患者组DMN中内侧前额叶区出现了激活程度的减低。在SMN及DMN种子点两两相关分析中,SMN种子点连接强度行组间t检验发现ALS患者右侧M1与右侧SMA之间及右侧M1及左侧M1之间平均相关系数低正常对照组。DMN种子点连接强度行组间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GICA可以在ALS患者发现SMN及运动系统以外网络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性的改变,并利用ROI相关分析法从连接强度的角度来度量功能连接,以发现ALS患者相关脑区间连接强度的异常。联合GICA和ROI相关分析为探索ALS脑区间功能连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从而加深对ALS病理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以期发现可能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的生理指标。
刘建国[5](2014)在《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对比性研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及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TDL与PCNSL及胶质瘤的鉴别与诊断能力。研究方法:对60例病理证实的TDL(最大病灶的最长直径≥2cm)、30例PCNSL及65例胶质瘤的临床症候、实验室免疫指标及头颅CT、头颅MRI平扫与增强扫描与’H-MRS等影像学特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1)发病年龄:PCNSL组的发病年龄最大(55.4±14.5岁),其次为胶质瘤组(41.9±18.8)岁,最小的是TDL组(35.5±12.7)岁;(2)胶质瘤组的构成:弥漫型星形细胞瘤15例(23.1%)、大脑胶质瘤病7例(10.8%)、间变型星形细胞瘤27例(41.5%)、胶质母细胞瘤14例(21.5%)、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3.1%);按WHO分级:胶质瘤Ⅱ级22例(占33.9%),Ⅲ级29例(占44.6%),Ⅳ级14例(占21.5%);(3)首发症状:TDL组以头痛最为多见15例(占25.0%);PCNSL组以认知功能障碍7例(23.3%)及头痛5例(16.7%)最为多见;胶质瘤组以头痛15例(23.1%)与癫痫13例(20.0%)最为多见;(4)临床症候:TDL组以偏身肢体无力32例(53.3%)、认知功能下降31例(51.7%)及情感淡漠23例(38.3%)最多见;胶质瘤组以偏身肢体无力24例(36.9%)、头痛与癫痫各17例(各26.2%)多见;PCNSL组则以认知功能下降18例(60.0%)、偏身肢体无力6例(53.3%)、言语障碍14例(46.7%)居多;(5)实验室指标:TDL组的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水平异常、寡克隆区带(myelin basic protein,OB)阳性构成比显着高于胶质瘤组与PCNSL组;2、影像学特点:(1)受累部位:与TDL组及胶质瘤组相比,PCNSL组更易累及颞叶、丘脑、脑干、胼胝体;胶质瘤组枕叶受累较少,中线结构移位29例(44.6%)突出,较TDL3例(5.0%)与PCNSL7例(23.3%)显着(P均<0.05);(2)头颅CT扫描结果:TDL组除2例为等密度外,均为低密度;胶质瘤组高密度39例(60.0%)、等密度7例(10.8%)、低密度19例(29.2%);PCNSL组高密度25例(83.3%)、等密度4例(13.3%)、低密度1例(3.5%);(3)头颅CT高密度形态学特点:胶质瘤组以病灶周边高密度环居多16/39例(41.0%),而PCNSL组以弥漫高密度影多见14/25例(56.0%);(4)TDL组按病灶形态分类:弥漫浸润样病灶31例(51.7%)、环样病灶24例(40.0%)、同心圆样病灶11例(18.3%)、大囊样病灶2例;病灶直径(取最大病灶的最长径)为2.1~8.5mm,平均4.5+2.2cm;(5)TDL组MRI平扫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T2WI扫描中,23例病灶呈云片状(38.3%),19例(31.7%)病灶周边可见短T2边缘,4例(6.7%)病灶内可见密集排列的扩张静脉影;(6)TDL组按临床分期影像学特点:①急性期(发病2周内):17/18例头颅MRI可见不同程度强化[斑片与结节样状强化12/17例(70.6%)、闭合环形3例(16.7%)、开环形强化4例(23.5%)、“梳齿状”扩张静脉血管影3例(17.7%)];18/18例DWI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②亚急性期(发病3-6周):52/54例头颅MRI均显示不同程度强化【“开环样”18例(34.6%)、闭合环形14例(26.9%)、不规则边缘强化18例(34.6%,其中,环绕侧脑室旁强化4例)、斑片状21例(40.4%)、结节样8例(15.4%)、病灶内密集排列的“梳齿状”扩张静脉影25例(48.1%,多数垂直于侧脑室壁)、条索状1例],52/54例DWI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除6例为环形外,余均为片状);③慢性期(发病7周后):13/28例头颅MRI仍可见增强病灶[浅淡斑片样8/13例(61.5%)、闭合环形或“开环样”强化6/13例(46.1%)],8/28例DWI仍呈高信号;(7)胶质瘤组病灶囊变、坏死的构成比显着高于PCNSL组与TDL组,并随病理分级升高发生率递增;(8)增强MRI:胶质瘤组44例(67.7%)不同程度强化[团块状或结节样21例(32.3%)、环形或边缘强化14例(21.5%)];而PCNSL组主要表现为均匀一致的强化(90.0%),形态学上以“缺口征”、“尖角征”的表现更具诊断特异性;(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 imaging,DWI)特点:胶质瘤组呈高信号33例(50.8%)、低信号8例(12.3%)、混杂信号17例(26.2%);PCNSL组均为高信号;(10)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特点:胶质瘤组19例显示占位效应(29.2%),TDL组与PCNSL组(仅2例)一般不表现为占位效应;(11)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特点:三组均可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部分可见乳酸(Lac)峰升高,但胶质瘤组与PCNSL组的Cho/NAA多≥2,尤以PCNSL组为高,可达7以上;TDL组的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物(β,γ-Glx)峰升高(9.5%)及PCNSL组高大的脂质(Lip)峰对于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结论:(1)PCNSL的起病年龄显着高于TDL与胶质瘤,前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群,而TDL则以中青年居多;(2)与胶质瘤一样,TDL也多以头痛起病,而PCNSL则以认知功能下降首发最为多见,若以癫痫为首发应首先考虑为胶质瘤;(3)枕叶病变以TDL多见,胶质瘤与PCNSL少见;(4)TDL的头颅CT均为等密度或低密度,胶质瘤与PCNSL多为高密度,特别是后者更为显着;(5)TDL的病灶形态学主要以弥漫浸润样、环形及同心圆样为主,大囊样病灶少见;(6)TDL的MRI平扫以T2WI“云片状”病灶具有一定特异性,且病灶长轴多垂直于侧脑室;(7)TDL的MRI增强扫描的病灶形态可随TDLI临床分期按一定规律演变:①急性期,以斑片状或结节状强化为主;②亚急性期,则逐步演变为“开环样”、闭合环样或花环样,同时也可合并斑片状强化;③慢性期除仍可表现为开环或闭合环形,原有增强信号逐渐变淡呈斑片状或消失;(8)胶质瘤的占位效应显着大于PCNSL与TDL,若中线结构发生移位或MRA提示占位效应,应高度提示胶质瘤的可能;(9)若病灶发生坏死、囊变或出血,高度提示为高级别胶质瘤,特别是胶质母细胞瘤,但不能除外PCNSL的可能;(10)PCNSL与胶质瘤MRS的Cho/NAA多≥2,尤以前者为高;TDL组的β,γ-Glx峰升高(9.5%)及PCNSL组高大的Lip峰对于疾病的诊断特异性较高。(11)经随访,DWI若信号持续升高高度提示胶质瘤或PCNSL;(11)特殊征象的识别对于三者的鉴别大有裨益:①垂直于侧脑室的密集排列的扩张静脉影是TDL的显着影像学特征;②桥脑的“基底动脉包绕征”高度提示胶质瘤;③胼胝体肿胀增厚多见于胶质瘤,淋巴瘤也可见到,TDL少见;④病灶的均匀强化或呈现“缺口征”、“握拳样”、“尖角征”的病灶提示PCNSL;(12)结合多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病灶的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特征对于TDL的诊断与鉴别的临床价值更大;(13)激素的使用对于TDL、胶质瘤及PCNSL的活检确诊率影响很大,特别是后者,对于病理不典型的应进行临床与影像的随访,动态观察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唐乐梅[6](2014)在《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及相位对比电影法对健康人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评价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患者与健康人脑深部小静脉的形态学及血氧含量的变化;应用三维相位对比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three dimension phase contrast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PC MRV)研究颈静脉的形态学改变,相位对比电影法(MR phase-contrast cine, MR PC-cine)探讨颈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MS患者脑深部小静脉及颈静脉SWI及MRV、PC-cine的数据,评价其相相互间的关联性,及与脑内病灶负荷、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score,EDSS)的相关性,探讨脑深部小静脉、颈静脉形态学及功能改变反映临床病情及预测病情转归的能力。材料与方法1、MS患者:MS患者44例,男12例,女32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6.89±10.52岁。所用患者均行常规MRI序列以及SWI或增强型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weighted angiography, ESWAN)检查;其中12例间隔12月-16月行MRI复查ESWAN序列检查;30例患者同时进行3D PC MRV及MR PC-cine检查,男5例,女25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9.17±12.76岁。由1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根据扩展残疾状况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score,EDSS)量表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量化评定。2、健康对照组:65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同序列及参数的MRI检查,其中男18例,女47例,年龄范围:24-70岁,平均年龄39.55±12.89岁。所有志愿者均进行常规MR扫描及ESWAN、3D PC MRV及MR PC-cine检查。3、脑深部小静脉研究方法:观察SWI层厚为5mm的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IP)图像,对脑深部小静脉形态进行评分,评分标准:3分,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部属支信号均匀,管腔连续,管壁光滑;2分,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部属支信号不均匀,管腔粗细欠均,管壁粗糙,或出现血管增多、扭曲;1分,大脑内静脉或基底部属支管腔粗细不均匀、扭曲、短小,至少有1支静脉管腔连续性中断,血管减少。脑深部小静脉血氧含量研究应用SPIN软件(SWI process in neuroradiology,SPIN)测量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相位值差(△φ)的方法进行评估,测量血管包括脑深部小静脉BV、SMCV、ICV、STV,以及髓静脉FMV, PMV, OMV。(?)内病灶负荷采取计数方法进行评价,T2WI结合SWI,计数图像上病灶长径大于0.5cm的病灶4、颈静脉的研究方法:颈静脉成像应用3D PC MRV,扫描范围为窦汇水平至头臂静脉干水平;MR PC-cine序列扫描定位于颈2-3水平,与颈静脉走行方向垂直,速率编码(Maximum Encoding Velocity.VENC)为50cm/s,颈静脉形态的判断标准如下:颈静脉缺如、针尖状狭窄(横截面积<12.5mm2)、局部不显示视为异常;扁平状、新月形、椭圆形、圆形视为正常表现。PC-cine扫描后原始数据传输到工作站GE Advantage workstation4.4,利用report card4.0软件处理,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正向峰值流速(Peak PositiveVelocity, PPV)、反向峰值流速(Peak Negative Velocity, PNV)、每心动周期的平均血流量(Mean Flow,MF)、平均正向血流量(Positive Pixel Flow,PPF)、平均反向血流量(Negative Pixel Flow,NPF)。利用每心动周期的血流量/心动周期得出每秒血流量;引流分数(Drainage Fraction,DF)为颈静脉血流量/颈内动脉及椎动脉总血流量。结果1、健康对照组脑深部形态学静脉评分与年龄具有弱相关性(r=-0.347,P=0.005)。2、在所测得脑深部静脉中,SMCV的△φ值最低,ICV的△φ值最高,而BV与STV的Δφ值介于SMCV与ICV之间。额叶、顶叶、枕叶的髓静脉Δφ值均明显低于上述深部静脉,各穿髓静脉之间Δ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深部静脉的△φ值双侧无差异,无性别及年龄依赖性(P>0.05)。3、MS患者的静脉形态评分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评分(P=0.000);MS患者BV、SMCV、ICV、STV的△φ值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双额叶、顶叶、枕叶髓静脉△φ值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复查时BV、ICV、STV的Δφ值增大。4、MS脑深部静脉评分与BV、ICV静脉的△φ值、病灶负荷呈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EDSS评分无相关性(P>0.05)。MS基底静脉△φ值与病灶负荷呈显着正相关(r=0.624,P=0.006),与EDSS评分无相关性;PMV、OMV静脉△φ值与EDSS呈显着正相关(r=0.638,P=0.004;r=0.642,P=0.004)5、本组65例健康对照者,共9(13.85%)例出现单侧颈静脉针尖状狭窄或缺如,左侧(8例)异常的比例高于右侧(1例)(P<0.05);颈静脉形态与年龄有相关性(r=0.258,P=0.038)。对照组右侧颈静脉PPV、PNV、MF、PPF、NPF值均高于左侧(P<0.05),形态异常的对照者双侧颈静脉的总血流量、正向总血流量及引流分数低于无形态异常的志愿者。6、颈静脉狭窄或缺如的比例MS较正常人显着增高(P<0.01);MS组颈静脉总血流量、颈动脉及椎动脉总血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颈静脉反流量、左侧颈静脉反向峰值流速MS组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1、在健康人群中,脑静脉的相位值差与年龄、性别无关联性,说明不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群脑静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这不仅为利用静脉血相位值差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正常值参考,还可简化对正常对照组的年龄限定。2、MS患者脑深部静脉的△φ值较对照者增加,复诊患者脑深部静脉的△φ值较首次检查增高,提示MS患者脑深部静脉血氧含量降低,脑组织处于缺氧状态,并且随病程延长,MS患者脑组织缺氧加剧。3、MS患者脑深部静脉评分与静脉血△φ值呈显着负相关,MS脑深部静脉评分及△φ值与病灶负荷显着相关,提示MS患者的脑组织缺氧、病灶负荷与静脉形态密切相关,为临床提供了检测MS患者脑内血氧代谢状态的新思路新方法。4、SWI成像及后处理方法简单、无创,不仅可提供小静脉形态学改变,还间接反映血氧含量信息,静脉的评分、血氧含量的改变有望成为检测MS患者的病情与病程,评估患者脑内病灶负荷,以及评估MS患者脑内代谢状态的生物学指标,可以在临床作为常规检查应用和推广5、对照者颈静脉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存在侧别差异;形态学改变有年龄依赖性。6、MS患者颈静脉狭窄或缺如的发生比例、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正常人有显着性差异;颈静脉形态异常的对照者与MS患者均较颈静脉形态正常者血流动力学存在显着性差异,此研究支持CCSVI与MS有重要关系的学说。
司明珏[7](2014)在《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文中研究说明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目的:通过检测Notch五个配体Jagged1、2及DLL(Delta-like)1、3、4在骨巨细胞瘤(GCTb)肿瘤新鲜组织和石蜡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对Notch受体(Notch14)的研究结果,初步探讨Notch受体及配体在GCTb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瑞金医院骨科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20例GCTb新鲜标本和石蜡固定标本。用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CTb肿瘤组织中Notch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GCTb肿瘤组织中的Jagged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主要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DLL1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和部分单核基质细胞胞质内;DLL3在蛋白水平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主要表达在多核巨细胞胞质内,但在mRNA水平未见表达;DLL4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在免疫组化中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细胞膜上;Jagged2在mRNA、蛋白水平和免疫组化中均未见表达。结论:Notch受体、配体和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GCTb的发生发展过程。不同的Notch受体和配体结合可介导GCTb不同的生物学行为。DLL1可能与GCTb破骨有关,Jagged1可能与GCTb侵袭性和恶度有关,DLL4可能与GCTb内肿瘤血管的生成和功能有关。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对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s, GCTs)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学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两家医疗机构199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活动脊柱巨细胞瘤30例。所有术前影像资料由两位长期从事肌肉-骨骼影像学诊断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共计18份X线平片、24份CT及21份MRI。结果:30例中,5例位于颈椎、15例位于胸椎、10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特征性的影像表现包括骨皮质膨胀、“皂泡征”或者单纯溶骨性改变;骨皮质破坏常见;2例病例中可见边缘硬化;无基质钙化或骨膜反应。CT表现与X线平片类似,但CT能够显示更细微的骨质改变。MRI特征性的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晰、膨胀性的肿块,在T2加权像上呈不均匀中低信号;5例有液平,提示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增强后肿块的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提示肿瘤血供丰富。12例病变向椎管内侵犯,引起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迫。2例侵犯邻近椎体及椎间盘。结论:活动脊柱GCTb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膨胀性、溶骨性病变;在X线平片和CT上可有局部边缘硬化,无基质钙化;在MRI上T2WI为中低信号,由含铁血黄素沉积引起,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依据;内部囊性成分和液平常见也有助于诊断。骶骨原发性脊索瘤、巨细胞瘤和神经鞘膜瘤的CT及MRI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对骶骨脊索瘤(Sacral Chordoma, SC)、骶骨巨细胞瘤(Sacral Giant CellTumor, SGCT)及骶骨神经鞘膜瘤(Giant Sacral Schwannoma, GSS)三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影像学征象。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穿刺或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SC22例、SGCT19例及GSS8例。由两位长期从事肌肉-骨骼影像诊断的医师对术前CT及MRI分析以下因素及征象: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上部骶骨/下部骶骨、中央性/偏心性)、病灶内骨残片形态(不规则斑片样/不完整骨包壳)、MRI信号、病灶内囊变(多发小囊/中央大囊)、病灶内出血及液平、纤维间隔、生长方式、椎间盘残留、邻近肌肉及骶髂关节受累情况及椎管内侵犯。结果:SC患者平均年龄为55.1±10.7岁,SGCT患者平均年龄为34.3±10.7岁,GSS患者平均年龄42.4±15.7岁。SC主要位于骶骨下部(S3水平以下)中线部位(77.3%),大多数SGCT(73.7%)和GSS(87.5%)则位于骶骨上部(S4水平以上)呈偏心性生长。三组肿瘤的发病年龄、所在骶骨部位及偏心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肿瘤的骨残片形态、肿瘤内出血及间隔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规则斑片样骨残片多见于SC(90.9%),不完整骨包壳仅见于SGCT(78.9%);不规则线状间隔见于95.5%的SC和15.8%的SGCT,而GSS未见间隔。多发小囊变主要见于SGCT(73.7%),而中央大囊变区见于所有GSS(100%)。仅SGCT中见到小液平。SGCT主要在骶骨内生长,SC和GSS更常向前突入盆腔,生长方式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骶髂关节侵犯见于27.3%的SC和68.4%SGCT,未见于GSS;邻近肌肉侵犯见于81.8%的SC和68.4%SGCT,未见于G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沿椎管向上侵犯仅见于SC,占50%(11/22)。肿瘤内椎间盘是否残留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而与肿瘤类型无关(P>0.01)。三组之间的患者性别及肿块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年龄、生长部位(中心性或偏心性、骶骨上部或下部)、骨残片形态、囊变、出血、间隔、生长方式、邻近肌肉及骶髂关节侵犯情况可作为鉴别诊断SC、SGCT及GSS的依据。液平对SGCT、沿椎管向上侵犯对SC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肿块内椎间盘残留与肿瘤大小有关,而与肿瘤类型无关。
武传华,张志国,辛德友[8](2014)在《脑多发性硬化1H-MR质子波谱分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1H-MRS技术在脑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及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9例经临床确诊的MS患者进行MR及1H MRS检查,并与同期相同年龄组MRI显示正常者进行对照研究,计算1H-MRS代谢产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及乳酸(LAC)的峰下面积,并对NAA/(Cr+Cho)、Cho/Cr及LAC/Cr等各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S组NAA/(Cr+Cho)、Cho/Cr及LAC/Cr值分别为0.56、1.49及3.35,对照组分别为0.78、1.19及0.23。MS患者NAA/(Cr+Cho)值下降,Cho/Cr、LAC/Cr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1H MRS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为MS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刘怀军,李晖,梁莹,杨冀萍[9](2011)在《脑多发性硬化几个MRI征象的再复习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脑多发性硬化几个MRI征象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再认识其意义,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诊治并确诊的脑多发性硬化患者41例。其中,男18例,女23例。年龄11~52岁,病程1个月~5年。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除了常规报道的影像学表现外,多发性硬化还可以表现为融冰征、膏药征、树征、轨迹征、犄角征和倒逗点征。结论这些MS征象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很有价值。
刘光俊,邱维加,徐军红[10](2010)在《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文中提出目的总结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脊髓型多发性硬化11例,均行MRI检查,对其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MRI表现为,11例患者的病灶以颈髓多见,病变脊髓在T1WI像为低或等信号,T2WI像为高信号,病灶位于脊髓两侧和后部,病灶活动期呈斑片状或边缘强化,应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治疗对脊髓出现的可疑脱髓鞘病灶者有一定的帮助。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有其特征性MRI表现,MRI有助于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是目前诊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
二、多发性硬化MRI征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发性硬化MRI征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MRI的研究进展 |
1.1 MRI的简介 |
1.2 MRI的成像原理 |
1.3 MRI的图像特点 |
1.4 MRI的分类 |
1.5 MRI的临床应用 |
第二章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
2.1 犬猫脑部疾病的概述 |
2.1.1 脑膜脑炎 |
2.1.2 脑萎缩 |
2.1.3 脑出血 |
2.1.4 脑积水 |
2.1.5 脑梗死 |
2.2 犬猫脊髓疾病的概述 |
2.2.1 椎间盘病 |
2.2.2 脊髓炎 |
2.2.3 脊髓空洞 |
2.2.4 脊髓肿瘤 |
第三章 MRI在犬猫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3.1 头部脑部疾病 |
3.2 脊椎疾病 |
3.3 肿瘤 |
3.4 胸腹腔疾病 |
第四章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来源 |
4.1.2 设备 |
4.1.3 检查方法 |
4.1.4 病例收集标准 |
4.1.5 疾病诊断依据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犬猫病例数量 |
4.2.2 犬常见神经疾病的患病情况 |
4.2.3 猫常见神经疾病的患病情况 |
4.3 小结 |
第五章 MRI在犬猫神经疾病诊断应用实例 |
5.1 脊椎疾病 |
5.1.1 脊椎典型病例一:腰椎间盘突出 |
5.1.2 脊椎典型病例二:颈椎间盘突出 |
5.1.3 脊椎典型病例三:椎体形态异常 |
5.1.4 脊椎典型病例四:脊髓炎 |
5.1.5 脊椎典型病例五:脊髓空洞 |
5.1.6 脊椎典型病例六:椎体肿物 |
5.2 脑部疾病 |
5.2.1 脑部典型病例一:脑膜炎 |
5.2.2 脑部典型病例二:脑积水 |
5.2.3 脑部典型病例三:脑外伤 |
5.2.4 脑部典型病例四:脑肿瘤 |
5.2.5 脑部典型病例五:中耳炎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理生理 |
3.2 MRI表现 |
(3)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磁共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MRI检查设备和参数 |
结果 |
讨论 |
一、MS的病因及病理 |
二、MS的MRI征象 |
(4)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纵向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表与说明 |
第二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基于体素全脑分析的DTI纵向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表与说明 |
第三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观察运动BOLD-fMRI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表与说明 |
第四部分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静息态fMRI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图表与说明 |
全文小结 |
全文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咯词表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与分析 |
五、结论 |
六、意义 |
七、创新点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6)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及相位对比电影法对健康人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多发性硬化患者脑深部静脉形态及血氧含量的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磁共振成像检查 |
1.1.2.1 MRI检查设备 |
1.1.2.2 MRI检查技术及参数 |
1.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1.4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正常对照者脑深部静脉评分 |
1.2.2 MS患者静脉形态及评分的变化 |
1.2.3 MS患者脑深部静脉相位值差(△φ)改变 |
1.2.4 脑深部静脉形态评分、静脉血△φ与EDSS评分的相关性 |
1.3 讨论 |
1.3.1 颅内静脉形态SWI研究 |
1.3.2 颅内血氧含量SWI研究 |
1.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1.4 小结 |
二、正常对照组及MS患者颈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MRI检查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健康对照组颈静脉形态表现 |
2.2.2 MS组颈静脉形态改变 |
2.2.3 健康对照组颈静脉血流量及流速测量 |
2.2.4 MS患者颈静脉血流动力学 |
2.2.5 MS组颈静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与脑内病灶负荷、EDSS的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PC-cine流体定量技术测血流的原理及优点 |
2.3.2 血流速度测量部位及流速编码选取 |
2.3.3 颈静脉异常的诊断标准的选取 |
2.3.4 健康对照组颈静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
2.3.5 MS患者颈静脉形态学研究 |
2.3.6 MS患者颈静脉血流动力学研究 |
2.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三、MS患者颅内静脉形态、血氧含量与颈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磁共振扫描方法 |
3.1.3 统计学方法 |
3.2 结果 |
3.2.1 健康对照者颅内静脉形态、血氧含量与颈静脉形态、血流动力学相关性 |
3.2.2 MS患者颅内静脉形态、血氧含量与颈静脉形态、血流动力学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健康对照者脑深部小静脉与颈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 |
3.3.2 MS患者脑深部小静脉静脉血的Δφ与颈静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
3.3.3 MS患者脑深部小静脉评分与颈静脉反流量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7)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二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三部分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活动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骶骨原发性脊索瘤、巨细胞瘤和神经鞘膜瘤的CT及MRI鉴别诊断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脑多发性硬化1H-MR质子波谱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 |
1.2 MRI成像技术 |
1.3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正常志愿者脑1H-MRS表现 |
2.2 MS患者的1H-MRS表现 |
3讨论 |
(9)脑多发性硬化几个MRI征象的再复习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病变部位 |
2.2 MRI表现 |
2.3 MRI征象的再复习和理解 |
(1) 融冰征: |
(2) 膏药征: |
(3) 树征: |
(4) 轨迹征: |
(5) 犄角征: |
(6) 倒逗点征: |
3 讨论 |
(1) 融冰征: |
(2) 膏药征: |
(3) 树征: |
(4) 轨迹征: |
(5) 犄角征: |
(6) 倒逗点征: |
(10)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影像学检查: |
结 果 |
讨 论 |
四、多发性硬化MRI征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D]. 杨子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2]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J]. 胡丽萍. 华西医学, 2015(06)
- [3]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磁共振表现[J]. 龙光宇,苏江,唐建桥,黄进瑜,吕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4(06)
- [4]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D]. 张碧云. 复旦大学, 2013(03)
- [5]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对比研究[D]. 刘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4)
- [6]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及相位对比电影法对健康人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D]. 唐乐梅.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7]Notch配体在骨巨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及脊柱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评估[D]. 司明珏.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8]脑多发性硬化1H-MR质子波谱分析应用研究[J]. 武传华,张志国,辛德友. 磁共振成像, 2014(01)
- [9]脑多发性硬化几个MRI征象的再复习及其意义[J]. 刘怀军,李晖,梁莹,杨冀萍. 磁共振成像, 2011(04)
- [10]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J]. 刘光俊,邱维加,徐军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