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恋,徐艳,王石磊,郑梦雪,王鑫,翟志芳,游弋,王娟[1](2021)在《裴氏着色霉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文中研究指明患者,男,62岁。左下肢红斑结节10年余,逐渐加重1年。皮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散在棕色孢子样结构。PAS染色示真皮内见圆形、厚壁硬壳小体。真菌培养示着色霉属;菌落基因测序鉴定为裴氏着色霉。
陈艳苹[2](2020)在《山东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40年后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简称CBM)是指由暗色孢科的一组致病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慢性感染性皮肤病。着色芽生菌病病程慢性,起初多为红色丘疹,逐渐发展成为界限清楚的结节状、疣状、增生性、肉芽肿样皮损,病史较长者可发生癌变或关节畸形挛缩,顽固难治,严重者可导致残疾,丧失劳动力。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病世界各地均有过报道,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在我国,已有20多个省和自治区发现并报道着色芽生菌病,山东省章丘及其周边地区最多见,并在此地区形成流行。40年前,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的医生发现,确诊为着色芽生菌病的患者主要来自于山东章丘及其周围地区。因此自1975年起于山东章丘地区进行了历时6年的着色芽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该病的患病率高达0.23‰。研究表明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的脓液可污染周围环境,调查发现章丘地区携带致病性着色芽生菌的野生蟾蜍率高达42.7%。历经改革开放40余年,综合治理后的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情况如何?本课题组完成了《山东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40年后再研究》。目的1.了解山东省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流行趋势,与40年前发病情况作对比,为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消除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当前章丘地区自然环境中暗色真菌的分布状况,对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防治提供相关基础信息。方法1.人群调查:于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1016591名居民患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情况进行普查,由各基层医生及皮肤科研究生填写问卷上报疑似病例,主治及以上皮肤科医生进行病原体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核实,统计该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病例。2.蟾蜍实验:于2019年7月至9月分批次捕捉章丘地区两栖生物蟾蜍,取其内脏制作悬液并离心取残渣,进行暗色真菌的培养及测序鉴定。结果1.共调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1个乡,815个自然村,844591名居民,及城区172000名居民,总计1016591人均未发现着色芽生菌病病例,当前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患病率为0。2.共捕捉并解剖野生蟾蜍78只,其中9只培养出暗色真菌,野生蟾蜍分离暗色菌阳性率为11.54%,显着低于40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39,P<0.01);经过测序成功鉴定暗色菌株4株,分别为极细枝孢霉、棘状外瓶霉、疣状瓶霉、枝孢样枝孢霉。结论1.地方性流行病——着色芽生菌病在章丘地区基本消除。2.当前章丘地区野生蟾蜍体内分离出暗色真菌阳性率为11.54%,未分离出北方着色芽生菌病优势致病菌---卡氏枝孢霉。
王定国,陆毓,张明强,王立春,伍迪[3](2019)在《裴氏着色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文中研究指明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农民。下肢红斑、厚痂、脱屑伴疼痛,进行性加重8年余。患者8年前因外伤后左踝部起一红色炎症性丘疹,如绿豆大小,稍疼痛,偶有瘙痒;当时并未引起重视,未行任何治疗。随后病情加重,左下肢出现糜烂、渗出并形成小片红斑,皮疹呈进行性加重,皮损肥厚并逐渐扩大,破溃后形成肉芽组织增生的暗红色结节、斑块及表面角质化,上覆
阿利亚[4](2019)在《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暗色真菌感染组织中炎症细胞与病原体相关作用的模式,初步探讨宿主免疫防御暗色真菌的机制。方法收集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的皮损组织蜡块。组织蜡块行HE染色,分析感染组织炎症反应模式,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感染组织巨噬细胞CD86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炎症模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通过基因测序技术鉴定1例牛刺伤下肢患者暗色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临床随访。结果1.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皮损局限在四肢有30例(90.9),累及面部2例(6.7%),播散性1例(四肢、双侧腋下、躯干)(3.3%)。2.皮损病理表现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有31例(93.9%),表现为皮增生有2例(6%)表现为典型肉芽肿性炎症(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微脓肿,周围上皮样组织细胞或多核巨噬细胞包绕)19例(57.6%)。病变见不同程度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噬细胞)浸润。3.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皮疹组织中巨噬细胞CD86均表达。4牛刺伤患者暗色真菌感染的病原菌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暗色真菌感染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感染为主,巨噬细胞表达CD86有助于形成炎性肉芽肿及抵抗暗色真菌感染扩散。
杨潇潇[5](2019)在《中国北方首例Fonsecaea nubica致着色芽生菌病及文献回顾》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CBM)是一种由暗色真菌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CBM的致病菌以着色霉属(Fonsecaea spp.)和枝孢瓶霉属(Chladophialophora spp.)为主。着色霉属中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Fonsecaea monophora、Fonsecaea nubica和Fonsecaea pugnacius均是CBM的致病菌。Najafzadeh等人在2010年首次报道了F.nubica,其在形态学上与裴氏着色霉和F.monophora类似,难以区分,通过测定AFLP分子标记技术、转录间隔区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部分细胞分裂周期(Partial beta-tubulin,CDC42)、β-微管蛋白(Partial beta-tubulin,BT2)和肌动蛋白(Actin,ACT1),将F.nubica作为新的物种从裴氏着色霉中分离出来。目前既往文献中已报道40多株F.nubica,这些菌株主要从巴西、中国、非洲、法国、澳大利亚、泰国、日本、韩国和孟加拉这些国家中分离出来。该病好发于人体的外露部位,多见于小腿和足部,农民、工人、赤脚工作者多见。CBM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好发于4170岁的男性。硬壳小体是CBM的典型特征。CBM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由于致病菌的多样性、抗真菌药物的生物有效性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目前CBM的治疗方案尚无“金标准”,该病的治疗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大挑战。目的1.总结一例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和实验特征;2.回顾迄今国内外报道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的文献。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临床诊断一例75岁男性Fonsecaea nubica致着色芽生病,发现右上背部红色斑块15月,曾有外伤史。2.组织病理学检查:于患者右上背皮损处环钻取材,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标本,送检至病理科进行HE染色、PAS染色及六胺银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3.真菌培养:刮取患者右上背部皮损,接种于沙堡罗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在28℃下进行培养14天,看到菌落形成。4.直接真菌镜检(10%KOH):挑取菌落的菌丝,直接涂片,显微镜下观察标本。5.真菌荧光染色:接种标本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在28℃下进行小培养7天。小培养标本用伊文思蓝+钙荧光白染色后,荧光显微镜在白光、紫外线及混合光下观察。6.扫描电镜:用2.5%戊二醛溶液在4℃下固定标本4小时,用乙醇(50%、70%、90%和100%)进行脱水后,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7.分子生物学方法:提取菌落DNA,分别对其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和肌动蛋白(ACT1)进行PCR扩增,PCR产物送至擎科生物进行测序。8.体外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推荐的CLSI 38-A2方案,选择近平滑念珠菌ATCC 22019作为质控菌株,检测下列抗真菌药物的MIC(最小抑菌浓度)值: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9.系统发育树:用MEG6.0软件基于ITS及邻近序列构建Fonsecaea nubica的系统发育树。10.回顾国内外已报道的F.nubica致着色芽生菌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和Elsevier进行检索,对其病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表现、真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扫描电镜、分子生物学、体外药敏试验和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河南农民,因“右背部红色斑块15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皮肤科检查:右背部可见一大小为40mm×10mm红色斑块,境界清楚,形状不规则,皮损高于皮肤表面,表面可见多个黑点,无鳞屑、化脓、破溃,无局部淋巴结肿大。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真菌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诊断为Fonsecaea nubica致着色芽生菌病。治疗经过:给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16周联合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8个月未复发。2组织病理:HE染色:表皮可见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内可见肉芽肿性改变,多核巨细胞内可见蔟状分布的硬壳小体。PAS染色及六胺银染色阳性。3真菌培养:可见生长缓慢的黑色菌落,中央微隆起,表面可见绒毛样菌丝。4真菌直接镜检:观察到棕色分隔菌丝。5真菌荧光染色:可见无数淡棕色、有隔膜的分生孢子和喙枝孢型的分生孢子。6扫描电镜:镜下可见喙枝孢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椭圆形,其上存在齿状突起,多个分生孢子位于分生孢子梗顶端。7分子生物学:将所测得的菌株核苷酸序列通过BLAST,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较。PCR产物经鉴定与F.nubica菌株CBS 269.64同源性为100%(GenBank编号:MH988741)。8体外药敏试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的MIC值分别为0.5μg/ml、0.5μg/ml、8μg/ml和32μg/ml,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MIC值均低于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9用MEG6.0软件基于ITS及邻近序列构建Fonsecaea nubica的系统发育树。10文献资料:经文献检索,共5例F.nubica致CBM纳入该文献研究。日本1例,法国1例,孟加拉1例,中国广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6岁,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病程5.1年,最短1年,最长10年;5例患者皮损分别位于右下肢、右大腿、右手腕、左上肢、右耳廓。5例均有外伤史。5例皮损主要为斑块型,其中1例伴左腕、左肘关节活动异常。5例均行组织病理检查,其中4例HE染色可见肉芽肿性炎症改变及硬壳小体。2例行直接真菌镜检,仅1例观察到硬壳小体。5例均行真菌培养,表现为黑色、灰色、橄榄色、天鹅绒样状的菌落。5例均行真菌小培养镜检,可见深棕色、棕色、淡棕色分隔菌丝,淡棕色分生孢子,呈顶生或者间生,为单细胞,短棒状,单链状或者短链状排列,部分可见齿状突起。5例均对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进行测序,PCR产物经鉴定,最终确定菌种为F.nubica。2例进行了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1例的MIC值: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1例的MIC值:氟康唑>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伊曲康唑。1例治疗方案未提及,余4例分别采取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特比萘芬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均好转。结论1.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真菌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诊一例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2.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5例Fonsecaea nubic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本案例为第6例,系中国北方首例。
雷佳银,王文芳,夏雅静,唐登云,田宗梅,郭芸[6](2019)在《点阵激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文中提出患者女,43岁。右小腿斑块、鳞屑伴痒十余年,加重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镜检,发现棕色菌丝、硬壳小体,培养菌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予部分皮损手术切除、伊曲康唑胶囊口服、CO2点阵激光治疗、局部热疗法、红光照射等综合治疗,4个月后临床治愈。
谢晚秋,郑世军,董碧麟,黄萌,曾宪玉[7](2019)在《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文中研究说明患者男,61岁。右下肢结节反复破溃20余年。皮肤科情况:右下肢大片环状暗红色斑块,中央伴萎缩,部分斑块上结痂,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混合炎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其中可见硬壳小体。经ITS扩增测序鉴定为裴氏着色霉,诊断为裴氏着色芽生菌病,予以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后好转。
李博,黄敏,郭芸,田宗梅,周晓鸿[8](2018)在《误诊为银屑病的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文中提出患者男,54岁。外伤后右下肢出现丘疹、鳞屑,继而出现红斑、结节、疣状增生10余年。以"银屑病"治疗,无效。后经组织液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及基因测序,确定致病菌为裴氏着色霉。诊断:裴氏着色芽生菌病,予系统抗真菌和热疗等。
潘开素,郑艳青,郑冬燕,曹存巍[9](2018)在《广西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6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取患者患处皮损组织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利用引物ITS1、ITS4将培养出的菌株进行r DNA ITS区序列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 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直接镜检可见多个圆形、厚壁、棕色硬壳细胞,真菌培养可见暗棕色,橄榄色至黑色菌落生长,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慢性肉芽肿样改变,并可见硬壳小体。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的着色芽生菌病。口服伊曲康唑200mg,2次/d治疗有效。结论研究首次发现Fonsecaea monophora是我国广西地区着色芽生菌病的重要病原菌,ITS区序列分析是该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秦琴,晏文,鲁东平,孙东升,贾常莎,陈雷刚,谌宏运,张信江[10](2017)在《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文中研究指明报告1例云贵高原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患者男,38岁,农民。左小腿异物刺伤后皮肤出现丘疹、溃疡、增生伴疼痒8年。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踝部至膝关节之间见大片界限清楚的红褐色斑块,边缘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呈肉芽肿样或疣状增生,并有溃疡、瘢痕形成或黄色厚痂覆盖,痂皮下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渗出,味腥臭。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可见慢性肉芽肿样改变,真皮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混合浸润,形成微脓肿,PAS染色其内可见成簇棕色厚壁孢子。取真菌培养菌落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r DNA ITS区测序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诊断: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
二、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2)山东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40年后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人群调查 |
1. 40年前调查资料 |
1.1 调查点、调查人群、调查时间 |
1.2 资料分析 |
2. 本次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调查点、调查人群及调查时间 |
2.2 调查方法 |
2.3 着色芽生菌病诊断(纳入)标准 |
2.4 可疑病例 |
2.5 调查结果 |
3. 研究结论 |
第二部分 蟾蜍实验 |
1. 研究资料 |
2. 暗色真菌的分离培养过程 |
3. 着色芽生菌的测序鉴定 |
3.1 材料 |
3.2 真菌基因组的提取 |
3.3 真菌基因组PCR扩增 |
3.4 PCR产物的回收 |
3.5 序列测定 |
3.6 序列分析 |
4.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6. 实验结论 |
讨论 |
着色芽生菌病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文献复习 |
1. 一般资料 |
2. 流行病学特征 |
3. 临床表现特点 |
4. 病理特点 |
5. 实验室检查 |
6. 免疫学研究 |
7. 治疗 |
8. 鉴别诊断 |
9.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裴氏着色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
临床资料 2 |
讨论 |
(4)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资料收集 |
3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牛攻击造成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着色性真菌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中国北方首例Fonsecaea nubica致着色芽生菌病及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词索引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着色芽生菌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点阵激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7)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8)误诊为银屑病的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9)广西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真菌学检查 |
1.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1.2.3 分子生物学检查 |
2 结果 |
2.1 病理表现 |
2.2 真菌学检查 |
2.3 分子鉴定 |
2.4 治疗 |
3 讨论 |
(10)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
2讨论 |
四、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裴氏着色霉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J]. 张恋,徐艳,王石磊,郑梦雪,王鑫,翟志芳,游弋,王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03)
- [2]山东章丘地区着色芽生菌病40年后再研究[D]. 陈艳苹. 山东大学, 2020(02)
- [3]裴氏着色霉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1例[J]. 王定国,陆毓,张明强,王立春,伍迪. 皮肤病与性病, 2019
- [4]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D]. 阿利亚.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中国北方首例Fonsecaea nubica致着色芽生菌病及文献回顾[D]. 杨潇潇. 郑州大学, 2019(08)
- [6]点阵激光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着色芽生菌病1例[J]. 雷佳银,王文芳,夏雅静,唐登云,田宗梅,郭芸. 皮肤科学通报, 2019(01)
- [7]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J]. 谢晚秋,郑世军,董碧麟,黄萌,曾宪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02)
- [8]误诊为银屑病的裴氏着色芽生菌病1例[J]. 李博,黄敏,郭芸,田宗梅,周晓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8)
- [9]广西地区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皮肤着色芽生菌病6例分析[J]. 潘开素,郑艳青,郑冬燕,曹存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3)
- [10]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J]. 秦琴,晏文,鲁东平,孙东升,贾常莎,陈雷刚,谌宏运,张信江.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