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素材与小说艺术的和谐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常波[1](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认为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熊先起[2](2021)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历史是某地区、某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地区文化塑造以及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造就了纷繁复杂的乡土历史。乡土历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2001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已有提及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相比于丰富的旅游资源,云南的经济、教育依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一些多元的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因此,少数民族乡土历史亟需受到重视。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分析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挖掘方式和运用情况。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原则应遵循地理文化亲近原则、筛选目标性原则和资源获取便利性原则。但是,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知道如何去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时候,除了运用常规的文献查阅法、参观访问法,还应该善用网络搜索,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内容多元化、呈现丰富化、解读个性化。在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时,教师需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适量性原则。同时,教师需注意,一方面,在挖掘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过程中应保证所选材料的有用和有效;另一方面,教师应将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及时转化为易于被初中生汲取的内容,以此保证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具体运用中,教师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让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学习有机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在具体运用策略方面,教师要遵循“转变思维-优化素材-以学生为主”的运用路径,逐步进行调整改善,从以教师为主的“转变教材观念”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性学习”。在本文的研究分析中,加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基本以(部编)人教版七、八年级历史教科书的教学案例为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总结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云南历史课程资源挖掘与运用的原则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期望本文能够引起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视,对乡土历史资源进行积极的挖掘和运用,从而发挥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对云南省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价值。
陈亚[3](2021)在《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7年,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把“历史特等奖”授予了哈利的小说《根》,用以表彰他的这本“非虚构历史作品”。近三十年以来,西方学术界对《根》是否是一部严格意义的非虚构小说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人们对这部作品文体性质的探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作品内容本身的关注。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全面的描述和考察《根》非虚构写作技巧,并揭示《根》的非虚构书写对文体审美以及美国黑人历史的再现做出的尝试与努力。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从“非虚构”一词的历史由来入手,结合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方式,对非虚构写作的特征进行理论探索。通过解读美国黑人文学中典型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梳理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脉络,概述美国黑人文学非虚构写作的特征。第二章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从书写层面对《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语言的历史性、意象化特征,探讨《根》非虚构语言的文体价值。论文认为《根》的历史语言整体上不具有侵入性,语言逻辑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其意象化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修辞与真实并存”这一命题的思考。第三章从历史记忆、历史人物、社会空间三个角度探究文本再现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小说中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演变之态,并且最终成为了美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运转的基础。第四章从非虚构文学与美国黑人文学的角度,探究《根》非虚构书写的价值与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阐述《根》非虚构写作对思考当下美国复杂的族裔问题的现实意义。《根》的非虚构写作策略的背后,暗含着作者亚历克斯·哈利对历史语言、历史叙事的思考。非虚构历史语言具有想象性、隐喻性等主观性因素,但是它能够真实再现黑人历史实在;非虚构历史叙事是还原美国建制性种族歧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对黑人历史、黑白关系的主观建构。
赖文熙[4](2020)在《“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于正,当代最具争议的商业编剧,既是编剧里的营销高手,也是营销里的成功编剧。由“于正工作室”制作出品的“于正剧”继“金庸剧”“琼瑶剧”“海岩剧”之后,成为了当下唯一冠以编剧之名的商业电视剧。有人说,于正是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也有人说,于正是才华出众的编剧。作为商业与艺术媾和的产物,“于正剧”的争议性反映着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艺术复杂而矛盾的性质。在本质上,“于正剧”和“韩剧”“好莱坞电影”一样,都是“为商业而艺术”的影视作品。作为“国产剧”中的佼佼者,“于正剧”将商业思维与影视艺术相结合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打破了“韩剧”“美剧”“泰剧”等海外电视剧对于国内电视剧消费市场的垄断,提升了“国产剧”在海外影视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站在商业消费与影视艺术的交界处,对“于正剧”进行跨界研究,揭示“于正剧”成功背后的影视叙事策略,同时也对“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进行反思。影视艺术是具有商业性与综合性的现代叙事艺术,它既离不开现代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以及文化消费市场,同时又包含了多种传统叙事手段。本文将立足于影视艺术自身复杂、多元的特性,对“于正剧”成功背后的影视叙事策略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与阐释。文章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即对研究背景、现状,以及方法进行梳理。正文的大体逻辑是:首先,从“于正剧”的“华流”影视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分析于正剧的商业模式、“中国风”的影视叙事路线,以及富含东方情味的叙事风格,探讨“于正剧”中的东方叙事美学;其次,根据“于正剧”的故事素材的类型,分析“于正剧”在故事素材的影视开发上的特色,研究“于正剧”如何运用现代意识来开发历史素材,如何以伦理叙事来构建悲剧,以及如何以女性思维对武侠小说进行改编;再者,从影视艺术自身多元的叙事符号出发,对“于正剧”中巧妙的镜头符号、“狂欢性”与“对话性”的人物话语符号,以及抒情写意的音乐符号进行解析;最后,对“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进行反思。虽然“于正剧”抓住了改革开放后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黄金契机跻身于国产剧一线品牌,但是由于商业化与市场化的叙事模式,“于正剧”也存在叙事的同质化;煽情、媚俗的套路化;浮夸的女性化;过度娱乐化等多方面问题。
谢飞[5](2020)在《鞠守镐舞蹈艺术论》文中研究说明鞠守镐是韩国传统舞巨匠、无形文化财传授者,更是重构民族形式、融通东西文化的创作者。纵观鞠守镐近五十载的舞蹈艺术历程,他都在反复叩问并致力于解决一个问题:如何使韩国舞蹈世界化。在此过程中,他势必面对何看待与处理新/旧、传统/现代、民族/世界、特殊/普遍、东方/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也是亚洲艺术家所共同面对的艺术课题,所共同遭遇的“艺术命运”。鞠守镐不仅对上述问题有着深刻的个人思索,也在世界舞台上有着大量成功实践。其舞蹈创作的历程与方法、经验与原理,能够为中国艺术工作者提供一定启示。本文作为对鞠守镐的个案研究,从舞蹈艺术道路、舞蹈艺术观念、舞蹈创作特征与舞蹈表演特征四个方面对他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抓住鞠守镐的“个人同一性”——“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这句话不只是他的个人具体经验与特殊契机的表述,更可在总体上揭呈鞠守镐的艺术实践历程,呈示其艺术思想道路的整体图景,蕴含其创作与表演的独特之法。通过对其“个人同一性”的把握,进一步揭示这一典型个案中寄寓的普遍启示。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考察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1948至今)。首先,讲述鞠守镐的幼年经历、求学情况及艺术入门过程(1948-1973),并指出该阶段的因缘际遇与他后来思想形成与舞蹈创作的联系。其次,揭示鞠守镐艺术活动历程和各时期特征。关于其正式从艺道路,可划分为时间上有所交叠的两个阶段:一是作为演员(舞者)的阶段(1973-1985);二是作为编导(创作者)的阶段(1983至今)。而创作阶段又分为三期:第一期(1983-1990)特点是“大地情怀”,追求民俗性与本土性。第二期(1991-2000)特点是“历史化”与“世界化”双向探索。第三期(2000至今)特点是“从心”的自由与自然。第二章,探讨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揭示其思想的整体图景。该图景包括三个面向:一是“在地根植”,主张舞蹈是根植于故土人世的舞动;二是“灵根重塑”,主张对传统的“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三是“遭遇世界”,主张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他的思想突破了过去与未来、独特与普遍、民族与世界的二元对立结构。第三章,分析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首先,本文指明鞠守镐舞蹈创作中存在三个轴心,即民俗性、历史性与世界性。纵观其舞蹈创作历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次嬗变,形成了三个轴心,即由1980年代的“民俗性”转向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性”与“世界性”。1980年代,鞠守镐深受农乐艺术与巫俗文化影响,作品具有较强的民俗性,具有浓郁的“大地情怀”。1990年代以来,其创作兼具开放性与内聚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向历史探索,发掘古代历史素材中的舞蹈资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向世界开放,在民族视域与世界视域的互动中构造韩国舞蹈新形态,提升民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其次,提炼鞠守镐舞蹈创作的两个倾向,即“折中性”与“综合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尝试在韩国文化(延伸说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之间完成一种“舞蹈美学折中主义”,即一种将不同美学风格与舞蹈语言混合的实验。鞠守镐追求剧场艺术的综合性,坚持将韩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多层面”地融入舞蹈艺术,超越了一般的舞蹈艺术范畴,因此他可被称为“综合型舞台艺术家”。最后,归纳鞠守镐舞蹈作品的主题意蕴,即多重悲剧(原始共同体的生活悲剧感、文化冲突的悲剧、历史与人性的悲剧)与东方思想。第四章,概括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他在动作形态展现出沉稳的姿态、立挺的体态、刚柔的神态与灵展的动态;在美感传达上,既有《立舞》天人和谐之美,也给人《琴舞》心物交感的体验,并具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男舞》的阳刚气节以及《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此外,他不会使自己的表演限制于某一定式,而是因应世界的目光进行表演创新,在因地制宜、与他者对话中显现“韩国性”。第五章,详析鞠守镐的代表作《鼓的大合奏》。《鼓的大合奏》是一部“多鼓合一”的综合性表演的作品,包括杖鼓、大鼓、圆鼓、立鼓、五面鼓、半鼓、经鼓以及手鼓。多种鼓的结合、错综复杂的鼓点、丰富交织的节奏型、击鼓与舞蹈的巧妙融合,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艺术特点,亦即多鼓对话、长短交响与鼓舞合一。这在整体上展现出多鼓共融下的舞韵交响。第六章,立足中国舞蹈发展实际,从鞠守镐的舞蹈观念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的艺术启示。对于中国舞蹈而言,鞠守镐带来以下三点启发:第一,保持“遭遇”的视域,即坚持内外视域互动与古今视域融合;第二,追求“有根”的创作,即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并追求“有人”与“及物”的统一;第三,树立“创作者”意识,除了拥有“自由尝试”的意识之外,还须坚持“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凸显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张承志[6](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指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张津津[7](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提出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孔祥燕[8](2020)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一些轻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校园暴力、自杀、心理疾病等问题侵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期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不仅是拥有渊博知识和娴熟技能的人,还是拥有健全人格,有悲天悯人的生命关怀和对生命有最基本尊重的人。有人认为,我国的教育缺少死亡教育,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避讳讲与死亡有关的问题,但死亡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忽视死亡教育也意味着不重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迷茫,解答对生命的困惑,让他们认识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的存在,学会与生命和解,热爱生活,懂得怎样去让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历史教育更是关切生命意义的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善待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要求也应成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并贯彻生命教育,让历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本文力图站在历史学科的视角,期望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包含的内容、必要性和途径方法进行探索,充分利用历史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并考虑历史教学的实际,能够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普及生命教育有所助益。在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从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强调生命与社会、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死亡教育几个方面由浅入深的探讨生命教育包含的内容;第三章,分析中学阶段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第四章,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提出生命教育的三个原则,即生活化原则、发展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第五章,从教师、挖掘历史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和实施教学的方法等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期望能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方法。
刘丁杰[9](2020)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迟子建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迟子建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对于热衷类型化研究的文学史家和研究者来说,她是一个等待破解的谜题。有评论家曾说:“从发表时间上看,迟子建的小说面世始于1985年,从此其特异性仿佛与生俱来,一直到新的21世纪,她的创作始终不能让人依各阶段文学的基本类型来给出归属。”(1)迟子建从进入文坛以来,一直以那片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域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描写神奇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她的创作有一种神奇的“矛盾”,语言晶莹剔透的同时又带有“质”的坚韧,温柔细腻的描写中又蕴含着雄浑大气的境界。创作以来,她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诸多文学奖项,虽获奖多少不能与作家的文学史地位直接画上等号,但足以证明迟子建正处于当代文坛的中心位置,在当代女作家之中也是一位颇有“重量”的女性作家。然而在文坛中正以稳健的态势高质量创作的迟子建,在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却受到了“冷遇”。在众多当代文学史着作中,对迟子建的作品及其审美艺术特色几乎没有详细的介绍与分析,甚至直接“忽略”。已经进入史学视野的迟子建却没有获得与其文学创作相匹配的文学史地位,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当代文学史书写机制存在的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写作:迟子建当前的入史情况与原因、迟子建的创作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迟子建创作如何与文学史书写产生有机联系。在探讨迟子建的文学史地位问题的基础上,为当代文学史书写提供新的思路,整篇论文的结构划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章对作家迟子建当前的“入史”现状进行整体概述并研究其原因。第一节阐述迟子建当前的“入史”情况。选取的20本较为权威的文学史其中有10本提到了迟子建的文学创作,但其中绝大部分只将迟子建列入“女性文学”这一章节并简单几笔代过,揭示出迟子建虽已进入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视野,但没有引起史家足够的、应有的重视。第二节选取了当代文学史中频繁出现的几位典型女作家:王安忆、池莉、方方、陈染、林白。通过对比迟子建与她们的文学史地位可知,迟子建恒定不变的创作风格与品质不与诸多主流文学流派风格相近,而在当下主要以思潮、流派的发展为线索,串联起整个文学史脉络的文学史书写范式中,“特立独行者”并不占优势。第三节分析迟子建无法进入文学史中心视野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作家自身稳定的审美追求与史观的差距、作家与文学社团、多媒体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反映社会深度等多方面原因,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路遥、史铁生、王小波等被文学史“遗忘”的典型作家与迟子建创作的异同点,对当前的文学史书写进行反思,当前的文学史书写存在史观僵化、陈旧,缺乏创新意识,远远落后于作家创作速度等问题。同时只有打破现有的编撰方式,建立流动的、多元的叙史方式和结构,并将读者的接受史也纳入文学史的编撰范围,增强创新意识、回应时代发展,才能形成更为完善、辩证的文学史书写范式。第二章阐述作家迟子建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第一节从迟子建“天人和谐”的创作精神层面进行分析,迟子建的“和谐”创作精神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命运和时代命运之间的“和谐”。第二节阐述迟子建“苍凉与诗意”的艺术风格,她直面苍凉苦难的现实生活,同时又以温情的笔触留给人们希望,其次典雅诗意的语言、散文化的文体和写意灵动的意象与意境营造使其创作充满了诗意。第三节从“抒情传统的一脉相承”与“当代东北边地文学的开拓者”两个角度论述迟子建创作“承前启后”的史学价值。她的创作延续了萧红、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流传下来的现代抒情叙事传统,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散文化的写作方式书写平凡百姓充满烟火气息的人生百态,同时作为当代东北文学的“排头兵”的迟子建一篇篇关于黑龙江边远地区的优秀文学作品无疑给当前的东北文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第三章从迟子建的角度出发,为其创作如何“入史”提供三个关键词。第一节从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切入,探讨汉族作家身份的迟子建以及客观、真实的跨民族写作理念书写鄂温克民族历史的史学价值。第二节从“新乡土书写”这一关键词切入,从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与精神内核分析迟子建的创作,并阐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浪潮侵蚀下,迟子建对乡间传统美好人性的永恒追求。第三节从“生态文学”这一关键词切入,在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当下,生态文学逐渐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重要新潮流。迟子建的小说和散文中无不彰显着鲜明的生态意识和世界意识,对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推动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张桢[10](2020)在《《梼杌闲评》叙事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祷杌闲评》时事与世情合为一体的叙事手法形成了小说的叙事特色,本文对《祷杌闲评》进行叙事伦理研究,探讨小说的叙事伦理特点。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历史叙事、文学叙事与《祷杌闲评》之间的关联,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史传叙事影响古典小说叙事的具体方式和表现,厘清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关联与区别。第二,历史小说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属性,因此,对历史小说处理真实与虚构的手法的探讨具有必要性。第三,《祷杌闲评》时事与世情相结合的叙事手法造成了真实和虚构的处理上的特殊之处,需要探讨这种叙事手法的运行方式和价值功能。第二章,分析《祷杌闲评》叙事主体的伦理诉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真实作者的伦理定位问题,分析知识分子身份,以及现实环境、文化语境对真实作者的影响。第二,叙述者的伦理意图问题,从叙述者公开介入、隐性介入的方式和效果展开论述,把握叙述者对小说伦理定位的影响。第三,探讨叙述可靠性。《祷杌闲评》的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基本重合,作者是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又高度一致,可忽略不计。因此,此处将真实作者当作隐含作者,用叙述者和作者之间是否一致来衡量叙述可靠性。第三章,分析《祷杌闲评》的故事伦理,主要通过人物伦理和事件伦理两方面展开。前者主要表现在人物伦理制约的普遍性和人物的伦理对举上,后者主要表现为突出事件的伦理因素,以及强化情节的伦理效果。与此同时,《祷杌闲评》与同为魏阉小说的《魏忠贤小说斥奸书》《警世阴阳梦》相比,具有不同的故事伦理的特点。第四章,分析文本形式的伦理表现,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叙事视角包括总体的全知视角和局部的限知视角。叙事时间包括时序、时限和叙事频率三个方面。叙事空间包括空间设置的伦理取向,以及人物与空间的伦理关系。本章重点在于论述文本形式伦理表现的伦理意义及影响。
二、历史素材与小说艺术的和谐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素材与小说艺术的和谐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
二、作家生平简介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
二、反对自律美学 |
(一)拒绝自律美学 |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2)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土、乡土历史与乡土历史资源 |
二、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课程资源 |
第二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分类 |
一、历史文物 |
二、历史文献 |
三、口述历史 |
四、信息化资源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特色 |
一、历史悠久性 |
二、种类多样性 |
三、文化独特性 |
四、生活参与性 |
五、生动形象性 |
第四节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一、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是教科书的有力补充 |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 |
第一节 挖掘原则 |
一、地理文化亲近原则 |
二、筛选目标性原则 |
三、资源获取便利原则 |
第二节 挖掘途径 |
一、查阅文献 |
二、参观访问 |
三、网络搜索 |
第三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 |
第一节 运用原则 |
一、针对性原则 |
二、真实性原则 |
三、教育性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五、启发性原则 |
六、适量性原则 |
第二节 运用途径 |
一、第一课堂 |
二、第二课堂 |
第三节 运用策略 |
一、转变教材观念:熟悉与创新 |
二、讲授历史故事:导入、质疑与强化 |
三、挖掘历史素材:多途径与宽领域 |
四、培养学生主体性:从引导到主导 |
第四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挖掘运用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反思: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挖掘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过于依赖历史教材且运用不灵活 |
二、教学评价体系不足导致学生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 |
三、社会对于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认识不足 |
第二节 展望:初中历史教学中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的运用设想 |
一、教师应理论实践相结合并提升综合能力 |
二、教学评价体系应契合时代发展趋势 |
三、立足本地区乡土历史,增进历史学习前瞻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亚历克斯·哈利其人其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非虚构文学写作及其理论探源 |
第一节 “非虚构”溯源 |
一、“非虚构”的历史溯源 |
二、非虚构文学的内涵 |
第二节 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传统的建构 |
一、美国黑人文学中非虚构写作发展脉络 |
二、美国非虚构文学当代建构 |
第二章 《根》非虚构写作技巧探究 |
第一节 《根》非虚构写作策略 |
一、非虚构写作之“我”的在场 |
二、非虚构写作之填空法 |
三、非虚构写作之节奏法 |
第二节 《根》非虚构写作语言 |
一、历史语言: 因果不连贯的、非解释性语言艺术 |
二、意象化语言: 修辞和真实兼容的语言艺术 |
第三章 《根》非虚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根》非虚构历史记忆 |
一、历史记忆与种族歧视的再现 |
二、黑白关系的动态性表达 |
第二节 《根》非虚构历史人物 |
一、历史人物与黑人主体意识的嬗变 |
二、家族精神的完整化表述 |
第三节 《根》非虚构生存空间 |
一、生存空间的入侵与白人意识的形成 |
二、生存空间的转移与强制驯化 |
第四章 《根》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对非虚构文学的再思与创新 |
第二节 对美国黑人文学的继承与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亚历克斯·哈利作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以“华流”古装剧品牌打造东方叙事美学 |
第一节 “于正剧”品牌的诞生 |
第二节 走影视“中国风”叙事路线 |
第三节 富含东方情味的叙事风格 |
第二章 故事素材的影视开发与包装 |
第一节 以现代意识开发历史文化 |
第二节 以伦理叙事构筑悲剧 |
第三节 以女性思维改编武侠小说 |
第三章 影视叙事符号的多重建构 |
第一节 巧妙、精准的镜头符号 |
第二节 人物话语符号:“狂欢”与“对话” |
第三节 抒情表意的音乐符号 |
第四章 “于正剧”商业叙事模式的反思 |
第一节 叙事内容的同质化 |
第二节 媚俗、煽情的叙事套路 |
第三节 浮夸的女性化叙事 |
第四节 过度娱乐化,缺乏历史情怀 |
第五节 “非遗”的影视化传承尚待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鞠守镐舞蹈艺术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道路 |
第一节 成长背景与舞蹈入门 |
一、成长背景 |
二、舞蹈入门 |
第二节 演员阶段 |
第三节 鞠守镐的创作活动与各时期特征 |
一、创作Ⅰ期:大地情怀(1983-1990) |
二、创作Ⅱ期:“世界化”与“历史化”双向探索(1991-2000) |
三、创作Ⅲ期:“从心”的自由与自然(2001 至今) |
第二章 鞠守镐的舞蹈艺术观念 |
第一节 在地根植:源于大地人世的舞动 |
第二节 灵根重塑:历史化寻根与创作化再造 |
一、历史化寻根:“传统是创造的金库” |
二、创作化再造:面对“传统”的“创作者”姿态 |
第三节 遭遇世界: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一、遭遇:用世界性眼光看民族舞蹈 |
二、超越:打破特殊性/普遍性的对立结构 |
第三章 鞠守镐的舞蹈创作特征 |
第一节 舞蹈创作的三个轴心 |
一、民俗性:民间风土 |
二、历史性:故国神游 |
三、世界性:世界行旅 |
第二节 舞蹈作品的两个倾向 |
一、折中的舞蹈 |
二、综合的舞蹈 |
第三节 主题意蕴:多重悲剧与东方思想 |
一、多重悲剧 |
二、东方哲思 |
第四章 鞠守镐的舞蹈表演特征 |
第一节 动作形态 |
一、沉稳的姿态 |
二、立挺的体态 |
三、刚柔的神态 |
四、灵展的动态 |
第二节 美感传达 |
一、《立舞》的天人和谐 |
二、《琴舞》的心物交感 |
三、《长恨歌》的儒雅端重 |
四、《男舞》的阳刚气节 |
五、《煞儿普里》的肃穆沉静 |
第三节 因应世界目光的表演创新 |
第五章 个案分析:《鼓的大合奏》的构成与特色 |
第一节 多鼓对话 |
一、杖鼓 |
二、大鼓 |
三、圆鼓(基本鼓) |
四、立鼓、五面鼓 |
五、半鼓 |
六、经鼓、手鼓 |
第二节 长短交响 |
一、“长短”的类型 |
二、长短的有机统一 |
三、“长短”的交响呈现 |
第三节 鼓舞合一 |
一、韵律及呼吸 |
二、步伐 |
三、画面呈现 |
第六章 艺术借镜:鞠守镐对中国舞蹈的启示 |
第一节 保持“遭遇”的视域 |
一、内外视域互动 |
二、古今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追求“有根”的创作 |
一、取得舞蹈创作的基本定向 |
二、“有人”与“及物”的统一 |
第三节 树立“创作者”意识 |
一、“高峰意识”与“扎根意识”并举 |
二、多重文化结合中的“有我之境” |
结语:跳着韩国舞蹈去见全世界的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鞠守镐主要编舞作品 |
附录2:鞠守镐获奖及表彰 |
附录3:鞠守镐访谈(节选) |
附录4:鞠守镐手稿 |
附录5:鞠守镐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学与表演 |
致谢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
一、失落的童年 |
二、不忠的信仰 |
三、身份的多维 |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
一、何为“格林之原” |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生命教育研究 |
(二)国内生命教育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一、生命 |
二、生命教育 |
第二章 中学阶段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
一、珍视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 |
二、强调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
三、强调生命与社会的关系 |
四、处理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 |
五、死亡教育 |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
一、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
二、实施生命教育是反思传统历史教学,关切生命意义的需要 |
三、实施生命教育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则 |
一、生活化原则 |
二、发展性原则 |
三、体验性原则 |
第五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一、教师应树立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 |
二、挖掘有关生命教育的历史素材 |
(一)战争与灾难史 |
(二)改革与革命史 |
(三)艺术史 |
三、灵活运用适合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 |
(一)情境教学 |
(二)探究式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当代文学史书写中迟子建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迟子建“入史”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迟子建“入史”现状概述 |
第二节 与其他作家的文学史“定位”比较 |
第三节 迟子建“入史”现状背后原因分析 |
第二章 迟子建创作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 |
第一节 “天人和谐”的创作精神 |
第二节 “苍凉与诗意”的艺术风格 |
第三节 “承前启后”的史学价值 |
第三章 迟子建“入史”书写关键词 |
第一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跨民族书写的史学意义 |
第二节 新乡土书写:时代变迁中白山黑水的乡土世界 |
第三节 生态文学:21世纪时代浪潮下文学写作新潮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迟子建作品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致谢 |
(10)《梼杌闲评》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叙事伦理”——古代小说的研究路径之一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 《梼杌闲评》研究 |
(二) 史传叙事与古典小说叙事之关系研究 |
(三) 叙事伦理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内容安排 |
第一章 史传叙事与《梼杌闲评》 |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 |
一、史传叙事的伦理演绎对古典小说的影响 |
二、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区别 |
第二节 历史小说与《梼杌闲评》 |
一、历史小说:“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属性 |
二、《梼杌闲评》:时事与世情的融合 |
第二章 《梼杌闲评》叙事主体的伦理诉求 |
第一节 真实作者的伦理定位 |
一、真实作者的身份:知识分子 |
二、现实环境对真实作者的影响 |
第二节 叙述者的伦理意图 |
一、叙述者的伦理引导 |
二、公开的伦理干预 |
三、隐性的伦理介入 |
第三节 叙述可靠性 |
第三章 《梼杌闲评》的故事伦理 |
第一节 人物与伦理 |
一、人物伦理制约的普遍性 |
二、人物的伦理对举 |
第二节 事件与伦理 |
一、突出事件的伦理因素 |
二、伏笔与预述的情节安排 |
第四章 《梼杌闲评》文本形式的伦理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视角与伦理选择 |
一、全知视角的伦理总控 |
二、视角转换的伦理表达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与伦理控制 |
一、逆时序 |
二、时限变形 |
三、叙事频率 |
第三节 叙事空间与伦理取向 |
一、空间设置的伦理意义 |
二、人物与空间的伦理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历史素材与小说艺术的和谐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少数民族乡土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D]. 熊先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亚历克斯·哈利小说《根》非虚构书写研究[D]. 陈亚. 扬州大学, 2021(09)
- [4]“于正剧”叙事策略研究[D]. 赖文熙.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5]鞠守镐舞蹈艺术论[D]. 谢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7]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 孔祥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当代文学史书写中迟子建创作研究[D]. 刘丁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梼杌闲评》叙事伦理研究[D]. 张桢.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