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现代性、趣味性和欣赏性(论文文献综述)
何子旭[1](2021)在《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做好古籍保护工作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直接体现。近年来,依托“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古籍保护工作发展成果颇多,因此加强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工作,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提升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本文梳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主体、对象、内容、渠道和效果,分析国家图书馆和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和宣传策略,发现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在宣传推广主体积极性、推广内容吸引力、宣传推广渠道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提出了注重策划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展览讲座和阅读推广活动、努力融入新技术、拓宽受众群体、发挥宣传推广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策划;从古籍收藏机构自身和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推广渠道两方面进行宣传推广的可行性建议。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传播格局的发展,宣传推广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推广的传播渠道由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必然趋势;古籍保护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和危机感,让全民都能自发地加入到古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建立一张覆盖面广、人人参与的古籍保护网,古籍保护走向民众自觉的保护也是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美好愿景。
张晓君[2](2020)在《浅析教育活动在博物馆宣教中的作用——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文中提出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担当着传递通识知识,提供实地教育的社会责任。其中,博物馆教育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活动(1),是博物馆宣教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到教育活动在博物馆宣教中的作用,并具体深入到日常实践是当代博物馆学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选取教育活动在博物馆宣教中的作用这一课题,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通过详尽的探讨,以期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提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杨莹[4](2020)在《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文中指出数字博物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物博物馆工作中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其中,“教育”作为数字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主要任务而持续被关注。此外,青少年教育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数字博物馆应当将青少年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其资源优势、传播优势和互动优势来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教育。本研究以此为启发,基于对广州市内典型数字博物馆的考察,试图建立一套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来更准确合理地评估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具体表现与传播功能。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厘清了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其数字化历程是在政府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建立以及博物馆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演进的,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也为数字化在博物馆的落地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参与式观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而从缺乏技术标准、巩固青少年主体地位和助力知识传播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评估体系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再以广州市内多家典型数字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大众传媒传播力评估模型”、“社会组织传播力评估模型”、“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的解构式剖析,提炼其中包含的与青少年知识传播相关联的指标因素,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前期评价:知识传播前”“中期评价:知识传播过程中”“后期评价:知识传播后”三个维度的传播力评估框架。重点采用了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十五位数字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了访谈,对其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的基础上构建出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项指标的具体权重。该模型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指标体系。其中定性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指传播前期的“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中期的“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青少年参与过程”;传播后期的“后期跟进报道”“青少年受众反馈”“传播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影响力”。在定量体系中,有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分别是:“传播主体:数字博物馆”“媒体平台前期宣传”“传播内容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使用”“后期跟进报道”和“青少年受众反馈”。建立“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模型”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观众教育、知识传播和服务上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对当前的传播现状予以科学客观的评估,还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终极目的,为数字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和体系支持。
纪淑芳[5](2020)在《教育视角下中国书法展陈设计研究 ——以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展陈是博物馆最常规最基本的活动,同时也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在书法的继承与发展中,书法展陈作为传播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被重视。现阶段,虽然我国博物馆观众对书法有着普遍的兴趣,但书法展览并未普遍受到观众的认可。本文选择了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分开展览的展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现场调研、调查问卷、个人访谈、理论研究等方法从教育视角研究书法展陈设计理论与新型展陈方式,并窥探未来书法展陈设计。得出,书法展陈设计应综合展陈主题、展陈空间、资金等各方面因素考虑,运用现代数字化科技,多种展陈方式有机结合,以观众为中心,实现艺术作品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展示,最大程度实现展陈教育功能。
梁辰[6](2020)在《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中小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逐步成为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小型博物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但是,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尚在起步阶段。还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尚未构建起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亦无法满足创意经济背景下博物馆转型的内生需求。本文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主要以中小型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与设计为研究范畴。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背景与意义做出阐释。博物馆在历史长河中的职能转变为以公众为中心,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给博物馆永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重点是以地方文化认同让中小型博物馆成为城市触媒,通过对质化分析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量化分析采用KANO模型之双向问题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出公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偏好取向即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工业设计、博物馆学、艺术人类学等相关知识为中小型博物馆提供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最后为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设计案例应用实践。以期本文对博物馆公众的研究、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些许帮助。
赵君香[7](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王思怡[8](2019)在《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博物馆专注于收藏、研究和展示物,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从“物”到“人”的博物馆界转向趋势,以物为中心的定位有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地,虚拟技术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博物馆的传统定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关注对物的感官体验,让更多非视觉感官进入博物馆场域,从而形成多感官的博物馆。观众在多感官的博物馆中既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更是一个体验的主体。体验博物馆中的物,究其本质即是通过体验将物所在的世界纳入到身体所在的世界之中,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物,而且更是物背后蕴含的信息,即博物馆现象。从“物”到“现象”的转向使得博物馆得以收藏与展示逝去的文明或文化,并同时增强人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现象学启示我们博物馆应当将体验置于认识之上,身体与感官置于物之上,并实现博物馆的具身化。那么,从“物”到“现象”的博物馆展示理念变化以及博物馆内逐渐出现的“感官在场”及“身体松绑”的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多感官博物馆”的疑惑。与此同时,博物馆的现象世界是日常生活的写照,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与身体来认识与体验世界。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在这个思维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博物馆在多感官传播上开启了新的里程。更加广泛的多感官传播(视觉、触觉、听觉、嗅味传播)使得博物馆更多地考虑“身体”与感官体验间的组合和互动,关注对观众在认知、记忆、情感等方面的潜在影响与意义。因此,通过日常体验来获得认同与个人价值联结的习惯以及博物馆中多感官传播的主题性、通感性与有序性向我们阐明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多感官博物馆?”在“怎么实现多感官博物馆?”的问题上,本文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建构方法。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正视博物馆的具身化,身体才是博物馆中所有认识和体验活动的关键变量。多感官只有在以身体为中心的博物馆理念上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而在该理念下,多感官更容易在身体上唤醒一种被遗忘的表达创造力以及多元化的态度与观念。而在实践上,多感官在博物馆物及现象、展览结构以及空间中的实践性可以概括为从有意义的主题出发,利用特定的感官“道具”营造充满情境感的空间,同时将与感官密切相连的线索制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从而制造出生动有效的身体与感官体验。那么,这样的多感官实践效果如何呢?针对最后一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实地的观众调查,从感官评估工具以及观众导向的调查两方面来阐释多感官本身的评估,以及感官对于观众的传达力与影响力的评估。博物馆展览的多感官设计并非囿于享受的表层设计,它更是一个触媒与中介,而对于多感官的测量也告诉我们其作为触媒对于情感唤醒与投入、记忆回溯以及个人联结与思索上具有基础而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多感官博物馆的概念出发点并不是就感官而言感官,也并非强调视觉的不重要,或其他感觉的特殊性,而是尝试打破视觉的局限来认识艺术、历史与文化,强调的是观众利用包括触觉、听觉、嗅味觉、视觉与身体感觉在内的多感官,来重新和更好地认识博物馆物、现象和文化,从而用新的身体观念来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
高群[9](2019)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文中提出红色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通过有形载体向人们传递无形的红色记忆和民族精神,是对红色革命历史的沉淀,承载着红色革命先辈的精神。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文化的“奠基者”。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的类型各式各样,而组织传播的类型对扩大井冈山红色文化影响力,提高井冈山红色文化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主体,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肩负重要的历史和时代使命。自1958年成立以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研究、陈列和宣教等方式,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结构—关系—行为”(简称SRB)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传播活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在以金字塔组织结构为核心要素和组织关系为变量因素的二者作用下,产生了三种组织行为,进而促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活动。首先,组织结构是组织传播活动的根本要素,而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保证组织传播过程顺畅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组织传播目标的有力保证。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传播活动中,直线式的金字塔结构一直贯穿其中,决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关系建构和组织行为发生,并最终影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的效果。其次,组织关系是组织传播活动的外在要素,合理的组织关系能为组织传播活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组织关系的建构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组织结构不仅影响组织内部传播的正式渠道建立,还为组织关系的形成提供潜在的情境。由此,在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影响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关系主要体现为内部的层级关系和外在的传受关系和合作关系。再则,组织行为是直接促进组织传播效果关键要素,而组织行为是在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组织行为在金字塔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传受关系和合作关系共同作用下,组织传播活动体现的行为主要为政治传播行为、形象塑造行为和经济建设行为。最后,结合前文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实证分析,针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四个改进策略:博物馆变革组织传播理念,塑造现代博物馆组织形象;整合博物馆组织媒介资源,构建智能传播平台;充分挖掘组织传播文化潜能,打造IP产业品牌;优化组织队伍结构,满足组织传播主体需求。在红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组织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恰巧适应人们的需求。由此可见,对于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而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章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进行深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寻求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也能通过SRB理论框架探寻博物馆组织和红色文化传播之间一种新的传播策略,进而为我国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让青年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让红色文化在现代化境遇下更好地传承和创新。
刘云[10](2019)在《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类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博物馆行业的重要分支,农业类博物馆是陈列、珍藏、研究农业文明的重要场所,汇集与收藏了中华民族农业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资料,集中展现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辉煌的农业文化,是进行传统农业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它在承载与传承农业文化、科普农业知识等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彰显着极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博物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维视角,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发挥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国内农业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解析农业类博物馆的源起、定义、发展历程、育人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同时,以中国稻米博物馆、安徽农业博物馆这两座安徽省内的农业类博物馆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的方式,系统梳理分析这两座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农业类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增强育人活动的创新性、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这三个方面着手探究提升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二、论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现代性、趣味性和欣赏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现代性、趣味性和欣赏性(论文提纲范文)
(1)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理论探索 |
一、古籍保护 |
二、古籍保护的宣传推广 |
(一)宣传推广主体 |
(二)宣传推广对象 |
(三)宣传推广内容 |
(四)宣传推广渠道 |
(五)宣传推广效果 |
第二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案例分析 |
一、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主体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内容 |
(三)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二、天一阁博物馆古籍保护宣传推广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主体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内容 |
(三)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第三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存在的问题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存在的问题 |
(一)宣传推广主体策划活动积极性不高 |
(二)宣传推广内容缺乏吸引力,针对性不强 |
(三)宣传推广渠道单一 |
第四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建议 |
一、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活动策划 |
(一)以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托,策划各类推广活动 |
(二)举办各类专题展览、讲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三)推广经典阅读活动 |
(四)古籍保护宣传推广融入新技术 |
(五)扩宽受众群体、打造“亲民”的古籍保护推广形象 |
(六)发挥宣传推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型 |
二、古籍保护宣传推广渠道 |
(一)古籍收藏机构自身进行宣传推广 |
(二)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
第五章 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的展望方向 |
一、古籍保护推广进行“分众传播” |
二、古籍保护走向民众自觉的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浅析教育活动在博物馆宣教中的作用——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博物馆宣教活动对于社会群体的必要性 |
1. 学生群体 |
2. 社会工作人员 |
二、 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对博物馆宣教的重要意义 |
1. 提升博物馆的美学功能 |
2. 丰富博物馆的体验性能 |
3. 增强博物馆的情感功能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2 广州市内博物馆数字化历程及评估体系必要性分析 |
2.1 政策支持、行业标准与个体驱动 |
2.2 资源与技术的极大突破 |
2.3 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广州市内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初建 |
3.1 评估体系构建目的、原则和步骤 |
3.2 评估体系指标框架初建 |
3.3 本章小结 |
4 二级指标考查要点及指标权重确定 |
4.1 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2 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结论和创新点 |
5.2 建议与反思 |
5.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教育视角下中国书法展陈设计研究 ——以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展陈调研 |
第一节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展陈现状 |
一、上海博物馆的建设 |
二、中国历代书法馆 |
第二节 展陈教育效果 |
一、观众调研 |
二、理论分析 |
第二章 上博书法馆展陈设计重点 |
第一节 书法展陈设计要素 |
一、展陈空间设计 |
二、展陈主题设计 |
三、展陈对象设计 |
四、展陈媒介设计 |
第二节 书法展陈设计原理 |
一、和谐与对比 |
二、对称与均衡 |
三、节奏与韵律 |
四、比例与尺度 |
第三节 书法展陈构成方式 |
第三章 教育视角下上博书法馆新型书法展陈探索 |
第一节 装置艺术 |
一、装置艺术的应用 |
二、教育效果分析 |
第二节 情景再现 |
一、情景再现与书法展陈 |
二、教育效果分析 |
第三节 交互设计 |
一、交互设计与书法展陈 |
二、教育效果分析 |
第四章 教育视角下书法展陈未来 |
第一节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
一、3D打印技术简介 |
二、3D打印技术在书法展陈中的适用性 |
三、3D打印技术于书法展陈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数字展陈技术的应用 |
一、数字展陈技术 |
二、数字展陈技术在书法展陈中的适用性 |
三、数字展陈技术于书法展陈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6)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中小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概念与定位 |
2.1 概念厘清 |
2.1.1 中小型博物馆的界定及特点 |
2.1.2 公众需求视角下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 |
2.1.3 公众需求与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 |
2.1.4 博物馆文创产品相似概念辨析 |
2.2 身份演进 |
2.2.1 从“文化遗产留存地”到“地方知识集合场” |
2.2.2 从“纯粹凝视”到“文化互动” |
2.2.3 从“传统社会功能”到“促进文化认同” |
第三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现状与价值 |
3.1 发展现状 |
3.1.1 国内经典博物馆文创产品优秀案例梳理 |
3.1.2 国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案例 |
3.1.3 国内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
3.2 价值特征 |
3.2.1 文化传播价值 |
3.2.2 社会经济价值 |
第四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需求问卷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 |
4.2 实证过程 |
4.2.1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偏好取向质化访谈 |
4.2.2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偏好取向量化问卷 |
4.3 数据分析 |
4.3.1 公众参观博物馆动机与对其文创产品消费意愿 |
4.3.2 基于KANO模型公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偏好取向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理念 |
5.1.1 地域文化认同使之成为城市触媒 |
5.1.2 公众对博物馆文化资源的认同 |
5.1.3 地域社群的多角度呈现 |
5.1.4 文化符号的多方面挖掘 |
5.2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原则 |
5.2.1 功能性原则 |
5.2.2 适度趣味性原则 |
5.2.3 类分众化模式原则 |
5.2.4 品牌系列化原则 |
5.3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
5.3.1 表象直译的表层设计 |
5.3.2 符号转化的骨架设计 |
5.3.3 意境诠释的意蕴设计 |
5.3.4 民艺非遗的协同设计 |
5.3.5 新媒体数字化的互动设计 |
第六章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设计应用实践 |
6.1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概况 |
6.1.1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
6.1.2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符号提炼 |
6.2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展开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民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 B 民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偏好取向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博物馆 |
二、视觉信息 |
三、视觉场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思考 |
三、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回归身体:“具身”的理论源泉 |
1.2.2 基于感官:多感官转向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2 现象的产生:从物到现象 |
2.1 “失声”的博物馆物 |
2.1.1 传统博物馆中的物之特性 |
2.1.2 物的博物馆化过程 |
2.2 博物馆物的信息与现象 |
2.2.1 博物馆物的背景与内涵显现 |
2.2.2 博物馆性: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
2.3 从物到现象:感官在博物馆历史中的发展 |
2.3.1 17、18世纪——早期博物馆感官史 |
2.3.2 19世纪中期——“展览的复合体” |
2.3.3 20世纪后半叶——触觉的复兴与无障碍设计 |
2.3.4 21世纪——感官游乐场 |
小结 |
3 多感官于博物馆现象的必要性 |
3.1 具身的产生:从脑到身 |
3.1.1 认知与博物馆 |
3.1.2 感知与博物馆 |
3.1.3 体验与博物馆 |
3.2 多感官需求与博物馆传播 |
3.2.1 视觉传播 |
3.2.2 触觉传播 |
3.2.3 听觉传播 |
3.2.4 嗅味传播 |
小结 |
4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运用 |
4.1 博物馆具身化 |
4.1.1 博物馆物的历史文化实践性 |
4.1.2 博物馆身体社会化 |
4.1.3 虚拟技术下的博物馆身体 |
4.2 多感官与博物馆物/现象 |
4.2.1 物的感官互动 |
4.2.2 现象的感官互动 |
4.3 多感官与博物馆展览结构 |
4.3.1 时空联结下的感官线索 |
4.3.2 多感官与多元化 |
4.4 多感官与博物馆空间 |
4.4.1 建筑空间 |
4.4.2 环境空间 |
4.4.3 文化空间 |
小结 |
5 多感官于博物馆中的效果 |
5.1 博物馆观众评估中的感官身体维度 |
5.1.1 多感官运用的功能与评估 |
5.1.2 从物到人的观众评估 |
5.2 测量多感官体验 |
5.2.1 丹麦国家摄影博物馆的“战争的痕迹”多感官展项测量 |
5.2.2 台州博物馆“海滨之民”多感官展项测量 |
小结 |
6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结构 |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的高层结构 |
一、组织传播的基本要素 |
二、组织权力的集中分配 |
三、组织结构的层级变化 |
第二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中层结构 |
一、谋略:为上级提供意见和参考 |
二、沟通:承接上下级的中间枢纽 |
三、规制:发挥组织传播管理功能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金字塔底层结构 |
一、研究职能:挖掘藏品的信息载体 |
二、陈列职能:展示藏品的文化价值 |
三、宣教职能:传播藏品的文化精神 |
第二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关系 |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层级关系 |
一、组织部门层级关系:实现传播主体价值 |
二、组织内部层级关系:疏通组织传播渠道 |
三、组织外部层级关系:拓展组织传播功能 |
第二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传受关系 |
一、社会大众:接收者到对话者身份转换 |
二、传播内容:政治文化到大众文化载体改变 |
三、传播渠道: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方式升级 |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合作关系 |
一、与政府组织合作:发展“井冈山模式” |
二、与学校和部队合作: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
三、与同类博物馆合作:引进来,走出去 |
第三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组织传播行为 |
第一节 政治传播行为:宣传新政策 |
一、博物馆党政工作中的传播行为 |
二、博物馆公务接待中的传播行为 |
三、博物馆帮扶脱贫中的传播行为 |
第二节 形象塑造行为:展现新风貌 |
一、组织传播载体的视觉形象 |
二、组织传播主体的服务形象 |
三、组织传播渠道的媒介形象 |
第三节 经济建设行为:延伸传播功能 |
一、文化+旅游:实现价值融合 |
二、文化+培训:实现价值转换 |
三、文化+文创:实现价值增值 |
第四章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变革组织传播理念,塑造现代组织形象 |
一、树立“公共服务”管理理念,优化组织结构 |
二、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构建组织关系 |
三、树立“互联网”传播理念,调整组织行为 |
第二节 整合组织媒介资源,构建智能传播平台 |
一、加强与传统媒体合作 |
二、重视情景体验式传播 |
三、建设新媒体传播阵地 |
第三节 挖掘组织传播潜能,打造IP产业品牌 |
一、增加文化市场部门 |
二、联合组织社会力量 |
三、打开文化产品渠道 |
第四节 优化组织队伍结构,满足组织传播需求 |
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
二、人才队伍结构年轻化 |
三、重点打造复合型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社会调查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跨学科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2.1 农业类博物馆的起源 |
2.1.1 农业类博物馆的历史渊源 |
2.1.2 农业类博物馆的定义阐释 |
2.2 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发展历程概况 |
2.2.1 探索期 |
2.2.2 成长期 |
2.2.3 发展期 |
2.3 农业类博物馆的主要功能 |
2.3.1 收藏、保护功能 |
2.3.2 社会服务功能 |
2.3.3 育人功能 |
第三章 农业类博物馆的育人功能 |
3.1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内容 |
3.1.1 思想政治教育 |
3.1.2 科学文化教育 |
3.1.3 实践能力培养 |
3.2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主要特点 |
3.2.1 自主启迪性 |
3.2.2 社会协同性 |
3.2.3 实践激励性 |
第四章 农业类博物馆现状与育人困厄解析 |
4.1 我国农业类博物馆地区分布现状概况 |
4.2 安徽省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4.3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现状的实证阐释 |
4.3.1 安徽省两座农业类博物馆概况 |
4.3.2 访谈情况分析 |
4.3.3 问卷调查结果阐释 |
4.4 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困厄解析 |
4.4.1 缺乏宣传的意识 |
4.4.2 育人理念落后 |
4.4.3 讲解队伍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的对策研究 |
5.1 加强农业类博物馆的宣传力度 |
5.1.1 阵地宣传 |
5.1.2 流动宣传 |
5.1.3 媒体宣传 |
5.2 增强育人活动的创新性 |
5.2.1 创新育人形式 |
5.2.2 探索多方合作新模式 |
5.3 逐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
5.3.1 优化讲解员队伍建设 |
5.3.2 加强馆长与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培训 |
5.3.3 吸纳社会力量作为补充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论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现代性、趣味性和欣赏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古籍保护宣传推广研究[D]. 何子旭.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2)
- [2]浅析教育活动在博物馆宣教中的作用——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J]. 张晓君. 上海鲁迅研究, 2020(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数字博物馆青少年知识传播力评估体系探研 ——基于广州市典型数字博物馆[D]. 杨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5]教育视角下中国书法展陈设计研究 ——以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为例[D]. 纪淑芳.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6]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中小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D]. 梁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6)
- [7]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8]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D]. 王思怡. 浙江大学, 2019(07)
- [9]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组织传播研究 ——基于SRB框架分析[D]. 高群.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10]农业类博物馆育人功能研究 ——以安徽省两座农业博物馆为例[D]. 刘云.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