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胸腔内导管连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

超声引导下胸腔内导管连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

一、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论文文献综述)

方荣焕[1](2021)在《两种不同脾蒂离断位置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应用一级脾蒂离断法(Prim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PSPD)和二级脾蒂离断法(Secondary Splenic Pedicle Dissection,SSPD)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对比在不同患者中分别应用不同脾蒂离断法所取得的疗效,择优选取出适用于目前医疗环境的脾切除方法,为精准医疗提供更优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的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共124例,首先按脾脏大小将全部患者分为巨脾组和非巨脾组,巨脾组患者54例,其中行PSPD的患者25例,行SSPD的患者29例,非巨脾组患者70例,其中行PSPD的患者32例,行SSPD的患者38例;再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61例,其中行PSPD的患者15例,行SSPD的患者46例,开腹组患者63例,其中行PSPD的患者42例,行SSPD的患者21例。通过比较巨脾组、非巨脾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脾热、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Or Splenic Vein Thrombosis,PSVT)、胰瘘、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数据,比较两种脾蒂离断方式的疗效。结果:在巨脾组中,应用PSPD法和SSPD法的患者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5.56±1.193天和4.24±1.154天,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78941(52686~95593)元和63811(49405~97844)元,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175~500)ml和200(115~400)ml,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5(110~252.5)min和180(155~252.5)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15.6~27.5)天和18(14~21)天,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0(8~12)天和7(6~9.5)天,脾热发生率分别为36%和6.9%,PSVT发生率分别为64%和17.24%,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4%和3.45%,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68%和34.48%,腹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76%和48.28%,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6%和48.28%。其中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脾热、胰瘘、PSVT、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非巨脾组中,应用PSPD法和SSPD法的患者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5(4~6)天和4(3~4)天,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1880(43485~58924.5)元和50850(39660.25~57452.5)元,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00(350~1000)ml和200(100~300)ml,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100~157.5)min和165(125~20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分别12(8~14)天和12(9~14.25)天,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5(5~9)天和7(6~8.25)天,脾热发生率分别为15.63%和0%,PSVT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5.26%,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5.26%,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40.63%和21.05%,腹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15.79%,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75.00%和47.37%。其中术后疼痛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脾热、胰瘘、PSVT、腹腔积液及低蛋白血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腹腔镜组中,应用PSPD法和SSPD法的患者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5(4~5)天和4(3~4)天,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9363(48888~85642)元和56535(46031.25~68135)元,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150~600)ml和200(87.5~300)ml,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0(145~260)min和170(150~242.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分别16(8~24)天和14(11~18.25)天,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5~11)天和7(5.75~9)天,脾热发生率分别为20%和4.35%,PSVT发生率分别为53.33%和10.87%,胰瘘发生率分别为40%和6.52%,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60%和26.09%,腹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80%和30.43%,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0%和47.83%。其中术后疼痛时间、术中出血量、脾热、胰瘘、PSVT、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及低蛋白血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开腹组中,应用PSPD法和SSPD法的患者平均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5.5(4~6.25)天和5(4~5.5)天,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55976(43519.5~78551)元和46563(36698.5~61361.5)元,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95(200~970)ml和230(200~555)ml,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0(98.75~191.25)min和165(112.5~1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分别14(12~24.25)天和15(9.5~19.5)天,平均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5(7~11)天和7(6~9.5)天,脾热发生率分别为26.19%和0%,PSVT发生率分别为35.71%和9.52%,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0%,胸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50%和28.57%,腹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50%和28.57%,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3.33%和57.14%。其中脾热、胰瘘、PSVT及低蛋白血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脾切除术中应用SSPD法处理脾蒂相较PSPD法会显着降低术后并发症包括脾热、PSVT、胰瘘、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等的发生率;2.与PSPD法相比,应用SSPD法切除脾脏能加快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但PSPD法较SSPD法简单,手术时间短,SSPD法更适用于经验较丰富的外科医师。

蔡跃龙[2](2021)在《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别比较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酮症酸中毒、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差异,指导临床的个体化诊治。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且确诊为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分别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脓毒血症进行分组并比较组别之间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病原学检查、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方案等。应用SPSS2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录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98例,病因未明的即隐源性肝脓肿占92.4%,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占43.9%。细菌性肝脓肿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7.4%)、胸腔积液(28.8%)、腹腔积液(2.0%)、脓毒血症(19.2%)、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3.5%)、侵袭综合征(4.0%)。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病原学血培养阳性率(34.0%)和脓液培养阳性率(73.8%)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病原学包括革兰氏阴性菌100例,革兰氏阳性菌13例,其中阴性菌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79.6%),其次为大肠杆菌(5.3%)。肺炎克雷伯菌ESBL阳性率(7.8%)和大肠杆菌ESBL阳性率(83.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最严重,敏感率仅为3%,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等抗生素较敏感,总敏感率均在85%以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达100%。2.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脓毒血症将198例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38例和非脓毒血症组160例,脓毒血症组中肺部感染78.9%,胸腔积液55.3%,侵袭综合征21.1%,非脓毒血症组中肺部感染27.5%,胸腔积液22.5%,两组间是否合并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侵袭综合征的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侵袭综合征以眼内炎较为常见,预后差。3.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糖尿病将198例患者分为糖尿病组87例和非糖尿病组111例,糖尿病组腹痛发生率(28.7%)和非糖尿病组腹痛发生率(50.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进展为脓毒血症26.4%,非糖尿病组进展为脓毒血症13.5%,两组间是否进展为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碳青霉烯使用率(44.8%)和非糖尿病组碳青霉烯使用率(27.0%)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根据肝脓肿有无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一步将87例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再分为酮症酸中毒组14例和非酮症酸中毒组73例,酮症酸中毒组中脓毒血症64.3%,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21.4%,非酮症酸中毒组中,脓毒血症19.2%,两组间是否合并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细菌性肝脓肿常合并糖尿病,绝大多数为病因未明的隐源性肝脓肿。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大肠杆菌,普遍对氨苄西林耐药,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等抗生素敏感,其中哌拉西林的敏感率最高,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优选。细菌性肝脓肿进展为脓毒血症患者,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侵袭综合征等并发症,而侵袭综合征以眼内炎较为常见,其预后差,因此临床上对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眼部症状的患者需尽早筛查和干预。2.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腹痛发生率更低,临床上更容易漏诊。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时,更容易进展为脓毒血症,因此需适当放宽抗生素升级的指征,提早抗生素升级的时机。

夏峰[3](2019)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为家属拒绝化疗,采用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观察组为家属接受置管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胸膜反应、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胸腔内置管引流术相比,采用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完全缓解率。

张润[4](2018)在《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患者41例。均在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待24h引流量<50ml后,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1例给予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同时联合地塞米松10mg全身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给予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观察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及病理类型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术,均一次性成功,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导管留置时间最长达20天,穿刺处无红肿、渗出、感染等发生;(3)联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45%vs 65%,P<0.05);(4)两组患者心包腔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缩窄性心包炎。结论超声定位下行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无脱管、渗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顺铂腔内化疗已广泛应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治疗,但单独用药有效率较低,联合应用疗效更好。顺铂30mg+白介素-2 100万u+地塞米松5mg心包腔内注入联合或不联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联合组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永杰,刘前佳,赵黎黎[5](2012)在《超声监控在胸腔内置管治疗肺底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及超声随访监测肺底积液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20例中-少量结核性肺底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内置管术,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胸腔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胸腔粘连、引流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其中双侧积液37例,单侧积液83例;肺底积液位于右侧胸腔74例,位于左侧胸腔46例。治疗组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85%;治疗组胸水引流量(1200±86)ml,对照组(800±59)ml;治疗组发生胸膜粘连12例,对照组发生胸膜粘连21例;治疗组发生气胸3例,对照组发生气胸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引流术对中-少量结核性肺底积液治疗具有穿刺简单、引流彻底、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超声随访监控具有实时、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左梦玲,蒋芹,张天艳[6](2007)在《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顺铂联合干扰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措施。方法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引流,顺铂联合干扰素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9例。结果CR 11例(28.2%),PR 25例(64.1%),NC 3例(7.6%),总有效率92.3%。未出现感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顺铂联合a-2b干扰素胸腔内灌注,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张健,司琴,高峰,曹怀宇[7](2000)在《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对恶性胸水采用超声引导置管持续闭式引流 ,并行胸腔化疗 ,对恶性胸水的治疗效果 ;方法 :超声引导下置管持续闭式引流 ,彻底引流后 ,将卡铂 5 0 0~6 0 0mg溶于 2 0ml5 %葡萄糖溶液中 ,经套管注入胸腔内 ,嘱病人变换体位 ;结果 :46例中 ,CR40例 (86 7% ) ,PR4例 (1 0 0 % ) ,NR2例 (2 2 % ) ,总有效率 96 7% ;结论 :该方法在恶性、难治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 ,是一种安全、准确、实用、简便的方法

杨小艳[8](2021)在《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并发症,观察不同胸膜疾病在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特点。方法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的99例因不明原因胸膜疾病做内科胸腔镜及病理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良性胸膜疾病组(简称:良性组)与恶性胸膜疾病组(简称:恶性组)两组,观察不明原因胸膜疾病的疾病构成;分析比较良、恶性胸膜疾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特点;计算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疾病诊断率;分析比较良、恶性两组胸膜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 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内科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未确诊患者随访1年了解其疾病转归。结果1.本组资料收集了因不明原因病胸膜疾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患者99例,其中出院前完成确诊病例81例,确诊率为82%。2.本组资料中,良性胸膜疾病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主,恶性胸膜疾病以肺癌胸膜转移多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良性组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中发热患者比恶性组更为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通过对胸水CEA、ADA及LDH在良恶性两组患者间进行对比,良性组中胸水ADA水平高于恶性组(p<0.05),而在恶性组中胸水CEA、LDH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绘制ADA对良性胸膜疾病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6,灵敏度78.80%,特异度为96.60%;绘制CEA、LDH对恶性胸膜疾病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08,灵敏度分别为75.90%、89.70%,特异度分别为90.40%、58.00%。4.内科胸腔镜下表现为充血及水肿、增生及增厚、炭样物质等改变提示良性胸膜疾病的的可能性大(p<0.05),而镜下表现为肿块提示恶性胸膜疾病的可能性大(p<0.05)。在本组患者中,良性组主要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主,结核性胸膜炎早期镜下可见充血水肿、增生增厚及胸膜粟粒样大小不一结节,晚期可见纤维生成形成,纤维条索广泛粘连、多房分割包裹及炭样物质沉积于胸膜表面,少见鱼肉样组织、白斑及肿块;恶性组中以肺腺癌胸膜转移为主,镜下主要表现为单发肿块或多发的、大小不等结节,其形态呈灰白色菜花状、桑葚状或乳头状,有些病变可见血痂或坏死组织附着于表面,胸膜常增生增厚,部分有白斑形成;恶性胸膜间皮瘤镜下表现为炭样物质沉积、散在分布的大小不一的结节;肺纤维肉瘤镜下表现为鱼肉样或者烂肉样组织及白班形成,胸膜增生增厚。5.本组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主要表现为术后当天的伤口或胸腔内疼痛,可自行缓解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6.对18例未确诊患者随访1年,失访者6例,完成随访者12例,这12例患者最终均明确诊断,大多数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1.在本组患者中,良性者中以结核性胸膜炎多见,恶性者中以肺癌胸膜转移多见。2.胸膜疾病具有其独特的镜下表型特征,恶性胸膜疾病镜下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块,呈菜花状、不规则状,表面常覆盖血痂,质脆,易出血,而良性胸膜疾病多表现为胸膜增生、增厚,可有纤维素分割,胸膜表面也会出现大小不一结节,但结节相对较小,且形态规则,质地较硬。根据镜下表现、实验室指标,可指导临床医生在病理结果出来前对胸膜疾病的良恶性做出初步判断。3.对内科胸腔镜病理结果阴性患者,1年后随访大多数患者可明确病因,且病因多为良性病变。4.内科胸腔镜检查有并发症少、诊断阳性率高等优点,它是未来肺科微创诊治发展的方向之一。

刘士源,赵锋,李谦,张丹杰,马震川,姜建涛,李少民[9](2020)在《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真空负压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并真空负压引流对胸腔积液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胸腔积液患者156例。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8例,观察组78例。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引流有效率及平均引流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8.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χ2=6.84,P=0.01);观察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6.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5%(χ2=4.85,P=0.03)。观察组的引流总有效率为84.42%,高于对照组的69.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3)。观察组平均引流时间为(3.40±1.1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1.1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0)。结论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入并真空负压引流应用于胸腔积液治疗,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提高引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众众[10](2020)在《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随着肺癌、结核发病率的增加,胸腔积液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胸腔积液的病因复杂繁多,尽早明确病因及时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多数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胸水检查以及闭式胸膜活检可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然而临床中仍有10%~25%的患者经过以上诊断方式未能明确病因,此时常采用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操作,进入胸腔后动态观察胸膜腔,发现病变处予以活检取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然而部分胸膜病变在内科胸腔镜下无异常表现,难以与正常组织相鉴别,因此内科胸腔镜下活检取材存在假阴性的可能,有时难以保证活检取材有效性。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检查手段的出现,取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快速现场评估(ROSE)被应用于呼吸介入现场指导取材。ROSE能够在取材现场进行实时评估,判断取材是否理想,进而提高取材成功率,减少无效活检次数及活检时间,降低相关风险等。既往研究报道,ROSE应用于纵膈淋巴结穿刺、肺活检等方面取材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能否提高取材有效性,减少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提高诊断效能,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以及ROSE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肿瘤标记物、胸水化验、脱落细胞学或闭式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等常规检查仍未明确病因,而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排除术者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共选取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52例,未联合ROSE检查的患者46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胸膜活检次数、活检时间、操作时间、二次检查率、并发症发生率、诊断率等指标,分析ROSE结果与术后病理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并以ROC参考曲线下面积评估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1.ROSE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4.98±1.51)次、(17.56±4.57)min,未联合组活检次数、活检时间分别为(6.07±1.34)次、(21.04±6.18)min,两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ROSE组操作时间为(38.23±8.43)min,未联合组为(42.15±8.78)min,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而ROSE组出血率、二次检查率与未联合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ROS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联合组(23.07%vs26.08%),无明显差异(P=0.922)。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相比,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一致率分别为81.48%(22/27)和95.23%(20/21)。整体来看,ROSE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699,P<0.001)。3.ROSE诊断恶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0.773~0.977,P<0.05),诊断良性胸腔积液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36~1.000,P<0.05)。根据ROC曲线下面积,ROSE对恶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9.3%,特异性为95.7%,准确性为86.5%,阳性预测值为95.9%,阴性预测值为78.6%。而ROSE对良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3%、93.1%、92.3%,阳性预测值为91.3%,阴性预测值为93.1%。4.ROSE组有48例经内科胸腔镜活检病理诊断获得明确诊断,未确诊4例,ROSE组诊断率为92.30%。未联合组共46例患者,41例患者获得明确诊断,5例诊断不明,其诊断率为89.13%。ROSE组诊断率高于未联合组,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587,c2=0.295)。研究结论1.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现场活检取材能够明显减少活检次数,降低活检时间及操作时间,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2.ROSE结果和术后病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初步判断胸腔积液的病因及良恶性,有助于提供诊疗策略。3.内科胸腔镜联合ROSE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SE应用于内科胸腔镜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二、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不同脾蒂离断位置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简要分析
    2.1 短期并发症
        2.1.1 脾热
        2.1.2 胰瘘
        2.1.3 PSVT
        2.1.4 腹腔出血
        2.1.5 其他短期并发症
    2.2 远期并发症
        2.2.1 OPSI
        2.2.2 血管并发症
        2.2.3 癌症
        2.2.4 其他远期并发症
    2.3 结论及展望
第3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研究方法
    3.4 一般资料
        3.4.1 巨脾组和非巨脾组
        3.4.2 腹腔镜组和开腹组
        3.4.3 术前一般资料对比
    3.5 手术程序
        3.5.1 术前处理
        3.5.2 手术过程
        3.5.3 术后治疗
    3.6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巨脾组
    4.2 非巨脾组
    4.3 腹腔镜组
    4.4 开腹组
第5章 讨论
    5.1 术后并发症
        5.1.1 脾热
        5.1.2 PSVT
        5.1.3 胰瘘
        5.1.4 其他术后并发症
    5.2 术中情况
        5.2.1 手术时间
        5.2.2 术中出血量
    5.3 术后恢复
    5.4 住院费用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3 诊断标准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肝脓肿的整体临床特点
    2 肝脓肿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特点
    3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组的临床特点
    4 肝脓肿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和侵袭性肝脓肿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2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副反应
3 讨论

(4)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附录 A 病例资料
附录 B 典型病例
附录 C 英文缩略词
附录 D 个人简历
附录 E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F 发表文章

(5)超声监控在胸腔内置管治疗肺底积液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仪器与方法
        1. 仪器:
        2. 方法:
        3. 疗效判定:
    三、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超声检查结果
    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三、两组患者并发症和随访情况比较
讨论

(7)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8)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内科胸腔镜的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9)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真空负压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仪器与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二、观察组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三、观察组与对照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四、观察组与对照组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效果比较
    五、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引流时间及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比较
讨论

(10)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实验试剂及器械设备
    1.3 内科胸腔镜操作方法
    1.4 人员培训及ROSE标本制备
    1.5 结果判读及术后标本处理
    1.6 最终诊断结果的判断
    1.7 观察指标及相关判断方法
    1.8 具体统计方法
(三)结果
    1.1 ROSE组与未联合组的一般特征结果
    1.2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比较
    1.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两组患者诊断率及病因谱
    1.5 ROSE组与术后病理一致性
    1.6 两组未确诊患者的最终诊断
    1.7 ROSE与最终诊断结果的比较
    1.8 典型疾病胸腔镜下表现、ROSE细胞学及术后病理特点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内科胸腔镜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写对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不同脾蒂离断位置对脾切除术后的影响[D]. 方荣焕. 吉林大学, 2021(01)
  • [2]198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D]. 蔡跃龙.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胸腔内置管引流术联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夏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9)
  • [4]细管引流并腔内化疗联合地塞米松静脉输注治疗肺癌伴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D]. 张润. 蚌埠医学院, 2018(02)
  • [5]超声监控在胸腔内置管治疗肺底积液中的应用价值[J]. 李永杰,刘前佳,赵黎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07)
  • [6]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顺铂联合干扰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 左梦玲,蒋芹,张天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7(01)
  • [7]超声引导下胸腔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J]. 张健,司琴,高峰,曹怀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06)
  • [8]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诊断价值[D]. 杨小艳.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9]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真空负压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J]. 刘士源,赵锋,李谦,张丹杰,马震川,姜建涛,李少民.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12)
  • [10]内科胸腔镜联合快速现场评估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D]. 陈众众.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超声引导下胸腔内导管连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4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