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山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覃海燕[1](2021)在《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器官,同时担任着代谢与解毒两大重要功能,是许多药物与外源性化合物的重要靶点。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变结果,也是多种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最终走向肝功能衰竭的始动环节和共同途径。对乙酰氨基酚(APAP)也称为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解热镇痛药。APAP作为临床上解热镇痛药以及感冒药中最常见的成分,其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并引起广泛关注。四氯化碳(CCl4)是诱导动物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典型化学物质。CCl4刺激能够直接使肝细胞坏死,还可以促进肝脏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脂质过氧化降解以及损伤线粒体,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因此,肝损伤已成为现今丞待解决的一重大难题。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入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的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千日红的主要成分有多糖、挥发油、黄酮及其苷类、微量元素等。现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但越来越的研究都表明千日红含有的各种活性成分在许多领域都有良好的作用,这为千日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思路与依据。实验方法:使用水提法得到千日红水提物(Gomphrena globosa Water Extract,Gg WE),利用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Gg WE,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以及肝脏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同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相关蛋白的水平表达情况。使用水提醇析法取得千日红粗提物(Gomphrena globosa Crude Extract,Gg CE),利用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以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Gg CE,检测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以及肝脏中MPO、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与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含量,同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相关蛋白的水平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与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中,Gg WE与Gg CE都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水平表达,同时降低肝脏中的MPO活性并提高GSH的水平含量。此外,Gg CE还降低了小鼠血清中ROS的表达,并提高了血清中SOD以及肝脏中GSH-Px、MDA、TP的水平表达。通过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说明千日红提取物能够激活抗氧化及自噬相关通路,为研究千日红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基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急性肝损伤与慢性肝损伤,千日红水提物及粗提物都能够显着改善其损伤程度,对其具有有效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千日红的药用价值应该被更多地研究与发现。探索千日红提取物在小鼠急、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表现,研究其通过抗氧化与促进自噬,从而缓解肝功能衰竭,这为千日红提取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硕[2](2021)在《整合多组学数据对红景天苷抗衰老作用的初步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景天苷是中药红景天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成分,文献报道具有抗炎、抗癌、抗衰老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红景天苷可以延长线虫和鱼类的寿命,但其具体抗衰老机制并不明确。本文在C57BL/6J雄性小鼠模型中,使用多组学测序对红景天苷的抗衰老作用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将24只同龄小鼠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使用红景天苷饲喂,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然后采用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测序、16S rDNA测序等测序技术,分别从DNA甲基化年龄、基因表达水平、菌群组成和丰度等多个层面,探究红景天苷在小鼠生理衰老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本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使用焦磷酸测序,分别在3个年龄阶段,定量检测小鼠在Prima1、Hsf4和Kcns1三个位点的血液DNA甲基化水平,计算其DNA甲基化年龄。结果表明红景天苷组甲基化年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2)采用16S rDNA测序,对小鼠的肠道菌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红景天苷虽然不会改变肠道菌群菌株的种类,但会显着影响菌株的相对丰度(比如有益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红景天苷显着降低小鼠肠道菌群菌株间的相关性。(3)通过分析小鼠转录组数据,我们发现红景天苷还显着影响了大脑中基因的表达,但对心脏中的基因表达影响不大。在大脑组织中,三个与衰老相关的基因:Anxa1、Thbd以及Slc47a1的表达有明显改变。并通过RT-qPCR以及Western Blot对这三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基因表达水平在红景天苷组中均显着下降。(4)我们进一步将肠道菌群预测的基因,与转录组的差异基因和衰老基因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到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甲基氨酸硫化物还原酶基因Msra,通过RT-qPCR以及Western Blot验证发现该基因在红景天苷组中显着上升,提示红景天苷治疗可能通过肠道菌群影响与年龄相关的基因表达。综上所述,本论文使用甲基化测序、转录组测序以及16S rDNA测序综合评估了红景天苷对小鼠衰老过程的影响。我们发现红景天苷治疗可在多个时间点降低小鼠的甲基化年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红景天苷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大脑中许多与年龄相关的基因表达来影响衰老。
张余[3](2021)在《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大株红景天是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植物,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疲劳、抗辐射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为进一步弄清大株红景天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大株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利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再利用柱层析、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从大株红景天根茎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1~9),利用NMR和MS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这9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它们分别为二十七烷醇(1)、二十四烷醇(2)、β-谷甾醇(3)、山奈酚(4)、胡萝卜苷(5)、大花红景天素(6)、草质素-7-O-α-L-鼠李糖苷(7)、大花红天素(8)、红景天苷(9),其中化合物1、2、4、6、8为首次从大株红景天中分得。在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次建立了两种不同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了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景天素、大花红天素以及红景天苷的含量。首先,利用XDB-C18色谱柱结合HPLC-UV法测定了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景天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素在0.193~19.280μg范围内峰面积(S均)和进样量(m)呈线性关系,R2=0.9998,其检出限为2×10-4μ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2.0%(n=6),说明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景天素的含量在0.006~0.274 mg/g之间。其次,利用酰胺色谱柱结合HPLC-ELSD法同时测定了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天素和红景天苷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大花红天素在1.997~49.93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其检出限为0.3μg,红景天苷在1.998~49.95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其检出限为0.2μ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2.0%(n=6),说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大花红天素和红景天苷在不同产地的大株红景天中的含量分别在0~24.769mg/g和14.057~40.507mg/g之间。二者均为大株红景天药材中含量高且具有特征性的化学成分,可以考虑将这两种化合物作为含量测定指标,用于完善该药材的质量标准。为了明确大株红景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本文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对大株红景天提取物、大株红景天多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以及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大株红景天多糖、大花红景天素、大株红景天水提物以及醇提物均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而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大花红天素和红景天苷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差。综上所述,本文从大株红景天中分得了9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首次分得,同时建立了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景天素、大花红天素和红景天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此外,还对大株红景天提取物、多糖以及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研究结果为大株红景天药效物质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江敏[4](2021)在《兰坪虫草多糖缓解博来霉素引起的小鼠肺纤维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纤维化是持续性肺损伤和肺组织结构异常后重塑的结果,其主要特征为炎症弥漫性肺泡损伤,成纤维细胞分化导致的胶原蛋白沉积。尽管对肺纤维化发病机理的探究已有二十年之久,但是目前临床上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毒副作用大且不能从根本上逆转肺纤维化。因此,迫切需要找到治疗肺纤维化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兰坪虫草(Ophiocordyceps lanpingensis)是近些年发现的线虫草属新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县。当地的少数民族长期将兰坪虫草用于保健和治疗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着,但药理机制仍不明晰。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兰坪虫草多糖可能是兰坪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以兰坪虫草多糖为实验药物,探究其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的缓解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兰坪虫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也为临床上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借鉴依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兰坪虫草多糖对小鼠肺纤维化的药效研究5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兰坪虫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共5组。通过单次气管内滴注6 mg/kg博来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兰坪虫草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相应剂量(0.3 g/kg、0.5 g/kg、1.0 g/kg)的多糖溶液,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1天后,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同时取肺组织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兰坪虫草多糖显着改善纤维化小鼠的疾病状态,缓解小鼠肺组织水肿和降低了肺系数。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兰坪虫草多糖可以有效减轻肺泡炎,抑制胶原纤维沉积。此外,兰坪虫草多糖减少了肺组织内HYP含量以缓解胶原沉积,同时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含量,增强肺组织抗氧化防御机制,减少了丙二醛的产生。以上研究明确了兰坪虫草多糖能够有效缓解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进程。2.兰坪虫草多糖缓解小鼠肺纤维化的机制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巨噬细胞标志物基因NOS2、CXCL10/IP10、MARCO、ST2的m 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的炎性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IL-13和关键致纤维化因子TGF-β1以及调节炎性因子表达的多效应细胞因子OSM的基因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促炎因子IL-6和成纤维细胞标志基因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兰坪虫草多糖显着下调了MCP-1、NOS2、CXCL10/IP10、MARCO和ST2的表达,有效抑制了TNF-α、IL-1β、IL-6、IL-10、IL-13、OSM、TGF-β1的表达,同时,使CD68+、IL-6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以上结果说明兰坪虫草多糖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在肺部的募集以及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来缓解肺纤维化进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ATG7、p62和自噬负调控通路PI3K/AKT/m TOR各基因表达量,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该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此外,检测了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的MMP-2/TIMP-1、MMP-9/TIMP-1、E-cadherin、Collagen-I、Collagen-III的表达,明确其对ECM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坪虫草多糖可以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表达,促进Beclin1、ATG7表达,降低p62表达,进而促进肺部细胞自噬;同时,兰坪虫草多糖可升高E-cadherin表达量,降低Collagen-I、Collagen-III表达水平,维持MMP-2/TIMP-1、MMP-9/TIMP-1平衡。以上结果表明,兰坪虫草多糖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自噬和维持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平衡有关,最终达到减轻ECM异常沉积的目的,缓解了肺纤维化进程。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兰坪虫草多糖可以有效缓解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其药理机制包括兰坪虫草多糖可以抑制肺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减少巨噬细胞在肺组织中的募集,进而降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影响;同时,兰坪虫草多糖还可以促进细胞自噬,维持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平衡,减轻ECM异常沉积。以上多层面的共同作用,最终实现缓解BLM诱导的肺纤维化进程。
张明发,沈雅琴[5](2020)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女贞子药对及女贞子的活性成分红景天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均有平喘作用。红景天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有抗脂多糖、脓毒症、休克、百草枯、氯气、油酸和缺氧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作用,也有抗缺氧、香烟烟雾、二氧化硅、博来霉素和野百合碱引起的慢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作用。它们的肺保护作用的共同机制可能是:(1)上调T-bet基因表达和下调GATA3基因表达,调节Th1/Th2之间的平衡,抑制IgE生成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肺和气道的炎症反应;(2)上调Nrf-2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肺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炎性肺损伤;(3)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阻滞TLR4/MyD88/NF-κB炎性信号通路,保护肺上皮细胞;(4)阻滞TGF-β1/Smad通路,抑制胶原合成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减轻肺纤维化形成。女贞子药对和红景天苷有抗病毒性肺炎作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除了直接抗病毒作用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作用机制之一。
孙丹[6](2020)在《长白山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抗突变性和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景天具有抗缺氧、抗氧化、抗肿瘤、神经调节等功效,且毒性较低,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美容等领域。本文通过对长白山产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抗突变性和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的研究,以期为其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材料在抗衰老、抗癌领域功效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中提供参考,成为带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试验方法:1、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制备红景天提取物,通过DPPH、ABTS+、NO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Fe3+还原能力试验等,评价红景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效果。2、使用4NQO、MNNG、B(α)P及Trp-P-1对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TA100菌株进行诱变,通过Ames试验评价红景天提取物对变异物质活性的抑制效果。3、采用MTT染色法,通过人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AGS)和乳腺癌细胞(MCF-7)相对活性检测,评价红景天提取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1、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ABTS+、NO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对Fe3+的还原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并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浓度为100 μg/mL时,其对DPPH、ABTS+、NO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0.8%、55.6%、72.5%,清除效果显着。特别是红景天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IC50值为14.3 μg/mL,抗氧化活性最好。2、红景天提取物无致突变性,有一定的抗突变效果。浓度为200μg/Plate时,对MNNG诱导的TA98和TA100菌株的突变抑制率分别为82.8%和89.1%,对4NQO诱导的TA98和TA100菌株的突变抑制率分别为89.7%和91.5%,对B(α)P诱导的TA98和TA100菌株的突变抑制率分别为94.2%和95.7%,对Trp-P-1诱导的TA98和TA100菌株的突变抑制率分别为92.3%和93.8%。特别是红景天乙酸乙酯相提取物的抗突变性最明显。3、红景天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四种癌细胞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为1.0 mg/mL时,对肺癌细胞、肝癌细胞、乳腺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8.5%、76.5%、70.8%和80.7%,特别是对肺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强,抑制率均超过了80%。并且红景天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上述四种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为显着。
姑丽巴哈尔·艾木都拉[7](2020)在《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HSC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睡莲花总黄酮(NCE)及其成分烟花苷(NCE-1)和睡莲酚(NCE-2)对H2O2致正常肝细胞(LO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活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对TGF-β1诱导的HSC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通过MTT法检测NCE及其成分NCE-1和NCE-2对LO2细胞分别作用24、48和72 h后的毒性。0.6 mmol·L-1H2O2处理LO2细胞4 h构建H2O2损伤LO2细胞模型。用含不同浓度样品的培养液干预损伤肝细胞并通过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检测细胞上清液AST、ALT、MDA、SOD和NO水平,评价NCE、NCE-1和NCE-2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2)通过MTT法检测NCE(终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50.00、100.00μg/m L)、NCE-1(终浓度分别为6.25、12.50、25.00、50.00、100.00μg/m L)和NCE-2(终浓度分别为2.0、4.0、8.0、16.0、32.0、64.0、128.0μg/m L)对HSC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生化法检测细胞上清液LDH、Hyp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Ⅰ-Col、?-SM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3)通过MTT法检测NCE、NCE-1和NCE-2对TGF-β1诱导HSC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Ⅰ-Col、?-SMA含量及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对TGF-β1刺激HSC后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1)给药24、48和72 h后,NCE、NCE-1和NCE-2分别在6.25~12.50μg/m L、6.25~100.00μg/m L、6.25~25.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对正常人肝细胞(LO2)无毒性作用,细胞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且在该范围内可显着抑制H2O2对LO2细胞造成的损伤,细胞活力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并能显着降低H2O2致急性损伤肝细胞的ALT、AST、MDA和NO水平,提高SOD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TT实验结果表明,NCE、NCE-1和NCE-2可显着抑制HSC细胞的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剂量的NCE(3.125、6.25、12.50μg/m L)、NCE-1(12.5.00、25.00、50.00、100.00μg/m L)和NCE-2(5.00、10.00、20.00μg/m L)对细胞分泌Hyp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对HSC细胞内Col-1、α-SMA的表达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高剂量的NCE-1(100.00μg/m L)还对HSC细胞的凋亡具有较为显着的诱导作用(P<0.05)。3)实验结果表明,NCE(3.125、6.25、12.50μg/m L)、NCE-1(12.5.00、25.00、50.00、100.00μg/m L)和NCE-2(5.00、10.00、20.00μg/m L)可显着抑制TGF-β1诱导HSC的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NCE、NCE-1和NCE-2对TGF-β1诱导HSC细胞的Col-1、α-SMA、Smad2及Smad3的蛋白表达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能上调smad7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烟花苷和睡莲酚体外给药对氧化应激致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抑制HSC的活化增殖及TGF-β1诱导HSC的增殖,对肝纤维化有潜在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及干预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同时也揭示了烟花苷和睡莲酚是睡莲花总黄酮发挥抗肝纤维化药效的物质基础。
谢红兵[8](2018)在《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生理特征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种植物多糖用现代仪器进行分离提取出来,并在动物饲养试验中表现出了促进动物的生长、调控其机体免疫的效果。目前关于多糖的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多糖的效果试验,但是单一多糖之间效果的比较,以及几种多糖联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的肠道内环境是否存在互作效应鲜见报道。本试验以研究黄芪多糖,牛膝多糖,白术多糖单一或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消化生理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水煮醇沉并用微波辅助的方法提取了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等三种多糖,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这三种多糖的含量,并研究了其体外抑菌效果。选取256头28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饲粮中黄芪多糖的添加量为0和800 mg/kg,白术多糖的添加量为0和800 mg/kg,牛膝多糖的添加量0和800 mg/kg,试验共进行28 d。研究了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小肠内环境、肠道黏膜免疫、肠道物理屏障及相关转运载体的影响。试验采用三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检测不同植物多糖处理对小肠上皮细胞膜通透性、葡萄糖转运载体、紧密连接因子、细胞发育相关因子以及NF-κB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多糖的提取及抑菌效果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的含量分别为60.3%、60.1%和65.3%。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均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黄芪多糖对各种菌的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白术多糖对各种菌的抑菌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牛膝多糖的抑菌活性具有量效关系,抑菌作用的强弱关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2)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或两两联合饲喂黄芪多糖、牛膝多糖或白术多糖均有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的趋势(P>0.05),三种多糖联合使用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P<0.05),多糖组与对照组之间饲料转化率无显着差异(P>0.05)。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牛膝多糖均能显着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P<0.05),多糖之间存在一定互作效应。三种多糖均能降低断奶仔猪血液中葡萄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降低血液中AST与ALT的活性,三种多糖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影响有增效效应。多糖能显着提高血清中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三种多糖联用效果显着。(3)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内环境的影响植物多糖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绒毛高度,提高绒腺比(P<0.05),三种多糖联用效果添加多糖组断奶仔猪回肠V/C比值显着提高(P<0.05),各单一添加1中多糖组之间差异不显着,三种多糖添加与两两添加及单一添加相比显着提高了V/C比值。单独或联合添加多糖组断奶仔猪回肠、直肠的pH值无显着变化(P>0.05),盲肠和结肠内容物pH值显着降低(P<0.05),三种多糖联合添加对盲肠内容物有互作效应。单独或联合添加多糖组断奶仔猪盲肠内容物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着上升(P<0.05),三种多糖联合的断奶仔猪盲肠内容物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着高于单独多糖组(P<0.05)。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植物多糖均能显着提高肠道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多糖两两组合组与单一添加组相比肠道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单独或联合添加多糖能显着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4)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无论单一多糖、两两复合多糖还是三种多糖联用均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多糖组均能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GSH-PX含量,显着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三种多糖联用有高于一种多糖效果的趋势。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均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A的含量,三种多糖联用效果显着高于单一多糖添加(P<0.05)。三种多糖单独或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血清中IgM的含量均无显着的影响,单一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中IgG含量无显着影响。三种多糖单一添加或联用均提高了断奶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β、TNF-α和IFN-γ的含量,单一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中IL-6的含量无显着影响,多糖两两联合或三种多糖联用均显着提高了血清中IL-6的含量(P<0.05)。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均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肠道黏膜中SIgA的含量(P<0.05),三种多糖联用效果最显着。三种多糖联用均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和肠道粘膜IL-2、IL-1β、IL-6、TNF-α和IFN-γ的基因表达量,两种多糖联用可显着提高肠系膜淋巴结和空肠黏膜IL-2、TNF-α和IFN-γ的基因表达量(P<0.05),对肠系膜淋巴结和肠黏膜IL-6和IL-1β基因的表达量无显着影响。单一添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和肠黏膜上IL-2、IL-1β、IL-6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影响,显着提高TNF-α和IFN-γ的基因表达(P<0.05)。(5)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的影响植物多糖组断奶仔猪血清中DAO的活性、ET含量及D-乳糖的含量均显着降低,且随多糖组合增多有增效效应。植物多糖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肠道黏膜Occludin、claudin和ZO-1的基因表达量。单一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及牛膝多糖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肠道SGLT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对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三种多糖两两联用及三种多糖联合使用能显着提高断奶仔猪肠道SGLT1和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P<0.05)。(6)植物多糖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屏障保护功能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最小浓度60mg/L的白术多糖、黄芪多糖和牛膝多糖在35 h以上对IPEC-J2的细胞指数值影响与对照组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三种多糖添加细胞跨膜电阻值(TEER值)有增加趋势,黄芪多糖单独添加或者三种多糖组合极显着降低LPS作用下IPEC-J2碱性磷酸酶及麦芽糖酶活性(P<0.01)。单一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及牛膝多糖显着增加LPS作用下IPEC-J2细胞SGLT1、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P<0.05),而三种多糖联合使用极显着增加SGLT1、GLUT2 mRNA相对表达量(P<0.01)。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单独或联合添加多糖组均能提高其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的水平(P<0.05),而黄芪多糖与白术多糖联合使用或者三种多糖联合使用极显着提高ZO-1、Occludin蛋白的表达(P<0.01)。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单一或联合使用,均不能显着提高IPEC-J2细胞内PCNA和TGF-β表达量(P>0.05)。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均能显着增加NF-κB相关因子TLR4与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1),单独添加黄芪多糖极显着增加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1)。由此可知黄芪多糖、牛膝多糖和白术多糖(单独、两两或三者联合)提取物,通过调控猪小肠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GLUT2,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降低LPS处理后IPEC-J2细胞膜的通透性,以维系IPEC-J2细胞的损伤修复,且这种修复机制主要依赖于TLR/NF-κB信号通道的激活。本文通过“生长性能—肠道内环境—肠道黏膜免疫与抗氧化性能—肠道物理屏障—体外环境模拟验证”的研究路线,发现植物多糖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调整由于断奶应激造成的内分泌失调、免疫下降及肠道通透性下降造成的肠道损伤,维持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
王彤,苏鑫[9](2018)在《红景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查阅近年来研究红景天多糖的相关文献,从红景天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力和其他等6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红景天药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为红景天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支撑。
李凤林,黄娜,于汇[10](2016)在《红景天多糖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红景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多糖是红景天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化学结构是研究植物多糖药理作用及构效关系的重要基础。文章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红景天多糖化学结构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红景天多糖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贫血、抗病毒、抗菌、对生殖细胞的保护、抗衰老、降血糖、抗辐射、抗伤害感受等方面综述近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景天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借鉴及技术支持。
二、高山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山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1.1 肝损伤概述 |
1.2 急性肝损伤 |
1.3 慢性肝损伤 |
第二章 肝损伤与氧化应激和自噬 |
2.1 肝损伤与氧化应激 |
2.2 肝损伤与自噬 |
第三章 药用植物千日红的研究进展 |
3.1 千日红的主要成分 |
3.2 千日红的药理作用 |
3.3 千日红的应用与开发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千日红水提物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千日红粗提物对CCl_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整合多组学数据对红景天苷抗衰老作用的初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红景天的背景介绍 |
1.2 红景天的功能以及主要活性物质 |
1.3 红景天苷研究进展 |
1.3.1 红景天苷的抗炎作用 |
1.3.2 红景天苷的抗衰老作用 |
1.3.3 红景天苷的抗癌作用 |
1.3.4 红景天苷的抗抑郁作用 |
1.3.5 红景天苷的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 |
1.4 红景天苷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5 DNA甲基化年龄 |
1.6 科学问题 |
1.7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景天苷质量评估 |
2.2.2 小鼠分组与给药方法 |
2.2.3 小鼠血液采集 |
2.2.4 血液DNA提取 |
2.2.5 小鼠血液DNA重亚硫酸盐转化及纯化 |
2.2.6 转化DNA的 PCR扩增 |
2.2.7 DNA甲基化检测 |
2.2.8 小鼠粪便样本收集 |
2.2.9 小鼠粪便样本DNA提取 |
2.2.10 肠道菌群测序 |
2.2.11 肠道菌群数据分析 |
2.2.12 小鼠组织样本收集 |
2.2.13 组织样本RNA提取 |
2.2.14 DNA消化 |
2.2.15 小鼠组织转录组测序 |
2.2.16 小鼠转录组分析 |
2.2.17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2.2.18 蛋白免疫印迹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红景天苷质量检测结果 |
3.2 小鼠形态学以及体重变化 |
3.3 小鼠DNA甲基化年龄 |
3.4 小鼠肠道菌群结果 |
3.4.1 DNA提取结果 |
3.4.2 稀释曲线 |
3.4.3 序列Alpha-多样性分析 |
3.4.4 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 |
3.4.5 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
3.4.6 LEf Se与 LDA分析 |
3.4.7 肠道菌群关联性分析 |
3.4.8 肠道菌群差异菌株筛选 |
3.4.9 肠道菌群功能预测 |
3.5 小鼠心脏和大脑转录组结果 |
3.5.1 样品质控分析 |
3.5.2 差异基因分析 |
3.5.3 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
3.5.4 蛋白免疫印迹验证结果 |
3.5.5 KEGG分析 |
3.6 转录组与肠道菌群关联分析 |
3.6.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6.2 Msra基因验证结果 |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1.1 红景天苷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4.1.2 红景天苷对小鼠甲基化的影响 |
4.1.3 红景天苷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1.4 红景天苷对小鼠大脑和心脏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影响 |
4.1.5 红景天苷对小鼠大脑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4.1.6 肠道菌群与转录组关联分析结果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红景天属植物的分布及大株红景天的植物学特征 |
1.2 化学成分研究 |
1.2.1 苯甲醇与苯乙醇及其苷类 |
1.2.2 黄酮及其苷类 |
1.2.3 苯丙素类 |
1.2.4 萜类 |
1.2.5 酚苷、氰苷及其它苷类 |
1.2.6 有机酸类 |
1.2.7 糖类 |
1.3 含量测定 |
1.4 药理作用 |
1.4.1 对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
1.4.2 对肝、肾和肺的保护作用 |
1.4.3 对精子的保护作用 |
1.4.4 降血糖作用 |
1.4.5 抗肿瘤与免疫调节作用 |
1.4.6 抗疲劳作用 |
1.4.7 抗贫血作用 |
1.4.8 抗病毒及抗菌作用 |
1.4.9 抗衰老作用 |
1.4.10 抗辐射作用 |
1.4.11 抗氧化作用 |
1.5 大株红景天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 |
2.1 实验条件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试剂 |
2.1.4 柱层析洗脱剂 |
2.1.5 薄层色谱条件 |
2.2 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2.2.1 药材来源与鉴定 |
2.2.2 提取 |
2.2.3 分离与纯化 |
2.3 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
2.3.1 化合物1 的结构解析 |
2.3.2 化合物2 的结构解析 |
2.3.3 化合物3 的结构解析 |
2.3.4 化合物4 的结构解析 |
2.3.5 化合物5 的结构解析 |
2.3.6 化合物6 的结构解析 |
2.3.7 化合物7 的结构解析 |
2.3.8 化合物8 的结构解析 |
2.3.9 化合物9 的结构解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大株红景天中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 HPLC-UV法测定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景天素含量 |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提取条件的考察 |
3.1.4 方法学考察 |
3.1.5 含量测定 |
3.2 HPLC-ELSD法测定大株红景天中大花红天素和红景天苷含量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色谱条件 |
3.2.3 提取条件的考察 |
3.2.4 方法学考察 |
3.2.5 含量测定 |
3.3 小结 |
第4章 大株红景天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原理 |
4.2 仪器与试剂 |
4.3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样品溶液的制备 |
4.4 大株红景天提取物样品溶液的制备 |
4.4.1 大株红景天醇提物样品溶液的制备 |
4.4.2 大株红景天多糖样品溶液的制备 |
4.4.3 大株红景天水提物样品溶液的制备 |
4.5 化合物单体样品溶液的制备 |
4.6 相关溶液的制备 |
4.6.1 Vc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6.2 ·DPPH乙醇溶液的制备 |
4.7 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实验 |
4.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9 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兰坪虫草多糖缓解博来霉素引起的小鼠肺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肺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
1.1.1 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
1.1.2 肺纤维化的治疗现状 |
1.2 多糖的概述 |
1.2.1 多糖的结构分析 |
1.2.2 多糖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 兰坪虫草的研究进展 |
1.3.1 兰坪虫草的成分研究 |
1.3.2 兰坪虫草的活性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兰坪虫草多糖缓解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动物材料 |
2.2.2 实验主要试剂 |
2.2.3 实验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方法 |
2.3.2 实验动物的分组及给药 |
2.3.3 实验动物的处理与标本采集 |
2.3.4 小鼠生理状况观察与测定 |
2.3.5 肺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评分 |
2.3.6 肺组织重要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
2.4 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兰坪虫草多糖对肺纤维化小鼠生活状态的影响 |
2.5.2 兰坪虫草多糖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形态及肺系数的影响 |
2.5.3 兰坪虫草多糖明显降低了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 |
2.5.4 兰坪虫草多糖显着降低了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
2.5.5 兰坪虫草多糖显着改善了肺纤维化小鼠肺部氧化应激状态 |
2.6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兰坪虫草多糖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动物材料 |
3.2.2 实验主要试剂 |
3.2.3 实验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的处理与标本收集 |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3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 |
3.3.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3.5 免疫荧光检测 |
3.4 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兰坪虫草多糖显着减少肺巨噬细胞的募集 |
3.5.2 兰坪虫草多糖有效抑制促炎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 |
3.5.3 兰坪虫草多糖明显提高肺组织细胞自噬水平 |
3.5.4 兰坪虫草多糖明显抑制PI3K/ AKT/ m TOR信号通路的表达 |
3.5.5 兰坪虫草多糖显着减少ECM沉积 |
3.6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喘 |
1.1 女贞子淫羊藿药对水煎剂 |
1.2 红景天苷 |
1.3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
2 抗急性肺损伤 |
2.1 红景天苷 |
2.1.1 抗生物毒素引起的肺损伤 |
2.1.2 抗化学品引起的肺损伤 |
2.2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
2.2.1 齐墩果酸 |
2.2.2 熊果酸 |
3 抗慢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 |
3.1 红景天苷 |
3.1.1 抗肺纤维化 |
3.1.2 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
3.1.3 防治肺动脉高压 |
3.1.4 对抗其他伤害因子对肺组织细胞的损伤 |
3.2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
3.2.1 熊果酸 |
4 抗病毒作用 |
4.1 女贞子药对 |
4.2 红景天苷 |
4.3 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
5 结语 |
(6)长白山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抗突变性和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红景天概述 |
1.2 红景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红景天提取物的制备 |
2.2.2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
2.2.3 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 |
2.2.4 NO自由基清除试验 |
2.2.5 Fe~(3+)还原能力试验 |
2.2.6 红景天不同有机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2.3.2 红景天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2.3.3 红景天提取物对NO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2.3.4 红景天提取物对Fe~(3+)还原能力的影响 |
2.3.5 红景天不同有机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红景天提取物抗突变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S-9混合液的制备 |
3.2.2 致突变试验 |
3.2.3 抗突变试验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红景天提取物的致突变效果 |
3.3.2 红景天提取物的抗突变作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景天提取物对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细胞株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红景天提取物的制备 |
4.2.2 细胞的复苏、传代、冻存 |
4.2.3 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性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红景天提取物对不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 |
4.3.2 红景天不同有机相提取物对不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HSC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H_2O_2致LO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HSC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TGF-β1诱导的 HSC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天然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生理特征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植物多糖的概念与结构 |
2.2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
2.3 植物多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植物多糖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多糖的原材料及试剂、主要仪器 |
1.2 三种多糖的提取 |
1.3 多糖含量的测定 |
1.4 植物多糖体外抑菌试验 |
1.5 多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试验结果 |
2.1 多糖提取结果 |
2.2 不同植物多糖抑菌效果 |
2.3 植物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3.2 植物多糖抑菌性能的研究 |
4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多糖的来源 |
1.2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激素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内环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多糖 |
1.2 试验动物及饲粮 |
1.3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 |
2.2 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对断奶仔猪消化道pH值的影响 |
2.3 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牛膝多糖对断奶仔猪盲肠内容物VFA的影响 |
2.4 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牛膝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 |
3.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VFA和 pH值的影响 |
3.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2.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性能的影响 |
2.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的影响 |
2.4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系膜淋巴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5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液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3.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黏膜SIgA含量的影响 |
3.4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多糖来源 |
1.2 试剂及仪器 |
1.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4 试验日粮 |
1.5 样品采集 |
1.6 检测方法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的影响 |
2.2 植物多糖对仔猪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
2.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仔猪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3.2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3 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内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七章 植物多糖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屏障保护功能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多糖的来源 |
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1.3 细胞培养 |
1.4 测定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植物多糖处理对IPEC-J2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2 不同植物多糖处理对LPS作用下IPEC-J2 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3 植物多糖对LPS作用下IPEC-J2 细胞葡萄糖转运载体m 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4 植物多糖对LPS作用下IPEC-J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 植物多糖对LPS作用下IPEC-J2 细胞发育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2.6 植物多糖对LPS作用下IPEC-J2 细胞NF-κB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植物多糖对LPS处理下IPEC-J2 细胞增殖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3.2 植物多糖对LPS处理下IPEC-J2 细胞葡萄糖和氨基酸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 |
3.3 植物多糖对LPS处理下IPEC-J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植物多糖对LPS处理下IPEC-J2 细胞发育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3.5 植物多糖对LPS处理下IPEC-J2 细胞NF-κB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性和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性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缩写词表(Abbroviations)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红景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氧化 |
2 降血糖 |
3 抗病毒 |
4 抗衰老 |
5 调节免疫力 |
6 其他 |
7 结语 |
(10)红景天多糖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景天多糖化学结构的组成 |
1.1 红景天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比例 |
1.2 红景天多糖的分子质量 |
2 红景天多糖的药理作用 |
2.1 抗肿瘤与免疫调节作用 |
2.2 抗疲劳作用 |
2.3 抗贫血作用 |
2.4 抗病毒作用 |
2.5 抗菌作用 |
2.6 对生殖细胞的保护作用 |
2.7 抗衰老作用 |
2.8 降血糖作用 |
2.9 抗辐射作用 |
2.1 0 抗伤害感受作用 |
3 结语 |
四、高山红景天多糖对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D]. 覃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整合多组学数据对红景天苷抗衰老作用的初步探索[D]. 宋硕. 南昌大学, 2021
- [3]大株红景天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余. 吉林大学, 2021(01)
- [4]兰坪虫草多糖缓解博来霉素引起的小鼠肺纤维化[D]. 江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药物评价研究, 2020(11)
- [6]长白山红景天提取物抗氧化性、抗突变性和癌细胞生长抑制效果研究[D]. 孙丹. 延边大学, 2020(05)
- [7]睡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对HSC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姑丽巴哈尔·艾木都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8]植物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生理特征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谢红兵.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0)
- [9]红景天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王彤,苏鑫.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5)
- [10]红景天多糖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李凤林,黄娜,于汇.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