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越南和柬埔寨加强旅游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郑宽[1](2021)在《“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涵盖中国的云南省及中南半岛,是沟通太平洋到印度洋,东亚到东南亚地枢纽要地,具备较为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其本身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资源。同时,这里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世界各大势力利益交汇和集中角力的地区,因此,澜湄次区域承受着较大的政治安全压力,澜湄次区域内的各国建立适合于本地区的政治安全机制成为了倒悬之急。随着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澜湄次区域国家之间的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在不断加深。澜湄合作机制运行五年以来,整体上已经较为成熟,且有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作为澜湄合作成立之初就已确立“三大支柱”之首的政治安全,澜湄合作机制还尚未建立起在该领域的一个整体性合作机制,这也不符合澜湄次区域国家政治安全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实。政治安全作为澜湄合作机制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当属于澜湄合作机制的一部分,其与澜湄合作机制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政治安全的概念来看,政治安全应当包含领土主权、政权稳定、意识形态与部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内容。目前,澜湄合作成员国已在部分领域进行了有关政治安全的合作,且有了专门的机构与相应的机制。并且,也有了对政治安全合作发展安排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就目前澜湄合作成员国进行的政治安全合作而言,缺乏了一个整体性的机制安排,合作定位也尚没有明确,在合作领域和合作形式方面亦需要拓展。其原因在于澜湄合作成员国在政治互信方面有所不足,澜湄合作机制缺乏一个可以统一协调政治安全合作的机构,并且,澜湄次区域域外国家对当地的干预,也使得澜湄合作成员国在政治安全合作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当前澜湄次区域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政治安全形势与压力,各国存在相互之间的领土主权矛盾,各国内部也存在内部的民族分离等势力威胁本国的领土主权安全,各国的政权稳定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着其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威胁与挑战。除此以外,澜湄次区域各国也面临着足以威胁到本国政治安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澜湄次区域六国面临的这一系列安全问题,凸显出了尽快建立“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对与“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本文使用了国际机制理论和建构主义两种理论分析工具。国际机制论解决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形式层面的问题,即明确“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原则与规则,明确机制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并就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建立整体性的协调机构,以统筹和协调整个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在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问题上,也应当注意对拓宽政治安全合作内容与拓展政治安全合作形式的机制安排。而建构主义理论则是解决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内核层面的问题,要使得机制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与可持续性,需要解决机制内生动力的问题,建构起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有意识的互动来建构次区域内的共有知识,建立起澜湄国家的身份认同和次区域整体发展的利益,影响澜湄国家对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行为,以此来共同推动澜湄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发展,使得澜湄六国的政治安全合作更加具备持续性,这是保持政治安全合作机制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深层次途径。
赖征世[2](2021)在《“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以建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的“澜湄合作”,具备“友谊”、“朋友”、“共同利益”、“共同身份”等建构主义理论内核。从建构主义视角探寻“澜湄合作”社会人文合作建构现状及建构路径,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澜湄流域六国集体认同与共同利益,打造新型区域治理格局。“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高层会议稳步布局,多主体参与社会人文互动。与GMS相比,“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教育卫生领域以及青年等人文群体互动更为丰富;涉及领域及参与主体更为宏观;与培育“澜湄合作”集体认同紧密相关。“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在“行为体间互动”方面取得的主要建构成效是达成了系列宣言共识、注重青年领域互动;在“共有知识”方面取得的建构成效是重视重点领域合作、重视社会人文领域支柱作用、重视社会人文合作的区域治理作用。“朋友”角色结构主导“澜湄合作”、社会人文合作具有“康德文化”的利他属性。“集体身份”体现在“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等集体身份的建构。“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面临的主要困境主要表现为“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互动机制化较弱、“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身份困惑、社会人文合作的结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难等方面。传统“重政治经济”观念影响了社会人文合作统筹机制构建,项目内涵挖掘性不够影响互动项目机制化水平,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主体不够明确,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考量,“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内在意涵不够明确,“澜湄文化”的话语内化有限,“澜湄文化”的培育实践较为稀缺等是“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建构困境的主要动因。为推动“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发展,可从提升协调架构的机制化水平、加强社会人文各领域互动、强化社会人文合作伙伴关系身份、丰富“澜湄文化”意涵、健全社会人文共有知识测量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建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龙宜欣[3](2021)在《东南亚国家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魏冉[4](2021)在《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文中提出联合国是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大会投票成为考察会员国在国际事务立场相似性的重要途径。对联大投票的分析建立于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同时规避了经验主义的主观因素及不可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系统考察1991-2019年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情况,探究影响中国-东盟投票立场一致或相异的因素,分析二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国际议题合作,以便精进中国-东盟合作、增益中国-东盟关系,并对中国如何借助联合国大会增强发展中国家代表性、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启示。在理论层面,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是否会遵守国际规范,而对规范的遵守又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偏好。笼统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一概而论只能被视为一种简单的补充性解释,因此将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作为自变量解释国家投票行为之时,必须将其放置在特定的时段与国际议题下展开,同时说明选择依据。投票立场出现差异是国家基于利益与规范对相对收益进行衡量的结果。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国家对某一决议或其映射的国际问题的利益认知出现根本性分歧;二是当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相斥时,国家在联大决议中坚持选择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投票立场。简而言之,投票立场相异源于国家将维护利益置于遵守规范更优先的位置,投票立场代表了一国在特定情境下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在经验层面,通过考察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三个主要议题领域的1104个决议发现,中国与东盟在特别政治和非殖民化议题领域投票一致性最高;其次是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领域;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议题领域一致性最低,且波动幅度较大。将中国与东盟近30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趋势置于同时段内思考中国-东盟关系,可以发现:中国-东盟联大投票结果并未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中国-东盟联大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体现出了双方包容互利的发展格局。研究还发现,美国因素拉低了中国与东盟的投票一致性。因此,中国应借助制度建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与讲究道义等优势,采取相关措施弱化美国影响,加强东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协调与配合,提高中国-东盟联大投票一致性,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对于化解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战略压力、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良[5](2021)在《柬埔寨王国对华政策与中柬关系研究(1993-2020)》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研究了柬埔寨王国的对华政策与中柬关系。文章共由四章组成,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柬埔寨对华外交政策及中柬政治合作、对华经济政策及经济合作、对华安全政策及安全合作、人文交流政策及中柬人文交流合作。在政治合作方面,探讨了柬埔寨在不同时期的对华外交政策,特别是柬埔寨王国时期的外交政策特点和趋势,着重分析了柬埔寨的中立政策、柬埔寨在中国-东盟关系和南海争端中对中国的作用,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在经济合作方面,探讨了中柬投资合作、中柬贸易合作、中柬援助合作的情况以及中国在柬经贸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在安全合作方面,研究认为中柬军事和警务合作不断深化,跨国犯罪协同治理成为合作的亮点。人文交流合作方面,中柬在教育、旅游、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总之,近年来,中柬关系不断发展,政治合作不断提升、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军事安全和人文合作的前景广阔,在“一带一路”倡议、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澜湄合作、RCEP等框架下,中柬关系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两国应总结近年来的合作经验,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维护良好关系的持续性,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全方位合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双边关系向纵深发展。
杨朝辉[6](2021)在《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印度自古就与东南亚国家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在东盟成立初期,双方受制于两极格局而少有往来。冷战结束后,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拓展自身战略空间,印度很快着手国内经济改革并出台“东向政策”,开始积极谋求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从2003年双方建立“10+1”合作机制,到2012年印度和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印度“东向行动政策”在东南亚地区的全面展开,短短30年的时间,印度与东盟的合作可谓是方兴未艾,不断升温。当然,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仍需面对一系列难题。例如经贸关系失衡,战略利益目标迥异,互联互通建设缓慢等,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但是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还是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双方的合作整体呈现出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印度与东盟都是我们重要的周边,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自身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这部分将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梳理归纳为三个阶段。分别以印度独立、冷战结束以及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为标志进行划分。第一阶段处于冷战时期,两极格局造成印度与东盟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交流合作水平。第二阶段,冷战的结束促使印度主动调整对外政策,开始实施“东向政策”并积极发展同东盟关系。第三阶段,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标志着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双方在各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同时也伴生出许多新的问题。第二部分,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动因。这部分从不同领域对印度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在政治领域,东盟是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战略支点,而印度是东盟大国平衡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次,在经济领域,印度在借鉴东盟先进经验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为东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东盟可以通过与印度的合作弥补自身产业结构的不足。再次,在文化领域,分别从历史、宗教、艺术和移民等方面对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文化基础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安全领域,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也促使双方不断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第三部分,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这部分就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内容及其特点展开分析。在合作的内容方面,首先,双方通过推进对话机制建设来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其次,促进贸易发展,提升双方的经济合作水平。再次,双方在安全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加强防务安全合作。最后,增强文化合作,重视发挥东南亚地区大量印度侨民的作用。在特点方面,通过对资料的整合与分析,总结出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地缘政治色彩浓厚、经济合作不平衡以及突出软实力的作用等特点。第四部分,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前景展望。在这部分中,首先,分析了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政治领域,双方战略利益不对称,政治互信不足;在经济领域,印度受制于自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国内市场的开放水平有限,双方贸易谈判困难重重;在互联互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影响双方合作水平;在国际环境方面,东南亚地区大国博弈激烈,挤压着印度与东盟的合作空间。其次,对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在政治领域,双方的政治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不断深化;在经济领域,双方目前经贸合作遭遇瓶颈,但上行潜力巨大;在安全合作领域,海上安全合作将占据重要地位。总的来看,印度与东盟合作的重点仍集中在经济领域,印度如何更好地进行经济改革,渡过双方经济合作的瓶颈期,这是印度与东盟在经济领域合作能否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长远看,随着全球形势的变化、印度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印度与东盟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印度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仍具有较大潜力,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也将得到不断地提升。
丁一[7](2021)在《中国-柬埔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柬双方于2020年1月启动了中柬自贸协定谈判。谈判共历经7个月3轮正式谈判和多次首席谈判代表层面的磋商在同年七月份完成了谈判。2020年10月12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实现了高水平的开放,在原产地、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提供巨大政策支持,助推两国经贸合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与柬埔寨构建自贸区带来的经济效应,首先从文献分析出发,对中国与柬埔寨经济贸易合作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中柬双方贸易发展历程与合作潜力、中柬双方贸易合作面对的挑战与对策和在区域合作平台中开展中柬经贸合作三个角度对以往学者研究中柬贸易的文献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中柬经贸合作历史悠久并存在巨大潜力,并且在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下已取得显着成果。然后以国际贸易中的自由贸易理论为分析基础,分析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构建自贸区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构建自贸区的流程,为文章进一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具体的经济效应分析上,本文主要从研究中国与柬埔寨建交以来的贸易发展历史与现状出发,分析两国合作平台、直接投资、贸易结构与规模,发现两国在经贸合作上存在明显的不足,有较大提升空间。为进一步分析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以及发展方向,文中使用对外贸易依存度对比中国与柬埔寨的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发现两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两国加深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对中柬在各类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柬埔寨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国际竞争优势较大;在贸易互补性方面,中国出口的化学及化工制品互补性最强,柬埔寨出口的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互补性最强。两国经贸合作存在明显互补性,在增强经贸合作时可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进一步加深合作。模型分析显示,中柬两国构建双边自贸区降低关税后将有利于促进两国进出口增长,带动GDP增长。在文章的结尾,本文结合中国与柬埔寨当前面贸易中面对的问题以及贸易潜力的分析,由宏观到微观从国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角度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柬埔寨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国家方面应加深政治文化交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改善投资结构、拓宽领域,促进贸易便利化;行业商会方面应加强行业协会的构建、完善行业协会各项职能、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方面应提高优势企业的竞争力、积极采用国际化发展策略并把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带来的机遇。最后总结文章得出结论并提出展望,中柬之间的经贸合作目前存在诸多不足,两国贸易互补性强并且比较优势明显,因此在加深经贸合作上拥有巨大潜力,构建中国柬埔寨双边自由贸易区对两国进出口、GDP增长、福利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两国的进一步经贸合作将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构建自己的区域经济网络进程、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高重阳[8](2021)在《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一衣带水的文化禀赋资源,造就了它与东盟国家情同手足,相辅而行的地缘关系。随着我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沿边与内陆市场,西南地区经济增速领跑全国,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得到日益加深,西南地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机遇中云南省根据其自身区位条件与发展优势做出新的定位与思考,云南省要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合作中赢得机遇,如何建立与东盟良好的地缘经济联系将是云南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经济学、地理学、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梳理,选取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额及各类产品的贸易额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贸易依赖度、产品结构分析和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度等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分析了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上的演变过程。同时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是由传统经济利益和非传统经济利益的综合诉求下,并通过地缘优势、生产要素、地缘约束、贸易自由、睦邻富邻的推动以及行动主体间贸易资金流、产品流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最后根据其驱动机制并结合实际提出云南省与东盟未来在地缘经济联系上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当前研究。第一部分绪论,包含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国内外研究的综述、相关理论支撑等,并重点介绍了地缘经济的概念与理解;第二部分从地理环境视角出发对研究区概况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并对当前云南省与东盟的地缘经济联系现状展开简要陈述;第三部分通过整理历年来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和各类产品的贸易额,计算出贸易强度、贸易依赖度、贸易产品结构、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度等,进行时空演变上特征分析;第四部分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第五部分根据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对双方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通过研究结果表明:(1)地缘经济联系强度大体可划分为兴起(1999-2007年)、繁荣(2008-2014年)、改革创新(2015-2019年)三个阶段,空间上整体呈现由北至南,由邻近到远离的递减特点,强度较高的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缅甸、越南和老挝等,强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远离云南的岛屿国家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2)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空间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且多集中分布在中南半岛地区,格局呈现由单核心向双核心演变的特征,联系依赖度最高的国家由单一的缅甸,到后来越南的兴起,逐步形成双核心模式发展。(3)产品结构上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整体差异性较大,但仍呈现相对集中的演变态势。云南对东盟新四国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出口由资源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上升趋势明显;云南对东盟老六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出口由资本密集型转向资源、劳动密集型。(4)产品结构优势度上,云南对东盟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或比较优势;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开始逐步转为较差竞争力或比较劣势;在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并不显着;在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优势性与劣势性波动性明显。资源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新加坡、缅甸和文莱,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有老挝和柬埔寨。整体上云南对东盟国别出口的产品结构趋于优化,比较优势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化。(5)地缘经济综合联系度上,与东盟整体处于强联系水平,按国别划分为经济联系强国(缅甸和越南),经济联系较强国(老挝),经济联系一般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经济联系较弱国(柬埔寨),经济联系弱国(文莱)。总体呈现极为不均衡的态势,一是存在于东盟新四国与东盟老六国的之间的不均衡,二是存在于区域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国家之间的不均衡。(6)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是由传统经济利益和非传统经济利益的综合诉求下,并通过地缘优势、生产要素、地缘约束、贸易自由、睦邻富邻的推动以及行动主体间贸易资金流、产品流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7)针对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发展现状,并结合驱动机制提出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全方位构建贸易平台,拓宽贸易渠道;加强区域合作与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等对策与建议。
普和丽[9](2021)在《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湄公河流域是特殊而复杂的问题区,是集资源、政治、经济、人文、宗教、族群等多重关系于一体的复合区,也是中国跨流域合作的典型区。近年来,由于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变动态势没有准确的把握和预判,导致缅甸密松电站搁浅、老挝的中资橡胶种植受到国际的抹黑、中资企业在越南被打砸抢及排华运动不断掀起、中老泰湄公河航道疏浚在泰国受到强烈反对等一系列问题出现。针对这些问题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中所面临的地缘困境,梳理湄公河流域各国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进而提出精准的应对策略势在必行。首先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研究区的地理概况,阐述了与研究高度相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解析的思路与框架,对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域内地理环境、域际地缘关系、域外地缘结构及国别地缘体进行了深刻剖析。其次,提炼出当前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动态势。最后,提出几点应对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域内地理环境层面。当前湄公河流域传统安全依旧存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安全问题碎片化趋势明显。同时,缅甸、泰国等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前景扑朔迷离;(2)域际地缘关系层面。受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分离状态、民族武装与政府冲突不断、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域内部分国别地缘政治环境极其脆弱,对外地缘依赖日益加剧,地缘政治、地缘军事、地缘经济及地缘文化依赖源呈现分离势头;(3)域外地缘格局层面。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实施、印度东进政策的持续推进、日本战略重心的渐进南移及俄罗斯近期在东南亚的活动等域外大国地缘战略的施动,湄公河流域成为多元力量的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结构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秩序愈发不稳。同时,流域内国际非政府组织高度聚集,地缘政治活动日益频繁,非但没有优化域内地缘政治环境,反而使其每况愈下。针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中各要素新的发展态势,未来流域内国家应汇聚合力,做到如下:(1)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2)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协同治理的集约化平台;(3)阻断流域内问题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势头;(4)寻求流域内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5)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文章构建了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解析方案,并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系统实施动态解析,凝练出其变动态势,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可为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投资地缘风险评估提供研判的依据和政策建议,以增强我国主导周边区域治理的能力。
闫晓燕[10](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二、越南和柬埔寨加强旅游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越南和柬埔寨加强旅游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澜湄合作 |
2.政治安全 |
3.国际机制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1.建构主义 |
2.国际机制论 |
二、“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与现状 |
(一)澜湄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1.澜湄合作发展的历程 |
2.澜湄合作的现状 |
(二)“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1.“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历程 |
2.“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的现状 |
三、“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一)“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存在的不足 |
1.政治安全合作的机制化不足 |
2.政治安全合作的定位不够明确 |
3.政治安全合作的内容不够全面 |
4.政治安全合作的形式有待拓展 |
(二) “澜湄合作”中政治安全合作存在不足的原因 |
1.澜湄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不足 |
2.次区域外部势力的干预 |
3.“澜湄合作”缺乏专门的政治安全协调机构 |
四、建构“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
(一)“澜湄合作”成员国存在领土主权安全问题 |
1.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领土主权争端问题 |
2.澜湄合作成员国内部民族分裂势力问题 |
(二)“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政权稳定安全的威胁 |
1.泰国的政权稳定问题 |
2.缅甸的政权稳定问题 |
3.柬埔寨政权稳定问题 |
(三)“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
1.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
2.越南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
(四)“澜湄合作”成员国面临非传统安全中的政治安全问题 |
1.军火贩卖问题 |
2.毒品生产与贩卖问题 |
3.恐怖主义问题 |
4.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
5.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
五、建构澜湄合作框架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建构澜湄合作框架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原则 |
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
2.尊重政治制度多样性原则 |
3.全方位与多层次原则 |
4.平等协商原则 |
5.循序渐进原则 |
(二)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
1.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之间政治互信的可行性 |
2.加强澜湄合作成员国政治互信的前提和方式 |
(三)明确政治安全合作机制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 |
(四)建立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统一的协调机构 |
(五)明确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定位 |
(六)拓宽政治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合作领域 |
(七)拓展政治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合作形式 |
1.健全反恐情报信息共享机制 |
2.发挥第二轨道外交优势 |
3.健全打击极端分裂势力的合作机制 |
(八)深化澜湄国家政治安全共同体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内容与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一、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澜湄合作” |
2.社会人文合作 |
(二)基本理论 |
1.建构主义 |
2.分析框架 |
二、“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建构成效 |
(一)“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发展简述 |
1.从“大湄公河合作”到“澜湄合作” |
2.“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进程 |
3.“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特点 |
(二)“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成效 |
1.“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间互动”的建构成效 |
2.“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共有知识”的建构成效 |
3.“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结构文化”的建构成效 |
4.“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集体身份”的建构成效 |
三、“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困境 |
(一)“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互动机制化较弱 |
1.社会人文统筹机制的缺失 |
2.社会人文互动的项目机制化较弱 |
(二)“澜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境 |
1.“澜湄文化”话语的认同困难 |
2.“澜湄文化”与“澜湄意识”的认知混淆 |
(三)“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行为体身份困惑 |
1.“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国家行为体多重身份困惑 |
2.“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非国家行为体角色定位不强 |
四、“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建构困境的成因 |
(一)社会人文机制化水平不高 |
1.传统“重政治经济”观念影响社会人文合作统筹机制构建 |
2.项目内涵挖掘性不够影响互动项目机制化水平 |
(二)“澜湄文化”培育与深化困境 |
1.“澜湄文化”话语的内化有限 |
2.“澜湄文化”的培育实践较为稀缺 |
(三)行为体身份困惑 |
1.非国家行为体作用主体不够明确 |
2.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考量 |
3.“社会人文交流伙伴关系”内在意涵不够明确 |
五、“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路径 |
(一)推进“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思路 |
1.提升协调架构的机制化水平 |
2.加强社会人文各领域互动 |
3.健全社会人文共有知识测量体系 |
4.丰富“澜湄文化”意涵 |
5.强化社会人文合作伙伴关系身份 |
(二)中国推动“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的对策建议 |
1.集体认同视角下中国宜积极作为 |
2.规范内化视角下中国宜重塑次区域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附录:“澜湄合作”中的社会人文合作的主要互动项目整理 |
致谢 |
(4)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时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利益、规范与联大投票实践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国家利益 |
二、国际规范 |
第二节 联大投票实践中利益与规范的考量 |
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的逻辑联结 |
二、联大投票实践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及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利益互补:东盟与联合国 |
一、东盟-联合国伙伴关系历程 |
二、东盟在联合国的身份与作用 |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政治合作 |
二、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安全合作 |
第三节 联大投票表决原则与投票情况 |
一、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原则 |
二、数据来源与统计说明 |
三、中国与东盟的联大投票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利益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联大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中国与东盟在联合国大会中的涉核决议 |
二、中国与东盟在涉核决议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多领域合作中的共同利益诉求 |
一、政治互信的持续增进 |
二、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 |
三、其他领域合作的现实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际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一致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强化主权的规范 |
一、主权平等规范及相关决议 |
二、民族自决与非殖民化原则及相关决议 |
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相关决议 |
第二节 限制主权的规范 |
一、维护人的尊严与促进人权及相关决议 |
二、反对通过制裁解决争端及相关决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利益与规范视角下中国与东盟投票立场相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分歧 |
一、涉及核问题决议中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歧 |
二、涉及中东问题决议中的国家政治利益分歧 |
三、涉及旅行自由权决议中的国家经济利益分歧 |
第二节 利益与规范的冲突 |
一、涉及批评他国人权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二、涉及禁止使用地雷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三、涉及暂停使用死刑决议的利益诉求与规范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基于中国与东盟联大投票实践的思考 |
一、“中国威胁论”与投票差异的非直接相关性 |
二、投票差异未削弱中国-东盟国际合作 |
三、美国因素对中国-东盟投票一致性的影响 |
第二节 深化中国-东盟国际议题合作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
一、优化中国-东盟制度建设与合作 |
二、提供更多优质国际公共产品 |
三、更加注重道义原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5)柬埔寨王国对华政策与中柬关系研究(1993-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研究方法 |
1、文章的整体结构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和不足点 |
1、创新点 |
2、不足点 |
第一章 柬埔寨对华外交政策及中柬政治合作 |
第一节 柬埔寨的外交政策及对华政策 |
一、柬埔寨的外交政策 |
二、柬埔寨的对华外交政策 |
第二节 中柬政治合作 |
一、双边政治合作框架不断完善、政治互信稳固 |
二、柬埔寨在中国东盟团结合作和地区争端问题解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三、柬埔寨与“一带一路”倡议 |
第二章 柬埔寨对华经济政策及中柬经济合作 |
第一节 柬埔寨对华经济政策 |
一、柬埔寨的对华经济政策 |
二、中柬两国双边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
三、中柬贸易合作的平台 |
第二节 中国在柬投资情况 |
一、中国对柬埔寨投资的特点 |
二、中国企业对柬埔寨直接投资趋势 |
三、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重点领域分析 |
四、柬埔寨引进中国投资的作用 |
五、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原因 |
六、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遇到的一些问题 |
第三节 中柬贸易合作 |
一、中柬贸易额的变化情况 |
二、中国与柬埔寨国际贸易的特点 |
三、中柬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四、中柬贸易合作的趋势 |
第四节 中国在柬援助情况 |
一、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史 |
二、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特征 |
三、中国对柬埔寨援助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中柬经济关系面临的风险 |
一、内部政治性暴力事件风险 |
二、政府违约风险 |
三、政府腐败风险 |
四、第三国政府干预风险 |
第三章 柬埔寨对华安全政策及中柬安全合作 |
第一节 中柬安全合作 |
一、中柬军事安全合作不断深化 |
二、中柬警务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
第三节 中柬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中柬安全合作面临的挑战 |
二、深化中柬安全合作的对策 |
第四章 柬埔寨对华人文交流政策及中柬人文交流合作 |
第一节 柬埔寨对华人文交流政策 |
第二节 中柬人文交流合作 |
一、教育领域的合作 |
二、佛教文化交流 |
三、柬埔寨媒体对中国的报道 |
四、中柬旅游合作 |
五、中柬医疗卫生合作 |
六、科技创新合作 |
第三节 中柬人文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 |
(一)冷战期间关系冷淡(1967-1991 年) |
1. 1967-1980 年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缓慢 |
2. 1980-1990 年印度与东盟关系冷淡 |
(二)冷战后关系发展迅速(1991-2012 年) |
1.印度“东向政策”的提出 |
2.印度-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关系的确立 |
(三)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2012 年-至今) |
1. 《印度-东盟纪念峰会愿景声明》的签署 |
2.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
二、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动因 |
(一)战略利益诉求 |
1.东盟是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战略支点 |
2.印度是东盟大国平衡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 |
(二)经济利益驱动 |
1.印度借鉴东盟先进经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
2.东盟利用印度的优势产业,弥补自身发展不足 |
(三)历史文化渊源深厚 |
1.源远流长的人文交流提升了双方的文化认同 |
2.相似的历史遭遇增强了彼此的亲近感 |
(四)共同的安全关切 |
1.共同打击国家分裂势力等传统安全威胁 |
2.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和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
三、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一)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 |
1.推进对话机制建设,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
2.促进贸易发展,提升经济合作水平 |
3.增强文化合作,重视侨民作用 |
4.拓宽合作渠道,加强防务安全合作 |
(二)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特点 |
1.浓厚的地缘政治色彩 |
2.经济合作的不平衡性 |
3.突出软实力的作用 |
四、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前景展望 |
(一)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1.战略利益不对称,政治互信不足 |
2.印度开放水平有限,贸易谈判困难重重 |
3.互联互通建设缓慢,影响合作水平 |
4.大国博弈激烈,挤压合作空间 |
(二)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展望 |
1.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不断深化 |
2.经贸合作遭遇瓶颈,但上行潜力巨大 |
3.海上安全合作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7)中国-柬埔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中柬双方贸易发展历程与合作潜力 |
2.2 中柬双方贸易合作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
2.3 借助区域合作平台发展中柬贸易 |
2.4 总体评价 |
第3章 理论基础分析 |
3.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3.2 国际贸易理论 |
3.3 自贸区经济效应相关理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柬埔寨经贸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
4.1 中柬经贸关系发展历史 |
4.2 中柬经贸合作现状 |
4.2.1 中柬经贸合作区域平台 |
4.2.2 直接投资分析 |
4.2.3 中柬贸易规模 |
4.2.4 中柬贸易结构 |
4.3 中柬贸易合作存在的不足 |
4.3.1 中国对柬埔寨直接投资增速缓慢 |
4.3.2 贸易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 |
4.3.3 贸易商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
4.4 中柬贸易现状成因分析 |
4.4.1 投资环境不成熟 |
4.4.2 柬埔寨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发展落后 |
4.5 小结 |
第5章 中柬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分析 |
5.1 中柬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分析 |
5.2 中柬两国竞争比较优势分析 |
5.3 中柬贸易互补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中柬两国经贸合作经济效应分析 |
6.1 GTAP模型 |
6.2 模型设定 |
6.3 模型结果分析 |
6.3.1 产业视角下的贸易效应分析 |
6.3.2 宏观经济效应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国家政府角度 |
7.2.2 行业商会角度 |
7.2.3 企业角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顺时代应发展,共建世界经济的新模式 |
1.1.2 抓机遇迎挑战,共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1.1.3 建设好发展好西南经济窗口的迫切需要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内容 |
1.2.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理论意义 |
1.3.3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法 |
1.5.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 |
1.5.3 比较分析法 |
1.5.4 数据来源 |
1.6 地缘经济联系研究的相关概念 |
1.6.1 地缘体 |
1.6.2 地缘关系 |
1.6.3 地缘经济 |
1.7 理论基础 |
1.7.1 地缘政治理论 |
1.7.2 国际分工理论 |
1.7.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
1.7.4 国家利益理论 |
第2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基本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条件 |
2.1.2 自然环境状况 |
2.1.3 社会经济发展 |
2.2 地缘经济联系的概况 |
2.2.1 贸易规模 |
2.2.2 商品贸易结构 |
第3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时空演变 |
3.1.1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时间演变 |
3.1.2 地缘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演变 |
3.2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时空演变 |
3.2.1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时间演变 |
3.2.2 地缘经济联系依赖度的空间演变 |
3.3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时空演变 |
3.3.1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时间演变 |
3.3.2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的空间演变 |
3.4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时空演变 |
3.4.1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时间演变 |
3.4.2 地缘经济联系产品结构优势度的空间演变 |
3.5 地缘经济联系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驱动机制分析 |
4.1 驱动机制的分析思路与框架 |
4.2 对传统经济利益的诉求 |
4.2.1 地缘优势 |
4.2.2 生产要素 |
4.2.3 地缘约束 |
4.3 对非传统经济利益的诉求 |
4.3.1 贸易自由 |
4.3.2 睦邻安邻 |
4.4 地缘经济联系驱动机制的综合分析 |
第5章 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5.1 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的建设 |
5.1.1 国际大通道的建设 |
5.1.2 加强交通、口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5.2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力 |
5.2.1 立足比较优势,谋划未来产业发展 |
5.2.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5.3 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
5.3.1 打造西南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
5.3.2 为云南经济腾飞注入推进剂 |
5.3.3 制度与机制为经济保驾护航 |
5.4 全方位构建贸易平台,拓宽贸易渠道 |
5.4.1 信息平台建设 |
5.4.2 交易平台建设 |
5.4.3 金融平台建设 |
5.4.4 科教平台建设 |
5.5 加强区域合作与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安全环境 |
5.5.1 共治共建共享良好的地缘安全环境 |
5.5.2 营造“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命运共同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相关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缘政治是当今政治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
1.1.2 湄公河流域国家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地缘共同体 |
1.1.3 近年来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发展态势扑朔迷离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
1.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研究方面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及拟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图 |
1.5.2 拟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环境 |
2.1.3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缘环境理论 |
2.2.2 地缘安全理论 |
2.2.3 非传统安全理论 |
2.2.4 相互依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解析 |
3.1 解析思路与框架构建 |
3.1.1 解析思路 |
3.1.2 框架构建 |
3.2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的历史变迁 |
3.2.1 冷战时期 |
3.2.2 冷战后至2013 年 |
3.2.3 2013 年至今 |
3.3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现状解析 |
3.3.1 域内地理环境 |
3.3.2 域际地缘关系 |
3.3.3 域外地缘结构 |
3.3.4 国别地缘政治环境分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 |
4.1 安全问题碎片化 |
4.1.1 传统安全问题依旧存在 |
4.1.2 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
4.2 域外地缘政治势力介入加剧 |
4.2.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印太战略的实施 |
4.2.2 印度“东进”政策的推进 |
4.2.3 日本地缘战略重心的转移 |
4.2.4 俄罗斯新时期在东南亚的活动 |
4.3 政治体制改革之路前景堪忧 |
4.3.1 域内多种政治力量的并存 |
4.3.2 西方国家的干预加强 |
4.4 域内问题国际化趋势显着 |
4.4.1 缅甸的民主化呈国际化趋势 |
4.4.2 越南与中国南海争端国际化 |
4.4.3 其他国际化动向 |
4.5 非政府组织活动频率增加 |
4.6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依赖源分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湄公河流域地缘政治环境变动的应对策略 |
5.1 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命运共同体 |
5.2 搭建非传统安全问题治理的跨境集约平台 |
5.3 阻断流域内问题的国际化方向发展势头 |
5.4 探寻域内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智慧推进路径 |
5.5 动态监测非政府组织(NGO)在流域内的活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四、越南和柬埔寨加强旅游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政治安全合作机制的建构研究[D]. 郑宽.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澜湄合作”中社会人文合作的建构研究[D]. 赖征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东南亚国家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D]. 龙宜欣.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4]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国大会投票实践研究(1991-2019)[D]. 魏冉. 外交学院, 2021(11)
- [5]柬埔寨王国对华政策与中柬关系研究(1993-2020)[D]. 马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印度-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研究[D]. 杨朝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国-柬埔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 丁一.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云南省与东盟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 高重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湄公河流域国家地缘政治环境发展态势与应对策略研究[D]. 普和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10]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