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朔,韩征,冯志刚,张道勇,李敬功,任继红,周立明,郭海晓,张昊泽,谷宇峰[1](2021)在《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新国标修订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资源储量管理与研究的基础。分类新国标(2020版)于2020年5月1日实施,在油气资源储量相关术语及定义、勘探开发阶段、分类框架以及数据发布原则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与补充。为进一步推进分类改革后的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工作及相关配套技术标准和评估规则的制修订,针对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与偏差,结合相关修订考量,对比了新老国标主要内容变化以及与《石油资源管理体系》(PRMS,2018版)的联系,分析了新国标出台对资源储量管理及估算的影响和意义。2020版国标主要在技术内容上精简了勘探开发阶段划分、简化了矿产资源储量类型与经济意义划分、增加了储量数据管理和发布的新要求,同时参考了与PRMS体系相类似的商业性概念。新国标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储量评估与管理成本,便于储量的社会认知,对于在新时期下提高油气储量管理水平、助力油气增储上产以及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国欣,何海清,梁坤,曾少华,田军,张国生,段晓文,刘军平,吴培红,徐小林[2](2021)在《我国油气资源管理改革与中国石油创新实践》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放宽油气勘查开采限制,实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推行竞争性出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国有油企面临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改革压力。深入了解油气资源改革动向,深刻剖析存在问题与挑战,对于国有油企改革管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在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油气资源管理历程、明确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中国石油主动适应改革,创新管理实践,探索形成的矿储与部署联动、矿储内部动态配置、新区评价与竞争获取、有效增储、储量价值评估和对外合作等六大机制,并基于国有油企实践,研究提出矿权退减需突出鼓励勘探发现原则、完善出让区块选区划设机制、完善储量动态管理与探采合一管理、构建油气资源储量市场服务体系、给予国有油企制度性安排等5点建议,以更好地助力国内油气业务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武建[3](2020)在《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所需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矿产资源的供给,直接影响着所在地乃至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中央和地方的越发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绿色矿山建设随之也被列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此外,随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2018年《江西省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等文件的颁布,矿业权出让管理制度改革不断走向深处,在对促进矿产资源市场配置,打造绿色矿山提出了要求。另外,伴随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推进,一大批资格资质被取消,也给矿产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形势下宜春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该区域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实际,进而查找在矿产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矿政开发管理实际从出让转让环节、审批环节、批后监管环节以及当前的重点工作绿色矿山建设等角度,就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简化审批流程、强化批后监管、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优势矿种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增强基层矿政管理工作人员对当前矿产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矿政管理政策了解,提升矿政管理理念,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确保当地的矿政管理政策符合矿业发展形势,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确保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两手抓、两不误。
刘东[4](2020)在《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每年度进行矿山的储量数据更新工作,有利于掌控到矿山企业矿产的真实资源储量和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矿产资源有效途径。论文以腾冲市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系统建设为总体目标,研究了储量更新的工作流程和数据交互格式。基于软件工程思想,通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等步骤,设计并实现了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使用Arc Engine作为开发引擎,能够完成年度数据的提交、储量数据的更新、信息预警以及生成报表等一系列操作,能够较好地支撑储量动态监测的工作,对储量信息进行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存储了大量的相关地质信息和图件报表,并设置了统一的编码格式将非结构化的数据与结构化数据进行对接,有利于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检索效率和信息的利用效率。系统能支持储量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矢,杨培[5](2020)在《浅析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参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和《联合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2009》(UNFC-2009),按照"有没有","有多少","有无价值","可采多少"的逻辑,梳理了固体矿产资源调查、勘查、评价和开采设计中的本质特征。采用EFG三轴(经济、可行性、地质)表述其特征,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潜在资源、资源量、基础储量、备用储量、储量(可采储量)5大类型,10个亚类。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相比,增加了"备用储量"类型和5个亚类。与以往不同,将经济轴(E)从高到低分为:1-经济的,2-期望经济的,3-暂不经济的。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模型与国际分类标准UNFC-2009能较好地对接起来,使之更好地应用到国家(或政府)矿产资源管理、矿山储量管理中,更好地应用到国家矿业权管理和国际矿业交流中。
曲俊利,孟刚,苗琦,姜航,陈敏,郭晶,黄梦洋[6](2020)在《我国省市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工作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作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工作开展以来为管理部门从事矿山企业资源储量合理利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手段。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精神,通过对部分省份管理工作实践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制度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完善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深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改革提供相关对策建议,更好地提升矿政管理水平。在当前阶段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工作进行加强完善:一是以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为契机,建立完善的储量动态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储量动态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工作质量;四是建立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机制;五是协调解决基层工作经费问题。
陈敏,孟刚,苗琦,王天元,曲俊利,葛维宁[7](2020)在《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掌握矿产资源家底、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梳理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内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当前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不清晰,储量管理定位被模糊;内部管理衔接不足,政府服务效率受影响;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缺失,矿产资源家底情况掌握不全面;监督管理不到位,储量报告质量有下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效能提升受阻碍等。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本文提出了理清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夯实矿产资源家底;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强化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提高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掌握程度;加强监管,完善储量报告质量保障机制;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等政策建议。
邓颂平,武建飞,李治君[8](2020)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提升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展示矿产资源储量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实现了储量评审备案、年度动用储量、年底储量统计全过程管理,包括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报盘系统、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C/S)、行政审批系统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专题应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专题应用等系统建设。概要介绍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归纳总结了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简要说明了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评审备案的工作流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雷霖,王卉,胡君,杨培,阮志桥[9](2020)在《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是管理国家矿产资源账户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年度性的矿政管理工作。从介绍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基本做法入手,分析在当前形势下,资源储量统计工作中所面临的未能统计湖北省全部查明资源家底、统计精细度不够、专项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未有效衔接、矿山年报质量不高等多项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从管理、机制、规则、系统、人员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提出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统计管理规则、做好专项调查的对接机制、增强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与措施。
胡清乐,熊继传[10](2020)在《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与GB/T 17766—1999对接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是中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性、纲领性技术标准,原分类标准(GB/T 17766—1999)在21年的运用过程中暴露了一些缺陷和问题,新的分类标准(GB/T 17766—2020)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笔者对新老分类标准就勘查阶段、资源储量类型划分依据的差别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新老分类标准资源储量类型对接的建议方案,并对若干特殊情形提出处理建议,可为资源储量管理部门制定新老标准储量类型对接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新国标修订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修订背景 |
2 修订内容与补充内容 |
2.1 范围 |
2.2 术语和定义 |
2.3 勘探开发阶段划分 |
2.4 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
2.5 简化经济意义划分 |
2.6 开发状态 |
2.7 使用与发布 |
3 20版国标与PRMS体系的对比 |
4 对储量评估、管理及发布的影响和意义 |
4.1 缩短储量提交时间,加快油气探明和开发速度 |
4.2 降低评估、管理成本,有利于社会认知 |
4.3 储量数据的管理与发布进一步规范 |
5 结语 |
(2)我国油气资源管理改革与中国石油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油气资源管理改革历程与成就 |
1.1 计划管理阶段(1949—1978年) |
1.2 计划向市场转型阶段(1979—1998年) |
1.3 市场管理体制稳定发展阶段(1999—2014年) |
1.4 市场化改革加速阶段(2014年以来) |
2 油气资源管理改革方向与国有油企面临的挑战 |
2.1 油气资源管理改革方向 |
2.2 国有油气企业面临的挑战 |
3 中国石油顺应改革的创新实践 |
3.1 建立矿储与部署联动机制 |
3.2 建立矿储内部动态配置(内部流转)机制 |
3.3 建立新区评价和竞争获取机制 |
3.4 建立健全公司有效增储机制 |
3.5 建立储量价值评价体系 |
3.6 建立公司对外合资合作机制 |
4 深化油气资源管理改革的几点建议 |
4.1 探矿权到期退减制度设计中要突出鼓励勘探发现原则或考虑采用经济手段调控 |
4.2 尽快完善出让区块的选区划设机制,并建立成交激励机制 |
4.3 对肩负国家重要责任的市场主体给予一定特殊制度安排 |
4.4 完善油气储量动态管理与探采合一管理 |
4.5 构建油气资源储量市场服务体系 |
5 结论 |
(3)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说明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矿产资源和矿产资源管理 |
2.1.2 净采矿权 |
2.1.3 生态文明和绿色矿山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矿产资源价值理论研究 |
2.2.2 矿产资源产权理论研究 |
2.2.3 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研究 |
第3章 宜春市矿产资源及开发管理现状 |
3.1 宜春市矿产资源概况 |
3.1.1 区域地质条件 |
3.1.2 资源赋存状况 |
3.1.3 优势资源介绍 |
3.2 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
3.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3.2.2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业务要求 |
3.2.3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情况 |
第4章 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采矿权市场建设滞后 |
4.1.1 一级市场“市场化配置”不足 |
4.1.2 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 |
4.1.3 “净采矿权”出让未落地 |
4.2 采矿权重审批轻监管 |
4.2.1 审批流程和登记要件加码 |
4.2.2 批后监管薄弱 |
4.2.3 绿色矿山建设迟滞 |
4.3 矿山基础工作不足 |
4.3.1 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不足 |
4.3.2 储量评审工作不到位 |
4.3.3 采矿权评估有待加强 |
4.4 优势矿种开发问题显现 |
4.4.1 地热水可持续利用隐现忧患 |
4.4.2 锂矿资源供应管控力度不够 |
第5章 推进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采矿权市场建设 |
5.1.1 提高一级市场的市场化配置程度 |
5.1.2 促进二级市场合理发展 |
5.1.3 完善“净采矿权”出让步骤 |
5.2 优化采矿权审批、强化批后监管 |
5.2.1 优化采矿权审批流程和登记要件 |
5.2.2 强化矿山的批后监管 |
5.2.3 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
5.3 规范矿山基础工作 |
5.3.1 加强地质勘查程度 |
5.3.2 完善储量评审工作 |
5.3.3 完善矿业权评估工作 |
5.4 加强对优势矿种开发与保护 |
5.4.1 加强温汤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5.4.2 强化对含锂资源的管控与扶持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3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 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实现 |
4.1 技术模块实现 |
4.2 系统功能实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我国省市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历史沿革 |
2 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
3 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法律基础薄弱,约束力不强 |
3.2 基层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矿山企业履行法定义务意识不到位 |
3.3 地质测量工作不到位,要求难以达到 |
3.4 基层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技术力量薄弱 |
3.5 基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储量核查经费存在困难 |
3.6 矿山储量动态监管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性不够 |
4 完善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制度的建议 |
4.1 进一步完善储量动态监管制度,提高矿山储量动态监管法律地位 |
4.2 建设储量动态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
4.3 加强督导检查,提高储量动态监测工作质量 |
4.4 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与其他制度的衔接研究 |
4.5 协调解决基层工作经费问题 |
5 结语 |
(7)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内容及现状 |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不清晰,储量管理定位模糊 |
2.2 内部管理衔接不足,政府服务效率受影响 |
2.3 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缺失,矿产资源家底情况掌握不全面 |
2.4 监督管理不到位,储量报告质量有下滑 |
2.5 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效能提升受阻碍 |
3 政策建议 |
3.1 理清政府与市场管理边界,夯实矿产资源家底 |
3.2 完善内部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3.3 强化固体矿产储量数据管理要求,提高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掌握程度 |
3.4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储量报告质量保障机制 |
3.5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效能 |
4 结语 |
(8)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背景 |
1 主要问题 |
2 目标定位 |
3 总体框架 |
4 技术架构 |
5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形成机制 |
6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业务流程 |
7 主要建设内容 |
8 结束语 |
(9)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基本情况 |
2 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储量表》未能统计全部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 |
2.2 统计工作精细度不够 |
2.3 国情调查成果与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未有效衔接 |
2.4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报质量不高 |
3 对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未建立湖北省资源家底“一本账”的管理制度 |
3.2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功能不适应管理新要求 |
3.3 闭坑制度执行不够,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 |
3.4 矿山核实和储量统计的规则不统一 |
3.5 有关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
3.6 统计管理和专项调查工作衔接机制欠缺 |
4 解决当前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问题的建议措施 |
(10)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与GB/T 17766—1999对接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老分类标准的主要差别和对接可行性分析 |
1.1 新老分类标准的主要差别 |
1.1.1 固体矿产资源勘查阶段有变化 |
1.1.2 资源量和储量类型划分的依据有变化 |
1.1.3 资源量和储量的分类体系有变化 |
1.2 新老分类标准对接的可行性分析 |
1.2.1 勘查阶段可以衔接 |
1.2.2 新老分类标准的分类依据可以对接 |
1.2.3 资源量和储量转换可以对接 |
2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对接的建议方案 |
2.1 储量的对接 |
2.2 内蕴经济资源量的对接 |
2.3 经济基础储量的对接 |
2.4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的对接 |
2.5 次边际经济资源量的对接 |
2.6 预测资源量的对接 |
2.7 几种特殊情形的处理建议 |
2.7.1 已压覆矿产资源及闭坑的残留矿产资源 |
2.7.2 湖北省几个特殊矿种的资源储量衔接问题 |
2.7.3 介于工业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的低品位矿 |
2.7.4 潜在矿产资源(过去的预测资源量) |
3 结论和建议 |
四、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新国标修订对比分析[J]. 张晨朔,韩征,冯志刚,张道勇,李敬功,任继红,周立明,郭海晓,张昊泽,谷宇峰. 中国矿业, 2021(10)
- [2]我国油气资源管理改革与中国石油创新实践[J]. 李国欣,何海清,梁坤,曾少华,田军,张国生,段晓文,刘军平,吴培红,徐小林.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2)
- [3]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武建. 南昌大学, 2020(03)
- [4]腾冲市矿山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浅析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其应用[A]. 刘矢,杨培.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20
- [6]我国省市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工作实践与思考[J]. 曲俊利,孟刚,苗琦,姜航,陈敏,郭晶,黄梦洋. 中国矿业, 2020(08)
- [7]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J]. 陈敏,孟刚,苗琦,王天元,曲俊利,葛维宁. 中国矿业, 2020(07)
- [8]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设计[J]. 邓颂平,武建飞,李治君.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20(03)
- [9]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工作的思考[J]. 雷霖,王卉,胡君,杨培,阮志桥.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2)
- [10]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2020与GB/T 17766—1999对接问题的探讨[J]. 胡清乐,熊继传.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