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路狂奔——中国电子商务在WTO浪潮中(论文文献综述)
李旻[1](2021)在《“网络用户隐私权”在跨境电商中的侵权法律适用研究》文中指出
桑润章[2](2021)在《《电子商务经济》慕课课程模拟交替口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王素云[3](2019)在《互联网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名词,与互联网有关的经济现象也并不是传统经济在虚拟经济中的一个简单映射。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变革传统国际贸易,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提出并大力发展“网络强国”战略,在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网页数、网站数以及互联网普及率等基础领域实现了快速提升,形成了高速互联的网络环境。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8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为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面对互联网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现有文献普遍认为互联网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这种影响的机理和作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分析。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互联网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机理是什么?再进一步,互联网能否成为我国外贸领域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呢?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解互联网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互联网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旨在从经济学视角探究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在系统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其一,总结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特点以及互联网在我国外贸领域的政策推进情况,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其二,本文从动力支撑、技术支撑和应用支撑三个角度进分析,包括宏观层面(国家)和微观层面(企业和消费者)探讨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的动力支撑,而技术层面(动力支持)和平台层面(模式)为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提供技术和模式支持。本文从全球贸易的角度分析互联网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影响,并提出在互联网条件下,全球价值链体系呈现互联网化、去中心化、服务化的特征。其三,从增量促进效应分析,本文借助冰山成本模型发现互联网通过降低贸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和扩展贸易市场的溢出效应提高贸易增量。从贸易结构优化效应分析,本文在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因素的作用,提出互联网通过降低对外贸易的门槛增加贸易参与者(主要是中小企业),以及通过变革服务贸易的内容和模式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其四,本文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引力模型等对上述增量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行实证。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互联网的开放、共享以及连接世界的功能与面向全球的国际贸易有一定的契合之处。互联网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从国家层面的重视、企业层面的创新应用以及消费者层面的支持,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平台特征促使全球范围内经济实现高度互联互通,各种资源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实现优化配置,这种高度联通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成为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二是互联网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中信息获取的方式。国际贸易主体、贸易流程以及贸易产品随着互联网应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机理,互联网从成本节约效应、溢出效应、异质性作用和结构优化作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三是基于2009-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对外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贸易总量分析,互联网对贸易量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互联网的发展显着提高了我国贸易总量、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但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不平衡性,互联网的出口效应显着大于进口效应。进一步,本文从我国货物贸易结构分析,实证发现互联网对货物贸易中初级品、中间产品、资本品、消费品的促进作用存在显着的异质性。四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证得出,互联网的发展对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份额的不断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支持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的同时,信息服务产品和数字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因此,面对“互联网+”发展背景,我国对外贸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对外贸易的结合,把互联网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优势,并结合相应的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杨涵[4](2018)在《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催生了很多新的经济,取得了不少成果,逐渐成为了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主要从事黑茶的经营与销售,通过长期的运营实践,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且在行业中取得了较大成就,拥有众多的客户群体。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白沙溪茶厂适应时代的潮流,期望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让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相关理论和4P营销理论做了相关介绍,给后续研究建立了结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白沙溪企业的基本情况,从白沙溪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分析该企业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找出白沙溪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的不足与现状,从社会环境变化、互联网时代中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变化、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三个方面指出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是白沙溪的必然需求。制定白沙溪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确定公司的运营目标、效益目标和产业目标,从电子商务平台营销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营销渠道、电子商务平台促销等方面出发,制定相应的策略。最后,确定白沙溪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制定生产保障、技术保障、财务保障、运营保障、人才保障、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等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文章针对白沙溪茶厂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相关营销策略研究,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并在研究白沙溪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过程中,深入结合了黑茶行业总体的发展现状,以此,期望文章的研究能够给有关的企业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及促进作用。
阮氏秋香[5](2018)在《电子商务促进越南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越南经济近几年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模式主要是以出口为导向型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利用电子商务促进越南对外贸易发展不但可以帮助越南企业在市场信息方面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传输对这些信息进行交流互通,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电子商务目前是全球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下,越南也不能置身事外。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起,越南也遭受巨大的影响,为了弥补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越南政府出台了许多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与此同时,越南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从而成为越南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之一。目前电子商务在越南教育、商业、旅游等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电子商务大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故此其对越南发展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越南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作为经济危机后复苏的动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越南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越南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难题。越南电子商务起步较慢,存在着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国家的管理不完善、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税收权、在线电子支付率低等问题,无法适应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的需求。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本人从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加上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借鉴,针对越南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越南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对外贸易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说明,在世界贸易信息化发展浪潮中,越南只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促进对外贸易,才能在全球对外贸易活动中有了主动权,才能促进越南对外贸易的发展。
姚磊[6](2017)在《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对制度性话语权的需求日益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而且是促进各国贸易投资自由化、强化经济治理的"中国版方案",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大经贸往来是基础,对外输出影响力是根本目标。从更深层次看,在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的同时,"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开放包容理念,可以团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抗衡,不仅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而且能够维护我国在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地缘经济利益,致力于打造以中国为轴心的政治经济联盟,从地区大国迈向世界大国。在此背景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海合会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谋篇布局的关键一步,一旦成功缔结自贸协定,不仅能为双方带来贸易增长空间,创造经济利益,而且将成为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进程中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旨在从经济学视角探究中海自贸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其一,分析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挖掘双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其二,估算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模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并对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进行深入探讨;其三,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说明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其不足。第二章为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分类,对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系统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状况,并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第三章为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论述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的背景与设想,系统分析谈判历程及暂停原因,并对重启谈判的动因进行全面阐述。第四章探讨了建立中海自贸区的经济基础。第一,分析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指出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再分析双方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第二,在总体介绍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基础上,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予以说明;第三,分析中国、海合会的贸易结构,再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双方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第四,阐述中海双方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情况,分析中国对海合会的投资流量和投资存量、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以及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等。第五章分析中海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变动情况。第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双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产品;第三,运用G-L指数计算中国和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归纳出双方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偏少的结论。第六章全面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第一,运用引力模型估计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第二,使用SMART模型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探讨关税削减带来的贸易效应,并测算其经济福利变化;第三,阐述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包括投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第四,分析中海自贸区的非传统收益。第七章系统分析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在政治方面总结出教派之争、大国博弈因素、恐怖主义猖獗和地缘政治斗争等四类因素;在经济方面提炼出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和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等三方面因素;同时,对文化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第八章是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第一,阐明新一代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的高要求;第二,对中海自贸区建设提出具体策略,保障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达到预期效果。第九章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归纳,说明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中海合作具备良好经济基础中海双方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优势产业较为鲜明,互补性较强。从贸易整体情况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贸易总额占到全球比重的十分之一以上。海合会能源出口型经济特征较为显着,大量出口石油及石化产品产生了巨额贸易顺差。从对外贸易开放度看,双方都有良好的上升势头,保持较高增长率。从贸易规模看,中海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逆差较为严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分析,一方面显示出中国出口对于海合会市场略微偏弱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显示出海合会出口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正在逐步增强。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从海合会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占到8成以上,中国对海合会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占到出口的9成以上,双边贸易结构非常稳定。在出口相似度指数方面,中海双方在欧盟的指数值较低,基本不存在出口产品的相似性情况。在贸易互补性指数方面,以中国为出口的中海贸易互补性指数具有增长趋势,以海合会为出口的海中贸易互补性指数表现较为稳定,双方贸易互补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增强趋势。在贸易结合度指数方面,显示中国出口同海合会市场之间联系较强,海合会出口同中国市场之间关系略弱,但在持续增强。从双边投资角度看,中国对海合会投资数额有所增长,但占全球的比重略有萎缩。从中国实际利用海合会投资的角度来看,规模很小。若能克服当前诸多阻碍因素,发展空间巨大。从中国对海合会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来看,规模持续扩张,成为经贸合作新亮点。二、中海双方各具优势产业和产品,产业间贸易为主体中海双边贸易各具优势,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体。其一,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测算中海双方的比较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稳步提升,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海合会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低位徘徊,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稳步提升;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以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说明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始崭露头角。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油气、矿产资源及其衍生的工业品等;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体现在生活用品、稀土矿产、工业制成品等方面。说明了海合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油气及石化产品等方面,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其二,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海双方由专业化分工创造的竞争优势情况。中国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不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高;海合会资源密集型产品指数较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指数进步有限,劳动密集型产品指数颇低。在中国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一定比例,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占比则微弱增长;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同时出现少量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说明中国在巩固低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开始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海合会指数最大的十位产品中,基本由资源密集型产品组成,资本技术密集型方面仅表现在石化类产品上;在指数最小的十位产品中,均匀分布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说明海合会除了油气和石化产品等具有竞争优势以外,其他产品基本都依靠进口。其三,在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方面,无论从工业制成品整体看,还是从双边贸易主要产品看,G-L指数都较低,表明中海双方在不同行业内具有各自优势,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间贸易占据主体地位。三、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尚可,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更受关注中海自贸区的建立将释放一定的双边贸易潜力,而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则更受关注。其一,引力模型证实,中海双边贸易存在"贸易不足"现象,贸易潜力有待挖掘。通过SMART模型推演,一方面可以看到随着中海自贸区关税削减幅度的深化,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贸易创造效应,且贸易转移效应也将扩大,贸易总效应呈上升趋势。中国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化产品和塑料、橡胶制品领域;而海合会扩大进口规模的行业则主要集中在纺织产品、贱金属制品和机械器具等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关税削减,关税收入明显下降,经济福利增加,但是经济福利增长较之关税收入损失来说都要小,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因此,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更多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其二,中海自贸区动态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投资效应,分成两大类:区内成员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区外非成员国对区内成员国的资本流动;第二,竞争效应,通过引进外部竞争对手,以开放倒逼改革,促使企业全面提升运营效率;第三,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区内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扩大市场份额,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另一方面,扩大的市场容量为挖掘市场潜力提供了机会。第四,经济增长效应,一方面将为区内企业利用国际知识存量创造条件,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另一方面区内的分工体系得以深化,会吸引区内外的资源流向人力资源部门,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其三,非传统收益成为建立中海自贸区核心利益之一。具体表现在:区内成员国拉近彼此之间政治关系,巩固信任基础;保持对外开放政策连贯性,担当自由贸易主义倡导者与拥护者;向世界发出自由贸易强烈信号,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中海可以通过互惠共赢巩固经贸合作关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示范效应;增强双方在国际谈判中的筹码;号召自由贸易支持者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立场上形成协调一致机制;构建一个经济更加繁荣、政治更加互信、安全更加稳定的周边环境。四、中海自贸区将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为保证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充分实现,需要对影响因素有全面的认识。在政治方面,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教派争斗复杂交织在所有阿拉伯国家内部,随时可能爆发冲突;欧盟、美国及印度等国都相当重视和海合会深化经贸互动,大国博弈争先恐后;恐怖主义猖獗带来的危害极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种族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复杂,地缘政治斗争尤为激烈。在经济方面,包括:其一,石化产业牵涉一国经济安全,能否最终完成产业链衔接,实现高效发展,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二,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潜力有限,油气进口价格很可能无法实现下降,中国企业恐难涉足油气产业的上游勘探资源,在劳务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等。其三,海合会经济制度的局限性较大,一方面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经济制度建设较为落后,规范化程度较低,投资环境堪忧。在文化方面,一方面文化融合是全球经济融合的基础,必须把握好一个适度原则。海合会需在弘扬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否则激进会引发动荡,拖沓则会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为避免对价值观产生过度影响,海合会在经贸领域采用"文化例外"原则积极保护伊斯兰文化。对于文化产品的特殊诉求,中海自贸区要针对"伊斯兰文化例外"设计更加灵活的条款。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综合运用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在对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各类指数分析方法和大量经济数据研究双方的贸易结构及其竞争性、互补性情况,再通过实证分析方法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两个角度,客观预测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和贸易效应。同时,对中海双边经贸合作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价值判断,为中海自贸区建设取得预期效果提供可靠的策略依据。二、注重切换微观与宏观分析视角。在微观方面,分析中海双方各自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探讨其产业内贸易水平情况;在宏观方面,对当前双方的贸易格局、贸易关系等进行充分阐述,全方位理解中海自贸区的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三、强调结合历史与现实分析规律。本文从历史方法中探寻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逻辑规律,查阅大量官方数据制成图表以解释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统计和计量工具的使用,有助于深入理解中海双边经贸合作的历史,充分认识其现实情况,展望发展前景。强调遵循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力求研究的客观准确性,增强说服力,有力支撑论点,使得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四、全面比较纵向和横向分析路径。为在本文充分发挥比较研究思想,突出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展开系统梳理和总结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中海自贸区建设条件。同时,为增强说服力,不仅从纵向角度展开动态分析,而且从横向角度进行静态分析,更加透彻地分析了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有利于提出更具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研究核心内容是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在静态层面重点阐述其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预测其未来贸易潜力;在动态层面主要探讨其投资效应、增长效应、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非传统收益视角下分析中海自贸区建设的贸易效应,拓展了研究的内容。二、实证方法的创新本文研究基于事前估计和事后估计的方法,不仅运用引力模型评估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而且运用世界银行SMART模型对中海自贸区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和福利效应等展开计算,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情况,全面深入地对其贸易效应进行系统预测,使得整个研究更具科学性。三、结论观点上的创新本文研究运用各类指数分析证明了中国与海合会之间存在良好的经济结构互补性,但是成立中海自贸区以后,无论从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来看,经济福利增长的幅度都不及关税收入损失的幅度,经济总效应是负值。对双方来说,中海自贸区的利益诉求将更多地体现在动态效应和非传统收益方面。
朱英哲[7](2017)在《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两大显着趋势,即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随着两大趋势的演进,全球贸易迅速增长,许多新兴经济体借全球化之便,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各国分歧复杂,WTO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新一代自贸区却以其跨地区、宽领域、速度快、约束性小、灵活性高、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各国政府更为推崇的方式。中国的双边及地区性自贸区建设启动较晚,但多边贸易谈判面临的困境使中国不得不重新对自贸区发展的必要性加以评估。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力的增强,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介入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意愿愈加强烈,近年来将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显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进程。自贸区战略的推进将是纾解国内经济困境、扩大地区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依托和实施平台。中国的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走过了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本文试图对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自贸区实践进行全面分析。文章对各主要自贸区的谈判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从政治、经济等多角度综合分析中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的内外动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在东亚地区自贸区建设的多方面成效,并归纳总结了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特点,也指出了当前自贸区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自贸区的建设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外贸易政策,它已经超脱了经济的范畴,成为一国获取国家利益,实现经济、政治、安全等多重战略诉求的重要依托和实施平台。鉴于自贸区战略的重要作用,本文还尝试对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未来规划和实施进行全面的思考,试图为中国自贸区战略更有效的推进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曹子瑛[8](2017)在《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关税壁垒在GATT及WTO的推动下大幅降低,贸易非效率性及与之相关的贸易成本对贸易增长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旨在消除跨境贸易中机制性障碍的贸易便利化问题逐渐进入发达经济体的视野。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货物贸易规模大幅缩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贸易便利化改革的行列中。可以说,对贸易便利化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潮流,也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面临金融危机的重创和振兴经济的紧迫需求,奥巴马政府在以往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基础上实施了新一轮贸易便利化改革并取得较好成效。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大国同样经受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严峻考验,贸易便利化也已经成为未来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站在“十三五”战略时期的新起点上,系统研究美国贸易便利化改革不仅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补充,而且对于尚处贸易便利化进程起步阶段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由七章构成。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从自由贸易理论、贸易成本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三方面梳理了贸易便利化问题的相关理论,为后文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奥巴马政府便利化改革背景及现实依据,深入分析了新一轮改革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动因,并归纳了美国政府制定改革方案的现实依据;第四章奥巴马政府便利化改革基本框架、内容及特点,在前章分析的现实依据基础上阐述了此轮改革的基本框架、梳理了出口促进、贸易融资、出口通关、货运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六个方面代表性改革措施、并从改革目标、范围、方向、内容以及举措方面总结了此次改革主要特点;第五章奥巴马贸易便利化改革成效及制约因素,依据改革内容构建了包含出口促进、贸易融资、出口通关等六方面便利化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评估了改革在提升美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的成效,利用贸易成本模型测算了改革在降低货物出口贸易成本的效果,定性分析了改革在促进金融危机后美国货物出口贸易增长方面的成效,并阐述了改革过程中所暴露的制约因素;第六章奥巴马贸易便利化改革出口增长效应分析,利用前文构建贸易便利化综合指标体系中的综合贸易便利化指标以及六个单项便利化指标,构建出口引力模型检验了改革措施在总体货物出口规模、主要出口产品出口流量、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绩效三方面的出口增长效应,并在测算美国货物出口潜力实现程度基础上分析了下一阶段美国货物出口贸易走势;第七章研究结论及启示,基于前文研究归纳出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并阐明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若干启示。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其一,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对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进行了现实验证:奥巴马政府通过贸易制度与政策优化和创新确实有效降低了美国货物出口贸易成本、扩大了出口规模、挖掘了出口潜力;同时表明,在非关税壁垒林立的世界中,推行贸易自由化仍然是实现贸易利益的明智选择;但在改革过程中,理解、尊重和包容历史因素的作用是重要的。其二,当今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唯有承担起大国责任,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推进稳定、均衡、可持续经济增长才能够最终有利于其货物贸易稳定发展。其三,此轮改革中,奥巴马政府把握时代和科技发展潮流,“以共享经济为理念的出口促进便利化改革”以及“以增强全球互联互通为目标的贸易基础设施便利化改革”对拉动货物出口增长的影响最显着。这一结果也表明,打破束缚、不畏成败、积极开展新制度的探索与实践是实现便利化改革红利的关键。其四,此轮改革执行结果与目标尚存一定差距,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两党分裂的政治现实、中央与地方分权治理的管理体制、赤字财政的长期压力等等国内体制因素制约了本轮改革的政策空间,而“逆全球化”风潮的再次兴起以及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难度的不断加大也为改革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新一届美国政府唯有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消除改革制约因素,才有可能最大限度获得改革红利。本文从上述研究结论中获得对未来中国发展对外贸易以及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的若干启示。首先,中国应担当大任,努力推动开放、均衡、包容与普惠的“新经济全球化”,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其次,中国政府应尽快完成贸易便利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在改革实践中以创新驱动便利化进程;第三,加速贸易促进体系现代化,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共享型政府;第四,改善基础设施质量,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以及地理联通、网络连通、人文联通和制度联通四个方面增进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特朗普时代”不仅美国货物出口贸易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中美经贸关系也并存着挑战与机遇。特朗普总统对“贸易公平与均衡”的强调、美国政治体制赋予总统的贸易政策灵活性、贸易部门核心内阁成员“反华”政策倾向均预示着中美贸易摩擦将有所升级。但美国基建投资政策为中美经贸合作提供无限商机,2017年4月初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海湖庄园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未来中美关系稳定前行定下良好基调。中国政府应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经贸关系。
马学礼[9](2016)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东亚经济合作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进程,本文仅是对这一进程的技术性解释。区域经济合作原本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但由于未能考虑到政治因素的重要性,因而难以刻画其全貌。事实上,各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时不仅要权衡经济得失,也要权衡政治得失,不仅遵循市场逻辑,也遵循权力逻辑,可见,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视点。依循这一思路,本文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而鉴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危机驱动型”特点,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历程分为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起步期(19972009年)和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深化期(2009年以来)两大阶段,分阶段地考察了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本文的根本目的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思考区内外博弈约束下区域公共产品得到有效供给的条件;第二,思考两次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结果及其成因;第三,思考地区实力格局转换背景下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立意、已有研究及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第2章“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对全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本文中的“东亚经济合作”并非泛指东亚地区内任何时期、任何形态的合作,而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90年代后期正式启动、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理想目标的经济外交实践。其次,论文对区域经济合作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并发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明显强于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区域公共产品理论正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区域层次的拓展和应用。最后,论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渊源、脉络和局限性进行了简单介绍。第3章“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贯穿全文的理论主线。首先,论文阐述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通过剖析“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界定了产品的供给模式、扩展了产品公共性的判断标准、明确了产品的形态和内容,进而将上述概念操作化,使其适用于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其次,论文用“预期收益”、“供给成本”和“外部性”三个要素刻画出单个国家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决策变量,并赋予它们新的理论含义。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为切入点,强调非平等的成本分担、非均衡的收益分配和域外大国介入的阶段性,从根本动力、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方面尽可能地完善了区域公共产品理论,论证了各国实现合作供给的条件,即:在厘清不同国家收益敏感性和成本敏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重塑各国的成本-收益结构;承认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相关性,妥善应对其介入。第4章“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是对1997年后十余年间东亚经济合作历史的理论解读。首先,论文分析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起因,指出这是区域公共产品需求不断“发酵”的必然结果。其次,考察了本阶段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容和特点,即: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是供给重点,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是其“副产品”,两者都呈现出明显的“质次价廉”特征。随后,论文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本阶段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效,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面条碗效应”,但东亚公共产品供给确实较大地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因而是相对成功的。最后,论文分析了实现相对成功供给的三条原因:各供给方都以绝对收益为主要关注点;供给的总体成本较低,且大国的选择性激励降低了小国的个体成本;外部性较小,且“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美国的有限介入较好地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在化。第5章“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是对2008年后东亚经济合作困境的理论解释。首先,论文考察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经济一体化趋势,以及该趋势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进而区分了东亚对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然而,现实问题是,东亚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进程都陷入了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成因有三个方面:各国对相对收益的竞争削弱了供给的根本动力,高昂的供给成本强化了供给的内部约束,美国的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约束。最后,论文考察了东亚各国为突破“优质化”困境所采取的策略:RCEP已经成为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在成为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二者都对突破困境有一定帮助,但相比之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更为积极。第6章“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对未来东亚经济合作趋势的理论预测。论文首先明确了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即:供给主体的范围已不可避免地泛化到东亚之外,实现“纯粹东亚”供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类区域公共产品将形成多层次共存且无法相互替代的局面;供给机制将更加多元化且长期并进。但我们不能确定的是:东盟能否继续充当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心,中日之间的供给竞争将走向何方,美国主导的“亚太化”供给发展前景如何。最后,要实现区域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就必须将已然分化的预期收益再整合,促使主要大国承担更多的供给成本,在TPP、RCEP和“海上丝路”三大供给平台的竞争与互融中将外部性内在化。第7章“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是对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理论思考。在崛起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双重身份下,我国能否有效提升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是否有着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以解决供给意图和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否选择合乎实际的供给策略以协调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化解现实中的具体风险。但无论如何,“大周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走向强国之路的战略依托带,我国应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从而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郝进[10](2015)在《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都在变化中,它对现实生活的穿透力,不仅仅表现在天文数字般的商业数据上,更表现在对公众消费的习惯的强大颠覆上。从虚拟商场购物已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衣食住行均可在这个互联网提供的虚拟市场上来实现,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解决所有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与物。而为了顺应这一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逐步从传统的商业模式跳脱出来,加入新的电子商务大战当中。现如今一个完全脱离网络、远离电子商务大环境的企业是很难在新的经济体系下的市场环境内生存和发展。近年来竞争愈来愈激烈,价格透明,群雄鼎立,又有不断有新秀崛起,要想在这个行业傲视群雄,让企业在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长远的发展。因此,为企业量身构建一套顺应电子商务大环境发展的营销策略尤为重要。本文以电子商务环境背景下的百橙电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及市场细分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同业资料及文献;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竞争态势矩阵(CPM)等工具,对百橙公司营销策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运用SWTO工具分析了了百橙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问题;利用4Ps理论制定出百橙公司优化后的营销策略和保障策略。本论文的重点是通过对百橙公司环境分析制定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营销策略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完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营销策略指向性,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体验感和黏性度,从而提高公司的销售额、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论文的难点在于相关业务资料数据不详细,数据的查阅工作量较大,可参考比例较少。电子商务背景下垂直领域中企业营销策略方面有很高的差异化,相关大数据涉及商业机密,不利于完整收集,在论文的数据分析方面带来了困难。论文的创新点是百橙电商公司在垂直领域中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业务结构,通过产品、定价、渠道、促销推广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营销策略优化方案。综合来讲,促使笔者发现新的机遇,初步构定出突破瓶颈的新模式,为公司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论文通过对百橙电商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利于百橙公司在产品结构、定价机制、促销机制、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完善,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百橙电商公司在这个大的电商环境中的生存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同时,论文研究的制定的营销策略,对百橙公司未来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也为其他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二、网路狂奔——中国电子商务在WTO浪潮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路狂奔——中国电子商务在WTO浪潮中(论文提纲范文)
(3)互联网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经济 |
二、互联网与对外贸易 |
第三节 互联网与国际贸易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理论角度研究 |
二、实证角度研究 |
三、应用角度研究 |
四、综合评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互联网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网络经济理论 |
一、网络经济的发展脉络 |
二、网络经济运行的逻辑 |
三、互联网与经济新形态 |
第二节 国际贸易成本理论 |
一、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
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成本 |
三、国际贸易成本中的信息成本 |
第三节 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 |
一、贸易理论脉络简要回顾 |
二、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 |
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贸易中介的融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应用背景分析 |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分析 |
二、我国互联网应用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实分析 |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挑战 |
第三节 互联网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应用环境分析 |
一、互联网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应用的经济环境分析 |
二、互联网在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应用的政策环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的动力支撑 |
一、国家层面:对互联网战略重视 |
二、企业层面:互联网跨国企业崛起 |
三、消费者层面:消费者异质性显着 |
第二节 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的技术支撑 |
一、互联网技术特点与国际贸易的契合 |
二、互联网平台对贸易模式的扩展 |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的应用支撑 |
一、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的新优势 |
二、互联网与国际贸易中跨国企业价值链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机理 |
第二节 影响路径一:贸易增量促进效应 |
一、贸易增量促进效应的理论基础 |
二、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成本的降低 |
三、溢出性效应:贸易市场的扩展 |
第三节 影响路径二:贸易结构优化效应 |
一、贸易结构优化效应的理论基础 |
二、异质性作用:贸易参与者变化 |
三、结构优化作用:服务贸易的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互联网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及变量测度 |
一、引力模型 |
二、研究变量及模型设定 |
三、变量测度 |
四、数据来源及描述 |
第二节 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量的影响 |
一、互联网对我国贸易总量的实证分析 |
二、互联网对我国出口贸易量的实证分析 |
三、互联网发展对我国进口贸易量的实证分析 |
四、实证结果汇总 |
第三节 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 |
一、互联网对我国货物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
二、互联网对我国服务贸易量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普及 |
二、积极推进“互联网+外贸”的进一步融合 |
三、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出口竞争力 |
四、把互联网作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突破口 |
五、加强全球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推进网络一体化的市场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现状分析 |
2.1 白沙溪茶叶公司概况 |
2.2 白沙溪茶叶公司市场环境分析 |
2.2.1 政治和法律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文化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现状与问题 |
2.3.1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现状 |
2.3.2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管理的问题 |
2.4 白沙溪茶叶公司加强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的必要性 |
2.4.1 社会环境的变化 |
2.4.2 互联网时代中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 |
2.4.3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
第3章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制定 |
3.1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目标 |
3.1.1 运营目标 |
3.1.2 效益目标 |
3.1.3 产业目标 |
3.2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产品策略 |
3.2.1 产品品牌策略 |
3.2.2 产品开发策略 |
3.2.3 产品组合策略 |
3.2.4 产品视觉策略 |
3.3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商务平台价格策略 |
3.3.1 新产品定价策略 |
3.3.2 差别定价策略 |
3.3.3 组合定价策略 |
3.4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渠道策略 |
3.4.1 借助第三方B2C交易平台 |
3.4.2 开发B2C及B2B黑茶交易平台 |
3.4.3 探索O2O模式 |
3.5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促销策略 |
3.5.1 电商活动策略 |
3.5.2 口碑营销策略 |
3.5.3 体验营销策略 |
3.5.4 宣传推广策略 |
第4章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实施与保障 |
4.1 白沙溪茶叶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实施 |
4.1.1 完善组织体系 |
4.1.2 制定实施步骤 |
4.1.3 管控实施过程 |
4.2 白沙溪茶叶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4.2.1 生产保障 |
4.2.2 技术保障 |
4.2.3 运营保障 |
4.2.4 财务保障 |
4.2.5 人才保障 |
4.2.6 政策保障 |
4.2.7 制度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电子商务促进越南对外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 |
1.2.2 关于电子商务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 |
1.2.3 对越南现阶段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发展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促进作用的相关理论及机制分析 |
2.1 有关交易成本的分析 |
2.1.1 交易成本的概念 |
2.1.2 在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交易成本的机制分析 |
2.2 对外贸易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
2.2.1 对外贸易发展的大势所趋 |
2.2.2 电子商务是能够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
2.2.3 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能够使客户大量的增加 |
2.3 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
2.3.1 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贸易中功能 |
2.3.2 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
2.3.3 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对外贸易活动 |
第三章 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
3.2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
3.3 阿里巴巴成功案例分析 |
3.3.1 阿里巴巴发展现状 |
3.3.2 阿里巴巴的成功因素 |
3.3.3 阿里巴巴成功因素给越南电子商务企业带来的成功经验 |
第四章 越南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越南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4.1.1 越南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4.1.2 越南电子商务基础设施 |
4.1.3 越南电子商务人力资源 |
4.1.4 越南电子商务发展潜力 |
4.1.5 越南电子商务政策和法律环境 |
4.2 越南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4.2.1 越南2016年货物进出口概况 |
4.2.2 越南对外贸易市场分布 |
4.3 越南对外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 |
4.3.1 越南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情况 |
4.3.2 越南电子商务应用的方式 |
4.3.3 越南外贸活动中使用公共在线服务的现状 |
4.4 越南利用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1 对外贸易发展尚不充分 |
4.4.2 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运用不够 |
4.4.3 电子商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尚不明显 |
4.4.4 主要原因分析 |
第五章 越南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
5.1 政府层面的对策和建议 |
5.1.1 构建与完善外贸领域应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
5.1.2 不断加强越南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
5.1.3 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 |
5.2 行业协会的对策和建议 |
5.2.1 指导企业做好电子商务方面的规划 |
5.2.2 建立行业电子商务标准 |
5.2.3 加强人才和软件方面的建设 |
5.3 企业层面的策略 |
5.3.1 强化应用电子商务的主动意识 |
5.3.2 培养和吸纳电子商务优秀人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及其不足 |
第二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形式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类 |
三、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 |
一、关税同盟理论 |
二、自由贸易区理论 |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概述 |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的拓展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主要发展 |
第四节 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研究方法综述 |
一、事前研究方法综述 |
二、事后研究方法综述 |
三、对研究方法的综合点评 |
第三章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及其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进程的战略设想 |
一、加快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进程的背景 |
二、加快实施中海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 |
一、中国海合会经贸合作起始阶段 |
二、中海自贸区谈判历程回顾 |
三、中海自贸区谈判暂停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重启谈判的动因分析 |
一、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双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直接体现 |
二、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关键步骤 |
三、重启中海自贸区谈判是保障双方能源安全的理性选择 |
第四章 中海自贸区建立的经济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中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一、中国海合会国际贸易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
三、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开放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规模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规模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强度变化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一、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贸易结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海合会投资情况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海合会贸易比较优势竞争力分析 |
一、比较优势的内涵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概念和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海合会对外贸易竞争力分析 |
一、新贸易理论与贸易专业化内涵 |
二、贸易专业化指数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海合会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 |
一、产业内贸易的内涵 |
二、产业内贸易水平算法 |
三、中国海合会G-L指数分析 |
第六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 |
第一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潜力估算 |
一、引力模型介绍 |
二、计量模型设置 |
三、贸易潜力估计 |
第二节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基于WITS—SMART的模拟分析 |
一、SMART模型介绍 |
二、SMART模型的估算方法 |
三、中国海合会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关税的行业分布概况 |
四、中海自贸区的贸易增长潜力及福利效应估算 |
第三节 中海自贸区的动态效应 |
一、中海自贸区投资效应 |
二、中海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 |
三、中海自贸区的其他动态效应 |
第四节 建立中海自贸区创造的非传统收益 |
第七章 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教派之争 |
(二) 大国博弈因素 |
(三) 恐怖主义猖獗 |
(四) 地缘政治斗争 |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两国石化产业的合作较为关键 |
(二) 中国实质性经济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
(三) 海合会经济结构及制度的局限性 |
三、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
(一) 文化融合是经济融合的基础 |
(二) 适用"文化例外"原则 |
第八章 推动中海自贸区建设的策略建议 |
一、对建设目标制定高标准 |
(一) 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诞生背景 |
(二) 贸易投资新规则的特征 |
(三) 立足高标准建设中海自贸区 |
二、推动下一步建设的具体策略 |
(一) 注重自贸区协议互利共赢特性 |
(二) 深化双边能源贸易与合作 |
(三) 将沙特视为自贸区前进的突破口 |
(四) 与RCEP谈判形成联动 |
(五) 妥善处置地缘政治问题 |
(六) 巩固中海双边互信关系 |
(七) 拓展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合作 |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由贸易区 |
2.1.2 东亚地区 |
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
2.2.1 关税同盟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章 中国东亚地区自贸区战略推进的动因 |
3.1 中国东亚地区自贸区战略推进的外部动因 |
3.1.1 多边贸易体制进展缓慢 |
3.1.2 自贸区发展成为新的趋势 |
3.1.3 东亚地区战略地位凸显 |
3.2 中国东亚地区自贸区战略推进的内部动因 |
3.2.1 自贸区战略的经济动因 |
3.2.2 自贸区战略的安全动因 |
3.2.3 自贸区战略的政治动因 |
第4章 中国东亚地区自贸区战略实施现状 |
4.1 中国自贸区建设整体概况 |
4.2 东亚地区不同层次的自贸区 |
4.2.1 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4.2.2 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4.2.3 中韩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 |
4.3 中国东亚自贸区的主要特点 |
4.3.1 多层次宽领域的自贸网络雏形初显 |
4.3.2 谈判方式循序渐进协定内容由浅入深 |
4.3.3 双边谈判与区域性谈判同步进行 |
第5章 中国东亚地区自贸区建设成效与问题 |
5.1 自贸区建设的成效 |
5.1.1 经济效应 |
5.1.2 政治效应 |
5.1.3 社会效应 |
5.2 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1 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
5.2.2 协定内容深入程度不够 |
5.2.3 指导战略不够系统 |
5.2.4 实际经济效果有限 |
第6章 推进中国东亚自贸区战略的思考 |
6.1 关于战略目标的定位 |
6.2 关于谈判对象选择 |
6.3 关于协定内容和规则制定 |
6.4 关于战略推进步骤 |
6.4.1 短期路径 |
6.4.2 中期路径 |
6.4.3 远期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与外延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贸易便利化”进展分析 |
1.3.2 “贸易便利化”理论研究 |
1.3.3 “贸易便利化”改革成本与收益 |
1.3.4 “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估 |
1.3.5 “贸易便利化”改革影响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 |
1.5.2 不足 |
2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便利化的本质 |
2.1.1 自由贸易理论 |
2.1.2 自由贸易理论与贸易便利化 |
2.2 贸易成本理论——贸易便利化的机制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通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冰山运输成本理论 |
2.2.4 贸易成本与贸易便利化 |
2.3 制度变迁理论——贸易便利化的现状与未来 |
2.3.1 制度变迁理论 |
2.3.2 制度变迁理论与贸易便利化 |
本章小结 |
3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背景及现实依据 |
3.1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背景 |
3.1.1 全球兴起贸易便利化改革浪潮 |
3.1.2 出口增长再次成为美国经济复苏动力 |
3.1.3 美国经济霸权与贸易竞争力面临挑战 |
3.1.4 美国出口企业提出强烈利益诉求 |
3.1.5 美国贸易便利化现状亟待改进 |
3.2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现实依据 |
3.2.1 出口促进力度不足,电子政务平台不便利 |
3.2.2 融资产品认知度低,可获性及易获性不足 |
3.2.3 出口管制规则复杂,通关效率有待提高 |
3.2.4 货运设施发展滞后,出口运输成本高企 |
3.2.5 互联网设施发展缓慢,网络安全面临威胁 |
3.2.6 国内外规则繁杂不一,海外营商环境缺乏公平 |
本章小结 |
4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框架、内容与特点 |
4.1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基本框架 |
4.2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
4.2.1 出口促进便利化改革措施 |
4.2.2 贸易融资便利化改革措施 |
4.2.3 出口通关便利化改革措施 |
4.2.4 货运基础设施便利化改革措施 |
4.2.5 信息基础设施便利化改革措施 |
4.2.6 制度环境便利化改革措施 |
4.3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主要特点 |
4.3.1 改革目标更系统范围更广泛 |
4.3.2 改革方向更明确内容更深入 |
4.3.3 改革举措更具创新性 |
本章小结 |
5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成效与制约因素 |
5.1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成效 |
5.1.1 提升美国货物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成效分析 |
5.1.2 降低美国货物出口贸易成本成效分析 |
5.1.3 促进美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成效分析 |
5.2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的制约因素 |
5.2.1 美国政治制度牵绊改革推行 |
5.2.2 巨额财政债务压力长期存在 |
5.2.3 “逆全球化”增添贸易环境不确定性 |
5.2.4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难度增加 |
本章小结 |
6 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出口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设定 |
6.1.1 引力模型简介 |
6.1.2 基础出口引力模型的设定 |
6.1.3 模型形式的确定 |
6.2 贸易便利化改革出口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6.2.1 贸易便利化改革对美国总体货物出口流量的影响 |
6.2.2 贸易便利化改革对美国主要出口货物出口流量的影响 |
6.2.3 贸易便利化改革对不同规模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
6.3 美国货物出口潜力的实现及未来出口贸易走势 |
6.3.1 货物出口潜力模型设定 |
6.3.2 贸易便利化改革时期美国货物出口潜力的实现 |
6.3.3 “特朗普时代”美国货物出口贸易走势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此轮改革是对便利化理论的现实验证 |
7.1.2 推进世界共同繁荣与进步乃共赢之举 |
7.1.3 制度优化与创新已逐渐释放改革红利 |
7.1.4 内部障碍与外部制约滞缓改革进程 |
7.2 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
7.2.1 推动开放、均衡与包容的新经济全球化 |
7.2.2 加快便利化顶层设计,鼓励便利化制度创新 |
7.2.3 加速贸易促进体系现代化,打造服务型政府 |
7.2.4 改善基础设施质量,增进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 |
结束语 |
英文缩略表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立意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解释 |
2.1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概念:研究范围的界定 |
2.1.1“区域”与“东亚”:概念的界定 |
2.1.2“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
2.1.3 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基本特征 |
2.2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解释 |
2.2.1 国际经济学的解释 |
2.2.2 国际政治学的解释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2.3 国际政治经济学解释的新发展: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
2.3.1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渊源 |
2.3.2 区域公共产品的理论脉络 |
2.3.3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产品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公共产品的关系 |
3.1.1 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3.1.2 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区域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3.1.3 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优质化 |
3.1.4 区域经济合作公共产品分析框架的简要说明 |
3.2 区域公共产品的逻辑内涵 |
3.2.1“区域”的逻辑内涵: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的界定 |
3.2.2“公共”的逻辑内涵:产品公共性的三维判断标准 |
3.2.3“产品”的逻辑内涵:供给客体的形态与内容界定 |
3.3 本文对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1 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3.2 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界定 |
3.4 国家层面: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与约束 |
3.4.1 预期收益: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动力 |
3.4.2 供给成本: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内部约束 |
3.4.3 外部性: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约束 |
3.5 国际层面:区域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实现条件 |
3.5.1 供给机制:连接各供给主体的制度安排 |
3.5.2 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跨越” |
3.5.3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收益条件 |
3.5.4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条件 |
3.5.5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性条件 |
3.6 实现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建议 |
3.6.1 选择合适的供给模式、创设合理的供给机制 |
3.6.2 国家异质性和利益相关性决定了具体的供给途径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进展及成效 |
4.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1.1 东亚经济合作的酝酿、探索与启动 |
4.1.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4.2 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4.2.1 东亚贸易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2.2 东亚投资类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 |
4.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与成效 |
4.3.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
4.3.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总体评估 |
4.3.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成效的实证检验 |
4.4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成功的实现条件 |
4.4.1 收益条件:稳定的预期收益与绝对收益关注占主导 |
4.4.2 成本条件:总供给成本较低与大国的选择性激励 |
4.4.3 外部性条件:“开放的区域主义”与美国的有限介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及突破 |
5.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变化 |
5.1.1 全球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合作深化的动因 |
5.1.2 深度合作趋势与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的产生 |
5.1.3 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和判定标准 |
5.1.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一般需求和重点需求 |
5.2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1 东亚高质量贸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2.2 东亚高质量投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 |
5.3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 |
5.3.1 收益原因:相对收益竞争弱化了供给的根本动力 |
5.3.2 成本原因:供给成本高昂强化了供给的内部制约 |
5.3.3 外部性原因:美国全面介入强化了供给的外部制约 |
5.4 东亚高质量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突破 |
5.4.1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东盟主导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尝试 |
5.4.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前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
6.1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确定性 |
6.1.1 供给主体广泛化且不可避免 |
6.1.2 供给产品多层次化且无法相互替代 |
6.1.3 供给机制多元化且长期并进 |
6.2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前景的不确定性 |
6.2.1 东盟:供给中心地位的不确定性 |
6.2.2 中日关系:竞争性供给影响的不确定性 |
6.2.3 美国:TPP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 |
6.3 东亚区域公共产品可持续供给的决定因素 |
6.3.1 收益因素:预期收益分化下的再整合 |
6.3.2 成本因素:大国与强国率先支付的重要性 |
6.3.3 外部性因素:竞争与互融中的外部性内在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选择 |
7.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定位 |
7.1.1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双重身份 |
7.1.2 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
7.2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 |
7.2.1 将国内经济转型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结合起来 |
7.2.2 将深化对外开放与引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统一起来 |
7.2.3 以重点供给某些产品为突破口,逐步向全面供给拓展 |
7.2.4 以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为立足点,逐步向全球层次过渡 |
7.3 我国参与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
7.3.1 加快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合作机制 |
7.3.2 渐进提高供给机制的制度化水平 |
7.3.3 警惕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则风险 |
7.3.4 全面优化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SWOT分析法 |
2.2 市场细分理论 |
2.2.1 市场细分的选择标准 |
2.2.2 市场细分目的 |
2.2.3 目标市场理论 |
2.2.4 市场定位理论 |
2.3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3.1 4Ps营销理论概念 |
2.3.2 4Ps理论框架 |
2.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营销理论 |
2.4.1 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模式 |
2.4.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营销组合 |
2.5 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的整合研究 |
2.5.1 国内研究现状 |
2.5.2 国外研究现状 |
2.5.3 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营销的整合重点 |
3 百橙电商公司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百橙电商公司概况 |
3.1.1 公司背景 |
3.1.2 人员结构 |
3.1.3 业务范围 |
3.2 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现状 |
3.3 百橙电商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 产品方面的问题 |
3.3.2 定价方面的问题 |
3.3.3 营销渠道方面的问题 |
3.3.4 促销推广方面的问题 |
3.4 百橙电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4.1 百橙电商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3.4.2 产业环境分析 |
3.4.3 竞争态势矩阵(CPM)分析 |
3.5 百橙电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5.1 百橙电商公司经营的内部优势 |
3.5.2 百橙电商公司经营的内部劣势 |
3.6 SWOT分析 |
3.6.1 SWOT校验分析表 |
3.6.2 优势—机会(SO)分析 |
3.6.3 劣势—机会(WO)分析 |
3.6.4 优势—威胁(ST)分析 |
4 百橙电商公司的的市场定位 |
4.1 市场细分 |
4.1.1 区域细分 |
4.1.2 人.因素细分 |
4.1.3 心里细分 |
4.1.4 行为细分 |
4.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3 市场定位 |
5 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组合策略 |
5.1 产品策略 |
5.1.1 多种产品组合策略 |
5.1.2 差别化产品策略 |
5.1.3 针对大客户的 4P、4C组合策略 |
5.2 渠道策略 |
5.2.1 代理销售 |
5.2.2 合作商销售 |
5.2.3 媒体营销 |
5.3 产品定价策略 |
5.3.1 不同产品类别的分级、折扣定价策略 |
5.3.2 不同消费群体的分级、声望定价策略 |
5.4 促销推广策略 |
5.4.1 传统促销推广策略 |
5.4.2 新媒体促销推广策略 |
5.4.3 人员促销推广策略 |
6 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加强企业运行机制建设 |
6.1.1 加强物流管理建设 |
6.1.2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6.1.3 加强客户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
6.1.4 加强企业组织建设 |
6.2 营销人员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考核对象和周期 |
6.2.2 考核指标的方式、主体、权重的方案设计 |
6.2.3 考核表设计 |
6.3 完善营销人员的激励体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网路狂奔——中国电子商务在WTO浪潮中(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用户隐私权”在跨境电商中的侵权法律适用研究[D]. 李旻.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2]《电子商务经济》慕课课程模拟交替口译项目报告[D]. 桑润章.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互联网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动因、机制与效应研究[D]. 王素云.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10)
- [4]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研究[D]. 杨涵. 湖南大学, 2018(01)
- [5]电子商务促进越南对外贸易发展研究[D]. 阮氏秋香. 广西大学, 2018(01)
- [6]中海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D]. 姚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7]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D]. 朱英哲. 山东大学, 2017(01)
- [8]奥巴马政府贸易便利化改革研究[D]. 曹子瑛.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以贸易投资合作为例[D]. 马学礼. 吉林大学, 2016(08)
- [10]百橙电商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D]. 郝进.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