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扩招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与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陈沛酉[1](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2](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叶杰[3](2016)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绩效评价 ——绩效生成过程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和其它公共政策一样,就其生产过程而言,也和其他产品相同,需要经历投入、生产和产出的基本过程,即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组成部分投入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经过特定组织和特定流程对上述资源的整合加工,最终产出公共产品。然而,从根本上说,政府与其它诸如盈利性机构的组织具有本质区别,因而作为政府行政重要手段的公共政策生产过程及其绩效,也与一般组织的生产活动及其绩效有着本质区别。其本质区别就在于公共政策必须符合公共价值,符合公众期待。因此,在构建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框架时,必须考虑公共价值,并将其作为根本性问题予以对待。具体来说,在政府和社会对公共政策进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在运用政治合法性、技术性知识和支撑性制度安排时,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价值;政府和特定组织在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整合、加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时,不能违背特定公共政策的公共价值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管理意义上的效率最大化;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绩效环节后,理论上讲,公共政策的产出就是符合公共价值的政策绩效。因此,在构建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框架时,必须要将公共价值和公共政策的投入绩效、生产绩效和产出绩效结合起来。扩招政策的公共价值诉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实施扩招政策中从政府和社会吸纳各类资源,经过自身的加工整合,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整个过程,都必须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基于扩招政策绩效生成过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共价值标准,本文确立了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扩招政策投入绩效、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的绩效标准。进一步地,依据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方面的绩效标准,确立了高校当年各类人口占当年社会总人口的比例等二十三个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TOPSIS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基尼系数及其结构分解、变动分解技术评价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投入绩效、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在扩招政策的投入绩效的综合水平评价方面,其基本结论包括:第一,从相对接近度的数据来看,1998年到2013年的数值呈现出“快速增长到平稳增长再到快速增长”的特征。说明扩招政策实施在特定时段提高了社会对高校投入绩效的综合水平,只不过这种提高具有阶段性;第二,自1998年到2013年的每个年度,较之于上一年度,人力资源投入这一指标得分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说明1999年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普通高校各类人员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第三,在1998年到2013年中,以2002年为界,物力资源投入这一指标得分先升后降,呈“倒U”字型状态,说明1999年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并未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第四,在1998年到2013年中,财力资源投入这一指标在扩招政策实施的前七年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自2006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说明1999年扩招政策实施以来,财力资源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五,物力资源投入权重最小,说明该项指标在扩招政策投入绩效整体中的重要性最弱,也说明物力资源投入在投入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最小,属于典型的“保健型”指标;第六,财力资源投入权重最大,说明该项指标在扩招政策投入绩效整体中的重要性最强,也说明物力资源投入在投入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最大,属于典型的“激励型”指标;第七,人力资源投入权重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项指标在扩招政策投入绩效整体中的重要性居中,也说明人力资源投入在投入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居中,属于典型的“中间型”指标。基于上述评估结论并结合相关背景,本文进行了如下推论:第一,物力资源投入具有极强的波动性,说明政府对高校固定资源投入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一窝蜂而上又一窝蜂而下”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二,固定资产和教育经费增速远远高于人员规模的增幅,说明在扩招时期,特别是在扩招后期,高等学校内部出现了“僧少粥多”的情况且这一情况有所扩大;第三,高等教育当年经费总支出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幅远高于高等教育当年财政性经费支出占当年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说明扩招政策是一场典型的政府“请客”,受教育者和高等学校“买单”的“饭局”;第四,扩招政策作为一项声势浩大的公共政策,却并没有得到政府在公共财政上给予的重点投入和扶持,说明高等教育事业缺乏在政府中获取更多资源的能力;第五,扩招政策实施若干年后,社会对高校投入的重点已经从固定资产投资转向日常的事业性经费投入,说明扩招政策下的高等学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在扩招政策的过程绩效的综合水平评价方面,其基本结论包括:第一,从相对接近度的数据来看,1998年到2013年的数值呈现出逐年递减的特征。说明扩招政策并未增加高校内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且其综合水平大有一年不如一年的趋势;第二,生均图书馆面积、生均实验室面积、生均会堂面积、生均行政用房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在扩招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所波动,但较之于扩招之前的1998年,生均值有所下降;第三,生均福利用房面积、生均教师人员、生均行政人员、生均教辅人员和生均工勤人员在扩招政策实施过程中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属于持续下降型指标;第四,生均教室面积、生均体育馆面积和生均宿舍面积在扩招政策实施过程中有所波动,但在波动中有所增长;第五,生均体育馆面积、生均会堂面积、生均行政用房面积、生均行政人员数、生均工勤人员数权重最小,说明这些项指标在扩招政策过程绩效综合水平中的重要性最弱,也说明这些指标在过程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最小,属于典型的“和平型”指标;第六,生均图书馆面积、生均实验室面积、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和生均教师人数权重最大,说明这些指标在扩招政策过程绩效整体中的重要性最强,也说明它们在过程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最大,属于典型的“革命型”指标;第七,生均教室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福利用房面积和生均教辅人员数权重居中,说明该类指标在扩招政策过程绩效整体中的重要性居中,也说明这类指标在过程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居中,属于典型的“动荡型”指标。基于上述评估结论并结合相关背景,本文进行了如下推论:第一,虽然社会在扩招期间给高校投入了很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但生均内部资源还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有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很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第二,虽然投入很多,但各项内部资源的生均值总体还是处于下降的状态,说明扩招政策中,资源的增长速度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速度,打了一场准备不足的“扩招之战”;第三,生均专任教师、生均图书馆面积、生均实验实习及科研用房面积、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等“革命型”指标在扩招政策实施期间或持续下降,或在波动中下降,而生均教室面积、生均体育馆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急迫性和重要性不十分强的“和平型”指标和“动荡型”指标的得分在扩招期间有所上升,说明现在是提高高校内部资源绩效综合水平的好时机第;四,虽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关约束性政策法规以保证高校内部资源的基本规格,但从高校内部生均资源指标的得分值来看,这些政策法规并未得到严格遵循;第五,高校内部生均资源绩效综合水平的逐年降低,说明扩招政策确实稀释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是大众教育确实是对精英教育有所冲击。第三,在扩招政策过程绩效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面,其基本结论包括:第一,扩招时期的各个年度中,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比物力资源的分布更加不均;第二,扩招期间,物力资源综合水平表现出波动中的平稳的特征,而人力资源综合水平在整个扩招期内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之中;第三,扩招政策使得高等学校从物力资源滞后变为人力资源滞后;第四,总体而言,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都在下降;第五,扩招以来,高等学校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度的波动性强于协调发展度;第六,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等学校生均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从“大规模高协调型”逐步变为“小规模低协调型”;第七,扩招政策虽然降低了高等学校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度,但高校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处于协调发展的水平。基于上述评估结论并结合相关背景,本文进行了如下推论:第一,扩招时期高校生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说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内部资源建设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够,调控效果不好;第二,扩招时期高校生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度的波动性强于协调发展度,说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内部两类资源规模的调控能力强于对其协调度的调控能力;第三,1998-2013年间,高校生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度表现出逐年递减的状态,这可能是扩招政策饱遭诟病的重要原因;第四,从高校生均内部两大类资源的比较来说,扩招政策使得“物力资源欠缺”变为“物力资源过剩”,说明当前高校应将人力资源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第五,扩招政策并未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生均总支出、生均个人部分支出、生均公用部分支出的省际差异,但提高了生均基建部分支出的省际差异;第六,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等学校生均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从“大规模高协调型”逐步变为“小规模低协调型”。第四,在扩招政策过程绩效的经费地区公平性评价方面,其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扩招政策并未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生均总支出、生均个人部分支出、生均公用部分支出的省际差异,但提高了生均基建部分支出的省际差异;第二,较之于扩招前,扩招政策实施后个人部分支出对于总支出的占比有略微提升,公用部分支出对于总支出的占比则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相应地,基建部分支出对总支出的比值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第三,扩招政策实施前后,个人部分支出一直对总支出差异具有缩小效应,公用部分支出则在扩招政策实施后分别有四个观察年份和十个观察年份中对总支出差异产生扩大效应和缩小效应,而基建部分支出对绝大多数年份都对总支出的省际差异产生了较强的扩大效应;第四,扩招政策实施后,省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基尼系数有增有减,并无明显的时间趋势,也即我国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省际差异在扩招政策实施后有时处于扩大状态,有时则处于缩小状态;第五,各分项经费支出的地区分布差距的变化对省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大;第六,基建部分支出在扩招政策实施后的多数年份中对总体人力资源基尼系数的变化起着最大推动作用。基于上述评估结论并结合相关背景,本文进行了如下推论:第一,人员经费直接影响教学活动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其支出具有刚性,造成了人员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相对较小的省际差异;第二,公用经费支出在各地多无统一标准,执行中多以当地财力为依据,经费较低地区只能挤占公用经费,形成了公用经费支出一定程度的省际差异;第三,各省区财政投入差异对高等教育支出的影响更多地反映在由发展和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基础设施上,促使扩招时期基建经费支出相对较大的省际差异;第四,为了在上年度的基础上缩小总支出的省际差异,就目前来说,还是应着眼于缩小各类支出在各省区的实际拥有量,如这种缩小在当前条件下比较困难,则调整各省区高等学校中各类支出之间的相互比例也是一种次优选择;第五,从基建部分支出是引起省际差异变化的主要力量这一结论来看,如果想在上年度的基础上缩小总支出的省际差异,着力于基建部分支出在各省区高等学校的分布差异并调整其在各类支出中的比例是最优选择;第六,在扩招时期,为了抢夺生源,即便在高等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各地高校也必须加大资源投入,进而形成低水平的均衡状态;第七,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实施的旨在保证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格的相关文件保证了扩招时期各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基本支出。总体而言,扩招政策并没有扩大幅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且在扩招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保持在相对可控的状态。第五,在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的综合水平评价方面,其基本结论如下:第一,从相对接近度来看,1998年到2013年的数值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特征。说明扩招政策持续提高了高校产出绩效的综合水平;第二,自1998年到2013年的每个年度,提高就业素质贡献这一指标数值稳步增长,基本处于“一年好过一年”的状态;第三,从1998年至2013年,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贡献这一指标数值快速增长,形成了“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局面;第四,在1998年到2013年中,吸纳就业贡献这一指标一直平稳发展,形成了“今年更比去年好”的状态;第五,在1998年到2013年中,延缓就业贡献这一指标每年都有所提高,形成了“芝麻开门年年高”的局面;第六,直接吸纳就业贡献和延缓就业贡献权重最小,说明该两项指标对于扩招政策产出贡献度的重要性最弱,也说明其对于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评价中贡献能力最小,属于典型的“蛮力型”指标;第七,提高就业素质贡献权重最大,说明该项指标对于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水平的重要性最强,也说明其对于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水平中贡献能力最大,属于典型的“杠杆型”指标;第八,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贡献的权重居中,说明该项指标对于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水平的重要性居中,也说明该项指标在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水平评价中贡献能力一般,属于典型的“等力型”指标。基于上述评估结论并结合相关背景,本文进行了如下推论:第一,从毛入学率的角度看,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通过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步发挥出来;第三,教育不是万能的,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依赖多种力量的合力作用;第四,从延缓就业的角度看,扩招政策让更多的适龄就业青年进入高校学习,使得就业市场上的供给量大大降低,对于我国的就业难问题具有很强的缓解作用;第五,高等教育事业吸纳就业贡献指标数值逐年提高但数值保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说明高等教育事业本身的就业吸纳能力是有限度的;第六,扩招政策让越来越多的“血气方刚”的青年在大学校园里接受高等教育,可能是矛盾越来越多的转型期社会仍然能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绩效生成过程的视角出发,将投入绩效、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作为绩效评价的对象,对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绩效评价,得出了若干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后续研究将从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扩招政策“软”绩效评估模型、扩招政策绩效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扩招政策推进逻辑研究等方面展开。
黄伟东[4](2014)在《浅析普通高校扩招过程中的教学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扩招对于我国的教育是一种重大的"洗礼",这场洗礼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才能在改革潮流中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目前很多普通高校还没有适应扩招的趋势,没有在这场变革中有所行动,没有对面临的一些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例如对学校的重新定位,对不同学科之间的调整以及对高校从财、物等各个方面的配置,无法达到社会的认同等都对教学管理产生了间接的影响。需要针对普通高校扩招过程中教学管理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稳定地度过这场改革潮流。
潘林权,李桂华[5](2013)在《扩招后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研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从扩招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体育教学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开发学校体育课程等等,是我们急待解决问题。通过了解扩招后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彭清华[6](2011)在《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1998年,平稳发展阶段;1999-2008年,跨越发展阶段;2009年~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提升发展阶段。1999~2008年的跨越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时限短、速度快。因此,有必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研究扩招对高教成本、高教规模经济、高教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以高教成本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采用因素分析和比较研究法,本文从宏观视角研究了扩招对高教成本的贡献。我国高教成本具有上升趋势。扩招使生职比提高,可比口径下生均成本下降,年均递减速度为1.96%。在1999年扩招分界点引入虚拟变量,本文估计出中国高等教育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揭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教发展对高教规模经济具有较好的贡献。扩招使高教规模经济效应乘数由扩招前的1.11提升到扩招后的1.76,增加了0.65,提升了58.93%。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研究了扩招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高教总规模快速增长;高教毛入学率快速提高;高教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规模快速扩大,结构显着改善,利用效率快速提高;高教内涵建设全面和谐。但也存在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负债规模较大,建设和发展存在雷同和“欠账”,大学生就业矛盾凸现等问题。本文证明了在两部门法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科学合理性和实证可行性。这一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具有阶段性、变弹性时间序列的两部门法情形。通过分析整理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在1999年扩招分界点引入虚拟变量建立两部门法模型,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贡献。高校扩招使贡献值有所下降,使贡献结构发生方向改变,直接贡献由负变正、间接贡献由正变负。扩招前、后,高教经费支出增长1%对经济增长带来的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综合贡献的平均值分别由-0.397%变化到0.240%、0.626%变化到-0.101%、0.229%变化到0.138%,综合贡献平均值下降了39.7%。通过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在未来10年里将呈现出小幅度、大跨度的波浪式变动趋势,但基本稳定在0.17%-0.20%之间,平均值为0.183%。将高教贡献值与高教毛入学率时间序列估计出模型得到如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1%),高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呈下降趋势(0.0183%);但稳定贡献为GDP增长0.0015%,长远贡献为每年GDP增长0.0001%。扩招背景下的高校贷款,高校在银校贷款博弈中具有后动优势,是博弈均衡结果的最终决定者;政府扮演多重角色,是贷款博弈的促成者、受益者和终结负责者。
任立权[7](2010)在《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扩招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对高校扩招后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质量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管理及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史术光[8](2009)在《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成长上限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 ——以九江学院为例》文中认为1999年教育部实行高校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教育转型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教育部高校扩招的政策提出,初衷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10年过去了,历史证明教育部扩招的决策是正确的。但也必须看到,高校扩招过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高校规模快速增加导致财政性教育投入跟不上,致使许多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得不到满足,教育产业化思潮泛滥;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一些青年教师刚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制度创新跟不上,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宽进严出”的大众化教育模式,学分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并真正发挥作用等。本文研究的江西新办地方高校,指的就是抓住扩招的时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面大幅度扩大办学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大批量引进年轻师资,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政府财政支持不足的院校,九江学院便属于此类高校的一员。对于此类高校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招生压力的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自身发展的成长上限的问题表现的日益突出。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进行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成长上限研究。建立了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师生比率低成长上限基模;低学历年轻教师比率高成长上限基模;生均基础资源缺额大成长上限基模;教学管理难度大成长上限基模;学生管理难度大成长上限基模;学生就业率低成长上限基模,整合六个成长上限基模构建地方高校发展师生比率低、低学历年轻教师比率高、基础教育资源缺额大、教学管理难度大、学生管理难度大、就业率低成长上限基模。(2)根据消除成长上限基模的原理,本文提出了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增强高校支撑力;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增大人才需求力;加强师资队伍调整力度,增强高校内生成力三项对策,并构建对策基模,通过政府、高校、教师,社会等各责任与目标的实现,消除成长上限,实现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总目标。(3)以九江学院为例进行了顶点赋权研究。
林蓉[9](2009)在《浅析高校扩招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教学质量、新专业设置以及大学课程设置三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扩招后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娄树立,赵永和[10](2008)在《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分析了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需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
二、高校扩招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与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扩招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绩效评价 ——绩效生成过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国内外学界关于扩招政策的“社会经济绩效-客观测量型评价” |
2.1.1 扩招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测量评价 |
2.1.2 扩招政策对就业水平和高等教育收益率作用的客观测量评价 |
2.2 国内外学界关于扩招政策的“高等教育绩效-客观测量型评价” |
2.2.1 扩招政策对教育公平作用的客观测量评价 |
2.2.2 扩招政策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测量评价 |
2.2.3 扩招政策影响高校发展的客观测量评价 |
2.3 国内外学界关于扩招政策的“社会经济绩效-主观判定型评价” |
2.3.1 扩招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观判定评价 |
2.3.2 扩招政策对就业水平和高等教育收益率作用的主观判定评价 |
2.4 国内外学界关于扩招政策的“高等教育绩效-主观判定型评价” |
2.4.1 扩招政策对教育公平作用的主观判定评价 |
2.4.2 扩招政策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观判定评价 |
2.4.3 扩招政策影响高校发展的主观判定评价 |
2.5 已有文献的总结 |
第三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逻辑:理论模型-指标-权重-评价方法 |
3.1.1 制定理论模型 |
3.1.2 遴选评价指标 |
3.1.3 确定指标权重 |
3.1.4 选择评价方法 |
3.2 扩招政策绩效评价的理论模型构建 |
3.2.1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框架:公共价值与政策绩效生成过程 |
3.2.2 扩招政策的公共价值诉求:高等教育发展 |
3.2.3 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扩招政策绩效标准 |
3.3 扩招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 |
3.3.1 指标的遴选过程 |
3.3.2 关于指标遴选过程的几点说明 |
3.4 扩招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 |
3.4.1 熵权法 |
3.4.2 主成分分析 |
3.4.3 统计平均法 |
3.4.4 层次分析法 |
3.5 扩招政策绩效评价的评价方法 |
3.5.1 综合评价:TOPSIS综合评价法 |
3.5.2 资源协调水平: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
3.5.3 高等教育经费区域差异:基尼系数及其结构分解、变动分解技术 |
第四章 扩招政策的投入绩效评价 |
4.1 研究的展开 |
4.1.1 搜集原始数据 |
4.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1.3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指标权重测算 |
4.1.4 TOPSIS法下的扩招政策投入绩效综合评价 |
4.1.5 投入类指标的权重、综合水平的相对接近度及排名 |
4.2 研究发现 |
4.3 推论 |
第五章 扩招政策的过程绩效评价:综合水平评价 |
5.1 研究的展开 |
5.1.1 搜集原始数据 |
5.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1.3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指标权重测算 |
5.1.4 TOPSIS法下的扩招政策过程绩效综合评价 |
5.1.5 过程类指标的权重、综合水平的相对接近度及排名 |
5.2 研究发现 |
5.3 推论 |
第六章 扩招政策过程绩效评价: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6.1 研究的展开 |
6.1.1 搜集原始数据 |
6.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1.3 指标权重测算 |
6.1.4 协调水平的测度模型 |
6.1.5 协调发展度的类型及其识别 |
6.2 研究发现 |
6.3 推论 |
第七章 扩招政策的过程绩效评价:经费地区公平性评价 |
7.1 研究的展开 |
7.1.1 搜集原始数据 |
7.1.2 测算各类生均支出的基尼系数 |
7.1.3 测算总基尼系数 |
7.1.4 基尼系数的变动分解 |
7.2 研究发现 |
7.3 推论 |
第八章 扩招政策的产出绩效评价 |
8.1 研究的展开 |
8.1.1 搜集原始数据 |
8.1.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8.1.3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指标权重测算 |
8.1.4 TOPSIS法下的扩招政策产出绩效综合评价 |
8.1.5 产出类指标的权重、总规模绩效的相对接近度及排名 |
8.2 研究发现 |
8.3 推论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扩招后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扩招对高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影响现状 |
1.1“扩招”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
1.2“扩招”后对体育教学与资源的影响 |
1.3“扩招”后体育教师的影响 |
1.4 高校扩招后学校体育教学管理 |
2 高校扩招后给带来的问题分析 |
2.1 国家教育发展需求 |
2.2 学生主体需求 |
(6)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
1.2.2 关于高校规模经济研究 |
1.2.3 关于高校成本研究 |
1.2.4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
1.2.5 关于高校贷款及其博弈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扩招对高教成本的影响 |
2.1.1 高校成本及其核算意义 |
2.1.2 高校成本核算原则 |
2.1.3 高校成本核算方法 |
2.1.4 扩招对高教成本的影响机理 |
2.1.5 扩招对高教成本贡献的理论假设 |
2.2 扩招对高教规模经济的影响 |
2.2.1 规模经济 |
2.2.2 扩招对高教规模经济的影响机理 |
2.2.3 扩招对高教规模经济贡献的理论假设 |
2.3 扩招对高教发展的影响 |
2.3.1 高等教育发展 |
2.3.2 扩招对高教发展的影响机理 |
2.3.3 扩招对高教发展贡献的理论假设 |
2.4 扩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4.1 几个概念界定 |
2.4.2 扩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2.4.3 扩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假设 |
第3章 高校扩招对高教成本的贡献 |
3.1 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 |
3.1.1 教育经费总收入和生均收入 |
3.1.2 教育经费总支出与生均支出 |
3.2 生均人工成本相对下降 |
3.2.1 职工收入增长 |
3.2.2 生均人工成本相对下降 |
3.3 生均固定资产折旧值呈"√"形变动 |
3.4 其他人员支出和奖贷助支出生均成本波动 |
3.5 公用经费支出生均成本波动 |
3.6 扩招使高教生均成本相对下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扩招对高教规模经济的贡献:引入虚拟变量的生产函数法 |
4.1 研究方法 |
4.2 建模数据 |
4.3 建模过程 |
4.4 模型检验 |
4.5 高校扩招对高教规模经济的贡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扩招对高教发展的贡献 |
5.1 扩招背景下的高校贷款 |
5.1.1 湖南高校扩招及贷款增长 |
5.1.2 全国高校负债总量和水平以及贷款特征 |
5.1.3 全国高校贷款依据 |
5.1.4 高校贷款增长的三方进化博弈:基于贝叶斯法则 |
5.1.5 高校贷款调控建议 |
5.2 多元筹资促进高校规模快速扩张 |
5.2.1 高教人力资源增长 |
5.2.2 高教物质资源快速增长 |
5.3 高校扩招对高教发展的贡献 |
5.3.1 高教总规模快速增长 |
5.3.2 高教毛入学率快速提高 |
5.3.3 高教资源利用效率快速提高 |
5.3.4 高教内涵建设全面和谐 |
5.3.5 高教赢得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
5.4 高校扩招对高教发展的不利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校扩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引入虚拟变量的两部门法模型 |
6.1 模型理论证明与参数经济含义 |
6.1.1 模型理论证明 |
6.1.2 模型参数经济含义 |
6.2 数据来源与有关说明 |
6.3 模型建立与检验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模型检验 |
6.4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规律 |
6.4.1 基本规律 |
6.4.2 波动规律 |
6.4.3 2011~2020年预测 |
6.5 其他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规律 |
6.5.1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6.5.2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6.6 高教贡献值与毛入学率的变化规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扩招后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生源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 |
(二) 教师数量与质量跟不上 |
(三) 教学条件不足 |
(四) 专业设置不合理 |
(五) 教学管理水平跟不上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
二、对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
(一) 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输出合格性人才是高校办学宗旨 |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三)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树立优良学风 |
(四) 加大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
(五)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
(六) 强化与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
(8)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成长上限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 ——以九江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概述 |
1.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扩招的影响 |
2.1 高校扩招的积极意义 |
2.1.1 满足人民接受教育需求 |
2.1.2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
2.1.3 缓解国内内需不足带来的经济压力 |
2.1.4 缓解国内经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 |
2.1.5 提高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与国际惯例接轨 |
2.2 高校扩招产生的主要问题 |
2.2.1 高校扩招给教学质量带来的消极影响 |
第3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成长上限模型研究 |
3.1 因果关系图 |
3.2 系统成长上限模型生成法 |
3.3 地方高校发展成长上限子基模构建 |
3.3.1 地方高校发展师生比率成长上限基模 |
3.3.2 青年教师数量成长上限基模 |
3.3.3 生均基础资源量成长上限基模 |
3.3.4 教学管理难度成长上限基模 |
3.3.5 学生管理难度成长上限基模 |
3.3.6 学生就业率成长上限基模 |
3.4 地方高校发展成长上限基模生成 |
第4章 消除学校发展负反馈环制约上限的原理和管理对策 |
4.1 消除成长上限基模制约上限的原理 |
4.2 消除制约上限的管理对策 |
4.2.1 增加教育投入,增强地方高校的支撑力的对策研究 |
4.2.2 实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增大人才需求力的对策研究 |
4.2.3 加大师资队伍调整力度,增强高校内生成力的对策研究 |
4.2.4 整合对策研究 |
第5章 基于消除地方高校成长上限基模的实证研究——以九江学院为例 |
5.1 发展历史 |
5.2 发展现状 |
5.3 办学规模 |
5.4 顶点赋值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扩招后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 |
1.1 生均教育资源减少 |
1.2 师资力量不足 |
1.3 生源质量下降 |
1.4 教学管理水平低 |
2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
2.1 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
2.2 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
2.3 加强师德建设, 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制度 |
2.4 适应社会发展, 优化调整学科结构 |
2.5 改革考试方式, 严肃考风考纪 |
2.6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2.7 建立和完善教学工作激励机制 |
2.8 建立科学的监控机制 |
2.9 注重创新环境建设,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
四、高校扩招后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与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2]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3]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绩效评价 ——绩效生成过程的视角[D]. 叶杰. 兰州大学, 2016(03)
- [4]浅析普通高校扩招过程中的教学管理[J]. 黄伟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3)
- [5]扩招后对高校体育教学影响研究现状分析[J]. 潘林权,李桂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3(09)
- [6]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 彭清华. 中南大学, 2011(12)
- [7]高校扩招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任立权.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8]江西新办地方高校发展的成长上限分析和管理对策研究 ——以九江学院为例[D]. 史术光. 南昌大学, 2009(S1)
- [9]浅析高校扩招后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林蓉.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8)
- [10]扩招后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的思考[J]. 娄树立,赵永和. 天中学刊, 2008(02)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大学扩招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绩效指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