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狄更斯的《双城记》与《艰难时世》(论文文献综述)
陈兰婷[1](2021)在《狄更斯小说中的雾书写研究》文中指出
王萍,曾文斯[2](2020)在《狄更斯与鲁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比较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笔下小说人物刻画鲜活,故事叙述深刻,以事喻理人道主义色彩浓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20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作为中西方影响深远的优秀文学家,狄更斯与鲁迅的作品映射出对人道的思考及人文情怀,皆展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从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观念出发,探讨两位作家小说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妙,比较并探析其人道主义思想,以期对狄更斯与中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对比研究有所助推。
高毛华[3](2020)在《狄更斯小说中的苦难和救赎》文中提出狄更斯生活在英国财富急剧增长的黄金时代,他的小说没有写时代的花团锦簇,而是勾勒出了"维多利亚盛世"锦绣帷幕下的"艰难时世",写出了功利主义社会的冷酷畸形,财富世界里的矛盾危机,狄更斯在勾勒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失乐园"时,也在小说中寻求解决社会的良方,企图运用道德感化和精神完善等解救社会,召唤通过行善、仁慈和爱的力量,完成苦难的救赎,小说还通过暴力革命的血腥和宽恕与爱的力量对比,表达其对革命的同情和恐惧,反对复仇恐怖,提倡社会改良的理想。
王云一[4](2019)在《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从空间研究的角度切入,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理论,结合文化历史研究和传记研究的方法,史论与文本分析结合,围绕狄更斯在小说中建构的地狱空间想象,揭示工厂、监狱、革命空间三重现实空间与地狱想象空间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隐喻。本文分别从“工厂-地狱空间想象”、“监狱-地狱空间想象”、“革命-地狱空间想象”以及“狄更斯式地狱空间的文化隐喻”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以“时代性”、“现代性”来总结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第一章“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狄更斯研究、空间研究、地狱空间研究的现状,说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简述了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地狱空间想象的文化背景。第二章“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从工厂空间的时代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传统视域下的“地狱之火”与十九世纪英国的“生产之热”之间的象征关系,由此引申到论述工厂-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颠覆了传统地狱空间的惩罚隐喻,最后论述了工人-群魔形象的隐喻,揭示了狄更斯对工业生产压抑、扭曲人性的批判。第三章“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从监狱空间的创作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神曲》中的地狱分层结构与狄更斯笔下的监狱分层结构之间的联想关系,由此开启对监狱-地狱空间、囚徒-幽灵形象的颠覆性隐喻的论述,阐明狄更斯对于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第四章“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从革命空间的历史背景出发,首先研究了《失乐园》和《神曲》中的地狱暴乱与狄更斯笔下的“戈登暴乱”、法国大革命的失控场面之间的联想关系,之后论述了狄更斯塑造的革命-地狱空间的时代隐喻和局限性。第五章“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从文化的角度补充论述了狄更斯的地狱空间想象与哥特风格以及死亡主题的流行文化之间的关联。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并分析了地狱空间隐喻的特点以及启示。
方程[5](2019)在《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查尔斯·狄更斯是享誉全球的英国着名作家,他的一生着作颇丰,题材广泛,纪实性强。论文以狄更斯小说为具体文本,着重探讨其中的听觉叙事。论文基于这样的一个研究思路:首先,对“听觉叙事”的理念与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听觉叙事是在反理性思潮回归之时,对视觉霸权的质疑与恢复感觉生态平衡的呼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使用“聆察”、“音景”作为研究工具,捕捉作品中表示声音的文学符号,通过“聆察”,建构与视觉空间相对应的听觉空间、与风景相对应的“音景”,进而从叙事学角度阐释作品的意义。其次,分喧嚣、轰鸣、缄默三大类对狄更斯小说中的声音描写进行梳理分析,一探狄更斯小说中听觉叙事对象的丰富性。然后,在梳理声音描写、厘清“聆察”概念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小说中出现的聆察方式,将声音与“听觉”相联系起来。最后,为表明听觉叙事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层面,进行泛泛的理论批判,还应在文学批评的实际领域拿出令人信服的例证,藉此证明听觉叙事研究的有效性,通过细读狄更斯小说,来分析听觉叙事独特的文本功能。
张聪[6](2018)在《狄更斯的底层叙述 ——以《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三部小说为例探讨狄更斯底层叙述的矛盾性:他既发自真心地同情底层,希望能够改善底层悲惨的境遇;同时又不曾真正地融入底层,总是与之保持距离,以俯就的姿态看待底层,甚至惧怕底层的力量。在狄更斯的底层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杂糅在一起的底层世界,一个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以伦敦的贫民窟住户为典型代表的结构性的底层,另一个则是狄更斯在思考如何解决底层问题时所建构起来的。狄更斯在小说中关注了底层的悲惨生活,他们住在肮脏破败的贫民窟,穿着破衣烂衫,常常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无法向社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受到中上层阶级的嘲弄与欺压。他看到了这些人的不幸,并否定了资产阶级把贫穷归结为道德堕落的观点,却没有认识到底层的不幸正是恶劣的社会条件导致的。他在试图解决底层问题时无法认同革命的手段。虽然他对饱受压迫的革命者表示同情,但并不清楚革命的实质,对革命的狂热和可能带来的动荡与无序感到不安,也没有意识到革命对启蒙底层、打破现有社会结构的重要意义。对狄更斯而言,想要改变底层的生活、消除社会的不公,又不能发生暴力革命、改变现有的社会秩序,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改革,即在现有的社会框架内通过法律、道德等手段进行调整。狄更斯为沉默的底层发出声音,发挥了知识分子的职能,让更多的人正视底层问题。这不仅与他幼年的底层经历相关,也深受十八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关照现实的传统以及英国文学创作中以作品教诲读者的观念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位中产阶级作家,他从未将底层放在平等的位置,以优越的心理、精英的意识来处理小说中的底层人物。因此,贫民窟成为符合中产阶级想象的危险、邪恶之地,试图反抗的工人和革命者或滑稽可笑或残暴失智,只有符合他的道德要求的底层人民最终获救。狄更斯不是一位激进的政治思想家,但是作为一名小说家,他的底层叙述至少具有双重价值:一是作为知识分子,他的小说能够发挥促使社会道德觉醒的职能;二是在现实层面上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促进了学校的改良、法律的变革以及童工问题的改善等。
韦照周[7](2017)在《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文中提出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狄更斯代表作品在中国的汉译历史,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狄更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总结其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论文认为,狄更斯的作品进入中国看似偶然,实则是与当时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都十分地活跃,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因为狄更斯的作品总是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使然。狄更斯关注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上层资产阶级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他的这种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立场,连同他的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生动有趣的场景描写,一直给中国的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很多现代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都是因为狄更斯的这种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在老舍身上体现最为明显。由于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魅力,狄更斯一直是最受中国文学研究者和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他们的厚爱把狄更斯推上了经典。论文正文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狄更斯代表作品DavidCopperfield的三个代表译本的出版时间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总结了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在20世纪初的社会转型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就开始在中国被大量译介,以林纾为代表的译者们所采用的大多都是实用性的翻译策略,而对作者及其作品的评介也大多是介绍式的,鲜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在这之后直到“文革”,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明显,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普遍受到排挤,但狄更斯作品因为关注底层人生而持续得到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又重新发现了狄更斯作品的独特魅力,加上商业经济的影响,狄更斯作品的译介和出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而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也为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拓宽了新的路子。论文正文第二章以狄更斯的代表作DavidCopperfield为例,根据翻译比较美学的相关理论,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以及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三个方面对该作品的三个译本(林纾译本、董秋斯译本和张谷若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导致三个译本产生差异的直接和间接原因。从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来看,林译文笔精美,情真意切;董译充满异国情调;张译表达娴熟,文法老道。从原作语体风格的再现效果来看,林译展示的是文言文的美,与原作相去甚远;董译带给读者的是欧化特点明显的白话文,能够展现原作的部分风格;而张译则是用地道的现代汉语,通过灵活变通,较为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体风格。从译本中的文学形象变异现象来看,林译变化最为明显,董译次之,张译最能完整再现原作的各类形象。通过比较,作者认为,在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接受过程中,社会文化语境和译者的翻译策略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意识形态的操控作用也会对译本的最终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文学作品的接受情况。本章最后还总结了文学翻译与文化互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反思以David Copperfield为代表的狄更斯作品在中国译介与接受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文化语境、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媒体的发展变化都对这些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论文正文第三章以老舍为例,从叙事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狄更斯对现代中国作家的影响,包括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人物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即喜剧手段及其效果。狄更斯以伦敦为创作出发地,详细描写了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遭遇,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各具特色,在叙事上善于通过滑稽、讽刺和幽默的办法制造喜剧效果,这些都对老舍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老舍也在模仿狄更斯的基础之上对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表现在于:较之狄更斯,老舍作品的人物更为丰满,情感更加真实、故事也更具现实意义。论文正文第四章总结了一百多年来,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作者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包括作家本人在英国的经典地位、作家的人格魅力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和大众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在进入中国之前,狄更斯在英美等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文化资本,这为他在中国的经典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个人的奋斗历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好人自有好报,他的那些笑中带泪的温情和感伤使得他的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成为抚慰人们心灵的一味良药。中国的狄更斯研究者对狄更斯作品的这种道德和情感的力量非常看重,同时也很重视它们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人道主义思想。相对而言,普通大众读者则更看重阅读过程中一时一地的反应,这种自发的随感式的共鸣是狄更斯深得中国读者热爱的表现。这种热爱是狄更斯成为经典的重要保证。通过对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影响以及经典化进行梳理、总结,我们发现,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往往同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元系统。受其影响,译者往往会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一定的改写,这是译者应对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的一种策略。这种创造性的叛逆通常会对文学作品的名声具有一定的操控作用。一旦满足了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翻译文学作品便能够在译入语国家中得到传播,被广泛接受,或者更进一步,经过读者的不断解读和推动,成为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旅行形式,翻译活动活跃的时候往往也是其对本土文学影响最为明显的时候。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压倒性的,因为本土的文学作家总是能够在接受影响的同时努力进行发展和超越,以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也符合影响的自然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发生、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因此在讨论文学翻译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囿于直译和意译、忠实和叛逆以及通顺和不顺等这些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深入到这些问题的背后,找出隐藏在它们身后的更具深远意义的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也是翻译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挖掘、探讨的内容。
周启华[8](2017)在《狄更斯与圣经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评论家眼中,基督教一直都是西方文学的精神内核。因此,很多文学批评家都主张研究西方文学时,应把它置于广阔的宗教语境下来进行分析,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文学现象。狄更斯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双峰之一,由于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早已融入到英国社会,因而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而且还蕴含了浓厚的基督教——圣经传统。纵观狄更斯的一生,不难发现,无论是他的生活,还是他的创作,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基督教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博爱精神对他的影响,更是无形之中显有形。本论文的主旨就在于,结合时代、作品、文化语境,通过对狄更斯小说和圣经文本的细读,分析出基督教精神与基督教信仰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以及圣经文化在其作品中的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整体而言,圣经文化对狄更斯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狄更斯是一位有着深厚基督教情结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圣经人物、圣经原典等等,就连他的道德观都是一种带有浓厚基督教意蕴的理性道德。圣经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等。本文主要撷取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天使形象、圣诞精神、家庭秩序和自由平等思想予以展开,阐述基督教精神在狄更斯作品中的展现。“忏悔、宽恕、救赎、死亡与复活”作为基督教信仰的几大主题,其核心就是救赎。在狄更斯小说中就存在这几大主题,借助这些主题进一步凸显出狄更斯积极向善的思想与创作主张。此外,在狄更斯的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圣经原型。本文主要从众多的原型中选取水意象与伊甸园意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督教文化对狄更斯的影响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深融入到了狄更斯的思想与创作之中的结论。
杨薇[9](2017)在《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文中研究表明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的着名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小说中的叙事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现代电影叙事模式。本文根据普罗普的功能叙事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叙事功能学分析了其长篇小说中的三种要素(孤儿-怪物-监狱)和六种功能(出生、成长、迫害、考验、逃离、回归),以他的功能叙事作为切入点,研究哥特小说、狄更斯小说、现代影视与狄更斯影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暗恐效应、崇高美学、空间叙事、峰移效应、感情误置等理论在狄更斯叙事中的运用和表现,旨在挖掘哥特因子和大众想象在狄更斯经典化中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原始能量”、“孤儿叙事”、“怪物阐释”和“监狱空间”四个方面、以总-分-合的叙述框架来展 开论述。第一章 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其次按照批评方法的分类对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并按照大众文化理论的分类对狄更斯与现代影视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提出了狄更斯功能叙事的内容,分析了其与“哥特小说”叙事模式中的功能和要素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和大众想象在其小说经典化中的作用。他的功能叙事的要素是在哥特小说“孤女-恶棍-城堡”的再语境化基础上创立的,“怪物”的要素是由于“洞穴”式的自我认识不足产生了人格上的矛盾和分裂,是社会和自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大众感知自己存在的方式。哥特小说中的城堡是“家”与“国”的隐喻,而他的监狱要素主要是社会规训力量的隐喻,把孤儿置于怪物和监狱的藩篱中,让读者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逃离自己的身份,通过“孤儿-怪物-监狱”交互的叙事功能,实现对现实的逆转。第三章 孤儿—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从原型、情节、人物、结构方面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孤儿成长”所采取的童话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从“故事”和“情节”的“因果关系”角度探讨了现代电影叙事手法与其童话叙事手法的联系。他通过童话叙事实现了对哥特小说的“陌生化”,是一种“可得性”的体现。可以说,哥特是阶级的童话,狄更斯是大众的哥特。其中的“孤儿”要素既是工业时代被剥削儿童现实的投射,又是寻找“父亲”、建立“秩序”的象征。现代影视则继承了他的叙事模式,而且强化了其中“公共空间”的身份探寻的仪式,发展了“拯救式”回归和“觉悟式”回归的叙事功能,宗教的力量和身体的快感在“回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 怪物—喜剧阐释到电影阐释从喜剧原型、帕格森的“感情误置”、漫画的“峰移效应”角度分析了狄更斯小说中“怪物”叙事要素所采取的“喜剧阐释”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并运用菲斯克的“大众文化识别”和再生产理论分析怪物要素在大众文化中的意义。他受到哥特小说“恶棍”的影响,打造了“怪物”的叙事要素并发现了怪物的本质特征,但他没有把这些怪物具象化,而现代电影则完成了其形象化的过程。其中机械化的怪物使人真正感受到人在工业社会中被机器异化带来的悲喜效果,同时表达了大众对“身体”被社会控制的忧虑,而乌合之众的怪物具有了“反乌托邦”的意蕴,也是狂欢化的需要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射,心理畸变的怪物是大众获得巅峰体验的一种借口,也是逃离现实身份,释放压抑的需要。第五章 监狱—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运用了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和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理论对比了狄更斯小说中“监狱”的空间叙事手法与“哥特小说”的联系,从小说的社会空间和电影空间两方面进行阐释。他发挥了哥特小说“社会空间”的叙事手法,把城市描述成了折叠式的监狱结构,在这样的监狱空间中,“身体”承受着“权力”的控制,使灵魂处于“异化”状态。从“诗性正义”的角度来说,任何具有封闭性的空间都是一种监狱,提供了一种人性转化的工具。他给出了宗教救赎、爱和同情的“拯救式”逃离和自我拯救、自我觉悟的“觉悟式”的逃离两种逃离的方式。而现代电影叙事则补充了这种逃离的条件,即自由精神和原始力量的结合。同时,以监狱为要素、以逃离为功能的叙事模式既满足了大众“逃避身份”的需要,又使大众在逃离后产生快感,所以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被大众文化“再生产”,逐渐形成大众的审美标准。第六章 全文总结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张和龙[10](2015)在《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狄更斯学术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清末民初、民国时期、建国"十七年"与新时期以来的三十多年。在西风东渐、左翼文艺思潮兴起、一元化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以及思想解放等不同的社会文化思潮背景下,狄更斯研究呈现出了不同的学术面貌。早期以小说评点与人物传略为主要批评形式,此后苏联批评模式与西方传记模式开始传入,至建国早期则出现了政治化的批评潮流。改革开放以来,狄更斯研究逐渐摆脱"左"的文艺教条,政治批评模式逐渐被多向度、多样化的研究思路所取代。与英美近180年的"狄更斯学"相比,110年的中国狄更斯研究在理论视野上仍嫌不够深广,学术创新并不多见,但未来值得期待。
二、狄更斯的《双城记》与《艰难时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狄更斯的《双城记》与《艰难时世》(论文提纲范文)
(2)狄更斯与鲁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比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观念 |
(一)狄更斯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观念 |
(二)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观念 |
二、狄更斯与鲁迅小说作品的异曲同工之妙 |
三、狄更斯与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比较 |
(一)狄更斯的“博爱”人道主义思想 |
(二)鲁迅的“立人”人道主义思想 |
四、结语 |
(3)狄更斯小说中的苦难和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一、“维多利亚盛世”锦绣帷幕下的“艰难时世”和人间苦难 |
二、苦难的救赎——行善、仁慈和爱 |
三、暴力革命的恐怖和社会改良的理想 |
(4)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关于地狱的艺术想象——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 |
第二章 炙刑下的工厂-地狱空间 |
2.1 工业生产的时代背景 |
2.2 地狱火刑与高温生产 |
2.2.1 地狱火刑 |
2.2.2 永恒之火炙烤下的高温生产 |
2.3 工厂-地狱空间的想象渐变 |
2.3.1 从隐秘走向世俗的传统地狱空间 |
2.3.2 工业世界的巴别塔——工厂-地狱空间 |
2.4 刑罚的异化之力——工人-群魔形象 |
第三章 幽闭中的监狱-地狱空间 |
3.1 监狱空间——童年回忆与个人创作 |
3.2 逐层下行的监狱-地狱空间 |
3.2.1 地狱的逐级分层 |
3.2.2 监狱的复合结构 |
3.3 监狱-地狱空间的层级内涵 |
3.3.1 以罪为审的传统地狱空间 |
3.3.2 以苦为罚的监狱-地狱空间 |
3.4 幽冥的边境之群——囚犯-幽灵形象 |
第四章 骤乱里的革命-地狱空间 |
4.1 革命空间的创作背景 |
4.2 地狱空间的狂热与革命空间的暴乱 |
4.2.1 地狱空间的狂热 |
4.2.2 革命空间的暴乱 |
4.3 革命-地狱空间的破坏想象 |
4.4 革命-地狱空间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狄更斯式地狱: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空间文化隐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状况 |
一、解构主义 |
二、性别研究 |
三、文化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状况 |
一、创作思想研究 |
二、创作艺术研究 |
三、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声音景观 |
第一节 关于听觉叙事 |
一、听觉叙事之研究理念 |
二、听觉叙事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喧嚣:维多利亚时代的都市音景 |
一、杂喧:众声喧哗的市井之声 |
二、狂嚣:乌合之众的暴虐之声 |
三、聒噪:夸夸其谈的弄舌煽动声 |
第三节 轰鸣: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音景 |
一、火车的震颤 |
二、机械的单调 |
第四节 缄默:维多利亚时代的自然音景 |
第三章 聆察方式 |
第一节 何为“聆察” |
第二节 偷听 |
第三节 幻听 |
第四节 内省 |
第四章 听觉叙事的文本功效 |
第一节 营造拟真性空间 |
第二节 推动情节发展 |
第三节 彰显人物性格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狄更斯的底层叙述 ——以《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狄更斯底层叙述的内涵 |
第一节 直面与同情 |
一、物质贫乏 |
二、道德堕落 |
三、评论干预 |
第二节 距离与想象 |
一、贫民窟的罪与恶 |
二、机器下的劳工 |
三、革命中的暴民 |
四、叙述策略 |
第二章 狄更斯底层叙述的成因 |
第一节 富裕中的贫困 |
第二节 小说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节 底层经历与中产阶级身份 |
第三章 狄更斯底层叙述的意义 |
第一节 肯定人性 |
第二节 记录苦难 |
第三节 促进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综述 |
二、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策略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狄更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1908年:林纾的《块肉余生述》 |
第二节 1947年:董秋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
第三节 1980年:张谷若的《大卫·考坡菲》 |
第二章 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以David Copperfield为例 |
第一节 译本的整体阅读效果 |
第二节 译本呈现的不同语体风格 |
第三节 不同译本风格产生的文学形象变异 |
第四节 对狄更斯作品翻译比较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三章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老舍为例 |
第一节 狄更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总论 |
第二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市井叙事与底层书写 |
第三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
第四节 狄更斯对老舍的影响:喜剧手段与效果 |
第五节 老舍对狄更斯的继承、发展与衍变 |
第四章 狄更斯在中国的经典化 |
第一节 经典化的基础:狄更斯在欧美国家的崇高地位 |
第二节 经典化的重要条件: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
第三节 经典化的促进力量:中国狄更斯研究者的推动作用 |
第四节 经典化的有力保证:中国读者对狄更斯的热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8)狄更斯与圣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
1.2 |
1.3 |
1.4 |
2 活在圣经文化中的狄更斯 |
2.1 狄更斯的基督教情结 |
2.2 狄更斯道德观的圣经文化阐释 |
3 被基督教精神改变的狄更斯 |
3.1 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爱与怜悯 |
3.2 狄更斯笔下的天使形象:乐善好施 |
3.3 狄更斯小说中的基督之爱:圣诞精神 |
3.4 从家庭秩序看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3.5 从“平等、自由”视角解读狄更斯与基督教文化 |
4 狄更斯小说中的“十字架” |
4.1 浪子回头:狄更斯小说中的忏悔与宽恕主题 |
4.2 失乐园:狄更斯小说中的罪与救赎主题 |
4.3 道成肉身:狄更斯小说中的死亡与复活主题 |
5 狄更斯小说中的意象圣经原型 |
5.1 狄更斯小说中的水原型 |
5.2 狄更斯小说中的伊甸园原型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哥特小说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1.1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1.2 狄更斯与哥特小说研究综述 |
1.2 现代影视与狄更斯研究综述 |
1.2.1 狄更斯·经典·电影 |
1.2.2 现代影视的哥特因子及大众文化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2 狄更斯的“原始能量”:孤儿、怪物、监狱 |
2.1 孤儿与孤女 |
2.1.1 孤儿与孤女的联系:崇高与暗恐 |
2.1.2 孤儿的净化与救赎 |
2.2 怪物与恶棍 |
2.2.1 怪物与恶棍的联系:继承与变形 |
2.2.2 怪物的能指和所指 |
2.3 监狱与城堡 |
2.3.1 监狱与城堡:家与非家 |
2.3.2 监狱的空间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孤儿的成长:从童话叙事到电影叙事 |
3.1 孤儿成长的童话叙事 |
3.1.1 阶级的童话与大众的哥特 |
3.1.2 天路历程与寻父之旅 |
3.2 孤儿成长的电影叙事 |
3.2.1 因果关系与大众想象 |
3.2.2 身份认同与终极归属 |
3.3 本章小结 |
4 怪物的意象:从喜剧阐释到影视阐释 |
4.1 怪物的喜剧阐释 |
4.1.1 大众的喜剧与哥特的荒诞 |
4.1.2 矛盾的内核与失真的外形 |
4.2 怪物的电影阐释 |
4.2.1 怪人的创造与怪物的打造 |
4.2.2 双重人格与身体变异 |
4.3 本章小结 |
5 监狱的空间:从社会空间到电影空间 |
5.1 监狱的社会空间 |
5.1.1 升降的结构与哥特的分层 |
5.1.2 身体的监禁与灵魂的逃离 |
5.2 监狱的电影空间 |
5.2.1 身份逃避与文化生产 |
5.2.2 人性囚禁与诗性正义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狄更斯作品年表 |
附录二: 哥特小说列表 |
附录三: 狄更斯作品影视改编列表 |
附录四: 狄更斯与现代电影关系图示 |
作者简历 |
(10)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学东渐背景下狄更斯研究的滥觞 |
二、左翼文艺思潮影响下的 狄更斯译介与研究 |
三、建国“十七年”狄更斯政治 批评模式的源流与特点 |
四、狄更斯政治批评模式在新时期的 延续与突破 |
四、狄更斯的《双城记》与《艰难时世》(论文参考文献)
- [1]狄更斯小说中的雾书写研究[D]. 陈兰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狄更斯与鲁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比较探析[J]. 王萍,曾文斯.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0(06)
- [3]狄更斯小说中的苦难和救赎[J]. 高毛华. 大众文艺, 2020(01)
- [4]狄更斯小说中的地狱空间隐喻研究[D]. 王云一. 武汉大学, 2019(09)
- [5]狄更斯小说的听觉叙事研究[D]. 方程. 江西师范大学, 2019(10)
- [6]狄更斯的底层叙述 ——以《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为例[D]. 张聪.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狄更斯在中国:译介、影响、经典化[D]. 韦照周. 武汉大学, 2017(01)
- [8]狄更斯与圣经文化[D]. 周启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9]哥特因子及大众想象—经典化视域中的狄更斯功能叙事[D]. 杨薇. 浙江大学, 2017(12)
- [10]狄更斯研究在中国(1904—2014)[J]. 张和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