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1年山东省在校学生因病退休情况

1997-2001年山东省在校学生因病退休情况

一、山东省1997-2001年中小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田孟[1](2018)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公共财政投入和密集的制度建设,然而这些举措却并未实现预期目标,出现了明显的政策偏差,并且最终造成了一种政府、患者(社会)和医院(医生)都不满意的意外结果。这种政策的意外结果构成了笔者的问题意识来源。全面考察农村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而分析和解释其中的政策偏差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富县这个中西部普通农业县的田野调查,采用将纵向的历史变迁梳理和横向的制度实践分析两个维度相结合的研究路径,探讨了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破解之策。由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度“嵌入”于国家自上而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自下而上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背景之中,因此,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过程便不仅可以看作是一个考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或卫生经济学问题,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透视“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学问题。由于当前农村新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已远远超出“政府-市场”框架的解释能力和认识范围,通过引入“国家-社会”框架,将能有助于深化认识,并对接下来的农村新医改具体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和建议。社会学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主要关注的是在以国家力量为主要依托的、包括了现代市场和现代政府等在内的现代性因素进入尚具有传统性特征的乡村社会的过程中,那些包括了既有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等要素在内的传统社会因素的反应、作用及其应对方式。其中,特别强调传统社会性因素和机制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的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等。具体就农村新医改这一研究主题而言,政府主导的卫生体制必须要在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之间达成某种均衡,尤其是要注意调动农民及村社自身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笔者认为,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和基于村社的农民合作共同构成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机制。在“国家-社会”框架下,本文主要从纵向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和横向的农村新医改的制度实践两个维度具体展开:首先是考察了新医改前的两个阶段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历程和模式,其次是分别考察了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阶段最主要的三项制度的实践过程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是对于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前的考察。国民政府在建设现代卫生事业的过程中,不仅未能较好地体现政府主导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以农民为本位,积极发动农民,促成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和主体性,这是国民政府时期现代卫生事业不彰的根本原因;而集体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是采取了将行政主导的体制和农民及村社本位的机制相结合的办法,最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到农村社会之中,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次是对于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以后至新世纪以前的旧医改的考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整体上看,卫生事业活力确实有所增强,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有所增加,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出现和普遍存在,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民众的不可承受之重。最后是对于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的考察。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中的三项主要制度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也即出现了政策偏差的现象。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的原则的同时,没有能够考虑到农村的客观实际并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不过,笔者并非笼统地进行阐述和演绎,而是对新医改中的三项制度分别进行探讨:第一,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才问题上,笔者认为,现行城乡同一的执业医师制度脱离了农村的客观实际,是导致农村卫生人才事业陷入短缺困境的关键原因。第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上,笔者发现,新农合筹资量的剧增并没有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而是让农民的疾病负担持续性地保持在了一个并不能够保障其避免陷入贫困之中的支出水平之上。新农合制度以大病统筹作为基本的制度定位和将新农合视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倾向,不仅违背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而且也不符合疾病治疗的基本规律。第三,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上,笔者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服务主要采取了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供给,从而非常明显地强化了政府内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农民参与决策的空间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对于当前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新医改所遭遇到的困境,必须超越“政府-市场”视角,引入强调社会机制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在后者看来,现代社会的建立过程本质上是现代性因素在整个社会弥散和建立的过程。然而,在此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新的社会秩序。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都缺乏自律性,故而它们都有可能发生对于社会领域的过度扩展和僭越,也即进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进一步混乱。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们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市场失灵的问题,也不单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而往往是市场和政府同时出现失灵的问题。对此,“国家-社会”范式强调要超越市场与政府,站在社会的角度来反思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从而为社会秩序的最终达成提供创造性的思路。由此观之,农村新医改的各种制度之所以会在实践过程中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能够体现农民的本位原则,农民的参与性和主体性严重不足,农村社会的差异性在决策中没有得到基本的重视和充分的体现,农民的需求偏好得不到有效地地表达和回应。笔者提出,在通过适度下放决策权力的方式以完善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应着力强调农民及村社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要以农民为本位,通过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各项医疗卫生政策及资源相对接的平台和能力。总之,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以农民为本位的基本方略,即以农村的客观状况和实际需要作为卫生制度改革的基准,并特别注意在村社共同体的基础之上调动农民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模式”作为接下来农村新医改实践的主要方向,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总体目标中的“中国特色”之所在。

徐小冬[2](2015)在《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大连市2004-2013年全体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原因的动态监测分析,了解学生休退学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趋势,分析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种类,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学生因病休退学率和死亡率,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顺利完成学业。方法:按卫生部学生常见病系列报表(卫统26表-3)中对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的有关要求,登记2004-2013年大连市全体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原因信息。报表中的因病休退学包括学生因患传染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病及其他疾病的情况。报表中的学生死亡主要包括疾病死亡和意外死亡(自杀,交通事故,溺水,其他)情况。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应以医院诊断为准。由学校保健老师登记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的信息,填写学校卫生年报表交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负责将报表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0各收集到的信息逐一地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资料的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指标包括学生因病休退学率、学生死亡率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检验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学生总因病休退学率为0.960%。因“传染疾病”休退学的占24.70%,因“精神疾病”休退学的占13.16%,因“心血管病”休退学的占8.59%,因“其他疾病”休退学的占53.56%。不同学习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中学生因病休退学率为最高;心血管病和传染疾病在中学生阶段最高;精神疾病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升高,普通高校最高。城乡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染疾病、精神疾病都是城市低于农村,心血管病农村低于城市。学生平均死亡率10.06/10万。其中,各种意外死亡占全部学生死亡人数的70.32%,意外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不同学习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中学生死亡率为最高;疾病死亡中学最高;自杀在中学最高,大学较高;交通事故中专/技校最高,中小学较高;溺水死亡小学最高,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下降。城乡之间比较,城市学生死亡率低于农村,有统计学意义(P=0.000)。溺水和交通事故城市中小学低于农村;自杀城市小学低于农村。结论:意外伤害需要重点防控。传染疾病仍需要重视,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心血管病是城市学生防控重点。精神疾病是普通高校的防控重点。中学生是因病休退学防控重点人群。意外死亡是防控重点,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控制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的发生。

徐小冬,黄丹,宋晓昀,李晓枫[3](2014)在《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学生因病休退学原因及动态变化情况,为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3年10 a期间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学生总因病休退学率为0.960‰。因"传染疾病""精神疾病""心血管病""其他疾病"休退学的分别占24.70%,13.16%,8.59%,53.56%。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因病休退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98.41,P<0.00),以中学生为最高(1.463‰);因心血管病和传染疾病休退学率均以中学生最高;精神疾病休退学率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升高,普通高校最高(χ2值分别为290.17,163.28,333.59,P值均<0.01)。城乡之间休退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3,P<0.00),心血管病城市高于农村,传染疾病、精神疾病均为农村高于城市。结论大连市学校应将传染疾病作为防控重点,尤其是农村中学,心血管病是城市学生防控重点,精神疾病是普通高校的防控重点。

徐小冬[4](2014)在《2004-2013年大连市城乡中小学生死亡情况动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大连市城乡中小学生死亡情况,为制定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年中,大连市学生死亡人数687人,年平均死亡率为11.84/10万。其中,疾病死亡为200人,占29.11%;各种意外死亡为487人,占70.89%。意外死亡原因顺位为交通事故、溺水和自杀。中小学生死亡率比较,因疾病死亡,中学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P<0.05);自杀,中学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5);溺水,小学高于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P<0.01)。农村中小学总死亡率高于城市中小学;自杀农村小学高于城市小学,交通事故农村中小学均高于城市;溺水农村中小学均高于城市。结论意外死亡是防控重点,尤其是农村学生。加强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水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以降低意外死亡的发生率,是有效降低中小学生死亡率的关键。

魏耕祥[5](2014)在《基础教育传承落后思维观念探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基础教育应当为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行实质性准备。然而基础教育所传承的某些极左与冷战思维、片面的历史观,如非敌即友的二分式思维、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片面叙述以及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式、大量非此即彼的判断题训练致使学生思维僵化,现实行为出现较大偏差。为此,应当以人的现代化发展作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彻底清除极左与冷战思维的影响,以人为本推动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所需要的品行素质。

陶海洋[6](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石晓娟[7](2010)在《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不成熟逐渐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但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加之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上表现出一些问题,现实提醒我们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大学生养成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对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和养成教育的概念界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文献综述、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养成教育”,论述了养成教育及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内容及特点等。第三部分“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这一部分着重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论述了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

郝佳[8](2008)在《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学习问题、家庭原因外,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基本需要的层次中。人的基本需要的获得是成长的基础,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甚至心理健康和发展。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高低对其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动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了自编《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大连4所大学的学生施测,探讨了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及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本次研究中影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认可、自我角色认可、责任感、校园同伴关系认可、个人地位认可和安全感几个方面。3、大学生的学校归属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着。4、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水平显着相关。

朱培华,钟文长[9](2007)在《嘉兴市秀州区2003~2005年学生因病休学和死亡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艾华[10](2007)在《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其本人、家庭和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刺激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日益紧张复杂化、生活节奏迅速加快、贫富差距显着拉大……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更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等主要内容。第二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理论研究。在这一章中,确定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理论依据,并阐述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与标准,进而描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第三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章,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提高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坚持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坚持学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坚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与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第五章,结束语。阐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本文的努力方向。

二、山东省1997-2001年中小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1997-2001年中小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政策的社会学研究
    1.3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和田野工作
    1.5 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
2 改革开放前的富县现代卫生事业:从1949年到1984年
    2.1 现代卫生事业在民国时期从无到有
    2.2 现代卫生的全面建立:三级卫生网
    2.3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基本思路
    2.4 现代卫生事业全面建立的重要创新
    2.5 本章小结:集体时代的成就与经验
3 市场化思路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1985年到2000年
    3.1 分田到户以后“落单”的村医
    3.2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医改
    3.3 医改后卫生事业中的政府行动
    3.4 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动员及困境
    3.5 本章小结:成就、问题和经验
4 农村新医改的卫生人才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医师资格制度
    4.1 医学毕业生过剩与农村医生短缺的悖论
    4.2 卫生人才“过剩-短缺”困境的既有研究
    4.3 医师制度的变迁与农村卫生人才的困境
    4.4 本章小结
5 农村新医改的医疗费用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医疗制度
    5.1 新农合制度的现状及其问题
    5.2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5.3 新农合制度困境的制度原因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新医改的农民参与困境:政府主导下的基本公卫制度
    6.1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概况及其困境
    6.2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既有研究
    6.3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理论分析
    6.4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实践分析
    6.5 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困境的破解之道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农村新医改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困境的破解之道
    7.1 从“政府-市场”到“国家-社会”:卫生政策研究范式转换
    7.2 农村“新医改”困境的破解之道: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
    7.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参与:一些具体的农村新医改政策建议..
    7.4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不足、以及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打算..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2)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建立数据库
    4. 统计学方法
    5. 休退学率和死亡率
结果
    第一部 因病休退学结果
        1. 总体情况
        2. 不同年份之间休退学率变化
        3. 不同学段间因病休退学率的比较
        4. 城乡之间因病休退学率比较
    第二部 学生中死亡情况结果
        1. 总体情况
        2. 不同年份之间学生死亡率变化
        3. 不同学段间学生死亡率的比较
        4. 城乡中小学学生死亡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2004-2013年大连市城乡中小学生死亡情况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与不同年份学生死亡率变化
    2.2 中小学生死亡率比较
    2.3 城乡中小学之间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5)基础教育传承落后思维观念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基础教育传承了某些极左与冷战思维 的错误观念
    (一) 某些极左与冷战思维的深刻影响
    (二) 基础教育对某些极左与冷战思维的传承
二、 基础教育传承了某些狭隘、 落后的历 史观
    (一) 表里不一的历史观贻误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1. 对中国近代一些历史事件的评论有较大偏颇
        2. 对抗日战争的评述主次不分
        3. 对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缺乏足够的历史反思
        4. 对西方在二战之后的民主政治改革、经济腾飞缺乏客观公正的评述
    (二) 教学与考试方式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
        1. 填鸭式教学方式与僵化的考分评价机制, 进一步巩固了教科书所表现的某些唯心史观
        2. 学生思维僵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三、 基础教育以偏概全的管理思维对学生 成长的负面影响
    (一) 对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评价盛行 “一好代百 好” 的评价方式
    (二) 对学生品行的培养注重一点不及其余
四、 以人的现代化思想为指导推进基础教 育改革
    (一) 基础教育要确立培养学生与现代化相适应 的共同的价值观念
    (二)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探索人的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6)《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7)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养成教育
        1.2.2 大学生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有关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1.3.2 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养成教育
    2.1 养成教育概述
        2.1.1 养成教育的涵义
        2.1.2 养成教育的特点
        2.1.3 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2 大学生养成教育
        2.2.1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及内容
        2.2.2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
第3章 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1 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 养成教育的目标不明确,把养成教育等同于道德养成教育
        3.1.2 养成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3.1.3 养成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
        3.1.4 养成教育的成效不显着,大学生在养成素质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
    3.2 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3.2.2 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影响
        3.2.3 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影响
        3.2.4 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第4章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1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原则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4.1.2 方向性原则
        4.1.3 层次性原则
        4.1.4 系统化原则
        4.1.5 发展性原则
    4.2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4.2.1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
        4.2.2 紧抓教育契机,适时养成
        4.2.3 把教室、餐厅、宿舍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基地,强化养成
        4.2.4 树立榜样,示范养成
        4.2.5 加强养成教育行为训练,实践养成
        4.2.6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养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综述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4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假设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部分
    2.2 问卷调查部分
    2.3 个案访谈
    2.4 测量工具及施测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预测结果的项目分析
    3.2 正式施测问卷的分析
    3.3 统计分析
第四章 分析讨论
    4.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编制的讨论
    4.2 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的讨论
第五章 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谢辞

(10)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分析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 研究现状
        1.2.1 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1.2.2 农业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理论研究
    2.1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理论依据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2.1.3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2.2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与标准
        2.2.1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基准
        2.2.2 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标准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第3章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3.1 测试的基本情况
        3.1.1 测评工具及样本构成
        3.1.2 测试方法
        3.1.3 样本的回收统计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3.2.1 心理健康的生源差异
        3.2.2 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3.2.3 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3.2.4 心理健康的学科差异
        3.2.5 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
    3.3 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
        3.3.1 不同生源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
        3.3.3 不同年级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
        3.3.4 不同学科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
        3.3.5 总体情况统计结果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4.1 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4.2 坚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2.1 建立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机制
        4.2.2 构筑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4.2.3 重视同伴教育
        4.2.4 发挥图书馆与寝室文化的作用
    4.3 坚持主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
        4.3.1 要求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咨询
        4.3.2 增进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4.4 坚持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4.5 坚持学科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4.6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4.7 坚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与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
第5章 结束语
    5.1 本文主要观点
    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5.3 本文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山东省1997-2001年中小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制度变迁与现实困境 ——以富县为个案[D].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2]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分析[D]. 徐小冬. 大连医科大学, 2015(08)
  • [3]大连市2004—2013年学生因病休退学情况动态分析[J]. 徐小冬,黄丹,宋晓昀,李晓枫. 中国学校卫生, 2014(12)
  • [4]2004-2013年大连市城乡中小学生死亡情况动态分析[J]. 徐小冬.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4(06)
  • [5]基础教育传承落后思维观念探源[J]. 魏耕祥. 中国教育学刊, 2014(03)
  • [6]《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7]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 石晓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2)
  • [8]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 郝佳.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 [9]嘉兴市秀州区2003~2005年学生因病休学和死亡情况分析[J]. 朱培华,钟文长. 浙江预防医学, 2007(08)
  • [10]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 陈艾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1997-2001年山东省在校学生因病退休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