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西莉[1](2018)在《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机械产品不断向高精密、高效率和高稳定性方向发展,对机械产品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作为一种可实现大分度数和高承载能力且结构紧凑的新型分度凸轮机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整个传动系统由一级齿轮传动和二级凸轮-针齿传动构成,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其系统参数、外界条件的变化对机构的运动性能、传动精度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考虑系统的非线性因素,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探讨了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特性、传动精度等。所研究内容对于机构的动态设计、性能改进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首先,本文对所研究机构的传动原理、结构特点和分度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机械动力学的研究过程、建模与求解的基本方法等,为更好的对机械系统进行动力学性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在综合分析影响机构动态性能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非线性系统的扭转动力学模型。并且分析了齿轮啮合接触刚度和凸轮-针齿等效扭转刚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所建立的机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机构的输出动态响应,为虚拟样机的动态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本文借助SolidWorks、ADAMS和ANSYS软件建立了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凸轮-针齿间的接触力以及转速、负载等参数对机构动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齿轮啮合间隙和凸轮-针齿间隙分别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样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所建模型的动态分度精度。最后,应用现代测试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和传感技术搭建了样机的动态性能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对机构时域和频域内的输出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测试平台的可靠性。
王振成,张雪松,冯宪民,孟凡勋[2](2015)在《CJK系列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综合失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CJK系列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综合失动量产生的必然性和原因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利用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原理和无侧隙啮合方程,研究出了一对齿轮传动的单侧齿侧间隙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通过对机械传动链传动关系的分析,得出了闭环传动系统间隙对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程度及传动系统间隙计算方法;基于借助材料线弹性理论的分析法,指出了丝杠压缩引致工作台失动量的作用程度和计算公式,总结得出了在传动系统综合齿侧间隙和工作台系统线弹性压缩变形引起工作台综合失动量的计算步骤。并以实例分析演示了CJK系列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综合失动量计算步骤的实际应用方法,供设计、维护和维修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胡东[3](2014)在《直廓环面蜗杆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设计建模与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矿用双速绞车是煤矿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矿山辅助运输设备。在我国煤矿,由于各种条件的不同,绞车技术水平落后,工作效率低下,随着煤矿采煤机械化的发展,这些落后设备已不能满足现场要求,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开展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分析研究,对促进矿用双速绞车技术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以某矿用双速绞车为研究对象,就传动系统设计、建模与仿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方法如下:(1)设计某包含低速高速两种工况的矿用绞车,包括对其传动方案的设计、电机的选择、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及圆柱齿轮传动运动参数的初步设计计算。(2)基于Romax Designer对双速绞车传动系统建模,包括轴、轴承的选择搭建,斜齿轮组、直齿轮组的建立,概念离合器的安装,传动系统定义组装。(3)设定双速绞车工况条件,定义载荷、转速、工作时间,并详细分析齿轮材料、齿轮箱润滑剂以及齿轮啮合错位对系统运行情况的影响。此外,对齿轮安全系数、所受应力进行静力学分析,对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轴的强度刚度校核,验证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4)采用Romax齿面优化模块对齿轮7和齿轮8进行齿面分析与修形,改善齿面接触应力分布,使最大接触应力降低20%,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仿真与优化提供了现代化设计方法。
王军[4](2011)在《飞轮、盘车机齿轮相关设计计算研究》文中指出以MAN专利柴油机8K98MC机型的飞轮、盘车机齿轮为例,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相关公式计算角度变位齿轮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和中心距,分析了图纸中齿根圆、中心距等尺寸与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经研究推导出了具有较大侧隙齿轮传动的两齿轮中心距计算公式。
朱斌[5](2011)在《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动态传动精度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K-V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是由2K-V型行星传动与K-H-V型行星传动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行星传动机构,兼顾了2K-H负号机构的高效率和少齿差传动的大速比的特点,同时仍属于一种少齿差行星传动。它具有承载能力大、传动精度高、扭转刚度大、回差小、传动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优点。该传动机构广泛应用于船舶、冶金、化工、矿山、起重运输,包括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一些特殊领域。论文针对间隙和关键零件的弹性变形均会对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传动精度造成影响,在Pro/E中创建三维参数化模型,结合ANSYS和ADAMS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分析间隙和弹性变形对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传动精度的影响情况。综合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介绍了减速器的工作原理、摆线轮的修形方式、摆线轮的最佳修形方法及最佳修形量、和减速器的回转传动精度原理,为后续分析各种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奠定理论基础。②采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减速器的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参数化设计并进行了参数化装配,完成减速器的参数化建模工作。结合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生成关键零件的模态中性文件,为后面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做好准备工作。③在ADAMS中建立间隙和弹性变形影响因素下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或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获得这些影响因素下的转角误差曲线。通过对比分析这些转角误差曲线,得到一些影响减速器回转传动精度的结论。通过对减速器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间隙和弹性变形对减速的传动精度造成的影响情况,为设计、制造高精度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提供了设计依据。
王振成,刘爱荣[6](2005)在《内啮合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几何求法》文中指出通过几何分析得出了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中心距略变小时,非工作齿面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利用几何关系导出了此种公式的几种表达形式,供设计者在齿轮传动设计时选用。
王振成,杨宗田,刘爱荣[7](2003)在《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文中研究指明创立了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方法 ,论述了虚拟变位法在各种类型渐开线齿廓的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计算中的应用
王振成,夏东起[8](2002)在《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法向侧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文中研究说明提出了虚拟变位的概念 ,阐述了虚拟变位的基本原理 ,并通过虚拟变位的方法 ,推导出了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法面法向侧隙的计算公式 ,可用于齿轮传动设计。
王振成[9](2001)在《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文中指出提出了虚拟变位的概念 ,阐述了虚拟变位的基本原理 ,并通过虚拟变位的方法 ,导出了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 ,供齿轮传动设计之用
王振成,范乃则[10](2001)在《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文中提出提出了在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法隙计算中的虚拟变位概念 ,阐述了虚拟变位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虚拟变位的方法 ,推导出了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计算公式。
二、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分度凸轮机构的介绍与发展 |
1.3 分度凸轮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1.3.2 分度凸轮机构的仿真实验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结构分析 |
2.2.1 机构的结构组成及特点 |
2.2.2 机构的传动原理 |
2.2.3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基本参数 |
2.3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 |
2.3.1 运动规律的无量纲化 |
2.3.2 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 |
2.4 机械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过程 |
2.4.2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2.4.3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 |
2.4.4 机械系统动力学研究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3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动力学分析 |
3.2.1 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 渐开线齿轮和凸轮-针齿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 |
3.3.1 渐开线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 |
3.3.2 凸轮-针齿的等效扭转刚度计算 |
3.4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方程 |
3.4.1 拉格朗日方程 |
3.4.2 系统能量分析 |
3.4.3 机构的动力学方程 |
3.5 动力学方程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4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软件概述 |
4.2.1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述 |
4.2.2 ADAMS软件的概述 |
4.3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1 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
4.3.2 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
4.3.3 刚柔耦合模型的创建 |
4.4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
4.4.1 模型的验证 |
4.4.2 凸轮与针齿啮合接触力分析 |
4.4.3 负载对整机动态响应的影响 |
4.4.4 输入轴转速对整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4.5 间隙对整机动态特性的影响 |
4.5.1 齿侧间隙对机构动力学的影响 |
4.5.2 凸轮—针齿啮合间隙对机构动力学的影响 |
4.5.3 含间隙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
4.6 机构的动态分度精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机构动态性能测试系统 |
5.2.1 实验设备与测量仪器 |
5.2.2 实验样机 |
5.2.3 虚拟仪器介绍 |
5.2.4 实验台总体方案和设备安装 |
5.3 实验参数测试原理 |
5.4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5.4.1 机构时域动态输出响应分析 |
5.4.2 动力学响应的频谱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 致谢 |
(2)CJK系列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综合失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齿轮传动侧隙的滞环特性 |
2.1单侧尺侧间隙的计算 |
2.2用虚拟变位法求单侧齿侧间隙 |
2.3滞环特性 |
3齿轮传动系统齿侧侧隙的累积 |
4齿轮传动间隙对闭环系统的影响 |
4.1闭环之内的动力传动链齿轮间隙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
4.2反馈回路上的传动链齿轮传动间隙既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又影响系统精度 |
5进给丝杠轴向压缩变形产生的失动量 |
6工作台的综合失动量 |
7实例分析 |
8结论 |
(3)直廓环面蜗杆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设计建模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矿用绞车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基于 Romax 的减速器传动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环面蜗杆的研究现状 |
1.2.4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绞车传动系统的初步设计及 Pro/E 建模 |
2.1 双速绞车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
2.1.1 设计需求 |
2.1.2 传动方案 |
2.2 双速绞车电机选择及运动参数初步设计计算 |
2.2.1 电动机的选择 |
2.2.2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参数选择 |
2.2.3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参数初步选择 |
2.2.4 工作转速验算 |
2.3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 Pro/E 建模 |
2.3.1 直廓环面蜗杆副介绍 |
2.3.2 直廓环面蜗杆副的参数化 Pro/E 建模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Romax Designer 的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 |
3.1 Romax Designer 简介 |
3.1.1 Romax Designer 软件介绍 |
3.1.2 Romax Designer 的功能介绍 |
3.2 双速绞车减速系统的建模 |
3.2.1 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结构及参数 |
3.2.2 传动系统概念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静力学仿真分析 |
4.1 工况条件设定 |
4.1.1 校核标准的选择 |
4.1.2 设定载荷、转速及工作时间 |
4.1.3 定义齿轮材料 |
4.1.4 添加齿轮箱润滑剂 |
4.1.5 设定齿轮啮合错位 |
4.2 齿轮静力学仿真 |
4.2.1 仿真结果 |
4.2.2 齿轮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及优化 |
4.3 轴承的使用寿命分析 |
4.3.1 基于 Romax 轴承寿命分析原理 |
4.3.2 轴承寿命结果及分析 |
4.4 轴的强度校核 |
4.4.1 轴强度校核意义与原理 |
4.4.2 轴的强度校核 |
4.5 轴的刚度校核 |
4.5.1 轴的刚度校核意义与原理 |
4.5.2 轴的刚度校核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齿轮修形优化 |
5.1 齿轮修形原理及方法 |
5.1.1 齿向修形 |
5.1.2 齿廓修形 |
5.2 基于 Romax 的齿轮修形设计优化 |
5.2.1 Romax 齿轮修形方法 |
5.2.2 齿轮修形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飞轮、盘车机齿轮相关设计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飞轮、盘车机齿轮相关尺寸计算 |
2 大侧隙齿轮传动中心距计算[4, 5] |
3 飞轮、盘车机齿轮的齿根圆尺寸 |
4 结语 |
(5)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动态传动精度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2K-V 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2K-V 型摆线针轮行星齿轮传动的发展状况 |
1.2.2 回转传动精度理论及其仿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运动学分析及动态传动精度原理分析 |
2.1 2K-V 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运动学分析 |
2.1.1 2K-V 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原理 |
2.1.2 2K-V 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
2.2 摆线针轮传动的啮合原理 |
2.2.1 摆线针轮传动的齿廓曲线 |
2.2.2 摆线针轮传动符合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
2.2.3 摆线轮的标准齿形方程式 |
2.2.4 摆线轮的齿廓修形及其通用齿形方程式 |
2.2.5 摆线轮的最佳修形方法及其最佳修形量 |
2.3 动态传动精度原理分析 |
2.3.1 回转传动误差类型 |
2.3.2 回转传动误差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三维参数化建模 |
3.1 Pro/ENGNIEER 软件的简单介绍 |
3.2 2K-V 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三维参数化建模 |
3.2.1 零件的参数化建模 |
3.2.2 2K-V 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总体装配 |
3.2.3 2K-V 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爆炸图 |
3.3 本章小结 |
4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动态传动精度分析 |
4.1 关键零件MNF 文件的生成 |
4.1.1 ANSYS 软件简介 |
4.1.2 关键零件柔性体的建立 |
4.2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1 ADAMS 软件简介 |
4.2.2 多体系统动力学计算理论 |
4.2.3 接触力分析 |
4.2.4 约束分析 |
4.2.5 柔性连接轴套力分析 |
4.2.6 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
4.2.7 添加约束和载荷 |
4.3 2K-V 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分析 |
4.3.1 减速器的传动比验证与模型参数 |
4.3.2 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4.3.3 关键零件的弹性变形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法向侧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At0时的法向侧隙Cn'>1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At′>At0时的法向侧隙Cn |
At0′时的法向侧隙Cn'>2 变位斜齿圆柱齿轮At′>At0′时的法向侧隙Cn |
3 结论 |
四、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平动分度凸轮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赵西莉.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2]CJK系列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综合失动量研究[J]. 王振成,张雪松,冯宪民,孟凡勋.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3)
- [3]直廓环面蜗杆双速绞车传动系统的设计建模与仿真分析[D]. 胡东. 武汉科技大学, 2014(03)
- [4]飞轮、盘车机齿轮相关设计计算研究[J]. 王军. 上海造船, 2011(04)
- [5]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动态传动精度仿真分析[D]. 朱斌. 重庆大学, 2011(01)
- [6]内啮合齿轮传动法向齿侧间隙的几何求法[J]. 王振成,刘爱荣.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5(11)
- [7]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J]. 王振成,杨宗田,刘爱荣.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3(05)
- [8]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法向侧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J]. 王振成,夏东起. 机械传动, 2002(02)
- [9]外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J]. 王振成. 广西机械, 2001(04)
- [10]内啮合渐开线齿轮传动法隙计算的虚拟变位法[J]. 王振成,范乃则. 机械传动,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