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慧[1](2021)在《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企业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针对高科技人才的激励也越来越成为公司激励的重点。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者的工作履职能力,促使其做出对企业发展更有利的决策。但是,我国的股权激励实施的时间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使得股权激励的效果不理想。很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成熟的实施方法可循。因此,研究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与股权激励理论基础上,先从分析案例公司背景与业务状况出发,分析此次股权激励实施背景与实施情况,再研究其激励前后的业绩变化,分析其效果。本文股权激励效果评价研究体系由财务角度研究与非财务角度研究组成。财务角度研究由反映财务经营效果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与反映股东价值的EVA分析法组成。非财务角度研究由反映股票市场变动的事件研究法、市场占有率、员工结构变化与创新能力四个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维度组成。同时结合激励要素的分析使得研究效果更加完善。经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在短期内给企业资本市场带来显着的正面效应,财务角度除了营运能力、发展能力没有产生显着效果外,其他财务指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对企业发展均有促进效果;非财务角度方面的员工结构变化与激励要素方面的考核指标在股权激励实施后效果甚微,但总体上此次股权激励使D高科技企业实现了其战略转型的效果。
熊彪[2](2021)在《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 ——基于研发能力与融资约束中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坚持创新作为其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使得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得到强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未来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创新的水平的提升,并且未来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创新的推动。公司治理中的股权激励能有效地将企业所有者利益和企业代理者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长效的制度保障,极大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那么,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是否会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股权激励又通过何种传导机制来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不同的激励方式、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企业规模以及不同的行权期的激励效果是否会产生差异?本文在利用2006—2015年期间成功股权激励的395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研究样本的基础上,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逐年一对一匹配,进而得到与之接近的395家没有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企业作为对照组研究样本。然后,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其技术创新水平有何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的实施会显着地提升其技术创新水平,并且这种关系在发明创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其次,建立中介效应模型,从研发能力和融资约束两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如何影响技术创新做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会提高民营企业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从而以提升研发能力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股权激励也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研发资金用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再次,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使用股票期权的激励效应是比采取限制性股票所产生的激励效应要高;与非高新技术企业做对比,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实施了股权激励对其创新水平提升效果更强;相对于小规模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企业规模越大,那么股权激励的正向促进效应越强;如果股权激励的行权期越长,创新的促进效应越明显。最后,本文实行稳健性检验,采取替换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滞后被解释变量以及增加可能的遗漏变量的方式来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黄嘉顺[3](2020)在《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逐渐成为彰显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的经济增长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要时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而研发强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企业随着对创新的重视也在逐渐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但相比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些差距,所以加大企业研发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已刻不容缓。而股权激励已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和激励制度,为解决目前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由于企业研发决策的制定者基本上集中在管理层,委托代理问题导致一些管理层会规避具有风险性的研发活动,从而抑制企业研发投入活动。本文选择以创新发展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情况。通过分析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的现状,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近几年随着总资产逐年增加,股权激励强度却逐年减少,同时研究投入逐年增加。在研究现状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管理层寻租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选用近几年最新数据深入探讨高管股权激励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并提出研究假设,为下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实证部分,选取我国A股市场中的高新科技上市公司2015-2018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对高管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前后比较验证股权激励是否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回归分析验证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高科技上市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有显着提升,股权激励强度和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和研发产出呈显着正相关。研究结果说明高管股权激励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影响有区别,对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方面,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它呈倒U型关系,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较小时,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达到某一峰值,股权激励强度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对技术创新的研发产出方面,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它呈线性正相关,随着高管股权激励强度的增加,研发产出增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优化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通过高管股权激励能够从技术创新全流程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效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赵可歆[4](2020)在《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汉得信息的案例分析》文中提出股权激励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缓解委托代理矛盾,同时能够降低骨干人员的流失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所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人才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推行的是一两期股权激励计划,且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也多是短期性的。连续多期股权激励是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和战略转变而动态调整的新型股权激励方案,它通过高频率、连续性的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使股权激励效果更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所以探究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将对许多激励效果欠佳的上市公司大有裨益。但是当前关于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较少,也尚未有文献作出系统的梳理。因此本文将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展开研究。本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次数最多的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汉得信息201 1年在创业板上市后,为促进主营业务的发展,已经连续推出了八期股权激励,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前六期股权激励均已顺利解锁,其主营业务——高端ERP实施服务发展也迈向新高度,正朝着数字化生态综合服务商的目标不断前进。为了探究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本文首先依据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搭建了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案例研究部分,本文分析了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结合其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理清了连续多期股权激励对汉得信息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将汉得信息与软件行业均值的财务数据对比进行经济后果研究。最后本文得出,连续多期股权激励通过动态激励机制对企业的资本市场反应、财务绩效、创新能力表现等都产生重要作用。
秦政政[5](2020)在《高管激励方式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驱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突破性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日益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高管是企业中的主要决策群体,是推动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但是突破性创新存在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明显特点,这使得高管缺乏对突破性创新进行创新投入的动力。通过完善高管激励机制,可以使得高管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趋向一致,高管会更加趋向于进行风险投资,使得高管增加对突破性创新的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活动。本文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建立高管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理论推导出高管激励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影响机理,基于“激励--行为--结果”的逻辑框架,解释高管激励对突破性创新的驱动效应,实证检验高管激励、研发投入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实施以及高管股权强度均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突破性创新,并且高管股权激励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高管薪酬激励;(2)高管薪酬激励、高管股权实施以及高管股权强度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且研发投入在高管激励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股权集中度能够负向调节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股权制衡度能够正向调节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对高管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没有显着影响;考虑产权性质的差异性,高管薪酬激励更能促进非国有企业进行研发投入,高管股权激励更能促进国有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最后,根据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就如何有效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水平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石漫[6](2020)在《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股权激励是一项有效的企业激励制度,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但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起步较晚,有关理论和实践仍在不断创新完善。学界研究表明,我国很多企业实施的股权激励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而且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践方面的探索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激励对象的资格问题、激励数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多次授予问题、行权指标过低等,导致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失败或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股权激励实施的动因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用友网络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对用友网络前后四次股权激励计划基本要素,计划实施后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经营和市场的整体效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用友网络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效应是良好的,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通过分析,针对我国企业在股权激励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激励模式、授予规模与形式、考核评价体系、内外部监督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本文系统分析了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动因和效果,提出了企业应根据公司实际选择适宜的激励模式,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内外部监督体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为国内其他同类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借鉴,有利于我国股权激励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刘崇[7](2020)在《科大讯飞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效果分析》文中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科技企业以先进技术作为其核心竞争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发活动的全过程都十分依赖研发人员的专有信息,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活动。股权激励作为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的一种激励制度,在解决由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导致的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5年我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试行办法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开始有了制度依据,开始有国家政策来支持和引导股权激励的设计和实施;同时,关于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也开始不断扩大,科研人员也逐渐被纳入到激励对象之中。在2005年之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405个,2018年达到409个,被称为“历史双雄”。可是,科研人员股权激励这一激励措施对企业自身价值的提升有什么影响?其具体作用路径是什么?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借用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双因素理论进行分析,通过CSMAR数据库、wind数据库、巨潮资讯网公告信息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对其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进行研究,发现科大讯飞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之后,通过创新绩效、经营绩效、人才吸引能力三条具体路径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然后,本文对科大讯飞在股权激励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推导整个高科技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最后,本文得出结论:高科技企业对科研人员进行股权激励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的提高,提升企业的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人才吸引能力,长期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促进其企业价值提升。高科技企业在努力提升企业价值时可以考虑对科研人员进行股权激励这一措施。但是,在加强科研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对自身盈利能力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避免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规避经营风险。此外,高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可能会出现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期限设置不合理、行权标准设置过高等问题。对此,高科技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激励科研人员努力工作的同时应考虑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问题,以实现评价指标设置多元化、考核期限设置合理化、行权标准设置有效化。
王立权[8](2020)在《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程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目也日益增加。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其通过将管理层与公司所有者之间的利益进行捆绑,使得管理层的利益与所有者利益趋于一致,达到两者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目的。然而,股权激励作为一项激励契约,一项合理有效的股权激励契约必须体现其异质性、持续性、制约性、和协调性等特征,通过对契约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设置,激励计划才能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从而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本文就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及其要素构成。然后,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特点进行描述分析,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模式,并从权力与义务、价值估值、会计核算等方面对两种主要的激励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则是文章的实证部分,为了排除因样本量和所选方法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偏差,保证实证的完整性,本文先就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接着从总体样本出发,就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从上市公司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细化,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产权属性的角度实证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且授予激励对象的股份数越多,即股权激励实施的强度越大,其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越显着。其次,依据总体样本来看,股权激励模式对激励效果产生显着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两种激励模式中,股票期权会弱化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因而就激励效果而言,股票期权不如限制性股票。最后,从分组样本来看,在产权方面,股票期权对民营企业的激励效果会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对国企则不显着;从成长性来看,股票期权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效果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
牛爽[9](2020)在《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M为例》文中指出通过恰当的方式有效激励技术人员并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的薪酬、奖金等激励方式,股权激励在减少或消除短期行为,促进激励对象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从事生产活动等方面更具优势。但是一方面,股权激励数量过少可能导致无法实现有效激励,过多则可能导致股东利益受损;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对于公司资产的正向效应并未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其对于创新速度与质量的要求更高,但是现有研究针对技术人员努力程度与研发成果所可能产生的串联中介效应的讨论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M股权激励实施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讨论并分析股权激励强度等本文关注的重点变量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重点分析技术人员努力程度与研发成果所带来的串联中介效应。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机理分析构建了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串联中介模型,依托本人所供职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司及其技术支持公司,收集并整理了284份有效问卷,通过综合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回归分析,研究认为:(1)股权激励强度对技术人员努力程度的作用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2)技术人员努力程度对研发成果有积极影响。(3)研发成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4)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且作用方向依赖技术人员努力程度与研发成果。本文分析了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有助于公司管理层了解股权激励制度和技术人员的创新绩效;有助于公司采用恰当的股权激励强度;有助于补充公司的管理结构;有助于公司建立有效的激励技术体系,并继续补充股东的激励体系,为公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廉艺[10](2020)在《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随着国外股权激励发展的成熟和我国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国内许多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公布和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但由于股权激励在我国实施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相关法律并未得到完善,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在实施后,并未取得预期的显着效果。2016年,我国在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之后,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逐步发现股权激励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矛盾日趋减少,利益也逐渐趋同,不仅加强了公司的经营管理,还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利益。但是因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性质和激励模式选择的不同,使得激励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问题再次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阅读、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与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相关的三个假设,选择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再选取A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对A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四项绩效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补充。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论显示: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成正相关关系,实施股权激励能显着提高公司绩效;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且限制性股票相比股票期权对上市公司绩效产生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案例分析也表明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要根据公司性质及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模式,优化激励效果,并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
二、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 |
2.1.2 股权激励主要模式 |
2.2 股权激励的五个关键要素 |
2.2.1 激励对象 |
2.2.2 激励数量 |
2.2.3 行权价格 |
2.2.4 激励有效期 |
2.2.5 业绩考核指标 |
2.3 股权激励实施的理论基础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最优契约理论 |
2.3.4 管理权力理论 |
2.4 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理论 |
2.4.1 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 |
2.4.2 非财务指标评价法 |
第三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现状分析 |
3.1 D企业概况 |
3.1.1 D企业基本情况 |
3.1.2 D企业主营业务 |
3.2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背景 |
3.2.1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3.2.2 实现战略转型时期 |
3.2.3 沿用传统激励模式 |
3.3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情况 |
3.3.1 D企业股权结构 |
3.3.2 D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方案 |
3.3.3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办法 |
3.3.4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制度 |
3.3.5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流程 |
第四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分析 |
4.1 激励要素对实施效果的影响 |
4.1.1 方案激励模式 |
4.1.2 方案激励对象及激励数量 |
4.1.3 方案行权条件 |
4.2 D企业股权激励财务指标分析 |
4.2.1 盈利能力分析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4.2.3 偿债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2.5 杜邦分析 |
4.2.6 经济增加值分析 |
4.3 D企业股权激励非财务指标分析 |
4.3.1 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分析 |
4.3.2 市场占有率分析 |
4.3.3 员工结构变化分析 |
4.3.4 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
4.4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的问题 |
4.4.1 业绩考核指标设计过于简单 |
4.4.2 行权条件没有与公司自身条件相结合 |
4.4.3 激励对象选择数量少、范围小 |
4.4.4 激励有效期较短 |
4.5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5.1 激励目的不明确 |
4.5.2 经理人市场不够规范成熟 |
4.5.3 资本市场条件不规范 |
4.5.4 行权期限制条件设置不合理 |
第五章 D企业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及保障措施 |
5.1 股权激励方案优化建议 |
5.1.1 考核指标及行权条件设计多元化 |
5.1.2 根据不同战略部署选择股权激励对象 |
5.1.3 适当延长激励有效期 |
5.2 股权激励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培育 |
5.2.2 完善股权激励实施的外部环境 |
5.2.3 建立科学的计划执行监督体系 |
5.2.4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 ——基于研发能力与融资约束中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创新点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点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股权激励相关研究 |
2.1.1 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
2.1.2 股权激励的其他实施效果 |
2.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1 技术创新的宏观影响因素 |
2.2.2 技术创新的微观影响因素 |
2.3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相关性研究 |
2.3.1 正相关性 |
2.3.2 负相关性 |
2.3.3 非线性相关性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股权激励 |
3.1.2 技术创新 |
3.2 假设提出 |
3.2.1 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 |
3.2.2 股权激励、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 |
3.2.3 股权激励、融资约束与技术创新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定 |
4.3.1 基准模型 |
4.3.2 中介效应模型 |
4.3.3 异质性分析模型 |
4.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 实证分析 |
5.1 倾向得分匹配 |
5.2 双重差分回归分析 |
5.3 中介效应分析 |
5.3.1 基于研发能力 |
5.3.2 基于融资约束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基于不同股权激励方式 |
5.4.2 基于不同技术型企业性质 |
5.4.3 基于不同企业规模特征 |
5.4.4 基于不同股权行权期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替换被解释变量 |
5.5.2 替换解释变量 |
5.5.3 滞后被解释变量 |
5.5.4 可能的遗漏变量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权激励相关研究 |
1.2.2 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1.2.3 股权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评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2.1.1 高科技上市公司 |
2.1.2 股权激励 |
2.1.3 企业技术创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2.2.3 管理层寻租理论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3.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
3.1 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 |
3.1.1 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 |
3.1.2 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 |
3.2 企业自身内部组织结构作用分析 |
3.3 企业财务状况作用分析 |
3.4 企业行业特征作用分析 |
4.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模型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定义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5.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 |
5.2 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 |
5.2.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2 高科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影响T检验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研发投入非线性模型回归 |
5.4.2 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研发产出线性模型回归 |
5.5 稳健性检验 |
6.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汉得信息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 |
2.1.2 连续多期股权激励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强化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股权激励动因分析的文献综述 |
2.3.2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文献综述 |
2.3.3 股权激励经济后果分析的文献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3 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 |
3.1 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 |
3.1.1 连续多期股权激励已成常态化 |
3.1.2 人才密集型行业倾向于连续多期股权激励 |
3.2 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特点 |
3.2.1 实施频率高 |
3.2.2 授予数量少价格低 |
3.2.3 着重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激励 |
3.2.4 合理的有效期限 |
3.3 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
3.3.1 人力资本升值 |
3.3.2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需要 |
3.3.3 强化激励模式的需要 |
3.3.4 前期股权激励成功实施的经验 |
3.3.5 福利型动因 |
3.4 作用路径 |
4 案例研究样本的选取及介绍 |
4.1 案例公司选取标准 |
4.2 汉得信息公司概况 |
4.2.1 公司简介 |
4.2.2 股权结构 |
4.2.3 经营概况 |
4.2.4 发展优势 |
4.3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分析 |
4.3.1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模式 |
4.3.2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被激励对象 |
4.3.3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激励期限及解锁比例 |
4.3.4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标的物授予数量及授予价格 |
4.3.5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 |
4.4 汉得信息股权激励解锁情况 |
5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
5.1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
5.1.1 绑定核心员工的需要 |
5.1.2 提高主营业务竞争力 |
5.1.3 从解决方案服务商向数字化生态综合服务商转型 |
5.1.4 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完善公司内部治理 |
5.2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分析 |
5.2.1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资本市场反应 |
5.2.2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财务效果分析 |
5.2.3 汉得信息连续多期股权激励的创新能力表现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优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6.2.2 完善内部治理环境 |
6.2.3 完善市场监管与法律法规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管激励方式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驱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激励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技术创新理论 |
2.4 突破性创新相关理论 |
3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高管激励方式及其特点 |
3.2 高管激励影响突破性创新的成因分析 |
3.3 博弈分析 |
3.4 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高管激励对突破性创新的驱动效应理论分析 |
4.1 高管激励与突破性创新 |
4.2 高管激励与研发投入 |
4.3 研发投入与突破性创新 |
4.4 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 |
4.5 股权结构的调节作用 |
4.6 高管激励对突破性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构建 |
5 实证研究设计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定义与计算方式 |
5.3 回归模型的建立 |
6 实证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相关性统计分析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性 |
1.5.2 研究不足 |
2 股权激励的相关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股权激励的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股权激励的概念 |
2.1.2 股权激励的构成要素 |
2.1.3 股权激励的类型 |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公司治理理论 |
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及动因 |
3.1 用友网络简介 |
3.1.1 用友网络的企业发展历程 |
3.1.2 用友网络的组织结构 |
3.2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 |
3.2.1 用友网络的股权激励实施背景 |
3.2.2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过程 |
3.2.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计划基本要素分析 |
3.3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 |
3.3.1 外部原因 |
3.3.2 内部原因 |
4 用友网络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
4.1 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效果分析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营运能力分析 |
4.1.3 偿债能力分析 |
4.1.4 成长能力分析 |
4.2 基于股价变动的市场效果分析 |
4.3 基于非财务指标经营效果分析 |
4.3.1 公司治理结构 |
4.3.2 人才队伍 |
5 案例启示及研究结论 |
5.1 案例启示 |
5.1.1 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改善业绩 |
5.1.2 合理的股权激励授予规模与形式有利于增强激励效果 |
5.1.3 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提升了团队建设水平 |
5.1.4 建立多元化指标评价体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 |
5.2 研究结论 |
5.2.1 企业应根据公司实际选择适宜的激励模式 |
5.2.2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 |
5.2.3 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
5.2.4 完善内外部监督体系 |
5.2.5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科大讯飞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股权激励 |
2.1.1 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概念 |
2.1.2 股权激励要素 |
2.1.3 股权激励的类型 |
2.2 文献综述 |
2.2.1 股权激励实施动因 |
2.2.2 股权激励方式选择 |
2.2.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2.2.4 股权激励激励效果 |
2.2.5 文献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契约理论 |
2.3.4 激励理论 |
2.4 路径分析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科大讯飞公司介绍 |
3.2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介绍 |
3.2.1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3.2.2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对象介绍 |
3.2.3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行权情况介绍 |
3.3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分析 |
3.3.1 协调企业利益关系 |
3.3.2 约束科研人员机会主义行为 |
3.3.3 吸引和稳定人才 |
第四章 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4.1 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
4.1.1 市场短期反应 |
4.1.2 市场长期反应 |
4.2 创新绩效指标分析 |
4.2.1 创新投入水平分析 |
4.2.2 创新水平分析 |
4.2.3 创新质量分析 |
4.3 经营绩效指标分析 |
4.3.1 盈利水平分析 |
4.3.2 营运能力分析 |
4.3.3 发展能力分析 |
4.4 人才吸引能力分析 |
第五章 股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 |
5.1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方案存在问题 |
5.1.1 评价体系不完善 |
5.1.2 考核期限设置不合理 |
5.1.3 行权标准设置过高 |
5.2 科大讯飞股权激励方案相关对策 |
5.2.1 评价指标设置多元化 |
5.2.2 考核期限设置合理化 |
5.2.3 行权标准设置有效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外文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文章的主要内容 |
1.3.3 文章的框架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要素 |
2.1 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2.1.4 激励理论 |
2.2 股权激励的要素构成 |
第三章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其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 |
3.2 上市公司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 |
3.3 现行主要股权激励模式的对比 |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3.1 被解释变量 |
4.3.2 解释变量 |
4.3.3 控制变量 |
4.4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1 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相关性检验 |
5.1.3 回归分析 |
5.2 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启示 |
6.2 相关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9)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M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激励和激励机制 |
2.2 技术人员股权激励研究 |
2.3 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3 M企业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3.1 M企业基本情况 |
3.2 M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3.3 M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 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与技术人员努力程度 |
4.3 技术人员努力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假设 |
5.2 概念模型 |
5.3 问卷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问卷发放与回收 |
6.2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6.3 串联中介效应模型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文献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和股权激励 |
2.1.2 上市公司和公司绩效 |
2.1.3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2.4 利益协同效应 |
2.2.5 风险承担效应 |
2.2.6 “金手铐”效应 |
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3.1 制度背景 |
3.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4 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 变量定义 |
4.3 模型构建 |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5 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回归性分析 |
4.6.1 基本回归分析 |
4.6.2 不同企业性质的回归分析 |
4.6.3 不同激励方式的回归分析 |
4.7 稳健性检验 |
4.8 实证结论 |
5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
5.1 公司概况 |
5.2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 |
5.2.1 国家政策的引导 |
5.2.2 行业发展的严峻 |
5.2.3 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
5.2.4 吸引人才的必然选择 |
5.3 实施股权激励的方案 |
5.3.1 激励对象和激励数量 |
5.3.2 激励模式和股票来源 |
5.3.3 解锁时间和解锁安排 |
5.4 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分析 |
5.4.1 偿债能力分析 |
5.4.2 盈利能力分析 |
5.4.3 营运能力分析 |
5.4.4 发展能力分析 |
5.5 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实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股权激励效果研究[D]. 杨文慧.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民营企业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 ——基于研发能力与融资约束中介分析[D]. 熊彪.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高科技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黄嘉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上市公司连续多期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基于汉得信息的案例分析[D]. 赵可歆. 苏州大学, 2020(03)
- [5]高管激励方式对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驱动效应研究[D]. 秦政政.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用友网络股权激励实施动因及效果分析[D]. 石漫.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7]科大讯飞科研人员股权激励效果分析[D]. 刘崇.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D]. 王立权. 广西大学, 2020(07)
- [9]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M为例[D]. 牛爽.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D]. 廉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论文; 汉得信息论文; 股权激励行权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用友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