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相色谱仪宽口径毛细管柱检测谷物中T-2毒素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义超[1](2021)在《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指出
徐义超[2](2021)在《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愈来愈高。食品中常见的有害成分玉米烯酮(ZEN)、重金属铅离子(Pb2+)、T-2毒素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与生命健康,因此开发出能够快速、便捷、实时检测食品中有害成分的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测方式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等具有众多缺点如成本高、时间长等,无法达到快速检测的要求。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适配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学检测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前景。因此,本论文开发了用于检测食品中ZEN、Pb2+、T-2毒素的便携式、低成本且可以重复使用的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1)首先采用Frens法(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金纳米粒子(Au NPs)。使用食人鱼溶液使光纤传感器羟基化,通过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处理获得巯基化的光纤传感器,通过金硫键(Au-S)将Au NPs固定在传感器上,扫描电镜显示Au NPs在传感器分布密集且分散均匀,最后通过形成Au-S将巯基修饰的ZEN适配体固定在Au NPs表面完成传感器的构建。探索了光纤LSPR适配体ZEN传感器构建的最佳条件为:MPTMS浓度2.0%、Au NPs修饰时间12 h、p H 8.0、ZEN适配体浓度10μM。将传感器用于ZEN的检测,结果显示适配体与ZEN特异性结合后传感器LSPR峰的偏移量与ZEN(1.0 ng/m L~480.0 ng/m 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对数浓度,R2=0.9836),检出限低至0.102 ng/m L。此外,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2.8%),能够有效避免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和T-2毒素的干扰,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于啤酒样品,传感器的加标回收率在85.0%~102.0%之间,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ZEN的检测。(2)用于Pb2+检测的光纤LSPR传感器的构建参照以上方法,研究获得传感器构建的最优条件为:MPTMS浓度2.0%、Au NPs修饰时间为12 h、p H 7.5、Pb2+适配体浓度为5.0μM。结果显示,在0.2 ng/m L~625.0 ng/m L范围内,传感器LSPR峰的偏移量与Pb2+的对数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1),检出限低至0.03 ng/m 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SD=3.9%)以及很好的选择性,对汞离子、镉离子和铁离子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实际饮用水中Pb2+的加标回收率在93.6%~101.9%之间,因此,构建的Pb2+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检测Pb2+具有可行性。(3)通过在氧化石墨烯(GO)表面原位生成Au NPs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金纳米粒子(GO/Au NPs)复合材料,透射电镜显示GO/Au NPs复合材料中Au NPs在GO表面分散均匀,粒径约为20nm。将GO/Au NPs复合材料滴涂于传感器端面,通过物理吸附固定在传感器端面,扫描电镜显示GO/Au NPs复合材料成功吸附在传感器端面,GO表面的Au NPs且分散均匀。巯基修饰的T-2毒素适配体通过形成Au-S固定在Au NPs表面。研究获得传感器构建的最佳条件为:传感器端面GO/Au NPs材料的滴涂量40μL,T-2毒素适配体浓度1.0μM。将传感器应用于T-2毒素溶液的检测,结果显示传感器LSPR峰的偏移量与T-2毒素的对数浓度(0.5 ng/m L~1000.0 ng/m 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75),检出限为0.249 ng/m L。该传感器对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FB1)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于大麦茶样品,传感器的加标回收率为89.3%~95.7%,因此,该传感器在实际样品中检测T-2毒素是可行的。本论文构建的光纤LSPR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食品中ZEN、Pb2+、T-2毒素的定量检测,具有检测范围广、检出限低以及选择性强等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以及生物学检测等领域有很大应用前景。
李桂杰[3](2020)在《基于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从种植粮食作物到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需要经历许多个环节,粮食在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一些农药防治病虫害;在加工过程中因不良环境及不恰当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引入有害物质污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霉变、仓储时化学药剂的使用以及生产和销售环节出现的污染很容易导致粮食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我国目前粮食市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些年来,粮食中卫生指标超标、农药残留、真菌毒素超标等问题频发,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对粮食进行有害物质残留分析具有重大意义。粮食中有害物质残留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样品前处理。目前分析粮食中的有害物质主要运用理化法,分析前需要对粮食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满足分析方法要求。然而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它们往往操作步骤繁琐,操作时间长,实验过程中有毒的有机试剂使用量大,为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探索一些新型、快速、可靠、有效、环境友好的粮食中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微波辅助萃取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萃取技术,具有有机溶剂消耗少、萃取时间短、萃取效率高等特点,在食品分析、医药和环境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法相比于静态微波辅助萃取法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在微波照射下,连续的新鲜萃取溶剂通过样品,增加了目标物从样品中萃取的速度,能够改善一些热不稳定目标物因长时间微波照射而导致的降解,同时,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能够实现与其他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在线联用,因此大大地减少了样品前处理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目标物的分析效率。本论文自行组装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装置,以粮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粮食中有害物质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复杂、耗时、有机溶剂使用量大、需要多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相结合,但这些方法不能在线联用等问题,开展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与目前发展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如QuEChERS、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法、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等进行在线联用的研究,目的是简化样品的前处理操作的复杂性,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建立一系列快速、高效、灵敏、可靠的粮食中有害物质新型分析方法。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可靠、安全、快速的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分析方法。首次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与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联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粮食中常见的四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该方法实验过程中,对微波功率、萃取溶剂、萃取时间、盐的质量、净化剂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t检验法对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评估。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四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出限在0.010-0.012μg/kg之间,定量下限范围在0.025-0.039μg/kg之间。将所提出的方法成功用于实际粮食样品中四种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检测中,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在80.6-9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9-9.4%之间。该方法有效节约了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分析的实验成本,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可以同时处理12个样品,提高了样品处理效率,本实验中所建立的粮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分析的新技术,对于保障粮食样品的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黄曲霉毒素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及参考依据。2.首次提出了一种萃取粮食中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扑磷、和乙硫磷六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低成本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改进的QuEChERS方法检测粮食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实现了提取和纯化过程一步完成,有效地缩短了粮食样品的前处理时间。实验过程中考察了一系列影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萃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微波功率、萃取溶剂、萃取流速、净化剂、盐的质量,整个过程仅需4分钟就可以完成,大大减少了样品前处理时间,有机磷类农药(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扑磷、乙硫磷)的检出限在0.43-1.31μg/kg之间,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在2.0-9.6%之间,目标分析物的回收率在77.9-99.0%之间。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简化了样品预处理过程的操作,有机溶剂用量少,同时整个提取过程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有效减少了有机溶剂对操作者的健康威胁,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粮食样品中有机磷类农药的日常分析。3.建立了一种环保、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首次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用于分析粮食中的有机氯类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及它们的同分异构体)。采用含有微量正十六烷的乙腈水溶液作为萃取溶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对粮食中有机氯类农药进行萃取,萃取完成后可直接进入气相色谱分析,不需要进一步过滤和净化过程。实验过程中详细优化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萃取溶剂流速、正十六烷体积、盐的质量等影响目标化合物萃取效果的因素。有机氯类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检出限在0.097-0.101μg/kg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范围在2.6-8.5%之间。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应用性,将其成功用于6种粮食样品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分析,不同加标浓度的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范围在72.2-94.3%之间。实验结果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够降低有毒的有机溶剂用量,简化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具有样品前处理成本低、富集倍数高等优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样品分析方法,尤其是对于复杂固体样品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4.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法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进行结合,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检测,首次建立了粮食中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快速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研究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以及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萃取效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软件对三个联系密切的实验参数(微波功率、萃取溶剂体积和萃取溶剂流速)进行了考察,在最佳的实验参数下,粮食样品得到了良好的净化效果。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检出限均为0.64 ng/g,相对标准偏差的范围分别在3.1-8.4%和2.9-7.8%之间,回收率范围分别在90.3-99.2%,87.9-102.2%之间。该方法操作时间短,有机溶剂用量少,提高了萃取效率,使萃取和净化过程一步完成,有效地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可用于不同类别粮食样品中的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分析。5.在经典化学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的动力学特征,重点分析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目标分析物回收率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Arrnihus公式,通过具体实验过程分析得到了能够表示目标分析物反应体系速率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及活化能。
方勤美,刘建龙,陈永聪,柯翎,郑在予,陈秀霞,龚晖[4](2020)在《T2毒素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备T2单克隆抗体并确定其基本特性,为后期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奠定基础。利用自制的多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测定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特异,可为大量样本测定储备条件。
黄展锐[5](2020)在《三种抗氧化剂对典型真菌毒素诱导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劣化的保护机理》文中指出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赭曲霉毒素(OTA)和呕吐毒素(DON)是普遍存在水产饲料中的典型强毒性真菌毒素,易在凡纳滨对虾体内蓄积并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诱导其肌肉品质下降,但现有研究难以揭示真菌毒素诱导虾肉品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槲皮素、芦丁和茶多酚是具有强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绿色抗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防控对虾生长特性降低和消化道损伤等不利影响,但其对虾肉品质变化的保护作用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四种真菌毒素(AFB1、T-2、OTA、DON)和三种抗氧化剂(槲皮素、芦丁、茶多酚)经20 d定期剂量递增法同步暴露凡纳滨对虾,从肌肉组织损伤、基础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组成、蛋白质变性及其组成等角度分析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并通过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筛选与真菌毒素和抗氧化剂显着相关联的差异指示蛋白,从分子水平上解析真菌毒素诱导对虾肌肉品质下降和抗氧化剂保护作用的根本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种毒素暴露导致对虾肌肉显微结构损伤,致使虾肉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下降,如肌肉肌纤维间隙显着扩大、肌节断裂、炎症现象等,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三种抗氧化剂在试验前中期(4-12 d)对对虾肌肉相关损伤有显着缓解作用,但在后期(16-20 d)不明显,说明0.20-0.08%槲皮素、0.30-1.20%芦丁、0.04-0.16%茶多酚对四种毒素引起肌肉显微结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与抗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完整性的作用密切相关。(2)四种毒素暴露能引发对虾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致使其肌肉各类营养成分过度氧化而导致虾肉营养品质下降。经四种毒素暴露20 d后,对虾肌肉基础营养成分含量(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降低7.61-9.22%,必需氨基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且其指数下降8.14-10.7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降低16.63-18.40%。在试验前中期(4-12 d),槲皮素、芦丁和茶多酚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减弱对虾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说明抗氧化剂对四种毒素暴露引起的虾肉各类营养成分含量降低有抑制作用,且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更显着,添加槲皮素组对虾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接近于空白对照组。(3)四种毒素暴露均能诱导对虾肌肉蛋白质严重变性,导致虾肉营养品质下降。经四种毒素暴露20 d后,对虾肌动球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和ATP感度显着降低(P<0.05),表面疏水性显着增高(P<0.05),其中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与毒素暴露剂量显着相关(R2=0.86-0.99),可作为真菌毒素诱导对虾肌肉蛋白质变性的潜在评价指标。槲皮素和芦丁对四种毒素引起的对虾蛋白生化特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减弱和抑制作用,各指标在试验前中期(4-12 d)接近空白对照组,但茶多酚总体作用较弱,茶多酚对T-2和DON引起的Ca2+-ATPase活性和巯基含量降低无明显作用。(4)真菌毒素暴露能引起对虾机体基因和细胞毒性效应,抑制DNA和RNA合成,进而影响其蛋白质组成。从试验中期(12 d)角度看,四种毒素暴露诱导对虾肌肉中肌浆蛋白、肌基质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5),碱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增高(P<0.05)。槲皮素、芦丁和茶多酚在试验中期对不同毒素引起的对虾肌肉蛋白质组成变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单独毒素组相比,抗氧化剂实验组对虾肌浆蛋白、肌基质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升高幅度在14.04-37.16%之间。采用SDS-PAGE筛选出差异蛋白条带,再利用LC-MS/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点,发现与四种毒素(AFB1、T-2、OTA和DON)和三种抗氧化剂相关联的目标蛋白数量分别为11、10、8和11个,其中催化机体能量代谢的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BA)和精氨酸激酶(AK)以及调控蛋白质翻译的翻译起始因子(EIF)的表达水平与毒素和抗氧化剂均显着相关,可作为典型真菌毒素诱导对虾肌肉品质下降和抗氧化剂保护作用的差异指示蛋白。综上所述,AFB1、T-2、OTA和DON暴露引起对虾肌肉组织损伤、营养成分降低、蛋白质组成及其生化特性显着变化,最终导致对虾肌肉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毒素诱导了特定功能性蛋白异常表达,引起对虾体内能量代谢紊乱、氧化还原反应异常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等不利影响。四种毒素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毒性差异,其毒性作用大小依次为AFB1>T-2>OTA>DON。而槲皮素、芦丁和茶多酚在试验前中期(槲皮素:0.20-0.08%,芦丁:0.30-1.20%,茶多酚:0.04-0.16%)可以有效防控由真菌毒素暴露引起的对虾肌肉品质变化,且三种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大小依次为槲皮素>芦丁>茶多酚,其原因源于它们能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可通过抗氧化和调控蛋白表达起到解毒、抗炎和保护组织器官等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养殖及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的危害监控及运用抗氧化剂防控其危害提供理论参数及技术指导。
许会静,李玉杰,张馨月,王弘瑞,苗茁,柳玉,李艳,王会岩,董媛[6](2019)在《T-2毒素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的研究》文中认为为研制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玉米中T-2毒素含量的胶体金试纸条,对T-2毒素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并对胶体金试纸条性能进行研究。用胶体金标记T-2毒素单克隆抗体,通过测定加入不同量碳酸钾后吸光度值的变化,确定标记的最佳p H值,通过与抗原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组合条件,应用胶体金定量读数仪通过检测线和对照线的对比,检测试纸条的性能。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最佳pH值为8.5,最佳标记浓度为20μg/m L,抗原的包被浓度为0.5 mg/mL,羊抗鼠IgG的包被浓度为1.0 mg/mL,试纸条检测T-2毒素标准品的检测限为5μg/kg。T-2毒素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检测方法可得出具体数据,与常见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回收率在77%~117.6%之间,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检测变异系数小于10%,玉米中T-2毒素的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法检测结果一致。T-2毒素胶体金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可用于玉米中T-2毒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
穆醒倩[7](2019)在《小米发酵饮料研制及肽和脂肪组分变化分析》文中提出小米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营养成分较其他传统谷物相比含量持平甚至更高,是良好的营养源。本研究利用从酸粥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探索了两步发酵的工艺,研制出一款风味独特的发酵饮料,并对其中的脂肪酸、挥发性物质和多肽变化进行了讨论,为今后新型小米发酵饮料的开发研制和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pH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对乳酸菌进行初步筛选,选出了 M1、M7、M10、M14四株乳酸菌;以酒精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酵母菌,选出优良菌株Y4。将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1:1的比例进行复筛,最终确定M10和Y4为发酵最优菌株。比较了同步发酵和两步发酵的方法,结果表明两步发酵法效率高,感官评价好,因此采用先酵母菌后乳酸菌发酵作为最佳发酵工艺。根据乳酸菌:酵母菌接种比例、酵母菌发酵时间、乳酸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四个因素的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了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4,酵母菌发酵时间24 h,酵母菌乳酸菌复合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比例为2:1。通过GC-MS对小米、小米原浆和发酵小米浆中脂肪酸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短时加热对脂肪酸含量影响不大,但由于发酵用酵母菌的特性,两步发酵后各脂肪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证明其发酵方式可以促进此株菌的产油能力。通过SPME-GC-MS对发酵前、后小米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小米浆发酵后,醛类物质占比有所减少,增加了醇类、酯类等芳香物质。两步发酵小米浆中主要检测到2-戊基呋喃、乙醇、乙酸乙酯和反-2-壬烯醛等物质。通过MALDI-TOF-MS对小米、小米原浆和发酵小米浆中的多肽进行了分析比较,获得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小米产品中的多肽信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发酵前后小米浆中的5条差异性多肽,为进一步评价发酵产品的蛋白质营养品质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谢瑜杰[8](2019)在《乳及乳制品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残留量测定》文中研究表明乳及乳制品是为人们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等营养元素的最佳食品,其在存贮及加工过程中通常存在着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zeranols,ZERs)可通过血-乳屏障进入到牛乳中,导致乳及乳制品中会存在ZERs并且在体内蓄积。针对食品中ZERs的残留标准,很多国家均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我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中规定禁止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玉米赤霉醇。为有效监督乳及乳制品质量,建立一种可靠、准确、灵敏的ZERs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QuEChERS方法净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牛奶、奶酪和奶粉中ZERs的分析方法。研究主要完成内容如下:1、建立了HPLC-MS/MS同时测定牛奶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优化了提取溶剂及重复提取次数;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基质,以乙腈-乙酸铵水为流动相在ZORBAX SB-C18柱上进行分离。经过验证,该方法使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在0.1-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高于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分别是0.05-0.1μg/kg和0.25-0.5μg/kg,回收率在91.8%-11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2%-14.4%。2、建立了陶瓷均质子提取-QuEChERS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奶酪中6种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的检测方法。奶酪样品用陶瓷均质子和1%乙酸乙腈(v/v)振荡提取,C18、N-丙基乙二胺净化,以5 mmol/L NH4Ac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ZORBAX SB-C18色谱柱上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分析。奶酪中6种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在0.5-5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定量限为1μg/kg。奶酪中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在3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6.6%-112.3%,相对标准偏差在2.5%-14.5%之间。3、通过对方法的优化,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奶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样品用超纯水稀释,1%乙酸乙腈提取,乙酸钠盐析,C18、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净化,在ZORBAX SB-C18色谱柱上分离,以5 mmol/L NH4Ac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测定,内标法定量分析。奶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在0.1-5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检出限均为0.1μg/kg,定量限均为0.2μg/kg。奶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的3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5.2%-119.3%,相对标准偏差在0.3%-12.2%(n=7)之间。综上所述,通过对乳及乳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及方法回收率、相关系数等验证,发现本研究所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和监控。
徐一达,袁晓,王海鸣,孙秀兰[9](2018)在《色谱法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色谱法在物质分离和检测方面应用广泛。真菌毒素在低浓度下就有明显毒性,采用色谱法可实现对真菌毒素的分离和微量检测。依据真菌毒素的自身特性采用不同的色谱方法进行检测,但不同的色谱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薄层色谱法用于对真菌毒素的快速定性,气相色谱法需要对真菌毒素衍生化汽化后才可检测,液相色谱法对本身具有或衍生化后具有紫外和荧光吸收的真菌毒素才可检测,对无紫外和荧光吸收的则需质谱检测器。简述了色谱法在真菌毒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情况,为利用色谱法对真菌素含量测定的实际运用和方法学开发提供参考。
谢瑜杰,陈辉,彭涛,代汉慧,胡雪艳,范春林,呼秀智[10](2018)在《食品与饲料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不易被加工或烹调加热所破坏,超过一定摄入量后会引起人的肝肾功能下降、癌变或诱发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措施避免真菌毒素的污染,因此,研究可以准确高效地测定食品和饲料基质中的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真菌毒素提取方法、净化方法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目前研究方法大多是针对某一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的常规检测方法或者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稳定性差、定量不准确或前处理复杂等,因此未来应大力开发检测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二、气相色谱仪宽口径毛细管柱检测谷物中T-2毒素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仪宽口径毛细管柱检测谷物中T-2毒素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
1.2 食品中的毒素及重金属离子 |
1.2.1 食品中的玉米烯酮 |
1.2.2 食品中的T-2毒素 |
1.2.3 食品中的重金属铅离子 |
1.2.4 食品安全检测的主要方法 |
1.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1.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原理与特点 |
1.3.2 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
1.3.3 纳米材料在LSPR传感器中的应用 |
1.3.4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LSPR传感器中的应用 |
1.4 光纤SPR传感器 |
1.4.1 光纤结构 |
1.4.2 光纤LSPR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 |
1.4.3 光纤LSPR传感器在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
1.5 光纤适配体传感器 |
1.5.1 核酸适配体 |
1.5.2 光纤LSPR适配体传感器在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光纤LSPR适配体玉米烯酮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装置 |
2.3 试验部分 |
2.3.1 Au NPs的合成 |
2.3.2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2.3.3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ZEN的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u NPs的表征 |
2.4.2 光纤传感器的表征 |
2.4.3 试验条件优化 |
2.4.4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ZEN的检测 |
2.4.5 光纤LSPR适配体ZEN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与稳定性分析 |
2.4.6 光纤LSPR适配体ZEN生物传感器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纤LSPR适配体铅离子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试验试剂 |
3.2.2 试验装置 |
3.3 试验部分 |
3.3.1 Au NPs的合成 |
3.3.2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3.3.3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Pb~(2+)的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u NPs的表征 |
3.4.2 光纤传感器的表征 |
3.4.3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构建过程条件的优化 |
3.4.4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Pb~(2+)的检测 |
3.4.5 光纤LSPR适配体Pb~(2+)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分析 |
3.4.6 光纤LSPR适配体Pb~(2+)生物传感器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GO/Au NPs复合材料在光纤LSPR适配体T-2毒素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试验试剂 |
4.3 试验部分 |
4.3.1 GO/Au NPs复合材料的合成 |
4.3.2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4.3.3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T-2毒素的检测 |
4.3.4 大麦茶中T-2毒素的提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GO/Au NPs复合材料表征 |
4.4.2 光纤传感器的表征 |
4.4.3 GO/Au NPs复合材料滴涂量的优化 |
4.4.4 核酸适配体浓度优化 |
4.4.5 光纤LSPR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对不同浓度T-2毒素的检测 |
4.4.6 光纤LSPR适配体T-2毒素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分析 |
4.4.7 光纤LSPR适配体T-2毒素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粮食中常见有害物质概述 |
1.2 粮食样品中有害物质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3 微波技术概述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QuEChERS分析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 |
引言 |
2.1 材料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方法验证 |
2.5 方法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在线结合QuEChERS分析粮食中的有机磷类农药 |
引言 |
3.1 材料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方法验证 |
3.5 方法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分析粮食中的有机氯类农药 |
引言 |
4.1 材料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方法验证 |
4.5 方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微波辅助萃取结合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分析粮食中的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 |
引言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方法验证 |
5.5 方法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波辅助萃取的动力学研究 |
6.1 材料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3 微波辅助萃取动力学特征 |
6.4 恒温水浴加热萃取动力学特征 |
6.5 结果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T2毒素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免疫与细胞融合 |
1.2.2 T2-OVA板孔的制备 |
1.2.3抗体效价测定 |
1.2.4 抗体对T2毒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测定 |
1.2.5 T2毒素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2.2筛选合适的单克隆抗体 |
2.3 抗体对T2毒素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测定 |
2.4 用试剂盒进行测试 |
(5)三种抗氧化剂对典型真菌毒素诱导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劣化的保护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凡纳滨对虾简介 |
1.2 真菌毒素及其危害 |
1.2.1 真菌毒素 |
1.2.2 真菌毒素危害 |
1.2.3 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 |
1.2.4 真菌毒素对水产动物的蓄积作用 |
1.3 对虾肌肉品质评价及其在应激条件下的变化 |
1.3.1 对虾肌肉品质评价方法 |
1.3.2 应激条件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 |
1.4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技术及其应用 |
1.4.1 蛋白质组学定义 |
1.4.2 定量高通量蛋白质组学 |
1.4.3 蛋白质组学在肉质中的应用 |
1.5 抗氧化剂保护作用及其运用 |
1.5.1 抗氧化剂定义和分类 |
1.5.2 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及其运用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典型真菌毒素和抗氧化剂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对虾蓄积染毒实验 |
2.2.2 对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2 抗氧化剂对对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3 抗氧化剂和毒素联合暴露对对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基于营养成分变化解析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对象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对虾蓄积染毒实验 |
3.2.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2.3 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2.4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
3.2.5 灰分含量的测定 |
3.2.6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2.7 氨基酸评分分析 |
3.2.8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3.2.9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真菌毒素暴露对对虾肌肉基础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2 抗氧化剂和真菌毒素联合暴露对对虾肌肉基础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真菌毒素暴露对对虾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评分的影响 |
3.3.4 抗氧化剂和真菌毒素联合暴露对对虾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3.5 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3.6 抗氧化剂和真菌毒素联合暴露对对虾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基于蛋白生化特性解析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对虾蓄积染毒实验 |
4.2.2 对虾肌肉肌动球蛋白提取 |
4.2.3 肌动球蛋白盐溶性的测定 |
4.2.4 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的测定 |
4.2.5 肌动球蛋白巯基含量的测定 |
4.2.6 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4.2.7 肌动球蛋白ATP感度的测定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虾肌动球蛋白盐溶性的变化 |
4.3.2 对虾肌动球蛋白Ca2+-ATPase活性的变化 |
4.3.3 对虾肌动球蛋白巯基含量的变化 |
4.3.4 对虾肌动球蛋白ATP感度的变化 |
4.3.5 对虾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基于蛋白质组成解析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品质的影响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对象 |
5.1.2 实验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对虾蓄积染毒实验 |
5.2.2 对虾肌肉中不同蛋白质成分的提取 |
5.2.3 对虾肌肉蛋白分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
5.2.4 SDS-PAGE分析对虾肌肉可溶性蛋白组成变化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真菌毒素对对虾肌肉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
5.3.2 抗氧化剂和毒素联合暴露对对虾肌肉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
5.3.3 AFB_1和抗氧化剂对对虾肌肉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5.3.4 T-2和抗氧化剂对对虾肌肉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5.3.5 OTA和抗氧化剂对对虾肌肉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5.3.6 DON和抗氧化剂对对虾肌肉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典型真菌毒素诱导对虾肌肉品质劣化及抗氧化剂保护作用的差异蛋白识别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对象 |
6.1.2 实验试剂 |
6.1.3 仪器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对虾蓄积染毒实验 |
6.2.2 可溶性蛋白提取及SDS-PAGE分析 |
6.2.3 LC-MS/MS分析及鉴定差异蛋白质 |
6.2.4 数据检索及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AFB_1和抗氧化剂联合暴露对虾肌肉中差异蛋白识别 |
6.3.2 T-2和抗氧化剂联合暴露对虾肌肉中差异蛋白识别 |
6.3.3 OTA和抗氧化剂联合暴露对虾肌肉中差异蛋白识别 |
6.3.4 DON和抗氧化剂联合暴露对虾肌肉中差异蛋白识别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总论、创新意义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意义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T-2毒素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T-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1.3.2 T-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鉴定 |
1.3.3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值的确定 |
1.3.4 金标抗体的制备 |
1.3.5 抗体最佳标记浓度和抗原最佳包被浓度 |
1.3.6 快速检测卡的组装与检测 |
1.3.7 标准曲线的建立 |
1.3.8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定 |
1.3.9 回收试验 |
1.3.1 0 特异性检测 |
1.3.1 1 重复性检测 |
1.3.1 2 样品检测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2单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
2.2 T-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纯化鉴定 |
2.3 胶体金标记抗体最适pH的确定 |
2.4 金标抗体的质量鉴定 |
2.5 抗体最佳标记浓度和抗原最佳包被浓度 |
2.6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7 回收试验 |
2.8 特异性检测 |
2.9 重复性检测 |
2.1 0 方法比对 |
3 讨论 |
(7)小米发酵饮料研制及肽和脂肪组分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小米的营养成分 |
1.2.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2.2 脂肪和脂肪酸 |
1.2.3 碳水化合物 |
1.2.4 维生素 |
1.2.5 矿物质 |
1.2.6 色素 |
1.2.7 其他 |
1.3 谷物发酵饮料 |
1.3.1 谷物发酵饮料的研究进展 |
1.3.2 小米发酵饮料的研究进展 |
1.4 发酵食品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
1.4.1 乳酸菌的概述 |
1.4.2 酵母菌的概述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发酵菌种与培养基 |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主要溶液的配制 |
2.3.1 标准品的配制 |
2.3.2 MALDI-TOF相关溶液的配制 |
2.4 小米发酵制品工艺的研究 |
2.4.1 小米发酵液的制备 |
2.4.2 pH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4.3 酒精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4 产品感官评价方法 |
2.4.5 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终点活菌数的测定 |
2.4.6 发酵菌种的筛选 |
2.4.7 发酵方式的优化 |
2.4.8 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
2.5 小米发酵制品的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
2.5.1 脂肪酸的测定方法 |
2.5.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
2.5.3 多肽的测定方法 |
2.6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发酵菌种筛选结果分析 |
3.1.1 乳酸菌的初筛 |
3.1.2 酵母菌的初筛 |
3.1.3 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复筛 |
3.2 发酵方式的确定 |
3.3 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1 不同接种比例对小米浆的影响 |
3.3.2 不同发酵温度对小米浆的影响 |
3.3.3 不同复合菌种发酵时间对小米浆的影响 |
3.3.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4 脂肪酸结果分析 |
3.4.1 色谱柱的选择 |
3.4.2 脂肪酸变化结果分析 |
3.5 挥发性物质结果分析 |
3.6 多肽结果分析 |
3.6.1 MALDI-TOF-MS工作条件的优化 |
3.6.2 发酵小米浆多肽组分分析 |
3.6.3 接种方式对发酵小米浆多肽差异分析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乳及乳制品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残留量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简介 |
1.2.2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
1.2.3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代谢及其毒性 |
1.2.4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污染现状 |
1.2.5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相关限量标准 |
1.3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液液分配 |
1.3.2 固相萃取 |
1.3.3 免疫亲和柱 |
1.3.4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
1.3.5 QuEChERs净化 |
1.4 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1 色谱技术 |
1.4.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4.3 免疫分析技术 |
1.4.4 其他检测技术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QuEChERs结合HPLC-MS/MS测定牛奶中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试验溶剂的配制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样品提取 |
2.3.2 样品净化 |
2.3.3 仪器分析条件 |
2.3.4 基质匹配外标曲线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4.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4.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4.4 净化方式的选择 |
2.4.5 基质效应 |
2.4.6 定量方式及线性关系 |
2.4.7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4.8 实际样品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HPLC-MS/MS检测奶酪中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2 试验溶剂的配制 |
3.3 样品前处理 |
3.3.1 样品提取 |
3.3.2 样品净化 |
3.3.3 仪器分析条件 |
3.3.4 基质匹配外标曲线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色谱及质谱条件的优化 |
3.4.2 提取方法的优化 |
3.4.3 净化方法的优化 |
3.4.4 基质效应评价 |
3.4.5 线性关系、检出限及定量限 |
3.4.6 准确度和精密度 |
3.4.7 实际样品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HPLC-MS/MS检测奶粉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2.2 试验溶剂的配制 |
4.3 样品前处理 |
4.3.1 样品的提取 |
4.3.2 样品的净化 |
4.3.3 仪器分析条件 |
4.3.4 标准曲线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提取方式的选择 |
4.4.2 净化方式的选择 |
4.4.3 色谱和质谱条件的优化 |
4.4.4 基质效应 |
4.4.5 定量方式及线性关系 |
4.4.6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4.7 实际样品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科研情况 |
(9)色谱法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薄层色谱法 (TLC) |
2 气相色谱法 (GC) |
3 液相色谱法 (LC) |
4 多种真菌毒素的色谱检测 |
5 总结 |
四、气相色谱仪宽口径毛细管柱检测谷物中T-2毒素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D]. 徐义超.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光纤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D]. 徐义超.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研究[D]. 李桂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4]T2毒素单克隆抗体及试剂盒的制备[J]. 方勤美,刘建龙,陈永聪,柯翎,郑在予,陈秀霞,龚晖. 福建畜牧兽医, 2020(05)
- [5]三种抗氧化剂对典型真菌毒素诱导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品质劣化的保护机理[D]. 黄展锐.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T-2毒素快速定量检测试纸条的研究[J]. 许会静,李玉杰,张馨月,王弘瑞,苗茁,柳玉,李艳,王会岩,董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19)
- [7]小米发酵饮料研制及肽和脂肪组分变化分析[D]. 穆醒倩.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8]乳及乳制品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化合物残留量测定[D]. 谢瑜杰.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9)
- [9]色谱法检测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J]. 徐一达,袁晓,王海鸣,孙秀兰. 粮油食品科技, 2018(06)
- [10]食品与饲料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谢瑜杰,陈辉,彭涛,代汉慧,胡雪艳,范春林,呼秀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