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饮食习俗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龚红[1](2021)在《中国傣族泼水节与老挝泼水节节日文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肖玲萍[3](2021)在《基于壮族民俗文化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使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形成紧密联系”。自我国提出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以来,重视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紧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壮族人在长期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文化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从中挖掘生物学课程资源不仅能丰富生物课堂的内容,增加地方生物课程的适切性,而且有利于壮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主要的研究内容有:第一,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壮族饮食习俗、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习俗、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发掘与高中生物课程相关的资源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根据开发的课程资源,在必修1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选择性必修2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选择性必修3的“果醋和果酒的制作”进行教学案例的呈现。第二,在实习学校对部分高中学生进行壮族民族文化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壮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学校教育未能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主导作用,而大部分学生表示对壮族民俗文化有兴趣,对壮族民俗文化走进生物课堂表示期待。第三,根据实习的实际情况在必修1开展教学实践:将灰水粽(细胞中的无机物)、五色糯米饭的染色植物(细胞器、细胞膜)、米酒和酸食的制作(无氧呼吸)、腌制肉类食品(细胞的癌变)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平均分在“知识获取”维度由3.52提升到3.83,“学习兴趣”由3.38提升到3.48,“学习态度”由3.57提升到3.69,“社会责任”由3.47提升到3.73,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以上4个维度的P值均小于0.001。通过教学实践并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教育工作者对本土壮族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后融入高中生物课堂具有极大的意义并且是可行的;二是将壮族民俗文化作为生物学课程资源不仅能有效地增加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转变学习态度,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壮族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责任感。根据研究结果,为促进壮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校应该发挥传承和保护民族民俗文化的主导作用,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为教师组织相关培训活动;第二,教师要增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第三,学生应该意识到作为新的青年一代承担着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使命,自觉主动地增加对本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林增煜[4](2021)在《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大陆海岸线绵延1.8万千米,沿海渔场众多,海产品在国民的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干制的海产品又称为“海味”。以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为研究中心,探讨饮食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民国时期饮食消费政治化这一重要现象,而且也有助于深化和丰富民国社会生活史和社会消费史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饮食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为审视基点,对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包含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四个章节内容。绪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本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详细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理路,并对民国时期的“海味”等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本文的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为海味的产销。首先从海产品的干制加工工艺说起,对近代海产品的干制技术作简要论述,并介绍鱼翅、海参、鲍鱼、鱼肚几种主要海味的制作方法。其次则是探讨海味的来源。国产海味主要来自我国东部沿海各省,而由外洋进口的海味则主要来自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相对于外洋海味而言,国产海味在民国时期的海味消费市场上所占份额显然极少。最后则阐述海味的批发与零售环节。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等城市,海味业已发展相当成熟,是工商业中的重要一支。海味业的基本单位是海味号和海味行。海味的零售业务则主要由南货店经营。南货店归属于南货业。海味业与南货业均属于海味相关行业。第二章为海味消费的传统、主体与空间。本章主要聚焦于海味消费的悠久传统、主体区隔与空间差异。首先,对古代海味消费传统的分析,可知海味的消费兴盛于明清时期,而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海味筵席是海味消费繁荣的具体体现。民国以来,社会奢风一脉相承。上层社会视海味为家常便饭,不仅诸多社会名流嗜吃海味,而且社交活动中亦时常能见到海味的身影。普通民众则只在婚丧庆寿等重要宴会场合方得一饱口福。从海味的消费空间来看,城市里的各大酒菜馆中,海味佳肴一直是席上头牌,海味筵席价值不菲。而社会名流的公馆中,海味的消费无疑兼具私密性与享受性。第三章为“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此即探讨饮食消费政治化现象的第一个个案,主要探究民国时期的“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的互动关系。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与节约运动,意图以政治性的法律条规规制民众消费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在提倡“饮食节约”的环境中,以鱼翅、海参为代表的海味的消费受到诸多限制,甚至直接被禁止。然而,尽管规范甚多,但无论从社会的消费情形,抑或海味的进口状况来看,海味的消费并未能完全被禁绝。最后一章为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本章为探讨饮食消费政治化现象的第二个个案,主要探讨民国时期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的互动关系。二三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其矛头直指日货海味。历次抵制日货海味,海味业、南货业、酒菜馆业等均以各自的方式进行响应。从社会层面而言,抵货运动无疑具有诸多成效的,从日货海味的进口上看,日货海味的进口无疑有所下降。然而,消费日货海味之风仍然存在,抵货风潮一过,日货海味进口依旧。即使日货海味的进口受限,非日货海味亦能很好地填补市场缺额。而海味业私进日货与私售日货之行为亦时而有之。无论是提倡“饮食节约”要求拒用海味,抑或“抵制日货”提倡抵制日货海味,都是政治意图干预消费的体现,且都对海味消费产生影响。总的来看,民国时期这两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尽管都对海味消费有所冲击,但并不显着。而在此特殊场景下的海味消费情形,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两场政治运动的诸多局限性,或流于形式,或乏善可陈。
谈玉娇[5](2021)在《桐城“蒿子粑”食俗文化研究》文中认为
何春[6](2020)在《文学的“滋味”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坛,大约还没有哪位作家像迟子建那样如此深情的驻足东北、近观东北、书写东北。三十余年的创作,她用充满温情的眼光“玄览生灵,沉淀沧桑”,为东北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历史传奇书写了六七百万字的作品。无疑,迟子建用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写出了属于“文学东北”一份独特的“滋味”,在这份“滋味”里,东北饮食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了很大的审美内涵与张力。故本文以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梳理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呈现和饮食书写与文本解读的关系,探索迟子建小说大量饮食书写的根源,发掘迟子建小说中饮食呈现的文化内蕴和美学意蕴。除前言结语外,本文拟从三个大的章节论述:第一章就作家作品,在文本细读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归纳迟子建小说中饮食书写体现出的三种独特的文学“滋味”。第二章就作家作品与世界,基于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整体把握,探讨迟子建小说饮食书写的创作立场与生命之“味”。第三章就作家作品与读者,结合文学史中名家作品有关饮食书写的传承与发展,探讨迟子建小说中饮食书写的文化意蕴与审美特征,并尝试定位迟子建小说文学“滋味”的文学史意义与当下其写作中饮食书写的审美价值。
李大伟[7](2020)在《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研究》文中认为金代宫廷宴饮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太祖太宗朝的初步形成、熙宗海陵朝的逐步发展、世宗章宗朝的快速发展、卫绍王到哀宗朝的逐渐没落。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起伏变化正是金代国力兴衰的反映。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种类繁多,难以以一个标准清晰划分。按照赐宴缘由及涉及的宴饮主要对象来分,大体分为皇帝接待外使的宫廷宴饮活动、皇帝赏赐臣子的宫廷宴饮活动、皇帝与宗戚之间的宫廷宴饮活动以及皇帝在节庆典礼时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多种多样的宫廷宴饮活动展现了金代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阶层的精神文化状况。统治者根据前代相关礼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宫廷宴饮礼仪。对金代宫廷宴会的仪式、座次、行酒、乐舞娱乐、罢宴等各项内容进行了十分详尽细致的规定。繁琐严密的礼仪体现了宫廷宴饮活动的“礼酌”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君尊臣卑的等级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宫廷宴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吃喝,而是为了达到政治上的某些诉求。其一,在接待外使的宫廷宴饮活动中,皇帝因食官对外使准备的食物不精而对其仗责,展现了金代统治者对大国地位与形象的维护。在接待外使的宫廷宴饮礼仪中调整了前代不同政权区别对待的做法,改为设立一套宴饮礼仪对各国使节一视同仁,表明了统治者对于自身居于天下之中的正统地位的宣示。其二,皇帝因军功与政绩多次为臣子特别设置宴饮活动,并且还令有功之臣破格参与皇家宴会,在宴饮活动中给予隆重的礼遇与丰厚的财物功名恩赏,这种种行为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笼络之意。同时皇帝通过宴会中恩赏功臣亲属近侍身份来控驭臣子,以此稳固并团结统治阶层。其三,统治者在举办宫廷宴会中不时邀请民众参与其中,向社会树立了与民同乐的政治态度与亲民爱民的政治形象,在文化价值观念上对社会民众产生了教化作用。金朝宫廷宴饮活动在宴饮礼乐、宴饮习俗等内容上对中原王朝进行了模仿与借鉴。具体来看,宴会礼仪整体学自于唐宋礼制。宴饮用乐中的散乐与雅乐等内容也是学习于中原王朝。圣节、元日举办宫廷宴饮活动的宴饮传统也均是模仿中原王朝而设。此外,金代宫廷宴会中许多内容富有少数民族特性。其宴饮流程不同于中原王朝酒食同行的饮食流程,而是先饮酒后进食,宴会中汤茶饮用顺序也不同于中原王朝“先茶后汤”,而是“先汤后茶”。宴饮用乐中新加入了许多女真歌词及女真曲目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本朝音乐”,宴会中舞女的服饰妆容也富有民族特色。金代宫廷宴饮活动呈现出的多种内容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一种交融,正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代宫廷宴饮活动。
王超佳[8](2020)在《白居易诗歌中的饮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居易诗歌近三千首,是我国唐代饮食文化重要史料。研究白居易诗歌中的饮食文化,整理白居易诗中所描写的食器,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节日的饮食特色,指出白居易饮食养生的具体方法,继而了解唐代普通人的饮食生活和饮食环境。饮食结构是饮食文化的主体部分,白居易诗中描写了大量的主食与副食,主食以稻米和饼饵为主,副食分为蔬菜、水果和肉食。茶酒是白居易诗中主要的饮品,酒占据大部分,原料酒,地名酒和颜色酒是其基本分类。诗中主要突出其茶的功效和种类。白居易迁居多地,其诗以写实着名,可真实反映出唐朝时期的地域饮食差异。诗中地域饮食特色是其特殊之处。唐朝统治者重视节日仪礼,在白居易的书状中可论证当时主流的饮食风俗。饮食养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非常重视的饮食文化,中药是白居易饮食养生的第一把钥匙。佛道思想是乐天后半生的主流思想,在其饮食生活中主要反映为丹砂养生和斋戒养生。饮食文化反映社会现实,唐朝开放的社会环境,国力的繁盛与各民族的杂居,都给饮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从饮食特征看农业发展,白居易诗中不同地域饮食特色跟当地农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白居易诗中的饮食文化是唐代饮食文化史的一块拼图,从小及大,进一步研究整个中华饮食史。
张煦康[9](2019)在《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文中认为沈阳故宫,是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皇家宫殿之一,更是唯一一座由满族主持建造的皇家宫殿。从建筑学角度而言,研究沈阳故宫不仅是认识其原始风貌及变迁,也是认识自清朝入关(1644)以来北京故宫的建筑变迁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对思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指宫内中路高台之上的建筑群,是前清时期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妃嫔们的寝宫。文章以档案与相关样式雷图档解读为研究基础,以学界对前清文明及沈阳故宫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依据,以测绘调查、绘制图纸与建立模型为技术支撑,综合地对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建设背景、组群特征、历史沿革、建筑现状进行梳理、描述与分析。由此得到的重要发现包括:清太宗时期,礼制初成,后宫与前朝功能划分已然分明;清宁宫兼备帝后就寝、家庭祭祀、家宴会客等功能,是清太宗寝宫的核心空间;凤凰楼据其位置成为“镇守”后寝的重要门面;乾隆年间,凤凰楼有功能性变化:楼梯自室内移出至外廊檐下,开始用于贮存圣容、玉牒、《实录》等先帝圣物;道光时期,落架重修清宁宫并拆修凤凰楼外廊,对结构的改变留存至今;日俄战争时期,永福宫、关雎宫、东配宫遭炮火毁灭,几近无存。总结得到的重要结论包括: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整体布局是满族早期生活与礼制文明的具体表现,高台、索伦杆、口袋房、万字炕及跨海烟囱充分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与祭祀文化,建筑的匾额、兽首雕饰、屋顶吻兽造型等体现了丰富的满族图腾文化;组群布局虽不如北京紫禁城后寝建筑之礼制齐备,但整体以中轴对称、“龙宫凤阙”一应俱全,配以帝王独享的“彩瓦琉璃”,亦充分体现了汉族文化;梵文天花、福儿斗科等装饰体现了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文化。作为“承上启下”时期的历史产物,沈阳故宫后寝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承载了中华大一统趋势下的满、蒙、汉文化融合进程。
张沁兰[10](2019)在《琉球久米村研究》文中提出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自明代初期被纳入东亚宗藩体系,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后,作为最初“闽人三十六姓”移民的聚居地久米村,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琉球王国给予了种种的免税、官职与教育特权。久米村遂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向琉球传播的中心,而久米村人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传播琉球的最主要使者之一。因此,琉球久米村在中琉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为琉球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方面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不同于以往研究中多将“闽人三十六姓”或久米村人,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或仅局限于某一历史时期加以讨论,第一次立足于久米村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整个历程,全面涉及到与久米村紧密相关的: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等内容。叙事的时限,始自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迄于当今的久米村各宗亲“门中会”赴福建寻根访祖。旨在对琉球久米村作出多维度、整体性的探讨,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久米村的发展脉络,还原其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和完整面貌,重新阐述其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结合个别专题的研究上,力争能为弥补解决琉球王国及中琉关系中的一些长期以来被忽略的、或原本以为文献无徵的史实问题,作些必要的辨析与考证。本文立足于学术界的前期成果,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与研究,认为明清时期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基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通过较大规模的东海海域移民——久米村人,东被琉球王国,成为当时琉球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进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由于琉球久米村的宗亲组织,至今依然活跃在冲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成了冲绳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且明显保留着带有福建区域特色的习俗文化传统,从而对在海外、尤其是东亚地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与琉球久米村宗亲组织的联系,福建与冲绳的友好往来,使之能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成为本文在认真客观阐释琉球久米村人功绩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作用与影响,以彰显中国人的和平理念,使之能够成为在改善中日关系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促进力量。
二、外国饮食习俗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国饮食习俗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基于壮族民俗文化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课程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元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创新之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生物学课程资源 |
2.2.2 壮族民俗文化 |
2.3 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
2.3.1 适应性原则 |
2.3.2 地域性原则 |
2.3.3 学科性原则 |
第3章 壮族民俗文化中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挖掘与教学实施建议 |
3.1 饮食文化与生物学知识 |
3.1.1 “土茅台”、糯米甜酒、酸食与微生物发酵 |
3.1.2 灰水棕与细胞中的无机盐 |
3.1.3 腌制肉类食品与细胞的癌变 |
3.1.4 五色糯米饭与细胞器、细胞膜 |
3.2 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3.3 农业生产与生物学知识 |
3.3.1 水稻的培育与育种 |
3.3.2 立体养鱼与生态系统 |
3.4 社会文化与生物学知识 |
3.4.1 壮族人口与种群的特征 |
3.4.2 村落与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 |
3.4.3 “同姓不通婚”的婚恋观与人类遗传病 |
3.5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信仰与生态保护 |
第4章 壮族民俗文化融入高中生物教学的案例 |
4.1 案例一: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
4.2 案例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
4.3 案例三: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
第5章 将壮族民俗文化融入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证研究 |
5.1 高中学生壮族民俗文化素养调查 |
5.1.1 调查内容 |
5.1.2 调查对象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5.2 教学效果评价 |
5.2.1 评价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测 |
5.2.2 教学前测 |
5.2.3 教学后测 |
5.2.4 实验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桂林市高中学生壮族文化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2:“高中生对壮族民俗文化走进生物课堂的看法”调查问卷 |
附录3:必修1中融入壮族民俗文化教学的教学思路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史料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海味的产销 |
一、海味的生产制造 |
二、海味的来源 |
三、海味的分销网络 |
第二章 海味消费的传统、主体与空间 |
一、海味消费的传统 |
二、海味消费的阶层区分 |
三、海味消费的空间与场合 |
第三章 “饮食节约”与海味消费 |
一、“饮食节约”的发端 |
二、“饮食节约”的强化 |
三、“饮食节约”下的海味消费 |
第四章 抵制日货运动与海味消费 |
一、抵制日货海味 |
二、抵制日货运动下的海味消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文学的“滋味”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饮食书写的文学之味 |
(一)“风味”独特的东北城乡 |
(二)“滋味”迥异的山野奇珍 |
(三)“饮食”修辞的形象意象 |
二、饮食书写的创作之根 |
(一)小说创作民间立场的写作姿态 |
(二)小说创作生命关怀的情感伦理 |
(三)生命之“味”与文学之“味” |
三、饮食书写的意蕴之美 |
(一)迟子建对饮食书写的传承与发展 |
(二)饮食书写体现的文化意蕴 |
(三)饮食书写在当下的审美特征 |
结语 |
结语(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目的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宴饮”一词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
(二)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范围界定 |
(三)金代宫廷宴会之一——曲宴的称谓及界定问题 |
三、国内研究概况 |
(一)金朝宫廷宴饮活动具体内容的相关研究 |
(二)金朝单项宫廷宴饮活动的相关研究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金朝宫廷宴饮活动发展的几个阶段 |
一、金太祖太宗时期——宫廷宴饮活动的初步形成 |
二、熙宗海陵时期——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逐步发展 |
三、世宗章宗时期——宫廷宴饮活动的快速发展 |
四、卫绍王至金末时期——宫廷宴饮的逐渐没落 |
第二章 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种类 |
一、皇帝接待外使的曲宴活动 |
二、皇帝赏赐臣子的宫廷宴饮活动 |
三、皇帝与皇族宗戚的宫廷宴饮活动 |
四、皇帝在节庆典礼日的宫廷赐宴活动 |
(一)传统节日举办的宫廷赐宴活动 |
(二)圣节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 |
(三)皇帝受尊号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 |
(四)皇太子生日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 |
(五)公主下嫁时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 |
(六)其他重要节庆日举办的宫廷宴饮活动 |
第三章 金代宫廷宴饮礼仪制度 |
一、宴饮礼仪仪式 |
(一)元日宴仪式 |
(二)圣节宴仪式 |
(三)曲宴仪式 |
(四)受尊号宴仪式 |
二、宴饮座次 |
三、行酒礼仪 |
四、乐舞娱乐 |
五、罢宴制度 |
第四章 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政治功效与民族融合 |
一、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政治功效 |
(一)展现大国形象、宣示正统地位 |
(二)拉拢并约束臣子、团结稳固统治阶层 |
(三)教化社会民众,稳定社会秩序 |
二、金代宫廷宴饮活动体现的民族融合 |
(一)金代宫廷宴饮活动对中原王朝的借鉴 |
(二)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的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原始文献 |
二、学术论着 |
三、期刊论文 |
四、硕博论文 |
附录 表一、金代宫廷宴饮活动总表(按不同宴饮缘由划分) |
致谢 |
(8)白居易诗歌中的饮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的说明与界定 |
1.3.1 饮食文化 |
1.3.2 白居易诗歌 |
1.3.3 白诗中的饮食诗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文化研究 |
1.4.2 白居易诗歌中的饮食文化研究 |
1.4.3 唐代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白居易诗中之“食” |
2.1 主食 |
2.1.1 面食 |
2.1.2 饭食 |
2.1.3 粥食 |
2.2 副食 |
2.2.1 肉类 |
2.2.2 蔬菜 |
2.2.3 果类 |
第三章 白居易诗中之“饮” |
3.1 茶 |
3.1.1 茶的种类 |
3.1.2 饮茶的功效 |
3.2 酒 |
3.2.1 原料酒 |
3.2.2 时辰酒 |
3.2.3 颜色酒 |
3.2.4 各地名酒 |
第四章 白居易诗中的饮食器具 |
4.1 饮食器具 |
4.1.1 炊具 |
4.1.2 食具 |
4.2 酒具 |
4.2.1 盛储酒器 |
4.2.2 饮酒器 |
4.2.3 滤酒器 |
第五章 白居易诗中的饮食差异 |
5.1 宦游地域下的饮食差异 |
5.1.1 宦游地点 |
5.1.2 宦游地之间的饮食差异 |
5.1.2 宦游地与其居住地之间的饮食差异 |
5.2 节日饮食习俗 |
5.2.1 春夏节令 |
5.2.2 秋冬节令 |
第六章 白居易诗中的饮食特色 |
6.1 行旅中的饮食特色 |
6.2 食疗与养生 |
6.2.1 食疗之法 |
6.2.2 养生之法 |
6.3 胡风与南化 |
6.3.1 胡风 |
6.3.2 南化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3.1 对于建筑学的意义 |
0.3.2 对于其他学科的意义 |
0.4 研究史略 |
0.4.1 外国学者的研究 |
0.4.2 中国学者的研究 |
0.4.3 总结 |
0.5 研究材料 |
0.6 研究方法 |
0.6.1 文献查阅与整理 |
0.6.2 现场调查与测绘 |
0.6.3 类比与对比 |
0.6.4 小结 |
0.7 研究结构 |
0.8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
0.8.1 研究收获 |
0.8.2 未尽事宜 |
第1章 后寝建筑组群研究 |
1.1 清兵入关前的城池、宫殿建设 |
1.1.1 地理环境 |
1.1.2 历史背景 |
1.1.3 建筑传统 |
1.1.4 饮食习俗 |
1.1.5 宗教概述 |
1.1.6 相关人物 |
1.1.7 城池概述 |
1.1.8 宫殿概述 |
1.2 清兵入关后的宫殿建设 |
1.2.1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修缮与改建工程 |
1.2.2 乾隆朝的改建与扩建工程 |
1.2.3 嘉庆朝至宣统朝的建筑变迁概述 |
1.2.4 博物馆时期的建筑修缮概述 |
1.3 宫殿现状 |
1.3.1 平面、剖面 |
1.3.2 立面 |
1.3.3 细部 |
第2章 单体建筑研究——宫门 |
2.1 建筑特征 |
2.1.1 台基与柱础 |
2.1.2 木构 |
2.1.3 墙 |
2.1.4 门窗 |
2.1.5 福儿斗科 |
2.1.6 天花与彩画 |
2.2 历史沿革 |
2.3 功能分析 |
2.3.1 皇太极时期 |
2.3.2 乾隆至光绪朝 |
第3章 单体建筑研究——寝宫 |
3.1 清宁宫 |
3.1.1 建筑特征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功能分析 |
3.2 衍庆宫等四宫及配宫 |
3.2.1 平面布局 |
3.2.2 构架 |
3.2.3 装修 |
3.2.4 历史沿革 |
3.2.5 功能分析 |
第4章 建筑特色 |
4.1 后寝建筑大木尺寸整理与对比 |
4.2 以满族风格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特色 |
4.2.1 独特的高台筑院风格 |
4.2.2 御寒取暖的建筑设计 |
4.2.3 特殊的台基石作 |
4.2.4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载体 |
第5章 沈阳故宫相关样式雷图档研究 |
5.1 图档概述 |
5.2 图档研究 |
5.2.1 《盛京城阙图》 |
5.2.2 [国]187-2-046 盛京城图、[故]4313 十王亭图与[故]4314 宫阙图 |
5.2.3 [国]151-007 大政殿图 |
5.2.4 [故]4822——盛京衙署布防图 |
5.2.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宁宫地盘样 |
5.2.6 [国]151-002 大清门南侧建筑群地盘样、[国]151-006 清宁宫地盘样、[国]151-009 清宁宫、凤凰楼地盘样及大样勘估图与17 张故宫样式雷图档 |
5.2.7 军机处档藏盛京宫殿建筑图 |
5.2.8 [国]150-008 与[国]151-008——两张盛京宫殿全图 |
5.3 个案研究——以道光二十一年清宁宫、凤凰楼修缮工程为例 |
5.3.1 按例勘估与临时加固——道光九年(1829)至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 |
5.3.2 第二次勘估与备料——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3.3 第三次勘估与兴修——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初六日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4 小结 |
5.4.1 图档年代 |
5.4.2 修缮流程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国家图书馆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2:故宫博物院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3:天津大学测绘图档 |
附录4:关于沈阳故宫的清帝御制诗文 |
附录5:乾隆朝至光绪朝沈阳故宫相关档案记录 |
附录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三维扫描点云图 |
致谢 |
(10)琉球久米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本选题的学术史回顾与梳理 |
三、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核心资料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与久米村的形成 |
第一节 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
一、明太祖谕遣特使杨载赍诏入琉与泰期奉表入贡 |
二、琉球三山王入贡与明琉宗藩关系的确立 |
第二节 “闽人三十六姓”移居久米村 |
一、明初“赐闽人三十六姓” |
二、久米村的地理位置及其得名缘由 |
三、琉球国对久米村的优待政策 |
第二章 久米村人与中琉关系 |
第一节 久米村人与琉球王国的请封、迎封、谢恩 |
一、久米村人参与的请封前期活动 |
二、请封与迎封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久米村人与朝贡贸易 |
一、明清与琉球的朝贡贸易 |
二、入贡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久米村的来华留学生与精英学子 |
一、“官生”的派遣 |
二、来闽的“勤学生” |
三、精英学子 |
第三章 萨摩入侵与久米村的“补籍” |
第一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久米村人的抗争 |
一、萨摩岛津氏的入侵 |
二、三司官郑迵与久米村的顽强抵抗 |
三、郑迵密信明朝的最后抗争 |
四、萨摩藩的掌控与“隐蔽政策” |
第二节 久米村的衰落与“补籍”政策的实施 |
一、久米村的凋敝 |
二、琉球的“补籍”政策与久米村人口的增加 |
第四章 琉球对外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一节 琉球与东南亚中介贸易中的久米村人 |
一、琉球与东南亚各国的海上贸易 |
二、“大航海时代”的久米村人 |
第二节 琉球与朝鲜关系中的久米村人 |
一、出使朝鲜的久米村人 |
二、琉朝使节北京交往中的久米村人 |
第三节 萨、琉、日关系与久米村人 |
一、久米村人出使萨摩藩 |
二、“上江户”使团中的久米村人 |
第四节 久米村人与“异国船”来访交涉 |
一、欧美“异国船”的强行入琉 |
二、久米村人参与“异国船”的交涉 |
第五章 久米村的行政管理与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久米村的行政与文教 |
一、久米村人的官职 |
二、孔庙的建立与明伦堂的设置 |
第二节 久米村系家谱的编纂及其特色 |
一、久米村家谱编纂的源流 |
二、久米村系家谱的特色 |
第三节 久米村的宗教信仰 |
一、佛教寺庙林立 |
二、天妃信仰盛行 |
三、祖先祭祀崇拜 |
四、琉球与日本本土宗教信仰对久米村的影响 |
第四节 久米村人的生活习俗 |
一、年节习俗 |
二、婚葬习俗 |
三、饮食习俗 |
四、茶道与饮酒 |
第六章 琉球复国运动与久米村的衰亡 |
第一节 日本册封琉球藩王与强行阻贡 |
一、明治政府蓄谋吞并琉球 |
二、牡丹社事件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 |
三、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 |
第二节 久米村人在华的救亡复国运动及其失败 |
一、琉球密使赴华请愿与久米村人在华救亡活动 |
二、林世功的大义殉国与复国运动的失败 |
三、琉球亡国后的久米村衰败 |
第七章 久米崇圣会与门中会 |
第一节 久米崇圣会的建立及其活动 |
一、久米崇圣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至圣庙的兴建 |
三、至圣庙的祭孔活动 |
四、“久米孔子塾”讲座 |
五、人才培育与崇圣会文库的设立 |
第二节 门中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一、阮氏我华会 |
二、毛氏国鼎会 |
三、陈氏华源会 |
四、王氏槐王会 |
五、梁氏吴江会 |
六、久米林氏会 |
第三节 久米村“闽人三十六姓”后裔赴福建寻根访祖 |
一、阮氏我华会的寻访 |
二、毛氏国鼎会的寻访 |
三、陈氏华源会的寻访 |
四、王氏槐王会的寻访 |
五、梁氏吴江会的寻访 |
结语 |
附录1 久米村主要姓氏一览表 |
附录2 历代久米村总役(总理唐荣司)一览表 |
附录3 近世久米村的位阶及官位 |
附录4 久米村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外国饮食习俗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傣族泼水节与老挝泼水节节日文化比较研究[D]. 龚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基于壮族民俗文化的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D]. 肖玲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饮食与政治:民国时期海味消费研究[D]. 林增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5]桐城“蒿子粑”食俗文化研究[D]. 谈玉娇. 安徽大学, 2021
- [6]文学的“滋味” ——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饮食书写[D]. 何春.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5)
- [7]金代宫廷宴饮活动研究[D]. 李大伟.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白居易诗歌中的饮食文化研究[D]. 王超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D]. 张煦康. 天津大学, 2019(01)
- [10]琉球久米村研究[D]. 张沁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