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直击雷保护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其[1](2021)在《GIS绝缘系统多元模型及全场域网络特性求解研究》文中指出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SF6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合式电气装备,其整机动静态绝缘性能取决于其统一系统内各组成元件及电气连接组件间绝缘性能的共同作用,以及全生命周期电、磁、热、力与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伴随GIS系统运行过程中复杂物理化学变化,其服役周期绝缘能力不可避免存在退化与劣化的演化,传统静态绝缘分析方法难以表征和描述GIS系统绝缘退化这一暂态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本文基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针对GIS这一绝缘系统,提出并建立多元模型,从系统论出发,研究GIS绝缘系统中整机与元件之间的绝缘影响机理。针对绝缘系统网络动力学行为,提出电场影响域网络构造方法,建立电场影响域网络拓扑模型,研究GIS绝缘系统中各电气元件之间场域耦合关系和影响机理。针对GIS绝缘系统中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基于计算电磁学积分方程的优化方法和暂态绝缘分析方法,研究GIS系统极端运行工况下的瞬时绝缘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基于一般系统论的GIS绝缘系统场域耦合模型建模与分析。针对运行工况、系统结构拓扑、状态参数和系统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绝缘系统中任一时刻输入量因运行工况影响而发生改变时,元件间场域耦合关系以及暂态绝缘性能影响因素。基于绝缘系统的关系环以及系统记忆性、继承性、自动性、环境路径敏感性和不连续性研究,建立考虑工况与状态变量影响的系统场域耦合绝缘模型。基于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求解的GIS绝缘系统性能分析。提出以模拟电荷坐标和电量为设计变量,以场域中最大电场强度为目标响应,以轮廓点电位值为约束响应变量的优化模拟电荷法。并对空间最佳响应变量和设计变量进行优化求解,描述求解场域内电场分布。通过对GIS中典型元件场域电场数值求解与比对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GIS绝缘系统场域内金属颗粒不易检测且易引起绝缘闪络的情况,采用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计算分析GIS存在金属颗粒时的电场分布情况,定量分析金属颗粒位置、尺寸与放电故障的关系,为GIS绝缘系统设计和安全运维提供数值分析基础。电场影响域网络构造方法以及GIS绝缘系统电场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为分析GIS绝缘系统场域耦合关系,从电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出发,提出基于电场影响域的电场网络构造方法,构建GIS绝缘系统电场网络拓扑模型,从系统拓扑与场参数耦合角度研究GIS全场域电场网络特性和绝缘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基于电场影响域构建的GIS绝缘系统电场网络呈无标度和小世界网络性质,具有度-度正相关网络特征。伴随电场网络度分布演化,GIS绝缘系统中各元件平均度和平均介数呈递减趋势,说明GIS电场网络中典型顶点的影响随开断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减小,降低GIS电场网络顶点介数值可减少网络传递性,对GIS绝缘特性具有改善作用。采用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的瞬时绝缘分析和GIS暂态绝缘性能研究。基于绝缘系统中各组成元件状态变量、环境变量以及耦合关系分析,研究GIS绝缘系统暂态绝缘性能。研究表明,GIS绝缘系统中组成元件结构拓扑与场强变化率以及场畸变率存在依存关系,且直接影响绝缘击穿概率和GIS绝缘系统的退化速度。通过GIS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与瞬时绝缘仿真比对分析表明,GIS绝缘系统设计时,应抑制场强幅值变化率,降低绝缘击穿概率,延缓GIS绝缘系统自身退化,为设备运行安全和可靠性提供绝缘保障。基于一般系统论,提出基于计算电磁学积分方程的优化方法和基于网络科学的电场影响域建网方法,研究GIS绝缘系统环境参量、结构拓扑参量、状态参量和绝缘行为表征参量间的非线性关系,为电器动静态绝缘性能演化以及绝缘计算学分析提供数值模拟新途径。
刘晓瑞[2](2020)在《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部分,对智能电网和电力物联网起着支撑作用[1]。为保证智能电网可靠、安全、智能、经济、环保运行,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各系统及总体布置进行设计,并对其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以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建设工程为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基本工程数据,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进行设计,同时结合新能源发电及智能电器设备发展,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二是对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进行设计,建立变电站一体化监控平台,并结合专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对变电站监控后台进行开发增加五防功能结合,同时,结合物联网技术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开发、设计、调试、应用,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监控水平。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一次系统、部分二次系统、总体布置及其他系统设计部分。变电站设计基于IEC61850规约进行,首先,根据南石地区供电现状和未来用电规划确定建设110/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其次,根据南石地区电力数据和用电用户情况对变电站一次系统进行设计,确定变电站容量和电气主接线方式,通过短路电流计算选择主要电气设备,选用智能设备和“设备本体+智能组件”形式的智能一次设备并进行校验,绘制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再次,对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进行设计,结合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和南石地区电力网布局及电力设备配置情况,确定变电站继电保护方案并进行整定计算,同时完成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设计;最后,对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部分,在变电站屋顶设计安装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对变电站建设布局、抗震防雷措施、站用电进行设计,绘制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图、变电站电气总布置图、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及监控设备研究部分。根据变电站一次系统、二次系统设计以及变电站监控要求,对变电站监控系统总体架构、监控目标、网络结构进行设计,搭建带有“五防”功能的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完成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监控设备研究是引入物联网概念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设计、开发、调试、模拟实验,首先,根据设计构想使用成品电子器件对短信报警系统设计可行性进行实验研究,然后,对变电站报警系统软件、硬件进行设计开发,使用STM32芯片、GSM芯片等实现短信报警功能,最后,在南石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上对监控短信报警系统进行模拟实验,实现设计功能。本次智能变电站详细设计满足了南石地区未来发展用电需求。本次设计中,各种形式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使用、带有“五防”功能信息一体化监控平台的搭建、变电站屋顶3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铺设以及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的开发,使110kV南石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在智能化水平、操作灵活性、运行环保性等方面有了提高。
吴睿雅[3](2020)在《MMA装置和SAR装置变电所供配电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MMA装置和SAR装置属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其生产环境属于爆炸危险区域,工艺装置之间联系紧密,稍有不慎可能会打乱其中关键的生产环节,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该生产装置变电所的设计是在进行整个装置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生产装置的平稳、安全、可靠运行,同样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根据MMA装置和SAR装置的特点,使该装置变电所内的供配电设计保障了供电系统的连续性、灵活性、安全性;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实现了该装置变电所的无人值守,而无人值守取决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随后本文选取了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已设计出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本文针对这两套装置设计的变电所供配电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对于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为误操作、保障人员安全,实现工业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标是针对MMA和SAR生产装置的特点,设计出一套供电连续性好、自动化可靠性高、能实现无人值守的装置变电所,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MMA装置和SAR装置的特点,对为这两套装置供电的装置变电所提出了一个供配电设计流程和方法。2.结合上级区域变电所提供的数据、电源条件以及MMA装置和SAR装置的用电负荷条件,对已提出的供配电设计流程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主要的一次电气设备进行了选择,并对一次设备进行了验证。3.针对已设计出的变电所供配电一次系统,提出了对变电所的二次系统进行功能整合的方法,并能使上级区域变电所对本级变电所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本级变电所的无人值守。4.针对已设计出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对该系统冗余结构和非冗余结构这两种情况下相同顶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在实现该变电所无人值守的同时,变电所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冗余结构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和设计的供配电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符合本项目生产装置所需、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等要求,自二零一九年九月份开车以来,供配电系统运行良好,综合自动化系统反映的供配电系统数据和画面显示准确,自动化系统故障率低,在石油化工企业类似项目中具有代表性,体现出实际应用价值。
刘汉清[4](2019)在《L县110kV变电站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县110kV变电站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承担着对周边电气、纺织、石油、化工、城乡居民生活及农业及农副加工业负荷用电,地理位置重要。但该变电站运行年限超长、运行状态差、容量不足、设备老化、维护成本大并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电网安全运行,供电负荷不能满足未来用电需求。根据改造前L县110kV变电站现状、运行情况及效能成本论证了变电站改造升级的必要性;并对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变电站容量供给不足、运行时间长,设备老化严重,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次系统增容和二次系统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通过利用时间序列法进行负荷预测,以其平均值作为增容需求,确定L县变电站的增容改造方案;基于电网发展规划衔接合理,施工方便不停电,确定主线双回线路改造方案;通过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对一次系统设备及参数进行选型;对变电站过电压防护及接地进行设计和计算,确定避雷器的选型、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以及接地网的应用。论文设计了 L县110kV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根据方案对二次系统结构体系、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系统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方案、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等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改造后的变电站,具备微机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功能,具备无人值班的条件。对变电站整体改造应用后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净现值法和投资回收周期法计算该项目静态回收周期;通过社会效益直接、间接效益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将设备故障率、元件故障参数结合,计算得出地区平均停电时间,结果表明平均故障时间在改造后明显下降。L县110kV变电站改造是一次成功的改造项目,改造后大幅提升变电站运行状态,减少故障率和故障时间。
蔡剑锐[5](2019)在《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包头电网位于内蒙电网的中心位置,担负着整个包头市的供电任务。近几年包头电力发展十分迅速,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在电力建设中对变电站建设的紧凑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本论文主要结合内蒙电网运行方式的特点,对包头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进行了设计。此变电站电压有220kV/1l0kV/10kV三个等级,论文主要对变电站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并对包头新都市区供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描绘出变电站总体结构轮廓。新都市区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对变电站的主接线方案、主变容量及型号、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无功补偿进行论证,通过短路计算,进行电气设备的选型,并设计了防雷接地保护,从而完成了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然后对变电站进行了二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等。论文最后还从系统继电保护、主变压器保护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保护设计。系统设计从电力系统原始资料出发,严格遵从相关设计原则及水平要求,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刘文茜[6](2019)在《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别于一般民用建筑,医疗建筑内部科室繁多、医疗流程复杂、电气设备精细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医院建筑电气设计是医院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大型医院面临着改建、扩建的要求。由于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旧区改造综合医院与新建综合医院在电气设计方面有诸多差异之处,对新旧院区建筑整体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电气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改造中新建医院综合楼的电气设计实例,分析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的电气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工程设计的案例实践,从负荷预测、供配电方案设计、配电系统设计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电气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的设计思路,重点分析旧区改造新建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方案的设计要点以及差异性,为日益增多的综合医院改造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在旧区改造新建医院综合楼电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障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不同医疗场所的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电气工程设计,重点关注医院负荷、供电系统、应急保障、低压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设计、消防报警等方面的可靠性设计。此外,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原有医院院区综合楼之间的关联性,加强新旧楼结合的电气保护设计,将新建医院综合楼单体电气工程与整个医院园区电气工程系统进行统筹研究、一体化设计,为以后远期改扩建预留空间,保障整个医院建筑电气工程的可靠性。
周萍[7](2019)在《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雷击产生的雷电效应具有强大的破坏性,而航天系统地面目标通常在野外长时间工作,会不可避免地暴露于雷电环境中,直接或间接雷击极易对其产生严重的后果。由于航天系统内部的电子设备有大量的电子和电磁敏感器件,很容易遭受雷电脉冲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的损伤和破坏。目前,国内外对航天地面固定目标已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防护技术。然而,对于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问题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实际情况下,航天系统特种车辆经常需要在野外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这类地面移动目标也很难按照已有的固定目标防雷技术设定避雷装置,尤其是行驶于空旷场地的车辆,更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固定地点的雷电防护技术,缺乏有效的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防护的设计理论和技术手段。目前防雷学术界也缺少针对地面移动目标雷击概率和雷击落点预测的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航天技术已成为时代引领科技的形势下,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航天地面移动目标的雷电效应与防护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十三五”国家重点预研项目《直击雷电防护技术研究》为依托,以航天系统特种车辆为研究对象,开展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提出了车辆行驶条件下地面移动目标相对环境物体遭受雷击概率的计算方法和雷击落点趋势的预测评估方法。文中建立了基于随机游动和分形生长的长空气间隙放电的雷电先导路径的仿真模型,模拟了雷电先导的发展过程,应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了雷电先导发展过程,并对航天系统特种车辆进行了雷击落点趋势预测分析,得到了不同地面环境下的地面移动目标雷击落点概率分布情况;2、提出了估计车辆行驶环境下,地面移动目标相对环境物体遭受雷击的概率和雷击落点预测的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航天系统特种车辆数值分析模型,应用传输线矩阵法对地面移动目标的雷电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车辆在雷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雷电感应场、雷电感应电流和电压。与此同时,通过对整车施加小量级雷电模拟试验,测试了车辆在雷电环境下产生的雷电效应,分析了雷电作用对地面移动目标的影响;3、从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评估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评估的改进型四级筛选模型,可实现从物理层至信号层对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评判系统是否电磁兼容。本文通过应用该模型实现对某航天系统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提出了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防护方法。根据雷电危害的不同作用类型,从直击雷防护和雷电间接效应防护两个方面开展了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防护方法研究。针对直击雷,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伴随式直击雷防护装置和车载法拉第笼的直击雷防护方法;针对雷电间接效应,从电磁兼容三要素角度提出了航天地面移动目标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方法。本文的理论研究和提出的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防护方法可为航天系统的雷电防护工程提供参考。
施广全[8](2019)在《风力发电机组雷电致灾机理及其防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到2017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5.39亿kW,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88亿kW,位居世界第一。雷电是造成风力发电机损坏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对风机雷电防护研究的技术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雷电造成风机损坏的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先导二维随机模式模拟研究了地闪通道与风力发电机组之间的连接过程,基于截止波导理论对雷电电磁场在风机塔筒内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传输线理论分析了闪电电流在风电场输电线路上的传播规律,通过人工触发闪电试验揭示了雷电能量与风机的耦合过程,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风机雷击损坏案例的统计分析,发现风机桨叶损坏约占总数的20%—28%,机电控制系统约占70.5%—71%。利用先导二维随机模式对闪电通道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连接过程进行了 1600次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随着下行先导起始位置距离风机水平距离的增加,下行先导与风机的连接次数明显减少。空间网格为10m× 10m的模拟输出结果中,最后一跳的距离Ls分布在70m-280m范围内。空间网格为4m×4m的模拟输出结果中,最后一跳距离Ls分布在30m-160m范围内。闪电通道与风机叶片连接点的位置与叶片的旋转角度相关。闪电连接点的位置主要位于叶片的0-1区,占模拟次数的80%。2、垂直电场和水平磁场的幅值在塔筒底部中心位置最低,沿水平径向向塔筒壁呈增加趋势,场强在塔筒高度方向上呈指数式衰减。以τ1=0.5 μS,τ2=63 μS,I0=9.5 kA的脉冲电流激励源为例,垂直电场在塔筒底部的峰值为4.1 kV/m,水平磁场在塔筒底部的峰值为6.36 kA/m,沿高度方向大约传播10 m的距离,幅值就趋近于0。垂直电场在塔筒内部金属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峰值为3.82 kV,水平磁场在电子电气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峰值为44.76 kV。风机周围发生闪电时,风机塔筒内部电子电气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已经超过了终端设备的耐受水平,可能会造成其损坏。研究结果可为塔筒内部优化布线方案提供技术依据。3、风电场输电线路上首次回击电流和继后回击电流幅频特性曲线均呈振荡衰减分布规律。首次回击电流和继后回击电流的能量主要分布在80kHz和160kHz范围内。输电线路上闪电电流的高频成分被衰减。闪电电流的幅值随距离的增加有一定的衰减,以I0=40kA的10/350μS闪电电流波形为例,在x=3000m,6000m,9000m位置,电流波形幅值分别衰减为16.44kA,14.39kA,11.24kA。由于闪电电流沿风电场输电线路的传播,沿线幅值达到了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的程度,导致风电场设备的损坏概率大大增加,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护。研究成果可为风电场雷电防护设计提供技术依据。4、在中国气象局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设计开展了风力发电机组雷电能量耦合试验。试验测得的触发闪电电流为衰减振荡波形的先驱脉冲电流,通过分析可知,先驱脉冲电流各个脉冲的幅值达到了 850~1162.5 A;频谱为一单峰曲线,幅值呈单调快速增加趋势,在频率为351.875 kHz处幅值达到峰值,随后幅值呈单调快速衰减趋势,先驱脉冲电流能量主要集中在0~800 kHz低频段内。风机塔筒内发电机相线L2上感应电压峰值达到-8.876 kV,控制线CL上测得的感应电压峰值达到2.39 kV,发电机相线L1—L3回路测得的感应电流峰值达到1.118 kA,双绞方式敷设的回路上感应电流的峰值仅为-60.55 A。5、在风机雷电致灾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风机防雷技术主要措施。在直击雷防护设计方面应重点加强风机叶片在0-1区,1-2区和2-3区的接闪防护,以提高接闪成功率。可使用高磁导率材料对低频段闪电磁场进行屏蔽。通过双绞布线方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信号线路对雷电能量的耦合。风机塔筒内部电子电气线路感应电压的幅值与线路的敷设位置有关,应将电子电气线路敷设在塔筒内部雷电电磁场最弱的区域。通过综合采用接地、等电位连接、安装SPD、屏蔽、合理布线等措施来减小雷电过电压对风机设备的损坏。
潘子仁[9](2019)在《风电场立体均压结构接地装置冲击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风电机组由于受到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及其自身高度等多重因素影响,遭受雷电的侵袭几率大,所以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风电场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早期设计多重视工频电流下接地装置的安全特性是否达标,对于冲击特性、地网均压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而风电场遭受雷击时,风机周围会出现冲击电位分布不均与局部电位升高等问题,造成箱变击穿、通讯损坏,人身和电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和风电场建设规模逐年扩增的背景下,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冲击特性研究与优化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从风机海拔高度、雷暴活动强度、土壤电阻率等方面分析了雷电事故的影响因素以及危害形式,并从土壤参数、接地网参数、雷电流参数等方面对传统水平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雷电流入地时接地装置的散流及最大跨步电压分布规律。为了更好地改善风电场接地装置遭受雷击时的冲击特性,基于对风电场传统水平圆环接地装置以及现有的一些辅助降阻措施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立体均压结构,用以改善风电场遭受雷击时,风机周围冲击电位分布不均,局部电位升高等问题。并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单层、多层水平圆环接地装置与立体均压结构的降阻效果。运用CDEGS仿真软件,对比了两种接地装置周围地电位升与最大跨步电压分布规律,并从立体均压结构间距的选取、中间层的替代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在漳州青径风电场对新型立体均压结构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根据对该风电场的实地勘测,将风电场的13台风机按土壤电阻率区间进行分组,分为A类、B类、C类。然后对每类风机都进行设计与冲击接地电阻计算,并配合使用适量膨润土降阻防腐剂,能有效降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以及稳定接地参数。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观察风机周围地电位的下降梯度和最大跨步电压分布规律,验证新型立体均压结构能改善冲击电位分布和增强雷电流垂直泄流的能力。
魏樯[10](2018)在《应用BIM技术的云南某变电站工程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特高压、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电力建设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对智能电网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变电站改造、新建项目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电压等级较高、技术难度较大、质量要求严格的变电站建设项目也层出不穷。在变电站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项目周期较短、工程质量不易保证、成本可控性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土地资源浪费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更加突出。新时期下的智能电网对变电站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变电站设计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正成为当下电网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变电站设计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变电站设计建设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BIM技术在电力建设中应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BIM技术在国内外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对比分析了变电站设计建设中应用BIM技术相较传统二维CAD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应用BIM的变电站设计理论和技术进行梳理,针对传统变电站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BIM技术在变电站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点。结合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针对变电站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BIM技术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融合展开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今后BIM技术在变电站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为其他变电站设计建设提供了BIM技术的应用参考。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直击雷保护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直击雷保护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GIS绝缘系统多元模型及全场域网络特性求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GIS绝缘分析与设计研究现状 |
1.3 计算电磁学电场求解方法 |
1.4 电场场域网络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GIS绝缘系统多元模型的建模 |
2.1 一般系统论及其数学模型 |
2.1.1 一般系统论概述 |
2.1.2 一般系统论数学模型 |
2.2 基于一般系统论的GIS绝缘系统多元模型的提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计算电磁学积分方程的优化方法研究 |
3.1 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的提出 |
3.1.1 模拟电荷法基本原理 |
3.1.2 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基本原理 |
3.1.3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
3.1.4 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原理 |
3.2 基于响应面-几何特征模拟电荷法求解GIS中典型元件电场分析 |
3.2.1 求解GIS中SF_6断路器灭弧室电场 |
3.2.2 求解GIS中隔离开关电场 |
3.2.3 求解GIS中母线电场 |
3.3 金属颗粒对GIS中隔离开关电场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IS绝缘系统全场域电场网络特性研究 |
4.1 网络科学研究方法 |
4.2 电场影响域网络构建 |
4.3 基于电场影响域构建GIS电场网络拓扑模型 |
4.4 网络特征分析 |
4.4.1 网络度分布 |
4.4.2 度-度相关性 |
4.4.3 无标度特征 |
4.4.4 小世界特性 |
4.4.5 网络的传递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冲击电压环境下GIS系统绝缘影响因素研究 |
5.1 GIS瞬时绝缘数值分析方法基本思想 |
5.2 雷电冲击环境下GIS系统绝缘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雷电冲击环境下GIS电磁暂态电路模型构建 |
5.2.2 雷电冲击环境下GIS绝缘系统瞬时绝缘特性分析 |
5.2.3 雷电冲击环境下GIS试验线路及仿真 |
5.3 VFTO环境下对GIS绝缘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研究背景 |
1.2 枣庄地区用电发展背景 |
1.3 智能变电站及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1 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 |
1.3.2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发展现状 |
1.3.3 五防装置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变电站基本方案设计及设备选择 |
2.1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必要性 |
2.1.1 本地区电网现状 |
2.1.2 本地区电网存在的问题 |
2.1.3 本地区变电站建设优势 |
2.2 站址选择及介绍 |
2.2.1 站址地理位置 |
2.2.2 站址概况 |
2.2.3 站外交通运输及进出线走廊条件 |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
2.4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 |
2.4.1 智能主变压器选择原则 |
2.4.2 智能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
2.4.3 智能主变压器台数选择 |
2.4.4 智能主变压器类型选择 |
2.4.5 智能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
2.5 短路电流计算 |
2.5.1 短路电流计算模型 |
2.5.2 不同情况下的短路电流计算 |
2.6 电气设备选择 |
2.6.1 设备环境运行参数 |
2.6.2 110kV侧设备选择及校验 |
2.6.3 10kV侧设备选择 |
2.6.4 变电站电气设备智能化 |
第三章 变电站部分二次系统设计 |
3.1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及整定计算 |
3.1.1 南石变电站一次电力系统现状 |
3.1.2 枣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
3.1.3 继电保护设计及整定计算 |
3.2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1 枣庄地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3.2.2 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3 调度远动系统设计及配置 |
3.2.4 电能计量系统设计及配置 |
3.3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系统设计 |
3.3.1 枣庄地区电力通信现状 |
3.3.2 电力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
3.3.3 南石变电站站内通信方案 |
第四章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及研究 |
4.1 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4.1.2 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
4.2 监控目标设计 |
4.2.1 电网运行数据 |
4.2.2 电网故障信号 |
4.2.3 电气设备监控数据 |
4.3 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
4.4.1 站控层设备 |
4.4.2 间隔层设备配置 |
4.4.3 过程层设备配置 |
4.5 变电站五防一体化监控系统平台设计 |
4.5.1 监控平台建立及数据采集 |
4.5.2 监控平台界面设计及功能数据关联 |
4.5.3 监控平台规约及通信通道配置 |
4.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研究 |
4.6.1 短信报警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4.6.2 系统可行性研究硬件搭建 |
4.6.3 系统软件设计 |
4.6.4 系统可行性研究模拟测试 |
4.6.5 系统硬件设计 |
4.6.6 变电站监控短信报警系统实验测试 |
第五章 变电站总体布置及其它设计 |
5.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5.2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设计 |
5.2.1 南石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
5.2.2 主要器件选型 |
5.2.3 项目总体设计 |
5.2.4 效益分析 |
5.3 抗震设计 |
5.4 站用电及照明设计 |
5.4.1 站用工作/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 |
5.4.2 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 |
5.4.3 站用配电系统配置 |
5.4.4 照明系统设计 |
5.5 防雷接地设计 |
5.5.1 防直击雷保护方式设计 |
5.5.2 接地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件 |
附件1:STM32F103RBT6 单片机主程序 |
附件2:枣庄市高新区电网地理接线示意图 |
附件3: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图 |
附件4:南石110kV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图 |
附件5:南石110kV变电站直击雷保护范围图 |
附件6:南石110kV变电站平面布置设计图 |
(3)MMA装置和SAR装置变电所供配电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1.1.1 工程概况 |
1.1.2 全厂供电及控制结构 |
1.2 课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供配电系统 |
1.3.2 综合自动化系统 |
1.3.3 系统功能安全分析法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1 供配电系统研究与设计 |
1.4.2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
1.4.3 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可靠性分析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负荷分级 |
2.2.1 装置用电负荷分级 |
2.2.2 企业用电负荷分级 |
2.3 供电电源方案 |
2.4 负荷计算方法分析 |
2.4.1 负荷计算目的和意义 |
2.4.2 负荷计算方法 |
2.5 无功补偿 |
2.5.1 无功补偿目的和意义 |
2.5.2 无功补偿方法 |
2.6 变压器的选择 |
2.6.1 变压器数量和容量选择原则 |
2.6.2 变压器负荷分配 |
2.7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设计要求 |
2.7.1 10k V和0.4k V系统主接线要求 |
2.7.2 照明系统主接线要求 |
2.8 短路电流计算 |
2.8.1 短路电流计算目的和意义 |
2.8.2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
2.9 一次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
2.9.1 一次电气设备选择要求 |
2.9.2 一次电气设备校验要求 |
2.10 防雷、接地 |
2.10.1 建筑物防雷、接地目的 |
2.10.2 建筑物防雷措施 |
2.10.3 接地电阻要求 |
2.10.4 接地型式要求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过程 |
3.1 负荷计算 |
3.1.1 负荷计算公式 |
3.1.2 废酸再生装置负荷列表与计算 |
3.1.3 甲基丙烯酸甲酯装置负荷列表与计算 |
3.1.4 装置负荷列表与计算 |
3.2 无功补偿 |
3.2.1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
3.2.2 无功补偿后的总计算负荷 |
3.3 变压器选择 |
3.3.1 变压器数量和容量 |
3.3.2 变压器负荷分配 |
3.3.3 变压器的选择及负荷率 |
3.4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设计 |
3.4.1 10k V系统主接线设计 |
3.4.2 0.4k V系统主接线设计 |
3.4.3 照明系统主接线设计 |
3.5 短路电流计算 |
3.5.1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
3.5.2 短路点的选取 |
3.5.3 系统网络元件数据 |
3.5.4 短路电流计算公式 |
3.5.5 短路电流计算书 |
3.6 一次电气设备选择与校验 |
3.6.1 电缆的选择与校验 |
3.6.2 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
3.6.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
3.6.4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
3.6.5 高压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 |
3.7 防雷、接地设计 |
3.7.1 建筑物防雷分类 |
3.7.2 直击雷防护 |
3.7.3 接地电阻 |
3.7.4 低压系统接地型式 |
3.8 应用展示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形式 |
4.2.1 集中式结构 |
4.2.2 分层分布式结构 |
4.3 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4.3.1 星型结构 |
4.3.2 环型结构 |
4.3.3 总线型结构 |
4.4 通信技术 |
4.4.1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4.4.2 通信网络设备 |
4.4.3 通信介质 |
4.5 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案 |
4.5.1 系统架构 |
4.5.2 智能终端配置 |
4.5.3 间隔层设备组网 |
4.5.4 通信管理层设备组网 |
4.5.5 系统网络结构图 |
4.5.6 系统功能 |
4.6 画面展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故障树理论 |
5.3 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
5.3.1 确定顶事件 |
5.3.2 建立故障树模型 |
5.4 故障树定性分析 |
5.4.1 非冗余结构分析 |
5.4.2 冗余结构分析 |
5.5 故障树定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L县110kV变电站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变电站存在问题分析 |
2.1 现状分析 |
2.1.1 变电站系统基本情况 |
2.1.2 运行现状 |
2.1.3 效能成本分析 |
2.2 项目改造 |
2.2.1 一次系统改造 |
2.2.2 二次系统改造 |
2.3 本章小节 |
3 一次系统改造方案及设计 |
3.1 增容 |
3.1.1 负荷预测 |
3.1.2 变电站增容预测 |
3.2 电源接入设计 |
3.3 主接线改造设计 |
3.4 潮流计算与短路电流计算 |
3.4.1 潮流计算 |
3.4.2 短路计算 |
3.4.3 变压器容量及导线选择 |
3.5 一次设备选型 |
3.6 过电压防护及接地设计 |
3.6.1 避雷器 |
3.6.2 直击雷保护 |
3.6.3 接地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智能化改造方案 |
4.1 结构体系 |
4.2 改造方案 |
4.3 L县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4.3.1 站控层设备配置 |
4.3.2 间隔层设备配置 |
4.3.3 过程层设备配置 |
4.3.4 网络设备配置方案 |
4.4 系统调度自动化 |
4.4.1 调度管理 |
4.4.2 远动系统 |
4.4.3 远动信息的传输和通道要求 |
4.4.4 电能计量 |
4.4.5 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
4.4.6 系统调度自动化设备配置表 |
4.5 系统通信 |
4.5.1 通信方式选择 |
4.5.2 系统通信现状 |
4.5.3 通信设备配置 |
4.5.4 系统通信设备配置 |
4.6 其他二次系统 |
4.6.1 全站时钟同步系统 |
4.6.2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二次参数选择 |
4.6.3 站用电 |
4.7 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置原则及方案 |
4.7.1 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置原则 |
4.7.2 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置方案 |
4.7.3 智能变继电保护与常规继电保护的对比分析 |
4.8 一体化信息平台和高级应用功能 |
4.8.1 设备状态检测 |
4.8.2 检修安措可视化 |
4.8.3 辅助系统 |
4.9 本章小结 |
5 改造效益分析 |
5.1 经济效益分析 |
5.2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5.3 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包头电网及新都市区变电站建设的背景 |
1.1.1 包头电网现状 |
1.1.2 新都市区电网现状 |
1.2 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建设的意义 |
1.3 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况 |
1.3.1 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
1.3.2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的特点 |
1.4 变电站设计的技术分析 |
1.4.1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1.4.2 相关设计资料和设计任务 |
1.4.3 设计要求 |
1.4.4 主要设计原则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力需求分析及系统接入方案设计 |
2.1 电力需求预测 |
2.1.1 包头市电力需求预测 |
2.1.2 新都市区电力需求预测 |
2.1.3 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平衡 |
2.2 变电站站址及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
2.2.1 变电站站址 |
2.2.2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
3.1.1 主接线拟定方案比较 |
3.1.2 主接线方案确定 |
3.2 负荷计算 |
3.2.1 负荷的概念 |
3.2.2 电力负荷的分级 |
3.2.3 负荷预测及变压器的选择 |
3.3 短路电流计算 |
3.3.1 短路电流的概念 |
3.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
3.3.3 短路电流计算 |
3.3.4 10kV馈线侧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 |
3.4 无功补偿 |
3.4.1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
3.4.2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电容器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
4.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4.2 调动自动化系统实现 |
4.2.1 远动系统 |
4.2.2 电能量计(费)系统 |
4.2.3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4.2.4 业务接入方案 |
4.2.5 安全防护设备配置 |
4.2.6 数据传输方式和通道 |
4.2.7 系统通信实现方案 |
4.3 二次设备的布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 |
5.2 母线的选择 |
5.3 配电装置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
5.4 互感器的选择 |
5.4.1 电流互感器选择 |
5.4.2 电压互感器选择 |
5.5 配电装置的选择 |
5.6 电力电缆的选择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保护设计 |
6.1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
6.2 主变压器的保护设计 |
6.2.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
6.2.2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 |
6.2.3 过电流保护 |
6.2.4 元件保护 |
6.3 防雷和接地保护设计 |
6.3.1 防雷保护设计 |
6.3.2 接地保护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需求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建筑功能概述 |
2.3 电气设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负荷及供配电方案 |
3.1 本工程负荷分级确定 |
3.2 本工程电力负荷的可靠性选择 |
3.3 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和分析 |
3.4 考虑充电桩预留负荷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配电系统设计 |
4.1 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
4.2 低压供配电末端设计 |
4.3 应急保障设计 |
4.4 电缆选择及线路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其他电气系统设计 |
5.1 照明系统设计 |
5.2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
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5.4 新旧楼地网间电气隔离优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雷电危害 |
1.1.2 航天系统雷击案例 |
1.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雷电效应对航天系统的影响 |
1.2.1 雷电直接效应影响 |
1.2.2 雷电间接效应的影响 |
1.3 国内外航天系统地面目标雷电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航天系统地面目标雷电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航天系统地面目标雷电研究现状 |
1.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5 创新点和内容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雷电环境与雷电过程相关理论 |
2.1 雷电的类型 |
2.2 雷电物理过程 |
2.2.1 雷暴云电荷产生 |
2.2.2 雷电放电形成条件 |
2.2.3 雷电放电物理过程 |
2.3 雷电环境相关理论 |
2.3.1 雷电环境特征 |
2.3.2 雷电流工程波形 |
2.3.3 雷电流工程数学模型 |
2.4 雷电效应数值分析方法 |
2.4.1 雷电效应数值分析建模 |
2.4.2 雷电效应数值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面移动目标雷击落点趋势预测研究 |
3.1 雷电先导通路发展模型 |
3.1.1 雷暴云电荷对空间电场贡献模型 |
3.1.2 雷电先导路径发展特征 |
3.1.3 电荷模拟法求解静电场分布 |
3.2 地面移动目标雷击落点预测 |
3.2.1 雷电路径发展理论模型 |
3.2.2 雷击落点预测方案设计 |
3.2.3 先导发展模拟算法流程 |
3.3 雷击落点趋势预测结果分析 |
3.4 通过雷云区时雷击地面移动目标的概率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数值分析 |
4.1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理论模型 |
4.1.1 雷击放电通道模型 |
4.1.2 雷电感应电磁场模型 |
4.1.3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模型 |
4.2 地面移动目标结构雷电效应数值分析 |
4.2.1 不同结构位置的雷电感应场数值分析 |
4.2.2 不同土壤属性的雷电感应场数值分析 |
4.3 地面移动目标线缆雷电效应数值分析 |
4.3.1 地面移动目标线缆雷电耦合数值模型 |
4.3.2 地面移动目标线缆雷电效应数值分析 |
4.4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试验 |
4.4.1 地面移动目标结构雷电效应试验 |
4.4.2 地面移动目标线缆雷电效应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性能评估 |
5.1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 |
5.1.1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特征 |
5.1.2 地面移动车载通信系统的电磁环境 |
5.2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
5.3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性能评估模型 |
5.3.1 第一级:工作条件筛选方法 |
5.3.2 第二级:工作频率筛选方法 |
5.3.3 第三级:信号功率筛选方法 |
5.3.4 第四级:信号质量筛选方法 |
5.4 地面移动目标车载通信系统性能评估应用实例 |
5.4.1 第一级:工作条件筛选评估 |
5.4.2 第二级:工作频率筛选评估 |
5.4.3 第三级:信号功率筛选评估 |
5.4.4 第四级:信号质量筛选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防护方法研究 |
6.1 地面移动目标直击雷防护方法研究 |
6.1.1 地面移动目标直击雷防护范围分析 |
6.1.2 地面移动目标直击雷防护方法研究 |
6.2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方法研究 |
6.2.1 地面移动目标间接雷击效应防护要素 |
6.2.2 地面移动目标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7.3 未来研究重点及展望 |
7.3.1 未来的研究重点 |
7.3.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风力发电机组雷电致灾机理及其防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风机雷击损坏调查 |
1.3 风机防雷研究进展 |
1.3.1 风机的直击雷防护 |
1.3.2 风机内部过电压防护 |
1.3.3 风机塔筒内部雷电电磁场分布研究 |
1.3.4 风机防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风机接闪模拟研究 |
2.1 风机雷击案例调查统计 |
2.2 风机接闪特性模拟仿真研究 |
2.2.1 先导二维随机模式基本介绍 |
2.2.2 风机接闪模拟仿真设计 |
2.2.3 仿真结果统计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机塔筒内部雷电电磁场分布研究 |
3.1 雷电电磁场的计算 |
3.1.1 闪电通道底部电流的函数化表达 |
3.1.2 地闪回击模型 |
3.1.3 闪电电磁场的计算公式 |
3.1.4 风机塔筒底部闪电电磁场的计算 |
3.2 闪电电磁场在风机塔筒内的传播模式 |
3.2.1 风机塔筒内部LEMP传播模式 |
3.2.2 TM波的场分量计算方程 |
3.3 风机塔筒内部雷电电磁场分布研究 |
3.3.1 雷电电磁场在塔筒内的分布情况 |
3.3.2 塔筒内部垂直电场分布规律研究 |
3.3.3 塔筒内部水平磁场分布规律研究 |
3.4 塔筒内部感应电压计算 |
3.4.1 塔筒内部垂直电场感应电压计算 |
3.4.2 塔筒内部水平磁场感应电压计算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电场输电线路雷电流传输过程研究 |
4.1 传输线电路模型 |
4.2 首次回击电流及响应信号计算 |
4.2.1 电流传播规律 |
4.2.2 电压传播规律 |
4.3 继后回击电流及响应信号计算 |
4.3.1 电流分布规律 |
4.3.2 电压传播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风力发电机组雷电能量耦合试验研究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
5.1.2 试验场地 |
5.1.3 试验布置 |
5.1.4 试验测试数据 |
5.2 测试数据分析 |
5.2.1 触发闪电电流 |
5.2.2 响应信号 |
5.2.3 电场数据 |
5.3 理论分析 |
5.3.1 测试电流函数化表达 |
5.3.2 测试电流特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机雷电防护方法研究 |
6.1 风机直击雷防护方法 |
6.2 风机内部过电压防护 |
6.3 主动避让的防雷思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和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致谢 |
(9)风电场立体均压结构接地装置冲击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电场防雷与接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风电场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雷电对风电场的危害及均压环冲击特性研究 |
2.1 雷电对风电场的危害 |
2.1.1 雷电事故的影响分析 |
2.1.2 雷电对风电场的危害形式 |
2.2 风机雷电事故的影响因素 |
2.2.1 雷暴强弱的影响 |
2.2.2 海拔与风机高度的影响 |
2.2.3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
2.3 风电机组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研究 |
2.3.1 土壤参数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 |
2.3.2 接地网参数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 |
2.3.3 雷电流参数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接地装置分析及新型立体均压结构冲击优化研究 |
3.1 风电机组传统接地装置的设计 |
3.1.1 风机传统接地装置的典型设计模型 |
3.1.2 风机传统接地装置的降阻措施 |
3.2 新型立体均压结构的设计 |
3.2.1 立体均压结构几何模型 |
3.2.2 立体均压结构CDEGS仿真模型 |
3.3 立体均压结构与水平均压环的对比及优化分析 |
3.3.1 接地电阻对比分析 |
3.3.2 冲击特性对比分析 |
3.3.3 立体均压结构的优化措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体均压结构的应用 |
4.1 漳州青径风电场概述 |
4.1.1 风电场简介 |
4.1.2 风电机组防雷接地存在的问题 |
4.2 风电场测量 |
4.2.1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
4.2.2 地形勘测 |
4.2.3 风机设计方案 |
4.3 立体均压结构接地装置理论计算 |
4.3.1 理论依据 |
4.3.2 理论计算 |
4.3.3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应用BIM技术的云南某变电站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困难和研究的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应用BIM的变电站设计理论和技术 |
2.1 引言 |
2.2 BIM技术概念及特点 |
2.3 BIM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 应用BIM技术软件的情况 |
2.5 BIM技术对变电站设计建设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BIM技术的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BIM技术的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项目设计管理目标 |
3.3 楚雄市及东华镇概况 |
3.4 负荷预测、电力平衡及主变容量选择 |
3.5 接入系统方案比选 |
3.6 推荐方案电气计算 |
3.7 35KV东华变电站一期工程概况 |
3.8 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建设规模 |
3.9 35KV送电线路电气计算 |
3.10 设计成果运用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IM技术在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中的深化应用 |
4.1 引言 |
4.2 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中的BIM应用基本流程及规划 |
4.3 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中BIM建模程序 |
4.4 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BIM模型构建 |
4.5 BIM技术在35KV东华变电站二期工程设计中的深化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5.2 应用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直击雷保护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GIS绝缘系统多元模型及全场域网络特性求解研究[D]. 吴其. 沈阳工业大学, 2021(02)
- [2]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监控系统研究[D]. 刘晓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3]MMA装置和SAR装置变电所供配电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D]. 吴睿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L县110kV变电站改造[D]. 刘汉清.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 蔡剑锐.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6]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D]. 刘文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地面移动目标雷电效应分析与防护研究[D]. 周萍.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8]风力发电机组雷电致灾机理及其防护方法研究[D]. 施广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风电场立体均压结构接地装置冲击优化研究与应用[D]. 潘子仁.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应用BIM技术的云南某变电站工程设计[D]. 魏樯.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标签:变电站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计算负荷论文; 绝缘等级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