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将明显上涨(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英,俞坤峰,谢一鸣[1](2021)在《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情况及下一阶段走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上半年,玉米收购价格出现明显上涨;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及猪肉价格大幅回落,近期行业进入亏损状态;受疫情、节日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一季度鸡蛋价格出现较大涨跌,二季度恢复常态运行;受国际市场带动,2-3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明显涨跌;其他肉类和果蔬价格季节性波动,涨跌幅度基本处于常年区间。下一阶段,要重点关注粮食、生猪、鸡蛋、蔬菜等重点民生商品市场行情变化,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全球货币政策走向以及天气变化对农产品生产影响,
杨洁[2](2021)在《中国肉牛养殖布局演变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侯鹏[3](2021)在《我国大宗肉类农产品供给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以生猪产业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越发剧烈,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瓶颈,“十四五”计划提出规划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道路,其中强调要保障产业链安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而生猪产业就是当前我国受到很多关注的产业,因为它与民生息息相关,生猪产业出现问题首先会对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其次还会导致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研究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问题,分析导致生猪产业供给出现波动的原因,可以为政府调控提供理论支持,使政策制定更有针对性,相关的研究理论还可以为其他类似产业的产业安全问题提供参考,避免其他类似产业重蹈生猪产业的覆辙。本文首先结合前人研究和笔者对生猪产业的了解对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涵义进行界定,并提出关于生猪产业供给安全了六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分别是:供给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价格稳定、供给时效性、品种多样性以及污染处理能力。然后对影响生猪产业供给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这些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中直接影响因素细分为了资源方面的因素和技术方面的因素,而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是研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并分别说明各种因素对不同的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分阶段讨论,分析在不同阶段生猪供给的安全状态,以及影响状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生猪产业出现的问题,认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安全方面。然后根据上文分析中得出的当前我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主要体现在数量安全方面的结论,收集我国2003-2018年30个省、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数量安全的影响。以生猪出栏数代表生猪供给的数量,选取上文中提出的影响因素:资源、技术、产业政策、市场需求设置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种质资源、土地资源对生猪供给存在正向影响,而养殖技术水平对生猪供给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2016年“南猪北养”政策方针的实施使生猪供给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下降,市场需求也对生猪供给有着一定的正向影响。结合上文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有关保障我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政策建议分别为:首先要保障生产方面基础性资源供给;其次要加大生猪养殖相关技术的投入;再次要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对民生问题的保障地位;最后要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监测与分析。本研究对生猪产业供给安全及生猪产业供给安全评价指标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比较完整清楚地揭示了影响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有关因素,为我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除此之外且对其他肉类大宗产业的供给安全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富豪,刘燕妮[4](2021)在《农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ARCH、GARCH、ARCH-M、GARCH-M、TARCH、EGARCH和APARCH等ARCH类模型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猪肉、牛肉和带鱼这三种农产品价格具有显着ARCH效应;猪肉、牛肉和带鱼价格存在波动性集聚的特征;猪肉市场没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牛肉和带鱼市场具有高风险高报酬的特征;猪肉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即正面消息影响力大于负面消息,带鱼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即负面消息比正面消息产生的影响大,而牛肉价格波动具有对称性。
熊涛[5](2021)在《我国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是时变的吗?——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分析与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猪肉价格的超常波动给人民生活与相关产业发展均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有效识别猪肉价格影响因素并对猪肉价格进行科学的预测,从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入手,提出一套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理论的猪肉价格影响因素与预测分析框架。检测猪肉供给、猪肉需求、我国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等四个方面11个价格影响因素,研究并识别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进而构建猪肉价格预测模型,并通过预测误差指标和Diebold-Mariano检验比较其与基准模型的预测能力。研究发现:我国猪肉价格影响因素存在显着的时变特征,且因素间差异明显;自2009年以来,猪肉价格的决定机制更为复杂,影响因素更为多元;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猪肉价格预测模型的预测表现明显优于基准模型。政府部门在制定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时,需充分考虑到供给、需求、我国经济环境、国际贸易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并且可以借助准确的猪肉价格预测信息以增强调控政策的主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孙彤彤[6](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董思淼[7](2021)在《中国牛肉进口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高营养价值的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牛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面对牛肉需求的迅速增长,加之一直以来我国肉牛养殖受技术、环境资源、疫病等因素的限制,牛肉产量远远落后于需求量,国内牛肉市场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问题。在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的情况下,我国牛肉价格持续上涨,不利于我国人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在此情况下,我国开始增加对国外牛肉的进口,来补足牛肉的供需缺口。虽然从国外进口牛肉可以有效缓解国内牛肉市场供需矛盾、节约环境资源并且可以与主要进口来源国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提高双边福利水平,但我国牛肉进口存在存在进口集中度过高、对几大进口来源国依赖过大的问题。因此,找出影响我国牛肉进口的因素以及定量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利于提出使我国牛肉进口结构更加合理的建议,从而使我国牛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了探究我国牛肉进口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我国牛肉进口情况及进口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了解到我国牛肉进口量、进口价格以及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基本情况及近些年的变化,利用行业集中度指数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对我国牛肉进口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牛肉进口集中度过高、依赖过大的结论;其次对我国牛肉进口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中国及进口来源国的人均GDP、距离、中国与进口来源国的牛肉产量、进口价格、关税、依赖程度指数以及是否成立FTA等;再次,在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以上变量加入到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9年-2019年中国与几大进口来源国贸易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牛肉进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人均GDP、来源国牛肉产量、对来源国依赖程度以及成立FTA对我国牛肉进口有正向影响,我国牛肉产量、进口价格以及关税对我国牛肉进口有负面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牛肉进口情况、市场结构以及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牛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及进口结构更加合理化的建议。
丁丽[8](2021)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朱聪,曲春红,司智陟[9](2021)在《2020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和流行对国内外牛肉生产和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国内看,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对牛羊肉生产的影响较大,由于运输受阻,养殖所需的饲草料出现短缺,牛羊出栏明显减少,生产企业人手短缺,开工不足。1季度以后,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取得成效,牛羊出栏逐渐增加,生产、消费逐步恢复正常。全年牛羊肉产量均小幅增长,牛肉进口大幅增加,羊肉进口略有下降,全年消费仍然较旺,牛羊肉年度平均价格仍较上年继续上涨。从国际看,全球牛肉产量小幅下降,羊肉产量略有增长,新冠疫情对餐饮和物流行业的冲击导致牛羊肉贸易量有所下降。预计2021年,中国牛羊肉生产将保持稳步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仍将带动牛羊肉消费增加,但在国内猪肉产能回升的影响下,牛羊肉替代消费需求有所减弱,牛肉进口增速有所放缓,羊肉进口增速将趋于平稳,全年价格仍将处于高位运行。
赵钰洁[10](2021)在《我国牛肉贸易逆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牛肉贸易逆差持续增长,主要表现在:牛肉净进口量逐年增加、贸易逆差规模逐渐扩大和牛肉贸易逆差在我国畜产品贸易逆差中的占比逐渐扩大。针对当前现状,从牛肉进出口数量、国内供需、牛肉价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政府引导与支持、增加国内有效供给、积极开拓进出口市场。
二、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将明显上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将明显上涨(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情况及下一阶段走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油市场行情 |
二、生猪、猪肉市场行情 |
三、其他肉产品市场行情 |
四、蛋奶市场行情 |
五、蔬菜和水果市场行情 |
六、棉糖市场行情 |
七、潜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
(一)积极做好粮油保供稳价工作。 |
(二)高度关注生猪和猪肉价格下行影响,科学规划生猪产能。 |
(三)完善生猪全产业链延伸发展,顺畅推进“运肉”趋势。 |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范局部市场异动。 |
(3)我国大宗肉类农产品供给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以生猪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产业安全 |
二、大宗肉类农产品 |
三、肉类农产品供给安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农产品供给理论 |
二、蛛网模型 |
三、产业安全理论 |
四、适应性预期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
第一节 世界生猪产业概况及我国生猪产业地位 |
第二节 我国生猪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地位 |
一、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 |
二、生猪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 |
第四章 中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研究 |
第一节 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涵义及评价指标 |
第二节 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一、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直接影响因素 |
二、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间接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我国生猪产业供给安全的历史实践分析 |
一、历史分析 |
二、总结 |
第五章 生猪产业供给安全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选择及模型构建 |
一、模型选择 |
二、模型构建 |
第二节 计量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加大生产方面基础性资源的供给 |
二、提高生猪养殖相关技术的投入 |
三、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对民生问题的保障地位 |
四、加强市场供求信息的监测与分析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农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
二、指标构建与研究方法 |
(一)指标构建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1. ARCH模型 |
2. GARCH模型 |
3. ARCH-M模型 |
4. TARCH模型 |
5. EGARCH模型 |
6. APARCH模型 |
三、实证分析 |
(一)样本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1. 描述性分析 |
2. 平稳性检验 |
(二)ARCH效应检验 |
(三)模型估计结果 |
1. 猪肉 |
2. 牛肉 |
3. 带鱼 |
四、结论与建议 |
(5)我国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是时变的吗?——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理论的猪肉价格预测模型 |
三、实证研究 |
1.数据来源 |
2.预测误差评价 |
3.猪肉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变特征 |
4.猪肉价格预测 |
(1)动态模型选择: |
(2)贝叶斯模型平均: |
(3)时变参数回归模型(TVP)。 |
(4)阶数为2的自回归预测模型AR(2)。 |
(5)随机游走模型。 |
四、结 论 |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牛肉进口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3.1 论文的创新点 |
1.3.2 论文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贸易市场结构理论 |
2.1.1 行业集中度 |
2.1.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我国牛肉进口情况的文献综述 |
2.2.2 关于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3 中国牛肉进口情况及市场结构分析 |
3.1 中国牛肉进口情况分析 |
3.1.1 中国牛肉进口量分析 |
3.1.2 中国牛肉进口价格分析 |
3.1.3 中国牛肉进口来源国分析 |
3.2 中国牛肉进口市场结构分析 |
3.2.1 行业集中度 |
3.2.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
4 中国牛肉进口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 经济规模 |
4.2 距离 |
4.3 进口价格 |
4.4 牛肉产量 |
4.5 关税 |
4.6 国际市场依赖程度 |
4.7 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
5 实证分析 |
5.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的解释说明 |
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2.1 样本范围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检验及实证分析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3 相关性分析 |
5.3.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鼓励适度进口,优化资源配置 |
6.2.2 进口来源多元化,优化市场结构 |
6.2.3 积极开展FTA谈判,完善贸易制度安排 |
6.2.4 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增加国内有效供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2020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国际牛羊肉市场形势 |
1.1 主要国家的生产形势 |
1.2 贸易形势 |
1.3 价格走势 |
2 2020年国内牛羊肉市场形势 |
2.1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全年产量小幅增加 |
2.2 消费呈现先降后增态势 |
2.3 牛肉进口增加,羊肉进口减少 |
2.4 价格维持高位,走势仍呈涨—跌—涨的“V”型态势 |
3 2021年国内外牛羊肉市场形势展望 |
3.1 国际市场 |
3.2 国内市场 |
(10)我国牛肉贸易逆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牛肉贸易逆差现状分析 |
(一)牛肉净进口量逐年增加 |
(二)牛肉贸易逆差规模逐渐扩大,且增幅波动较大 |
(三)牛肉贸易逆差在我国畜产品贸易逆差中的占比逐渐扩大 |
二、我国牛肉贸易逆差增加原因分析 |
(一)我国牛肉出口量持续下降,进口量持续上升 |
(二)国内供需不平衡 |
(三)进口牛肉价格具有显着优势 |
(四)本国牛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 |
三、缩减我国牛肉贸易逆差的建议 |
(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
(二)增加国内有效供给 |
(三)积极开拓进出口市场 |
四、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将明显上涨(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情况及下一阶段走势分析[J]. 何晓英,俞坤峰,谢一鸣.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1(07)
- [2]中国肉牛养殖布局演变分析及优化研究[D]. 杨洁.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我国大宗肉类农产品供给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以生猪产业为例[D]. 侯鹏.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农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基于ARCH类模型[J]. 王富豪,刘燕妮. 西部金融, 2021(05)
- [5]我国猪肉价格的影响因素是时变的吗?——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分析与预测[J]. 熊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6]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7]中国牛肉进口影响因素研究[D]. 董思淼. 河北经贸大学, 2021
- [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研究[D]. 丁丽. 宁夏大学, 2021
- [9]2020年牛羊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J]. 朱聪,曲春红,司智陟. 农业展望, 2021(03)
- [10]我国牛肉贸易逆差问题研究[J]. 赵钰洁.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