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肥工大首创萃取结晶组合分离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康家胜[1](2012)在《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文中提出APS是黄芪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活性。本文对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APS)的过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为APS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黄芪酶提和水提时产物的HPLC图谱、提取残渣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实验考察了纤维素酶对黄芪组织结构和APS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不降解APS,仅破坏黄芪粉末中的纤维素,提高细胞的通透性,减小内扩散阻力,从而有利于APS的提取。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了基于圆柱型结构的APS提取动力学方程,即ln(C∞/(C∞-C))=kt+b,表观速率常数k=5.78D/λ2R02表观扩散系数D’=D/λ2。实验研究了酶的用量、浸提温度、颗粒粒径、液固比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APS提取速率的影响,求得了k、Dˊ和提取活化能Ea等有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仅在小粒径提取的初始阶段有一定误差。酶提时C∞和k明显大于水提时的,如40℃酶用量为90U/g时,C∞和k分别比水提时提高了7.8%和43.24%;随着纤维素酶用量增加k增大但C∞几乎不发生改变,且当纤维素酶用量到一定程度时提取k不再发生变化。粒径减小水提和酶提APS的平衡浓度C∞和k均增大;温度升高水提和酶提APS的C∞增大,水提时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酶提时k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下降,较佳的温度为60℃。水提时,APS的表观扩散系数Dˊ与温度和粒径的关系为ln D ’=-9.27926.7/T+1.76lnR0;酶提时为ln D’=10.61421.2/T+1.75lnR00.035ln(T-329)2。在40℃-70℃,水提时的Dˊ为2.17×10-12~1.646×10-11m2· s-1,酶提时Dˊ增加到2.75×10-12~1.829×10-11m2· s-1。Ea为3.923kJ·mol-1,比水提时降低了约54.5%。增大液固比有利于提取的进行,液固比≥20mL/g时多糖的提取过程由内扩散控制。水提时,转速对APS的提取过程几乎没有影响;而酶提时,APS的提取率和C∞随转速的增加而略有下降。计算了水提和酶提APS过程的热力学常数ΔHθ、 ΔSθ和ΔGθ。结果表明:水提和酶提APS均为吸热熵增过程,提取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酶提的ΔHθ和ΔSθ明显高于水提的ΔHθ和ΔSθ,说明酶提过程需要吸收的能量大于水提过程。另外,加酶使提取过程的ΔG0变小,意味着酶对体系的作用明显,更有利于溶质的提取。
李兴江[2](2009)在《秸秆五、六碳糖共发酵产琥珀酸的菌株分离、选育及代谢研究》文中提出琥珀酸作为最重要四碳二元羧酸,被广泛用于制备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酯、苯基化合物、生物材料聚合体PBS等化学品。到目前为止,琥珀酸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基于石化资源的马来酸酐法。随着石化资源的日趋枯竭,研究利用生物质发酵法制备琥珀酸倍受人们重视。在生物质转化利用方面,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的研究是主要热点之一,然而考虑到琥珀酸发酵具有固定二氧化碳的特征,其理论转化率超过100%,所以,一旦技术难题得到解决,生物质发酵制备琥珀酸比燃料乙醇具有显着的经济性优势。本文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基于秸秆五、六碳糖共发酵制备琥珀酸的菌株,并对其代谢及发酵做了重点研究,以望为建立一个基于秸秆生物质转化制备琥珀酸的绿色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分离得到约300株细菌,这些菌株与常规的瘤胃菌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多数为兼性或专性厌氧菌,初步发酵显示菌株S.JST具有良好的发酵潜力。通过基本的生理生化鉴定发现菌株与放杆菌属较接近,进一步的API试验表明菌株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种较接近,于是进行16S r RNA试验并提交到GenBank(EF044771.1),本菌株的16S r RNA与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130Z菌株的16S r RNA同源性为99%,可确定本菌株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命名为A.succinogenes S.JST。(2)通过中间体及抑制剂分析初步确定菌株能够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以及琥珀酸来自草酰乙酸的两步氢化所得。进一步的酶活及相关酶基因序列分析细化了细胞整体代谢的各个途径与支路,在代谢途径分析的基础上,列出相关代谢方程,并进一步给出代谢通量方程,即初步构建菌株的代谢网络。利用构建的代谢网络计算代谢通量,通量分析显示琥珀酸途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草酰乙酸进一步转化为琥珀酸,其流量最大,乙酸及乙醇作为主要的副产物占据了乙酰辅酶A的主要代谢支流,且节点分析表明该处节点为柔性节点,适于进一步的改造。(3)在将氟乙酸转变为氟乙酰辅酶A并进而转变为氟柠檬酸方面,磷乙酰转移酶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一旦形成氟柠檬酸则容易造成细胞的致死效应,这最终导致了出发菌株不能够在氟乙酸平板生长,因此那些易于生长的突变株可能就是在围绕磷乙酰转移酶的途径发生了突变,基于此原理,本试验筛得一株突变株。对突变株及出发菌株分别做了PTA酶活及基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TA酶活降低了以及由此引起了乙酸的降低,同时发现乙酸与琥珀酸流量同时降低,乙酸流量的降低没有引起琥珀酸的升高反促其降低,这看似难以解释,然而进一步的代谢途径分析发现,理论上在葡萄糖转化为琥珀酸的过程中生成的H还原力满足不了琥珀酸合成所需,可这种矛盾却能被乙酸的代谢所缓解,这是由于1摩尔乙酰辅酶A转化为乙酸过程中净增2摩尔NADH,这大大缓解了细胞内H供体不足的矛盾,反之,突变株乙酸流量的降低则加剧了H供体不足的矛盾,因此应对本突变株进行其他方式的调控以及进行乙醇降低选育。(4)通过定点筛得到一株乙醇代谢缺陷的复合突变株,由于在乙醇脱氢酶基因中间成功引入了“TAA”终止密码子,乙醇脱氢酶酶活显着降低,流量分析显示乙醇流量明显降低以及琥珀酸流量得到了一定提升。由于细胞仍处于H还原力不足的状态,琥珀酸上升的程度远低于乙醇降低的程度,对于复合突变株而言,由于H电子供体平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生产琥珀酸潜力没有得到彻底挖掘,因此应做进一步的代谢调控。(5)通过氢气、ORP以及EMP/HMP流量比的调控,围绕H电子供体的代谢得到了很好地平衡,因此琥珀酸的流量最终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同时,当采用碳酸镁代替碳酸钙作为发酵过程中和剂时,作为五碳糖木糖代谢关键酶的木酮糖激酶被进一步激活,这最终促进了五、六碳糖的共发酵。(6)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主要的离子及生物素浓度(mmol/L)采用如下条件时产酸较佳:镁离子6.0、锰离子0.9、亚铁离子0.6、锌离子1.5、VB2 0.005、VB5 0.012、VB14 0.003及VB12 0.01。进一步的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当最佳条件为二氧化碳体积含量67%、氢气4.8%及生物素浓度5.9mmol/L时,发酵产酸明显提高,同时对比分析表明,与响应曲面的回归分析相比,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仿真及预测能力。(7)通过线性及非线性模型分析了菌体生长动力学及产物合成动力学,结果表明非线性模拟能够比较精确的反应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及产物合成。最终表明所得到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及产物合成动力学模型分别为:
张庆勇[3](2006)在《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葛根素工艺研究》文中指出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是制药的重要原料,黄酮类活性成分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葛根是一种既有丰富营养,又有独特药理作用的药食两用资源,用途广泛。作为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以其对心血管疾病的良好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献报道的葛根素提取分离以溶剂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溶剂结晶为主,普遍存在化学溶剂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工艺路线较长、提取分离时间较长等不足。 鉴于葛根素在原料中与蛋白质、糖类、异黄酮类等物质共处于一个复杂的混合物体系中,本文以高效分离纯化葛根素为目标,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新方法,建立了葛根素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工艺,整个分离过程高效、快速并且产品无溶剂污染。 在本实验条件下,优化出最优工艺参数为:投料量50g、萃取-结晶压力17MPa、萃取-结晶温度55℃、萃取-结晶时间90min。该工艺简单、高效,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结晶一步就可将纯度40%左右的葛根素原料制成80%的产品,结晶率高达45%,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工艺步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陆香庆[4](2006)在《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游离发酵由于米根霉菌丝发达,易形成凝块和结团,造成了发酵周期长、生产速率慢、得率低等缺点。采用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可大大缩短发酵周期,解决菌丝结团问题,且固定化细胞可以重复稳定使用。 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吸附法和海藻酸钙包埋法两种固定化方法的比较可以得出,聚氨酯泡沫吸附法虽能缩短发酵周期,但固定化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较差,只有前3批能维持较高水平,而海藻酸钙包埋法既能缩短发酵周期,又解决了固定画细胞的重复使用性问题,固定化细胞可重复使用14批次,提高了发酵效率,因此,实验选用海藻酸钙包埋法作为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最佳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海藻酸钙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产酸速率以及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运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最适培养基为 第一批培养基:葡萄糖80 g/L,尿素1 g/L,KH2PO4 0.15 g/L,ZnSO4·7H2O0.66 g/L,MgSO4·7H2O 0.25 g/L。 补料培养基:葡萄糖80g/L,尿素0.5 g/L,KH2PO4 0.075 g/L,ZnSO4·7H2O0.44 g/L,MgSO4·7H2O 0.25 g/L。 固定化细胞接种量20%,32℃下培养24h,L-乳酸累积浓度为67.5 g/L,对糖转化率为84.4%,固定化细胞重复使用至14批,产酸不降低。 2.考察了接种量、颗粒直径、糖浓度、通气量、温度等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实验表明,在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2.4mm,接种量20%,温度32℃,糖浓度10~100 g/L之间,转速80 r/min,通气量1.0 L/L·min,产酸速率稳定在15.5g/L·h左右。 3.建立了乳酸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验过程。
雍技[5](2005)在《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银杏黄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是制药的重要原料,银杏黄酮类活性成分更是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文献报道的银杏黄酮的分离方法主要是传统的溶剂浸提和树脂吸附相结合或者是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方法,它们的缺点是工艺复杂,有溶剂污染或是得率低,操作条件要求较高等,都需进一步完善。本文以银杏黄酮苷为研究对象,将传统的液-液浸提与先进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技术相结合,将30%左右的银杏黄酮原料经过一次浸提和一次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处理后,得到了80%的银杏黄酮产品。基本实现了银杏黄酮与鞣质、原花色素等大分子强极性物质以及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且产品无溶剂残留。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 使用乙醇-正丁醇混合溶剂系统浸提银杏黄酮苷,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和选择性。混合溶剂的最适配比为乙醇:正丁醇=1:20。2、 根据实验所得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浸提溶剂为乙醇-正丁醇(1:20) ,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为45min,固液比为1:10。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的方法,可以将纯度44%左右的银杏黄酮苷一步提纯达到80%。试验所得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14MPa,萃取温度50℃,夹带剂选择无水乙醇,结晶板间距选择0. 4-0. 8cm之间,萃取时间为90min,CO2流量为20L/min。4、 整个工艺简单、高效,仅通过有机溶剂浸提和超临界CO2萃取结晶两步就可将30%左右的银杏黄酮苷原料制成80%的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减了工艺步骤。
张杨,潘见,袁传勋,孙益民,张文成,曾庆梅[6](2002)在《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的理论和应用进展 ,重点介绍了三种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结晶法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法和超临界流体梯度结晶分离法 ,并指出了它们的研究方向。
二、合肥工大首创萃取结晶组合分离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工大首创萃取结晶组合分离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芪简介 |
1.1.1 黄芪的化学成分 |
1.1.2 APS 的药用价值 |
1.1.3 APS 的提取现状 |
1.2 纤维素酶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作用机理 |
1.2.1 纤维素酶法提取的可行性 |
1.2.2 纤维素酶的水解机理 |
1.3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1 经验动力学模型 |
1.3.2 物理动力学模型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3 实验装置 |
2.2 APS 的测定 |
2.2.1 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2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3 APS 的提取实验 |
2.3.1 黄芪颗粒粒径的确定 |
2.3.2 药材的预处理 |
2.3.3 APS 的精制 |
2.3.4 黄芪粉末中 APS 总含量的测定 |
2.3.5 APS 提取动力学实验 |
2.3.6 APS 提取率的计算 |
2.4 纤维素酶的加入对产物的影响实验 |
2.4.1 纤维素酶的加入对目标产物组成的影响 |
2.4.2 纤维素酶对 APS 的分解作用 |
2.5 黄芪粉末表面形态观察实验 |
2.6 黄芪粉末结晶度测定实验 |
第三章 纤维素酶对 APS 提取的影响 |
3.1 酶的加入对产物的影响 |
3.1.1 纤维素酶的加入对目标产物组成的影响 |
3.1.2 纤维素酶对 APS 的分解作用 |
3.2 纤维素酶对黄芪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 纤维素酶对黄芪粉末结晶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PS 的提取过程动力学机理研究 |
4.1 提取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1.2 均方根误差的计算 |
4.2 APS 的提取过程研究 |
4.2.1 酶用量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
4.2.2 粒径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
4.2.3 液固比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
4.2.4 转速对提取过程的影响 |
4.3 表观扩散系数和提取活化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取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
5.1 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5.2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APS 的提取热力学 |
5.2.1 焓变 ΔH~θ和熵变 Sθ |
5.2.2 酶提的自由能变化 Gθ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秸秆五、六碳糖共发酵产琥珀酸的菌株分离、选育及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琥珀酸的性质 |
1.1.1 琥珀酸的物理性质 |
1.1.2 琥珀酸的化学性质 |
1.2 琥珀酸的应用 |
1.2.1 琥珀酸在化学品领域的应用 |
1.2.2 琥珀酸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2.3 琥珀酸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
1.3 琥珀酸的生产方法 |
1.3.1 琥珀酸的化学法制备 |
1.3.2 琥珀酸的生物法制备 |
1.4 琥珀酸的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
1.4.1 菌种分离筛选方面 |
1.4.2 菌种关键酶分析方面 |
1.4.3 代谢工程及其在琥珀酸产生菌中的应用研究 |
1.4.4 菌种选育方面 |
1.4.5 生物质发酵及调控方面 |
1.5 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结果应用前景 |
1.8 研究的课题来源 |
1.9 本文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初步发酵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菌种分离 |
2.2.3 菌种鉴定 |
2.2.4 菌种初步发酵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种分离 |
2.3.2 菌种鉴定 |
2.3.3 菌种初步发酵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原始菌株的代谢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碳源利用分析 |
3.2.3 丙二酸对酶的竞争性抑制分析 |
3.2.4 氟乙酸抑制分析 |
3.2.5 相关酶活分析 |
3.2.6 相关酶基因分析 |
3.2.7 代谢底物检测 |
3.2.8 代谢产物检测 |
3.2.9 代谢通量分析 |
3.2.10 代谢节点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木糖利用结果分析 |
3.3.2 酶活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3 丙二酸对酶的竞争性抑制分析 |
3.3.4 氟乙酸抑制分析 |
3.3.5 相关酶活分析 |
3.3.6 相关酶基因分析 |
3.3.7 代谢通量分析 |
3.3.8 代谢节点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降低乙酸副产物选育 |
4.1 前言 |
4.1.1 诱变方法 |
4.1.2 突变株的筛选 |
4.1.3 突变株的表征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2.2 发酵培养 |
4.2.3 筛选培养基 |
4.2.4 糖检测 |
4.2.5 有机酸检测 |
4.2.6 磷乙酰转移酶酶活检测 |
4.2.7 ~(60)Co γ辐射诱变 |
4.2.8 Pta途径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
4.2.9 突变基因的序列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60)Co γ射线对菌株的致死曲线 |
4.3.2 突变株的筛选 |
4.3.3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乙酸生成比较 |
4.3.4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琥珀酸生成比较 |
4.3.5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整体代谢通量比较 |
4.3.6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磷乙酰转移酶酶活比较 |
4.3.7 突变株与出发株的磷乙酰转移酶基因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降低乙醇副产物选育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5.2.2 培养基 |
5.2.3 乙醇脱氢酶基因克隆 |
5.2.4 乙醇脱氢酶基因测序 |
5.2.5 乙醇脱氢酶基因体外定点突变 |
5.2.6 乙醇脱氢酶突变基因胞内重组 |
5.2.7 突变株的筛选 |
5.2.8 突变株的突变基因表征 |
5.2.9 突变株的乙醇脱氢酶酶活测定 |
5.2.10 突变株的代谢糖测定 |
5.2.11 突变株的代谢有机酸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adh基因的克隆测序 |
5.3.2 adh基因的定点突变及胞内重组 |
5.3.3 阳性突变株的筛选 |
5.3.4 突变株的乙醇脱氢酶基因及酶活 |
5.3.5 突变株的代谢通量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突变株的代谢调控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6.2.2 发酵培养基 |
6.2.3 代谢平衡分析 |
6.2.4 H_2调控H供体平衡 |
6.2.5 ORP调控细胞O/R平衡 |
6.2.6 EMP/HMP流量比调控 |
6.2.7 五、六碳糖共发酵调控 |
6.2.8 转氢酶基因分析 |
6.2.9 转氢酶酶活分析 |
6.2.10 磷酸果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及代谢通量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代谢平衡分析 |
6.3.2 H_2调控结果 |
6.3.3 ORP调控结果 |
6.3.4 转氢酶基因及酶活分析(EMP/HMP流量比调控可行性分析) |
6.3.5 EMP/HMP流量比调控结果 |
6.3.6 五、六碳糖共代谢调控结果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突变株的发酵条件优化 |
7.1 前言 |
7.1.1 发酵条件 |
7.1.2 优化方法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主要设备、试剂、及发酵检测 |
7.2.2 主要因素考察 |
7.2.3 培养基优化正交设计 |
7.2.4 代谢调控因子的响应曲面优化设计 |
7.2.5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培养基优化正交试验 |
7.3.2 代谢调控因子的响应曲面优化设计 |
7.3.3 神经网络分析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发酵动力学 |
8.1 前言 |
8.1.1 发酵动力学研究内容 |
8.1.2 发酵动力学模型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基本设备、试剂、发酵及检测 |
8.2.2 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菌体生长动力学分析 |
8.3.2 产物合成动力学分析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展望 |
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研究内容 |
(3)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葛根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 |
1.1.1 葛根素的药用、保健作用研究 |
1.1.2 葛根素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1.1.2.1 酸水解法提取葛根素 |
1.1.2.2 正丁醇法 |
1.1.2.3 聚酰胺柱层析法 |
1.1.2.4 硅胶柱层析法 |
1.1.2.5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 |
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黄酮类物质的应用 |
1.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黄酮类物质中应用 |
1.2.2 超临界流体梯度结晶在黄酮类物质中的应用 |
1.3 课题的来源、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葛根素结构及状态 |
2.2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 |
2.2.1 超临界流体性质 |
2.2.1.1 CO_2的性质 |
2.4.2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
2.2.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选择性 |
2.2.4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 |
2.3 夹带剂理论 |
2.3.1 夹带剂的作用原理 |
2.3.2 夹带剂的分类 |
2.3.3 夹带剂的性质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 |
2.3.4 夹带剂在超临界萃取方面的应用 |
2.4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原理 |
2.4.1 超临界结晶的基本原理 |
2.4.2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理论分析 |
2.4.2.1 表面吸附 |
2.4.2.2 晶核的形成 |
2.4.2.3 晶体的生长 |
2.4.3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原理及过程 |
2.4.4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中葛根素结晶因素初探 |
2.4.4.1 压力的影响 |
2.4.4.2 温度的影响 |
2.4.4.3 杂质的影响 |
2.4.4.4 结晶介质的影响 |
第三章 实验设计 |
3.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3 检测方法 |
3.4 原料预处理实验 |
3.5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单因素实验 |
3.5.1 投料量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2 压力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3 温度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4 时间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5 夹带剂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6 投料量与夹带剂量比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7 结晶板间距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6 萃取—结晶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检测方法实验 |
4.2 原料预处理实验 |
4.3 超临界CO_2萃取—结晶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投料量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2 压力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3 温度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4 时间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5 夹带剂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6 投料量与夹带剂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7 结晶板间距对萃取—结晶实验的影响 |
4.3.8 超临界CO_2萃取—结晶实验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4)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乳酸的结构与性质 |
1.2 乳酸的应用 |
1.3 乳酸的生产方法 |
1.3.1 发酵法生产乳酸 |
1.3.2 化学合成法生产乳酸 |
1.3.3 酶法生产乳酸 |
1.3.4 乳酸的生产方法的比较 |
1.4 国内外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现状 |
1.4.1 细菌发酵生产乳酸的研究 |
1.4.2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
1.4.3 细菌和米根霉发酵生产乳酸的比较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2.2.2 菌种 |
2.2.3 培养基 |
2.2.4 培养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游离发酵的缺点与不足 |
2.3.2 不同碳源浓度对聚氨酯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的影响 |
2.3.3 聚氨酯泡沫颗粒大小对发酵的影响 |
2.3.4 聚氨酯泡沫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 |
2.3.5 聚氨酯泡沫法固定化米根霉细胞稳定性研究 |
2.3.6 聚氨酯泡沫法固定化米根霉发酵动力学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海藻酸钙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3.3.2 固定化细胞接种量对对发酵的影响 |
3.3.3 不同氮源及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3.3.4 无机盐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3.3.5 固定化细胞的稳定性实验 |
3.3.6 固定化细胞发酵动力学实验 |
3.4 结论 |
第四章 海藻酸钙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产酸速率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定化细胞接种量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3.2 凝胶珠颗粒直径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3.3 海藻酸钠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4.3.4 不同装液量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3.5 不同糖浓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3.6 搅拌对发酵的影响 |
4.3.7 通气量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3.8 不同温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海藻酸钙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2 动力学模型参数的估算 |
5.3.3 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5)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银杏黄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银杏黄酮类物质的性质 |
1.2 超临界流体 |
1.3 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的研究现状 |
1.3.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 |
1.3.2 机溶剂浸提法 |
1.3.3 声波辅助提取法 |
1.3.4 波萃取法 |
1.3.5 临界流体萃取法 |
1.4 酮类物质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5 临界流体结晶的研究现状 |
1.5.1 临界溶液快速膨胀结晶法(RESS) |
1.5.2 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法(SAS) |
1.5.3 临界流体梯度结晶分离法 |
1.6 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2.1 酮类物质的性质分析 |
2.2 提理论 |
2.2.1 提系统的平衡关系 |
2.2.2 响黄酮苷浸提的主要因素 |
2.3 临界流体理论 |
2.3.1 CO_2的性质 |
2.3.2 超临界流体的传递性质 |
2.3.3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选择性 |
2.3.4 超临界溶液的集聚现象 |
2.3.5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 |
2.3.6 夹带剂 |
第三章 实验设计 |
3.1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2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3 原料预处理实验设计 |
3.3.1 检测方法的确立 |
3.3.2 浸提溶剂的选择 |
3.3.3 温度对浸提的影响 |
3.3.4 料液比对浸提的影响 |
3.3.5 时间对浸提的影响 |
3.3.6 浸提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 |
3.4 黄酮苷水解试验 |
3.5 黄酮苷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实验 |
3.5.1 压力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2 温度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3 夹带剂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4 结晶板间距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5 流量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6 萃取时间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3.5.7 萃取结晶影响因素的正交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预处理实验 |
4.1.1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备 |
4.1.2 单因素浸提实验 |
4.2 水解条件的选择 |
4.3 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压力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3 夹带剂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4 结晶板间距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5 流量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6 时间对萃取结晶的影响 |
4.3.7 正交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结晶法 (RESS) |
1.1 原理与过程 |
1.2 应用研究 |
2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结晶法 (SAS) |
2.1 原理与过程 |
2.2 应用研究 |
3 超临界流体梯度结晶分离法 |
3.1 原理与过程 |
3.2 应用研究 |
4 结束语 |
四、合肥工大首创萃取结晶组合分离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多糖的研究[D]. 康家胜.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2]秸秆五、六碳糖共发酵产琥珀酸的菌株分离、选育及代谢研究[D]. 李兴江.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3]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葛根素工艺研究[D]. 张庆勇.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8)
- [4]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D]. 陆香庆.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8)
- [5]超临界流体萃取结晶分离银杏黄酮工艺研究[D]. 雍技.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
- [6]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研究进展[J]. 张杨,潘见,袁传勋,孙益民,张文成,曾庆梅. 化工科技,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