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工业化与张掖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屈鹏[1](2021)在《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科学发展战略,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关键。县域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的就近城镇化和县域外异地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是国家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基础组成部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域,增强县域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动力和提升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及管理水平是高台县政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中心任务。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做了具体案例研究。在梳理了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理论、内涵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调查发现了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笔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提高高台县城镇化水平的路径和提升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对策。本文对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论和规律的探索,有助于拓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本文对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案例;本文对高台县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路径和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对促进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高台县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做案例研究,可以为西部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具有相近人口规模和地域特点的县域政府提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艾海诚[2](2020)在《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宝鸡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迅速发展,引来许多外来人口进入,与此同时该地区的工业水平也得到了良好发展,蔡家坡的地域文化的提升,逐渐形成了以工业区为主体的格局。在此背景下,蔡家坡百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工业区由此建立,但因当地人口稀少,园区设计不当,地域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等情况无论从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产业文化等方面都无法适应当前社会文化性,生态性的新工业文明发展。因此在设计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城市保留历史痕迹,且产生新的文化价值显得各位重要,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且保存浓厚地域文化的同时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旨在研究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下的生态工业区,蔡家坡工业园区如何通过景观探索的方式来再次得到发展,将蔡家坡百万厂房工业区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将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工业区作为切入点,并研究产生的问题,对怎样走出相关的困境给予了合适的改变和构思想法。第一,说明了蔡家坡现阶段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并为其工业的发展定下了新的目标,理清了蔡家坡工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研究领域,提炼出来了城市触媒,提升竞争力,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以人民为基本、保护生态协调发展、工业区朝绿色方向发展这些理念,为蔡家坡工业园区的改造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根据剖析解读有关的案例来借鉴学习,从中提取出了可以参考的措施,列举出了沃尔夫斯堡以汽车为主题的公园,张掖丝绸之路主题文化公园,天津天拖项目老厂房改造项目等案例,通过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将几个案例可以借鉴的地方进行了总结,结合蔡家坡工业区自身的前进需求从而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第三,调查考究了蔡家坡工业发展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附近居民的诉求,并对此做出了统计和数据分析,结合之前的理论和案例,总结出多元文化视野下蔡家坡工业区的改变建造方式,同时根据不同的方式为蔡家坡获得更合适的工业区发展提出新的倡议,然后再总体结合之前所提出的一系列方式,将其实践于蔡家坡工业区的构思建造当中,且对实际操作做出相关的探讨和求证。本文探究构建出新型的工业园取,对工业园区的设计纳入了地域文化、现代化与生态化特点,并迎合现代人群的各类需求,比如使工作和日常生活需求,形成适应时代背景的工业区新格局。希望可以为其他工业区发展建设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思路,推动城市工业区在原理和实践方面获得新的进展。
白文静[3](2020)在《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系统。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物质载体;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与基础保障。基于此,研究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建议,这对甘肃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省域与市域两种尺度,运用文献查阅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以及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等方法,分别就时间及空间的演变特征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及二者协调发展的程度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省域尺度来看,甘肃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快,在2005-2017年间增长了6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级由2005年的“低”级发展到2017年的“高”级。甘肃省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增长速度较新型城镇化稍慢,在研究期内增长了3.4倍,且生态文明总体水平不高,在2017年只达到中上水平。从市域尺度来看,14市(州)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从空间演变特征来说,各个市(州)新型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14市(州)总体生态文明水平不高,均处在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且研究期内增长幅度不大,地区间的差异系数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相比较小。就生态文明水平空间演变特征来看,各个地区生态文明水平差距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2)就各个指标因子灰色关联度而言,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前10位的因子分别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二三产业GDP密度、每万人拥有民用汽车数、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每万人拥有科研机构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每万人在校中学生拥有专任教师数、职工平均工资、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前10位因子分别为:地均GDP、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单位耕地化肥负荷量、人均耕地面积、农用地节水灌溉比重、城市人口密度。(3)就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度而言,甘肃省在2005-2017年间由中度失调阶段演化为初步协调阶段。14市(州)在2017年处在勉强协调阶段的城市有4个,占比28.6%;处在濒临失调阶段的城市有8个,占比57.1%;处在轻度失调的城市有2个,占比14.3%。且在2005年及2011年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随机分布的状态,在2017才具有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
吴昊[4](2020)在《甘肃省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进入城镇化中国后期后,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开始制约城市发展,为了有效地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地发展,国家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思路,以促进城市、产业协调发展。甘肃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思想对甘肃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其中城市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城市建设的直接动力,两者在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下相互融合、互促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本文构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三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甘肃省2009-2017年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线性加权计算了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指数,之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测算出产城融合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eo Da软件分析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最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9-2017年间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且发展趋势缓慢,同时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其空间分布格局为西北地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最高,中、东南地区发展水平中等,西南地区发展水平最低。通过对各个子系统的研究发现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属于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发展水平较好、产业发展水平滞后类型,其中甘肃省生态环境指数最高,平均值为0.420,其次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指数,平均值为0.338,而产业发展指数最低,平均值为0.230。在2018-2020年的预测分析中,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趋势良好,甘肃省各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均有了跨越式发展。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改善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立足自身特色,加强优势产业,补足弱势产业;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吸引农村人口,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针对不同城市发展特征,选择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李小军[6](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文中提出支援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特殊政策,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将人力、物力、资金等进行转移支付,实现支援方与受援方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上海在建国初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工业总量、技术含量及人力拥有量较其他地区具有显着优势。在“一五”计划期间,中央迫于国际形势实施沿海紧缩战略,将建设的重点放在甘肃等西北地区,对上海等沿海地区实行紧缩政策,并要求上海等地发挥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作用,支援内地新型工业城市建设。上海从“全国一盘棋”战略出发,支援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支援新型工业城市及内地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基于甘肃地区社会发展迟缓,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各项事业建设的所需资源,上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从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支援甘肃等西部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本文以人力支援视角,主要从背景、经过以及对上海和甘肃所产生的影响几方面,对20世纪50-60年代上海支援甘肃建设进行深入探析。上海通过人力支援形式将盈余劳动力转移至甘肃等地区,既支援建设了甘肃等西北地区,又实现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了人口压力,双方达到了互惠互利。同时,在中央的指导协调下,上海通过人力支援方式将促进社会发展的先进技术、理念及思想传播到甘肃等西北地区,全面加快了甘肃等西北地区的发展,达到了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目的。
张雪[7](2020)在《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的地理现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河西走廊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廊道,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同,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趋突出。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极差和标准差衡量的绝对发展差异,以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衡量的相对发展差异揭示河西走廊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化特征;采用泰尔指数衡量的区域总体差异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基于产业效应分解,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对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最后从自然禀赋、投资水平、工业化水平、政府财政能力、金融状况和消费水平六个方面选取可量化的指标,构建OLS模型和GWR模型对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在时间尺度上,河西走廊区域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各不相同,前者呈现扩大趋势,后者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2)从空间整体格局上来看,河西走廊区域经济总差异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且总差异主要是由各地市区域间差异引起的;河西走廊经济总体特征并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正相关性显着,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的特点。从局部相关性看,河西走廊“高-高”类型、“低-低”类型分布不均衡,前者集中在玉门和嘉峪关市,后者集中分布在古浪县。(3)从产业效应的细化格局演变来看,导致河西走廊区域经济总体差异扩大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的差异,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差异的扩大起到缓解作用;在经济差异的变动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三产业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在不断上升;此外,产业的集中效应变化是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一产业对于经济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二产业在各地区的集聚发展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大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三产业的集中效应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4)工业化水平、消费水平、投资能力、政府财政能力和金融状况等因素对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时期各个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于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其中工业化水平和金融状况对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化水平以及金融状况成为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财政能力也是推动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水平和投资力度对区域经济作用力持续走低。
卢桢[8](2020)在《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中国大地上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形态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潮流逐渐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城镇)聚集,逐渐形成城市(镇)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使基层乡村形成空心化。传统的马蹄牧区也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在政策引导、教育推动、草原生态保护的需要、牧区人们生活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合力推动下,马蹄藏族转变原有的生计方式向城镇转移定居,逐步实现牧区社会的城镇化,传统游牧文化也随之变迁。婚姻家庭是人类学家研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递社会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延续。人类繁衍发展的进程中,婚姻家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婚姻家庭的构建、形成、变化产生影响。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迁。马蹄藏族在面对婚姻时个人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从择偶标准、择偶形式、通婚范围、族际通婚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婚配方式从自我选择和父母做主之间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过程;离婚与再婚也逐渐被牧区群众接受和认可;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马蹄藏族求学、工作、婚恋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初婚年龄后延,婚龄差减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马蹄藏族家庭结构、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对此笔者对建国70年来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剖析,在城镇化视角下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试途找出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的原因、影响和利弊,对我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观念的趋向做出展望。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游牧民族安居住宅楼进行田野调查。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当地生计方式转变、政府政策引导、传统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蹄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进程。
严茗茗[9](2019)在《中国地级市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地区禀赋差异、市场化资源配置和政策偏向,也使得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桎梏之一。进入新时期和面临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是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研究多侧重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某一方面切入,采用经典计量模型,进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但对于三者的共同效应和变量的时空差异性研究则较少。本文针对这一研究不足,首先对城乡收入差距形成、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内涵,以及三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理论进行研究;之后,以此为依据,构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其后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空间统计方法,对中国20082016年283个地级市的如上指标,进行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的深入分析;最后,以中国283个地级市20082016年间数据为样本,利用时间地理加权、空间地理加权,以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主要结论为:(1)20082016年间,对于283个地级市平均水平而言,新型城镇化水平波动中小幅上升,九年间增长了16%,地区差距明显但呈缩小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差异,尤其显着的是中西部地区低水平的空间集聚。(2)20082016年间,对于283个地级市平均水平而言,新型工业化水平呈稳定增长趋势,九年间增长幅度达33%,地区差距明显但呈缩小趋势;在空间上同样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差异,尤其显着的是中西部地区的低水平集聚,以及长三角和胶东半岛的高水平集聚。(3)20082016年间,对于283个地级市平均水平而言,信息化水平呈稳定增长趋势,九年间增加了44.3%,地区差距明显但呈缩小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差异,低水平集聚在甘肃、黑龙江等省份,高水平集聚在东部沿海城市以及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4)20082016年间,对于283个地级市平均水平而言,城乡收入差距呈逐年缩减趋势,九年间下降了17.42%。地区差距明显但呈显着缩小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差异,低差距地区集聚在东南沿海城市,高差距地区集聚在中西部。(5)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表明,考虑了变量差异性特征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具有最好的解释效果,对于中国283个地级市来说,三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均具有显着的时空异质性。其中,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地级市表现为正效应且逐年增强;新型工业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地级市表现为负效应且呈“U”型变动;信息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地级市则表现为负效应且逐渐增强。
袁荷[10](2018)在《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工业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中工业转型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引领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采用多部门经济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从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规模和不同资源类型角度比较了我国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过程、效果、影响因素等,揭示了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的异质性特征与共性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1)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体,工业结构层次偏低,工业部门增长速度和主导产业差异显着,呈多元化综合发展趋势,工业发展总体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格局,且区域之间工业发展差异增大。(2)揭示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转型特征。整合工业转型系数、工业合理化指数和工业高级化指数等方法,研究工业转型的过程特征,发现: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转型速度整体上呈加快趋势,但合理化水平和高级化程度趋于下降。说明工业增长对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没有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和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工业转型速度、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具有显着的个性演化特征。(3)探讨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转型效应变化特征。利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探讨工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空间效应。经济效应方面,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变动对工业增长贡献呈减弱之势,各区域间工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贡献呈现东北>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格局;从城市规模看,呈现规模小则贡献大的特征;从资源类型看,呈现能源类>综合类>金属类>非金属类>森工类的格局,不同工业部门的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区域效应具有异质性。环境效应方面,工业转型的环境效应整体上呈递减趋势,二者呈现“脱钩”状态,但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环境效应最强。空间效应方面,工业转型与城市空间拓展的关联度水平较高。(4)研究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调控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化水平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转型表现为正效应,而市场化水平为负效应。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转型优化的调控对策。
二、新型工业化与张掖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工业化与张掖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县域新型城镇化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县域和小城镇 |
2.1.4 县域城镇化 |
2.2 县域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市规划理论 |
2.2.4 田园城市理论 |
2.2.5 公共治理理论 |
2.3 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
2.3.1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
2.3.2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3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2.3.4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
第三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客观条件与目标分析 |
3.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和发展现状 |
3.1.1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
3.1.2 交通条件通达便利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1.4 社会发展环境良好 |
3.1.5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
3.1.6 县域经济基础良好 |
3.1.7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1.8 城乡建设成果显着 |
3.1.9 文教卫体发展良好 |
3.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
3.2.1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提出的目标 |
3.2.2 张掖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目标 |
3.2.3 高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年)提出的规划目标 |
第四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
4.1.2 半城市化问题突出 |
4.1.3 土地城镇化问题严重 |
4.1.4 县城规划建设水平不高 |
4.1.5 县城城市治理水平不高 |
4.1.6 城乡休闲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1.7 城乡老弱妇幼留守问题突出 |
4.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县域经济动力不足 |
4.2.2 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
第五章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1 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2 美国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3 澳大利亚小城镇建设经验 |
5.1.4 日本小城镇建设经验 |
5.2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概括 |
5.3 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第六章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和对策 |
6.1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原则 |
6.1.1 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
6.1.2 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3 集约精细化原则 |
6.1.4 特色创新原则 |
6.2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路径 |
6.2.1 教育培训人才发展路径 |
6.2.2 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路径 |
6.2.3 公共管理职能优化路径 |
6.3 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发展对策 |
6.3.1 加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 |
6.3.2 促进公共管理职能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台县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表 |
附录 B:高台县探明储量矿产地分布统计表 |
附录 C:高台县县城空间结构规划图 |
附录 D:高台县县城景观风貌规划图 |
附录 E:高台县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现代化发展推动工业园区改造 |
1.1.2 工业园区现阶段的发展要求 |
1.1.3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现存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国外生态工业区相关研究 |
1.3.2 国外地域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生态工业区相关研究 |
1.3.4 国内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相关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区设计相关理论的综合阐释 |
2.1 蔡家坡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 |
2.1.2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1.3 蔡家坡地域文化 |
2.1.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相融合的思考 |
2.2 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理论的系统阐释 |
2.2.1 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理论 |
2.2.2 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及意义 |
2.3 生态工业园区优化改造的相关理论 |
2.3.1 转变发展方式与结构的理论及思考 |
2.3.2 “城市触媒”理论在工业区优化改造中的运用 |
2.3.3 场所精神 |
2.3.4 批判性地域主义 |
2.3.5 工业园区软实力的提升 |
2.4 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的相关原则与理论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
2.4.3 生态优化原则 |
2.4.4 系统性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工业园区改造案例研究 |
3.1 符合时代潮流——德国沃尔夫斯堡汽车主题公园 |
3.1.1 历史沿革 |
3.1.2 改造历程 |
3.1.3 园区文化概述与景观介绍 |
3.1.4 对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借鉴思考 |
3.2 提高文化软实力——张掖国家丝路湿地公园 |
3.2.1 公园景观与文化介绍 |
3.2.2 园区文化分析 |
3.2.3 对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借鉴思考 |
3.3 城市工业优化——天津天拖项目老厂房改造区景观 |
3.3.1 改造前的基本状态 |
3.3.2 优化改造后的现状分析 |
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相融合的综合性改造思路 |
4.1 蔡家坡工业园区的位置 |
4.2 地域深厚历史文化 |
4.2.1 宝鸡的文化底蕴 |
4.2.2 老工业基地与制造业强市 |
4.2.3 蔡家坡丝路文化 |
4.2.4 蔡家坡三国文化 |
4.2.5 关中地区民俗文化 |
4.2.6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历史变迁 |
4.3 蔡家坡工业园区的实际现状 |
4.3.1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历史沿革 |
4.3.2 蔡家坡标准化厂房工业园区的现状分析 |
4.3.3 地块分析 |
4.3.4 建筑分析 |
4.4 地域文化与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相融合的设计思路 |
4.4.1 工业园区规划及平面布局的定位 |
4.4.2 融合自然气氛的设计方案 |
4.4.3 融合场所理念的设计方案 |
4.4.4 融合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案 |
4.4.5 提倡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
4.5 本章小结 |
5 蔡家坡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具体实践 |
5.1 设计范围及基地现状 |
5.2 改造内容 |
5.2.1 功能分区 |
5.2.2 空间构架及功能结构分析 |
5.2.3 交通结构分析 |
5.2.4 景观绿化分析 |
5.3 专项设计 |
5.3.1 空间要素设计 |
5.3.2 景观雕塑设计 |
5.3.3 景观照明设计 |
5.3.4 围墙设计 |
5.3.5 景观墙设计 |
5.3.6 “丝路驿站”酒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研究 |
1.2.4 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有关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状况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社会经济状况 |
2.3.3 文化状况 |
第三章 研究数据及方法 |
3.1 研究数据来源 |
3.2 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测度 |
4.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测度 |
4.1.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1.2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
4.1.3 新型城镇化各子系统变化趋势 |
4.1.4 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 |
4.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测度 |
4.2.1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
第五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测度 |
5.1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测度 |
5.1.1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1.2 省域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
5.1.3 生态文明各子系统变化趋势 |
5.1.4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测度 |
5.2.1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2 市域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及等级测定 |
第六章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
6.1 省域尺度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
6.1.1 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 |
6.1.2 省域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等级测定 |
6.2 市域尺度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时空变化 |
6.3 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
6.3.1 全局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
6.3.2 局部空间差异演化特征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对策与建议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甘肃省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产城融合内涵研究综述 |
1.2.2 产城融合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
1.2.3 产城融合定量分析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作用机制 |
2.1 产城融合相关理论 |
2.1.1 产业和城市互动理论 |
2.1.2 可持续城市理论 |
2.2 产城融合的作用机制 |
2.2.1 产业发展是产城融合的支撑 |
2.2.2 城市是产城融合的载体 |
2.2.3 环境保护是产城融合的导向 |
3 甘肃省产城融合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产业发展现状 |
3.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年优化 |
3.1.2 工业发展先升后降 |
3.1.3 服务业增长迅速 |
3.2 甘肃省城镇发展 |
3.2.1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
3.2.2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 |
3.3 甘肃省环境保护现状 |
3.3.1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
3.3.2 生态压力逐年增加 |
3.4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总结 |
4 甘肃省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产城融合评级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
4.3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意义 |
5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实证分析 |
5.1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
5.1.3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预测模型 |
5.1.4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分析 |
5.2.1 甘肃省产城融合子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2.2 甘肃省产城融合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选题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背景 |
第一节 20 世纪50-60 年代东西部发展状况与国家整体部署 |
一、发展状况 |
二、国家整体部署 |
第二节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动因 |
一、担负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责 |
二、“全国一盘棋”下的上海责任 |
三、上海劳动力盈余 |
第三节 甘肃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一、人力资源的需求 |
二、工商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二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工作开展 |
第一节 组织动员 |
一、宣传动员 |
二、组织参观团实地参观 |
第二节 人员输送 |
第三节 人员构成 |
一、工业企业人员 |
二、卫生医疗人员 |
三、商业服务业人员 |
四、文教人员及其他人员 |
第三章 甘肃对上海人力支援的工作安排 |
第一节 安置工作 |
第二节 巩固工作 |
一、慰问工作 |
二、家属工作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四章 上海人力支援甘肃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上海劳动力盈余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上海人力支援对甘肃发展的贡献 |
一、推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了甘肃社会的发展 |
三、发挥了模范的社会作用 |
第三节 缩小了东西部社会发展的差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
2.1.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经济社会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 |
4.1 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 |
4.1.1 绝对差异变化特征 |
4.1.2 相对差异变化特征 |
4.2 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演变特征 |
4.2.1 区域经济差异分解 |
4.2.2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分布 |
4.2.3 区域经济差异空间依赖性检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经济差异空间细化格局 |
5.1 部门产业结构发展差异 |
5.1.1 产业结构差异时间演变分析 |
5.1.2 产业结构差异的空间格局 |
5.2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经济差异空间细化格局 |
5.2.1 区域经济差异的产业分解 |
5.2.2 河西走廊经济差异演变的产业效应 |
5.2.3 三次产业对经济差异变动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
6.1 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自然资源禀赋 |
6.1.2 工业化水平 |
6.1.3 物质资本 |
6.1.4 政府财政能力 |
6.1.5 金融状况 |
6.1.6 消费水平 |
6.2 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6.2.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6.2.3 OLS模型结果分析 |
6.2.4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三、关于藏族婚姻家庭的研究 |
第一章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
一、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 |
二、马蹄藏族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的历程与表现 |
一、政府引导外迁城镇化 |
二、教育促使和推动城镇化 |
三、政府引导农牧民集中安置 |
四、求学、工作、经商而在城市生活 |
第二章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 |
一、婚配原则 |
二、婚恋方式 |
三、婚礼流程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家庭 |
一、传统家庭 |
二、家庭关系 |
三、家庭功能 |
第三章 马蹄藏族婚姻变迁 |
第一节 择偶方式和标准的变迁 |
一、初婚年龄 |
二、婚龄差 |
三、择偶方式 |
四、择偶标准 |
第二节 通婚范围与族际通婚 |
一、通婚地理范围 |
二、通婚文化范围 |
三、族际通婚 |
第三节 婚姻习俗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一、婚姻习俗 |
二、婚礼仪式 |
三、其他婚俗 |
第四节 婚姻关系的解除和重建 |
一、离婚、丧偶 |
二、再婚 |
第四章 马蹄藏族家庭变迁 |
第一节 家庭状况变化 |
一、家庭人口 |
二、家庭结构 |
三、家庭关系 |
第二节 家庭功能变迁 |
一、经济功能 |
二、生育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四、赡养功能 |
第五章 婚姻家庭变迁的探析 |
第一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 |
一、经济 |
二、政策 |
三、生活方式 |
四、各民族交往交流 |
第二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影响 |
一、婚姻方面的影响 |
二、家庭方面的影响 |
第三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利弊分析 |
一、婚姻家庭变迁中利 |
二、婚姻家庭变迁中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地级市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镇化内涵与衡量指标研究 |
1.2.2 工业化内涵与衡量指标研究 |
1.2.3 信息化内涵与衡量指标研究 |
1.2.4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结构 |
1.4 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 |
2.1 城乡收入差距理论 |
2.2 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空间权重矩阵 |
2.3.2 空间效应 |
2.3.3 局部回归模型 |
3 中国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评测及时空特征分析 |
3.1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测及时空特征 |
3.1.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测度 |
3.1.2 新型城镇化水平时间特征 |
3.1.3 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特征 |
3.2 新型工业化水平评测及时空特征 |
3.2.1 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及测度 |
3.2.2 新型工业化水平时间特征 |
3.2.3 新型工业化水平空间特征 |
3.3 信息化水平评测及时空特征 |
3.3.1 信息化评价指标及测度 |
3.3.2 信息化水平时间特征 |
3.3.3 信息化水平空间特征 |
4 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评测及时空特征分析 |
4.1 城乡收入差距评价指标及测度 |
4.2 城乡收入差距时空特征 |
4.2.1 城乡收入差距时间特征 |
4.2.2 城乡收入差距空间特征 |
5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及时空异质性实证研究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1.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2 模型设定 |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地级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测度结果 |
附录2 中国地级市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测度结果 |
附录3 中国地级市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测度结果 |
附录4 中国地级市城乡收入差距测度结果 |
致谢 |
(10)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文地理学关注的热点领域 |
1.1.2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
1.1.3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与示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 |
2.1.3 工业结构转型 |
2.2 基本理论 |
2.2.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工业结构演变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绿色经济理论 |
3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过程比较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工业结构演变特征 |
3.3 工业转型速度比较分析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总体特征分析 |
3.3.3 不同区域工业转型速度分析 |
3.3.4 不同城市规模工业转型速度分析 |
3.3.5 不同资源类型工业转型速度分析 |
3.4 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比较分析 |
3.4.1 研究方法 |
3.4.2 总体特征分析 |
3.4.3 不同区域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分析 |
3.4.4 不同城市规模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分析 |
3.4.5 不同资源类型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分析 |
3.5 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比较分析 |
3.5.1 研究方法 |
3.5.2 总体特征分析 |
3.5.3 不同区域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 |
3.5.4 不同城市规模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 |
3.5.5 不同资源类型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 |
4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效果比较 |
4.1 工业转型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工业转型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
4.1.3 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
4.1.4 竞争效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
4.1.5 区域效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
4.2 工业转型的环境效应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不同工业部门的环境特征 |
4.2.3 工业转型与工业环境的关系 |
4.3 工业转型的空间效应分析 |
4.3.1 总体特征分析 |
4.3.2 不同区域工业转型的空间效应 |
4.3.3 不同城市规模工业转型的空间效应 |
4.3.4 不同资源类型工业转型的空间效应 |
5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 |
5.1.1 经济发展阶段 |
5.1.2 基础设施水平 |
5.1.3 技术创新能力 |
5.1.4 对外开放水平 |
5.1.5 市场化水平 |
5.1.6 政府调控能力 |
5.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 结果分析 |
5.3.1 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2 不同地区工业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3 不同城市规模工业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4 不同资源类型工业转型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 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
6.1 增强工业转型的经济效应 |
6.1.1 优化工业结构 |
6.1.2 实施人才战略 |
6.2 降低工业转型的环境影响 |
6.2.1 加快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 |
6.2.2 制定产业绿色化导向政策 |
6.3 优化工业转型的空间效应 |
6.3.1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
6.3.2 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型工业化与张掖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台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屈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工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蔡家坡工业区为例[D]. 艾海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不同尺度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白文静.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甘肃省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研究[D]. 吴昊.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20世纪50-60年代上海对甘肃的人力支援[D]. 李小军.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河西走廊区域经济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雪. 兰州大学, 2020(01)
- [8]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D]. 卢桢.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中国地级市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严茗茗.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我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比较研究[D]. 袁荷.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产城融合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