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山伯庙庙会文化列入保护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0)在《叙事学视角下的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戏曲文化类主题公园作为各地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将成为各地大力兴建、发展的一类重要文娱场所。过去一段时期内有关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多是从旅游规划视角领域的研究,基于戏曲文化主题的叙事逻辑架构与主题公园空间逻辑关系的研究泛善可陈,对从文化内核到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完整设计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更是较为稀缺。本研究基于这类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通过系统研究以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拓展这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思路。本文从叙事学理论的研究视角,探讨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叙事学表达的关系。不同于戏曲与叙事文学借助文字来表达,主题公园是通过实体景观与空间关系使人们认识事物的,但两者都具有结构逻辑一致性,意象传达同一性与意境表现互通性的共同特征。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梳理与归纳,本文提出了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叙事策略与方法。这一研究从戏曲文化主题公园与叙事学关系分析出两者之间的逻辑结构、意象传达、意境表现三方面之间的紧密关系,为这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叙事策略与手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叙事策略与方法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四个叙事策略(以历史遗迹为依托形成特色鲜明的叙事主题、以戏曲故事为线索打造动静结合的沉浸式体验、以地域文化为准绳表达叙事学背后的历史意境、以产业文化为提升保持主题公园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叙事方法层面,本文按照规划设计步骤,分别从设计要素提取、设计布局分析、叙事手法凝练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得出条目清晰的、逻辑有序的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叙事方法。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希望抛砖引玉,为我国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策略与方法提供更为多元地研究视角,使得这类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思路得以拓展,为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规划和建设好这类主题公园贡献绵薄之力。
邓弟蛟[2](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提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龙宗煜[3](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李云丽[4](2020)在《山西泽州鼓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鼓书是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独特地域文化的产物,反映着风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泽州鼓书是众多鼓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繁多的书目、丰富的唱腔板式等,都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但是至今没有学者对其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在泽州鼓书书目内容、具体唱词、演奏乐器等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结合民间鼓书艺人的口述史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泽州鼓书为出发点,对鼓书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鼓词内容、鼓词艺术特点、表演形态、与礼俗生活的互动、传承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系统地分析,同时将泽州鼓书与晋城市范围内的其他鼓书进行了比较,对其不同点展开论述,分析了不同点产生的原因,体现了泽州鼓书的独特性。泽州鼓书是泽州地区一种优秀的传统曲艺,从民众中产生,反映着民众的普通生活及思想感情。其大约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鼓书艺人徐廷荣从绥远(今内蒙古)带回,后经第二代鼓书艺人崔小红根据多年演出经验的大胆创新,吸收当地姊妹艺术的精华,不断丰富其唱腔板式,开始渐趋成熟,成为当地重要的民间说唱。泽州鼓书书目繁多,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官场故事、孝子贤孙、爱情故事、家庭琐事、时事政策、劝诫人心、神话故事等七类,不同的故事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内容,体现了不同的主题,但毫无例外,都是民众心声的直接体现,都是对真善美生活的一种追求。其语言多采用当地方言,其中不乏粗俗口语的使用,极具乡土性。泽州鼓书属一种叙事体,与戏曲的代言体有着很大的区别,鼓书艺人可以在现实与书本中跳进跳出,也可以直接和观众交流感情,拉进和观众的距离。从表演体质来看,其演出场所较为随意,演出方式多样,伴奏乐器不断丰富,唱腔板式融合其他曲艺的精华,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泽州鼓书与当地民俗生活互动频繁。当地人在婚丧嫁娶等人生仪礼的重要场合、岁时节日的娱乐场合以及酬谢神灵的神圣场合都要邀请鼓书艺人进行演出。礼俗生活为鼓书提供了演出市场,鼓书则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鼓书与礼俗的互动记录了当地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此外,泽州鼓书虽然与阳城鼓书、陵川鼓书等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但受生产方式、方言及民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演唱书目、唱腔曲调及传承方式上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然而,这种独特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却不容乐观。因此,对泽州鼓书展开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国内鼓书研究的成果,而且可以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鼓书的传承与保护。
王京[5](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赵莎莎[6](2019)在《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腔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种,是整个梆子腔体系的代表。明清以来,生长于民间的传统秦腔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由无数民间艺人积累创造,形成了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剧目,承担着娱人娱神、祈福还愿、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功能,是西北地区民众性格、世俗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课题,本文着力于在戏曲学研究视域下对传统秦腔剧目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融传统秦腔剧目的基本特征、发展流变、创作形态、文学特色、舞台呈现、民俗文化、地域流播等多方面的研究于一体。本文从传统秦腔剧目的概况研究开始,从“概况”、“分类”、“命名”三方面对剧目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聚焦剧目的创作形态演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剧目的文学特色与舞台呈现,并延展到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框架。第一章“传统秦腔剧目概况”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考辨传统秦腔剧目的出现时间,探析其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特征,分析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特征及创作阶段,研究代表性文人创作剧目的秦腔移植,统计剧目数量并梳理存目、存本情况。第二章“传统秦腔剧目分类”按研究视域的不同,从戏曲研究的常规视角和传统秦腔剧目的本体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对剧目的分类进行系统梳理与细化评述,总结剧目分类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命名”关注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从剧目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分析纷繁复杂的多名与重名现象,探究传统秦腔剧目命名背后的民间性特质。第四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是第五章“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与第六章“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的研究基础。第四章从演员中心制为主导的剧目创作形态出发,梳理传统秦腔剧目从口头剧本形态的路头戏到有固定文本形态的定本戏的嬗变轨迹。第五章分析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重点关注剧目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叙事共生体背景下剧目的多元化题材来源,分析英雄演义、世俗传奇和神怪故事这三种传统秦腔剧目的主要题材类型对秦人性格、西北民风、甘陕民俗等秦地文化的展现。探究传统秦腔剧目的故事内涵对民众心理的体现以及集体愿望的表达,分析传统秦腔剧目中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的平民阶层的想象特征,分析“同姓一家”心理主导下演出剧目的民俗禁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概括传统秦腔剧目所具备的俗文学特质,重点分析经典剧目《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展现。第六章研究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传统秦腔剧目的编演将舞台效果放在第一位,特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塑造人物、表现情绪、展现剧情。名角优秀的舞台表现力成就了一批经典剧目,二者之间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关系。而传统秦腔剧目之所以适宜场上演出,和剧目所具备的剧场性密切相关。从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的对比分析可见,根植于民间的传统秦腔剧目具备更强的剧场性,更适合舞台演出。第七章是传统秦腔剧目的衍生研究。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广泛流播使其具备了西北文化的共性特质,但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秦腔班社和艺人在组织方式、擅演剧目上各有不同,剧目的流播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传统秦腔剧目由此更为丰富多元。余论部分是传统秦腔剧目研究的延展性讨论。关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对剧目造成的影响,并引入“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的概念探讨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黄建华[7](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指出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陈宇婷[8](2019)在《梁祝经典的历史建构及当代传承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祝故事传承至今已千余年。2005年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四省六地分别向国家文化部递交了关于“梁祝”申遗报告,2006年梁祝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梁祝作为中国民间四大经典爱情故事之一,在国内外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梁祝故事历千年之久是一个被逐渐建构起来的民间文学经典,并通过艺术跨界创作生产及媒介传播,形成梁祝艺术经典。在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迅猛的今天,梁祝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经典地位,仍能以各种艺术形式表现及现代展演,仍具有不断开拓深化的发展空间,形成了梁祝文艺传统及梁祝文化现象。那么,梁祝故事是如何建构为经典的,经典在当今是如何面临挑战与机遇的,这是论文所关注与深思的问题。首先,论文对梁祝研究缘起、背景、现状、重要文献及价值意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评述,充分肯定以往研究取得成绩、存在不足、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选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确立梁祝经典建构性与构成性的研究视角。其次,论文针对经典范畴的界定及使用,厘清其含义及其内涵与外延,进而阐发文学经典、经典性、经典化、经典建构、经典构成等相关范畴及命题的语义和语用内容,并综合学者对经典问题的讨论,确立经典形成是一个动态化建构与多种因素构成的结果,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内部基因与外部动力的双重机制驱动,由此夯实梁祝经典建构与构成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学理依据。再次,论文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讨论梁祝故事经典的历史建构与当代传承发展问题。其一,着重于从纵向研究的梁祝民间故事流传、传承、演变的历史过程,探溯梁祝故事发生渊源与缘起,梳理萌发期、雏形期、发展期、成熟期、繁衍期等阶段性状况及其特征,探讨经典建构的历时性发展规律特点,为其经典性生成、经典化建构、经典流传及传承、经典永恒性意义提供历史检验与群众认可的基础保障。其二,着重于从横向研究的空间传播上入手,探究梁祝故事是如何在多媒介、跨媒介、新媒介传播中成为经典的。伴随着科学技术及媒介工具的发展,媒介地位及功能作用愈发受到重视,尤其在当今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语境下,文学跨媒介传播及跨时空传播是大势所趋。梁祝故事从口头媒介时代到印刷媒介时代,再到电子媒介时代,以至于发展到当今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在媒介工具支撑及媒介变革视野下梁祝故事得以最大限度的跨时空传播,使之成为家喻户晓、享誉中外的故事经典,由此印证梁祝经典生成建构中媒介要素及传播因素的重要作用。其三,从梁祝故事的艺术跨界创作与生产角度探讨经典重构及再经典化的艺术链与生产链的功能作用。梁祝从口头传说故事的民间文学形态,在传承演化过程中不断被文人书写为文学文本的小说,由此演变与衍化为梁祝戏曲、梁祝曲艺、梁祝绘画、梁祝雕刻、梁祝音乐、梁祝歌舞等艺术形态,发展至今演绎及形成小提琴协奏曲、交响乐《梁祝》音乐经典,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经典及电影经典等。其四,从当今梁祝“再经典化”角度探讨经典所面临当代挑战与机遇以及传承发展问题。经典建构其实就包含着“再经典化”因素,一方面针对经典解构的重构中含有“再经典化”因素;另一方面针对经典形成后的不断丰富完善中含有“再经典化”因素;再一方面针对从某一艺术经典到另一艺术经典的演绎和转换中含有“再经典化”因素。当前在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思潮中,学界针对如何对待经典的问题讨论,形成经典解构与重构、“去经典化”与“再经典化”、“传统经典”与“当代经典”等各抒己见、众说纷纭之争,梁祝经典也不无例外经受考验。因此,遵循经典传统的传承与创新辩证关系的“因革”“通变”之理,基于梁祝在当下生存境遇及传承与发展问题,探寻梁祝经典重构的依据及“再经典化”途径与方式,力图实现经典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好展现梁祝经典的艺术魅力及时代特征与当代意义。最后,论文从梁祝经典的当代传承发展的价值意义研究角度,确立向经典致敬的立场与方式,通过梁祝经典建构经验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启发与借鉴,阐发这一现象及个案研究的普遍性与典型性价值,揭示经典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杨威[9](2019)在《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文中指出国际慢城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宜居模式,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使得效率和速度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而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生存空间拥挤、生活质量下降、人际关系淡漠、城市特色同质化、文脉丢失等问题,人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反思,国际慢城倡导的“慢生活”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功申请9个国际慢城,但对于国际慢城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为目的的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改造中过度重视景观客体的设计,忽略了国际慢城的理念以及人们的情感需求,导致我国国际慢城村落景观与其他村落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其次,单一的季节时令景观导致国际慢城村落季节游客数量成畸形发展趋势,即人多时爆满,少时冷冷清清。最后,国际慢城的发展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度较少,村民在不知不觉中被强行拉入“快车道”。这些问题与国际慢城的本质发展背道而驰,如何使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更好的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与国际慢城理念相契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提出从景观情境的角度出发,以高淳国际慢城为研究对象,国际慢城游览的核心区域为研究范围。在对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相关理论梳理总结的基础上,从自然情境、社会情境、空间情境三方面全面系统的研究高淳国际慢城的情境构成要素。并分别对游客和当地的居民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进行调研,对具体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场地中营造景观情境的优势与不足。得出的结论是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自然情境营造较好,人文景观情境和整体的空间情境塑造有待加强。经过分析与总结,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策略。宏观上:从景观情境营造的主、受体,基础设施以及营造主题三方面提出。微观上:(1)在自然景观情境营造中保持村落自身的景观特色,重视激发人的“七感”互动。(2)在文化景观情境营造中提出对传统建筑和农耕小品采用景观复原与异轨策略;对人文传说采用景观附会的策略,即以景观的形式表达人文传说,使人们更加了解文化并产生认同感;对于传统手工艺文章提出采用景观复现的方式营造情境,提升人们的参与度;对慢文化情境的塑造本文提出要提炼儒家、道家、佛教与农耕文化等传统慢元素与西方慢元素相结合的策略,重视国际慢城标志符号“蜗牛”景观情境营造,通过国际慢城村落小学的慢文化情境营造实现慢教育与宣传。(3)在空间情境塑造过程中文章提出构建“渗透”的空间界面以及“叙事”结构的空间来营造景观情境。(4)最后注重主体“人”的景观情境塑造,主体人作为情境要素可以通过村民与景观的互动、游客与景观的互动、村民与游客的互动来营造景观情境。
李杰[10](2019)在《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壮剧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德保是壮剧艺术之乡,壮剧艺术在德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统。德保民间壮剧团是以团长为核心,以演员和乐队为主体的自发组建并自主管理的戏剧演出团体,是德保壮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主要载体。透过对民间壮剧团的发展和内部运行活力的探索研究,可以了解德保壮剧艺术在民间生存发展状态,对于保持壮族文化多样性和壮族民众文化创造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保壮剧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间壮剧团的传承作用,既与当代审美接轨,又不失民族特色和独有的艺术价值,不断为壮剧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提高民间壮剧团演职人员的文化自觉,形成剧团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加强传承主体的责任感。同时,还要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增强民众传承壮剧艺术的使命感,实现德保壮剧艺术的活态传承;政府部门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的有利时机,从整体性的视角全方位、多层次地保护壮剧艺术生存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挥民间壮剧团对壮剧艺术与艺术的传承工作,鼓励、支持民间壮剧团的发展,并注意通过校园传承来加强德保壮剧艺术的发展。
二、梁山伯庙庙会文化列入保护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梁山伯庙庙会文化列入保护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叙事学视角下的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所属主题公园类型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主题公园综述 |
2.1 起源与发展 |
2.2 主题公园(Theme Park)概念 |
2.3 类型 |
2.4 小结 |
第3章 戏曲文学与戏曲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叙事性 |
3.1 叙事学概念及理论 |
3.1.1 概念 |
3.1.2 主要内容 |
3.1.3 叙事学的空间设计应用 |
3.2 我国古代戏曲文学的叙事性 |
3.3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叙事性 |
3.3.1 叙事结构逻辑需求 |
3.3.2 叙事意象传达需求 |
3.3.3 叙事意境表现需求 |
3.3.4 叙事接受者需求 |
3.4 小结 |
第4章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叙事表达案例分析 |
4.1 《寒窑》文化主题公园 |
4.1.1 戏曲典故 |
4.1.2 主题公园介绍 |
4.1.3 主题公园叙事学视角解析 |
4.1.4 主题公园设计特色总结 |
4.2 《梁祝》文化主题公园 |
4.2.1 戏曲典故 |
4.2.2 主题公园介绍 |
4.2.3 主题公园叙事学视角解析 |
4.2.4 主题公园设计特色总结 |
4.3 《董永》文化主题公园 |
4.3.1 戏曲典故 |
4.3.2 主题公园介绍 |
4.3.3 主题公园叙事学视角解析 |
4.3.4 主题公园设计特色总结 |
4.4 小结 |
第5章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叙事策略与手法 |
5.1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与叙事学的关系 |
5.1.1 逻辑结构一致性 |
5.1.2 意象传达同一性 |
5.1.3 意境表现互通性 |
5.2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的叙事策略 |
5.2.1 以历史遗迹为依托形成特色鲜明的叙事主题 |
5.2.2 以戏曲故事为线索打造动静结合的沉浸式体验 |
5.2.3 以地域文化为准绳表达叙事学背后的历史意境 |
5.2.4 以产业文化为提升保持主题公园发展的持续动力 |
5.3 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的叙事方法 |
5.3.1 设计要素提取 |
5.3.2 设计布局分析 |
5.3.3 叙事方法凝练 |
5.3.4 设计手法归纳 |
5.4 小结 |
第6章 叙事学视角下《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
6.1 《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设计要素发掘 |
6.1.1 自然要素提取 |
6.1.2 人文要素概括 |
6.1.3 传统城市、建筑与景观要素概括 |
6.2 《牡丹亭》戏曲文学与主题公园的叙事关系分析 |
6.2.1 逻辑结构一致性分析 |
6.2.2 意象传达同一性分析 |
6.2.3 意境表现互通性分析 |
6.3 《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与分析 |
6.3.1 《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园区结构 |
6.3.2 《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
6.3.3 《牡丹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与城市的衔接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
本章小结 |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
3.3.1 制作工艺创新 |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
本章小结 |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
4.1 制作工艺 |
4.1.1 材料与工具 |
4.1.2 制作流程 |
4.2 造型之美 |
4.2.1 仕女绢人 |
4.2.2 剧装绢人 |
4.2.3 神佛绢人 |
4.2.4 少数民族绢人 |
4.2.5 其它题材绢人 |
本章小结 |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
5.1 传承困境 |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
5.2 发展思考 |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山西泽州鼓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泽州鼓书的生态环境及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泽州鼓书的自然生态 |
第二节 泽州鼓书的文化生态 |
第三节 泽州鼓书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鼓词的作者及内容 |
第一节 鼓词的作者 |
第二节 鼓词内容的分类及来源 |
第三节 鼓词作者与内容的相互影响 |
第三章 鼓词的曲艺特征及艺术特点 |
第一节 鲜明的曲艺特征 |
第二节 显着的艺术特点 |
第四章 泽州鼓书的演出生态 |
第一节 灵活的演出场所 |
第二节 多变的表演方式 |
第三节 多样的伴奏乐器 |
第四节 丰富的器乐曲牌与唱腔板式 |
第五章 泽州鼓书与民俗生活 |
第一节 人生仪礼中的鼓书表演 |
第二节 岁时节日中的鼓书表演 |
第三节 酬谢神灵时的鼓书表演 |
第六章 泽州鼓书的独特性及原因 |
第一节 唱腔板式 |
第二节 说唱书目 |
第三节 传承方式 |
第七章 泽州鼓书的传承和发展 |
第一节 泽州鼓书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 |
第二节 泽州鼓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泽州鼓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目前对于泽州鼓书的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泽州鼓书书目表 |
附录B 泽州鼓书部分演员名录 |
附录C 访谈录音整理 |
附录D 鼓书唱词文本收录整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6)传统秦腔剧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传统秦腔 |
2、剧目与剧本之辨析 |
3、研究范围 |
三、研究综述 |
1、秦腔剧种演变史研究 |
2、传统秦腔文学研究 |
四、文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传统秦腔剧目概况 |
第一节 剧目出现时间 |
一、明初说 |
二、明中叶说 |
三、剧目出现时间推测 |
第二节 剧目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 |
一、生成机制 |
二、传承方式 |
三、花雅之争背景下传统秦腔剧本体制的定型 |
第三节 民间艺人与集体创作 |
一、创作主体及创作特征 |
二、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阶段 |
第四节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与秦腔移植 |
一、李芳桂生平及“影戏”简述 |
二、“十大本”及其秦腔移植 |
第五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数量与现存情况 |
一、剧目数量 |
二、现存情况 |
第二章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 |
第一节 戏曲研究常见分类标准 |
一、体制规模 |
二、角色行当 |
三、题材类型 |
四、演出习俗 |
五、其他分类方式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研究主流分类标准 |
一、故事朝代 |
二、版本形态 |
三、禁演与否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的意义 |
一、故事题材丰富广泛 |
二、传统秦腔演出繁盛 |
三、传统秦腔作为独立剧种的成熟性 |
第三章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 |
第一节 命名方式 |
第二节 多名与重名之探析 |
一、一剧多名(同目异名) |
二、多剧一名(同名异目)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的民间性特质 |
一、口语化、通俗化 |
二、类型化 |
第四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一、从台州戏班的路头戏讲起 |
二、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
第二节 民间艺人对演出剧目的整理:演出抄本 |
一、演出抄本产生的背景 |
二、演出抄本的三种类型 |
第三节 经典剧目的书坊刻印本与定本戏 |
一、经典剧目刻印本:曲词固定的定本戏 |
二、定本戏评述 |
第五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题材分析 |
一、“叙事共生体”与多元化题材来源 |
二、题材类型与秦地文化之关系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民众心理表达 |
一、类型戏故事内涵:世俗心理的表达 |
二、平民化王侯英雄:草根阶层的想象 |
三、“同姓一家”的民众心理与民俗禁忌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俗文学特质 |
一、俗文学特质概说 |
二、个案分析:《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 |
第六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表演特技 |
第二节 经典剧目与名角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场上演出 |
一、“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
二、对比研究: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 |
第七章 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 |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陕西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西安乱弹) |
二、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
三、南路秦腔(汉调桄桄) |
四、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甘肃的流播 |
一、中路秦腔 |
二、东路秦腔 |
三、南路秦腔 |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流播 |
一、新疆秦腔 |
二、宁夏秦腔 |
三、青海秦腔 |
余论 |
一、戏改对传统秦腔剧目的影响 |
1、西北地区传统秦腔剧目审查与整理工作报告 |
2、戏改的影响 |
二、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第四节 章节大纲 |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
一、政局环境 |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
一、政治社会环境 |
二、文化建设政策 |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
一、剧团的脉络 |
二、活动情况 |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
小结 |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
一、大鹏国剧队 |
二、海光国剧队 |
三、陆光国剧队 |
四、明驼国剧队 |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
一、大宛国剧队 |
二、龙吟国剧队 |
三、干城国剧队 |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
一、劳军戏演出 |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
一、国光剧团 |
二、台湾京崑剧团 |
小结 |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
二、「京剧改革」论争 |
三、京剧演出活动 |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
小结 |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
四、复兴国剧特刊 |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
一、中国文化大学 |
二、台湾戏曲学院 |
三、台湾艺术大学 |
小结 |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
(8)梁祝经典的历史建构及当代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 |
一、梁祝故事的民间文学经典定位 |
(一)“经典”及相关概念界定与阐释 |
1.“经典”界定及含义 |
2.“经典性”的内涵构成 |
3.“经典化”的历史建构 |
(二)梁祝故事作为经典的依据 |
1.故事传承传播的跨时空性 |
2.故事内涵的深刻性与丰富性 |
3.“好故事”与“讲好故事”的创造性 |
二、梁祝故事的演化过程与经典性构成 |
(一)梁祝故事的本事及原型 |
(二)梁祝故事的发展线索与脉络 |
1.故事架构初创期 |
2.故事演化发展期 |
3.故事完善成熟期 |
(三)梁祝故事的经典性内涵构成 |
1.同窗共读:男女平等的文化知识诉求 |
2.女扮男装:性别置换的女性意识萌发 |
3.楼台会:爱情与自由的追求 |
4.化蝶:生生不已的生命意识 |
5.经典化的叙事模式 |
三、媒介传播推动下的梁祝经典的建构 |
(一)口头媒介语境下梁祝民间文艺形态 |
1.梁祝民间传说故事形态 |
2.梁祝民间歌谣形态 |
3.梁祝民间曲艺形态 |
(二)印刷媒介语境下梁祝文学形态 |
1.小说创作及叙事功能的优化 |
2.小说叙事效果的具体表现 |
3.梁祝小说叙事的经典化建构 |
(三)舞台表演艺术的梁祝戏曲形态 |
1.舞台表演艺术形态的媒介功能 |
2.越剧梁祝的舞台艺术经典形态 |
(四)电子媒介语境下梁祝影像形态 |
1.梁祝戏曲故事片的影像形态 |
2.梁祝影视剧改编的多元化形态 |
四、艺术跨界发展中的梁祝故事“再经典化” |
(一)梁祝故事的艺术跨界发展之势 |
1.艺术跨界现象分析 |
2.梁祝故事的艺术跨界现象 |
3.梁祝故事的艺术跨界表现形式 |
4.梁祝故事的艺术跨界表现内容 |
(二)艺术跨界发展中梁祝经典的解构与重构问题 |
(三)梁祝“再经典化”的原因与根据 |
1.“再经典化”呼应了新媒介时代的需求 |
2.“再经典化”顺应了人类艺术审美的发展潮流 |
3.“再经典化”传承创新中华文化传统 |
五、梁祝经典建构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一)梁祝经典建构的当代价值 |
(二)梁祝经典建构的现实意义 |
结语:向经典致敬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 “国际慢城”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1 国际慢城村落界定 |
2.1.2 国际慢城起源与发展 |
2.1.3 国际慢城核心理念与内涵 |
2.1.4 国际慢城案例分析 |
2.2 村落景观概述 |
2.2.1 村落的定义与分类 |
2.2.2 村落景观的内涵 |
2.2.3 村落景观的构成与特性 |
2.3 景观情境的理论研究 |
2.3.1 情境的定义 |
2.3.2 与情境相关的理论研究 |
2.3.3 景观情境的内涵与特征 |
2.3.4 景观情境的感知与体验 |
第三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构成研究 |
3.1 高淳国际慢城概况 |
3.1.1 高淳国家慢城的诞生背景 |
3.1.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构成 |
3.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自然情境 |
3.2.1 地理环境 |
3.2.2 物种资源 |
3.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社会情境 |
3.3.1 历史沿革 |
3.3.2 文化背景 |
3.3.3 宗教信仰 |
3.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空间情境 |
3.4.1 高淳国际慢城整体规划空间形态 |
3.4.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空间形态 |
3.5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人群结构与心理需求分析 |
3.5.1 审美需求 |
3.5.2 认知需求 |
3.5.3 认同感与归属感需求 |
第四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的体验研究 |
4.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问卷调研 |
4.1.1 调研计划 |
4.1.2 游客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4.1.3 游客网上评论整理 |
4.1.4 居民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4.1.5 居民访谈结果分析 |
4.1.6 问卷调研结果总结 |
4.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高的景观设计 |
4.2.1 自然景观——拼贴慢文化情境营造 |
4.2.2 生产景观——基底景观情境的营造 |
4.2.3 建筑景观——文化内涵情境的塑造 |
4.2.4 道路景观——与植物融合的情境营造 |
4.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中的景观设计 |
4.3.1 村落公共空间景观——“村魂”情境的逐渐淡化 |
4.3.2 构筑物雕塑小品——符号情境较为单一 |
4.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体验满意度低的景观设计 |
4.4.1 次要景观——空间序列情境断裂 |
4.4.2 广场景观——陌生异化情境塑造增强 |
4.4.3 非物质文化景观——体验情境缺失 |
4.5 影响情境体验的因素 |
第五章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
5.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原则 |
5.1.1 突出地域性与原真性 |
5.1.2 提升完整性与交融性 |
5.1.3 加强感官性、互动性与生态性 |
5.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宏观规划 |
5.2.1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思维与基础 |
5.2.2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营造主题 |
5.3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自然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
5.3.1 保持村落景观特色 |
5.3.2 重视激发人的“七感” |
5.4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文化景观情境营造策略 |
5.4.1 物质文化景观情境营造 |
5.4.2 非物质文化景观情境的营造 |
5.5 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空间情境营造策略 |
5.5.1 构建“渗透”的空间界面 |
5.5.2 构建“叙事”结构的空间 |
5.6 关注主体“人”的景观情境塑造策略 |
5.6.1 构建村民与景观的互动 |
5.6.2 构建游客与景观的互动 |
5.6.3 构建村民与游客的互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附录A:游客版调研问卷 |
附录B:当地居民版调研问卷 |
(10)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保壮剧艺术概况 |
第一节 德保壮剧艺术产生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德保壮剧艺术产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
一、建制沿革 |
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 |
第三节 德保壮剧艺术的艺术特征 |
一、德保壮剧艺术的音乐唱腔 |
二、德保壮剧艺术独特的唱词结构 |
三、德保壮剧艺术的表演艺术 |
四、德保壮剧艺术的演出剧目 |
第二章 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发展脉络与演出活动 |
第一节 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发展脉络 |
一、德保民间壮剧团的历史演变 |
二、德保民间壮剧团的组织结构 |
三、德保民间壮剧团的演出时间和演出类型 |
第二节 清水壮剧团的建立与发展 |
一、清水壮剧团的发展历程 |
二、清水壮剧团的现状 |
第三节 清水壮剧团的组织结构 |
一、团长——剧团的灵魂人物 |
二、演员及其他成员 |
三、剧团人员的来源与流动 |
第四节 清水壮剧团的演出活动 |
一、演出时间 |
二、演出活动 |
三、演出生活 |
第三章 民间壮剧团助推德保壮剧艺术 |
第一节 民间壮剧团与德保壮剧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民间壮剧团是德保壮剧艺术的重要载体 |
二、德保壮剧艺术在德保的社会文化价值 |
第二节 民间壮剧团的生存现状与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困境 |
一、文化传统的变迁导致了壮剧艺术生存空间的极度萎缩 |
二、民间壮剧团缺乏有效的演出机制 |
三、剧团演职人员的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路径 |
一、激发德保壮剧艺术传承发展的内部动力 |
二、以民间壮剧团为依托,强化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能力 |
三、通过进校园活动增强德保壮剧艺术的生存能力 |
四、保护壮族文化多样性,激发壮族民众文化创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梁山伯庙庙会文化列入保护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叙事学视角下的戏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李颖. 天津大学, 2020(02)
- [2]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3]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4]山西泽州鼓书调查研究[D]. 李云丽.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传统秦腔剧目研究[D]. 赵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8]梁祝经典的历史建构及当代传承发展研究[D]. 陈宇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高淳国际慢城村落景观情境研究[D]. 杨威.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10]从民间壮剧团探讨德保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 ——以德保县城关镇清水壮剧团为例[D]. 李杰.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