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3例早产原因及围生儿结局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梅[1](2021)在《延安市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474例病例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2016年-2020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剖宫产术后再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希望为剖宫产术后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妇女提供有关妊娠间隔的指导,获得更好的母儿结局。方法:通过我院病案浏览器,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三个产科病区住院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单胎妊娠孕妇病例,通过病历已书写病史来回访患者的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3474例研究对象按再次妊娠间隔时间(N)分为五组:N≤1年、1<N≤2年、2<N≤5年、5<N≤10年组、N>10年。通过浏览器详细记录孕妇的年龄(<35岁、≥35岁)、孕周、孕次、体重指数、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记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包括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胎盘异常情况(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完全性子宫破裂);新生儿不良结局(早产儿、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将数据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总结数据的特征及随年份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是构成比。结果:1.不同妊娠间隔时间的孕妇人数对比:本研究最终纳入有完整病历的3474例孕妇。其中N≤1年组18人,约占0.52%;1<N≤2年组211人,约占6.07%;2<N≤5年组1540人,约占44.33%;5<N≤10年组1394人,约占40.13%;N>10年组为311人,约占8.95%,见图1。2.五组产妇一般资料分析:五组产妇在年龄上,1<N≤2年组平均年龄最小,为(27.98±3.50)岁,N>10年组平均年龄最大,为(35.58±3.43)岁。可见随着妊娠间隔时间的延长,生育年龄在逐渐增长。其中<35岁有2731人,约占78.61%;≥35岁有743人,约占21.39%。且在1<N≤2年组<35岁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约94.79%),N>10年组>35岁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约64.63%)。五组产妇在2<N≤5年组平均孕次最少,为(2.68±0.85)次,在N>10年组平均孕次最多,为(3.26±1.08)次。N<5年孕妇的孕次基本保持稳定。五组产妇在N>10年组平均孕周最小,为(37.81±2.68)周;妊娠间隔时间小于10年中,其中1<N≤2年组平均孕周最小,为(38.12±1.19)周。N<10年孕周基本保持稳定。五组产妇在1<N≤2年组平均BMI最低,为(27.04±3.20)kg/m2,在N>10年组平均BMI最高,为(28.14±3.40)kg/m2。N<5年孕妇BMI基本保持稳定。随着妊娠间隔时间的延长,产妇年龄在增长,孕次较多,孕周偏小,体重指数偏高。见表1。3.五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N>10年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发生32例,发病率最高,为10.29%,包括7例妊娠期高血压,12例子痫前期,13例重度子痫前期;5<N≤10年组共发生103例,发病率为7.39%,包括31例妊娠期高血压,37例子痫前期,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N≤5年组发病率为5.78%,包括29例妊娠期高血压,43例子痫前期,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N≤2年组发病率为2.37%,包括2例妊娠期高血压,3例子痫前期。从图二中可以得知,随着妊娠间隔时间的延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五组产妇在1<N≤2年组患GDM的发病率最高,为7.58%,除<1年组因病例数极少,其余组GDM的发病率基本趋于一致。见图2及表2。4.五组产妇胎盘异常发病率比较:前置胎盘共发生62例(包括凶险性前置胎盘2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9例,边缘性前置胎盘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3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5例,子宫切除1例),其中小于1年组胎盘异常0例。1<N≤2年组前置胎盘有11例,发病率最高,为5.21%,包括凶险性前置胎盘3例;5<N≤10年组共发生28例,发病率为2.01%,包括凶险性前置胎盘11例;2<N≤5年组发病率为1.36%,包括凶险性前置胎盘10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1例;N>10年组发病率为0.64%;五组产妇胎盘早剥38例,1<N≤2年组胎盘早剥有9例,发病率最高,为4.27%;5<N≤10年组发病率为0.44%。五组产妇胎盘粘连在2<N≤5年组和5<N≤10年组的发病率较低,分别为0.45%和0.50%;在1<N≤2年组和>10年组的发病率分别为0.95%和0.96%。五组产妇胎盘植入的发病率在1<N≤2年组最高,为1.42%,其余组的发病率均较低。且五组产妇中胎盘异常情况在1<N≤2年组发生率最高,为11.85%(25/211);在2<N≤5年组较低,为3.18%(49/1540)。见表3。5.五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病率的比较:N≤1年组孕妇共纳入18例,因例数较少,未发现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完全性子宫破裂4例。1<N≤2年组孕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病率分别为:8.53%、1.90%、9.95%、0.00%;2<N≤5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6.63%、1.82%、10.84%、0.06%;5<N≤10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9.90%、1.58%、9.40%、0.22%;N>10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12.54%、2.89%、12.86%、0.00%;其中N>10年组孕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不完全性子宫破裂发病率均最高,分别为12.54%、2.89%、12.86%。2<N≤5年组孕妇胎膜早破发病率最低,为6.36%,小于2年且大于5年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在逐渐呈上升趋势;产后出血和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病率在妊娠间隔时间大于1年且小于10年间无明显变化。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病率在各组均最低,且在妊娠间隔时间小于2年内未发生,考虑可能与剖宫产术后2年内再次妊娠者在孕早期已终止妊娠有关。见表4。6.五组孕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的比较:N≤1年组孕妇共纳入18例,发生1例巨大胎儿,因例数较少,未发现有其他不良结局发生。1<N≤2年组孕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胎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的发病率分别为:11.3%、0.47%、2.37%、2.84%、0.00%,早产儿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胎儿窘迫;2<N≤5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2.66%、1.23%、4.74%、1.23%、0.26%,巨大胎儿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胎儿窘迫的发病率均较低且一致;5<N≤10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4.73%、1.36%、3.80%、2.15%、0.22%,早产儿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巨大胎儿;N>10年组孕妇上述发病率分别为:8.03%、0.00%、4.50%、0.64%、0.64%,早产儿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巨大胎儿。其中早产儿在2<N≤5年组的发病率最低,小于2年且大于5年的发病率在逐渐升高,与胎膜早破的发病率趋势一致;巨大胎儿的发病率趋势在妊娠间隔时间大于5年后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的发病率随着年份变化无明显特征。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发病率在逐年升高。见表5。7.五组孕妇分娩方式的比较:本研究共纳入3474例患者,其中选择再次剖宫产的有3364例,占96.83%;选择阴道分娩的有110例,占3.17%。见表6。结论:1.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妊娠间隔时间的长短有关。本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2~5年内母婴并发症较少。因此,建议剖宫产术后有继续妊娠意愿的妇女在妊娠间隔2~5年内再次妊娠能获得更好的母儿结局。
祁庆[2](2021)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引发早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孕产结局情况,分析引发早产的危险因素,为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04月-2019年4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早产分娩的病例作为早产病例组(共170例),病例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诊断,其中,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纳入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共80例),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纳入早产HBV携带非GDM组(共90例)。选取同期在南京市第二医院分娩未早产的病例作为未早产对照组(共170例),病例符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诊断,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纳入未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共8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纳入未早产HBV携带非GDM组(共90例)。用回顾性的方法对各组孕妇进行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最高学历、居住地、工作状态、医保、体质指数、经济状况等)、孕产史情况(孕次、产次、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等)、孕产期情况(包括妊娠呕吐、阴道出血、孕期抗病毒用药、吸烟、产检次数、ALT、AST)、孕产结局情况(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的资料统计。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和问卷结果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对各组孕妇资料中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对各组孕妇资料中计数资料构成比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1)早产病例组和未早产对照组、未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和未早产HBV携带非GDM组在孕产结局情况(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胎盘早剥、产后出血)上经X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胎膜早破率均高于早产HBV携带非GDM组,经X2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的人口学因素(平均年龄、体质指数分布)、孕产史情况(流产次数分布)、孕产期情况(ALT、AST)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病例早产多因素分析显示:流产次数(OR=1.138,P=0.028)、高龄(OR=1.138,P=0.028)、体质指数(OR=2.690,P=0.018)、ALT(OR=2.426,P=0.004)、AST(OR=1.432,P=0.009)均是研究病例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孕产妇不良孕产结局的风险。高龄、流产次数、体质指数异常、肝功能指标异常均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早产的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广泛关注。
田妮[3](2021)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孕妇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比较两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的FBG、2hFBG以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围生儿早产、巨大儿以及胎粪污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孕妇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围生儿结局,对提高孕妇的妊娠质量有着十分理想的效果。
石志娜,张丽飞,王文丽,吉淑敏,李静,李正川[4](2020)在《母体血清TBA、TCA、GCA水平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母体血清总胆汁酸(TBA)、牛磺胆酸(TCA)、甘氨胆酸(GCA)水平联合预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ICP患者和138例健康孕妇的孕产资料,分别记作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在临产前检测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并比较;比较研究组围生儿结局不良和结局良好患者临产前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分析母体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结果研究组临产前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早产、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不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10.34%比3.62%,6.21%比1.45%,8.28%比2.17%,5.52%比0.72%,23.45%比5.80%,P<0.05);研究组围生儿结局不良患者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均高于结局良好患者,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母体血清TBA、TCA和GCA水平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Cut-off值分别为44.32μmol/L、24.65μmol/L、22.83μmol/L,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灵敏度、AUC分别为97.06%、0.905,均高于单独预测且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特异度与单独预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P患者血清TBA、TCA、GCA水平偏高,且围生儿不良结局风险较高,三者均可预测ICP此类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联合预测的效能更理想。
季婷[5](2020)在《西藏地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由于与母体和胎儿不良后果息息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妇产科领域关注的焦点。子痫前期表现为受孕20周开始出现血压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症状,同时造成全身不同器官出现功能问题,蛋白尿的存在与否不作为硬性指标。子痫前期是渐进性或迅速性进展的一种动态性疾病,为避免造成对病情的忽视,更好的引起临床医生及孕产妇的重视,最新临床指南不再有“轻度”子痫前期的诊断,而“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表示患者病情发展至严重阶段,身体多器官功能出现损害。常见表现为:自觉不适—剧烈头痛、视力减弱、腹部头痛、水肿;生化异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ALT)、血小板(platelets,PLT)。目前全世界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患病率为4.6%,美国有3.4%的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在发展中国家,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在1.8-16.7%[1]。在中国,子痫前期是围产期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各国之间患病率的差异反映出这个地区围产期医疗健康工作水平,另一方面也作为评判当地医疗卫生质量的检测指标。时至今日,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仍然是妇产科医生需要不断深入开拓的目标。在居住于高海拔(>3100米)地区的女性中,子痫前期更常见[2]。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美誉,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群聚居地,初来这里的人群会出现高原反应,因为这里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氧含量的3/5。低氧会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 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造成侵袭,改变母体与胎盘绒毛血管生成,使母体产生多系统并发症,胎儿出现异常发育。查阅资料表明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子痫前期发病率显着增高,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由于子痫前期患者胎盘释放导致围产期疾病的因素仍然复杂难以有突破点,当前探讨子痫前期的重点旨在预防母体综合征。而重度子痫前期有临床特点明显,生化指标突出的优势,便于我们探讨分析。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早发型与晚发型之间的相同处和差异处,及差异是否具有显着性。主要从母婴方面分析两亚型组情况:母体—基本个人资料、并发症、结束妊娠方式,围生儿—结局状况。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是核心问题,病例是临床最直观的探究切入点,探究两亚型组对母婴结局影响的不同,更深层次认识疾病特点,为临床管理和救治提供帮助。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0月入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共有166例临床资料符合此项回顾性研究的纳入标准。根据患者入院怀孕周数分成不同的两个组别,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EOSP)(<34W)组符合诊断标准的共有88例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LOSP)(≥34W)组共有78例,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母体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终止妊娠方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探究学习西藏地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不同发病孕周所表现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既往妊娠高血压史的表达分别为15(17.0%)、2(2.6%);入院时的孕周,采用天数表达,分别为206.42±22.15、260.82±15.60;入院时的收缩压分别为164.07±17.79、150.83±18.17;入院时的舒张压分别为109.03±16.51、104.06±14.30;从入院到终止妊娠的保守治疗天数分别为4.49±6.85、1.91±3.16。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在既往妊高症史、孕周、入院收缩压、入院舒张压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晚发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孕龄(岁)、高龄(≥35岁)、孕次、产次、高血压家族史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2.母体出现并发症方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病例数和占比为10(11.4%)、2(2.6%);眼底出现病变状况的表达为16(18.2%)、3(3.8%);两组患者胸腔积液表达分别为16(18.2%)、3(3.8%);入院时的尿蛋白,只统计3个“+”,分别为63(71.6%)、41(52.6%);符合HELLP综合征(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的分析为:13(14.8%)、1(1.3%);肝功能损害两亚型组分别表达为:19(21.6%)、5(6.4%);肾功能损害,分析两亚型组为:9(10.2%)、2(2.6%);符合低蛋白血症诊断标准的分析为:63(71.6%)、39(5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HELL P综合征、尿蛋白“3+”、肝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表达量显着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尿蛋白与低蛋白血症最常见。胎盘植入在两亚型组统计中发生较少,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母体并发贫血现象又非常普遍,但在两亚型组行统计分析表明并无明显差异。3.围生儿结局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有36例(40.9%)出现新生儿窒息,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则有14例,占比(20.5%);出现胎儿生长受限的分析为25(28.4%)、8(10.3%);发生早产的分析为67(76.1%)、44(56.4%);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共有21例死胎,占比(23.9%),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则有9例死胎,发生率为(11.5%)。除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资料对比在两亚型组中未显示明显差异性,围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等结局方面,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围生儿发病率都要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低。4.不同终止妊娠方式的分析:两组患者经阴道方式终止妊娠的数据分析为25(28.4%)、27(34.6%),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分别为63(71.6%)、51(65.4%),两组在剖宫产与经阴道终止妊娠方面不具有显着差异性。研究结论1.既往有妊高症史的患者更倾向于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2.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入院孕周及分娩孕周早,入院病情及母婴并发症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3.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转入NICU人群较多,或许跟西藏的特殊缺氧环境有关。4.西藏地区行保守治疗时间短,且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保守治疗时间上比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时间长。5.早发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终止妊娠的主要选择方式为剖宫产。
刘畅[6](2020)在《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疗效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由引产后宫颈是否成熟划分成研究组A和研究组B,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未早破者8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妊娠结局和引产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后临产时间、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研究组A引产成功率、临产时间明显优于研究组B(P <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疗效具有不良影响,易降低引产疗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米日古丽·吐尔洪[7](2020)在《262例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高龄初产妇与适龄初产妇孕前合并症、孕期并发症,产科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研究初产妇不良产科及围产儿结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住院分娩的262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组;按照随机1:2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524例适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问的差异,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不良产科及围产儿结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慢性女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瘢痕(手术病史)、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次流产病史等在研究组中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在对照组中的发病率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在研究组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剖宫产率:研究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新生儿入住NICU、新生儿窒息、早产等围生儿预后在研究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初产妇孕前合并有内外科、妇科疾病、孕期并发症、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概率较高。故将高龄初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视为围产医学的重点。
崔艳婷[8](2019)在《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原因,为孕产期管理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以改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妇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低龄组18例、适龄组139例和高龄组43例,比较3组不同年龄段孕妇的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妊娠年龄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高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均高于低龄组和适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低龄组和适龄组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00例孕妇中,合并糖尿病3例、心脏病8例、高血压5例、贫血25例、子宫肌瘤6例;并发糖尿病28例、子痫前期3例、羊水异常9例、胎盘前置4例、胎盘早剥1例、胎膜早破21例、产后出血2例;剖宫产65例、阴道分娩135例、早产11例、巨大儿12例、低体质量儿15例、围生儿死亡1例、胎儿窘迫13例、出生缺陷3例。将适龄组孕妇作为对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不良妊娠史、非自然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胎盘前置、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儿、低体质量儿发生的高危因素(OR>1,P<0. 05)。结论高龄可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因此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孕妇给予针对性妊娠期管理,及时干预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许娜,刘杰,卢庆华[9](2019)在《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激素替代治疗在妊娠合并临床甲减与亚临床甲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接诊的妊娠合并临床甲减与亚临床甲减患者120例为实验组,包含临床甲减以及亚临床甲减病例各60例,并对其施以左甲状腺素治疗,另以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产妇60名为对照组。综合分析各组的妊娠结局,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 3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甲减组的剖宫产率为38.33%、亚临床甲减组为36.67%、对照组为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甲减组的新生儿出生孕周为(38.79±3.16)周、亚临床甲减组为(39.18±3.02)周、对照组为(37.94±2.68)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妊娠合并临床甲减与亚临床甲减患者施以激素替代治疗,可显着改善其妊娠结局,减少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建议推广和使用。
刘韬[10](2019)在《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研究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暴露水平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的出生体重、早产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本研究对象来源于广西壮族人群的出生队列。2015年至2018年在广西平果县、田东县、德保县、隆安县、武鸣区和靖西市6各地区纳入队列研究的2035例孕妇及其围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往妊娠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通过《桂妇儿健康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追踪随访研究对象的产检信息、分娩信息。采集孕妇孕早期外周静脉血液标本,用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测定孕妇血清中壬基酚(Nonylphenol,NP)、正壬基酚(4-]Nonylphenol,4-N-NP)、特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4-T-OP)、正辛基酚(4-n-Octylphenol,4-N-OP)的浓度。采用横断面分析其暴露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暴露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的影响。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低于检出限的浓度均用检出限除以(?)替换,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来描述它们的分布特征。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孕妇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浓度差异。对浓度进行对数转换后,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的因素及暴露水平对围生儿出生体重、BMI、出生体重Z评分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之间的关系。且运用R语言(R x64 3.5.3),采用弹性网络分析孕妇联合暴露于NP、4-N-NP、4-T-OP、4-N-OP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 2035例孕妇,其血清中NP、4-N-NP、4-T-OP、4-N-OP 的实际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 103.9156ng/mL、1.7376ng/mL、39.8546ng/mL1、0.8472ng/mL,检出率分别为 97.3%、61.9%、91.9%、64.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吸二手烟(β=0.145,P<0.00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N-N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喝酒(β=0.061,P=0.001)、烫染头发(β=0.048,P<0.001)、吸二手烟(β=-0.020,P=0.041),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T-O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居住环境通风(β=0.161,P=0.004),影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4-N-OP暴露浓度的因素有:喝酒(β=0.059,P=0.014)、吸二手烟(β=-0.027,P=0.039);经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产次后,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暴露于高水平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有关,其OR(95%CI)值分别为1.807(1.140,2.863)、0.631(0.404,0.987);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的暴露浓度越高,围生儿的出生体重越低(β=-14.763,P=0.046),特别是对男性围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较大,其回归系数达-26.020(-47.191,-4.850),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弹性网络回归模型分析得NP、4-N-NP、4-T-OP、4-N-OP联合暴露与围生儿的出生体重可能有关,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2.492、-19.042、-3.085、-14.410。研究结论: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NP、4-T-OP的暴露水平较高,4-N-NP、4-N-OP的暴露水平较低,并发现孕妇孕早期烫染头发、吸二手烟、喝酒可能与壬基酚或辛基酚类在孕妇孕早期血清中的暴露浓度有关;孕妇孕早期血清中的NP暴露水平较高,其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高,而其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低;NP的暴露浓度越高,其围生儿的出生体重会越低,尤其是对男围生儿的出生体重的负面影响较大,而与早产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
二、93例早产原因及围生儿结局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3例早产原因及围生儿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市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474例病例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不同妊娠间隔时间的孕妇人数对比 |
2.2 五组产妇一般资料的分析 |
2.3 五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 |
2.4 五组产妇胎盘异常情况发病率的比较 |
2.5 五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病率的比较 |
2.6 五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病率的比较 |
2.7 五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五组产妇人数及一般资料的分析 |
3.2 五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比较 |
3.3 五组产妇胎盘异常情况发病率的比较 |
3.4 五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病率的比较 |
3.5 五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病率的比较 |
3.6 分娩方式的比较 |
3.7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引发早产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HBV携带合并GDM早产孕妇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研究现状 |
1.1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研究背景 |
1.2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与孕产结局的关系 |
1.2.1 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关系 |
1.2.2 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
1.2.3 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
1.3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
1.3.1 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
1.3.2 与早产的关系 |
2、GDM孕妇的研究现状 |
2.1 GDM研究概述 |
2.2 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
2.2.1 对母体的影响 |
2.2.2 对产儿的影响 |
2.3 GDM对母儿远期的影响 |
3、早产的研究概述、相关因素及临床干预 |
3.1 早产的研究概述 |
3.2 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抽样量计算 |
1.1.2 研究分组 |
1.1.3 诊断标准 |
1.1.4 纳入标准 |
1.1.5 排除标准 |
1.1.6 脱落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测量工具和观察指标 |
1.2.2 资料收集评价方法 |
1.2.3 质量控制 |
1.2.4 统计分析 |
1.2.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结果 |
2.1 研究病例脱落情况分析 |
2.1.1 早产病例 |
2.1.2 未早产病例 |
2.2 研究病例孕产结局情况分析 |
2.2.1 病例组与对照组分析 |
2.2.2 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和早产HBV携带非GDM组分析 |
2.2.3 未早产HBV携带合并GDM组和未早产HBV携带非GDM组分析 |
2.3 研究病例早产的单因素分析 |
2.3.1 人口学资料的单因素分析 |
2.3.2 孕产史情况单因素分析 |
2.3.3 孕产期情况单因素分析 |
2.4 HBV携带合并GDM病例早产的多因素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HBV携带合并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3.2 HBV携带合并GDM孕妇早产引发的危险因素 |
3.2.1 高龄对HBV携带合并GDM孕妇早产引发的影响 |
3.2.2 流产次数对HBV携带合并GDM孕妇早产引发的影响 |
3.2.3 肝功能指标对HBV携带合并GDM孕妇早产引发的影响 |
第4章 结论 |
4.1 本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
4.1.1. 创新性 |
4.1.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 |
2.2 两组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4)母体血清TBA、TCA、GCA水平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入选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临产前血清TBA、TCA和GCA水平比较 |
2.2 研究组围生儿结局不良和结局良好患者临产前血清TBA、TCA和GCA水平比较 |
2.3 母体血清TBA、TCA和GCA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分析 |
3 讨论 |
(5)西藏地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分组 |
2.3 排除标准 |
2.4 分析 |
2.5 处理 |
2.6 终止妊娠指征、方式 |
3.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评定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和引产疗效指标对比: |
2.2 研究组引产疗效分析: |
3 讨论 |
(7)262例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定义与诊断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质量控制及可行性 |
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3组孕妇的一般情况 |
2.2 3组孕妇不良妊娠史及本次受孕方式情况分析 |
2.3 3组孕妇妊娠合并症发生情况 |
2.4 3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 |
2.5 3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 |
2.6 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
3 讨论 |
(9)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排除标准[4]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分析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2.2 分析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 |
2.3 分析剖宫产率和新生儿出生孕周 |
3 讨论 |
(10)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现场 |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1.3 样本量的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及知情同意 |
2.2 孕妇孕前体格信息收集 |
2.3 相关定义及相关分类 |
2.4 孕妇血清标本的采集、分离和保存 |
2.5 壬基酚、辛基酚类实验室检测 |
2.6 质量控制 |
2.7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2035例壮族孕妇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检出率及其浓度 |
3.2 孕妇的基本特征 |
3.3 不同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的暴露浓度 |
3.4 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第二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计 |
2 研究方法 |
2.1 确定病例组 |
2.2 确定对照组 |
2.3 明确暴露因素及评估方法 |
2.4 相关变量定义 |
2.5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 |
3.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 |
4 讨论 |
4.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 |
4.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 |
第三章 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确定病例组 |
2.2 确定对照组 |
2.3 明确暴露因素及评估方法 |
2.4 相关变量定义 |
2.5 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与早产 |
3.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浓度与围生儿出生体重、BMI、出生体重Z评分 |
4 讨论 |
4.1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水平对早产的影响 |
4.2 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浓度对围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
结论 |
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APs的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
2 内暴露的检测 |
3 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3.1 壬基酚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3.2 辛基酚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
4 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4.1 壬基酚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4.2 辛基酚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93例早产原因及围生儿结局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市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474例病例特征分析[D]. 马金梅. 延安大学, 2021(11)
- [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引发早产的病例对照研究[D]. 祁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 田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7)
- [4]母体血清TBA、TCA、GCA水平联合预测ICP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的效能分析[J]. 石志娜,张丽飞,王文丽,吉淑敏,李静,李正川.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09)
- [5]西藏地区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D]. 季婷. 西藏大学, 2020(02)
- [6]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疗效的影响[J]. 刘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4)
- [7]262例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分析[D]. 米日古丽·吐尔洪.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孕妇妊娠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 崔艳婷. 中国妇幼保健, 2019(21)
- [9]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及亚临床甲减经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许娜,刘杰,卢庆华. 当代医学, 2019(15)
- [10]广西壮族孕妇孕早期血清中壬基酚、辛基酚类暴露与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D]. 刘韬.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标签:孕妇论文; 子痫前期论文; 妊娠子痫论文;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怀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