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杰,姚大康,刘永义,包亚军,钱坤喜,曾培[1](2002)在《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气管张开角是研究气管力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传统检测气管张开角的方法 ,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多 ,结果误差大 ,而且工作繁琐 笔者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对气管张开角进行检测 ,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的图像处理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 ,人为因素降低 ,结果较为客观 ,准确
任杰[2](2002)在《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文中指出气管张开角作为气管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成为人们研究气管生长、病变的基本参量。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气管张开角检测方法中均存在以目测确定气管环内边界为标志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影响了气管张开角的实际应用。本文将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应用到气管张开角的测量中,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手段,运用生物医学的基本原理,针对气管扇形体的特殊结构,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图像处理系统、方法和实现技术,获得气管张开角数字图像,对进行对比度增强、二值化、边缘跟踪的处理,并提取毛刺的特征向量,自动识别和去除内壁的毛刺,获得更接近于气管环结构的数字图像,提高了气管张开角检测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了工作量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为气管张开角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气管张开角图像上的毛刺,并有效的利用数字图像中的数据,降低了手工操作所带了的人为误差,使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
二、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方 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2)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气管张开角简介 |
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义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图像处理概述 |
2.1 数字图像处理 |
2.2 图像处理系统 |
3 图像处理方法 |
3.1 气管张开角样本的获得 |
3.2 气管张开角数字图像的获得 |
3.3 气管张开角图像放大 |
3.4 气管张开角图像增强处理 |
3.5 气管张开角图像的识别 |
3.6 气管张开角的计算 |
4 图像处理的软件设计环境 |
4.1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 |
4.2 编程语言的选择 |
5 图像处理结果及讨论 |
5.1 方法检验 |
5.2 试验结果 |
5.3 张开角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J]. 任杰,姚大康,刘永义,包亚军,钱坤喜,曾培.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2]气管张开角的图像处理[D]. 任杰. 江苏大学,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