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领”

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领”

一、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帅”(论文文献综述)

梁丽[1](2018)在《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选择国际典型成功案例,对比分析国内外智库建设特点和经验;其次,通过中美农业智库建设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国农业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基于博弈论理论,分析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框架模型,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1)基于博弈论理论,从全新的科学视角,结合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自身特点,对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国家需求,政府行为,资源要素(高层次农业专家、海内外农业数据、合作交流对象等),农业信息技术,同业竞争,机遇(偶然)因素。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博弈问题,主要是高质量农业智库成果与政府支持、农业智库成果总产出与企业技术支撑、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竞争合作的博弈问题,只有当政府对国家级农业智库成果评价高于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对自身成果的评价时,政府才能接受国家级农业智库的高质量成果,达到两者的博弈均衡;当考虑进成果总收益,会出现农业信息技术支撑国家级农业智库研究的纳什均衡;在完全契约条件下,只有引入合作交流奖惩机制,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的博弈才会出现纳什均衡,在不完全契约条件下,不同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间的博弈问题主要是谁主导剩余权的问题。(2)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构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框架,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蓝图。研究发现,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目标定位为服务国家农业发展战略,推动全球农业事业发展。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核心功能任务包括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农业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建设一家能够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实现其发展目标的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机构,应该从功能目标定位、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制度保障几个方面进行,构建了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框架模型,为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实践提供了具体可行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一方面作为理论研究为相关领域科研提供思路,特别是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农业科研机构评估,农业情报分析,政府公共决策等领域;另一方面将为农业科研机构的高端智库建设和评估提供政策思路,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智库建设支持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农业智库整体建设水平助力,提高我国对前瞻性、重大性、战略性、储备性的农业政策的科学制定能力。

马明霞[2](2017)在《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四)课程设置环节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构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五)经费保障环节中,充足的培养经费、优越的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全心投入科研学习的必要条件。(六)培养环境环节中,为博士生营造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和机会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理工科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特色,本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特色在基础学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技术与工程领域方面的体现。为了总结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本研究还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层面上,通过抽样选取1999—2009年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成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10位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他们对博士阶段的回溯性评价,从考察招生录取、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经费保障、学位论文、培养环境等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探究高质量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逻辑,为总结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机制都有与国际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轨的趋势,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完整地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经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包括:(一)坚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秉承“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打造“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科教一体化新模式。(四)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在“三位一体”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着名高校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科学院参考和借鉴的,但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必须避免只将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必须要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放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社会背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划中国科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和讨论上,在培养模式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基础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打造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型国立科研机构”模式。(二)生物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大科学”理念下的项目引导型培养模式。(三)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优化和改造“两段式”教育模式,打造“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动态培养模式。(四)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多元互补的模式。

曲如杰,刘晔,Onne Janssen,时勘[3](2016)在《科技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科学思想库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员工创新三个方面探索了影响科技创新行为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作为来自中国科学院学部调研中心的研究群体,通过管理咨询调查和心理学实证研究两种途径,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决策提供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科技管理咨询方面,主要是从科学思想库建设的角度,在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院士制度建设和完善方面开展的一系列调查研究。在高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以中科院六大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为调研对象,探讨了科研人员的个性特征、领导力建设和团队氛围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探讨了领导行为和领导成员关系对员工创新的权变管理模型,具体包括了领导认同和领导创新期待的权变管理策略;情绪智力、心理授权和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创新的促进机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权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构建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管理决策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安菁[4](2015)在《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全球经济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态势,因此,未来实力的竞争将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或者是市场的竞争,而更重要的将会是在全球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但创新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一流顶尖的领军人才,这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产业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只要机制体制活,产业发展就充满活力。同样地,人才工作也不例外。现代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支撑。烟草产业一直以来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行业价值观为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税收来源,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卷烟产品,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部门。然而进入“十三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内,烟草产业将面临控烟履约这一最直接、最严峻、最持久的约束和挑战。我国烟草产业从总体上将步入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的发展阶段,“两烟”产销外延式规模扩张将日趋受限,“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等卷烟生产经营难题和矛盾将更加凸显。尤其是,在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示范作用以及“公务消费”、“礼品消费”、“集团消费”等受到很大挤压的消费环境下,高价、高端卷烟增长速度将趋于回落。综合考虑人口吸烟率、吸烟总人口、人均吸食量以及卷烟消费环境的发展变化,预计增长速度比“十二五”时期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以品牌培育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依托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管理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来保障和增强竞争实力,这对烟草产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此,识别和理解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成长规律,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潜能,提高人才资源水平,增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已经成为烟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归纳起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安排如下:首先,采用理论演绎和数据调研相结合方法,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现状。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界定产业创新人才概念,并以烟草产业为例,重点分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成长成才的政策环境,以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建立行业创新人才样本库,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的系统分析,剖析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面临的问题。其次,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并结合我国烟草产业特性,剖析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烟草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时期、职业生涯发展期的经历和创新人才素质,识别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素质特征及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后续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再次,开展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基于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识别和确定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表对影响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调研,并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总结归纳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并开展实证评价研究。在剖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和访谈,构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分类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烟草产业内不同商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样本的实证评价研究。然后进一步采用典型案例法,分析国内8家烟草公司行业创新人才成长现状,发现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全面系统的调查,探索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发展和培养使用的障碍性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地提出加快壮大产业创新人才队伍、优化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要培养和造就大批产业创新型人才,其前提就是要全面深入地认识产业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产业人才工作经验、分析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有利于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与文化,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的实践,改进人才政策,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动权。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化和拓展创新人才成长研究思路与视野,同时能够为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导,建立符合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进而推动我国产业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梁初阳[5](2015)在《岑毓英治滇研究》文中提出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经营近卅载,中间经历了马嘉理事件、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云南乃至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对岑毓英治滇历史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发展变化历程。然而由于曾经受到一些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对这一段历史的探讨不够深入,致此研究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论文采取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包容为新的评判标准,通过创新理论、改进研究范式和拓展研究领域等手段,对这段历史深入探讨。咸同军兴时期,云南地方矛盾尖锐,各地民变不断,加之主政大臣畏缩逃避,地方武装割据纷争,乡勇团练残暴横行,地方统治秩序混乱,民众生活痛苦。岑毓英经过苦心经营,重新统一地方政局,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奠定其西南主政者的政治地位。岑毓英主政西南期间,努力振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他通过恢复学校、开科取士、增加中举名额以激励士子;他还尽已所能将战乱中被毁坏的文化设施如文庙、书院、祠宇、寺观、牌坊等一一修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战乱之余的民众团结起来,凝聚人心,重新竖立云南地方精神,为其治滇的一大特色。岑毓英在云南民生的恢复和发展上,始终坚持“与民休息,培植元气”的方针,他顶住压力,不顾政绩,数次上奏清廷请求减免云南地方田赋和盐课,直至其病逝于云贵总督任上,云南全省每年的田赋没有征足咸丰以前的数额,盐课中的杂捐也没有恢复征收,使战后云南残破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在主持恢复云南铜业开采过程中,他坚持随行定价,拒绝执行清廷制定的官价征收政策,避免铜贱伤民;他还力主裁革夫马弊政,减轻滇省民众负担。这些措施对云南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有深远影响。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殖民浪潮,其中英、法殖民主义者在南亚东南亚积极扩张势力,越南和缅甸逐步沦为其殖民地。岑毓英领导云南地方军民积极经营,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他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通过抚绥土司达到用固藩篱的目的。“马嘉理案”使岑毓英含恨去职,他在中国西南边疆的经营被迫中断,此事件更坚定其抵御西方列强势力入侵的决心。再督云贵后,岑毓英更为沉着老练,在处理“浪穹教案”的过程中,他采取特别措施,保护了一大批反抗外国传教士暴行的地方民众。岑毓英在迤南调解纳楼土司内斗,设四土舍分而治之,有效化解民族内部矛盾,恢复地方生产生活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赢得地方各阶层人士的支持。由于云南地方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上处置得当,赢得了民心,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转化为对外来侵略者的仇恨,中法战争及滇越划界期间,云南边疆地区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不仅阻止了法国侵略者的进一步入侵,还力图通过武装斗争力图收复清政府划界中的失地。当西南边疆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岑毓英慨然请兵,入越抗法,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达到其个人事业的巅峰。滇军在越南战场上与强大的法军对垒,通过更新武器装备,采用新的战略战术,应用电报获取战场情报,锻炼了以丁槐为代表的一批将士,使滇军战力大幅提升,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滇军也在战争中初步完成近代化转变。此时期岑毓英还在云南兴办近代工商业,架设电报线,开启了云南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法战后,英国紧接着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将缅甸完全吞并,其侵略势力直逼滇西边境。随着越、缅的沦亡,中国西南地区藩篱尽失,堂奥洞开,云南也成为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内陆的滩头阵地。为应对滇边潜在的国防危机,岑毓英积极经营,他在滇边战略要地十洲三猛、都竜及三蓬等处积极经营,或勘界立碑,或驻军防守,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民众回归祖国的正义要求。在中法勘定滇越边界过程中,岑毓英事先搜集边境地区的情报资料,在谈判中赢得主动,迫使法国方面按图定界,其构筑滇南国防优势的目的得到部分实现。岑毓英建设国防主张在滇越划界中的实践,与今天滇越边界走向的形成有重要关联。岑毓英还通过设置临安开广道,加强滇南边境地区的管控。岑毓英在裸黑山地区积极经营,进行改土设流,通过镇边直隶厅的设置,强化了中国在此地区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存在,使英国殖民者借口此地曾经两属而企图出兵侵占的阴谋破灭,对后来滇缅边界南段的划定产生重要影响。岑毓英在晚清云南地方的经营,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建设巩固的西南边疆有重大贡献。

陈加林[6](2013)在《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本文以苏州汪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苏州汪氏的世系源流,梳理各支派系自明清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尝试将其与苏州地方社会联系起来,探讨国家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居于国家、地方之间的家族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及其转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氏作为徽州第一大姓,自唐代伊始,该家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禀赋徽人多外出经商的传统,因商而迁徙各地,而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则是他们迁徙的重要方向。自明末清初以来,以石塘桥汪氏、吴趋汪氏、钱塘寓苏汪氏、娄门汪氏、山塘汪氏、盘门梅家桥汪氏、东花桥巷汪氏等为代表的汪氏陆续因商由徽迁吴,定居苏州后,其业无所不居,在苏州各行各业中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发展,成为苏州商界一大劲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纷纷建立宗族组织,修建祠堂,修族谱,设义庄,不惜重金培养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各支汪氏在科举上也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贾与儒”的迭相为用。而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那些汪氏士人,多能书善文者,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吴中四汪”、“盘溪才子”、“娄门二汪”、“翁门六子之首”、“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章门四子之一”等众多名士,也不乏对书法、诗文、书画、碑版、收藏等有深厚研究者,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提升了汪氏家族整体的文化素养,积淀和形成了“尚文崇儒”的家学传统,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对于一个客居异地的家族来说,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获得移居地的认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社会压力,苏州汪氏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一方面利用婚姻圈,积极主动攀附苏州当地着姓望族,以求迅速完成其土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交游圈,建立交游网络,以保持和提升家族的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来看,苏州汪氏是成功的,各支汪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吴门望族。然而,传统社会中家族组织的发展也逃脱不了周期性的社会动乱的影响,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家族的打击是无疑的,但家族组织作为传统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它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地调整。汪氏在战后不久便成功地重建了宗族组织,在商业上也逐步得到恢复,重现了家族的活力。但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涌入,汪氏这些商人举步维艰,不得不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汪氏虽然遭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打击,但他们并非坐以待毙,特别是那些拥有功名的士绅,积极参与到和太平军的殊死搏斗之中,为清王朝成功扑灭这场灾难起到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肩负了重建战后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为战后恢复民众对地方社会领导权力的认同起到重要作用。在清末的地方自治的浪潮中,他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苏州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苏州市民公社、苏州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政治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塘寓苏汪氏的汪鸣銮、娄门汪氏的汪凤瀛、汪荣宝、汪东宝等其活动对晚清民初的政局具有深远影响。尽管传统家族组织不断受到外来因子的冲击,但他们仍以其灵活的“应变力”对自身加以改造,不断地纳入现代因素,逐步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实际上,苏州汪氏的这种转变在太平天国战乱后的不久就已经发生,到了清末及民国年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汪氏家族组织的近代化趋势更为明显了。一方面表现在:汪氏商人组织由会馆、公所到商会的近代转型,而在抗战前夕又出现了血缘化的回归;其在商业经营方面,与洋商资本缠联,出现买办化趋势,并尝试向新式行业投资,汪氏所从事的传统金融业也向近代银行演变。尽管他们有意识地向近代迈进,但由传统商人而衍变的新兴阶层,因袭着沉重的传统包袱,在新旧杂糅的矛盾中艰难地生长,无法摆脱自身所禀赋的局限,而处于尴尬的两难困境。另一方面,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汪氏家族中的士绅们也实现自身的蜕变,一部分人向新式商人转化,一部分人学习新知成为地方新政办理人,一部分人向报人等自由职业者转化,一部分人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而汪氏的这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当中许多都从事教育事业,成为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家族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突出有汪德章、汪凤瀛、汪家玉、汪懋祖等。正是汪氏家族向教育转向的传统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国新式教育体制下的院士、工程师、教授及知名学者。

邓草心[7](2013)在《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爆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知识创新给予了巨额投入。为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口标。各具特色和各具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而上的延伸,是构筑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学习型区域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高校是学习型区域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力量。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的三大职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关高校如何带动区域创新的研究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论文属于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在仔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了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建设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区域内高校及其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关系—学习型区域范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促进区域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这一研究,方面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教育、科技政策,特别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高校进一步认识自身在创新、区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研究中论述的学习型区域是一种基于区域创新的发展范式,是指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为代表的组织,为创新在区域内互动学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理想的学习型区域战略上以激发创新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各参与主体打开组织边界,共享互补资源,组成网络,共同学习;发挥本土特色文化,强调合作性竞争,具备多边共赢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具有各项制度保障学习网络的运行和知识的持续再生产和转化。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关键在高校。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密不可分。在某一区域实施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要求该区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济基础,区域内具有完备的创新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具备组织创新的基本能力。研究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我国高校为核心论述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其他主体合作创新取得的成就:发达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高、协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利用政府稳定持续增长的财政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壮大。从而论证了我国建设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接着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创新体系的诸多问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缺乏,研发能力有限,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合作非常欠缺,知识的市场转化率较低,国家整体自主创新力量薄弱,区域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体系不健全、能力不高,区域缺少适合本地的创新政策和机制,建设学习型区域存在重重障碍。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和障碍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创新体系主要停留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对于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运用的是国家体制和相关政策制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发的力度尚欠缺;政府定位不明确,过多介入高校办学和市场活动,而支持高校知识创新和企业研发的职能尚不完善,对教育和科研投入不足,保障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行政服务不足;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欧盟在实现地区繁荣,增强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许多规划和具体措施,如构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制度体系;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依据学习型区域的标准对上述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借鉴欧盟的经验,针对我国现实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提出我国高校促进学习型区域创新必须在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同时,以区域的资源特色、战略口标为着眼点,通过提高高校的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区域创新网络,与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以互动学习为纽带,以相关机制和服务为保障,整合政策、资金资源,优化配置智力资源,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把建设学习型区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最后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展开个案研究,推动示范区运用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以学习型区域标准,发挥高校在示范区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研究结语部分回顾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思想,指出了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前述基础上,对可以继续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郑晓年,侯宏飞,周鼐[8](2008)在《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对新时期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的作用给出了新的定位,阐述了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对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田佳[9](2008)在《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文物局自2004年起在文物保护各个领域遴选优秀科研基地作为重点科研基地,这些重点科研基地将成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研究的主要基地。如今这些科研基地已经运行,对其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是国家文物局对重点科研基地进行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科研基地实际情况出发,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一、本文分析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文物保护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调查了国家文物局对重点科研基地发展的要求、文物保护领域专家对重点科研基地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的意见和建议,研究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研基地存在的问题。二、本文着重研究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特点,与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特点进行对比,并结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研制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评估指标和定量评估指标,阐述了二者之间地辩证关系。三、根据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期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分析了评估的功能,给出了评估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国内外科研机构评估活动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文物保护科研机构评估的9大测度体系;二是结合文博事业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王磊[10](2008)在《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需要组建创新学术团队,集中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有着学科众多和人才汇集的优势,有条件、有能力、有必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探索和建立一批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研究,已成为大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开展了研究,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当代科学技术不断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历史使命,并由此提出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路径。第二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基础分析”。从剖析团队和创新的内涵入手,打通管理学、科学学和高等教育学的视野,界定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内涵及其区别于其他工作团队的特征。用系统的方法,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组成要素和外部环境进行了静态分析。借鉴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阐述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团队管理的重点。对比较典型的若干种团队组织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组织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第三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卡文迪什实验室、人类基因组计划、斯坦福大学Bio-X中心、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团队、燕山大学亚稳材料科学团队等六个具体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它们的成功经验,从中找出影响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运行与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外部因素。第四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将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在理论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优秀大学创新团队的构成要件包括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优秀的研究队伍、先进的管理机制、创新和谐的团队文化等;进而从理论上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探讨,提出团队与社会的互动力、学术的创造力、团队自身的凝聚力与发展力、资源运作与转化能力是决定团队发展前景最重要的四种能力。第五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动力机制分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简化的动力模型,并提出绩效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文化建设机制是大学创新学术团队运行发展最重要的三个动力机制。分别对这三个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多维的视角全面考察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绩效评价,提出了一些共通的原则和理念,从而为实践中更好地处理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绩效评价提供决策思路;提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应改按照科学合理、注重公平、体现竞争的理念设计团队绩效薪酬体系,按照规范科学、尊重贡献、程序民主的理念确定学术成果署名排序;提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组织文化由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子系统、物质层面的形式子系统和行为层面的人际子系统组成,其核心要素是团队凝聚力。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学术为本、勇于创新的团队价值理念,营造宽松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环境氛围,构建竞争有序、和谐共存的团队人际格局。第六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对中央政府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和大学层面为推动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所作的政策努力进行了汇总、梳理、比较和分析,提出并阐述了当前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存在的若干突出问题。第七章“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政策建议”。根据前几章进行的理论与案例分析以及上一章总结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分别就政府层面和大学层面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二、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技术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1.4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智库概念的演变
        2.1.2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智库建设研究现状
        2.2.2 农业智库建设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2.2.4 未来的发展方向
    2.3 理论基础
        2.3.1 系统工程学理论和博弈论理论
        2.3.2 基于政治学理论的智库相关理论
        2.3.3 基于知识学理论的智库相关理论
        2.3.4 基于企业管理学理论的智库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智库建设的案例研究
    3.1 中国典型智库建设的案例分析
        3.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3.1.2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3.1.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室
        3.1.4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1.5 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3.2 国外典型智库建设的案例分析
        3.2.1 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
        3.2.2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
        3.2.3 英国查塔姆社(ChathamHouse)
        3.2.4 南非食品、农业和自然资源政策分析网络(FANRPAN)
        3.2.5 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
        3.2.6 韩国发展研究院(KDI)
    3.3 国内外典型智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3.3.1 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
        3.3.2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3.3.3 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3.3.4 成果评估的比较分析
        3.3.5 成果宣传的比较分析
        3.3.6 制度保障的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农业智库建设的比较研究
    4.1 智库建设现状分析
        4.1.1 智库的发展历程
        4.1.2 智库的数量规模
        4.1.3 智库的区域分布
        4.1.4 高质量智库排名
    4.2 中国农业智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分析结果
    4.3 美国农业智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分析结果
    4.4 中美农业智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4.4.1 数据和方法
        4.4.2 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的自身特征分析
        5.1.1 国家战略性
        5.1.2 定位高端性
        5.1.3 农业基础调研性和长期跟踪性
        5.1.4 创新灵活性
        5.1.5 国际视野性
        5.1.6 农业弱质性和公益性
    5.2 影响因素遴选与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1 基于案例分析的影响因素遴选
        5.2.2 基于文献梳理的影响因素遴选
        5.2.3 基于专家咨询的影响因素遴选
        5.2.4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
        5.3.1 博弈论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5.3.2 高质量农业智库成果与政府支持的博弈分析
        5.3.3 农业智库成果总产出与技术支撑的博弈分析
        5.3.4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间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框架构建
    6.1 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的框架模型
        6.1.1 目标定位
        6.1.2 功能作用
        6.1.3 管理模式
        6.1.4 机构设置
        6.1.5 制度保障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2)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2.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2.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社会成就
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3.1 研究设计
    3.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研
    3.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案例分析
    3.4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3.5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实践逻辑
4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4.1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的实践
    4.2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5.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5.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4)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研究综述
        2.1.1 创新型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2.1.2 产业创新人才界定的相关研究
    2.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研究综述
        2.2.1 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2 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相关研究
        2.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相关研究
    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研究综述
        2.3.1 科研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2.3.2 技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相关研究
    2.4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理论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人才宏观环境及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1.1 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环境
        3.1.2 科技人才相关制度
        3.1.3 我国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体系
        3.1.4 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总体情况
    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3.2.1 烟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3.2.2 烟草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3.2.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发展概况
    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分析
        3.3.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战略分析
        3.3.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政策分析
        3.3.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与特征分析
    4.1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库构建
    4.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2.1 专业技术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2.2 高技能人才样本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研究
    5.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理论分析
        5.1.1 创新型人才成长经历理论分析
        5.1.2 个人品质素质研究
        5.1.3 文化与专业知识素质研究
        5.1.4 创新素质研究
    5.2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经历与素质特征实证分析
        5.2.1 教育时期的成长经历分析
        5.2.2 职业生涯发展经历分析
        5.2.3 产业创新人才素质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6.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6.1.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基础
        6.1.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识别
    6.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6.3.1 样本数据来源
        6.3.2 样本选择标准
        6.3.3 分析方法
    6.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因素探索性分析
        6.4.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
    7.1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的理论基础
        7.1.1 生命周期理论
        7.1.2 认知评价理论
        7.1.3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7.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7.2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体系构建
        7.2.1 评价对象与原则
        7.2.2 评价指标设计
        7.2.3 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方法
    7.3 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评价实证研究
        7.3.1 评价方法和步骤
        7.3.2 确定指标权重
        7.3.3 模型求解
        7.3.4 应用结论
    7.4 基于典型案例的烟草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研究
        7.4.1 重视员工教育培训,推动“卷烟上水平”
        7.4.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成长双通道
        7.4.3 优化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7.4.4 强化团队建设,建立创新人才梯队
    7.5 优化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政策建议
        7.5.1 影响烟草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障碍因素分析
        7.5.2 实行技术人才成长的“双轨制”,畅通技术人员激励与晋升通道
        7.5.3 深入推进行业教育培训,培养引进国际化人才
        7.5.4 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岑毓英治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镝要
Abstract
绪论 岑毓英与晚清云南
    第一节 滇边长城岑毓英
    第二节 岑毓英研究史料目录概说
        一、《岑襄勤公奏稿》
        二、《岑襄勤公勋德介福图》
        三、《襄勤显考岑府君行状》
        四、《岑襄勤公年谱》
        五、《岑毓英档》
    第三节 学术回顾
        一、对岑毓英治滇事迹的综合论述
        二、岑毓英与云南边防建设
        三、岑毓英与云南地方治理的专题研究
        四、其他相关研究
        五、岑毓英治滇研究现状
    第四节 问题与思考及本文创获
        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二、本文的创新与收获
第一章 重整纲纪主政云南
    第一节 晚清咸同时期云南的政局败坏
        一、主政官员畏缩
        二、地方团练的横暴
    第二节 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崛起
        一、提孤军介嫌疑危险之际
        二、组建武装
        三、赢得清廷信任
    第三节 重整纲纪
        一、严明军纪
        二、地方统治残缺
        三、整顿吏治
        四、抚绥土司
    第四节 主政云南
        一、独当一面的帅才
        二、清除地方割据势力梁士美
        三、排挤马如龙
    第五节 岑毓英统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恢复教育 振兴文化
    第一节 开科取士 重聚民心
    第二节 呼吁增加云南的中、学额
    第三节 恢复学校 兴办教育
    第四节 修复祠坛寺观 重建地方文化
    第五节 济困助学 救助孤寡
    第六节 恢复与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苏民困 振民气
    第一节 蠲免钱粮 赈济灾黎
        一、战乱之后的云南社会情况
        二、蠲免钱粮 休养生息
        三、设赈济以救穷黎
    第二节 云南地方社会的恢复与建设
        一、裁撤练勇
        二、以工代赈
        三、整顿盐务
        四、征收盐厘
        五、恢复滇铜生产
第四章 应对边疆危机 建设西南边防
    第一节 “马嘉理事件”
        一、背景和经过
        二、岑毓英早期的边防思想
        三、滇案之后重视边防
        四、被迫去职
        五、岑毓英与马嘉理事件的再思考
    第二节 再督云贵
        一、办理浪穹教案
        二、裁革夫马
        三、再查田亩 续请蠲免
        四、经营滇越边境地区
第五章 保滇护越与滇军抗法
    第一节 岑毓英西南国防思想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滇军在滇越边境的布防及首次入越参战
    第三节 岑毓英入越抗法思想一度动摇及事实被隐藏
    第四节 岑毓英思想动摇的根源探析
    第五节 滇军再次入越抗法
第六章 勘分中越边界 巩固滇南国防
    第一节 岑毓英国防领土观的变化
    第二节 构筑滇南边防战略纵深的努力
    第三节 按图定界
    第四节 争取边防战略要地
    第五节 设置临安开广道
第七章 滇军近代化开端与滇西国防建设
    第一节 岑毓英与滇军的创建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滇军的近代化建设
    第三节 开云南近代化之先声
        一、开办云南机器局
        二、架设电报线
        三、发展云南近代工商业
    第四节 岑毓英与镇边厅的设置
        一、裸黑山问题由来
        二、未雨绸缪筑长城
        三、经营裸黑山及设置镇边厅
        四、镇边厅设置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
    第一节 从”命运同轨”看岑毓英在中国西南的经营
    第二节 岑毓英治滇思想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6)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理论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一 从汪氏族谱看苏州汪氏之源流
        二 从《清代朱卷集成》看苏州汪氏
        三 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概况
        一 宗族结构
        二 汪氏义庄
        三 墓祠祭祀与祖先崇拜——以吴趋汪氏为例
第二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的商业活动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苏州汪氏的商业发展
        一 从碑刻资料看太平天国运动前苏州汪氏商业活动
        二 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商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三 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汪氏商业活动的继续和初步转向
    第二节 清末民国苏州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商业经营的近代转向
        一 汪氏商人组织的近代转向
        二 汪氏商业经营: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第三章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及其社会网络
    第一节 苏州汪氏的科举之路
        一 石塘桥汪氏
        二 吴趋汪氏
        三 钱塘寓苏汪氏
        四 娄门汪氏
        五 盘门梅家桥汪氏
        六 东花桥巷汪氏
    第二节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
        一 家学传统
        二 藏书文化
        三 文化名人
    第三节 苏州汪氏的社会网络
        一 苏州汪氏的婚姻圈——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士人交游网络
第四章 苏州汪氏与近代社会政治变迁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与地方社会
        一 太平天国战乱与苏州汪氏——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与地方自治
        三 苏州汪氏参与其他政治活动
    第二节 汪鸣銮与清流帝党
        一 从政经历
        二 为大清择贤纳士,网罗人才
        三“翁门六子”之首
        四“公车上书”的幕后指挥
        五 直谏上书,被革职永不叙用
    第三节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与晚清民初政局
        一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外交官世家
        二 汪凤瀛与《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
        三 汪荣宝与晚清民初的政治变革
        四 汪东宝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第一节 科举之废与汪氏士绅的出路
        一 向商人转化
        二 向报人转化
        三 向自由职业者转化
        四 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一 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从事文教活动实践
        二 苏州汪氏后人与新中国的文教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访谈调查法
        1.3.4 案例分析法
2 学习型区域的内涵及其标准
    2.1 学习型区域的概念
        2.1.1 学习
        2.1.2 学习型经济
        2.1.3 区域发展
        2.1.4 学习型区域
    2.2 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创新
        2.2.1 学习型区域是因创新需求而存在的发展模式
        2.2.2 学习型区域内公共及私有部门合作促成了创新
        2.2.3 学习型区域内人和组织的愿景以创新为宗旨
        2.2.4 学习型区域内部及与全球之间互动促成创新
        2.2.5 学习型区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
    2.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的关系
        2.3.1 高校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演进
        2.3.2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政策
        2.3.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
    2.4 学习型区域的标准
        2.4.1 主体标准
        2.4.2 战略标准
        2.4.3 制度标准
        2.4.4 文化标准
3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1.1 主体方面,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强化
        3.1.2 战略方而,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口趋显现
        3.1.3 制度方面,各种政策设计鼓励区域创新
        3.1.4 文化方面,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奠定创新文化基础
    3.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2.1 主体方面,高科技企业不断升级和集聚
        3.2.2 战略方面,重点领域校企优势互补取得长足发展
        3.2.3 制度方面,区域内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收获成效
        3.2.4 文化方面,高校创新文化培育了企业创新精神
    3.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3.1 主体方面,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知识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3.3.2 战略方面,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取得了效益
        3.3.3 制度方面,知识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为创新提供了保证
        3.3.4 文化方面,强调了创新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建构
4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1.1 主体方面,高校与政府创新支撑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1.2 战略方面,政府指令型办学消极影响亟待消除
        4.1.3 制度方面,政府职能对高校知识创新活动缺乏合适的定位
        4.1.4 文化方面,官本位和急功近利思想制约政策创新文化的营造
    4.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2.1 主体方面,高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2.2 战略方面,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
        4.2.3 制度方面,保障高校与企业长期有效合作的机制较为缺乏
        4.2.4 文化方面,科研功利化等错误导向妨碍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
    4.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3.1 主体方而,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3.2 战略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资源分散问题突出
        4.3.3 制度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度弊端明显
        4.3.4 文化方面,学风浮躁和学术失范问题仍较为严重
5 欧盟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经验
    5.1 主体方面,欧盟联合共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
        5.1.1 参照MIT模式建设欧洲技术研究院
        5.1.2 启动科研服务网络工程
    5.2 战略方面,欧盟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
        5.2.1 科技发展规划的第六框架计划和实现路径
        5.2.2 2001年欧盟科学研究基准评价指标情况
        5.2.3 技术创新政策及其实现目标
        5.2.4 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和作用
    5.3 制度方面,欧盟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创新制度体系
        5.3.1 欧盟创新政策2010年新文件及其实施方向
        5.3.2 创新制度优先保障研究与开发
    5.4 文化方面,欧盟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5.4.1 改进教育与培训,鼓励人才流动
        5.4.2 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管理文化的塑造
6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对策
    6.1 高校与政府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1.1 主体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高校办学自主
        6.1.2 战略方面,以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为中心建设高水平大学
        6.1.3 制度方面,充分运用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强化高校知识创新
        6.1.4 文化方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
    6.2 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2.1 主体方面,建立高校与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紧密合作平台
        6.2.2 战略方面,积极促进高校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6.2.3 制度方面,推动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技术和产品
        6.2.4 文化方面,将高校职能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6.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3.1 主体方面,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互补统一的知识创新平台
        6.3.2 战略方面,优化配置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资源
        6.3.3 制度方而,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运行制度
        6.3.4 文化方面,营造知识创新体系尊重人才、知识的创新文化
7 高校引领下创建学习型区域的实践—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个案
    7.1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7.1.1 主体方面,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
        7.1.2 战略方面,成功打造了“武汉·中国光谷”品牌
        7.1.3 制度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营造创新环境
        7.1.4 文化方面,“光谷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
    7.2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存在的障碍
        7.2.1 主体方面,创新主体结构不尽合理
        7.2.2 战略方面,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仍然乏力
        7.2.3 制度方面,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7.2.4 文化方面,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7.3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的改革策略
        7.3.1 主体方面,依托高校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7.3.2 战略方面,通过高校科研优势引领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7.3.3 制度方面,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目标设计保障机制
        7.3.4 文化方面,营造高校引领下各主体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结语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科研基地的现状
        1.1.1 科研基地设立的背景
        1.1.2 科研基地设立的目的和意义
        1.1.3 科研基地的基本情况
    1.2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体系研究的意义
        1.2.1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的作用
        1.2.2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体系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科技机构评估现状综述
    2.1 国际科技机构评估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
        2.1.1 美国研究机构及其评估体系
        2.1.2 英国研究机构及其评估体系
        2.1.3 德国研究机构及其评估体系
        2.1.4 韩国研究机构及其评估体系
    2.2 我国科技机构评估现状综述
        2.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
        2.2.2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体系
第三章 科研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的指导思想
        3.1.1 科研基地的工作重点
        3.1.2 国家文物局对科研基地的总体要求
        3.1.3 科研基地的职能定位
        3.1.4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3.2.1 指标体系设计
        3.2.2 指标体系赋权
        3.2.3 生成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第四章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方法研究
    4.1 评估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
    4.2 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的方法
    4.3 评估结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基础分析
    第一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内涵
    第二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要素
    第三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环境
    第四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生命周期
    第五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组织模式与发展战略
第三章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卡文迪什实验室
    第二节 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三节 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
    第四节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五节 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团队
    第六节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科学团队
第四章 大学创新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优秀大学创新团队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章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分析
    第二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绩效评价机制
    第三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的文化建设机制
第六章 我国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进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努力
    第二节 大学的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实践
    第三节 我国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 促进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大学创新学术团队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大学层面的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建设研究[D]. 梁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2]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马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3]科技创新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 曲如杰,刘晔,Onne Janssen,时勘.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2)
  • [4]产业创新人才成长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以烟草产业为例[D]. 安菁.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4)
  • [5]岑毓英治滇研究[D]. 梁初阳. 云南大学, 2015(06)
  • [6]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D]. 陈加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7]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 邓草心. 武汉大学, 2013(10)
  • [8]对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思考[J]. 郑晓年,侯宏飞,周鼐.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03)
  • [9]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研究[D]. 田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10]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D]. 王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中科院将重点培养“科技将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