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行贷款支持义县发展“抗旱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朱砂[1](2019)在《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情况不但对种粮户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对农业经济发展、粮食综合生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实行全面的管理模式改革,即通过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是直接对种粮户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及农业经济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为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行全面的管理模式改革,即通过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本文从阜新市乌龙坝镇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状及管理中问题入手,分析得出该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主要存在产权不明确、重建轻管、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稀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政策建议:一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对重要市政公用类项目优先采取公私合营的创新融资模式——即“PPP”模式来建设管理的背景下,将政策性管理与市场化管理有机结合,旨在解决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在管理模式中推行农户用水协会管理体制、集约化管理模式、引入“水管员”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探索从而实现乡村在水资源利用与节能生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推动我国农村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缩短城市与农村的贫富差距,加快“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速度。真正做到让农民有地可种,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庆芳[2](2018)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演变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耕地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维护好耕地生态安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性条件,是维护好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带给耕地的外在需求压力却越来越大,加之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不科学的物质投入等多重因素对耕地生态安全产生了很大的扰动。把握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形式,摸清耕地生态安全家底对于耕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剖析耕地的本质特征切入,结合耕地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阐述耕地生态安全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演变。然后以此为基础,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从耕地生态安全遭受破坏的致损因子中筛选指标并确定综合权重,通过各指标项构建多维空间状态模型,计算不同因素组合下的耕地生态安全现实指标值与理想指标值矢量模长的比值,从而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指数,依据等距离划分原则将耕地生态安全划分为五个等级,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区域的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耕地生态安全状态是内因(土壤环境、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和外因(农业生产污染、工业生产污染、人口发展、经济发展、耕作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变化的动态平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外部因素对耕地生态安全稳定状态的保障和扰动作用均表现的很明显,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状况受外因的影响作用较为显着。外因是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重要动力。(2)从时间上来看,2000年全域28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3个县(市、区)为临界安全状态;2005年全域15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其余16个县(市、区)为临界安全状态;2010年全域29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2个县(市、区)为临界安全状态;2015年全域2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处于安全等级,28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安全等级,1个县(市、区)为临界安全状态。2000年—2015研究区的耕地生态安全状态整体呈现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较安全的“V”字型变化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南昌市城区、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瑞昌县、武宁县、德安县、都昌县、彭泽县、余江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和丰城市14个县(市、区)的耕地生态安全状态较为稳定,伴随时间序列的变化其耕地生态安全始终居于较安全等级,未发生显着变化。乐平市、浮梁县、九江市城区、九江县、永修县、星子县、鹰潭市城区、贵溪市、新干县、樟树市、抚州市城区、东乡县、高安市13个县(市、区)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呈“V”型变化。南昌县、新余市城区、景德镇市城区耕地生态安全实现了由临界安全上升到较安全状态的变化。湖口县耕地生态安全呈“W”型起伏变化。
任毅[3](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徐爱燕[4](2016)在《中国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既有助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又有助于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对于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而言,更是实现全社会共同繁荣的应有之义。但是,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实现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使得绝大部分地区脱离贫困,并建成小康社会,但少数局部地区仍然陷入在贫困陷阱中,其中又以少数民族地区为最。中央及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之后,如何在已有的财政扶贫政策背景下最大化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和福利效应,并对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西藏进行了财政支出减贫效果的案例分析。本文重点探讨了财政支出实现减贫的作用机制,相应地提出了最大化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路径。具体研究问题如下:首先,中国贫困基本情况及财政减贫政策的历史演进。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总结了当前中国面临的贫困问题,并且回顾了财政减贫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西藏为例,从经济和非经济视角对少数局部地区的贫困根源进行了总结。结论表明:中国当前的贫困表现为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农村贫困更加突出;二是城市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个体贫富差距明显;三是区域发展失衡,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尤为严重。导致中国当前贫困问题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是物质资本不足、人力资本匮乏以及社会资本短缺。西藏的资本形成、储蓄积累、人力资本水平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大部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往往容易陷入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贫困陷阱;地区特征、家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主要人员从事的行业类别及文化教育水平、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源等是西藏贫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回顾中国减贫的历史进程及基本问题,发现财政减贫效应呈现边际递减,当前的扶贫难度日益加大,财政减贫正进入攻坚阶段。其次,财政支出实现减贫的作用机理。通过梳理已有文献,构建了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并沿着这一思路分析了财政支出如何通过收入效应和福利效应实现减贫。进一步地,本文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通过对1999-2006年我国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群体,借鉴Sen的功能和能力维度,运用熵值法和集对分析方法,估算了 2002-2010年扶贫重点县的功能指数、福利指数以及总福利效应指数,对财政支出减贫的福利效应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农村贫困是一项长期性的难题,而且容易出现脱贫后重新返贫等诸多问题,应在解决部分群体生活迫切需要的同时,强化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能力,这也是财政扶贫需要考虑的重点。(2)2002年以来中国农村扶贫重点县总社会福利水平不断上升,功能指数、能力指数和总福利效应指数分别实现年均6.7%、11.1%、8.9%的增长,能力指数在初始年份低于功能指数,但在2004年实现反超。(3)福利提升对减贫存在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福利效应能够直接改善贫困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又能间接改善贫困群体所处环境的市场条件、生产条件,从而形成减贫→福利提升→减贫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过高的福利救济水平鼓励闲暇,这极大地影响了福利接受者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状况,福利欺诈现象层出不穷,乃至福利依赖在代际间传递、贫困户长期陷入“贫困陷阱”。最后,本文通过对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西藏的研究,具体地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陷入贫困陷阱的根源,以及财政支出实现减贫效应的最优路径。结论表明:经济发展滞后,是西藏自治区整体贫困的根源;家庭的生育率、死亡率、受教育程度均与家庭的贫困程度有着较强的联系。财政支出“减贫效果”最好的是人均GDP,其次分别为农村人均收入、死亡率和小学学历以下人口。因此,各级政府在通过财政进行减贫时,必须把公共福利的提高放到首位,在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着重关注农牧民的增收,并且将教育减贫放在减贫工作的中心位置,注重人力资本建设与积累。通过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梳理了中国财政支出减贫政策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通过研究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和福利效应等作用机制,对以西藏为例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根源和可能的财政减贫路径进行了研究。相关的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财政支出减贫应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提高贫困群体福利水平两个方面入手。
潘明涛[5](2014)在《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文中研究说明在海河平原,水利对当地半干旱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水利能否在生产中稳定持续发挥作用,取决于水源和水利设施。自1360至1945年期间,海河平原水利经历了剧烈的波动,渠道灌溉最终式微,而井水灌溉后来者居上,成为该地主要灌溉方式。近六百年来水利的变迁过程,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从根本上来说,是海河平原水环境衰退的结果。一定区域内的水环境主要由河流、淀泊和地下水组成。自晚全新世开始,海水消退,海河平原中东部地区的陆地逐渐显露,但由于积水较为严重,许多地方仍不宜居住。早期人口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及燕山南麓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随着海河水系趋于稳定,水利也出现在这一带,并逐步向东扩展。总体来看,几千年来海河平原水环境以衰退为大势,但对人类而言,中古以前的地表水量仍过多,涝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致到唐代,海河平原水环境恰好处于一个比较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阶段,加之社会稳定,经济状况良好,水利在此时最为兴盛。待北宋建立塘泺防线,开始出现水源不足,大规模的人工引水活动随之兴起。自1360年开始,海河平原气候趋于稳定,以干冷为主,学界称其为明清小冰期。这种稳定是相对而言,期间也出现几次回暖,且时长不一,最短10年左右,最长60年左右。温润气候容易带来充沛降雨,使得河道充盈。明清时期水利有两个小高峰期,一个是1531至1590年间,另一个是1725至1765年间。前者由于降水一度好转,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后者得益于朝廷在直隶建立的治水机制,面对涝灾采用“化害为利”的疏水方式,在充足经费的保障下,水利呈现短暂繁盛。但在超过三分之二的时期中,海河平原气候以干冷为主。由于降水减少,地表季节性河流增多,断流现象较为严重,较大的淀泊水域面积持续减小,部分小淀泊与湿地彻底消失。地下潜水层也因长期无法得到持续补给,泉脉开始出现微弱或淤塞现象。为了获得农业生产用水,晚近时期流行大规模植树活动,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涵养水源,企图改变日益衰退水环境。此外民国时期曾举行几次凿泉活动,试图重振水利,但均无多少成效。这种背景下,渠道灌溉在地域上减退至海河平原西部地区。19世纪初的气候和以往略有不同,降水较多,但气温偏冷,这种冷湿气候和通常的干冷、湿润状况恰好相反,表明了气候和水文关系的复杂性,上一次出现类似的气候可追溯至10至13世纪初。虽然降水充足,但海河平原水利却萎靡不振,低洼之处的积水多年无法排泄,年愈淤塞,形成恶性循环,表明了制约水利因素的多重性。缺少必要水利设施源于财政上的困窘,军费、黄河及运河花费了朝廷巨大的精力,加之工料物价上涨、银贵钱贱和河员腐败现象迭现,导致朝廷不得已采取消极的水利政策敷衍了事。明清时期漳水北路迁徙无定,滏水流域曲周以下县份形成“因势而导”的农作习俗,县际水案基本绝迹。自16世纪以来,滏水上游磁州、邯郸和永年因水利规模渐扩而争讼不断。磁州凭自然优势,在水案中得到官府支持,通过立碑、书写、传唱的方式对内外强化了他们对滏水的“实际所有权”。永年在水案结果中屡次败诉,被迫调整食粮种植结构,以适应逐渐滏水的短缺局面。水案在几百年中时空分布的转移,最终以牺牲永年的利益而渐息。另外,滏阳河流域闸内由于权益和责任的表达不甚明确,使得闸渠湮废后难以及时重建;在邢台县,形成了以“镰”为中心的使水制度,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一体化形式,保障了水利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稳定运行;而唐县广利渠在二百多年中的状况表明,水利的兴衰并不仅是人事问题,更多由生态恶化所导致。由于地下蓄水层受外界气候影响较小,水量流失缓慢,较之地面河流,能保持相对较长的稳定性,井灌得以兴起。在18世纪之前,井灌通常被视为救荒之备,但因凿井技术和经费问题而难以大范围推广。1920年华北大旱,以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和官方开始推行贷款凿井,随着西方工程技术的传入,相关技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井灌以个体农户为灌溉单位,生产成本相对来说较高,因此主要分布在海河平原三大棉区中,尤其是京汉线地带的西棉区。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机构曾对海河平原灌溉状况进行过详细调查,这些调查报告在抗战时期成为日本在河北沦陷区实施水利措施的重要参考。为满足对棉花的需求,日本利用华北棉花改进会等傀儡机构在西河棉区提倡凿井灌溉。由于棉花价格统制,同时食粮作物价格上涨,棉农无利可图而被迫改种高粱、玉米等作物维生,加之大型役畜的减少,汲取井水成为难题,最终使棉区灌溉井多数成为摆设。
张万寿[6](2013)在《影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舍饲养羊采纳行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农户微观经济主体追求最大经营效益的角度,以2007年和2011年分别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山中连川乡、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白银市靖远县乌兰镇红嘴村和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对765户农户进行的随机入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影响农户舍饲养羊采纳行为的相关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确定了关键性的影响变量,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微观理论支持。结论与建议如下:舍饲养羊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各地的推广实施分处初始、扩展、普及和成熟四个前后相续的不同阶段。妇女多而学龄前、学龄中儿童少的农户更愿意采纳舍饲养羊。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大量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寻找非农就业机会,妇女留守在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种人口结构总体看适合舍饲养羊的推广实行。产粮多的农户采用舍饲养羊的可能大,每年有大量马铃薯销售的农户接受舍饲养羊的可能小。改变不恰当的过度单一马铃薯耕作模式有助于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在舍饲圈养养殖业尚处于初始阶段的地区,农户从事包括紫花苜蓿在内的豆科饲草种植是其接受舍饲养羊的显着促进因素;在舍饲养羊处于扩展阶段的地区,随着羊群规模的扩大,饲料缺口逐渐拉大,由于紫花苜蓿在一年生长期内产生的地上生物量非常显着地低于玉米、小麦等谷类作物,因此此时单纯在更大规模上退耕种草并无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研究显示,这些地区紫花苜蓿种植与农户是否接受舍饲养羊间缺乏显着关联。改进耕作制度,提高作物单产,广泛实施粮食作物与豆科饲草的轮作间作,为紫花苜蓿种植开辟足够或更多的空间,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在保护退耕成果的基础上突破饲料瓶颈,普及舍饲养羊的重要环节。有较长养羊经历的农户更可能采用舍饲养羊,农技推广人员一般可以改善农户对待舍饲养羊的态度。制定适当的政策鼓励文化程度高的乡村年青人专心务农参与舍饲养羊、建立畅通的羊只市场渠道,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舍饲养羊的普及程度还可进一步提高。本文定量测算了调查区农户销售羊只和马铃薯这两种主要产品时搜寻交易信息的机会成本,结果显示羊只销售的信息交易成本远大于马铃薯,揭示信息交易成本是阻碍舍饲养羊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环境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两种产品不同的品质特性、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也与这一现象的发生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养殖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必要的生产规模,实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转变,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克服交易成本障碍,推动舍饲养羊更大发展的必要前提。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是保障舍饲养羊农户经济利益,实现本地生产生态双赢的较适宜的养殖户经济组织途径。
陈烨兴[7](2012)在《浙江省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小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在解决农村用电、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节能减排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小水电资源丰富,开发率接近国外水电发达国家水平,小水电发展已进入资源制约阶段,工作重点已从新建小型水电站转变为对老旧电站的更新改造。本文针对浙江省小型水电站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更新改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决策模型,用于对需要改造的老电站进行筛选;研究了小型水电站改造的适用技术,以有效推动和指导下一阶段全省水电站更新改造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对浙江省已改造小型水电站进行改造成效分析,指出电站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2)根据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和浙江省小型水电站特点,建立电站更新改造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底层指标进行赋分;(3)综合考虑安全、效益、技术、能力等要素,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构建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为有关部门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使改造工作做到科学决策,有序开展;(4)针对浙江省小型水电站特点,对现有的改造技术进行筛选,系统科学地提出不同类型电站、不同改造需求的更新改造适用技术,使改造工作满足综合利用要求且效益最大化。
游隆德[8](2011)在《松阳县生态茶产业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茶叶是松阳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目前全县农业产值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全县三分之一人口从事茶产业。松阳县位于浙西南山区,地处瓯江上游,地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1平方公里,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革命传统优良、发展潜力巨大的县。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都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松阳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交通便利,非常适宜兴办茶叶加工企业。本文在借鉴相关资料和实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松阳县茶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流通和茶乡旅游四个方面研究了松阳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要注重茶苗良种化、标准化、茶园生态化、产业规模化,同时,为提高茶园的经济收益,提出了封园技术和立体种植的增收方案;提出了龙头企业培育和加工作坊整治两种思路;为提高农产品的副加价值,提出了茶叶深加工的增收方案;通过介绍浙西南茶叶市场的建设和乡镇茶青交易市场的建设,对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举办的相关经验给予总结;研究了当前旅游市场前景,旅游产品的设计方面。结果表明:松阳县生态茶产业建设,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可以保持水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王琢[9](2011)在《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矿物开采占压和破坏了大量的土地,形成大面积的沉陷区,造成森林、土地的破坏和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将对所破坏和占用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开展矿区生态重建工作,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从而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因此对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阜新矿区废弃土地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了阜新矿区废弃土地的现状、恢复利用以及治理情况。综合比较当前几种主流的评价方法,结合前人对矿区废弃土地利用的经验和阜新矿区的具体特点,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择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权重,对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对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废弃土地恢复利用中还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惠银春[10](2010)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减少和消除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旨在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研究,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本文以历史和现实脉络,回顾了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演变以及浙江省农村扶贫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参考了国内外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经验,明晰了浙江省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的宏观环境。而且,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以浙江省开化县农村反贫困过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剖析样本,深入探究了浙江省农村反贫困问题中的微观环境,使主题研究更有深度和针对性。因此,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野来研究浙江省农村反贫困并提出政策建议,强调农村反贫困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具有及时必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世行贷款支持义县发展“抗旱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行贷款支持义县发展“抗旱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农业基础设施相关理念 |
2.1.1 农业基础设施概念 |
2.1.2 农业基础设施特征 |
2.2 农田水利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农田水利设施概念 |
2.2.2 农田水利设施特征 |
2.2.3 农田水利设施发展模式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项目管理理论 |
3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现状 |
3.1 阜新市自然概况 |
3.2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
3.2.1 阜新市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
3.2.2 阜新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情况 |
3.2.3 中央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情况 |
3.2.4 省级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情况 |
3.2.5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
3.3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现状 |
3.3.1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
3.3.2 人员机构配备 |
3.3.3 水利建设管理方式 |
3.4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1 轻管产权不明 |
3.4.2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3.4.3 专业管理人才缺失 |
3.4.4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
4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
4.1.1 集体管理模式 |
4.1.2 市场化管理模式 |
4.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模式借鉴 |
4.2.1 国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经验 |
4.2.2 国外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经验 |
4.2.3 国内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经验总结 |
4.3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模式的选择 |
4.3.1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模式选择 |
4.3.2 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 |
5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模式应用 |
5.1 乌龙坝镇农田水利项目概况 |
5.2 乌龙坝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模式 |
5.2.1 “民办公助”项目建设 |
5.2.2 重点项目建设 |
5.3 乌龙坝镇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 |
5.3.1 建立农户用水协会滴灌管理体系 |
5.3.2 引入集约化管理模式 |
5.3.3 采用分级管理方式 |
5.3.4 实施绩效管理办法 |
5.4 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问题的办法 |
5.4.1 整合资源实施科学化管理办法 |
5.4.2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财政资金投入 |
5.4.3 深化农田水利管理机制改革 |
5.4.4 借鉴国外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经验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演变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科学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耕地生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耕地生态研究进展 |
1.2.3 状态空间模型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1.3.5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耕地生态安全的理论分析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3.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4 基于耕地生态安全本质内涵视角的生态安全演变研究 |
4.1 耕地生态安全本质内涵 |
4.1.1 耕地生态安全是动态变化的平衡状态 |
4.1.2 耕地生态安全的本质特性是意识性 |
4.1.3 耕地生态安全的本质内涵 |
4.2 耕地生态安全平衡状态的影响因素 |
4.2.1 内因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作用 |
4.2.2 外因对耕地生态安全的影响作用 |
4.3 耕地生态安全演变 |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4 指标体系及指标解析 |
5.2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5.2.1 状态空间模型 |
5.2.2 理想状态值的确定 |
5.2.3 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标准及依据 |
5.3 具体评价过程 |
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5.4.1 评价结果 |
5.4.2 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耕地生态安全演变 |
6.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
2.1.2. 区域生态补偿 |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2.2.5. 交易费用理论 |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
2.2.7. 博弈理论 |
2.2.8. 契约理论 |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
2.4.3. 碳汇交易模式 |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
2.4.5. 生态认证模式 |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
3.1.3. 生态标记 |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
4.2.1. 生态购买模式 |
4.2.2. 协商谈判模式 |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5.2.1. 生态功能分区 |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国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贫困 |
第二节 收入与贫困研究 |
第三节 福利与贫困研究 |
第四节 财政支出减贫的政策措施 |
第三章 中国贫困基本情况及减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贫困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国贫困成因分析 |
第三节 西藏自治区贫困成因分析——一个典型贫困地区 |
第四节 减贫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四章 财政支出减贫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收入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福利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财政支出减贫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农村贫困与财政资源分配 |
第二节 收入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政支出减贫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农村贫困群体 |
第一节 财政支出减贫的福利效应测度 |
第二节 福利效应对减贫的利弊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政支出减贫的效果分析——以西藏为例 |
第一节 西藏自治区的贫困概况 |
第二节 西藏自治区财政减贫的主要举措 |
第三节 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
第二节 提高贫困群体的福利水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1 |
附表1: 回归结果 |
附表2: 2001年国家级贫困县名单 |
(5)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一) 海河平原 |
(二) 时限 |
三 研究综述 |
(一) 历代水利史研究 |
(二) 海河平原历史气候及水环境研究 |
(三) 海河平原水利史研究 |
四 资料和使用说明 |
五 研究架构安排 |
第一章 水环境的形成与早期水利 |
前言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海河水系与淀泊演变 |
一 海河水系雏形阶段 |
二 海河水系稳定阶段 |
三 海河平原淀泊演变 |
第二节 水利与水环境的变迁 |
一 战国:引漳十二渠 |
二 汉唐:水利鼎盛期 |
三 宋元:塘泺防线与屯田 |
小结 |
第二章 降水与治水:多雨期的水利 |
前言 |
第一节 波动的气候与水环境 |
一 明代气候:干冷与温湿交替 |
二 顺康时期:干冷气候与祈雨 |
三 雍乾时期:温润气候与降水 |
第二节 化害为利:治水系统的建立 |
一 明代:水利经费无序化 |
二 清代:治水经费与机构 |
三 水环境的治理 |
第三节 明清水利:地域及时间的集中化 |
一 明代渠道灌溉 |
二 清代渠道灌溉 |
小结 |
第三章 缺水与寻水:干旱期的水利 |
前言 |
第一节 水环境的衰退特征 |
一 地下泉水流量减弱 |
二 淀泊蓄水能力下降 |
三 旱涝无定及沿河土壤沙碛化 |
第二节 涵养水源:植树的水环境意义 |
一 树木的匮乏 |
二 植树与改善水环境 |
三 植树中的困难与失败 |
第三节 重疏泉眼:晚近时期的渠道灌溉 |
一 晚清灌溉面积萎缩 |
二 凿泉:寻找新水源 |
三 水利工程的修建与设想 |
四 民国渠道灌溉 |
小结 |
第四章 19世纪初的经费困境与水利政策 |
前言 |
第一节 气温、降水与水利 |
一 寒冷的气温 |
二 充沛降雨与祈晴 |
三 萎靡不振的水利 |
第二节 地方水利经费来源的嬗变 |
一 财政改革与经费来源的明确化 |
二 重陷无序化的地方水利经费 |
第三节 新水利政策的形成 |
一 消极经济因素 |
二 嘉道时期新的水利政策 |
小结 |
第五章 水案与用水制度:水环境的社会折射 |
前言 |
第一节 铸成水案:种植结构、水权归属与利益诉求 |
一 曲周以下:漳滏分流与“顺势利导”农作习俗 |
二 永邯之争:水利习俗的形成与纠纷初现 |
三 永磁之争:稻作生产习俗与滏水所有权 |
四 决定水案:利益诉求与现实结果 |
第二节 二次分配:闸内用水制度 |
一 破坏与重建:滏阳河流域的用水制度 |
二 镰:权利与义务的集中体现 |
三 用水制度的解体与广利渠衰落史 |
小结 |
第六章 井灌的兴起:地下水与农业灌溉 |
前言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井灌 |
一 作为救荒之备的井灌 |
二 凿井技术与汲水工具 |
三 井灌与经济作物 |
第二节 观念、技术与资金 |
一 井灌观念的兴起 |
二 凿井技术与汲水装置的进步 |
三 经费来源的明确化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井灌 |
一 官方的推动(1929-1936年) |
二 凿井数量和地域集中化 |
三 井灌的农业生产意义 |
小结 |
第七章 日本与棉花:抗战时期的井灌 |
第一节 早期满铁调查与棉区井灌状况 |
一 日本对棉花的需求 |
二 调查计划的形成 |
三 井灌状况及问题 |
第二节 井灌方案的形成与实施 |
一 抗战初期井灌推广方案的形成 |
二 华北棉产改进会 |
三 井灌实施经过 |
第三节 被破坏的井灌生产系统 |
一 抗战时期棉区推行井灌特点 |
二 战争对井灌的影响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影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舍饲养羊采纳行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高原地理特点和主要问题 |
1.1.1 黄土广布、沟壑纵横、地形破碎 |
1.1.2 冬寒夏热、降水不均、过渡性强 |
1.1.3 河沟众多,径流细小,水源缺乏 |
1.1.4 土地广阔,坡耕地多,林草稀少 |
1.2 黄土高原摆脱农业困局的出路 |
1.3 羊产业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重要地位 |
1.4 发展舍饲养羊,实施羊只圈养的必要性 |
1.5 舍饲养羊实施中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户舍饲养羊采纳决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简介 |
2.3 分析方法 |
2.4 实证模型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6.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实施舍饲养羊的可行性 |
2.6.2 人力资本 |
2.6.3 耕作制度 |
2.7 小结 |
第三章 农户羊只销售中信息交易成本测算 |
3.1 问题的由来 |
3.2 概念框架与交易成本测算 |
3.3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简介 |
3.4 实证模型 |
3.5 结果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舍饲养羊农户交易障碍的深层根源及破解途径分析 |
4.1 市场交易的风险、不确定性与农民对市场的不适应性 |
4.1.1 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
4.1.2 市场信息失真不畅 |
4.1.3 从众心理过度竞争 |
4.2 养羊业生产和产品的自然属性 |
4.2.1 生产过程的生物性 |
4.2.2 生产布局的分散性 |
4.2.3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
4.3 组织起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 |
4.4 羊产业经济组织组建的特殊要求 |
4.4.1 运作上的灵活性 |
4.4.2 形式上的多样性 |
4.4.3 以村社社区为基础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舍饲养羊适宜的组织模式分析 |
5.1 不同形式经济组织形成的产品自然属性基础 |
5.2 不同形式经济组织形成的交易技术结构基础 |
5.3 舍饲养羊产品交易技术结构对养羊农户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 |
5.4 养羊产品自然属性和交易技术结构对农民经济组织形式的影响 |
5.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舍饲养羊产业化经营的适宜组织模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浙江省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老电站更新改造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浙江省老电站更新改造成效分析 |
2.1 浙江省水能资源及开发概况 |
2.2 老电站更新改造实施情况 |
2.3 老电站更新改造效益分析 |
2.4 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
3.3 底层指标评分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决策模型 |
4.1 多目标决策模式 |
4.2 指标的重要性排序 |
4.3 权重计算 |
4.4 决策模型函数 |
4.5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适用技术研究 |
5.1 水工建筑物扩容改造适用技术 |
5.2 机电设备更新改造适用技术 |
5.3 箱式整装小水电站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8)松阳县生态茶产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茶产业的发展 |
1.1.1 国内外茶产业概况 |
1.1.2 松阳县茶产业概况 |
1.2 生态茶产业概念的提出及介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松阳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研究内容 |
2.1 松阳县茶业种植的生态化研究 |
2.1.1 茶苗良种化研究 |
2.1.2 茶叶标准化种植的研究 |
2.1.3. 茶园的增效措施 |
2.1.4 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
2.2 松阳县茶业加工的生态化研究 |
2.2.1 茶叶加工小作坊的整治 |
2.2.2 茶叶精深加工的发展 |
2.3 松阳县生态化茶产业的流通渠道建设研究 |
2.3.1 交易市场的建设 |
2.3.2 流通平台的搭建 |
2.4 松阳县生态茶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 |
2.4.1 松阳县茶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可行性 |
2.4.2 松阳县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2.4.3 松阳县茶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
2.4.4 松阳茶文化旅游区块划分 |
3 讨论 |
3.1 松阳县生态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松阳县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9)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综合评价基础理论 |
2.1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2.2 综合评价的原则 |
2.3 综合评价的过程 |
2.4 综合评价方法 |
2.4.1 综合评分法 |
2.4.2 Topsis 法 |
2.4.3 层次分析法 |
2.4.4 德尔菲法 |
2.4.5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4.6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4.7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现状与规划 |
3.1 阜新矿区概况 |
3.2 阜新矿区开采状况 |
3.3 阜新矿区采煤地表沉陷范围 |
3.3.1 阜新矿区采煤沉陷原因 |
3.3.2 阜新矿区采煤沉陷特征 |
3.3.3 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
3.3.4 阜新矿区采煤沉陷范围 |
3.4 阜新矿区煤矸石山 |
3.5 阜新矿区排土场 |
3.6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方法 |
3.6.1 沉陷区恢复利用方法 |
3.6.2 排土场恢复利用方法 |
3.6.3 采矿场恢复利用方法 |
3.6.4 矸石山恢复利用方法 |
3.7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规划 |
3.7.1 采煤沉陷区废弃地恢复利用规划 |
3.7.2 煤矸石治理 |
3.7.3 排土场恢复利用规划 |
3.7.4 采矿场恢复利用规划 |
3.8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的意义 |
3.9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现状 |
4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1 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
4.1.2 评价指标体系要素的确定 |
4.2 指标体系要素重要性的确定 |
4.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
4.4 “专家+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
4.4.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4.4.3 求解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 |
4.4.4 一致性检验 |
4.5 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
4.6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
4.6.1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取 |
4.6.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6.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分析 |
5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模糊综合评价 |
5.1 阜新矿区状况 |
5.2 模糊综合评判 |
5.2.1 建立评价因素集 |
5.2.2 因素评价等级的确定 |
5.2.3 收集评价信息 |
5.2.4 建立目标分配权重集 |
5.2.5 模糊综合评判 |
5.3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对策及建议 |
5.3.1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存在的问题 |
5.3.2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对策及措施 |
5.3.3 提高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率的对策 |
5.3.4 阜新矿区废弃土地恢复利用资金来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全国的背景视角 |
1.1.2 浙江省的背景视角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假设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设计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概念、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贫困 |
2.1.1 贫困的概念 |
2.1.2 贫困的指标 |
2.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2.1 公共服务 |
2.2.2 基本公共服务 |
2.2.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2.3 国内外反贫困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3.1 公平正义理论 |
2.3.2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3.3 公共产品理论 |
2.3.4 财政支出理论 |
2.4 国内外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综述 |
2.4.1 国外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现状 |
2.4.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现状 |
2.4.3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研究现状 |
2.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反贫困中的必要性 |
3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3.1 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演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提出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扶贫(1949—1978) |
3.1.2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扶贫(1979—1999) |
3.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扶贫(2000年—今) |
3.1.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提出 |
3.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3.2.1 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3.2.2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4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与实践 |
4.1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实践 |
4.1.1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政策 |
4.1.2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成就 |
4.1.3 浙江省农村贫困现状 |
4.1.4 浙江省农村贫困成因 |
4.2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措施 |
4.2.1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提出 |
4.2.2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 |
5 浙江省开化县农村反贫困的案例分析 |
5.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5.1.1 样本选取的目的和原则 |
5.1.2 样本选取的过程和内容 |
5.1.3 开化县概况 |
5.1.4 开化县"三农"现况 |
5.1.5 开化县农村反贫困成就 |
5.1.6 开化县农村贫困现状 |
5.2 研究样本的分析 |
5.2.1 开化县"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案例分析 |
5.2.2 开化县交通水利生态服务的案例分析 |
5.2.3 开化县农村金融服务的案例分析 |
5.2.4 开化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案例分析 |
5.2.5 开化县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案例分析 |
5.2.6 开化县城乡劳动力就业创业的案例分析 |
5.2.7 开化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服务的案例分析 |
5.3 研究样本的启示 |
5.3.1 开化县农村反贫困问题的整体分析 |
5.3.2 开化县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总结 |
6 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建议 |
6.1 国外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6.1.1 发达国家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6.1.2 发展中国家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 |
6.2 推进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建议 |
6.2.1 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
6.2.2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础设施 |
6.2.3 增加人力资本,培育人力资源 |
6.2.4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就业创业 |
6.2.5 完善土地流转,健全农村市场 |
6.2.6 增加金融信贷,降低农业成本 |
6.2.7 发展循环经济,维护生态平衡 |
6.2.8 加强社会救助,完善社会保障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世行贷款支持义县发展“抗旱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阜新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模式研究[D]. 朱砂.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生态安全演变及评价研究[D]. 刘庆芳.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3]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4]中国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研究[D]. 徐爱燕. 南京大学, 2016(01)
- [5]海河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研究(1360-1945)[D]. 潘明涛. 南开大学, 2014(07)
- [6]影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户舍饲养羊采纳行为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D]. 张万寿. 兰州大学, 2013(10)
- [7]浙江省小型水电站更新改造技术研究[D]. 陈烨兴. 浙江大学, 2012(07)
- [8]松阳县生态茶产业的发展研究[D]. 游隆德.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3)
- [9]阜新矿区废弃土地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 王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5)
- [10]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浙江省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浙江省开化县为例[D]. 惠银春. 浙江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