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ald Walsh,经济情报局经济事务主任,《经济学人》——世界充满变数

Gerald Walsh,经济情报局经济事务主任,《经济学人》——世界充满变数

一、英国《经济学家》经济情报机构经济事务主任杰拉尔德·沃尔什——世界到处充满变数(论文文献综述)

胡柳[1](2019)在《2010年以来的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辩论及其政策效应》文中研究指明

王卫兵[2](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指的是长期以来在党组织内部形成的且应该具备的关于廉洁的理论、作风、制度以及党员关于廉洁的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总和,归属于党内优秀政治文化,引领着整个社会的廉洁风尚。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社会价值文化,更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它是对全体党员的道德要求、价值规范和政治约束,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引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颁布实施,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对廉洁价值的高度重视,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廉洁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一直以来是古今中外所探讨的社会命题。古希腊哲学家将廉洁看作是一种“善德”或者“正义”的价值理念,赋予其理性意义。古罗马思想家们从分权制衡的角度来确保掌权者的廉洁品行,并从“性恶论”“自私论”的人性假设出发,逐渐开辟出一条依靠法律、制度、分权制衡来约束人们腐败行为的文化路径。中国传统廉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中蕴含着“以德养廉”、“以法促廉”、“勤政为民”、“崇俭戒贪”等丰富的廉洁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廉洁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基因”。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主要展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廉洁思想当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又一思想渊源。实现“正本清源”、“返本开新”,就是要以这两个源头为依据,不断挖掘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廉洁观念,以彰显传统廉洁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廉洁观的当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于两个理论源头和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不断开拓出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形成了一些新的廉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思想理论内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重拳出击,惩治腐败,取得了显着效果,勾画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框架。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取得了显着的发展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种种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开始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背弃了党的宗旨,逐渐沉浸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中不能自拔,一步一步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沦为党和国家的“蛀虫”和人民的公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因此,本文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以铲除腐败为导向,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为目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导论;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五、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七、结语。本文的导论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和国外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廉洁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等概念的理论内涵,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廉政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与社会文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三,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即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第四,阐释了中国共产廉洁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包括人民性、民族性和先进性。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本章首先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根据政党文化结构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分为“三层次”“两类型”。“三层次”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次、规范层次和精神层次,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经”。“两类型”指的是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文化,这是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纬”。经纬结合,构成了分析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基本轮廓。其次,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在党和国家治理中所发挥的功能,即教育引导、优化创新、批判矫正和调控维护。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状况。按照“经验总结-问题归纳-原因分析”的研究路径,本章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包括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重视制度在廉洁文化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其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失、宗旨意识淡薄、思想观念落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第三,按照思想观念、反腐制度、权力运行和经济利益的分析视角,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所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选取世界上具有典型特征的政党、国家和地区,从正反两反面总结了这些地方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揭示其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首先总结了中国国民党(反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及教训。其次阐释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香港地区(与中国大陆同属儒家文化圈)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分析了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正面典型)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围绕“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发展目标,从教育、制度、监督、利益四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方略。本章第一部分提出要加强党员廉洁教育。包括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丰富廉洁教育内容;创新廉洁教育方式;优化廉洁教育环境;实现廉洁教育的制度化。本章第二部分提出要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本章第三部分提出要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本章第四部分提出要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包括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打造“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况总结,归纳了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相关展望。

韩立娟[3](2017)在《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文中认为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中、日两国近代国家间外交的开端。本文将对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到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以及美国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日修好条规》签订至中日甲午战争前(1871—1894)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美国的“黑船”来访也给日本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了摆脱像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日本采取主动的态度,并向欧美列强“拜师学艺”,要以列强为蓝本,实现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首先遭殃的就是“紧邻之处”的台湾、琉球和朝鲜。而此时的清帝国却在半殖民地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外交处处被动,“夷务步步不得手”。在日本走上扩张道路之初,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所表现的是纵容和支持。19世纪70年代,美国先是在琉球问题上放任和偏袒日本,在日本侵略台湾的问题上更是乐观其成。直至80年代,日本入侵朝鲜之时,“美国政府对于日本的帮助已经不亚于一个同盟了”。美国在70、80年代对日本扩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华盛顿未来的远东政策。第二阶段:从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这一阶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900年日本伙同西方列强一道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日本又发动了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而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动表现出来的是持续配合。在这一阶段,美日关系是和睦的。至于中国,它只是被列强宰割的对象而已,要在美日之间起牵制作用是不大可能的。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由此确定了美国远东政策的基调。美国不再满足于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取杯羹”,而是确立了与英、俄、日都不相同的独立扩张政策。美国积极谋求在华权益,但却不主张在中国占领土地,而且还宣称要维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完整和独立。“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以及西奥多·罗斯福插手日俄冲突表明美国已经正式登上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竞技场。第三阶段:从日俄战争后至“九一八”事变前(1905-1931)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美国的初衷。东三省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并对美国关起门来。为了阻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日本开始联合昔日的对手俄国。1907年日俄协约签订,标志着美国扶日制俄政策的失败,日美矛盾取代日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主要矛盾。日俄战争后,英法等列强鉴于欧战在即,在亚洲采取暂时维持现状的政策,日本利用列强被迫“容让”的有利时机,加紧扩大侵华权益。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局震荡,日本又伺机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东部内蒙古地区。及至一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袁世凯政府,还是段祺瑞政府都试图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遗憾的是,美国各届政府都不想为了中国利益而去引起美日冲突。美日妥协的结果是1908年的《罗脱——高平协定》,以及1917年《兰辛—石井协定》。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出卖还是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同意将德国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美国对日本的退让趋势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建立的新均势使中国又回到由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第四阶段: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194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确立了联美抑日的外交路线,美国因而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日本决心以发动侵华战争来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并没有新的进展和变化。只有罗斯福上台后,于1933年对中国的棉麦贷款和1936年的中美白银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抗日本的考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国却以中立主义的形式继续对日本奉行妥协姑息的政策。直到1938年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以及随后日本宣布退出《九国公约》,美国的态度才开始改变,实施了相应的对华援助政策。如1939年2月达成的中美桐油借款。但是美国真正意识到中国在保卫美国全球利益中的重要性,是到日本开始南进和三国轴心成立之后,这时美国才开始公开地援助中国和制裁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美国长期奉行的对日姑息妥协政策彻底终结。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军民孤军奋战的局面。从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到与中国并肩作战的角色转换使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梳理1871——1945年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以及中国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段宇波[4](2016)在《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制度分析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了显着的位置。在政治学中,作为对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的反动,历史制度主义深刻的反映了西方政治的传统与现实。在对西方社会展现出强大的整合能力的同时,历史制度主义也对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最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有积极贡献。认真关注制度变迁命题,并深入思考其对政治过程的重塑作用,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制度变迁理论反映了政治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与政治现代化、民主转型理论一脉相承;从政治现实角度,制度变迁问题回应了要求制度向民主化、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诉求。具体而言,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发展历程的回顾,探析其制度变迁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通过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探究制度变迁分析的逻辑框架;第三,通过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方法建构的剖析,总结制度变迁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框架,如同一把打开政治世界的钥匙,关注了制度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认为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既是理论逻辑的持续积淀,也是历史过程的不断沉积。文章紧紧围绕制度变迁,关注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程、逻辑框架、主要动因、变迁方式、行动者作用和理念等问题,试图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和方法做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而言:绪论重点对研究背景和选题价值、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等进行阐述、分析和说明。第一章,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过程。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四次回归,即国家回归、行动者回归、理念回归和资本主义回归,涵盖了制度变迁分析的主要因素,反映了制度变迁理论热点的转移、交织、重叠和此消彼长。重点分析了四次回归蕴含的理论冲突以及制度变迁理论对本体论、研究主题、新制度主义流派、方法论的整合过程。第二章,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逻辑框架和方法构建。分析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分析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内涵;探讨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逻辑框架的基本要素;归纳了制度变迁分析的演进逻辑;对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方法构建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动态的、综合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制度变迁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结构、历史和制度体系相整合,理念、利益和制度相互作用形成“制度复合体”;在环境、行动者和制度互动,构建多重的、综合的制度逻辑框架。第三章,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的模式。分析比较了制度变迁逻辑框架所衍生出的四种制度变迁模式:路径依赖、断裂均衡、关键节点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相互交叠,不同要素组合共同解释制度稳定、持续和变迁等核心问题。从对制度规则“有”与“无”变化的截然分立,转变为制度规则变化强弱程度的密集分布,形成制度变迁模式的完整谱系。在方法论上超越了变迁与稳定二分法,拓展了制度变迁类型。这四种模式从多维度考察制度变迁,不同模式的边界正变得模糊,模式之间区别但相互借鉴,丰富和完善了制度变迁分析框架。第四章,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分析的动力理论。首先,分析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动力的理论来源,对比了多种流派的制度变迁动力来源;其次,结合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区分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动力的分类,对制度属性、行动者、环境变化引起的变迁进行了详细分解;第三,关注了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动力的分析框架,对动力主体、基础、机制、结构进行理论分析;最后,结合制度变迁的四种模式分析了制度变迁动力的选择。第五章,围绕理念在制度变迁分析中的作用,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分析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理念转向特别是历史制度主义和理念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历史制度主义对理念的整合;其次,探究了理念和制度的关系,分析了理念和制度之间复杂的关系模式;第三,厘清了理念在制度变迁分析中的作用,运用理念解释制度变迁;最后,分析了理念主导制度变迁及其背后的自由主义价值。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强调制度方法和历史方法相结合。运用逻辑方法,由简入繁,对政治世界的制度变迁现象进行逻辑规律的找寻;同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以质性研究为主,少量的案例比较分析为辅,在复杂而多重的关系中探究制度变迁的因果关系,在对制度的变迁分析中强调因果机制、诠释主义、中层理论、时间和空间的统一。重点运用了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历史制度主义理论有关制度变迁问题的发展做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做到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相结合。同时,对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采取跨学科分析的方法,以政治学学科取向为主,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与制度变迁相关的学科进行了超越和融合,多学科方法使得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和深入性。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可能的创新和贡献在于:对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概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整合性分析框架和概念杂乱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历史和制度变迁的逻辑双重维度出发,独创性的指出制度变迁是在特定的制度情境下,以利益、理念和制度形成的制度复合体为内核,强调行动者、制度和环境三者之间互动,在历史和结构约束下多重互动、不同的变迁动力重组,形成不同的变迁模式、最终推动制度动态变化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这种历史制度主义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有效的解释了结构与能动、物质与理念、变迁与稳定、时间和结构等多种本体论冲突和融合,解决了制度变迁的多样性和趋同性矛盾,并且为复杂的变迁动力重组过程提供了资源,还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断裂均衡、关键节点、渐进转型等变迁模式进行了拓展和丰富。本文主张不同的变量序列结构在不同环境中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变迁模式和制度格局,突出强调了行动者能动和理念交织对不同制度要素组合过程的影响。本文认为有效的宪政制度安排、民主宪政理念、合理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划分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和制约力量。最后,本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分析制度变迁的综合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提炼了制度变迁的方法论,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制度建设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上回应制度变迁的内外需求,有效的吸收基层制度实践创新并学习国际制度模式,为中国宏大的、综合性的制度矩阵变迁进程提供方法论支持。

赵丽梅[5](2015)在《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天花、黑死病、1918年纽约大流感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刻下了阴森森的恐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去这种自然爆发的形态以外,有些传染病的病毒如天花、霍乱也可以成为生物战剂,变成战争武器,即生物武器,其目的就是“蓄意疾病”,它对战后尤其是冷战后的美国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冷战的结束使新的因素不断被注入到国家安全问题中来,从而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和矛盾,由传染病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恐怖主义,对各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家安全受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的影响最为深远。“9.11”及之后的炭疽杆菌事件,将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由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安全、科技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生物恐怖所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发展轨迹。本文选取1992-2008年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作为研究题目,试图利用美国政府的公开文档、解密文档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探索从克林顿政府到乔治·W·布什政府这一时限内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的发展进程。从而揭示出由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巨大影响;作为双方构建的结果,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又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影响了美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制定。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拟达到四个研究目的:(1)通过对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阐述和分析,探求异同,揭示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2)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相互影响、相互构建过程;(3)通过考察美国政府内部各应急管理部门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主张,揭示出美国各政治势力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影响力;(4)通过对1992年至2008年美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研究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李泽生[6](2013)在《英国布莱尔政府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1997-2007):一种国家投射欧洲化研究视角》文中提出相对于一体化的其它领域,欧盟(欧共体)在安全与防务领域的合作既迟且缓,欧盟也因为力量上的不对称性常被诟病。但自1998年布莱尔联合希拉克发表《圣马洛宣言》以来,该领域似乎“时来运转”,成为了之后近10年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新的亮点。然而10年中英国的态度远非一成不变,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ESDP,Europea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伊拉克危机就是个例子。本文从国家投射欧洲化视角分析布莱尔执政时期英国发起和推动(或冷落)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原因,以及它对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建设的整体进程和具体内容的影响,并从中归纳本研究带给英欧关系以及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启示。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综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现有研究状况、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第二章是对本论题研究的准备,介绍了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的欧洲化,以及二战结束到布莱尔政府上台之前,英国在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建设方面的态度。欧洲化作为一体化进程中欧共体/欧盟行为体性日渐丰满在理论研究上的反映,聚焦欧共体/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互动,以及互动产生的影响。欧洲化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的特性,本文所关注的是后者即国家投射欧洲化的进程,它指的是成员国寻求把国家层面的规范、主张以及政策内容投射到欧盟层面,以影响欧盟层面的制度形成和治理实践的过程。二战结束后英国奉行“三环外交”,在欧洲合作上持“有限责任”立场,即提供支持,但不深度介入,冷战形成后安全上依靠美国,选择通过更广泛的跨大西洋框架提供集体防务;在欧洲大陆国家建设共同防务努力失败的背景下,北约确立了自己在欧洲防务制度中的至尊地位,而苏伊士危机暴露出英国追求世界大国目标时的力不从心,自此英国更专注通过北约借美国的力量保障欧洲的安全;1984年之后西欧相关国家重新激活西欧联盟,英国渐渐承认欧洲在安全上有自身需要的事实,并接受西欧联盟作为欧洲的安全平台,但是仍然拒绝欧盟直接染指防务问题。第三章分析了英国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上态度转变的背景原因,以及从《圣马洛宣言》发表到“9 · 11”恐怖袭击之间英国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发展上的态度和影响。冷战结束引起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欧盟一体化的加速增加了英国对欧盟在安全与防务领域发挥一定角色的期待,新工党上台执政后把这样的期待转化成了具体的政策主张。在具体发展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过程中,英国通过带头制定和贯彻“赫尔辛基纲要目标”,牵头了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能力发展,并成功地把“最小主义”主张欧洲化到了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盟军事委员会和欧盟军事参谋部等新的基础性制度当中,还通过促进解决第三国关系等推动了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北约之间制度关系的确立,从而把前者锚定为了后者的“小伙伴”。第四章分析了“9 · 11”之后美国政策发生变化、跨大西洋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英国对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9 · 11”之后,饱含单边主义的美国新外交政策“布什主义”迅速形成,并在伊拉克问题上导致了前所未有的跨大西洋危机。如此之下,英国对欧盟的角色期待和欧盟的角色可能之间有了冲突,结果英国选择追随美国,政策表现出了鲜明的大西洋主义和自由国际主义特征,欧盟(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遭遇了冷落。就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而言,英国安全与防务政策在这阶段无论是在阿富汗还是在伊拉克都出现了重新国家化的现象;英国与发起和推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老伙伴法国之间关系的恶化是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陷入停滞的原因也是表现;法德轴心的重新复活,则让英国再次面临边缘化的危险,纵然是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领域。第五章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英国重新重视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背景原因,以及英国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态度和影响。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跨大西洋关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英国欧洲化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大环境得到了基本的复原。而且“9 · 11”恐怖袭击凸显出的非对称性威胁的严肃性和欧盟的进一步扩大等继续增加了包括英国的成员国对欧盟在安全与防务政策领域的角色期待。在推动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战略文化方面,英国通过库珀的参与“得天独厚”地把自己的风格和偏好传入了《欧洲安全战略》文本;能力发展方面,英国仍然主导了“2010纲要目标”的制定和推进,但是其力推能力提升和限制制度发展之间的张力已经渐渐显示出来,欧盟战斗群和欧盟防务局就是例子;制度方面,除了主动提出、推动设立欧洲理事会主席职位之外,英国开始较为被动,但是通过积极介入,最终仍能把自己的“最小主义”和大西洋主义欧洲化入新的制度当中。第六章分析了布莱尔之后,布朗和卡梅伦政府关于作为布莱尔遗产的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态度,以及对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影响。布朗和卡梅伦政府对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没有布莱尔般的热情,但是两个政府发表的重要安全和防务文件表明,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发起时相比,英国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对欧盟的角色期待等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具体政策发展方面,英国人阿什利被任命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并协调了欧洲对外行动署的设立;联合政府对欧盟防务局的态度变得暧昧,这增加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美国在关于设立欧盟指挥部问题上态度的改变也将考验英国在该问题上的传统立场。《英法条约》虽然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英法合作培养出的互信等将有助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展。最后一部分作为结束语,在对英国欧洲化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结果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英国欧洲化成功的原因,以及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上的努力可能给英国和欧洲关系带来的影响,并简要归纳了欧洲化研究视角给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发展带来的启示。

周余祥[7](2013)在《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不仅处于美国历史上“咆哮的20年代”,而且是美国历史上所谓的“经济繁荣时期”。本文以劳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比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的劳资关系以及美国社会采取的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并对这一时期劳资关系的架构作出了评价,以此来汲取协调劳资关系的有益经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简略探讨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之前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工业化时代之前、工业化社会早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工业化社会早期美国劳资关系的状况和一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状况,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劳资关系相对平稳发展时期、劳资关系相对紧张和冲突时期以及劳资关系关系相对缓和到冲突和动荡的转化时期。第二章至第六章主要详细地分析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笔者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国家制度原则,遵循立法、行政和司法的顺序,贯穿于劳资关系的直接相对方资方和劳方的主线中,论述了美国国会采取了一系列相关劳资关系的立法活动,主要有《移民法》、《铁路劳工法》、《赔偿法》和《退休法》等,虽然协调农业劳资关系的《麦克纳里—豪根农业法案》未获通过,但总体上国会还是通过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法律,使得美国劳资各方有法可依,促使美国协调劳资关系的机制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论述了资方尤其是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协调劳资关系的措施,主要有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继续推进开放工厂运动、鼓励和刺激消费以及福利资本主义等,这既是资方与劳方进行博弈的表现,也是资方参与国家协调劳资关系机制的表现;论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积极地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主要有介入美国公共服务、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童工、女工等社会问题,积极开展劳工职业教育,尤其是劳工部积极地参与劳资关系的调解和仲裁,这充分体现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充分发挥了其在劳资关系中调停者和仲裁者的角色,这也间接地推翻了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自由放任”的传统印象;论述了劳方协调劳资关系的方式和方法,劳方除了罢工方式外,还通过政治道路、国会道路、与农民合作道路以及相对缓和方式来协调劳资关系,这使得劳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渠道多元化,从而促进了劳资关系的缓和,这一时期劳方内部也展开了协调劳资关系的不同方式和方法的斗争。虽然劳方的人口迅速地增长但是工会会员却急剧地减少,工会力量的衰落给国家各方介入劳资关系提供了契机;论述了美国塔夫脱法院进行了司法改革,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其保守主义思想,法院系统主要运用实体正当程序原则、禁令和黄狗合同等主要“武器”积极地介入劳资纠纷的案件,这充分发挥了法院在构建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中的“稳定器”作用,也说明美国协调劳资劳资关系机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的案例中,法院虽然站在资方的立场支持了许多有利于资方的典型判决,但也站在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立场支持了有利于劳方的判决,这说明在美国法院系统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保守势力对美国尝试性地探索协调劳资关系持谨慎态度,这也进一步说明法院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守护神”。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在美国各方协调劳资关系的过程之中和之后,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关系的演变,主要分为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和劳资关系的持续缓和。在美国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时期,劳资关系的紧张状态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劳资纠纷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但美国劳方与资方的实力对比中呈现出相对下降状态,资方呈上升趋势,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尝试性地干预了劳资关系,开启了国家关注劳资关系的一个新起点。在劳资关系持续缓和时期,美国逐步地完善了劳方、资方和国家(国会、政府和法院)建立的“三方协调机制”,协调劳资纠纷逐步地走上了法制化、机制化轨道。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构建的相对缓和均衡的劳资关系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却使美国社会达到了“社会均衡”状态。结语主要是展望了美国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势,解析了大众对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存有“自由放任”印象之因,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在美国劳资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政府;指出了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方、资方和国家最终构建了处理劳资纠纷的“安全阀机制”,并再次审视了在这一过程之中政府、资方、劳方、国会和法院各自承担的角色;指出了社会思潮、传统的宗教思想等对相对缓和均衡劳资关系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劳资关系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张现民[8](2013)在《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60年,非洲大陆先后有17个国家宣布独立,历史上被称为“非洲年”。是年底,肯尼迪当选为美国第35任总统。非洲国家掀起的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其变化之快,波及范围之广立即引起世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聚焦了战后两大超级大国美苏的目光。在当时冷战背景下,美苏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将非洲的独立运动纳入到各自的战略轨道上来,扩大自己在非洲的话语权、影响力和领导力,将对方排挤在非洲之外。肯尼迪上台后,他客观分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积极回应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需求,提出了针对“新非洲”的对非新政策,达到了既团结非洲、又遏制苏联,同时也有效蚕食了欧洲前殖民国家在非洲的势力范围。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要回顾肯尼迪执政前夕的美国对非政策,也就是对六十年代前的美国对非政策有一个宏观的梳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是美国漠视非洲大陆事务,而将非洲管理权依托于欧洲同盟国。这种分析不仅对肯尼迪执政前夕的美国对非政策有一个背景的了解,而且也可以看出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的变化。第二章,主要考察肯尼迪“非洲观”的形成,系统分析肯尼迪在担任参议院议员和参议院非洲事务委员会主席期间就非洲大陆以及非洲事务所发表的有关非洲的观点和基本认识,并就肯尼迪非洲观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总结和概括。肯尼迪是一位有思想见地、有活力以及个性较强的政治人物,其对外政策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烙印,研究肯尼迪执政前夕的非洲观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政策有重要意义,其对非思想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第三章,主要分析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洲政治诉求的回应。政治独立是非洲国家的第一需要。针对非洲国家民族独立的愿望,肯尼迪政府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在非洲的发展,容忍真正的、非洲部分国家所倡导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运动,并通过总统个人外交拉近与非洲领导人以及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要看到,肯尼迪政府所追求的拉拢非洲和团结非洲的思想是美国与苏联进行争夺的需要,遏制苏联是美国对非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选择了美苏在加纳、几内亚的争夺以及对非洲领空权的争夺这两个实例说明美苏在非的冷战。美国在非洲与苏联进行争夺的同时,也不希望与苏联国家在非洲出现争锋相对和剑拨弩张的程度,主要表现在限制军备竞赛在非洲扩张以及和平解决非洲内部危机问题等。第四章,主要研究肯尼迪执政时期美国对非洲发展需求的反应。非洲国家独立后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重大任务。针对这一形势,肯尼迪政府将美国的对非援助思想由以前的军事援助转移到发展援助,增加发展援助的数量,扩大发展援助在美国对外援助的份额。肯尼迪政府还通过对外援助制度化以及增加对非援助的辐射面来试图影响非洲的发展。由于非洲基础薄弱以及外部环境的因素,肯尼迪政府的对非援助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但对非援助却扮演了重要的政策工具。第五章,主要探讨肯尼迪政府对非洲国家独立后人才需求的满足,这也就是一项肯尼迪政府影响深远的政策决定——和平队的创建。本章对和平队的初创以及在非洲国家的初期活动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指出,和平队组织者和参与人都反对和平队的政策工具作用,但和平队队员在异国他乡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自然不自然的扮演了美国政策工具的角色,实现了工具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由于和平队是着眼于基层的民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关系的不足,有效的传播了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但和平队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仓促上阵和难以克服的文化差异的问题等。第六章,将肯尼迪的对非政策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以及美国对非政策的长时段进行评述。综合分析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对非洲大陆、对当时和未来美非关系以及对冷战局势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同时将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来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说,肯尼迪时期的对非政策是现代意义上美国对非政策的开始,它倡导形成的理解、尊重和重视非洲的精神不仅达到了美国的冷战需要,而且为未来美国对非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无论对美国的对非政策而言还是对非洲大陆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对非政策的新篇章,而这一时期,非洲国家也是从殖民奴役转到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不仅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对非政策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而且对于我国在复杂条件下,如何运作大国关系和发展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达[9](2013)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冷战后,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甚至出现数次危机,但之后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显着的规律。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逐渐确定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相比之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并依仗其实力掌握着中美关系变化的主动性。因此,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影响美国对华政策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到导致这一规律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其决策层是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的关键。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冷战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四任六届政府决策层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包括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s)和政治图式(political schema),从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层心理因素这一微观层次上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冷战后历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信念体系包括其主要成员(总统、副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副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主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驻华大使等)的成长历程、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政治思想和对华观点等,这是决策层制定对华政策的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采用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第二代认知结构理论——政治图式理论来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心理因素。图式是指“反映现实世界某些方面、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人们知识和设想并有助于理解和处理社会信息的一种心理框架或结构”。笔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是“美国战略目标”、“美国经济利益”、“美国安全利益”和“美国价值观”四位一体组合构成的心理框架结构(老布什政府是除“美国安全利益”之外的三位一体组合)。历任决策层根据自身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对大量的涉及中国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些信息以中美互动关系(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贸关系、台湾问题等)为核心,以国际局势的变化为基础(大国力量对比变化、大国关系和全球问题等),同时受到美国国内因素(外交决策机构、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等)和第三方因素(如美国的盟国、敌视国、国际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涉华信息首先以表征(representation)的形式存在于决策层的大脑中。表征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与决策层既有的对华政策的政治图式相互作用。美国决策层以其政治图式作为干预变量,对所得到的表征进行加工,使其所做出的任何对华政策都符合其既有的政治图式;如果在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与政治图式不符之处,决策层用其政治图式重新检验并修正该政策,直至最终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践。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冷战后美国四任六届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找到其异同点尤其是共性,从微观层次上认清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美政策。笔者发现,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均包括三个方面:美国战略目标(维护霸权)、美国经济利益(维护美国经济霸权、发展国内经济等)和美国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人权等),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增加了美国安全利益(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性问题等)的内容。相同点是“美国战略目标”在所有政治图式中都处于支配地位。其不同点是:随着国际局势和中美互动关系(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加之两党传统信念体系的不同,“美国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以及“美国安全利益”在维护其战略目标时的相对地位和优先次序有所调整,三者或四者由此形成以战略目标为支配地位的不同的关系组合。同时,历届政府决策层和国会中的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妥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修正了对华政策,表现在前三任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由上任之初的对立或竞争转向后期的接触与合作。奥巴马政府有意识地避免了前三任的这种政策失误,但其第一届对华政策的发展趋势有矫枉过正之势。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防止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挑战其世界领导地位,同时从未放弃向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历任决策层尤其是其中的强硬派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价值观普世性上存在认知偏差。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没有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意图,但有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世界主导性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霸权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的价值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很多国家与民族并不适用。美国决策层在这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战略互信,即“战略互疑”呈上升趋势。中国制定对美政策时,要把握美国对华政策实质,同时避免自己对美国的认知偏差。让美国相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要体现在中国对美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宣传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增进互信,从心理上矫正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在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上形成共识。笔者认为中美双方应从根本问题上、长远发展和当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处理好中美关系: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相互尊重;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强化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减少对双方不利的竞争和不必要的摩擦;当前应着重管控分歧,考虑和照顾对方的需求和关切,彼此妥协,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中国应和美国共同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积极推动与美国构建更加成熟的新型大国关系。

朱骅[10](2010)在《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文中指出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从传教史和文化交流史角度对这一运动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占传教士主体的女传教士的微观研究却很不足,屈指可数的研究仅局限于美国“妇女研究”领域。女传教士研究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差会正式记录的匮乏,这是女传教士在传教界遭受性别歧视的历史结果。由此,本课题从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观,探索女传教士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从女传教士的跨国书写切入相关的主题研究。在这一目的指引下,本课题选择了赛珍珠和何巴特这两位着述颇丰的女传教士作家,以她们的跨国写作为蓝本,力图揭示身处中美两种文化交汇的边疆带上的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边疆意识”。本课题在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域下展开研究,综合使用女性主义批评、东方主义批评和揭示中产阶级女性与帝国共谋关系的“天定齐家”理论,以此建立研究的基本学理框架。在文本解读方法上借鉴赛义德提出并证明行之有效的权威分析法,即“策略性定位”和“策略性建构”,尽可能全面展示女传教士在协调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和性别身份过程中产生的“边疆意识”。全文以女传教士的性别身份为中心,以性别身份与其它三个强势身份的协调与对抗为脉络,展开下述七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章探讨“天定齐家”与“天定使命”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历史语境。首先,分析“天定使命”话语内含的宗教激情与扩张主义指向,由此揭示新教来华传教的政治与宗教本质;其次,介绍特纳“边疆学说”的文化内涵;第三,探讨将女性束缚于居家空间的“纯正女性风范”话语和将女性送往海外的“天定使命”话语之间的逻辑矛盾,指出正是“家”与“国”概念在帝国主义思维中的可互换性,促成女传教士以“帝国的齐家者”身份奔赴海外,履行帝国进程中女性的“天定齐家”职责,同时又不挑战故国父权制的社会结构。第二章探讨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首先讨论“纯正女性风范”内含的虔诚、贞洁、温顺和齐家这几个主要参数在殖民语境中的变化,并以传记《流亡者》为蓝本,展示女传教士在华“帝国齐家”的文化策略;接着分析女传教士“双性同体”殖民身份的产生过程,仍然以凯丽的心路历程,分析不同女传教士对自然性属被帝国主义“异化”的态度;最后结合具体文本指出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有助于她们形成文化相对主义观念。第三章集中于何巴特特殊的跨界经历以及相关书写,探讨美国在华帝国事业的另一支——商业边疆,以及其中的两性空间分野,揭示个体拓疆者和国家意志之间欲拒还迎的复杂关系。首先揭示为商界“齐家”的“公司伴妻”们不得不附和帝国话语以证明自身在华“齐家”的合理性;接着分析美国商界男性在拓疆主体公司化后,个人主义边疆精神的凋零;最后分析男女两性在海外边疆中打破性别空间分野的可能性。第四章重点讨论女传教士与国家意志共谋的思想表现之一“恩扶主义”。首先,结合美国新教在华传教史,讨论赛珍珠和何巴特的跨国文本所不断倡导的,以基督教社会福音主义拯救中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其次,讨论二人设想的,以具有美国民主思想的留美学生走向群众,间接拯救中国的思想,最后讨论“恩扶主义”思想面对中国革命兴起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形态困境。第五章主要讨论国家身份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分析赛珍珠和何巴特如何以或隐喻或直白的方式,通过文本的审美建构,将中国边疆化为美国的海外领土。首先分析了《大地》的“西部边疆”隐喻和赛珍珠思想中内化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继而分析何巴特的《满洲札记》如何通过不断与美国的拓殖史互文,直白地将中国看成等待美国征服的边疆;最后,讨论中国被边疆化而产生的唯美主义暴虐和帝国主义的怀旧。第六章主要讨论女性身份在获取他者知识方面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对中国形象书写的影响。首先展示赛珍珠如何使用民族志写作手法重写中国形象,继而梳理赛珍珠为解构既有的华人刻板形象所做的学术努力,如中国小说译介和述评,最后补充指出像何巴特那样困守于“文化飞地”的美国女性,在创新“他者”形象方面的知识局限。第七章主要以赛珍珠为案例,研究女传教士回国后的身份定位。首先从后殖民理论视角展示赛珍珠如何利用白人种族身份的优势,以及公共言说空间华人知识分子的结构性空缺,确立自己的中国通权威身份,打破两性空间的藩篱;在此基础上,通过赛珍珠的非叙事类写作和社会活动,如建立“东西协会”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主持《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等,力图简要地勾勒出赛珍珠为种族平等、两性平等和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最后,归纳指出赛珍珠代言中国所无法摆脱的东方主义视域局限。以上七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显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既是地理实体,也是心理隐喻,她们的“边疆意识”产生于性别身份和强势的国家身份、宗教文化身份、种族身份间不断协调的过程,每一个女传教士都在性别与其它三种身份形成的张力场中为自己定位,努力在成就感与异化感之间寻求平衡。

二、英国《经济学家》经济情报机构经济事务主任杰拉尔德·沃尔什——世界到处充满变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经济学家》经济情报机构经济事务主任杰拉尔德·沃尔什——世界到处充满变数(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前沿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概念解析
    一、廉洁文化
    二、廉洁文化“发展”与“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廉洁文化观
    二、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观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本质属性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社会价值文化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鲜明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人民性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民族性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结构
    一、政党文化结构的理论分析
    二、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物质层
    三、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规范层
    四、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结构的精神层
    五、党员廉洁文化和党员干部廉洁文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功能
    一、教育引导功能
    二、优化创新功能
    三、批判矫正功能
    四、调控维护功能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状况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二、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
    三、正风肃纪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品质
    四、强调制度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五、明确党委和纪委在廉洁文化发展中的责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
    二、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迷失
    三、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
    四、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落后
    五、部分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落后观念消极影响
    二、反腐败制度不完善
    三、政治权力运行失调
    四、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第四章 中外廉洁文化建设比较借鉴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一、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表现
    二、中国国民党廉洁文化建设教训
第二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三节 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香港地区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四节 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丹麦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二、芬兰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三、瑞典廉洁文化建设经验
    四、最清廉国家廉洁文化建设启示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 强化廉洁教育
    一、加强廉洁教育主体建设
    二、推进廉洁教育客体建设
    三、丰富廉洁教育内容
    四、创新廉洁教育方式
    五、优化廉洁教育环境
    六、实现廉洁教育制度化
第二节 加强廉洁法规制度建设
    一、建立科学完备的反腐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二、构建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体系
    三、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
第三节 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
    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实行有力的执行机制
    三、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妥善处理党员干部正当权益与廉洁自律的关系
    一、完善党员干部财产公示公开制度
    二、健全党员干部合理利益保障与激励机制
    三、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3)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一) 有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史的研究
        (二) 有关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三) 有关1945年以前美日关系及中美日三边关系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对中日关系的早期介入(1871—1894)
    第一节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美国的反应
        一、美国对东亚的早期扩张
        二、美国对日本谋求与中国立约的启示
        三、《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美国的反应
    第二节 美国与日本“征台之役”
        一、美国人对台湾的早期关注
        二、李仙得及美使德朗对挑起日本“征台”的作用
        三、美英等国的“局外中立”
        四、李仙得与中日交涉
        五、美国官方对日本“征台”的态度
    第三节 日本吞并琉球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一、“球案”发生前欧美列强对琉球的企图
        二、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三、李鸿章邀格兰特调停“球案”
    第四节 日本侵略朝鲜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一、日本“征韩论”的提出
        二、“江华岛事件”与《日朝修好条规》的签订
        三、美国与朝鲜签订《1882年条约》
        四、各国争夺朝鲜的开始
        五、美国与在朝鲜的中日抗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持续配合(1894—1905)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偏袒和支持
        一、日本的战争准备和1894年夏中日在朝鲜的冲突
        二、美英各国在挑起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三、战争进程及美国的斡旋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列强的反应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一、《马关条约》后日俄在朝鲜的争夺
        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美国变为一个亚洲强国及美、日、英的结合
        四、海约翰的“门户开放”通牒及各国的反应
    第三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美日联合行动
        一、庚子事变之爆发及日本与列强出兵中国
        二、美国发表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
        三、日本借机扩大侵略的野心及美、英等国的反应
        四、《辛丑条约》签订及日本与列强分赃
    第四节 美国与日俄战争以及它们争夺中国东北的斗争
        一、美国资本扩张与沙俄企图独占中国东北的矛盾
        二、美英两国在日本准备进攻俄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罗斯福调停日俄战争与《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有限制约(1905—1931)
    第一节 日本对美国在中国东北经济扩张的排斥和抵制
        一、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巩固和扩张
        二、哈里曼投资中国东北铁路受挫
        三、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商业利益受损
        四、第一次日俄密约及美国远东外交的孤立
    第二节 东三省引进美资及清政府联美外交的失败
        一、司戴德来华与中国东北改制
        二、筹设东三省银行借资未果
        三、日本阻挠新法铁路修建
        四、唐绍仪访美及美日签订《罗脱—高平协定》
    第三节 “金元外交”与美日在中国东北的争夺
        一、美国“金元外交”的提出
        二、美国与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三、锦瑷铁路与诺克斯“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
        四、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及日俄的进一步勾结
        五、币制实业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第四节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及美国的态度
        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的“中立”与日本武装干涉的企图
        二、列强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三、日本干涉中国抉择共和制及美国的“共同行动”原则
        四、日本参加“善后”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五、美日在承认北京政府问题上的分歧
    第五节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及美国的对策
        一、中国联美限制战区的努力与日本侵占山东
        二、美国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反应
        三、美日与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府院之争”
        四、美日关于中国的《兰辛—石井协定》
        五、威尔逊、日本与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第六节 华盛顿会议: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初步遏制
        一、海军竞赛与裁军要求
        二、《五强海军条约》和《四强协定》
        三、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四、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日矛盾升级与中美联合抗日(1931—1945)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绥靖与限制
        一、日本侵华引起的国际危机及美国最初对事变的反应
        二、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声明
        三、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及日本的反应
        四、日本的《天羽声明》与美国的赫尔照会
        五、日本破坏中国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的订立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以后美国开始实施“援华抑日”政策
        一、“七七事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道义谴责与绥靖
        二、美国向“援华制日”政策的初步转变
        三、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援助
        四、美日谈判与摊牌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中美两国最终走上联合抗日道路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际反法西斯联合国家阵线的形成
        二、美国对华军事合作与援助
        三、美国对华贷款、租借援助与修约
        四、大国合作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五、美国远东战略的调整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本章小结
综论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评估及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
        一、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阶段性特征
        二、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研究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历史启示
        一、中国“以夷制夷”战略的得与失
        二、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三、必须高度重视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4)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差异及研究切入点
    三、论文基本架构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基本架构
        (二) 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思路
        (一)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二) 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历程
    1.1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第一波”
        1.1.1 国家回归
        1.1.2 行动者回归
    1.2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第二波”
        1.2.1 资本主义回归
        1.2.2 理念回归
    1.3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逻辑冲突
        1.3.1 四次回归的本体论的逻辑冲突
        1.3.2 制度变迁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冲突
        1.3.3 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的冲突
    1.4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发展的逻辑整合
        1.4.1 制度变迁分析本体论的整合
        1.4.2 制度变迁分析研究主题的整合
        1.4.3 制度变迁对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融合
        1.4.4 制度变迁分析中历史比较方法的整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分析的逻辑框架与方法建构
    2.1 制度变迁分析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内涵
        2.1.1 制度变迁分析的问题意识
        2.1.2 制度的概念内涵
        2.1.3 制度变迁的概念和内涵
    2.2 制度变迁逻辑框架的基本要素
        2.2.1 制度变迁的逻辑框架
        2.2.2 制度变迁的逻辑框架要素分析
    2.3 制度变迁分析的演进逻辑
        2.3.1 制度、行动者和环境的互动
        2.3.2 制度、理念和利益的整合
        2.3.3 制度对结构和能动的双向调节
        2.3.4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
    2.4 制度变迁分析的方法架构
        2.4.1 情境脉络分析和因果要素模式的结合
        2.4.2 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的整合
        2.4.3 制度变迁分析中的多变量的要素综合
        2.4.4 分析制度变迁的操作方法
    问题与展望
第三章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的模式
    3.1 制度变迁分析的断裂均衡模式
        3.1.1 断裂均衡理论的提出
        3.1.2 断裂均衡的解释机制
        3.1.3 断裂均衡模式解释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
        3.1.4 断裂均衡模式的制度变迁路径的拓展
    3.2 制度变迁分析的路径依赖模式
        3.2.1 路径依赖的兴起及其在比较政治学中的运用
        3.2.2 标准的路径依赖解释及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3.2.3 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分析模型
        3.2.4 作为制度变迁模式的路径依赖
        3.2.5 小结
    3.3 制度变迁分析的关键节点模式
        3.3.1 制度分析中的关键节点概念辨析
        3.3.2 关键节点理论的最新进展
        3.3.3 关键节点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3.3.4 几点启示
    3.4 制度变迁分析的渐进转型模式
        3.4.1 渐进转型变迁的辨析
        3.4.2 以“广义进化论”为本体论的渐进制度变迁争论
        3.4.3 渐进转型的变迁机制
        3.4.4 渐进转型的制度变迁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分析的动力理论
    4.1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动力的理论来源
        4.1.1 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的动力
        4.1.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动力
        4.1.3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动力
        4.1.4 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动力
    4.2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动力分类
        4.2.1 “制度复合体”引发的制度变迁
        4.2.2 环境变化引发的制度变迁
        4.2.3 行动者推动的制度变迁
    4.3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的动力框架
        4.3.1 制度变迁的动力基础
        4.3.2 制度变迁的动力主体
        4.3.3 制度变迁的动力结构
        4.3.4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4.4 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变迁模式的动力选择
        4.4.1 断裂均衡模式的动力
        4.4.2 路径依赖模式的动力
        4.4.3 关键节点模式的动力
        4.4.4 渐进转型模式的动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念和制度变迁
    5.1 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理念转向
        5.1.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念转向
        5.1.2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念转向
        5.1.3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念转向
        5.1.4 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的理念整合
    5.2 理念和制度的关系
        5.2.1 制度框架中的理念
        5.2.2 理念和制度的关系
        5.2.3 理念和制度关系的模式
        5.2.4 理念和制度的结合
    5.3 理念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3.1 理念和制度变迁的关系
        5.3.2 运用理念解释制度变迁的机制
        5.3.3 制度变迁中的有限、适度理念
        5.3.4 理念分析制度变迁受到的质疑和挑战
    5.4 理念变迁及其背后的自由主义价值本质
        5.4.1 撒切尔经济社会政策对英国犯罪问题的影响
        5.4.2 理念在美国社会保障发展中的作用
        5.4.3 理念变迁背后的自由主义价值本质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及其对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论文框架与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回顾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一、联邦保障局的成立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美国的生物战计划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的形成
    第二节 冷战结束前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一、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的成立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调整
        二、海外援助行动与美国海外国家利益的实现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特点
        二、麻疹的爆发与《儿童免疫计划》对美国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影响
        三、口蹄疫、疯牛病的爆发与《2001年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法》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面临的生物恐怖主义挑战
        二、《公共卫生威胁与紧急状态法》与应对生物恐怖主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
第三章 乔治·W·布什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第一节 西尼罗河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变化
        二、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公告—美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政策
        三、《灭蚊健康安全法》与CDC防范生物恐怖主义作用的加强
        四、《2002年公共卫生安全和恐怖主义防范、应对法》的出台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转向
        一、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二、战胜春天的恐惧——布什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四、SARS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五、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治化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三节 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转变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联邦大流感战略》与美国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四、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第四节 天花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剧变
        一、天花与生物恐怖主义袭击的关系
        二、美国政府对天花的监测与《21世纪生物防御战略》的出台
        三、《天花应急人员保护法》与天花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四、“黑暗的冬天”——由虚拟到现实的反生物恐怖主义演习
结语
    一、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法律依据
    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种类
    三、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英国布莱尔政府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1997-2007):一种国家投射欧洲化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捕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布莱尔政府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的研究
        二、关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欧洲化理论的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创新和论文结构
        一、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使用材料说明
第二章 研究视角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的欧洲化
        一、欧洲化的兴起背景
        二、欧洲化的分类
        三、国家投射欧洲化作为衍生概念和独立研究视角
        四、欧洲化定义和国家投射欧洲化的适用范围
        五、国家投射欧洲化分析框架
    第二节 从二战结束到布莱尔政府之前的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
        一、有限责任:194-1955
        二、北约至尊:1956-1984
        三、接受西欧联盟复活:1984-199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领导欧洲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起:从圣马洛到“9·11”恐怖袭击
    第一节 背景原因
        一、国际层面
        (一) 冷战后威胁性质的变化
        (二) 美国对外(特别是对欧)政策倾向的不明朗
        二、欧盟层面
        (一) 欧洲一体化的加速
        (二) 欧盟力量不对称的特点
        (三) 对成员国欧洲安全与防务问题思考的影响
        三、英国层面
        (一) 工党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传统态度
        (二) 工党在欧洲问题上态度的大转变
        (三) 新工党和布莱尔在欧洲问题上的立场
    第二节 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起
        一、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能力建设
        (一) 英国在能力建设方面的态度和立场
        (二) 英国和快速反应部队的建立
        (三) 英国和“赫尔辛基纲要目标”的制定
        (四) 英国和“赫尔辛基纲要目标”的落实
        二、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制度设置
        (一) 英国在制度设置方面的态度和立场
        (二) 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相关的现有制度
        (三) 英国和新制度的设置
        三、英国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大西洋同盟关系
        (一) 英国和西欧联盟
        (二) 英国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第三国关系
        (三) 英国和“柏林附加”安排的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离欧洲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新国家化:从“9·11”恐怖袭击到伊拉克战争
    第一节 背景原因
        一、国际层面
        (一) 布什政府内部不同的外交思想主张和“布什主义”的发展成形
        (二) 围绕伊拉克问题的跨大西洋危机
        二、英国层面
        (一) “9-11”后英国外交政策中的大西洋主义
        (二) “9-11”后英国外交政策中的自由国际主义
    第二节 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新国家化与英国面临边缘化
        一、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新国家化
        (一)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无为和遭遇冷落
        (二) 阿富汗战争中英国政策的重新国家化
        (三) 伊拉克危机中英国政策的重新国家化
        二、英国政策的变化与英法分歧、对决和欧洲的分裂
        (一) “9·11”之后两国渐多的分歧
        (二) 英法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对决和欧洲的分裂
        (三) 英、法与美国的关系和两国之间的分歧
        三、法德轴心的复活和英国面临边缘化
        (一) 法德合作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 两国关系的冷却
        (三) 法德关系的复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欧洲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发展:从伊拉克战争结束到布莱尔离职
    第一节 背景原因
        一、国际层面
        (一) 跨大西洋关系的恢复
        (二) “9·11”恐怖袭击对安全威胁性质变化认识的加强
        二、欧盟层面
        (一) 新一轮扩大
        (二)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实践
        三、英国层面
    第二节 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进一步发展
        一、英国和《欧洲安全战略》的形成
        (一) 各国在欧洲安全战略上的态度
        (二) 《欧洲安全战略》之前欧洲层面共同战略的发展情况
        (三) 英国对《欧洲安全战略》的具体影响
        二、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一) 英国和“2010纲要目标”的形成
        (二) 英国和“欧盟战斗群”
        (三) 英国和欧盟防务局
        三、英国和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一) 英国和理事会改革
        (二) 英国和灵活性
        (三) 英国和“规划单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继承和发展:布莱尔之后
    第一节 布莱尔政府之后英国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的态度
        一、布朗政府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的态度
        二、卡梅伦政府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的态度
    第二节 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新发展和《英法防务与安全合作条约》的影响
        一、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一些新发展和英国的态度
        二、《英法防务与安全合作条约》及其对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束语: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发展的“定速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之前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一节 工业化社会早期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二节 一战影响下的美国劳资关系
第二章 国会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立法
    第一节 外来劳工方面的相关立法——《移民法》
    第二节 国内产业劳工的相关立法
        一、《铁路劳工法》
        二、《麦克纳里—豪根农业法案》
    第三节 国内劳工补偿的相关立法
        一、《赔偿法》
        二、《退伍士兵补助法》
    第四节 影响劳资双方收入的相关立法
        一、相关《退休法》
        二、《税收法》
        三、《最低工资法》
第三章 企业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
    第一节 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第二节 继续推进开放工厂运动
    第三节 大力促进企业的繁荣发展
    第四节 鼓励和刺激消费
    第五节 实践福利资本主义
        一、提高工资和缩短工时
        二、建立津贴等奖金体系
        三、实施股票分享计划
        四、推进企业住房建设项目
        五、实施保险计划
        六、推进安全生产运动
        七、推进娱乐设施服务
第四章 政府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措施
    第一节 介入并协调美国公共服务
    第二节 引导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关注社会问题
    第四节 解决农业劳工问题
    第五节 维护工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第六节 重视劳工职业教育
    第七节 积极参与劳资调解和仲裁
第五章 劳方协调劳资关系的相关方式和方法
    第一节 劳工人口和工会会员情况
    第二节 劳方介入劳资关系的相关观点
    第三节 劳工斗争方式和方法
第六章 法院对于劳资关系法律条款的运用
    第一节 塔夫脱法院改革与劳资理念
    第二节 法院运用的主要“武器”及相关案例
        一、实体正当程序性原则及相关案例
        二、禁令及相关案例
        三、黄狗合同及相关案例
    第三节 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解析
        一、公平价格纠纷相关案件
        二、工资纠纷问题相关案件
        三、福利纠纷问题相关案件
        四、劳工赔偿纠纷相关案件
        五、雇主责任纠纷相关案件
第七章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从紧张到缓和
    第二节 美国劳资关系持续缓和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 1924年《移民法案》部分内容
    附录三 1928年卡尔文·柯立芝总统否决《麦克纳里—豪根法案》的理由
参考文献
    一、外文资料
        (一) 原始档案文献
        (二) 专着
        (三) 论文
    二、中文资料
        (一) 外文译着
        (二) 着作
        (三) 论文
后记

(8)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20世纪60年代前的美国对非政策
    第一节 美非关系的源起
        一、 奴隶贸易开启了美非之间的早期联系
        二、 殖民活动与美国在非利益边缘化
        三、 北非战场的开辟及战后殖民主义的继续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对非政策
        一、 依托于欧洲的美国对非政策
        二、 “双轨制”下的反独立政策
        三、 漠视非洲大陆,敷衍应对非洲事务
        四、 “中立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第二章 肯尼迪“非洲观”的初步形成(1951—1960)
    第一节 肯尼迪非洲观的内涵
        一、 对非洲重要性的再认识
        二、 民族主义不可抗拒,中立主义符合美国利益
        三、 第三世界成为决定冷战胜负的重要因素
        四、 国内民权运动是美非关系改善的内在动力
        五、 非洲大陆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美国的安定
    第二节 肯尼迪非洲观的形成过程
        一、 亚洲之行直接感受了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力量
        二、 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两难境地的弱化提供了对非政策的外部环境
        三、 阿尔及利亚演说第一次亮出了肯尼迪的对非政策
        四、 非洲事务委员会主席的经历丰富了肯尼迪的非洲观
        五、 总统竞选中的“非洲牌”及成功后的非洲反响
    第三节 执政前夕人事安排的非洲因素和赫鲁晓夫演说
        一、 执政前夕组织、人事安排的非洲因素
        二、 赫鲁晓夫演说及对非冷战色彩的加剧
第三章 美苏争夺与肯尼迪政府对非独立运动的支持—对非洲国家政治诉求的回应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在非与苏联的争夺
        一、 对加纳、几内亚的争夺
        二、 对非领空权的争夺
    第二节 冷战背景下肯尼迪政府在非对苏缓和政策
        一、 限制军备竞赛在非洲升级
        二、 和平解决非洲内部危机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对非政策中的灵活外交
        一、 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以阿尔及利亚独立为例
        二、 对中立主义和不结盟运动的容忍
        三、 尊重非洲统一,珍视双边外交
        四、 积极开展个人外交
第四章 从军事援助到发展援助的嬗变—对非洲国家发展愿望的守护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加强对非援助的背景
        一、 对非援助的客观要求
        二、 对非援助的主观诉愿
        三、 对非援助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援助的基本原则和举措
        一、 对外援助制度化和改组外援机构
        二、 加大援助力度,鼓励私人投资
        三、 注重发展援助,输出发展计划
        四、 重视示范,塑造样板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对非援助的基本概况和相关问题分析
        一、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援助的内容
        二、 “粮食换和平计划”
        三、 对外援助与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
    第四节 肯尼迪政府对非援助评析
        一、 肯尼迪政府对非援助的特点
        二、 美国对非援助没有达到理想目标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和平队的创建及其在非洲的初期活动—着眼民间和文化活动的公共外交
    第一节 和平队的创建
    第二节 和平队创建及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宗教文化
        二、 社会因素
        三、 政府推动
        四、 外需拉动
    第三节 和平队在非洲的初期活动——以埃塞俄比亚为例
        一、 憧憬与梦想:志愿者接受培训
        二、 责任与使命:异国他乡的志愿生活
        三、 困顿与再生:志愿服务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和平队的评价
        一、 促进非洲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 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三、 不足与展望
第六章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评析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的影响
        一、 给非洲大陆带来的影响
        二、 对当时和未来美非关系带来的影响
        三、 明晰了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
        四、 对当时冷战局势以及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的定位与思考
        一、 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是欧洲优先战略没有改变,而非洲战略提升的妥协产物
        三、 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相比,战略目标一致,路径和方法迥异
        四、 美欧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伴随肯尼迪政府对非政策的全过程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五、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认知结构分析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心理学中的认知分析法
        一、 国际政治中的研究层次问题
        二、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第二节 认知结构与外交决策的关系
        一、 外交决策的概念和模式
        二、 国际政治分析中的认知结构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一、 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
        二、 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认知结构
第二章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以压促变”与“接触防范”
    第一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务实保守主义
    第二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布什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为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在北京风波影响下维护中美经贸关系
    第三节 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制裁施压走向有限接触(1989.01-1993.01)
        一、 充满期待阶段(北京风波发生之前)
        二、 制裁施压而不孤立阶段(北京风波—1991 年)
        三、 接触防范阶段(1991 年—任期结束)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人权外交”与“全面接触”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保守自由主义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克林顿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谋求美国独霸全球的地位,对华在“人权”上施压,在经贸、安全领域合作与防范
    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人权外交到战略伙伴(1993.01-2001.01)
        一、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阶段:(任期开始-1996 年)
        二、 美国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触与遏制并存(1996 年-任期结束)
第四章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反恐防扩,借重中国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新保守主义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小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 为实现全球反恐的胜利,在经济与安全领域与中国合作,强调价值观目标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战略竞争到建设性合作和利益攸关方(2001.01-2009.01)
        一、 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9·11 事件前)
        二、 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合作者(9·11 事件—2005 年)
        三、 美国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2005 年—任期结束)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再平衡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实用自由主义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奥巴马第一任期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重振美国霸权,通过中美经济、安全合作与竞争发展美国、制衡中国,不放弃价值观目标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对华政策:合作与制衡(2009.01-2013.01)
        一、 与中国的合作的一面
        二、 加强制衡中国的一面
第六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认知结构的比较分析
        一、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信念体系比较分析
        二、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比较分析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与对华政策评析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
        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第七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
        二、 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应对之策:提倡并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一、 中国提倡“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及其涵义
        二、 积极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女传教士写作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女传教士"边疆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第四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第五节 课题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分析法的选用
第一章 "天定使命"与"天定齐家":美国来华女传教士的多重身份
    第一节 "天定使命"话语与美国新教的海外边疆开拓
        一、"天定使命"话语的扩张主义指向与"边疆学说"的形成
        二、"天定使命"话语的宗教激情与传教士在华的拓疆使命
    第二节 "天定齐家"话语与女传教士的拓疆者身份定位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传教士来华的逻辑关联
        二、"天定齐家":女传教士的"天定使命"
        三、"妇女工作为妇女":帝国边疆带中的女传教士
        四、性别化边疆意识与跨国写作
    第三节 赛珍珠与何巴特的生平创作简介
        一、赛珍珠:拓疆者女儿与永远的"边疆人"
        二、何巴特:传教边疆与商业边疆的跋涉者
第二章 美国在华传教边疆的女性空间
    第一节 "天定齐家"与帝国文化的共谋
        一、"纯正女性风范"与"女性空间"的产生
        二、"纯正女性风范"在中国语境中的参数变化
        三、女传教士在华齐家的内容与策略
        四、"帝国齐家者"凯丽:美国家庭的海外移植与维护
    第二节 女传教士的社会性属与自然性属
        一、双性同体:女传教士自然性属的帝国主义异化
        二、灵魂流亡者凯丽:自然性属对神性的质疑
    第三节 边疆的文化对话与女传教士的视域突破
        一、传教运动与贬抑的中国话语传统
        二、赛珍珠对基督教文化偏执的批评
        三、何巴特对宗教间求同互补的展望
第三章 美国在华商业边疆的两性空间分野
    第一节 公司伴妻的"天定齐家"空间
        一、《满洲札记》的安家之难
        二、《长沙城边》的齐家之累
        三、《南京城内》的弃家之痛
        四、《不羁之江》的守家之苦
    第二节 男性拓疆者的"天定使命"空间
        一、埃本:长江上萦回的个人主义哀歌
        二、斯蒂芬:拓疆主体公司化的牺牲品
    第三节 文化理念的两性视域共融
        一、"黄祸"隐喻中的两性话语共谋
        二、女性视域下文化互识的阶段推进
第四章 边疆意识中的恩扶主义中国话语
    第一节 "天定使命"与恩扶主义
        一、恩扶主义的话语内涵
        二、恩扶主体的双性同体视域
    第二节 社会福音救中国论
        一、《青年革命者》:为革命疗伤的救世"耶稣"
        二、《阳与阴》:启蒙中国的基督奉献精神
    第三节 留美学生救中国论
        一、中国的希望:走向群众的知识分子
        二、《分家》:成长小说的国家隐喻
        三、《同胞》:海归知识分子与战后重建
    第四节 中国革命与恩扶主义的话语困境
        一、改良思想与革命暴力的对立
        二、殖民者视域中的暴民革命
        三、《天真梦想者》:冷战视野中的中国革命史
第五章 国家身份与中国图景的边疆化呈现
    第一节 赛珍珠思想中的杰斐逊主义边疆观
        一、美国重农主义传统在赛珍珠跨国书写中的呈现
        二、《大地》的"农业中国"原型和"边疆"隐喻
    第二节 何巴特思想中拓疆精神的中国再现
        一、国家意志驱动的来华拓疆者
        二、《满洲札记》的西部边疆投影
    第三节 唯美化中国图景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一、美国文学传统中的异域情调化中国
        二、边疆化"农业中国"的唯美主义暴虐
        三、现代性危机与帝国主义的怀旧
第六章 女性身份与中国人形象的跨国呈现
    第一节 1930年代前美国文学呈现的中国人形象
        一、排华运动与"黄祸"语境中的华人形象
        二、华人形象刻板化的话语策略
    第二节 赛珍珠的田野经验与中国形象创新
        一、性别优势与"民族志"写作手法
        二、美国女性小说与中国家族演义的跨国融合
    第三节 反中国形象刻板化的学术努力:译介与评述中国文学
        一、《水浒传》的翻译与雄性中国形象传递
        二、《中国小说》对诗化中国形象的颠覆
        三、中国白话小说对赛珍珠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何巴特的伴妻局限与中国形象的互文性
        一、象征中国国民性的仆人性格
        二、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氤氲鸦片
        三、中国形象的互文性沿袭
第七章 女性身份与"回身"传教士的新边疆
    第一节 知识体系中的性别越界
        一、"中国通"身份的策略性定位
        二、"东西协会"的大众定位与文化交流
        三、《亚洲》杂志的区域研究
    第二节 女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一、两性空间分野的抨击者
        二、人权、种族平等与世界和平的扞卫者
    第三节 言说空间最大化与东方主义视域局限
        一、华人在美国知识体系中的"结构性空缺"
        二、"中国通"的东方主义局限
结论:实体边疆与隐喻边疆的两位一体
    一、基督教文化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二、国家身份与女性身份的张力
    三、种族身份和女性身份的张力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一:赛珍珠出版物
        长篇小说书目
        戏剧书目
        青少年读物书目
        翻译作品
        短篇小说集书目
        传记与自传书目
        评论合集书目
        期刊文章要目
    参考书目二:何巴特出版物
    参考书目三:英文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四:中文专着与编着
    参考书目五:中文译着
    参考书目六:中文期刊论文
后记

四、英国《经济学家》经济情报机构经济事务主任杰拉尔德·沃尔什——世界到处充满变数(论文参考文献)

  • [1]2010年以来的澳大利亚对华政策辩论及其政策效应[D]. 胡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研究[D]. 王卫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D]. 韩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4]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段宇波. 山西大学, 2016(05)
  • [5]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D]. 赵丽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6]英国布莱尔政府与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1997-2007):一种国家投射欧洲化研究视角[D]. 李泽生. 南京大学, 2013(01)
  • [7]卡尔文·柯立芝政府时期美国劳资关系研究[D]. 周余祥.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非政策研究[D]. 张现民.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2)
  • [9]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D]. 宋达.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10]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 ——论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的“边疆意识”[D]. 朱骅. 复旦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Gerald Walsh,经济情报局经济事务主任,《经济学人》——世界充满变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