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光[1](2021)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是一门涉及射频技术和光子学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其包括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微波工程、模拟与数字信号处理、光电融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及网络应用等多个方面。光载射频技术的研究初衷是在射频系统中引入强大的光子技术,从而消除电子瓶颈的同时带来诸多优点,如高速率、低损耗、大带宽、小尺寸、低功耗、轻重量、高集成度、优良稳定性、抗电磁干扰、频率响应平坦、易于混合集成等技术优势。因此,通过采用基于光子学的射频信号处理技术可实现以前在电域内很难甚至是无法完成的功能或任务。正是由于这种巨大优势,光载射频通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以来,在信号处理、民用通信、国防军事、航空航天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与光载射频通信(RoF)系统应用作为微波光子学两个重要的研究分支,近些年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并成为当前微波光子学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光载射频通信、光纤射频混合接入网络和微波光子雷达等民用和国防军事应用需求,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重点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和光载射频通信系统设计应用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一、提出了基于光串联单边带调制和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为了解决多制式射频信号收发和传输面临的需求及挑战,提出一种采用光串联单边带调制(OTSSBM)和光正交单边带频谱复用(OOSSBM)的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方案,并在接收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对多路相位调制码型信号的混叠信道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了在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多速率信号收发、调制解调与传输。(1)设计了相干RoF系统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频谱结构,并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接收端恢复了发射的2 Gbit/s和5 Gbit/s的BPSK码型信号,给出了信号发射前和接收后的时域波形图和眼图对比。搭建了光载射频信号发送、传输、接收和处理的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提出的不同类型及条件(单信道与双信道;OTSSBM与OOSSBM;40 km单模光纤传输与背靠背系统等)下的复用信号,经4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均满足误比特率(BER)低于10-9,品质因数达到6以上。(2)分析了采用OTSSBM和OOSSBM时,传输2 Gbit/s和5 Gbit/s的BPSK信号,在保持能量效率适中的前提下,两种复用方案各自分别的频谱效率达到了 4.2 bit/s/Hz和4.9 bit/s/Hz,综合利用OTSSBM和OOSSBM两种方案达到7.4 bit/s/Hz。在提高光单载波射频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的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辅助的相干检测进行信号解调与恢复,没有增加额外的混叠信道分离硬件或光电器件,简化了系统结构和复杂度。二、设计了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采用级联硅基微环谐振腔(MRR)结构,设计了具有波长选择性的高Q值、超窄带、可调谐的三通带光带通滤波器,并实现了基于MRR的光多载波产生的技术方案;设计了用于调制高速射频信号的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利用所设计的MRR滤波器和DE-MZM等硅基光电子器件,设计了一种发射多路多制式射频信号并提供多类型射频信号接入功能的光载射频信号集成发射机;利用硅基平面光波导设计了混合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并对所设计的集成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性能做了系统品质因数(Q-factor)和误码率(BER)的验证和测试。(1)利用上下分插型(或称作“上传下载型”)硅基MRR设计了超窄带可调谐光带通滤波器,所设计的单微环谐振滤波器中心波长为1552.52nm,3dB带宽为0.04nm,FSR为10nm,并拥有陡峭的滤波窗口上升沿和下降沿,利用热光效应可调谐滤波通带。通过将三个硅基单微环级联,形成具有波长选择性和可重构性的三通带可调谐窄带光带通滤波器。三个通带的中心波长分别为1550.7 nm,1551 nm和1551.3 nm,其平坦度良好,通道间隔FSR达到10 nm,吸收损耗低于3 dB/cm,每个微环谐振滤波器的精细度Finesse为250,Qtotal达到38750,级联多频带微环谐振滤波器产生多载波光源,其尺寸在毫米级。(2)设计了高速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E-MZM),其带宽达到30 GHz,对于BPSK信号的数据速率接近10 Gbit/s。以三个频带作为光载波分别调制不同频段和类型的射频信号,以BPSK调制码型发射则每路信号达到10 Gbit/s的数据速率。设计了亚微米尺寸硅基波导可调谐光衰减器(VOA),并分析了其特性。设计了双平行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其被用于构成I/Q调制器。将有三个频带的微环谐振滤波器和三个硅基调制器串联后再并联,构成了在三个光载波上调制,同时加载多路不同类型宽带信号(如WiFi,WiMAX等射频信号,或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任意组合)的光载射频通信集成发射机,整个芯片尺寸为7.8 mm2的毫米量级。(3)为了解决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对于数字相干接收机在集成度、功耗、工作稳定性、灵敏度、响应度波动、相位误差方面的进一步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硅基平面光波导的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并测试了所设计的集成相干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和参数指标。在1520 nm~1620 nm宽波长范围内,相位漂移在±1°,保证了相应端口良好的相位正交性。当温度在-5℃~80℃时,响应度幅度波动在±0.25 dB;相邻光电探测器端口之间的响应度偏差在0.4 dB之内。测试了对于112 Gbit/s PDM-QPSK调制码型信号的接收性能,得到了偏振正交方向X信道和Y信道上清晰且易于判决的星座图,以及品质因数(Q值)和信号光功率(光信噪比)的近似线性对应关系。三、设计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方案为了在一个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中实现多项功能,并提高系统集成度及降低成本,对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三种核心技术——移相、滤波和倍频进行了综合方案设计。(1)基于双偏振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DPMZM),设计了具有倍频功能的宽带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不仅对射频信号进行2-6倍频调控,且在光域实现了 360°相位控制。仿真验证了其相移范围和倍频效果,相移量与相位调控参量接近线性关系,多倍频与相位控制这两种处理同时进行。分析了消光比的变化、90°混合器的幅度和相位不平衡性对相位漂移、幅度抖动及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借助MZM的单边带(SSB)调制(用于加载射频信号)和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光学非线性效应(慢光效应和相干布居振荡),设计了一种滤波通带(中心波长)和3 dB带宽均可调谐的射频光子滤波器,该滤波器中心波长在15 GHz-20 GHz的频率范围内调节,并具有超过15 GHz的自由频谱范围(FSR),中心波长不同,其FSR不同,最低的FSR亦超过15 GHz。调节SOA的注入电流,实现了其频带和3 dB带宽可调,在SOA驱动电流为420 mA左右时,FSR=15.44 GHz,滤波器通带的3 dB带宽BW3dB=2.45 MHz,品质因数Q-factor>6300(对于单通带滤波器,Q-factor=Finesse=FSR/BW3dB≈6302),滤波器带外抑制比达到41 dB。(3)采用偏振分束器、偏振耦合器与两个SOA构成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结构(SOA-MZI),设计了宽带射频光子移相器,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相移的动态范围达到360°、调控精度达到0.1°、相移带宽接近30 GHz,相位变化量与SOA驱动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依照相移精度对相移量进行连续调节。这些特性均优于传统方案。此外也对所设计的射频光子移相器非线性失真原因做了初步分析。上述三个创新点不仅提升了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多模态应用,丰富了光载射频信号发射和接入服务的多样性,还提高了系统集成度,降低功耗、减小器件尺寸,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射频信号的相位在光域进行连续精确调控,同时进行倍频和滤波等处理,增强了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系统的综合功能。本论文针对基于光载射频通信的超宽带无线接入网络、微波光子雷达、光控相控阵、电子对抗系统以及其它需要高性能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领域开展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龙颖[2](2020)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互式多媒体、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等新业务的兴起,全球互联网流量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日益剧增,从而对宽带接入系统发展提出了大容量和低延迟要求。考虑到在提升宽带光接入系统带宽容量的同时,要确保接入信号收发及传输性能尽可能不下降,因此在宽带接入系统中对若干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方式和传输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合实际应用十分必要;此外,采用改进后的新型调制格式形成的宽带接入信号不仅能提升系统频带利用率,还能优化相关光电子器件配置,因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对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宽带光接入系统(包括光纤接入系统、自由空间光(FSO)接入系统和光纤承载射频(RoF)接入系统)的应用特性;然后,研究了若干新型调制格式(包括双二进制(DB)、脉冲幅度调制(PAM)、正交幅度调制(QAM)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调制解调原理;最后,对上述新型调制格式做了相应改进并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对接入信号的收发及传输性能展开了仿真或实验研究。本文提出并证明了一种使用低通滤波器的双二进制下行链路接入系统方案,成功实现了20km单模光纤的传输过程;提出并研究了一种10Gb/s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方案,分析比较了采用三种传输方式(背靠背、50km SMF和50km SMF+100m FSO信道)传输时的系统收发和信号传输特性;研究了应用不同放大方案(前置放大、混合放大以及后置放大)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对不同放大方案下DP-DB信号的接收眼图进行对比,并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比较了接收信号的差异;设计并证明了基于8-PAM光信号的光纤接入系统方案,进行了8-PAM信号的产生和传输实验,实验结果表明,8-PAM信号不仅能有效提升接入信号的频带利用率,而且当接收信号误码率为10-3时,其接收机灵敏度值为-16.5dBm;给出并证明了一种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新方案,成功在42km单模光纤上传输了不同子载波数的5Gb/s 32QAM-OFDM下行链路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具有128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比64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的频谱效率更高,且其峰均比值和计算复杂度也比256个子载波的32QAM-OFDM信号低,更适合作为实际应用的接入信号。
陆洋[3](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刘叶[4](2019)在《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经过近十年交通技术与应用的飞跃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获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引领世界高铁技术发展潮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以下简称高速飞行列车)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可实现磁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内以低机械磨擦、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全天候以超过1000km/h的超高速运行。高速飞行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无线通信系统的支撑和保障。在真空管道中,高速飞行列车运行速度高达1000km/h~4000km/h,因此对车地之间的通信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本文结合国内外车地通信的研究现状及高速飞行列车运行的特点,分析了高速飞行列车运行场景下车地无线通信面临的新挑战,例如严重的多普勒频移,管道内部无线覆盖困难,金属波导效应以及极端频繁的越区切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在无线通信行业理论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通信技术,通过对特殊车地通信的设计以及系统的优化,解决极其频繁的越区切换以及无线覆盖问题,实现高速飞行列车车地超高速移动宽带接入。本文主要针对高速飞行列车无线通信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管道内无线覆盖困难和频繁越区切换展开研究。首先,针对管道内无线覆盖问题,本文初步设计了一种基于漏泄波导的无线接入方案。方案中,本文采用了具有法向辐射特征的漏泄波导的覆盖方式,管道内漏泄电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漏泄电磁波在管道横截面内呈柱面波辐射,沿管道纵向的场分布近似不变,从电波传播机理上可有效抑制多普勒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磁透镜的漏波直接覆盖方案,通过改变电磁介质的厚度,直接控制漏泄波导向列车辐射的波束的相位变化,将柱面波转化成平面波,实现车厢内部全面均匀的无线覆盖。针对极其频繁的越区切换问题,本文采用基于RoF网络架构的移动小区解决方案。由于高速飞行列车穿越每段漏泄波导的时间极短,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预测的切换时间预留机制。该机制中,首先通过车地同步预测算法预测列车未来时刻的运行位置,然后在设定的预留时间内提前预判光接入切换的执行时刻,到达该时刻后,地面基站中心做好光层切换和漏泄波导射频功能激活等工作,保证小区移动的顺利完成。仿真结果显示,车地同步预测算法对高速飞行列车位置的预测结果较为精准,触发校正次数较少,为高速飞行列车在超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程小东[5](2018)在《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家庭组网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网络速度和效率的需求。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家庭、办公等主要的通信技术。但是受到居住建筑的影响,家庭网络用户在信号交换过程中通信质量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家庭通信信号质量,采用家庭宽带无线接入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传输速度。本文主要分析了Wi MAX技术、Clearwire明线技术、Mc Will技术三种常见的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巩小雪[6](2017)在《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层出不穷,推动了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这无疑给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对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宽带接入网需要为用户同时提供高速的有线接入和灵活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运营商希望利用现有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基础设施构建无线回程网络,使无线和有线业务共享相同的光缆资源,以降低网络投资成本和运营支出,提高全网资源利用率。此外,正交频分复用PON(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PON,OFDM-PON)具有频谱效率高、资源分配灵活以及可为不同类型业务提供透明的传输通道等优势,为各种异质技术的融合接入提供了宝贵契机。因此,利用OFDM-PON统一承载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使得光纤-无线(Fiber-Wireless,FiWi)接入网备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面向未来的FiWi接入网不仅需要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高速接入,而且需要满足不同类型业务差异化的服务需求,这给FiWi接入网从物理层传输到网络层资源调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已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物理层传输优化机制,但相关研究大多关注点到点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对多点到点的上行传输研究不足,且无法满足不同等级用户的传输质量要求。尤其地,随着传输速率的进一步提升,色度色散引起的信号功率衰落将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的色散补偿方法成本高昂或实现复杂,且不能针对不同子信道的传输需求进行灵活有差别的补偿。此外,先前的资源分配研究大多考虑提高服务质量,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有待探索。同时,智慧城市、移动云计算等应用的推广促进了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但针对上述特定应用场景的虚拟网络嵌入(Virtual Network Embedding,VNE)机制却鲜有涉及。可见,FiWi接入网传输优化和资源调度机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较多关键问题有待解决。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别从物理层传输性能优化机制、高效灵活的色散补偿方法、面向绿色节能和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以及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VNE机制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多个新颖的研究思路与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可概述如下:(1)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首先,研究了基于OFDM的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ntensity Modulation and Direct Detection,IMDD)PON系统的功率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传递函数的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功率分配方案,本文所提方案在保证系统传输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其次,针对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高和不同等级用户传输质量要求很难保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通过对每个带的调制格式和功率进行灵活分配,满足了不同用户传输质量需求。最后,考虑到IMDD 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受到子载波混频干扰和光拍频干扰严重,提出了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OFDM-PON上行传输系统,改善了系统的传输性能。(2)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IMDD PON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不同数字正交滤波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优参数设计。其次,针对数字正交滤波IMDD PON系统受到色度色散引起的信道衰落问题,提出了利用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效应进行色散补偿。为了验证SPM效应的有效性,推导了同时考虑到光纤的色度色散和SPM效应的理论传输模型。基于以上理论分析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探索了系统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和各子信道最大可实现传输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受到色度色散影响较为严重的信道,SPM可以提高其2倍的信号传输容量,自适应信道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其45%的信号传输容量。(3)FiWi接入网中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首先,针对FiWi接入网生存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虚拟子载波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以最小化维护批次且保证可接受的调度周期为目标,构建问题模型,理论分析该问题的可行解条件和下界值,设计新颖的虚拟子载波调度启发式算法来解决该问题。所提启发式算法得到的分支光纤维护批次可以达到理论推导的界值。其次,针对FiWi接入网能耗问题,提出了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构建了虚拟子载波迁移的能耗模型,进行了问题描述和上界值分析,设计了基于灵活调制格式的节能型调度周期和虚拟子载波联合分配算法,最大化系统节省的能耗。本文设计算法性能好于基准算法,且其节能效果与上界值精确匹配。(4)FiWi接入网中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首先,为了支持移动云计算服务定向广告的应用,本文引入集成光纤城域接入网和泛在无线接入的FiWi架构,研究了该架构下位置推荐感知的VNE问题。提出了独立兴趣点和兴趣点轨迹推荐方案。为了最小化光路建立的能耗开销,进一步提出了位置推荐感知的启发式VNE算法。与基准方案相比,本文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38%的能耗同时提高20%的收益,且所提启发式方案的收益非常接近问题的上界值。其次,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高度依赖FiWi接入网,本文研究了 FiWi接入网中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VNE问题。以最小化无线节点发射功率为目标,提出了图裁剪算法嵌入更多的虚拟网络到底层无线网状网中。对于无法嵌入到前端无线网状网的虚拟网络,利用后端PON进行协作处理,同时保证后端带宽资源消耗最小。与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总发射功率、提高VNE效率,以及降低后端带宽资源消耗。为了验证和评估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的性能,文中利用VPI、MATLAB以及C++等仿真软件搭建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和方案在改善系统传输性能、提高光纤维护效率、节省功率消耗、增加网络收益和减少带宽消耗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文的研究成果为FiWi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常伟伟[7](2016)在《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文中提出无线城市的建设可以带来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建设无线城市的目的就是可以实现划定区域随时随地的无线宽带服务。本文在大量资料查阅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建设。首先分析可能应用于无线城市建设的有关技术的优缺点,找出最适合扬州实情的无线宽带技术,然后分析无线网络建成以后可以应用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讨论,并通过海内外已经初具规模的无线城市锁采用技术和开展应用的调研,趋利避弊,借鉴外地建设应用中的成功经验,避免建设应用不足之处在扬州重演。通过对扬州一期25平方公里的网络建设的技术采用、工程方案和应用开展情况的详细分析,归纳出扬州无线城市大规模建设所采用技术和建设方案以及运营模式。主要运用技术是Wi-Fi和Mesh技术相结合来组网,使用3G和4G信号作为网络盲区的补充。通过政府引导运营商建设并给运营商建设资金补助和最初三年运维资金补助的方式来建设,分多期逐步建设完善无线宽带网络,为各类行业应用提供保障。
汤家盛[8](2015)在《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文中认为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现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的产品的出现,传统有线网络由于自身的端口的制约,很难满足这些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因此提供一个具有移动性、便捷性、经济性的家庭宽带网络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家庭宽带接入技术,结合工程实践,经过调研、规划、设计、实施,完成了大黄中心村的无线网络覆盖。文中先提出了三种住宅小区WLAN技术方案:小区覆盖合路、楼顶架设AP、楼道架设AP。分析比较三种方案的覆盖效果、工程量和投资费用,最终选取WLAN信号源合路传统的2G小区覆盖布线系统。由于2G小区覆盖天线安装位置往往受到现场情况影响,天线的安装位置往往不是很理想,从而造成WLAN覆盖效果的不理想。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研究中引入无线中继器设备,放大WLAN信号,优化WLAN覆盖效果。将现如今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融合在一起,,很好地解决了大黄中心村小区内的无线网络覆盖的难题,而且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建设的时间。小区覆盖合路模式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建成后,进行了有无无线中继器设备的无线信号测试,验证了无线中继器设备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大黄中心村的宽带接入问题,为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在成熟小区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王雪萌[9](2015)在《多介质传输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电网是近几年电网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配用电网位于电网的末端,承载了大量基础和新型的配用电业务,实现这些配用电业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即实现配网自动化是配用电网建设的关键,也是建设智能电网所不可忽视的环节。配网自动化要实现信息传输和交互控制需要依靠配用电通信网,因此对配用电通信网的研究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配用电业务的需求和实际的场景分析,开展了多介质传输通信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以解决原有配用电通信网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本文对配用电通信网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归纳,通过详细比较现有配用电通信技术的各项属性和性能,论述了原有配用电通信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进一步挑选出满足配用电通信网性能要求、构建多介质传输通信系统的最优介质;对配用电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结合优选出的通信技术设计了满足其业务需求的配用电通信网的分层组网结构,并对配用电业务进行了详细的流量带宽预测;通过对不同配网场景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多介质传输通信建模,并将这些模式加以简化和重构,设计构建一个适用于各种配网需求场景的综合通用模式,体现配用电通信网各个层级和各种通信介质的融合化;结合以上研究基础,根据现实的配网自动化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介质传输通信系统应用方案设计,对系统方案的组网、功能实现、带宽流量、安全保障以及建设成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论述,全面论证了多介质传输通信系统作用于配网自动化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的研究为电网企业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实现配网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指向性。
郑杰[10](2014)在《异构无线网络中资源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多种无线技术飞速发展,异构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未来无线网络发展的趋势。资源管理对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和协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首先面临的是选择接入控制方式的问题,选择单个网络接入(单接入)还是选择多个网络同时接入(多接入)。不同的接入控制方式将对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和资源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由于接入控制方式的不同,对应的业务分配算法也会造成很大的不同,这些问题都是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将围绕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中的接入控制与业务分配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以接入控制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对比不同接入控制方式对异构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继而研究多接入方式下的业务分配算法,最后对异构蜂窝网络中基于干扰协调的负载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无线网络的干扰管理与容量研究”(61231008),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智能的动态网络资源管理模型与控制机制研究”(2009CB320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2057),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852)和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B08038)的共同资助下,本文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的资源管理中的接入控制方式和业务分配算法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干扰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选择接入控制方式的问题,分析了三种接入控制方式,网络选择、分集多种无线接入和并行多种无线接入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性能的影响,其中网络选择指选择速率最大的单个网络接入;聚合(分集)多种无线接入指复制相同的数据流分配到不同的网络中传输;并行(复用)多种无线接入指将数据流分成多个不同的数据子流,通过不同的网络进行传输。首先,考虑了异构无线网络中多址协议和服务速率的不同,采用完全共享的机制对无线局域网络建模和采用均享的机制对蜂窝网络建模,分别得到两个网络的服务速率,然后将三种接入控制方式嵌入到马尔科夫模型中,建立马氏链,得到三种接入控制方式下系统的阻塞概率和平均时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多址接入协议和不同的服务速率下,并行多种无线接入相比其他两种接入控制方式可以获得更小的系统平均时延。2、基于概率分流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中多接入业务分配的算法。首先,从队列的观点出发将异构无线网络看作多个队列耦合和并行的系统,得到单个网络的平均时延,进而从概率分流的角度推导了异构无线网络系统的平均时延,然后以系统的平均时延最小化为目标,以网络的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问题。为了验证我们提出模型的有效性,采用蜂窝网络和WLAN网络组成的异构无线网络场景,并用启发式的搜索算法求解最优的分流概率,得到系统最小的平均时延。最后用马尔科夫过程建模提出的算法,并与网络选择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网络选择算法,概率分流算法不仅降低了系统的阻塞概率,而且减小了系统的平均时延。3、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针对端到端的并行多接入传输,研究了时延最小的并行多接入业务分配问题。首先考虑了不同网络的可利用传输速率和网络时延的不同对业务分流的影响,分析了业务分流经过不同网络的传输时延,然后建立了以时延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利用贝克曼变化思想证明了最优的业务分配问题存在门限值,根据业务分配门限选择传输网络的集合,并进行业务分流获得最小的传输时延,最后提出了一种联合网络选择和业务分配的并行多接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重负载情况下,与已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的算法不仅获得最大的吞吐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业务的传输时延。4、在宏蜂窝和微微蜂窝组成的异构蜂窝网络中,研究了基于增强型小区间干扰协调(eICIC)的联合上下行的负载分配问题。为了提高几乎空白子帧(ABS)的利用率,首先提出了在eICIC的ABS子帧中配置宏蜂窝用户的上行传输,简称为UM-ABS,接着考虑了上下行的非对称信道,对于单个用户的上下行可以接入不同的基站。然后联合UM-ABS和上下行非对称信道,将宏蜂窝与微微蜂窝时域资源分配和上下行的非对称接入问题建模为优化问题,提出了松弛-取整的多项式近似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算法,所提的算法显着改善了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的速率。
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光载射频通信的发展动态及技术优势 |
1.2.1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与光载射频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1.2.3 光载射频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 |
1.2.4 射频光子信号处理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光载射频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 |
2.1 RoF系统中光载射频信号的产生 |
2.1.1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器 |
2.1.2 双光源外差混频技术 |
2.2 光电上变频和下变频技术 |
2.2.1 MZM实现上变频 |
2.2.2 EAM实现上变频 |
2.2.3 光电下变频技术 |
2.3 射频信号的光域调制与解调技术 |
2.3.1 光载射频信号的直接调制技术 |
2.3.2 光载射频信号的外调制技术 |
2.3.3 光载射频信号的包络检波解调 |
2.4 光载射频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失真原因及分析 |
2.4.1 谐波失真问题研究 |
2.4.2 RoF系统光纤链路中的传输色散 |
2.4.3 RoF链路中的噪声产生原因及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3.1 基于串联单边带调制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1.1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方案设计 |
3.1.2 光载射频信号串联单边带调制的数学模型与理论推导 |
3.2 基于光正交单边带复用的光载射频信号产生 |
3.2.1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方案设计 |
3.2.2 光载射频信号正交单边带复用的理论推导与分析 |
3.3 多信道高谱效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
3.3.1 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
3.3.2 多模态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实验平台的建立 |
3.3.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光载射频通信相干接收与信号解调恢复 |
3.3.4 多信道高谱效光载射频通信系统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硅基光电子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收发机 |
4.1 高Q值超窄带的光带通滤波器设计 |
4.1.1 基于硅基单微环的波长选择性光带通滤波器 |
4.1.2 基于串联多微环的可调谐超窄带光带通滤波器 |
4.2 基于硅基滤波器和硅基调制器的集成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 |
4.2.1 硅基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2 硅基集成多信道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设计与实现 |
4.2.3 硅基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集成发射机的相干光载射频通信系统 |
4.3.1 集成相干光载射频信号发射机的实现 |
4.3.2 光载射频通信系统性能验证及结果分析 |
4.4 光载射频通信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设计 |
4.4.1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的方案设计 |
4.4.2 集成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的设计结构 |
4.4.3 数字相干光接收机前端模块的性能参数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DP-DPMZM和SOA-MZI的光载射频信号处理技术 |
5.1 基于DP-DPMZM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与倍频方案 |
5.1.1 基于DP-DPMZM倍频相移方案的机理分析与数学模型 |
5.1.2 倍频功能的数值仿真与验证分析 |
5.1.3 移相功能的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
5.1.4 基于DP-DPMZM的倍频移相系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的设计方案 |
5.2.1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模块设计 |
5.2.2 基于MZM和SOA的射频光子滤波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2.3 射频光子滤波器的应用分析 |
5.3 基于SOA-MZI结构的光载射频信号移相器设计 |
5.3.1 光载射频信号移相的机理特点及典型设计方案分析 |
5.3.2 基于SOA-MZI结构的射频光子移相器设计方案 |
5.3.3 基于SOA-MZI的光载射频移相器仿真验证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
6.3 未来展望 |
附录 |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2)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宽带光接入系统 |
1.2.2 新型调制格式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2 新型调制解调在宽带光接入系统中的应用特性 |
2.1 宽带光接入系统技术研究 |
2.1.1 光纤接入技术 |
2.1.2 自由空间光接入技术 |
2.1.3 光纤承载射频接入技术 |
2.2 新型调制解调技术 |
2.2.1 双二进制调制与解调 |
2.2.2 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3 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 |
2.2.4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与解调 |
2.3 小结 |
3 双二进制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3.1 双二进制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2 DP-DB光纤融合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3 不同光放大方案的DP-DB FSO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4 PAM及OFDM接入系统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 |
4.1 PAM信号及OFDM信号概述 |
4.2 8PAM光纤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3 32QAM-OFDM-PON接入系统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清单 |
攻读学位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情况 |
其他 |
致谢 |
(3)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
2.2 ADSL接入技术 |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
2.2.2 ADSL接入方式 |
2.2.3 ADSL调制原理 |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3 光纤接入技术 |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
2.3.3 EPON接入技术 |
2.3.4 GPON接入技术 |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4 HFC接入技术 |
2.4.1 CATV网络简介 |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2.6 无线接入技术 |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
3.2.1 OLT部署 |
3.2.2 ONT/ONU部署 |
3.2.3 ODN部署 |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4.1.2 接入层OLT |
4.1.3 BRAS设备 |
4.1.4 网管系统 |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
4.1.6 设备面板 |
4.1.7 光猫 |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
4.2.2 工程施工方案 |
4.2.3 分布施工方法 |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有主流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技术 |
1.2.2 军用数据信息链对移动性的支持 |
1.3 论文各章节安排 |
2 高速飞行列车无线通信系统 |
2.1 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
2.1.1 安全类数据 |
2.1.2 非安全类数据 |
2.2 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特点 |
2.3 无线接入及频繁切换 |
2.3.1 无线接入系统研究现状 |
2.3.2 切换技术研究现状 |
2.4 本章总结 |
3 基于漏波透镜的无线接入架构 |
3.1 面向高速飞行列车的无线接入系统 |
3.1.1 漏泄波导覆盖 |
3.1.2 基于漏泄波导的接入方式 |
3.2 基于电磁透镜的漏波覆盖 |
3.2.1 漏波透镜系统模型 |
3.2.2 透镜介质单元与相移的关系 |
3.2.3 透镜设计 |
3.3 本章总结 |
4 基于位置预测的切换时间预留机制 |
4.1 基于RoF的移动小区 |
4.2 切换时间预留机制 |
4.2.1 切换时间预留 |
4.2.2 地面中心基站光层切换 |
4.3 位置预测算法分析 |
4.3.1 实际运行数据 |
4.3.2 灰色预测GM(1,1)模型 |
4.4 切换预留仿真 |
4.5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1.1 Wi MAX技术 |
1.2 Clearwire明线技术 |
1.3 Mc Will技术 |
2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发展 |
2.1 Wi-Fi无线网络 |
2.2 UWB技术 |
3 常用的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
3.1 单一无线路由器组建家庭网络 |
3.2 器中继组建家庭无线网络 |
4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目前的问题 |
4.1 频谱问题 |
4.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标准问题 |
4.3 用户数量问题 |
5 结束语 |
(6)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FiWi接入网研究背景 |
1.2 FiWi接入网研究动态和挑战 |
1.2.1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2 基于数字滤波的FiWi接入网传输机制研究 |
1.2.3 资源分配与调度机制研究 |
1.2.4 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1.2.5 面临的挑战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5 课题来源 |
第2章 基于OFDM的FiWi接入网中传输优化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功率优化机制研究 |
2.2.1 OFDM基本原理 |
2.2.2 基于DML的IMDD OFDM-PON传输模型 |
2.2.3 问题定义 |
2.2.4 算法描述 |
2.2.5 复杂度分析 |
2.2.6 仿真和分析 |
2.3 基于DFT扩展的多带IMDD OFDM-PON系统 |
2.3.1 多带DFT扩展IMDD OFDM-PON系统模型 |
2.3.2 复杂度分析 |
2.3.3 系统搭建 |
2.3.4 仿真和分析 |
2.4 基于LDPC编码的上行IMDD OFDM-PON系统 |
2.4.1 干扰模型理论分析 |
2.4.2 上行传输系统设计 |
2.4.3 系统搭建 |
2.4.4 仿真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数字正交滤波的FiWi接入网中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系统性能研究 |
3.2.1 数字正交滤波的基本原理 |
3.2.2 软件可重构数字正交滤波PON工作原理 |
3.2.3 仿真和分析 |
3.3 利用自相位调制的数字正交滤波PON色散补偿机制研究 |
3.3.1 自相位调制使能的色散补偿理论模型 |
3.3.2 系统设计 |
3.3.3 仿真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iWi接入网面向绿色节能与生存性的子载波调度机制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基于VS调度的先应式分支光纤维护效率优化机制 |
4.2.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2.2 问题描述与分析 |
4.2.3 GDFLB启发式算法 |
4.2.4 仿真和分析 |
4.3 基于联合资源调度的节能机制 |
4.3.1 系统模型和符号定义 |
4.3.2 灵活OFDMA-PON系统平台 |
4.3.3 功耗模型 |
4.3.4 问题描述和界值分析 |
4.3.5 启发式算法 |
4.3.6 仿真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位置推荐感知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2.1 设计框架 |
5.2.2 网络模型 |
5.2.3 问题定义与界值分析 |
5.2.4 启发式算法 |
5.2.5 仿真与分析 |
5.3 支持协作边缘计算的FiWi接入网虚拟网络嵌入机制 |
5.3.1 网络模型 |
5.3.2 问题定义与分析 |
5.3.3 启发式算法 |
5.3.4 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项目研究背景 |
1.1.2 项目研究意义 |
1.2 无线城市进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无线城市概括 |
2.1 无线城市的定义 |
2.2 主流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2.2.1 WLAN |
2.2.2 WiMAX |
2.2.3 3G |
2.2.4 4G 技术 |
2.3 线城市组网技术比较 |
2.4 无线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3 Wi-Fi和Mesh技术分析 |
3.1 Wi-Fi和Mesh技术简要概括 |
3.2 Mesh网络标准 |
3.2.1 Mesh IEEE802.11标准 |
3.2.2 Mesh IEEE802.15标准 |
3.2.3 IEEE802.16Mesh标准 |
3.2.4 IEEE802.20Mesh标准 |
3.3 Mesh网络构造 |
3.3.1 无线网络构造 |
3.3.2 无线Mesh网络的构造 |
3.3.3 无线Mesh网络特征介绍 |
3.4 Mesh网络关键技术 |
3.4.1 Mesh网络的影响要素 |
3.4.2 Mesh网络专有路由协议 |
3.4.3 Mesh网络的多模方式 |
3.4.4 MIMO和OFDM技术在Mesh组网中的应用 |
4 扬州无线城市建设 |
4.1 无线扬州建设方案 |
4.1.1 一期和总建设目标 |
4.1.2 组网方案 |
4.1.3 网络一期建设 |
4.2 无线接入设计方案 |
4.2.1 IEEE 802.11系列技术标准 |
4.2.2 频率使用及规划原则 |
4.2.3 技术指标要求 |
4.2.4 设计原则及指标 |
4.2.5 室内环境下的AP部署 |
4.2.6 室外Mesh的规划 |
4.2.7 用户的热点容量 |
4.2.8 干扰和噪音 |
4.3 漫游切换 |
4.3.1 子网间客户端移动性 |
4.3.2 漫游切换 |
4.4 网络各部分负载分担 |
4.4.1 无线控制模块的负载分担 |
4.4.2 无线AP的负载分担 |
4.4.3 MAC分割 |
4.4.4 无线网络可靠性 |
4.4.5 端到端的业务保证 |
4.5 网络安全 |
4.5.1 无线网络安全构架 |
4.5.2 物理层防护 |
4.5.3 链路层安全 |
4.5.4 上层网络安全 |
4.5.5 全面的无线安全网络 |
5 无线扬州项目系统功能测试及效益分析 |
5.1 统功能测试 |
5.1.1 漫游切换功能验证 |
5.1.2 AP负载均衡和接入用户数压力测试 |
5.1.3 RF(无线射频)管理功能验证 |
5.1.4 无线终端定位、故障点定位和入侵检测功能验证 |
5.1.5 安全性方面功能验证 |
5.1.6 限速功能验证 |
5.1.7 QOS功能验证 |
5.1.8 网络容量验证 |
5.2 无线城市应用项目 |
5.2.1 无线办公系统 |
5.2.2 城市管理视频立案 |
5.2.3 城市应急联动指挥 |
5.2.4 环保现场无线监控 |
5.2.5 城市信息发布平台 |
5.2.6 停车位管理 |
5.2.7 公交实时无线监控 |
5.2.8 智能无线导游 |
5.3 城市投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分析 |
5.3.2 社会效益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2.2 WLAN相关技术 |
2.2.1 WLAN协议标准 |
2.2.2 WiFi技术在无线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
2.2.3 常规WLAN网络设计基本原则及指标 |
2.2.4 业务模型 |
2.2.5 无线通信的常用覆盖手段 |
2.3 常用无线局域网设备简介 |
2.3.1 无线网卡简介 |
2.3.2 无线路由器 |
2.3.3 无线局域网相关设备介绍 |
2.4 WLAN合路组网方式 |
2.4.1 支路合路 |
2.4.2 主干合路 |
2.4.3 多AP合路 |
2.5 WLAN系统模式及认证方式究 |
2.5.1 WLAN系统模式 |
2.5.2 WLAN认证方式 |
2.5.3 无线接入的安全性问题 |
2.5.4 网管设置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WIFI技术的家庭无线宽带接入方案设计 |
3.1 方案设计原则 |
3.2 家庭宽带接入设计 |
3.2.1 有线接入技术的弊端 |
3.2.2 采用WLAN技术的设计原理 |
3.2.3 投资分析 |
3.2.4 合路建设的优势 |
3.2.5 无线中继器 |
3.3 本章小结 |
4 大黄中心村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2 设备选型及相关性能指标 |
4.3 工程方案 |
4.3.1 方案设计 |
4.3.2 费用估算 |
4.3.3 容量预测 |
4.3.4 建设模式 |
4.4 工程测试及结论 |
4.5 无线中继器方案 |
4.5.1 无线中继器方案测试 |
4.5.2 测试目的 |
4.5.3 测试内容 |
4.5.4 测试数据 |
4.5.5 中继器测试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今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9)多介质传输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配网自动化与通信支撑体系概述 |
1.2 课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性能要求和主要技术分析 |
2.1 配网自动化通信支撑体系的性能要求 |
2.2 多介质传输接入部分典型技术介绍 |
2.2.1 光纤通信技术 |
2.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2.2.3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
2.2.4 无线传感网通信技术 |
2.2.5 公网移动通信技术 |
2.3 各种通信技术的分析比较及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配网自动化业务需求及带宽流量预测 |
3.1 配网自动化业务需求及多介质传输组网结构设计 |
3.1.1 配网自动化业务需求 |
3.1.2 以配网自动化业务需求为依据的多介质传输组网结构设计 |
3.2 配网自动化业务流量带宽预测 |
3.2.1 配电业务流量带宽预测 |
3.2.2 用电业务流量带宽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不同配网自动化场景需求的多介质传输模式研究 |
4.1 适合部署光纤场景下的配电传输模式 |
4.2 适合部署宽带无线场景下的配电传输模式 |
4.3 配电设备盲区场景下的配电传输模式 |
4.4 无线技术融合实现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传输模式 |
4.5 配网自动化多介质传输综合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配网自动化多介质传输模式的应用方案设计 |
5.1 以EPON接入技术为主的多介质传输应用方案 |
5.1.1 场景分析 |
5.1.2 系统组网设计方案 |
5.1.3 系统配置和多介质融合传输方案 |
5.1.4 系统流量带宽需求及设置方案 |
5.1.5 采用多介质传输方案的安全性保障 |
5.1.6 多介质传输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经济性评估 |
5.2 以宽带无线专网WiMAX技术为主的多介质传输应用方案 |
5.2.1 场景分析 |
5.2.2 系统组网设计方案 |
5.2.3 系统配置和多介质融合传输方案 |
5.2.4 系统流量带宽需求及设置方案 |
5.2.5 采用多介质传输方案的安全性保障 |
5.2.6 多介质传输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经济性评估 |
5.3 无线技术融合实现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的多介质传输应用方案 |
5.3.1 系统结构设计方案 |
5.3.2 系统功能和多介质融合传输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异构无线网络中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异构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 |
1.1.2 异构无线网络的形成、分类及特点 |
1.1.3 异构无线网络中接入控制与业务分配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1.2.1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控制与业务分配 |
1.2.2 异构蜂窝网络中联合上下行的业务分配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接入控制方式的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异构无线网络模型 |
2.2.1 WLAN 网络模型 |
2.2.2 蜂窝网络模型 |
§2.3 基于马尔科夫的接入控制建模 |
2.3.1 网络选择的建模和分析 |
2.3.2 聚合多接入的建模和分析 |
2.3.3 并行多接入的建模和分析 |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1 仿真场景 |
2.4.2 网络模型验证 |
2.4.3 仿真结果 |
§2.5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概率分流的多接入业务分配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 |
3.2.1 WLAN 的平均时延 |
3.2.2 蜂窝网络的平均时延 |
3.2.3 系统优化问题 |
§3.3 分流算法及性能分析模型 |
3.3.1 分流算法 |
3.3.2 性能分析建模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时延最小并行多接入业务分配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描述 |
4.2.1 系统模型 |
4.2.2 问题描述 |
§4.3 异构无线网络并行多接入业务分配算法 |
4.3.1 基于贝克曼变换的求解方法 |
4.3.2 算法设计 |
§4.4 性能验证 |
4.4.1 仿真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异构蜂窝网络中基于 eICIC 的联合上下行负载分配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基于 eICIC 的联合上下行负载均衡问题建模 |
§5.4 松弛-取整的求解算法 |
§5.5 仿真结果 |
5.5.1 仿真场景 |
5.5.2 仿真分析 |
§5.6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载射频信号处理若干技术及应用研究[D]. 陈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宽带光接入系统中新型调制格式的收发及传输性能研究[D]. 龙颖.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3]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4]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无线接入及切换技术研究[D]. 刘叶.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J]. 程小东. 电脑迷, 2018(09)
- [6]光纤—无线接入网传输优化与资源调度机制研究[D]. 巩小雪. 东北大学, 2017(01)
- [7]基于Wi-Fi和Mesh技术的无线城市建设[D]. 常伟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8]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家庭宽带接入方案设计[D]. 汤家盛.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9]多介质传输在配网自动化中的研究与应用[D]. 王雪萌.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10]异构无线网络中资源管理研究[D]. 郑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