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院病人中肠道寄生虫病患者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1](2020)在《三种肠道原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及人兽共患风险》文中研究说明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otozon bieneusi)以及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以下简称贾第虫)是三种常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这三种寄生虫除通过人-人和动物-人的直接途径感染人之外,也通过环境因素,如污染的饮用水、娱乐用水和灌溉用水等水源性传播,以及污染的菜蔬、渔产等食源性传播的方式感染人类。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人灵长类动物(NHPs)是这三种人兽共患病原的常见宿主,且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大多数基因型和亚型也存在于人类中,因此,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导致人类感染这些寄生虫的重要感染源之一。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聚焦于动物园饲养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但少有研究探索这些病原体在集中养殖的灵长类动物中的遗传多样性和公共卫生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分子分型技术,对中国海南某商业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养殖厂的1452只非人灵长类动物,三种病原体的阳性率、虫种内部的基因型和亚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而评估这些病原的人兽共患风险及其公共卫生意义。基于SSU rRNA位点的巢式PCR扩增,对样品中的隐孢子虫进行了阳性率和虫种检测。发现132(9.1%)个样品为隐孢子虫阳性。共发现4个隐孢子虫虫种,包括Cryptosporidium hominis(人隐孢子虫,86)、Cryptosporidiumparvum(微小隐孢子虫,30)、Cryptosporidium muris(鼠隐孢子虫,15)、和Cryptosporidium ubiquitum(泛在隐孢子虫,1)。利用gp60位点对C.hominis、C.parvum和Cubiquitum进行亚型区分仅20个样品被成功区分亚型,发现C.parvuw的亚型IIoA14G1(18)和IIdA19G1(2)属于两个已知的亚型家族。此外,C hominis仅54个样品被成功区分亚型,且大部分C.honiinis亚型属于新的亚型家族Im和In,分别与Ia和Id亚型家族基因相似,包括ImA18(38)、InA14(6)、InA26(6)、InA17(1)和 IiA17(3)。唯一一个C.ubiqui 0tumgp6阳性被证明属于XIId亚型家族。在腹泻个体中检测到的亚型主要是ImA18和IIoA14G1,而其余亚型多在无症状动物中发现。此外与C.parvum和C.ubiquitum相比,C.hominis具有较高的卵囊排泄强度,尤其是Im亚型家族的卵囊排泄强度高于其它亚型家族。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位点的巢式PCR扩增,对样品中的毕氏肠微孢子虫进行了阳性率和基因型鉴定。共有461(31.7%)个样品为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共检测到9个基因型,其中Type IV(236/461)、Peru8(42/461)、Pongo2(27/461)、Peru11(12/461)、D(4/461)和 PigEbITS7(1/461)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中都曾被发现过,而Macaque3(119/461)、CM2(17/461)和CM3(3/461)仅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报道过。利用四个微卫星和小卫星位点对44个Type Ⅳ、24个Macaque3和20个Peru8阳性样品进行多位点基因分型(MLST),在MSI、MS3、MS4和MS7位点扩增的成功率分别为81.8%(72/88)、80.7%(71/88)、86.4%(76/88)和 89.8%(79/88)。在 88 个样品中,有 53 个在4个位点都被成功分型。基于序列和等位基因数据的系统进化分析,这些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多位点基因型(MLG)被分为四个主要亚群(SPs),非人灵长类动物宿主特异性基因型Macaque3的MLGs聚集在SP3和SP4中,表明这两个亚群是NHP宿主特异的。基于五个遗传位点的等位基因族谱数据存在基因内连锁不平衡(LD)和正的标准化关联指数(ISA),表明了食蟹猴中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具有总体克隆性种群结构。个体基因位点间聚集的不一致,表明存在遗传重组现象。基于tpi(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gdh(glutamate dehydrogenase)和bg(β-giardin)位点,对样品中的贾第虫进行了阳性率和基因型区分。通过PCR分析我们检测到了 469(32.3%)个贾第虫阳性样品。所有的贾第虫阳性样品的基因型都是集聚体B,在tpi,gdh和bg位点分别有8(4个已知亚型和4个新亚型)、7(6个已知亚型和1个新亚型)和7(4个已知亚型和3个新亚型)个亚型,检测到了 53个多位点基因型(MLG-B-hn01到MLG-B-hn53)。其中大部分基因型与旧世界猴子的基因相似。因此基于单位点的基因分型技术不能准确评估贾第虫的基因多样性和公共卫生意义,而基于多位点的基因分型技术使分型结果更可信。在本研究中具有腹泻症状的食蟹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显着高于无腹泻症状个体,推测肠道原虫混合感染可能是加重食蟹猴腹泻症状的主要原因。同时幼龄食蟹猴更易感染肠道寄生虫,且多虫种感染个体大多是幼龄食蟹猴,对食蟹猴的饲养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上结果有助于评估上述三种寄生原虫在集中养殖的食蟹猴中的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人兽共患风险,为控制这三种病原体在环境中传播和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帮助。
周春香[2](2019)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更是猪肉消费大国。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监测数据,2017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325万头,出栏商品猪68861万头;2017年猪肉消费量5456.55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达39.76千克,占人均肉类消费结构的60%以上。所以,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也是农村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感染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在养猪生产中猪感染寄生虫十分普遍,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寄生虫还可以感染人体,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很大威胁。中国种猪资源丰富,有很多优质地方猪种,如藏猪、豫南黑猪、民猪、太湖猪等。此外,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还引进多个外来品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等。因地域条件因素,中国多种养猪模式并存,有原始放牧模式、养殖场散养模式、公司集约化养殖模式等。在不同饲养模式下、不同地理区域、不同品种猪的寄生虫感染与流行有何不同,为此本文在西藏林芝米林县、工布江达县和河南三门峡、开封市等4个地区,对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3个品种猪(藏香猪、豫南黑猪、长白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对猪隐孢子虫虫种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进行鉴定,以及人兽共患风险和种系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制定猪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奠定理论基础,为保障公共卫生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丰富猪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1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采集了河南省(开封长白猪229份和三门峡豫南黑猪246份)和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藏香猪225份和米林县藏香猪490份)4个区域的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本,采用卢戈氏碘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寄生虫检查,共检出5种寄生虫:猪蛔虫(Ascaris suis)、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sp)、猪毛尾线虫(Trichuris suis)、猪等孢球虫(Isosp ora suis)和阿米巴原虫(Amoeba protozoa),感染率分别为15.71%、11.17%、1.09%、19.07%和26.72%。总的猪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1.59%(614/1190)。西藏林芝地区的感染率为64.34%,河南地区的感染率为32.42%。自然放牧养殖模式寄生虫感染率为90.10%,分别高于散养模式(60.10%)、集约化养殖模式(37.99%)和阶段放养模式(28.86%)的猪。藏香猪、豫南黑猪和长白猪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4.34%、27.23%和37.99%。感染的优势虫种,在自然放牧模式和集约化养殖模式均为猪等孢球虫和阿米巴原虫,在散养模式为阿米巴原虫和猪蛔虫,在阶段放养模式为猪等孢球虫和食道口线虫。自然放牧和散养猪均可发生2~4种寄生虫的混合感染,而集约化养殖和阶段放养猪未发现3种及以上寄生虫的混合感染。结论:猪肠道寄生虫的感染及感染的优势虫种与猪饲养模式、猪品种和地理区域有直接关系。2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隐孢子虫体积微小,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6 μm。因显微镜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较低,故采用分子检测方法,提取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品的DNA,PCR扩增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SU 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23份样品呈Cryptospoidium阳性,总感染率为1.93%(23/1190)。长白猪隐孢子虫感染率为8.30%(19/229),明显高于地方品种藏香猪0.42%(3/715)和豫南黑猪0.41%(1/246);保育阶段仔猪(1~2月龄)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36%(21/482),明显高于哺乳阶段(<1月龄,0.21%,1/467)和育肥阶段(>2月龄,0.41%,1/241)的猪(P<0.01);集约化养猪模式隐孢子虫感染率为8.30%(19/229),明显高于自然放牧(0%,0/101)、散养(0.49%,3/614)和阶段放养(0.41%,1/246)等饲养模式的猪;河南省猪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为4.21%,高于西藏地区的猪(0.42%)(P<0.01)。在1头哺乳仔猪(<1月龄)和1 1头保育仔猪(1~2月龄)的粪便样品中检测到C.suis,在10头保育仔猪(1~2月龄)和1头育肥猪(>2月龄)检测到C.scrofarum。分离到的12个C.suis(52.17%,12/23)和11个C.scrofarum均为种类单独感染(47.83%,11/23),无混合交叉感染。结论:猪隐孢子的感染及感染的种类与猪品种、饲养模式、日龄(或饲养阶段)及所在地理区域有直接关系,C.suis主要感染2月龄以下仔猪,C.scrofarum主要感染2月龄及以上的大猪。3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毕氏肠微孢子虫同隐孢子虫一样是一类个体微小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原虫,因显微镜检测方法准确率低,实验室常采用分子检测方法。提取1190份新鲜猪粪便样品的DNA,PCR扩增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corytozoon bieneusi)ITS基因,并对MS1、MS3、MS4和MS7位点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发现猪E.bieneusi的总感染率为54.2%(645/1190)。在西藏工布江达县猪的感染率为41.3%(93/225),西藏米林县为44.1%(216/490),河南三门峡地区75.6%(186/246),河南省开封地区65.5%(150/229)。西藏藏猪感染率为43.2%(309/715),豫南黑猪感染率75.6%(186/246),长白猪感染率65.5%(150/229)。自然放牧模式感染率为13.9%(14/101),养殖场模式感染率为57.9%(631/1089),两者之间有显着差异(P<0.01)。60日龄以上的感染率为94.6%(228/241),30~60日龄的感染率为64.3%(310/482),30日龄以下的感染率为44.3%(207/467),三者间差异显着(P<0.01)。将获得的序列校准比对后共发现10种E.bieneusi基因型,其中8个为已报道的基因型(EbpC,EbpA,CHG19,CHC5,Henan-Ⅲ,I,D和H),2个为新基因型(XZP-Ⅰ和XZP-Ⅱ)。基于对小卫星/微卫星位点MS1、MS3、MS4和MS7上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别获得18、7、16和13个基因型。通过强连锁不平衡(LD)和重组事件分析,显示本研究检测到的猪E.bieneusi种群为克隆性群体结构。群体间成对遗传距离(FST)和基因流(Nm)均较低,表明来自不同寄主的E.bieneusi群体的基因流动有限,系统发育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遗传网络分析结果均显示存在寄主适应性和地理隔离。结论:猪E.bieneusi的感染与猪饲养模式、日龄有直接关系,猪E.bieneusi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具有广泛流行性、宿主适应性、地理区域隔离性和人兽共患潜力的存在。
黄亚运[3](2019)在《术前胆红素水平对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术前胆红素水平在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手术治疗过程、术后肝功能变化、术后近期并发症及住院期间相关情况的分析,探讨术前胆红素水平对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相关住院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从中筛选出行右半肝切除术且肝门阻断方式一致的患者,其中合并黄疸患者24例,以术前总胆红素水平50umol/L将其分为A、B两组,同时从剩余病人中随机选取24例非黄疸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且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正常对照组与黄疸A、B组病人在年龄、性别、PNM分级以及病灶大小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是否有第一肝门受侵、不同手术方式的分布正常对照组与黄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黄疸A组与黄疸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中黄疸A、B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悬、术中输血浆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检验指标中凝血功能黄疸B组与正常对照组术前、术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WBC水平黄疸B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A、B组之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多项指标黄疸B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黄疸A、B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黄疸组关于并发症有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在黄疸组37.5%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8.3%;胸腔积液的的发生率黄疸组62.5%与正常对照组50%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术后并发症数量按照等级分组,单因素分析得出,术前胆红素水平,Child分级、第一肝门是否受侵对术后并发症数量等级有显着影响(P<0.05),对该等级资料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黄疸是术后近期并发症数量等级的危险因素。结论:1.黄疸可引起HAE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2.黄疸会抑制HAE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显着增加,并使术后住院时间延长;3.术前胆红素水平是术后并发症数量等级的危险因素。
梅敏慧[4](2019)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高凝状态的相关因素及与C反应蛋白、血沉(ESR)、D二聚体(DD)的关系,筛选出高凝风险最高的人群,以便能早期预防血栓的形成。方法:选取于武汉市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以2018年北京关于炎症性肠病在诊断与治疗方面相关的共识意见作为诊断的标准,纳入符合此诊断标准的病例139例(2017.1-2017.12),根据诊断分为UC组和CD组;根据年龄分为0-20组,20-40岁组,40-60岁组,60-80岁组;根据性别分为男、女;UC中根据改良的Truelove和Witts严重程度分型,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选取武汉市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息肉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血小板、凝血功能及DD以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来反应患者的凝血状态,对比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及息肉患者PLT、凝血情况以及炎症性肠病患者PLT与CRP、ESR、DD之间的相关,对各个组之间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炎症性肠病患者与息肉作为正常对照相比在PL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比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无统计学差异;2、UC的患者与CD的患者在PLT、TT、FIB、APTT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3、对于IBD患者年龄在PLT、TT、FIB的分析上无统计学差异,性别在PLT上有统计学差异,在TT、FIB上无统计学差异;PLT与ESR中度相关,与CRP微弱相关,与DD无相关性;4、CD的患者的PLT在性别及年龄上有统计学差异,TT、FIB在性别及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PLT与ESR中度相关,与CRP低度相关,与DD无相关性;5、UC的患者PLT、TT、FIB在性别及年龄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LT、FIB在活动期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TT在活动期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LT与ESR、DD低度相关,与CRP无相关性;结论:1、IBD患者较正常人具有高凝状态;2、IBD患者的高凝状态与诊断的分型、年龄无关,女性患者PLT高于男性,高凝风险大于男性;IBD患者高凝状态与ESR相关,与CRP相关性比较小,与DD无相关性;3、CD患者女性高凝风险大于男性,年龄越小高凝风险越大;CD患者的高凝状态与ESR相关,与CRP相关性小,与DD无相关性;4、UC患者高凝风险与性别及年龄无关;活动期病情越严重,患者高凝状态越显着;UC患者的高凝状态与ESR、DD相关性小,与CRP无相关性。
李焕璋[5](2018)在《基于住院病例的囊尾蚴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大理州地区2000-2014年囊尾蚴病病例资料分析,了解该病时空分布特征,并对疾病分布进行预测,结合2017年现患病例资料,掌握该病的疾病特征。方法根据现行囊尾蚴病诊断标准《囊尾蚴病的诊断(WS381—2012)》,选择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所临床住院部2000-2014年登记的囊尾蚴病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县(市)、乡镇每年囊尾蚴病的发病人数、男女比例,以及各年龄段、各民族、各职业囊尾蚴病的发病情况等,用以描述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提取大理州各县(市)、各乡镇名称,作为关联字段,分年度将各县(市)、乡镇每十万人口住院数与云南省大理州数字地图面状底图匹配,以此建立大理州囊尾蚴病地理信息数据库,绘制2000-2014年大理州囊尾蚴病年度住院病例分布图和时空聚集性地图,描述每年囊尾蚴病的住院情况及囊尾蚴病聚集区,并使用IDW插值法对疾病分布进行预测。对现患病例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现住址、就诊次数、发病时症状、既往病史、影像学是实验室诊断结果)和影响疾病的相关因素(包括对囊尾蚴病的知晓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和支出、家庭厕所类型、养猪方式、食生肉史、食不洁凉菜史、食“米猪肉”史和患绦虫病史等)进行收集和整理,以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构成比。结果2000-2014年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临床住院部共收治囊尾蚴病患者7525人次,研究共纳入3347例首诊患者,首诊病例中NCC 3201例(95.64%,3201/3347)。基于SaTScan分析法泊松分布模型的时空聚集性分析显示,2000-2006年聚集区是以凤仪镇为中心点,半径8.64千米,(RR=5.34,p<0.01);2005-2011年聚集区仅包括右所镇1个乡镇,LLR=116.53,RR=5.96,p<0.01;第3个聚集时间为2002-2008年,聚集区以太平乡为中心,半径15.63千米,包括4个乡镇,LLR=16.06,RR=2.24,p<0.01。通过热点分析发现,2000-2007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大理市、洱源县和漾清县大部分乡镇,随后逐渐向北转移至剑川县沙溪镇、甸南镇、金华乡等地区,以及包括鹤庆县松桂镇和西邑镇在内的部分乡镇,向西转移至云龙县关坪乡、白石镇、检槽乡、长新乡等地区,热点地图显示洱源县始终处于热点区域中。在囊尾蚴病病例特征研究,根据现患病例资料,家中生熟菜板不分、偶食生肉、经常食用不洁凉拌菜、经常随地大便的习惯、饲养家猪且猪圈与厕所连通等行为因素在患者中占有比例较大。结论2000-2014年大理州囊尾蚴病聚集区中,除环境因素影响囊尾蚴病流行外,当地居民不良的生活、生产方式增加了接触绦虫卵的机会,提高了囊尾蚴病发生的几率。囊尾蚴病的防控是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疾病控制、医疗、食品安全、动物检验检疫、环境保护和教育等机构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参与,以达到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
余复昌[6](2017)在《中国圈养金丝猴和郑州市住院儿童三种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与人兽共患风险分析》文中认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以及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常见的可通过食物传播的人兽共患肠道寄生性原虫,均可引起人的不同程度腹泻,尽管大部分病人表现为自限性腹泻,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物种资源,而庞大的物种多样性也导致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以及流行情况更加复杂。其中圈养或野生非人灵长类由于具有跟人类更接近的亲缘关系,在这三种肠道原虫的人兽共患传播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许多寄生虫的储存宿主。同时,非人灵长类和人类都能共同感染一些特定寄生虫虫种、集聚体类型或基因型,因此,对这些虫种、集聚体类型或基因型的分子进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之间传播的机制。目前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常规诊断和监测以及报告系统不完善,且国内有关于这三种肠道原虫感染非人灵长类和人类的报道较少,从而导致其发病率被低估。为更进一步查明动物园圈养的金丝猴种群中这三种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掌握它们在金丝猴种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于2015年6月至11月从北京市动物园、北京野生动物园、上海市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山西太原市动物园和安徽铜陵市动物园共采集金丝猴粪便样品160份,通过镜检共在103份样品中发现了6类寄生虫的虫卵、卵囊或包囊,总体感染率为64.4%。6类肠道寄生虫分别为:鞭虫、球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类圆线虫,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58.8%、13.8%、10.0%、1.9%、0.6%和0.6%。阳性样品中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寄生虫的样品有30份,混合感染率为29.1%。另外,本研究对160份金丝猴粪便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对三种肠道原虫基于不同的位点进行巢式PCR扩增。三种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52.5%(84/160),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以及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0%(8/160)、8.1%(13/160)、48.1%(77/160)。通过测序发现感染的隐孢子虫虫种为C.andersoni、C.ubiquitum和C.parvum,G.duodenalis集聚体类型全部为Assemblage B。为查明郑州地区住院儿童三种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本研究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从郑州市三个医院采集住院儿童粪便样品2284份,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检查,发现共有47份样品表现出寄生虫阳性,且不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三种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2.06%(47/2284)。其中E.bieneusi感染率最高,为1.18%(27/2284),Cryptosporidium spp.、G.duodenalis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0.26%(6/2284),0.61%(14/2284)。在本研究所涉及到的三个医院中,E.bieneusi都是优势寄生虫。在不同疾病背景的住院病人中,消化内科感染率最高,为8.33%,肾脏风湿科次之,感染率为4.98%。为评估动物源及人源的E.bieneusi分离株的潜在人兽共患性威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E.bieneusi分离株基于其核糖体RNA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型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以探究E.bieneusi的不同宿主在其人兽共患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共对2284份人类粪便样品,160份金丝猴粪便样品进行检测,在测序成功的97份阳性样品中共有10个基因型,其中金丝猴样品中有7个基因型:5个已经报道的基因型分别为D(n=54)、J(n=14)、CHG1(n=1)、CHG14(n=1)、BEB8(n=2),2个新发现的基因型命名为CM20(n=1)、CM21(n=1)。在人类样品中有5个基因型:D(n=17)、J(n=2)、Pig EBITS7(n=2)、CM8(n=1)、BEB6(n=1)。本研究检测到的10个基因型分别被划分到两个进化枝中,其中BEB8、CHG1、CHG14、J以及新基因型CM20、CM21处于进化树中有一定人兽共患风险的Group 2中。基因型CM8、D和Pig EBITS7在进化树中位于具有高度人兽共患风险的Group 1中。本研究对金丝猴、住院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动物源和人源E.bieneusi分离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和人兽共患性风险评估,对更好的保护金丝猴并减少肠道寄生虫对金丝猴和人类的威胁有积极意义,并对金丝猴种群以及郑州地区住院儿童中三种人兽共患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何茜,胡文君,李行舟[7](2015)在《硝唑尼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和介绍硝唑尼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硝唑尼特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中、外文文献共46篇,对硝唑尼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和综述。结果总结了硝唑尼特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临床研究情况、以及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论硝唑尼特具有多样性的生物学活性,安全性高,可耐受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仍需对该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该药能早日进入临床。
孙芳芳[8](2014)在《河南省郑汴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主要肠道原虫携带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引起人类肠道疾病的病原中,寄生性原虫的感染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原虫大多属于顶复门、孢子虫纲、球虫亚纲。环孢子虫、隐孢子虫和微孢子虫都是新发现的肠道寄生性原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传播,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断有关于寄生性原虫病暴发的报道,它们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进行传播,微孢子虫还可以通过呼吸进行传播。在免疫正常人群,这些寄生性原虫病大多呈一过性,在免疫抑制病人则会导致死亡,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为了了解河南部分地区人常见肠道原虫的流行情况和形态特征,我们2011~2013年的7-8月之间,从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封淮河医院和开封155医院收集住院病人粪便样品6600份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龄划分原则,现将调查的对象分为8个不同年龄组,其中0-6岁239份,7-17岁234份,18~28岁546份,29~44岁1229份,45~59岁1978份,60~74岁1750份,75~89岁608份,大于90岁16份。环孢子虫的总体感染率为0.52%(34),从年龄段分析,45~59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为0.18%,75岁以上的老人感染率最低,从性别上进行分析男性感染率为0.63%(23/3686),女性的感染率0.38%(11/2914),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的感染率。从调查的年份上进行分析,随着年份的增加,环孢子虫的感染率在下降。隐孢子虫的总体感染率为0.17%(11),从年龄段分析,7-17岁感染率最高,其次是0~6岁儿童,75岁以上的老人感染率最低,从性别上进行分析,男性感染率为0.08%(3/3686)低于女性的感染率0.17%(5/2914),但差异不明显。从调查的年份上进行分析,随着年份的增加,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在下降。2、为了建立果蔬表面环孢子虫卵囊的洗脱方法,笔者参考国内外各位学者的方法,建立了检测果蔬表面人源卡耶坦环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sis)卵囊的方法。分别用50、500个环孢子虫卵囊对新鲜环孢子虫卵囊阴性的果蔬进行人工污染,并设置阴性对照;使用含有0.1%Alconox(?)、0.1%雕牌、0.1%立白、0.1%白猫的四种洗涤液和去离子水,在摇床中洗脱样品;然后,采用反复离心沉淀法收集卵囊;最后,基于环孢子虫18SrRNA基因位点对洗脱后收集到的卵囊液进行巢式PCR扩增。只用去离子水时,生菜、西葫芦、黄瓜、西瓜、甜瓜和草莓的检测敏感性可达到50个,而西红柿可达到500个;当用不同洗涤剂时,各样品的检测敏感性均可达到50个。不同洗涤剂之间检测敏感性无显着差异。3、为了了解河南部分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人兽共患寄生虫的携带情况,我们从2013年5-10月从河南郑州、开封两地市场上和农田中采集时令水果、蔬菜样品464份,根据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以环孢子虫18SrRNA引物扩增出阳性样本1份,以隐孢子虫18SrRNA引物扩增出阳性样本3份,以微孢子虫ITS引物扩增出阳性样本14份。本研究对河南省郑汴两市3家医院的腹泻病人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检测水果、蔬菜表面环孢子虫卵囊的方法,并对水果、蔬菜中主要肠道原虫的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为了解人肠道原虫的传播途径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从根源上阻止肠道原虫病的传播。
施亚利[9](2013)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文中指出血吸虫病最早在日本发现。中国从1905年起,陆续从病原学证实有血吸虫病流行。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使用“血吸虫病”这个病名,但是,传统医典中有大量的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苏流行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造成的危害性大。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江苏省卫生处在吴县木渎镇建立了苏南地方病防治所,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防治工作未超出草创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血吸虫病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华东当局首先发现血吸虫病在江南一带流行严重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治。在华东局的领导下,南京市、苏南区、苏北区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初步展开,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953-1955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发现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造成的极大危害。1955年,毛泽东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在毛泽东的提议下,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小组宣告成立,长江流域十二个省市建立了血防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制定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方针和措施,召集有关高等院校及科学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开会,解决了防治的技术问题和工作方法问题。中共中央对防治工作的正确领导,使全国大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运动逐步开展起来。江苏建省后,贯彻执行了华东局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不仅制定了防治工作的规划,提出了 1956-1958年的防治工作计划,而且对血防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在中共中央和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江苏省的群防群治工作随即展开,防治工作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1958年,我国工农业生产开始了大跃进。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更快的速度来进行,为生产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发出“鼓足革命干劲,全面跃进,加速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提出了血防“大跃进”的目标,鼓励各地打破常规,树立“血防跃进”典型,发动了“血防大跃进”。江苏省委积极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江苏省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随即出现了大跃进运动。整个运动可以分为“空前跃进”、“继续跃进”和“持续进行”三个阶段。血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跃进后却留下了不少的问题,如:机构裁撤,人员裁减,血防工作处于半停顿或停顿状态;螺情、病情大幅度回升,急性感染非常严重;建国初年血防工作中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踏实作风多被破坏;三年经济困难使政府主要应对浮肿病或其他疾病,血吸虫病疫情雪上加霜。大跃进过后,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省市,由于粮食紧张,浮肿、消瘦等疾病突出,群众都忙搞生产,防治浮肿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逐渐放松。血吸虫病疫情的快速回升和急性感染的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当地的农业生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对大跃进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方针作出调整。中央血防九人小组从1961年初陆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制订了“血防工作调整”方针,并且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调整。江苏省党政当局随即贯彻执行,调整了血防工作的总目标。1961-1965年,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的调整(1961、1-1962、5)、重点阶段的调整(1962、5-1963、12)和后期阶段的调整(1963、12-1965)。各地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功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由于受到中共中央“左”的路线的影响,1964-1965年,江苏省在血防工作中贯彻“阶级观点”。“血防工作调整”作为国民经济调整的一部分,是在“三面红旗”的前提下进行的。随着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的推行,它逐渐偏离了调整的轨道。1966-1967年,江苏省按照中央血防九人小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对各项防治工作进行部署。1967年,“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血防战线,江苏省的血防工作陷入停滞。1970年,由于疫情再度严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专门文件。从1970到1973年,江苏省的防治工作再度重启。1976年10月,江苏省在防治工作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宣布全省实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徐利纳[10](2011)在《河南省郑州地区微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特征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孢子虫是广泛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性真核原生动物。其能感染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包括鸟类、鱼类、昆虫、两栖类、哺乳类(狗、猫、猪、兔子、羊等)以及人类,是一类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Subayasi等1959年在日本报道了首例人微孢子虫病例,此后,人类微孢子虫病报道逐渐增多。免疫功能正常和缺陷的人与动物均可感染微孢子虫,前者主要表现为急性、自限性腹泻,或呈隐性感染,而后者则表现长期腹泻,逐渐消瘦,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此外,微孢子虫可引起人的眼部感染;也是引起旅游者腹泻的主要原因,故有“旅游腹泻病”之称。目前微孢子虫作为新的病原体不断被发现,现已被列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孢子虫病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关于人微孢子虫病的报道较多,且试验技术已比较成熟;在我国,有关昆虫微孢子虫的研究报道较多,而人和动物感染微孢子虫的报道较少。为了解我国人类感染微孢子虫的情况,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笔者选取河南省郑州地区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其分子遗传特征分析,以阐明我国人感染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1.为便于微孢子虫的检测和识别,对国外报道的Chromotrope2R染色法、Quick-Hot Gram-Chromotrope2R染色法和Trichrome-Blue染色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Quick-Hot Gram-Chromotrope染色法效果较好,能够快速准确鉴别微孢子虫孢子,为微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2.为了解郑州地区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郑州市某医院就诊儿童作的1996份儿童新鲜粪便样品进行调查,总感染率为1.5%,发现5种肠道寄生虫,其中蓝氏贾第鞭毛虫和环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6%和0.5%;隐孢子虫、阿米巴原虫和粪类圆线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1%、0.3%和0.1%,未发现混合感染。3.为探讨河南省郑州地区人微孢子虫流行情况和虫体形态特征,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福尔马林乙酸乙酯法、Quick-Hot Gram-Chromotrope染色法对河南省郑州地区人微孢子虫进行调查,结果共发现11例人源微孢子虫阳性样品,微孢子虫孢子经Quick-Hot Gram-Chromotrope法染色,染色背景为浅绿色,孢子为卵圆形,呈粉红色,中间隐约可见一条中线。4. PCR扩增基因型鉴定:依据微孢子虫ITS基因设计、合成一套种特异性引物,对分离到的11例人源微孢子虫分离株和4例猪源微孢子虫分离株进行巢氏PCR扩增,结果:2例人源和4例猪源微孢子虫分离株被成功扩增出目的条带并测序, ITS基因片段长度为392bp。将扩增序列用Blast在NCBI等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应用Clustal X1.81、Phylip3.64和DNAstar4.0等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构建分子进化树以及同源性分析,根据在ITS基因位点种系进化关系分析,本次扩增的5例人源微孢子虫样品与比氏微孢子虫的genotype F在两个碱基位置上存在碱基差异。与其他比氏微孢子虫基因型较,河南流行株与genotypeF亲缘关系最近。其中本次扩增一例猪源微孢子与genotype F同源性为100%,表明属于同一基因型。本试验通过对国内人源和猪源微孢子虫的研究,首次对河南省郑州地区人、猪微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有了初步了解,证明E.bieneusi可感染人和猪,为人兽共患微孢子虫,为我国进行人兽共患微孢子虫病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二、住院病人中肠道寄生虫病患者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院病人中肠道寄生虫病患者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肠道原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及人兽共患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贾第虫的简介 |
1.1.1 隐孢子虫的简介 |
1.1.2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简介 |
1.1.3 贾第虫的简介 |
1.2 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贾第虫与公共卫生的关联 |
1.2.1 介水传播风险 |
1.2.2 其它传播途径 |
1.2.3 临床症状 |
1.2.4 防控手段 |
1.3 三种病原的检测、基因分型技术及亚型区分技术发展 |
1.3.1 PCR-RFLP技术 |
1.3.2 PCR-DNA结合测序技术 |
1.3.3 Real-time PCR技术 |
1.3.4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 |
1.4 隐孢子虫、毕氏肠微孢子虫和贾第虫在人群和动物中的分布 |
1.4.1 隐孢子虫在人群中的分布 |
1.4.2 隐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其它动物中的分布 |
1.4.3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人群中的分布 |
1.4.4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其它动物中的分布 |
1.4.5 贾第虫在人群中的分布 |
1.4.6 贾第虫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其它动物中的分布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隐孢子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本采集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所需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提取 |
2.3.2 虫种/基因型鉴定 |
2.3.3 亚型鉴定 |
2.3.4 卵囊排泄量检测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食蟹猴中隐孢子虫的感染率 |
2.4.2 隐孢子虫虫种分布 |
2.4.3 隐孢子虫的亚型分布 |
2.4.4 感染不同状态样品的隐孢子虫亚型分布情况 |
2.5 讨论 |
2.5.1 多个隐孢子虫虫种及亚型的分布 |
2.5.2 海南食蟹猴中隐孢子虫的公共卫生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采集样本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引物 |
3.3.2 反体系及程序 |
3.3.3 基于等位基因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3.3.4 毕氏肠微孢子虫亚结构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感染率 |
3.4.2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在不同状态样品中的分布 |
3.4.3 主要基因型的多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
3.5 讨论 |
3.5.1 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 |
3.5.2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三种主要基因型的多位点基因分型 |
3.5.3 海南食蟹猴中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公共卫生意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贾第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及其公共卫生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本采集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贾第虫感染率 |
4.4.2 贾第虫基因型及亚型在不同状态样品中的分布 |
4.4.3 Assemblage B的多位点基因分型 |
4.4.4 Assemblage B的系统发育分析 |
4.5 讨论 |
4.5.1 贾第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 |
4.5.2 海南食蟹猴中贾第虫的公共卫生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种肠道原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共感染情况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样本采集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三种肠道原虫共感染情况 |
5.4.2 三种肠道原虫在不同年龄段食蟹猴中的分布 |
5.4.3 三种肠道原虫在不同性别食蟹猴中的分布 |
5.4.4 三种肠道原虫在不同性别食蟹猴中的分布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猪肠道寄生虫的防治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河南省和西藏林芝地区猪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和西藏地区猪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术前胆红素水平对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患者的资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临床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式 |
2.2.2 手术方式 |
2.2.3 术后早期并发症判定标准 |
2.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术前情况比较 |
3.2 正常对照组与黄疸A组、B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
3.3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对比 |
3.4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检验指标比较 |
3.5 正常患者与黄疸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分析 |
3.6 HAE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3.7 术后有无近期并发症的相关计量资料分析 |
3.8 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3.9 患者术后并发症数量等级与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 |
3.10 术后并发症数量等级相关危险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胆红素水平对肝脏的影响 |
4.2 胆红素水平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
4.3 胆红素水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4.4 梗阻性黄疸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
4.5 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调查内容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症状 |
2.3 辅助检查 |
3.数据分析 |
结果 |
1.IBD患者与息肉对照组在PLT、TT、FIB、APTT方面的比较 |
2.UC与 CD患者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3.IBD患者不同性别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4.CD患者不同性别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5.UC患者不同性别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6.IBD患者不同年龄层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7.CD患者不同年龄层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8.UC患者不同年龄层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9.不同严重程度的UC患者在PLT、TT、FIB方面的比较 |
10.IBD患者PLT与 CRP、ESR、DD的相关性分析 |
11.CD患者PLT与 CRP、ESR、DD的相关性分析 |
12.UC患者PLT与 CRP、ESR、DD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住院病例的囊尾蚴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囊尾蚴病现场问卷调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1 整体架构设计 |
2 主要信息的采集和储存 |
3 系统功能实现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云南省大理州囊尾蚴病时空分布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大理州囊尾蚴病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初步调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囊尾蚴病现患病例调查表 |
附录2 囊尾蚴病时空分布情况调查表(既往病例) |
附录3 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附录4 硕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6)中国圈养金丝猴和郑州市住院儿童三种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与人兽共患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三种人兽共患肠道寄生原虫 |
1.1 隐孢子虫 |
1.2 贾第虫 |
1.3 微孢子虫 |
2 非人灵长类感染三种肠道原虫研究现状 |
2.1 隐孢子虫 |
2.2 贾第虫 |
2.3 毕氏肠微孢子虫 |
3 人类感染三种肠道原虫研究现状 |
3.1 隐孢子虫 |
3.2 十二指肠贾第虫 |
3.3 毕氏肠微孢子虫 |
第二部分 中国部分地区圈养金丝猴三种肠道原虫流行病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处理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 光学显微镜检查 |
2.5 粪便全基因组DNA提取 |
2.6 PCR扩增 |
2.7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8 PCR产物碱基序列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显微镜检查结果 |
3.2 巢式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3.3 测序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圈养金丝猴肠道寄生虫感染镜检情况 |
4.2 基于不同寄生虫的不同位点PCR扩增 |
第三部分 郑州市住院儿童三种肠道原虫感染情况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处理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 粪便全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7 PCR产物碱基序列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巢式PCR扩增及凝胶电泳结果 |
3.2 测序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影响人体寄生虫感染率的主要因素 |
4.2 本研究发现的寄生虫感染率与之前报道差异较大 |
4.3 不同医院的感染率有一定差异 |
4.4 不同疾病背景的病人寄生虫感染情况不同 |
4.5 隐孢子虫感染病例中C.parvum为主要虫种 |
4.6 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病例中B为主要的集聚体类型 |
第四部分 不同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分离株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潜在人兽共患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来源 |
2.2 样品处理 |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4 粪便全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7 PCR产物碱基序列测定 |
2.8 种系发育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品数 |
3.2 序列测定与比对结果 |
3.3 种系发育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基因型D是阳性数量最多的基因型 |
4.2 具有一定人兽共患威胁的基因型J亦在本研究中被发现 |
4.3 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潜在人兽共患性威胁较高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个人简历 |
(7)硝唑尼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理化性质 |
2药物动力学特征 |
3药理作用 |
3.1抗病原虫和寄生虫作用 |
3.1.1抗隐孢子虫作用 |
3.1.2抗儿童贾第虫作用 |
3.1.3抗阿米巴虫作用 |
3.1.4抗利什曼原虫作用 |
3.2抗菌作用 |
3.2.1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作用 |
3.2.2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
3.2.3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
3.2.4抑制细菌生物膜作用 |
3.3抗病毒作用 |
3.3.1抗流感病毒作用 |
3.3.2抗轮状病毒作用 |
3.3.3治疗病毒性胃肠炎作用 |
3.3.4抗HBV和HCV病毒作用 |
4作用机制 |
4.1硝唑尼特抗微生物、原生动物的作用机制 |
4.2硝唑尼特的病毒的作用机制 |
5药物相互作用 |
6毒性与安全性 |
7结语 |
(8)河南省郑汴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主要肠道原虫携带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人环孢子虫病流行情况和病原检测方法 |
1 环孢子虫概况 |
1.1 环孢子虫的分类 |
1.2 环孢子虫的形态特征 |
1.3 生活史 |
1.4 致病性 |
1.5 流行病学 |
2 检测方法 |
2.1 果汁饮料中环孢子虫检测方法 |
2.2 水中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 |
2.3 蔬菜水果中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 |
3 病原检测方法 |
3.1 镜检法 |
3.1.1 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测法 |
3.1.2 紫外荧光显微镜检测法 |
3.2 染色法 |
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3.3.1 巢式PCR方法 |
3.3.2 以ITS为靶基因的PCR方法 |
3.3.3 PCR-RFLP方法 |
3.3.4 多重PCR方法 |
3.4 血清学检测方法 |
4 小结 |
第二章 人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和病原检测方法 |
引言 |
1 隐孢子虫概况 |
1.1 隐孢子虫的分类 |
1.2 隐孢子虫的形态特征 |
1.3 生活史 |
1.4 致病性 |
1.5 流行病学 |
2 检测方法 |
3 病原检测方法 |
3.1 镜检法 |
3.2 巢式PCR方法 |
3.3 实时定量焚光PCR |
4 小结 |
第三章 人微孢子虫病流行情况和病原检测方法 |
前言 |
1 微孢子虫概况 |
1.1 微孢子虫的分类 |
1.2 微孢子虫的形态特征 |
1.3 生活史 |
1.4 致病性 |
1.5 流行病学 |
2 检测方法 |
2.1 PCR检测 |
2.2 巢式PCR |
3 小结 |
第一部分:河南省郑汴两市住院病人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材料 |
2.2.1 主要仪器和耗材 |
2.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3 检查方法 |
2.3.1 卢戈氏碘液染色法 |
2.3.2 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肠道寄生虫总体感染情况 |
3.2 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 |
3.3 不同性别寄生虫感染情况 |
3.4 不同年份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
4 讨论 |
4.1 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与年份的关系 |
4.2 肠道寄生性原虫感染情况 |
4.3 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与年龄的关系 |
4.4 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与季节的关系 |
第二部分:水果、蔬菜表面环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新鲜蔬菜的清洗 |
2.2.2 卵囊计数 |
2.2.3 人工污染卵囊 |
2.2.4 洗脱卵囊 |
2.2.6 比较不同洗脱时间样品洗脱效果 |
2.2.7 比较使用不同洗潘剂时各样品洗脱效果 |
2.2.8 比较不同卵囊吸附时间时各样品洗脱效果 |
2.2.9 样品DNA提取 |
2.2.10 PCR 扩増 |
2.2.11 PCR扩增灵敏性和特异性实验 |
3 结果 |
3.1 PCR扩增特异性 |
3.2 不同质量果蔬检测情况 |
3.3 不同洗脱时间检测情况 |
3.4 不同洗涤剂的洗脱效果比较 |
3.5 卵囊不同吸附时间检测效果的比较 |
4 讨论 |
第三部分:河南省郑汴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主要肠道原虫携带情况调查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样品洗涤方法 |
2.4 样品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品感染寄生虫情况 |
3.2 PCR产物测序和种系发育分析 |
3.2.1 产物测序 |
3.2.2 种系发育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果蔬感染寄生虫情况 |
4.2 寄生虫感染情况与季节的关系 |
4.3 基于18S rRNA基因的环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关系 |
4.4 基于18S rRNA基因的隐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关系 |
4.5 基于ITS基因的微孢子虫分离株种系发育关系 |
结论与创新点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个人简历 |
(9)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问题说明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的与路径选择 |
五、资料的使用 |
第一章 1949年以前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
第一节 血吸虫病的流行史 |
一、医学界发现和证明血吸虫病的经过 |
二、病原与病症 |
三、传统医典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的防治情况 |
一、江苏境内的流行状况 |
二、江苏当局的血防活动 |
第二章 1953年建省之前的血防工作(1949-1953)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一、疫病的流行与防治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国家目标 |
第二节 华东当局发现疫情的过程与措施 |
一、发现的过程 |
二、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江苏三地防治工作的启动 |
一、南京市血防工作的开展 |
二、苏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三、苏北区血防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开展血防工作的决策与部署 |
一、中央核心层发现疫情严重的过程 |
二、建立血防工作的领导机制 |
三、制定防治工作方针和计划 |
四、开展对血吸虫病的研究 |
五、解决防治的技术问题 |
六、典型经验的推广 |
第四章 “一五”时期江苏省的群防群治(1953-1957) |
第一节 省当局对中央方针的执行 |
一、江苏建省的过程 |
二、对华东局血防工作指示的执行 |
三、制订1956-1958年的工作计划 |
第二节 科研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
一、科研机构的成立与工作部署 |
二、科研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血防经费的管理 |
一、血防经费的管理规定 |
二、经费执行情况的调查 |
三、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 |
四、医疗欠费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群防群治的展开 |
一、治疗 |
二、灭螺 |
三、管理粪便 |
四、水源管理 |
第五章 中共中央发动“血防大跃进 |
一、提出血防“大跃进”的目标 |
二、对各地党委的要求 |
三、鼓励各地打破常规 |
四、树立“血防跃进”典型 |
第六章 江苏省的“血防大跃进”(1958-1960) |
第一节 省“血防跃进”的目标 |
一、“纲要”颁布后的江苏计划 |
二、中央目标提出后的江苏规划 |
第二节 推动“血防大跃进”的举措 |
一、宣传血防大跃进的必要性 |
二、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 |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四、树立医疗跃进典型 |
五、推广快速疗法 |
六、放宽治疗对象与修改经费管理 |
第三节 “血防大跃进”的三个阶段 |
一、“空前跃进”阶段 |
二、“继续跃进”阶段 |
三、“持续进行”阶段 |
第四节 成绩分析与遗留问题 |
一、成绩分析 |
二、遗留问题 |
第七章 中共中央的“血防工作调整”方针 |
一、血防工作调整的原因 |
二、血防工作调整方针的内容 |
三、为贯彻调整方针采取的措施 |
第八章 江苏省的“血防工作调整”(1961-1965) |
第一节 总目标的调整 |
第二节 初期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1年的工作计划 |
二、开展灭螺工作的试点 |
三、积极治疗 |
四、重抓粪便管理 |
第三节 重点阶段的调整 |
一、制订1962-1963年工作计划 |
二、充实防治队伍 |
三、进行防病再教育 |
四、组织查螺 |
五、把责任落实到生产队 |
六、合理解决报酬问题 |
七、抓好预防工作 |
第四节 后期阶段的调整 |
一、1964-1965年的工作计划 |
二、充实领导班子 |
三、树立血防战线上的样板 |
第五节 血防研究的进展 |
一、科研工作的部署 |
二、治疗及预防药物 |
三、查螺灭螺方法研究 |
四、急性感染研究 |
第九章 尾声:“文革”期间的江苏血防工作(1966-1976) |
第一节 前期防治工作(1966-1967) |
第二节 后期血防工作的重启(1970-1976) |
结语 |
一、中央政府的决策作用 |
二、不同时期社会动员的效益 |
三、不同阶段医疗福利制度的功能 |
四、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河南省郑州地区微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微孢子虫的病原学特征 |
2 流行病学 |
3 传播途径 |
4 实验室诊断 |
5 防治措施 |
6 展望 |
第二部分 微孢子虫染色方法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部分 郑州市某医院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部分 郑州地区儿童微孢子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部分 微孢子虫ITS 基因PCR 扩增及种系发育关系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个人简历 |
四、住院病人中肠道寄生虫病患者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肠道原虫在海南食蟹猴中的分布及人兽共患风险[D]. 陈立.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不同饲养模式下三个品种猪肠道寄生虫调查及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周春香. 扬州大学, 2019(01)
- [3]术前胆红素水平对肝泡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影响[D]. 黄亚运. 青海大学, 2019(04)
- [4]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分析[D]. 梅敏慧.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住院病例的囊尾蚴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李焕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01)
- [6]中国圈养金丝猴和郑州市住院儿童三种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与人兽共患风险分析[D]. 余复昌.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硝唑尼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何茜,胡文君,李行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5(04)
- [8]河南省郑汴地区水果、蔬菜表面主要肠道原虫携带情况调查[D]. 孙芳芳.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7)
- [9]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研究(1949-1966年)[D]. 施亚利. 南京大学, 2013(05)
- [10]河南省郑州地区微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特征初步研究[D]. 徐利纳.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