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一、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群群[1](2021)在《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文中指出沉积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重要的源和汇。近年来,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时刻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的安全。因此,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有效管控迫在眉睫。然而,我国尚没有相应的河流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或标准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有效的监管与评价,重金属有效治理的技术研究也相对滞后。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分别从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评估和治理两个角度,探究基于改进的相平衡分配法建立流域尺度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基准(SQG)的可行性,再结合质量基准开展了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以期为重金属污染沉积物的有效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滨海河流沉积物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的确定:以胶莱河(JL)和夹河(JH)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地表水水质标准(GB 3838-2002),建立了流域尺度的Cd、Cu、Pb和Zn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此外,还探究了两条河流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赋存形态、分配系数和环境风险。结果表明,JH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高于JL,而间隙水中重金属含量则呈相反趋势。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大部分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重金属在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分配主要受沉积物和间隙水性质以及外源重金属输入的影响。污染因子法分析表明,JH和JL沉积物大部分站位Cd呈高或极高污染水平;间隙水标准毒性单位和Nemerow指数表明,两条河流沉积物大部分站位间隙水单一重金属均不会对生物产生毒性。结合地表水水质标准改进的间隙水水质标准,采用改进的相平衡分配法建立了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可以发现,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可以合理地对不同水功能区的沉积物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基于SQG的沉积物重金属评价结果表明,两条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较低。由此可见,依据不同的水功能区划而建立流域尺度的重金属SQG是可行的。(2)不同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前后对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固定修复:采用沸石、海泡石、赤泥(RM)和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后,然后将它们用于Cd污染沉积物的原位固定修复(90d),并探究了修复后沉积物理化性质、Cd稳定性和细菌群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沉积物理化性质发生了显着改变(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沉积物Cd弱酸溶解态占比减少了11%~47%,而残渣态占比增加了50%~1000%,Cd稳定性得到提高。在4种原材料中,RM和BC对Cd污染沉积物的固定化效果明显高于海泡石和沸石;特别地,相对于原材料而言,改性材料对Cd的固定化效率更高,浸出毒性比原材料修复下降低了15%~22%。固定化修复提高了沉积物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所有材料中,nZVI/RM和nZVI/BC的修复效果最好;相比于对照组,其浸出毒性分别下降了42%和44%。此外,固定化修复还可以通过增加Fe(III)还原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来分别促进Fe(III)和硫酸盐的还原,从而有利于沉积物Cd的固定。总体来看,BC(nZVI/BC)对沉积物Cd的固定化效果好,且对沉积物的不良影响小,可作为Cd污染沉积物固定修复的首选材料。(3)nZVI/BC和BC原位固定修复Cd污染沉积物的效率及细菌响应:为探究修复时间和修复剂量对BC和nZVI/BC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BC和nZVI/BC对沉积物Cd进行了更长时间的原位固定(140d),研究了BC和nZVI/BC对沉积物Cd稳定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并探讨了它们在不同pH值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BC和nZVI/BC可使沉积物Cd向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释放分别降低了31%~69%和26%~73%。与对照组相比,修复后沉积物Cd的稳定性得到提高,Cd浸出毒性降低了7%~29%。这直接证明了原位固定修复后沉积物Cd对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风险降低,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下降。这说明经过一段的修复时间后,沉积物Cd可能会满足相应的重金属SQG。Cd可移动性的降低与BC或nZVI/BC的添加剂量密切相关,呈现剂量依赖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pH值处理下,nZVI/BC对沉积物Cd释放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BC。在碱性条件下,BC和nZVI/BC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细菌群落分析表明,低剂量的修复材料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是,由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变化和修复材料毒性的影响,施用高剂量的修复材料会对沉积物细菌群落产生不利影响。(4)BC负载纳米Fe2O3原位覆盖Cd高度污染沉积物的效率:由于nZVI复合材料合成成本较为昂贵,且固定化修复见效较慢;因此,进一步采用了BC和BC负载的纳米Fe2O3(nFe2O3@BC)原位覆盖Cd高度污染沉积物,并探究了BC和nFe2O3@BC的覆盖性能、适用条件和修复机理。结果表明,覆盖60 d后,BC和nFe2O3@BC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Cd从沉积物向上覆水和间隙水的释放(抑制效率>99%),表明沉积物Cd对间隙水和上覆水造成的风险经原位覆盖后降低。在上覆水所有不同pH和干扰强度处理下,nFe2O3@BC覆盖的效果均优于BC覆盖。特别地,低pH值和高水力扰动均会削弱BC和nFe2O3@BC原位覆盖的效果。鉴于Cd的高毒性,不适合在酸性和中性水体(pH=3、5和7)中使用BC原位覆盖Cd污染沉积物,而在所有pH处理组中均可使用nFe2O3@BC覆盖。BC和nFe2O3@BC覆盖在高水力干扰下(搅拌速度=150 rpm)会失效,但nFe2O3@BC覆盖在低水力干扰下(搅拌速度=0和100 rpm)仍然有效。薄膜扩散梯度技术的分析结果表明,BC和nFe2O3@BC覆盖均抑制了沉积物Cd向间隙水的释放。在BC(98.74%)和nFe2O3@BC(98.10%)覆盖层中吸附的大部分Cd可能会重新释放到水体中,因此需要及时处理覆盖层。另外,过量使用nFe2O3@BC作为覆盖材料可能会增加Fe释放的风险。

宫金礼[2](2021)在《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色泽是柑橘果实重要的品质特征。柑橘果实中丰富多彩的黄色,橙色和红色归因于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大量积累。在柑橘果实中,存在众多果肉果皮不能同步成熟的现象,有些品种当果肉达到可食用的成熟度时,果皮不能完全转色,甚至果实达到完全成熟,果皮仍然不能正常褪绿,这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上市期以及商品价值。我国的柑橘品种虽然众多,但是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大多数品种集中在11月份成熟,导致成熟期间市场销售压力较大。对于一些较早熟或特晚熟的柑橘品种上市时着色参差不齐,因而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研究以滑皮金柑果实(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为实验材料,阐释了一种采用红光照射使柑橘外果皮均匀着色的方法,探究红光调控果实色泽形成机理。并且,本研究成功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果实瞬时转化体系,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创造新平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用于基因功能验证以及细胞生物学研究。融安金柑和滑皮金柑被选为农杆菌介导的柑橘瞬时转化的理想材料;与其他柑橘类果实相比金柑表现出更高的转化效率和更长的表达时间。使用不同的荧光报告基因瞬时转化果实,比如微丝(GFP-Lifeact),内质网(GFP-HDEL),高尔基体(GFP-ST和RFP-ST),质体(RFP-PT)和核(H2B-GB),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活细胞成像来研究它们在果实细胞内的定位和动态。进一步,在柑橘果实里瞬时超表达PSY,显着提高了柑橘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表明瞬时表达体系也可以用来快速验证基因功能。2.红光促进叶绿素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积累,从而改善采后柑橘果实着色。以采后褪绿不均的滑皮金柑果实为材料,评估了红光、乙烯利以及红光结合乙烯利的使用对果实褪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处理均显着促进了柑橘果实外果皮的褪绿。比较褪绿效果,红光优越于乙烯利的应用。红光显着促进了柑橘果实转色,伴随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叶绿素的降解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当红光应用于其它果实类型,比如温州蜜柑、皇帝柑,甚至番茄果实,均可以促进果实转色,表明红光促进果实褪绿是普遍现象。3.挖掘响应红光促进果实转色的关键基因,并解析Fcr NAC22调控果实转色机理。在红光促进金柑果实褪绿转红的过程中,通过转录组数据挖掘到特异响应红光的转录因子Fcr NAC22,并和蓝光处理的果实做对比,发现Fcr NAC22仅在红光辐照过程中上调表达。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Fcr NAC22定位于细胞核,并在果实转色时期上升表达。超量Fcr NAC22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Fcr NAC22促进烟草叶片褪绿转黄,加速番茄和柑橘果实转色,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以及质体转化。在本源遗传转化柑橘愈伤中发现Fcr NAC22促进愈伤转黄,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干扰Fcr NAC22的表达抑制了红光诱导的果实转色。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酵母单杂(Y1H)以及凝胶阻滞迁移(EMSA)实验分析,Fcr NAC22可直接结合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LCYB1和BCH2的启动子,以及ABA合成通路上NCED5的启动子,并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表达,导致果实类胡萝卜素水平以及ABA含量提高。上述结果不仅为改善柑橘类果实着色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从多个角度为调控柑橘色泽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为果实细胞生物学及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杨珺[3](2021)在《凉山地区不同双语经验学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作为一门从分子与原子的水平上去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要求学习者一方面要从微观角度去探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另一方面还要从宏观角度去阐释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此外,化学学科中特有的语言——化学符号,起着从微观层次上简单明了地解释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作用。因此,学习者分别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对物质进行表征,并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种表征方式的有机联系,即三重表征是化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最经典的思维方式,三重表征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使学生具备良好化学学科素养的关键。随着凉山彝族自治地区双语教育的逐步推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自如地掌握彝、汉两种语言,而研究者们认为双语经验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形成更灵活的转换机制,由此在言语及非言语认知领域表现出一定的认知优势,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为了探究凉山地区不同双语经验初中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现状及差异,测查语言变量对学生三重表征能力的影响情况,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凉山地区民族中学共计180名平衡彝-汉双语学生、非平衡彝-汉双语学生和汉语单语学生的三重表征能力进行了测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凉山地区初中生三重表征能力整体上还处于习得水平。他们已基本具备了单重表征的能力,但在多重表征转换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此外,在单重表征中,他们宏观表征能力最好,符号表征能力次之,微观表征能力最差;在双重表征中,他们宏观-符号表征转换能力最好,宏观-微观表征转换能力次之,微观-符号表征转换能力最差。(2)平衡彝-汉双语组学生三重表征能力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学生。非平衡彝-汉双语组学生与汉语单语组学生在各项表征能力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平衡彝-汉双语组学生却分别与他们在微观表征、宏观-微观表征转换、微观-符号表征转换与宏观-微观-符号表征转换四种表征类型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平衡彝-汉双语组学生与其余两组学生在解决简单的三重表征问题上差异不明显,但在解决抽象程度较高、难度较大的三重表征问题上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他们在解决三重表征问题时思维比其余两组学生更灵活、深刻。(3)平衡彝-汉双语学生的三重表征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平衡彝-汉双语男生和平衡彝-汉双语女生在三重表征能力的各表征维度与表征类型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换言之,平衡彝-汉双语学生的三重表征能力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4)最后,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凉山地区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凉山地区化学三重表征教育教学工作及双语教育模式均提出了建设性改进意见,希冀本研究提出的相关建议,能对凉山地区整体的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对本研究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并为后续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孙思琦[4](2020)在《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对帽儿山三种人工林地表可燃物降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地表可燃物的自然分解过程缓慢,帽儿山地区地处中温带,冬季寒冷漫长,地表可燃物分解受到更大制约,使可燃物载量增加,气候干燥时造成森林火灾隐患。林火管理者通常采用机械清除、计划烧除、生物防火等手段减少森林可燃物载量。机械清除对于减少可燃物载量具有直接作用,但该方法需要考虑对植被、土壤、野生动物的潜在影响以及引发阴燃的可能性。计划烧除可以减少火灾隐患,采用低强度的火能有效减少森林可燃物的积累,但存在跑火风险,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火灾损失。生物防火利用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的理化性质以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的差异,并结合林业生产措施,能够增强林分的抗火性和阻火能力。因此,生物防火手段不存在处理后的负面影响及风险,并且可在环境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减少可燃物载量。纤维素是森林可燃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森林可燃物的分解过程。真菌可通过自身分泌的酶将其他微生物不能分解的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因而能加速森林地表可燃物分解过程。筛选并应用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使其分解地表可燃物中不易分解的纤维素组分,减少森林可燃物载量,可达到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的目的。本研究采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人工林内的可燃物,采用孟加拉红氯霉素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并根据纤维素分解指数挑选出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以胡桃楸、兴安落叶松、胡桃楸×兴安落叶松混交可燃物碎块为分解基质,应用高活性纤维素酶菌株制得菌悬液,在人工培养箱内进行接种降解试验,定期取样测定综纤维素含量,分析纤维素室内分解过程并筛选出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株,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进行验证。应用纤维素高效降解菌株制成单一与混合菌剂,按不同剂量于野外喷洒至胡桃楸、兴安落叶松以及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可燃物基质上,每月定期取样并测定综纤维素含量,比较分析不同菌剂、不同剂量野外降解效果,得出适于野外降解的纤维素降解菌剂。对可燃物基质减少质量与综纤维素降解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根据MAE与RMSE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度。提取森林地表可燃物基质样品中可溶性有机碳,进行可燃物基质DOC含量动态变化分析,并比较经不同菌剂处理后可燃物基质的腐殖化过程与模式,主要得到如下结果:(1)根据孟加拉红氯霉素培养基筛选出的15株真菌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上产生的水解圈大小,筛选出8株纤维素降解菌株;菌株B2的纤维素分解指数最大,其次为菌株A4;经过鉴定,菌株A2为肉色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incarnate),菌株A3为Pleosporales sp.,菌株A4为紧密帚枝霉(Sarocladium strictum),菌株B2为枝细枝孢(Cladosporium ramotenellum),菌株B4 为臭曲霉(Aspergillus foetidus),菌株 C2 为Dothideomycetes sp.,菌株 D2 为 Fungal sp.,菌株 D3 为灰黄青霉(Penicillium griseofulvum);(2)室内降解期间,菌株A4对胡桃楸、落叶松、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基质中综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最强,至降解实验结束,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25.7%、30.3%以及27.1%;对于菌株A2,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24.4%、30.0%以及26.3%,降解能力仅次于菌株A4;菌株B2的纤维素分解指数显着大于其他菌株,但其降解天然纤维素的能力却较弱,说明纤维素酶活性强的菌株对地表可燃物的分解能力不一定强;根据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菌株A4的菌丝与孢子可粘附在叶片表面并侵入叶片组织,通过分泌纤维素酶降解叶片中的综纤维素;(3)野外降解期间,胡桃楸、落叶松、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基质的综纤维素降解率均随时间增加呈增大趋势;经降解剂喷洒后的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均表现为C菌剂>B菌剂>A菌剂,即混合菌剂降解效果优于由菌株A4、A2制得的单一菌剂的降解效果,至降解实验结束,C菌剂可使三种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较对照提高22.47%、16.66%和17.63%;无论剂量为多大,施加菌剂的三种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效果均优于未施加菌剂的对照组,且降解效果表现为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可燃物综纤维素降解速率有逐渐减缓的趋势;(4)野外降解期间,胡桃楸、落叶松、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基质的减少质量动态变化均与其纤维素降解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52、0.97853、0.95376;胡桃楸、落叶松、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基质减少质量均与其综纤维素降解率呈一元线性相关,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86.96%、95.75%、90.97%;落叶松基质模型的精确度最高,RMSE、MAE分别为14.19%、11.93%;其次为混交基质,RMSE、MAE分别为15.63%、12.25%;精确度最低的为胡桃楸基质,RMSE、MAE分别为28.71%、25.04%。(5)野外降解期间,胡桃楸、落叶松、胡桃楸×落叶松混交基质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随降解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大小表现为混交>胡桃楸>落叶松;在相同降解时间下,施加C菌剂的胡桃楸基质DOC含量显着低于施加A菌剂和B菌剂的实验组;施加C菌剂的落叶松基质DOC含量显着低于施加B菌剂的实验组;施加C菌剂的混交基质DOC含量显着低于施加A菌剂的实验组,且4组样本中两两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经A、B菌剂与经C菌剂处理的胡桃楸基质、经B菌剂与C菌剂处理的落叶松基质以及经A菌剂与C菌剂处理的混交基质具有相同的腐殖化模式。

王延臣[5](2020)在《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鞘翅目:天牛科)作为危害我国北方地区杨柳科植物的一种蛀干害虫,从本世纪初以来一直在东北地区严重发生,导致很多杨树风倒、风折,直接损害杨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为了解决至今未发现可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或天敌来实现对青杨脊虎天牛种群进行有效控制,只能靠化学防治救急这个科学问题,本文以白僵菌(Beauveria spp.)和天牛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穴甲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 6株白僵菌,研究其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从中筛选出具有高致病力的菌株,并对其最优培养条件、影响菌株致病力的因素、青杨脊虎天牛对其免疫反应和林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林间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北方冬季气温较低这一气候特点对花绒寄甲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能力、体内生理变化、体内部分热激蛋白(HSP)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选用了 1株从青杨脊虎天牛成虫尸体分离得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01)和4株从其他昆虫上分离的球孢白僵菌菌株以及1株布氏白僵菌菌株,研究了它们对青杨脊虎天牛的致病力。结果表明:Bb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室内浸没法侵染后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6.96%,校正死亡率达到96.64%,致死中时LT50达到3.28 d。球孢白僵菌菌株CFCC83486与CFCC81428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也表现出了较强的致病力。因此认为,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为防治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最佳菌株。(2)通过5因素3水平培养条件正交试验筛选出了 Bb01菌株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改良马丁培养基,菌落生长和菌株产孢的最适合培养温度为25℃,最适合的培养基pH应为5,添加的碳源、氮源与微量化合物分别为蔗糖、硫酸铵和硫酸铁(添加量与原固定培养基相同)。(3)研究了 6个温度梯度(24℃、25℃、26℃、27℃、28℃、29℃)、5个相对湿度梯度(95%、90%、85%、80%、75%)、4 个紫外线照射时间梯度(10 min、15min、20 min、25 min)、5种培养基所培养的Bb01菌株、三种诱导酶发酵液(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对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5℃时,相对湿度95%条件下,Bb01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死力达到最高。UV照射会影响Bb01菌株的致死力,照射10 min时Bb01菌株仍保留有着较强的致死力,达到73.33%。利用A1培养基所培养的Bb01菌株相较于其余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有着最强的致死力,在10 d时其累计死亡率达到98.33%。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的致死力均有增效作用。添加三种发酵液处理组的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在侵染第10 d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100%;其中加入了脂肪酶发酵液的测试组的LT50最短,为2.36 d。认为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作为球孢白僵菌增效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4)研究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被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侵染后的13个时间点的总血细胞浓度与酚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的总血细胞浓度与酚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虫与成虫的血细胞浓度分别在侵染后36 h与48 h达到最高浓度,为3.53×107个/mL与3.63×107个/mL。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的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侵染后28 h与40 h达到最高,为5.1 U与4.4 U。认为青杨脊虎大牛幼虫与成虫被球孢臼僵菌Bb01菌株侵染后产生免疫反应。(5)利用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Bb01、CFCC83486、CFCC81428、加入了三种诱导酶发酵液(脂肪酶、几丁质酶、蛋白质酶)的Bb01菌株以及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虫卵于林间防治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与花绒寄甲虫卵的防效最好,效果分别达到74.97%与79.87%。因此建议林间首选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与花绒寄甲虫卵防治该害虫。三种诱导酶发酵液对Bb01菌株在林间的致病力均产生增效作用。其中诱导脂肪酶发酵液的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3.33%。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几丁质酶发酵液、脂肪酶发酵液和蛋白质酶发酵液可作为球孢白僵菌Bb01的增效剂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6)对花绒寄甲成虫进行低温诱导并通过设置5个温度梯度(0℃、-5℃、-10℃、-15℃、-20℃)对花绒寄甲成虫低温的存活能力进行研究。同时设置6个温度梯度(5℃、0℃、-5℃、-10℃、-15℃、-20℃)对花绒寄甲成虫体内生理变化研究发现:经低温诱导后的花绒寄甲成虫的过冷却点要低于室温培养保存的花绒寄甲成虫,其过冷却点分别为-25.1℃和-16.9℃。在试验设置的温度梯度中,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花绒寄甲成虫的存活能力也随之变弱,温度为-20℃时各观察时间点的存活率均为最低,但是经过低温诱导的花绒寄甲的成虫的存活率高于室温培养的花绒寄甲的存活率。表明低温诱导可以提升花绒寄甲的耐寒能力。当花绒寄甲受到低温胁迫时其成虫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增强的趋势;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随之增强。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呈现出先减弱随后增强的趋势。花绒寄甲成虫脂肪含量与体内水分含量都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在受到低温胁迫时,花绒寄甲体内启动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机制来维持新陈代谢。(7)对花绒寄甲体内的Beta-actin基因和热激蛋白HSP90、HSP70基因采用RACE技术进行了克隆并得到了 HSP90、HSP70、Beta-actin基因全长和HSP60保守序列。同时对经过低温处理后的花绒寄甲成虫体内HSP90、HSP70、HSP60和sHSP20.99的表达量进行了 qRT-PCR测定。结果表明:在低温下HSP90、HSP70、HSP60均呈现出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HSP20.99则呈现出随着温度的降低其表达量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受到低温胁迫时,花绒寄甲通过调节体内热激蛋白的表达量来维持体内蛋白质的正常结构,防止其发生变性,从而帮助维持体内的正常新陈代谢与生长。

王秀梅[6](2020)在《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蚜(Myzuspersicae)是世界范围内危害经济作物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除了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还可以通过传播植物病毒病对作物造成间接损害。当前,化学防治仍是桃蚜防治的主要策略,但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已使桃蚜对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新烟碱类等在内的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在此背景下,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将为桃蚜有效防治提供保障。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作为三种新型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包括桃蚜在内的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在桃蚜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同时阐释了亚致死效应的生理代谢机制,并挖掘出三种杀虫剂作用下桃蚜的差异性基因。从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及基因水平揭示了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作用机制,全面评价了三种新型杀虫剂对桃蚜的潜在影响,为三种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及减缓其抗性发展、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短期(24 h)处理桃蚜四龄若虫,均可显着降低桃蚜染毒个体(F0代)的繁殖量和寿命,这种不利影响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着的增强。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均可缩短染毒个体子代(F1代)的发育历期及产卵前期,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刺激作用;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可使F1代发育速度减缓,生殖力显着降低。从种群参数上看,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以及氟啶虫胺腈LC10处理组亚致死浓度胁迫,会促进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表现为内禀增长率显着升高,平均世代显着缩短;但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组桃蚜子代种群的增长受到严重的制约,表现为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显着降低,而平均世代周期延长。终上所述,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及氟啶虫胺腈LC10剂量均可引起桃蚜种群的毒物兴奋效应,但氟啶虫胺腈LC30剂量处理可显着抑制桃蚜种群增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行为均受到明显的刺激,但不同药剂引起的扩散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处理组,亚致死浓度作用下桃蚜的扩散能力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强,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但利用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浓度处理桃蚜,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除了2 h),桃蚜的扩散行为无显着性差异。桃蚜扩散能力的增强可能是生物体应对神经毒剂的反应,也可能是桃蚜应对不良环境的忌避作用,这一行为将有利于桃蚜逃离不利的生存环境,重新建立种群,这对害虫防治是十分不利的。3.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作用下,桃蚜体内的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应激反应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乙酰胆碱酯酶(ACh E),三种杀虫剂均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均表现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作用,且随作用时间延长,ACh E活性降低,而环氧虫啶供试浓度均会显着诱导ACh E活性,且随作用时间延长,活性升高;对于羧酸酯酶(Car E),氟吡呋喃酮和氟啶虫胺腈处理组酶活力均受到显着的抑制,而环氧虫啶处理组Car 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诱导作用;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体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药剂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强;氟吡呋喃酮LC10浓度处理后,桃蚜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LC30浓度处理组桃蚜体内的MFO活性受到显着抑制,而氟啶虫胺腈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处理,桃蚜体内MFO随作用时间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处理,也会使桃蚜体内MFO活性升高,但LC1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LC30浓度处理MF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除了GSTs,其他三种酶均参与了桃蚜的解毒代谢过程,但各种酶在解毒不同杀虫剂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4.利用GC-MS方法测定了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下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三种杀虫剂均会使桃蚜体内总脂肪酸含量显着降低,总糖含量显着升高,但各处理组脂肪酸及单糖组成及含量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氟吡呋喃酮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LC10和LC30)胁迫,会显着降低桃蚜体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氟啶虫胺腈LC1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降低,而LC30浓度处理游离氨基酸种类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会显着升高。表明桃蚜体内脂肪、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有可能参与了杀虫剂的降解及代谢过程。5.为了探明桃蚜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本文对7组虫体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得到145.24Gb Clean Data,各样品Q30碱基百分比均不小于93.72%。通过组装共得到77960条Unigene,Unigene的N50为1672,组装完整性较高。最终获得33940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桃蚜经三种杀虫剂不同剂量处理后,转录图谱发生显着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氟吡呋喃酮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89和427条差异表达的基因,氟啶虫胺腈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762和241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而环氧虫啶LC10和LC30处理组分别检测到148和388条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能量、物质代谢以及防御系统方面,包括与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以及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s基因。综上所述,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和环氧虫啶亚致死浓度均可不同程度诱导桃蚜子代(F1)产生毒物兴奋效应,因此,三种杀虫剂均存较高的抗性发展风险及再猖獗现象产生的可能,在杀虫剂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标准科学合理用药,并降低农药使用频次。另外,在三种杀虫剂胁迫下,桃蚜通过提高扩散能力,增强营养代谢功能等实现生理解毒,使部分昆虫个体保存下来。通过功能注释发现,所有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表达量上调,表明三种杀虫剂解毒代谢与P450s关系密切。

段敏[7](2019)在《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一款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临床检验全过程(total testing process,TTP)质量指标(quality indicators,QIs)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供各级临床检验中心使用。利用设计的软件对2018年质量指标EQA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全面探索影响QIs性能水平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参考国外较成熟的QIs体系,结合全国范围内征集的实验室意见,确定最终纳入2018年EQA计划的QIs。借鉴国内外QIs的监测平台与分析模式,结合我国质量指标EQA计划的具体需求,运用统计学原理,设计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EQA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全国各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2018年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指标EQA活动,通过用户界面向各参与实验室下发调查表,采集相关数据;利用后台分析系统对2018年质量指标EQA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逐一展示该系统的应用功能。结果本研究设计了具有20个功能模块的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EQA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同时改进了质量指标EQA用户界面。EQA组织者可通过用户界面向参与实验室下发上报表和成绩回报表;参与实验室可通过用户界面填报相关信息和数据、审核并修改已上报数据。EQA组织者可通过统计分析系统收集并下载原始数据和比率、进行多年数据的匹配与下载、查看各省临检中心参与调查单位列表及质量指标EQA活动开展情况、建立不同类型实验室的QIs数据库。该系统的基本统计功能包括: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统计分析;QIs基本统计量汇总分析;按照调查年份、省份、专业类别、机构性质、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医院床位数、信息建设水平等分类要素对QIs进行分组分析;不同检验阶段QIs与不同类型QIs分类分析;TOPSIS法综合评价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初步质量规范的制定等,充分满足EQA组织者的需求。2018年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EQA计划共纳入47项指标,总体回报率为69%。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15项QIs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表明:除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危急值通报率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的性能随年份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他12项QIs的性能水平自2015年首次开展调查以来均有所改善;同一指标不同专业组之间的EQA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免疫专业的总体差错率最低,微生物专业的差错率最高,三大常规项目的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最短,自动化免疫项目的TAT最长;不同类型实验室的QIs性能不同,通过ISO 15189认可的实验室性能普遍高于未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有11项QIs的性能受到实验室所在医院等级的影响,总体呈现医院等级越高性能越好的趋势;有8项QIs的性能受到实验室所在医院类型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综合医院实验室性能高于专科医院实验室;有12项QIs的性能受到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的影响,总体呈现医院床位数越多性能越好的趋势;有4项QIs的性能在不同信息建设水平分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检验前阶段,标本容器错误率的差错率最低,血培养污染率的差错率最高,但性能水平均超过4σ;检验阶段,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达到了6σ水平,而实验室间比对率和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的性能水平远远小于3σ;检验后阶段QIs的差错率极低,均达到了最佳性能水平。此外,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8年我国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总体水平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临床检验全过程指标EQA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不仅为EQA组织者提供了质量指标监测分析平台,便于其长期开展EQA活动、收集上报信息、统计分析QIs数据、全面了解QIs在我国临床实验室的应用情况,还可以帮助实验室利用QIs数据改进检验质量。

童虹宇[8](2019)在《金佛山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文中提出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是兰科金佛山兰属(Tangtsinia)草本植物,株高15-35 cm,一般生长在700-2100 m的林下光照处、灌木丛边缘或草坡上。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国重庆市南川金佛山被植物学家陈心启先生发现并定名,是我国兰科特有的一种单属单种植物。其分布范围狭小、数量稀少,被纳入《中国植物红皮书》,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佛山兰有着比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中最原始的头蕊兰属(Cephalanthera)更原始的特征,对研究兰亚科系统发育、植物系统演变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金佛山兰属于较为古老的孑遗植物中的一种,对植物遗传变异、区系地理、遗传多样性、全球生态多样性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自古以来我国兰科植物就因其风格独特、姿态优美而备受赞誉,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可食用、药用。我国兰科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通过分株繁殖、假鳞茎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但是,金佛山兰种群和个体数量稀少、种子结实率低、人工栽培存活率低,因此组织培养是其较理想的繁殖方法。迄今为止,关于金佛山兰的组培快繁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以金佛山兰开花植株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子房等器官为外植体,通过起始培养、丛芽诱导、丛芽继代和生根建立了金佛山兰的离体快繁体系,通过复壮、再造和新建人工种群初步实现了金佛山兰的野外回归。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金佛山兰的起始培养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开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叶片、柱头和子房等为外植体,进行了表面消毒方法的确定和起始培养,成功获得了金佛山兰的无菌外植体。试验结果表明,经75%乙醇漂洗30 s后,在无菌条件下用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4-6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最佳。将植株消毒后切割、分离并用滤纸吸水沥干,然后分别接种到MS+2.0 mg·L-11 ZT+0.2 mg·L-11 NAA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大部分存活率高于85%,污染率在23%以下,可获得较多的无菌外植体。2.金佛山兰的丛芽诱导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无菌外植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叶片、茎段、根段、根状茎、花瓣、柱头、子房等)、不同培养基(MS+0.2 mg·L-1NAA+2.0 mg·L-16-BA、MS+2.0 mg·L-1ZT+0.2 mg·L-1NAA、MS+0.2 mg·L-11 6-BA+2.0 mg·L-11 NAA、MS+0.2 mg·L-11 6-BA+2.0 mg·L-11 2,4-D)以及基本培养基(MS、B5、N6)、植物生长调节剂ZT(0.5、1.0、1.5、2.0、3.0、4.0mg·L-1)和NAA(0.05、0.10、0.15、0.20 mg·L-1)对丛芽诱导的影响。初期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丛芽诱导的最佳外植体为子房,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ZT 2.0 mg·L-1+NAA 0.2 mg·L-1,丛芽诱导率达33.33%,增殖系数为2.33,继代丛芽1-3代平均繁殖系数为2.44。后期试验结果表明,丛芽诱导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丛芽诱导培养基为MS+4.0mg·L-11 ZT+0.2 mg·L-11 NAA,增殖系数达7.05,丛芽生长良好。3.金佛山兰丛芽的继代培养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丛芽的单个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ZT(0.5、1.0、1.5、2.0 mg·L-1)与NAA(0.05、0.1、0.15、0.20 mg·L-1)不同浓度配比、不同细胞分裂素(ZT、KT、TDZ、6-BA)对金佛山兰丛芽继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丛芽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11 ZT+0.2mg·L-1NAA,1-4代平均繁殖系数为5.94;最佳细胞分裂素为TDZ,增殖系数达11.32,丛芽生长良好。4.金佛山兰不定芽的生根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继代丛芽的单个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矿质含量(MS、1/2 MS、1/4 MS),植物生长调节剂NAA(0.5、1.0、2.0、3.0、4.0 mg·L-1)、6-BA(0、0.05、0.1、0.5 mg·L-1)、IBA(0、0.5、1.0 mg·L-1)、蔗糖浓度(10、20、30、40、50 g·L-1)、活性炭浓度(0、1、2 g·L-1)、凝固剂种类(琼脂和植物凝胶)和生根方法(两段生根和一般生根)对金佛山兰不定芽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 MS;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1NAA+0.05 mg·L-16-BA,不定根平均长度达3.95 cm,平均数量为16.65条;生根培养基最佳蔗糖浓度为40 g·L-1;生根培养基最佳活性炭浓度为2 g·L-1;生根培养基凝固剂以植物凝胶较佳;一般生根法生根效果较好。5.金佛山兰试管苗的移栽以金佛山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 S.C.Chen)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时间(封瓶炼苗5、10、15 d、开瓶炼苗1、3、5 d)、移栽基质(骨石子;草炭土;骨石子:品氏营养土=1:1;骨石子:草炭土=1:1;骨石子:胡氏营养土=1:1;品氏营养土:草苔藓=1:1;草炭土:珍珠岩=1:1;品氏营养土:珍珠岩=1:1)、杀菌剂(75%百菌清、多菌灵、70%甲托、80%代森锰锌、40%菌核净、50%异菌脲、45%甲霉·恶霉灵)对金佛山兰试管苗生长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野外回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兰试管苗的最佳炼苗时间为封瓶炼苗10 d,开瓶炼苗1d,存活率为100%;最佳移栽基质为骨石子:草炭土=1:1,幼苗存活率为100%;杀菌剂杀菌效果最佳的为多菌灵,幼苗存活率为70.83%。将炼苗后的试管苗(36株)移栽到校内实验地中,60 d后全部死亡。以炼苗后的试管苗(138株)移栽到南川金佛山,野外新建种群1个、复壮种群2个、再造种群1个。野外回归60 d后,新建种群的存活率为84.91%,2个复壮种群的存活率分别为72.73%和71.43%,再造种群存活率为33.33%。幼苗生长正常。

马云静,尚玮玮,杨一男,施芳芳,赵晖,马海梅[9](2018)在《血栓弹力图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适合血栓弹力图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并按体系规则执行室内质控。方法参照IFCC和NCCLS C24-A2标准方法,对2个水平的室内质控品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确定质控品的血栓弹力图检测主要参数R值、K值、α角、MA值的均值、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以均值为中心线,±2sd为警戒限、±3sd为失控限,制作室内L-J(Levey-Jennings)质控图,分析L-J质控图,判断及分析失控原因。结果 TEG主要参数R值、K值、α角、MA值Ⅰ水平质控品的均值为1. 28、0. 80、83. 13、51. 43;标准差sd为0. 08、0. 00、0. 47、1. 14;变异系数cv为:6. 51%、0. 00%、0. 57%、2. 22%; +2sd为:1. 44、0. 80、84. 07、53. 71;-2sd为:1. 12、0. 80、82. 19、49. 15; +3sd为:1. 52、0. 80、84. 54、54. 85;-3sd为:1. 04、0. 80、81. 72、48. 01;Ⅱ水平质控品的均值为:1. 25、0. 84、79. 50、33. 56;标准差sd为0. 07、0. 05、0. 62、0. 68;变异系数cv为:5. 51%、5. 86%、0. 78%、2. 01%; +2sd为:1. 39、0. 94、80. 74、34. 92;-2sd为:1. 11、0. 74、78. 26、32. 20; +3sd为:1. 46、0. 9、81. 36、35. 60;-3sd为:1. 04、0. 69、77. 64、31. 52。两水平质控的cv值均在1/2允许总误差范围内。以为中心线,±2sd为警告限,±3sd为失控限绘制L-J质控图,两水平质控均无失控。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尙无系统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参照IFCC和NCCLS C24-A2标准建立的血栓弹力图检测室内质控体系可以对血栓弹力图检测室内质控进行规范、科学、合理的评价。

苏晨[10](2018)在《基于LabVIEW的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数字示波器集成了信号调理、高速采样、信号分析与显示,可完成信号采集与信号参数的测量。但多数数字示波器存储深度有限,无法实现信号长时间记录。此外,数字示波器不能按预设测试序列自动设置测量参数,以实现不同测试项目的自动测量;也不能根据信号幅值、频率的变化自动调整测量参数,以保证测量精度,不具备自适应性。本文基于自动化测试的工程背景,在LabVIEW平台开发一套自动测试软件,可以控制数字示波器实现按预设序列自动测试、对未知信号的自适应测量、以及数据的深度存储等。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数字示波器的优点与不足,提出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功能需求。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框架,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预设序列自动测试、自适应测量等六个模块。第二,通过数据通信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了示波器测试参数的自动设置,信号的自动采集与信号特征参数的测量。在数据存储模块中,设计程序在PC机实时保存采集数据,充分利用PC机硬盘的深度存储空间,解决数字示波器存储深度不足的缺陷。通过预设序列自动测试模块,实现了复杂序列的自动测量与信号的筛选,提高了测试效率。基于数据回放平台,通过重建信号波形与信号的FFT,实现了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分析。第三,对信号自适应测量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信号自适应测量的控制参数,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信号自适应测量方法。在LabVIEW平台设计模糊控制器,可根据信号的幅值、频率选择最佳的测量档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程度,实现了量程内信号的自适应测量。设计了二分查找法结合步进控制的信号自适应测量方法,实现了过量程信号的自适应测量。第四,设计实验验证系统自动测试功能、自适应测量功能、存储深度与存储速度等性能指标。搭建25Hz相敏轨道电路工程测试环境。利用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记录扼流变压器不同状态下的测试数据,验证系统的实用性。

二、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1.2.1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概况
        1.2.2 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
    1.3 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研究进展
        1.3.1 沉积物质量基准概述
        1.3.2 常用的SQG建立方法
        1.3.3 国内、外重金属SQG研究现状
    1.4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
        1.4.1 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修复技术
        1.4.2 铁基材料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
        1.4.3 沉积物重金属修复效果评价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滨海河流沉积物典型重金属环境质量基准的确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3 沉积物指标测定
        2.2.4 质量控制
        2.2.5 重金属SQG计算
        2.2.6 重金属污染评价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沉积物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
        2.3.2 间隙水重金属污染
        2.3.3 重金属SQG的建立
        2.3.4 重金属SQG的应用及可行性
    2.4 结论
第3章 不同材料负载纳米零价铁前后对Cd污染沉积物固定修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3.2.3 材料制备
        3.2.4 材料表征
        3.2.5 培育实验
        3.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3.2.7 细菌群落分析
        3.2.8 质量控制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沉积物和固定化材料的表征
        3.3.2 固定化修复后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3.3.3 沉积物中Cd稳定性的变化
        3.3.4 沉积物细菌群落变化
    3.4 结论
第4章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固定沉积物Cd的效率及细菌响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4.2.3 材料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 培育实验
        4.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4.2.7 细菌群落分析
        4.2.8 质量控制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沉积物和固定化材料的表征
        4.3.2 固定化材料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4.3.3 上覆水和间隙水的Cd浓度变化
        4.3.4 沉积物中Cd可移动性的变化
        4.3.5 p H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d浓度的影响
        4.3.6 沉积物细菌群落变化
    4.4 结论
第5章 生物炭负载纳米Fe_2O_3对Cd重污染沉积物的原位覆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2 沉积物的样品采集、预处理及理化性质测定
        5.2.3 材料制备
        5.2.4 材料表征
        5.2.5 培育实验
        5.2.6 沉积物理化指标分析
        5.2.7 质量控制
        5.2.8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沉积物和覆盖材料的表征
        5.3.2 原位覆盖对沉积物性质的影响
        5.3.3 p H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Cd浓度变化的影响
        5.3.4 水流扰动强度对上覆水和间隙水Cd浓度变化的影响
        5.3.5 覆盖对上覆水—沉积物剖面Cd浓度的影响
        5.3.6 覆盖后BC和nFe_2O_3@BC覆盖层中Cd的稳定性
        5.3.7 覆盖导致上覆水中Fe溶解的风险
    5.4 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课题的提出
    2 前人研究进展
        2.1 柑橘果实色泽研究进展
        2.1.1 柑橘果实外观品质构成相关色素代谢物
        2.1.2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2.1.3 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转录调控
        2.1.4 环境因素对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2.1.4.1 乙烯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2.1.4.2 ABA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2.1.4.3 光对柑橘果实色素代谢的影响
        2.1.5 质体在类胡萝卜素代谢中功能
    3 本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柑橘果实瞬时表达体系建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质粒和载体
        2.2 实验方法
        2.2.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2.2 目的基因全长克隆
        2.2.3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2.2.4 实时定量PCR分析
        2.2.5 基因组DNA粗提取及PCR阳检
        2.2.6 蛋白提取与Western杂交分析
        2.2.7 农杆菌侵染烟草及果实的瞬时表达分析
        2.2.8 光学显微镜观察
        2.2.9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2.2.10 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柑橘果实瞬时转化流程
        3.2 柑橘果实瞬时转化条件的优化
        3.3 柑橘果实的活细胞成像
        3.4 瞬时表达体系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5 瞬时表达体系在研究植物代谢途径中的应用
        3.6 瞬时表达体系适用于其它柑橘品种的转化
    4 讨论
第三章 红光处理对果实转色及质体转化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处理方法
        2.1.2.1 红光处理
        2.1.2.2 蓝光处理
        2.1.2.3 乙烯利处理
        2.1.2.4 乙烯利结合红光共同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色泽评价
        2.2.2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2.2.3 ABA和JA提取及定量检测分析
        2.2.4 乙烯释放速率测定
        2.2.5 呼吸速率测定
        2.2.6 叶绿素含量测定
        2.2.7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2.2.8 类黄酮总量测定
        2.2.9 透射电镜(TEM)
        2.2.1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2.11 冰冻切片
        2.2.12 BN-PAGE
        2.2.13 Western blot
        2.2.14 蛋白提取及二维电泳(2-DE)
        2.2.15 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外源红光及乙烯利处理促进果实转色
        3.2 蓝光处理对柑橘果实着色的影响
        3.3 外源处理对柑橘果实色泽指标的评价
        3.4 外源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3.5 外源处理对果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6 外源处理对果实乙烯释放率及呼吸速率的影响
        3.7 红光处理对果实激素含量的影响
        3.8 红光处理对果实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3.9 红光处理对果实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10 红光处理对果实质体结构的影响
        3.11 叶绿体-有色体分化过程中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
        3.12 质体的分离和纯度评估
        3.13 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过程中的质体色素分析
        3.14 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过程中的质体蛋白模型分析
        3.15 红光处理对果实质体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4 讨论
        4.1 红光是一种优越于乙烯的采后褪绿处理方法
        4.2 红光改善采后柑橘果实着色
        4.3 红光促进果实质体转化
第四章 红光诱导的转录因子Fcr NAC22 对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的调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光照处理
        2.1.3 菌株、质粒和载体
        2.2 实验方法
        2.2.1 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2.2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2.2.3 实时定量PCR分析
        2.2.4 Fcr NAC22 基因克隆
        2.2.5 Fcr NAC22 基因序列分析
        2.2.6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杂交分析
        2.2.7 烟草及柑橘果实的瞬时转化
        2.2.8 亚细胞定位
        2.2.9 透射电镜
        2.2.10 果实色差的测定
        2.2.11 类胡萝卜素提取及测定
        2.2.12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和测定
        2.2.12.1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提取步骤
        2.2.12.2 叶绿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
        2.2.13 柑橘愈伤的遗传转化
        2.2.14 番茄的遗传转化
        2.2.15 烟草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2.2.15.1 Fcr LCYB1, Fcr BCH2, Fcr NCED5 启动子克隆及载体构建
        2.2.15.2 转录因子Fcr NAC22 报告载体构建
        2.2.15.3 烟草双荧光素酶瞬时检测
        2.2.16 酵母单杂
        2.2.16.1 猎物载体及诱饵载体构建
        2.2.16.2 转化酵母及互作验证
        2.2.16.3 筛选Ab A浓度
        2.2.16.4 转化AD载体
        2.2.16.5 查验互作
        2.2.17 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2.2.18 凝胶阻滞实验(EMSA)
        2.2.1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红光处理有色层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2 红光处理转录组分析
        3.3 转录组验证及候选基因筛选
        3.4 FcrNAC22 特异响应红光分析
        3.5 FcrNAC22 瞬时烟草表型验证
        3.6 FcrNAC22 序列分析
        3.7 FcrNAC22 亚细胞定位分析
        3.8 FcrNAC22 基因表达分析
        3.9 FcrNAC22 转化番茄功能分析
        3.9.1 转FcrNAC22 基因番茄阳性植株的获得和表型分析
        3.9.2 转基因FcrNAC22 超表达番茄系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3.9.3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皮类胡萝卜素及ABA代谢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9.4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皮质体超微结构分析
        3.9.5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实乙烯释放速率及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9.6 番茄FcrNAC22 超表达系果实红光处理表型分析
        3.10 转录因子FcrNAC22 遗传转化柑橘愈伤功能分析
        3.10.1 FcrNAC22 转基因柑橘愈伤组织的获得及表型鉴定
        3.10.2 FcrNAC22 转基因愈伤组织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相关基因定量分析
        3.11 转录因子FcrNAC22 转化柑橘果实功能分析
        3.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验证FcrNAC22对FcrLCYB1,FcrBCH2 和Fcr NCED5 启动子的调控
        3.13 Y1H验证FcrNAC22对FcrLCYB1,FcrBCH2和FcrNCED5 启动子的调控
        3.14 FcrNAC22 蛋白DNA结合序列及EMSA分析
        3.15 沉默FcrNAC22 表达分析红光对柑橘果实转色的影响
    4 讨论
        4.1 光调控果实类胡萝卜素代谢
        4.2 红光诱导FcrNAC22 的表达
        4.3 FcrNAC22 调控类胡萝卜素和ABA代谢
        4.4 FcrNAC22 调控果实成熟
        4.5 FcrNAC22 参与红光介导的果实转色和成熟的调控机制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
附录 Ⅱ 本研究克隆序列
附录 Ⅲ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凉山地区不同双语经验学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三重表征的研究
    2.2 关于双语经验与认知发展的研究
    2.3 理论基础
    2.4 文献启示
3 化学三重表征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3.1 研究工具开发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工具开发的具体流程
    3.3 研究工具开发的初步编制
    3.4 研究工具的质量检验及优化
4 不同彝-汉双语经验学生三重表征能力现状分析
    4.1 研究样本选取
    4.2 不同彝-汉双语经验学生三重表征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不同彝-汉双语经验学生三重表征能力的推论统计分析
    4.4 不同彝-汉双语经验学生三重表征学习特点的访谈分析
5 不同彝-汉双语学生三重表征能力现状成因分析与教学建议
    5.1 成因分析
    5.2 教学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测试卷(初步版)
    附录2 《初中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测试卷》专家效度调查问卷
    附录3 初中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测试卷(试测版&施测版)
    附录4 语言能力学习背景信息调查问卷
致谢
科研及获奖情况

(4)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对帽儿山三种人工林地表可燃物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纤维素的组成及微生物降解
        1.2.1 纤维素的组成及结构
        1.2.2 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
    1.3 纤维素降解菌
        1.3.1 纤维素降解菌的生物学背景
        1.3.2 纤维素降解菌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4 森林可燃物管理方法研究
        1.4.1 计划火烧
        1.4.2 机械清除
        1.4.3 林分疏伐
        1.4.4 防火林带建设
    1.5 森林可燃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
    1.9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貌与水文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状况
    2.4 土壤条件
    2.5 火历史
3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分离样品
        3.1.2 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的分离纯化
        3.2.2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3.2.3 纤维素降解菌株序列及亲缘关系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纯化
        3.3.2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3.3.3 纤维素分解指数分析
        3.3.4 纤维素降解菌亲缘关系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纤维素降解菌对不同可燃物基质的室内降解
    4.1 实验材料
        4.1.1 室内降解样品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森林地表可燃物的室内降解
        4.2.2 扫描电镜观察
        4.2.3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基本情况
        4.3.2 纤维素降解菌对胡桃楸基质综纤维素室内降解效果
        4.3.3 纤维素降解菌对落叶松基质综纤维素室内降解效果
        4.3.4 纤维素降解菌对混交基质综纤维素室内降解效果
        4.3.5 降解不同阶段可燃物基质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纤维素降解菌剂对不同可燃物基质的野外降解
    5.1 实验材料
        5.1.1 野外降解样品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地设置
        5.2.2 凋落物袋放置
        5.2.3 降解剂制备
        5.2.4 降解剂喷洒与样品回收
        5.2.5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实验基本情况
        5.3.2 同剂量不同剂型对野外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
        5.3.3 同剂型不同剂量对野外可燃物基质综纤维素降解率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可燃物基质质量与综纤维素降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6.1 实验方法
        6.1.1 预测模型构建
        6.1.2 预测模型精度检验
        6.1.3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可燃物质量损失率动态变化
        6.2.2 可燃物基质质量与综纤维素降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6.2.3 地表可燃物减少质量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可燃物基质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变化与腐殖化模式分析
    7.1 实验材料
    7.2 实验方法
        7.2.1 可燃物基质可溶性有机碳测定
        7.2.2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杨脊虎天牛的分布
        1.1.2 青杨脊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1.3 青杨脊虎天牛寄主范围与危害性
        1.1.4 青杨脊虎天牛防治方法
        1.1.5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1.1.6 天敌昆虫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青杨脊虎天牛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1.4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的生物测定
        2.1.5 高致病力菌株致死中浓度(LC_(50))的确定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2.2.2 6个白僵菌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死中时(LT_(50))
        2.2.3 不同浓度下高致病力菌株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致病力与致死中浓度(LC_(50))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球孢白僵菌Bb01培养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球孢白僵菌菌株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培养基质对菌落生长与产孢量的影响
        3.3.2 不同培养条件对菌落生长的影响
        3.3.3 不同培养条件对产孢量的影响
        3.3.4 优化前与优化后5种培养基菌落直径与产孢量的比较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环境因素与诱导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球孢白僵菌Bb01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4.1.3 诱导酶发酵液的制备
        4.1.4 试验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环境温度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2.2 环境相对湿度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2.3 紫外线(UV)照射时间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2.4 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2.5 诱导酶发酵液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致死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与成虫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侵染的免疫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成虫血淋巴细胞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5.1.2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成虫酚氧化酶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5.2.2 青杨脊虎天牛成虫侵染过程中总血细胞浓度变化
        5.2.3 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5.2.4 青杨脊虎天牛成虫侵染过程中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菌株及花绒寄甲的林间防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供试样地
        6.1.3 试验方法
        6.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高致病力白僵菌对青杨脊虎天牛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6.2.2 花绒寄甲成虫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6.2.3 花绒寄甲虫卵对青杨脊虎天牛成虫林间防治效果测定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花绒寄甲在低温下的存活能力与生理变化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花绒寄甲过冷却点的测定
        7.2.2 花绒寄甲低温存活能力测定
        7.2.3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超氧化歧化酶(SOD)的测定
        7.2.4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7.2.5 低温胁迫下花绒寄甲成虫乳酸脱氢酶(LDH)的测定
        7.2.6 花绒寄甲成虫低温胁迫后含水量的变化
        7.2.7 花绒寄甲成虫低温胁迫后体内总脂肪含量的变化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花绒寄甲热激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冷胁迫后的表达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花绒寄甲
        8.1.2 花绒寄甲mRNA的提取
        8.1.3 花绒寄甲mRNA的电泳检测
        8.1.4 mRNA浓度和纯度检测
        8.1.5 花绒寄甲HSP90、HSP70、HSP60与Beta-acting基因的克隆
        8.1.6 基因全长的克隆
        8.1.7 冷胁迫下HSP90、HSP70、HSP60、sHSP20.99的表达
        8.1.8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花绒寄甲mRNA的提取
        8.2.2 花绒寄甲HSP90基因的克隆
        8.2.3 花绒寄甲HSP70基因的克隆
        8.2.4 花绒寄甲Beta-actin基因的克隆
        8.2.5 花绒寄甲HSP60基因的克隆
        8.2.6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90的表达
        8.2.7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70的表达
        8.2.8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HSP60的表达
        8.2.9 花绒寄甲低温胁迫后体内sHSP20.99的表达
    8.3 讨论
    8.4 本章小结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桃蚜的概述
    1.2 亚致死效应
    1.3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营养学因素
    1.4 杀虫剂影响下昆虫的转录组学研究
    1.5 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概况
    1.6 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相对毒力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三种杀虫剂对桃蚜亚致死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桃蚜扩散行为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桃蚜主要酶系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桃蚜体内营养物质对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影响
    8.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桃蚜扩散行为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8.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诱导后桃蚜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GC-MS 法检测到的桃蚜体内营养物质
致谢

(7)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
    一、理论和方法
        1. 相关术语和解释
        2. 数据统计原理
        2.1 质量指标结果度量方式
        2.2 统计图表应用原理
        2.3 TOPSIS法计算原理
        2.4 质量规范制定原则
    二、结果
        1. 质量指标原始数据上报平台
        1.1 数据上报
        1.2 已上报数据审核
        1.3 室间质评成绩回报
        1.4 室间质评证书下载
        2. 质量指标EQA数据统计分析系统
        2.1 数据库建立与EQA开展情况统计
        2.2 原始数据基本统计分析
        2.3 不同年份质量指标性能变化趋势分析
        2.4 不同省份质量指标性能比较分析
        2.5 按不同分类要素汇总分析
        2.6 TOPSIS法综合评价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
        2.7 初步质量规范的制定
        2.8 质量指标EQA回报表
    三、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应用
    一、材料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2. 调查内容
        3. 数据采集
        4. 统计分析
    二、结果
        1. 一般情况调查分析
        1.1 全国及各省临床检验中心质量指标EQA计划开展情况
        1.2 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3 各类实验室质量指标EQA计划参与情况
        2. 质量指标基本统计分析
        3. 质量指标分组分析
        3.1 按省份分组分析
        3.2 按年份分组分析
        3.3 按专业分组分析
        3.4 按实验室类型分组分析
        3.5 按医院等级分组分析
        3.6 按医院类型分组分析
        3.7 按医院床位数分组分析
        3.8 按信息建设水平分组分析
        4. 质量指标分类分析
        4.1 按检验阶段分类分析
        4.2 按指标类型分类分析
        5. 质量指标综合分析
        6. 初步质量规范的应用
        7. 质量指标回报表
    三、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2018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综合)医院名单
附录2 京津冀地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名单
附录3 通过ISO 15189认可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名单
附录4 委属委管医院名单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金佛山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金佛山兰概述
        1.1.1 金佛山兰的生物学特性
        1.1.2 金佛山兰的研究价值
    1.2 兰科植物概述
        1.2.1 兰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2.2 兰科植物的应用价值
    1.3 兰科植物的繁殖方法
        1.3.1 分株繁殖
        1.3.2 假鳞茎繁殖
        1.3.3 种子繁殖
        1.3.4 组织培养
    1.4 金佛山兰的研究现状
        1.4.1 形态和生理生态研究
        1.4.2 自然繁殖和组织培养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范围与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与外植体
    3.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试剂与培养条件
        3.3.1 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3.2 实验试剂
        3.3.3 常用试剂配制
    3.4 试验方法
        3.4.1 金佛山兰的起始培养
        3.4.2 金佛山兰的丛芽诱导
        3.4.3 金佛山兰丛芽的继代培养
        3.4.4 金佛山兰不定芽的生根
        3.4.5 金佛山兰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金佛山兰的起始培养
        4.1.1 表面消毒方法的确定
        4.1.2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4.1.3 小结
        4.1.4 讨论
    4.2 金佛山兰的丛芽诱导
        4.2.1 无菌外植体和诱导培养基的初步筛选
        4.2.2 基本培养基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4.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4.2.4 小结
        4.2.5 讨论
    4.3 金佛山兰丛芽的继代培养
        4.3.1 ZT和 NAA不同浓度配比对丛芽继代的影响
        4.3.2 同摩尔浓度下不同细胞分裂素对丛芽继代的影响
        4.3.3 小结
        4.3.4 讨论
    4.4 金佛山兰不定芽的生根
        4.4.1 培养基矿质含量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4.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4.4.3 培养基蔗糖浓度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4.4.4 凝固剂对不定芽对生根的影响
        4.4.5 活性炭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4.4.6 不定芽的两段生根
        4.4.7 小结
        4.4.8 讨论
    4.5 金佛山兰试管苗的炼苗与移栽
        4.5.1 试管苗的炼苗
        4.5.2 试管苗的移栽
        4.5.3 小结
        4.5.4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9)血栓弹力图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1.3 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TEG检测主要参数
    2.2 Ⅱ水平质控1通道、2通道结果
3 讨论

(10)基于LabVIEW的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研究现状
        1.2.3 现存问题
    1.3 论文主要工作
        1.3.1 论文研究目标
        1.3.2 论文基本结构
2 相关技术与理论
    2.1 数字示波器
        2.1.1 数字示波器基本原理
        2.1.2 数字示波器基本结构
        2.1.3 数字示波器关键技术
    2.2 LabVIEW开发平台
        2.2.1 虚拟仪器概述
        2.2.2 LabVIEW简介
    2.3 模糊控制理论
        2.3.1 模糊理论基础
        2.3.2 模糊控制器
    2.4 本章小结
3 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系统设计需求
        3.1.2 系统设计思路
    3.2 系统的软件设计
        3.2.1 系统软件架构
        3.2.2 示波器指令系统
    3.3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3.3.1 数据通信模块
        3.3.2 数据采集模块
        3.3.3 数据存储模块
        3.3.4 自适应测量
        3.3.5 预设序列自动测量
        3.3.6 数据分析与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信号自适应测量方法的研究
    4.1 信号自适应测量的意义
        4.1.1 示波器垂直档位对测量的影响
        4.1.2 示波器水平时基对测量的影响
    4.2 基于模糊控制的信号自适应测量
        4.2.1 论域的确定
        4.2.2 设计隶属度函数
        4.2.3 模糊规则与解模糊方法
        4.2.4 模糊控制器的仿真与验证
        4.2.5 模糊控制器的程序设计
    4.3 自适应测量其他方法
        4.3.1 AUTO控制法
        4.3.2 步进控制法
        4.3.3 二分查找法
    4.4 自适应测量方法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的验证与分析
    5.1 系统的性能指标
        5.1.1 存储深度
        5.1.2 存储速度
        5.1.3 测量相对误差
    5.2 信号的自动测试
        5.2.1 复杂测试序列的自动测试
        5.2.2 未知信号的自动测试
    5.3 工程现场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滨海河流沉积物的典型重金属质量基准确定及Cd污染原位修复研究[D]. 刘群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红光调控柑橘果实转色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D]. 宫金礼.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凉山地区不同双语经验学生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调查研究[D]. 杨珺. 西南大学, 2021(01)
  • [4]纤维素高效降解菌对帽儿山三种人工林地表可燃物降解研究[D]. 孙思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5]白僵菌及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防治基础研究[D]. 王延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桃蚜对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亚致死浓度胁迫的响应及机制研究[D]. 王秀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临床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段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金佛山兰的离体快速繁殖研究[D]. 童虹宇. 西南大学, 2019(06)
  • [9]血栓弹力图检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 马云静,尚玮玮,杨一男,施芳芳,赵晖,马海梅. 中国输血杂志, 2018(07)
  • [10]基于LabVIEW的示波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苏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Microsoft Excel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