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有关部门到中小学收费现象的几点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金慧颖[1](2021)在《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而乡村教育的短板在于小规模学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借助信息化优势,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当前利用信息化为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教学资源已做了诸多探索,但适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仍供给不足,成为阻碍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探索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现状,揭示影响其供给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切实保障优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经由量性与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开展深入研究。首先,经由文献研究法,对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与经验。明确信息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掌握研究的核心关键词。对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将其作为研究的指导理论。其次,在明晰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的目标、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方法进行设计,指导本次调查的开展。再次,通过对河北省6个地区(石家庄、保定、承德、邯郸、邢台、张家口)的13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问卷调查量性数据和实地调研访谈收集的质性资料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存在积极一面和消极困境,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主,通过从教学资源库下载使用资源,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但仍存在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的合作联系;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供给脱离乡村生态,“乡土”资源缺乏;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然后,结合理论指导和访谈进行归因,发现各方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开展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供给生态环境,是影响教学资源供给的积极原因。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教学资源分层开发且以城市教育为本、需求主体获取利用整合开发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供给反馈渠道不通、基于反馈信息的供给调节缺乏、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不完善。即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导致教学资源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建设完善的供给机制出发,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利用信息化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互动反馈以及基于反馈信息精准化调节;实现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在资金、设备、师资培养方面的联动式保障。
李宁[2](2018)在《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对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出物资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对物资的计划管理。基于此,而本文将以优化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沟通方式、完善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培训机制、设置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法律顾问为切入点,深入探究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管理方式,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刘丽莎[3](2018)在《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及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为承担青少年体育的重要载体,在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在全国属于较领先地位,其建设较其他地区而言相对成熟。本研究以上海市218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厘清和分析评估背景、评估基础以及评估结果,结合典型的评估案例,对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评估背景与发展:上海市经济发展在我国领先,评估项目多;青少年体育消费需求丰富,而目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收入渠道单一,培训项目收费乱等问题,因此以评促建是整体的评估战略导向;评估政策的发展分为三阶段;评估的类型主要有全国性的评估、地方性的评估、会员单位的评估、单项工作的评估;评估管理部门从三重管理逐渐进入多元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指标从以规范化建设为主过渡到注重服务的质量以及公益性的体现;2)评估对象基础条件建设片面化:在分布上呈现市中心较集中,往郊区递减的趋势;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体育培训、竞赛、活动交流、以及场馆租赁等;大部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托单位主要有学校、场馆、协会以及社区;成立年限大部分在5年以上;其注册资金主要为10万元以下,为中小型规模;3)评估结果有待改善:85.8%的单位在社团管理局并没有相应的评估等级;资金来源通过主要通过单位自筹;场地来源主要为个人或组织无偿提供;俱乐部管理人员58.7%为兼职人员;有专职财务人员记账的不到总体的10%;享受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的不到3%,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占总体的17.40%;组织公益活动的次数明显不足;4)案例分析:目前依托学校和社会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两种主要模式,在各项评估存在着各自的建设重点与问题;5)评估系统存在的问题:各评估部门缺乏信息共享及交流、对俱乐部评估方式单一、评估缺乏连续性;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参与评估积极性不足、评估项目繁多,俱乐部建设重点不明确;对评估资助资金使用不当;现有指标体系不适合多类型俱乐部模式、缺乏公益性服务指标和健康促进指标、缺乏指标反馈机制。通过对评估尚存问题的探讨和反思,对评估部门、对象及指标提出以下建议:1)评估部门:各评估部门实现评估信息共享,推进以评促管;实现评估规范、评估连续化;放宽对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类型限制;通过评估建立激励、取缔机制;2)评估对象:规范自身组织的管理与建设,实现以评促建;积极理解、参与评估,找准自身建设重点;有规划地使用评估资助资金,建立透明财务制度;3)评估指标:评估指标要体现分类原则,推进以评促改;评估中要增加体现服务性、安全保障与预防以及健康促进指标。构建评估指标反馈机制,避免评估指标有所偏重。
张超[4](2013)在《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少林寺拳法联盟段位制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并且蕴藏着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深奥的哲学内涵,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娱乐价值和健身功能等,数千年来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然而就我国武术段位制而言其发展史相对较短,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其发展过程步履维艰。然而,近些年武术段位制再次成为武术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并且再次引发了考段、晋段的热潮。面对当今武术段位“小热”的现象,我们是否借以前车之鉴,静下心来仔细思索,再对现行段位制大加褒奖之际经行辩证探讨。本论文主要由前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段位制基本状况简析、对比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五部分组成。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将现行中国武术段位制、跆拳道段位和少林寺拳法联盟的段位制在管理、考试和传播三方面的深入对比,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管理方面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但是部分小的优点难以弥补整体上、高层次上的缺陷。2、考试方面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其优势需更加完善,劣势应改正与避免。3、传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针对以上中国武术段位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与改进措施:1、管理结构精简化,管理方式透明化,管理权力下放。2、段前考试趣味化,初、中段位考试区分化、竞技化,重视武德武礼的考核。3、增强传播软实力,多举并施。以上的建议与措施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武术现行段位制的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也对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
王明浩,肖翊[5](2010)在《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经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围绕当前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这个核心问题,笔者阐明了"回归住宅基本属性"、"住宅业不等于房地产业"、"炒房的实质就是炒土地"、"住宅应兼顾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等几个观点,同时对当前一些对高房价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并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王明浩,肖翊[6](2010)在《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文中提出本文在回顾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经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围绕当前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这个核心问题,笔者阐明了"回归住宅基本属性"、"住宅业不等于房地产业"、"炒房的实质就是炒土地"、"住宅应兼顾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等几个观点,同时对当前一些对高房价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并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李媛媛[7](2009)在《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认为截止2009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有60余所高校设置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作为硕士学位论文,本文选取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高校编辑出版学本科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开展文献调研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深入分析,最后归纳出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规律。根据我国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结构特点和设置规律逐一进行分析论述。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该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发展的部分。首先探讨的是专业课程相关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做了一个概述。第三章在对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的高等院校的基本概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用图表和表格的形式比较各类专业课程,包括专业课程数量比较、专业必修课程比较、专业选修课程比较、实践教学课程比较等内容。第四章分析了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特点、专业课程的讲授内容、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五章是以第四章的分析为基础,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编辑出版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其含义、核心课程制定的原则以及核心课程的设置等内容。第六章是结论章,也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在综合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总结出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律,包括课程应重视出版业的经济要素;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举;核心课程设置要统一,避免课程分散;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整体目标,又要展现各自的办学特色;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群规律的探索研究。在此前提下,笔者提出了我国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和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李红星[8](2009)在《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少林国家,经济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并使生态需求成为第一需求。但现实林情是,我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用;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多少年。林业资源匮乏的直接原因,不仅仅在于历史上的过度采伐、无节制利用和林木生长周期长、恢复慢、所需投资大,更在于林业生产力落后,突出表现为林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林地产出低,林产加工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高,木材综合利用、保护利用、节约代用产业和林下特色经济、林业现代服务业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部门办林业的羁绊也始终没有冲破,整个林业经济仍在封闭、低速、低效的状态下运行。尽管国家展开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实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并推进国有林区和集体林业的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但林业资源匮乏的状况未见根本好转。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构建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不注意研究和运用利益机制,缺乏与改革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导致林业经营特别是营造林活动比较效益低,林业微观主体缺乏活力,多元社会主体不愿进入,也无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容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达到政府与林业微观主体的目标函数趋向一致的林业利益机制,实属当务之急。本文以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为研究背景,以森林资源增加、林业三大效益兼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多元社会主体、多元社会资本办林业为研究目标,以利益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研究主线,按照激励相容的思路(即林业微观主体在利益机制激励下的理性逐利行为客观上起到资源增加、生态改善和产业发展的效果,实现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重点研究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问题、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中的利益支持问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利益激励问题以及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问题,最终以利益机制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利益导向调动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还从利益激励角度,就国有林区改革模式、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建管模式、经济限伐机制、分类经营改革功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适度涉及了林业产业政策、对外经贸合作、木材市场宏观调控等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利益激励与协调角度出发,通过政府选择利益手段、设计并向市场输入利益参数,凭借市场机制的自动传导功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导向,诱导林业微观主体和其他市场主体的理性预期和自主行为决策,形成社会资源在林业领域的积聚效应,从而协调林业两大效益间的矛盾,深入推进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支撑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利益机制理论分析到结合林业发展与改革实际的利益机制运用,从林业经济主要问题到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具体构建和运行,层层递进。通过研究力求构建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国有林业企业改革的利益支持机制,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利益整合机制等四项利益机制模式。构建每一个利益机制大体上都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或发展思路、构建利益机制促进改革或发展思路的实现这样一条逻辑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把握每一个问题的全貌并系统提出利益激励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奠基林业利益机制理论与应用方法:二是打通多元社会主体进入林业资源经营领域从事营造林活动的渠道;三是设计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体制的改革模式,探讨投资主体换位、建设主体换位的具体办法,研究使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公益林建管活动获得与商品林经营等同的产业属性的对策;四是探索出以经济限伐机制取代行政限额采伐制度的合理性和操作模式。在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林业木材生产定位的长期影响,系统研究林业利益机制问题仍属新的领域,可依成法不多,但这类研究却极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意义上看,可以实现林业利益机制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寻找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可将“机制设计理论”在我国林业改革发展中找到现实落脚点和简捷路径,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利益激励理论体系、利益激励方法和技术路线,为我国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为以利益导向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从实践意义上看,林业利益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以通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破除政府林业、部门林业的羁绊,多方筹措林业建设资金,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增加林业资源数量和提高质量,是摆脱林业“三危”(可采林木资源危机、林业企业经济危困、林区职工生活危难)困境的现实选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从而推动国有林业企业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有利于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谢瑞其[9](200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钱从哪来”,即资金投入保障问题。本文依据党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对建设新农村的投融资机制问题进行研究。论文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融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为理论出发点,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建构一个理想框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推进“三农”问题有效解决。论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从WTO后过渡期、无农业税时代和农村金融与公共财政短缺时代等角度,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问题的研究背景。从公共财政、金融创新、新农村建设困境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特征及标准。从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系统理论、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等理论,寻找新农村建设投融资及其创新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从投融资主体、投融资资金、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方式等方面,来展示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现状,分析投融资机制存在问题,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投融资最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民自身、农村社区集体、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新农村建设出资。因此,不仅支农的主体需要多样化、实施手段多样化,资金投入方式也在多样化。第四部分,本章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投融资对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绩效。我们得出,我国的财政资金与农村建设相关性显着,金融资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显着,农民投入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性显着,但是农村投融资与新农村建设不显着,这说明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很差。第五部分,为了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我们需要考察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韩国、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建设经验,为我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多元化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提供宝贵经验和启示。国外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将主要依赖于三方面力量:一是政府的扶持,二是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是“三农”自身的发展。还有强调法律制度建设在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根据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投融资运行的实践模式。第六部分,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从投融资的机理方面进行了探讨。我们从宏观层面,例如体制嬗变、投融资流向、投融资陷阱、金融与投融资、投融资的效应等几个角度来构建一个模型,分析投融资运行机理。第七部分,构建了一个多渠道筹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框架,来指导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设想的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新框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财政金融协调机制、引导机制和法律、信用保障机制三个主要机制。微观层面包括资金回流机制、报酬回报机制、准入机制和价格规制机制等四个机制。我们重点研究财政金融的协调机制和财政金融引导机制。第八部分,我们沿着图6-1的思路来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提出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来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第九章,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背景下,优化和创新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有利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高质、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20字”目标。2)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投融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农村投融资机制改革还远没有到位,难以适应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我们需要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来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4)建立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协调机制,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宏观层面上,要构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运行机理模型;从微观角度,要构建投融资协调机制框架。
李昌东[10](2008)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我们党和国家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在2005年底新一届中央领导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其本质内涵在于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治本之策。而公共财政是一种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市场失灵,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为特征的财政运行模式。那么公共财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内在联系呢?公共产品理论回答了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证,为公共财政供给农村公共品提供理论依据。两年来,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就现实与发展的角度看,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总量、结构、体制、方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消农业税后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收支矛盾趋于尖锐化,必然在一定程度传导到原已十分困难的县乡财政,成为影响基层政权运转的主要因素。所以建立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财力保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角度用实践案例来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本人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创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主要介绍国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费改税后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案例分析。主要论述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与初步成效,揭示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与问题。第四章运用案例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我国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五章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的主要对策与建议。由此可见,只有跳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而跃升至国家利益、宏观利益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冲破各种既得利益格局的围追堵截,建立健全事权与财力匹配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破冰前行,新农村建设才能成功。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必须有阶段、有步骤地选择优势领域和主要突破点进行投入,才能实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也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和保障。
二、对有关部门到中小学收费现象的几点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有关部门到中小学收费现象的几点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呼唤:为乡小供给优质教学资源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紧迫任务 |
(二)政策推动: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是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内容 |
(三)实践困境:教学资源供给实践存在问题而现有供给现状探究不系统 |
(四)理论需要:构建乡小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理论需要了解资源供给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四)进一步研究展望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化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概念 |
(三)供给的概念 |
(四)优质教学资源的概念 |
(五)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育信息化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 |
三、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要素分析 |
第二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二、调查工具编制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访谈提纲编制 |
三、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三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合作联系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现状 |
(一)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脱离乡村教学,“乡土”资源缺乏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方式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方式以提供教学资源库为主 |
(二)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效果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学质量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
五、本章小结: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第四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积极方面归因分析 |
(一)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对乡小发展的重要性 |
(二)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提供政策支持 |
(三)各级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积极开展推进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困境归因分析 |
(一)教学资源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 |
(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分离且以城市教育为本 |
(三)需求主体获取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 |
(四)教学资源反馈不通,基于反馈精准调节缺乏 |
(五)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机制不完善 |
三、本章小结: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基于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优化策略 |
一、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坚持以政府供给为主导 |
(二)采用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小资源供给 |
二、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 |
(一)建立健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二)教学资源建设价值取向从以城市教育为本转向乡村教育为本 |
(三)组建乡小教师、专家、技术人员构成的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体 |
(四)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搭建“在地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三、实现供给主体与需求对象互动性反馈与精准性调节 |
(一)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的互动性反馈 |
(二)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反馈信息进行精准化的调节 |
四、开展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联动式保障 |
(一)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同时多渠道开展筹措资金并举 |
(二)全面加强乡小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启动智慧乡小 |
(三)开展教师TPACK培训,提升乡小本土教师信息素养 |
五、本章小结:“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可行路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二)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三)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可行路径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优化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沟通方式 |
2 完善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培训机制 |
3 设置电力物资计划管理的法律顾问 |
4 结语 |
(3)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及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评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重要性 |
1.1.2 政策导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相关研究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青少年俱乐部的相关问题研究 |
2.1.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分类研究 |
2.1.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研究 |
2.2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理论研究 |
2.2.1 非营利组织的内涵 |
2.2.2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理论来源 |
2.2.3 非营利组织评估的意义 |
2.2.4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研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内容分析法 |
3.3 访谈法 |
3.4 案例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背景 |
4.1.1 上海城市经济状况 |
4.1.2 上海市社会文化与消费趋势 |
4.1.3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
4.1.4 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战略 |
4.2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的发展 |
4.2.1 评估政策的发展 |
4.2.2 评估管理的发展 |
4.2.2.1 全国性管理部门 |
4.2.3.2 地方性管理部门 |
4.2.3 评估指标的发展 |
4.2.3.1 全国性的评估 |
4.2.3.2 地方性的评估 |
4.2.3.3 会员单位的评估 |
4.2.3.4 单项工作的评估 |
4.3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基础 |
4.3.1 评估对象的分布情况 |
4.3.2 评估对象的业务范围分布 |
4.3.3 评估对象的单位性质类型 |
4.3.4 评估对象的成立年限分布 |
4.3.5 评估对象的注册资金情况 |
4.4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结果 |
4.4.1 规范性建设的评估 |
4.4.2 资源条件的评估 |
4.4.3 组织结构的评估 |
4.4.4 财务制度的评估 |
4.4.5 公益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估 |
4.5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案例 |
4.5.1 上海市普陀梅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依托学校 |
4.5.1.1 参与评估的基础条件 |
4.5.1.2 参与评估的组织管理 |
4.5.1.3 俱乐部的建设与评估 |
4.5.1.4 俱乐部在评估中的问题 |
4.5.1.5 评估案例启示 |
4.5.2 上海市奉贤超越青少年网球俱乐部——依托社会 |
4.5.2.1 参与评估的基础条件 |
4.5.2.2 参与评估的组织结构 |
4.5.2.3 俱乐部的建设与评估 |
4.5.2.4 俱乐部在评估中的问题 |
4.5.2.5 评估案例启示 |
5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尚存问题与反思 |
5.1 评估部门 |
5.1.1 缺乏评估信息共享及交流 |
5.1.2 评估方式单一 |
5.1.3 评估缺乏连续性 |
5.2 评估对象 |
5.2.1 与评估部门沟通少,缺乏评估积极性 |
5.2.2 评估项目繁多,俱乐部建设重点不明确 |
5.2.3 对评估资助资金使用不当 |
5.3 评估指标 |
5.3.1 现有指标体系不适合多类型俱乐部模式 |
5.3.2 缺乏公益性服务指标和健康促进指标 |
5.3.3 缺乏指标反馈机制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上海市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初具规模 |
6.1.2 上海市社会经济、评估政策以及体育消费需求促进评估的发展 |
6.1.3 评估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
6.1.4 俱乐部参与评估的基础条件建设存在片面性 |
6.1.5 俱乐部各项评估结果有待进一步完善 |
6.1.6 依托社会、依托学校为两种主要模式 |
6.1.7 评估系统存在各部分机能发挥失常问题 |
6.2 建议 |
6.2.1 评估部门 |
6.2.1.1 实现评估信息共享,推进以评促管 |
6.2.1.2 实现评估规范、评估连续化 |
6.2.1.3 放宽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参与评估的类型限制 |
6.2.1.4 通过评估建立俱乐部激励和取缔机制,实现精准扶持 |
6.2.2 评估对象 |
6.2.2.1 规范自身组织的管理与建设,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
6.2.2.2 积极理解、参与评估,找准自身建设重点 |
6.2.2.3 有规划地使用评估资助资金,建立透明财务制度 |
6.2.3 评估指标 |
6.2.3.1 评估指标体现分类原则,推进以评促改 |
6.2.3.2 评估指标要体现公平性 |
6.2.3.3 增加体现服务性、安全保障与预防以及健康促进指标 |
6.2.3.4 构建评估指标反馈机制,避免评估指标有所偏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附件一 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申报书 |
附件二 2016年度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会员单位评估 |
附件三 2016年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评估指标与细则 |
附件四 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指标 |
附件五 上海市218家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登记信息汇总 |
附件六 上海市218家国家俱乐部登记业务范围 |
附件七 访谈提纲(俱乐部管理人员) |
附件八 访谈提纲(俱乐部相关管理部门人员) |
附件九 访谈记录 |
奉贤超越网球俱乐部管理人员访谈记录 |
梅陇中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访谈记录 |
(4)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少林寺拳法联盟段位制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对比分析法 |
(三) 专家访谈法 |
(四) 逻辑分析法 |
第三章 段位制基本状况简析 |
(一) 段位制整体概况 |
1 段位制的形成 |
2 段位制的现状 |
(二) 中国武术段位制 |
1 含义 |
2 推出背景 |
3 发展历程 |
(三) 其它武技段位制 |
1 跆拳道段位制 |
2 少林寺拳法联盟段位制 |
第四章 对比结果与分析 |
(一) 管理方面的对比 |
1 高层管理机构对比 |
2 会费管理对比 |
(二) 考试方面的对比 |
1 考试内容对比 |
2 考试主体的对比 |
(三) 传播方式的对比 |
1 传播软实力的对比 |
2 传播实体的对比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回顾两个问题 |
1.1 住房制度改革的回顾 |
1.2 城市经营的回顾 |
2 阐明几个观点 |
2.1 回归住宅的基本属性 |
2.2 住宅业不等于房地产业 |
2.3 炒房的实质就是炒土地 |
2.4 住宅供应要兼顾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 |
2.5 改“居者有其屋”为“居有定所” |
2.6 土地出让金可化整为零 |
3 质疑几种提法 |
3.1 房价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落 |
3.2 买房肯定是能赚钱的,早买房的早赚钱了 |
3.3 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供不应求 |
4 提出几点建议 |
4.1 政府要组织政策性住房建设 |
4.2 积极培育和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 |
4.3 给予城市住宅特殊的政策 |
(7)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查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 |
1.4.2 系统分析法和比较法 |
第二章 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 |
2.1 专业课程的概念 |
2.1.1 "课程"一词的词源 |
2.1.2 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 |
2.1.3 专业课程的概念 |
2.2 专业课程设置的释义 |
2.2.1 课程设置的概念 |
2.2.2 专业课程设置的概念 |
2.3 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及专业课的发展情况 |
2.3.1 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发展概况 |
2.3.2 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
2.4 国外编辑出版学专业及专业课的发展情况 |
2.4.1 国外编辑出版类专业教育概况 |
2.4.2 国外高校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概况 |
2.4.3 国外高校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规律 |
第三章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3.1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概观 |
3.1.1 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基本情况概述 |
3.1.2 典型性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
3.2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数量分析比较 |
3.3 编辑出版学专业必修课程比较 |
3.4 编辑出版学专业选修课程比较 |
3.5 编辑出版学实践性课程的比较 |
第四章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
4.1 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 |
4.2 专业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分析 |
4.3 专业课程的讲授内容 |
4.4 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
4.5 上位学院直接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 |
第五章 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分析 |
5.1 专业核心课程的含义 |
5.2 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制定的原则 |
5.3 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 |
5.4 编辑出版学专业核心课程分析 |
第六章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规律总结 |
6.1 课程应重视出版业的经济要素 |
6.2 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举 |
6.3 核心课程设置要统一,避免课程分散 |
6.4 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整体目标,又要展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
6.5 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群规律的探索研究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与理论基础 |
2.1 林业利益机制的基本理论 |
2.1.1 利益机制的涵义 |
2.1.2 林业利益机制的内涵与外延 |
2.1.3 林业利益机制的存在方式与构成要素 |
2.2 林业利益机制的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理论 |
2.2.2 制度经济学原理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2.4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5 市场机制理论 |
2.2.6 机制设计理论 |
2.2.7 博弈及博弈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林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现实状况 |
3.2 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3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与发展现状 |
3.3.1 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界定 |
3.3.2 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现状 |
3.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发展状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利益机制视角下中国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 |
4.1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相协调 |
4.1.1 不相协调的表现 |
4.1.2 传统利益协调的形式与弊端 |
4.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利益支持不足 |
4.2.1 国有林业企业市场化取向改革模式 |
4.2.2 利益支持不足的表现及原因 |
4.3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利益缺乏激励 |
4.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利益缺乏整合 |
4.4.1 生态工程建管体制不科学影响效率和质量 |
4.4.2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工程建设进程 |
4.4.3 国家经济补偿不足影响林业主体积极性 |
4.4.4 工程管理问题多影响林业重点建设 |
4.4.5 生态资源产权设计不合理影响多元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构建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战略构想 |
5.1 对林业利益机制的重新界定 |
5.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作用机理 |
5.3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和方法 |
5.3.1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原则 |
5.3.2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构建 |
6.1 林业两大效益的利益协调机制 |
6.1.1 利益协调机制的目标 |
6.1.2 利益协调机制的设定原则 |
6.1.3 协调机制的技术路线 |
6.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 |
6.2.1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基本描述 |
6.2.2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条件 |
6.2.3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行方式 |
6.2.4 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运用 |
6.3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利益激励机制 |
6.3.1 利益激励机制的基本描述 |
6.3.2 利益激励机制的技术路线 |
6.4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利益整合机制 |
6.4.1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基本描述 |
6.4.2 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技术路线 |
6.5 本章小结 |
7 林业新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 林业两大效益利益协调机制的配套措施 |
7.1.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
7.1.2 税费调节资源配置行为 |
7.1.3 林权激励 |
7.1.4 增加林区公共产品供给 |
7.1.5 畅通融资渠道 |
7.1.6 疏通生态效益的市场和第三方力量供给渠道 |
7.2 国有林业企业改革支持型利益机制的配套措施 |
7.2.1 改革限额采伐制度 |
7.2.2 妥善安置林区职工 |
7.2.3 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 |
7.2.4 改变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
7.3 非公有制林业利益激励机制的配套措施 |
7.3.1 放松对林权的约束 |
7.3.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3.3 营林生产性补贴 |
7.3.4 精简林业税费并发挥其调节资源配置功能 |
7.3.5 畅通融资渠道 |
7.3.6 建立林区公共服务体系 |
7.4 林业重点工程利益整合机制的配套措施 |
7.4.1 林权实现形式多样化 |
7.4.2 森林生态效用购买 |
7.4.3 苗木等生产性补贴 |
7.4.4 畅通融资渠道 |
7.4.5 建立项目区公共服务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 |
1.1 “WTO后过渡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1.2 无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1.3 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1.4 农村金融和公共财政短缺时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3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主要研究方法 |
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5.1 研究创新点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6 设计方案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投融资:理论基础 |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论 |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骤和路径 |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特征分析 |
2.1 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
2.2 城乡关系有了新判断 |
2.3 对“三农”问题有了新举措 |
2.4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 |
2.5 对农村公共建设支出的公共性有了新认识 |
2.6 具备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基础 |
2.7 关于国际背景有了新的认识 |
3 投融资机制概念界定和内容框架 |
3.1 投融资机制概念界定 |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内容框架 |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理论依据 |
4.1 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理论 |
4.2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 |
4.3 均衡发展理论——系统理论、统筹思想和产业制衡理论 |
4.4 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
4.5 现代金融理论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现状研究 |
1 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 |
1.1 农业投资总量的变动分析 |
1.2 农业投资来源结构的变动及其行为分析 |
1.3 农村投融资分析:资金筹措渠道与方式 |
1.4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投融资:特点和影响 |
1.5 农业投资总量和结构预测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现状和困境 |
2.1 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和资金满足能力 |
2.2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困境和原因分析 |
2.3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困境与原因 |
2.4 投融资行为特征的成因解析:农户和集体行为视角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绩效的评价和实证分析 |
1 投融资机制与农业发展的研究 |
1.1 文献回顾 |
1.2 投融资机制与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1.3 政策建议 |
2 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绩效的评价和实证分析 |
2.1 指标选择与数据获取 |
2.2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
2.3 投融资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借鉴 |
1 国外财政资金引导模式问题 |
2 国外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1 韩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2 日本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3 美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4 欧盟国家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5 印度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2.6 孟加拉国和泰国农村投融资机制和模式 |
3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经验借鉴和教训 |
3.1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经验借鉴 |
3.2 国外农村投融资的教训 |
第六章 投融资运行机理:基于宏观理论视角 |
1 体制嬗变与投资运行重塑 |
1.1 经济体制嬗变与投融资运行机理重塑之间的相关性 |
1.2 投融资制度安排与投融资传导循环 |
2 宏观层面上的投融资运行机理 |
2.1 投融资流向以及投资流向陷阱 |
2.2 投资运行的阶段性及其机理 |
2.3 投融资运行的整体性机理特征 |
2.4 中国现阶段投融资制度安排的理论分析 |
3 投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 |
3.1 投资流向陷阱 |
3.2 投融资流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机理 |
4 投融资运行机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不同金融状况下的投融资运行机理 |
4.2 区域经济差异对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影响 |
5 投融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1 投融资的资源配置效应 |
5.2 财政投资的效应分析 |
5.3 引入市场机制和自愿机制的财政效应 |
5.4 投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简单的图形说明 |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协调机制框架:基于运行层面的分析 |
1 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协调和创新的理论分析 |
1.1 新农村建设投融资的“齿轮”模型 |
1.2 博弈理论 |
1.3 啄食顺序理论与投融资顺序选择 |
1.4 次协调思维 |
1.5 项目融资模式区分理论 |
1.6 国家整合理论 |
1.7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论 |
1.8 “金融功能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2 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和模式分析 |
2.1 财政资金的功能、作用和机理 |
2.2 财政资金引导机制介绍 |
2.3 财政资金引导模式介绍 |
2.4 政府诱导型模式的实现机制 |
3 金融资金的动员机制和模式分析 |
3.1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金融发展模式 |
3.2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创新机制 |
3.3 新农村建设信贷支持的实现机制 |
4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协调模式分析 |
4.1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机制框架分析 |
4.2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内容框架 |
4.3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以及金融体系协调模式 |
5 财政金融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机制和模式分析 |
5.1 社会动员机制的成熟机制 |
5.2 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协调机制 |
5.3 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协调对接模式 |
第八章 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 |
1 社会主义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创新的目标、原则 |
1.1 我国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目标模式 |
1.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原则 |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
2.1 多层次公共财政资金与金融体系的协调机制创新 |
2.2 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的引导作用 |
2.3 信用、法律和政策等保障机制的创新 |
2.4 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反哺机制 |
2.5 构建农村信贷资金补贴机制、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 |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融资机制创新的配套政策 |
3.1 从农村经济实体内部挖掘潜力 |
3.2 “放活”体制环境,推进涉农部门体制改革 |
3.3 要求建立权责对等的现代行政体系 |
3.4 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 |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公共财政理论及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研究 |
1.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1.2.2 国外公共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 |
1.2.3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形成与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 |
2 日韩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经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
2.1 日、韩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 |
2.1.1 日本新农村建设 |
2.1.2 韩国新农村建设 |
2.2 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
2.2.1 坚持农民是建设新农村主力军的原则,切实化解农村燃眉之急 |
2.2.2 建立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撑 |
2.2.3 要把培养新型农民置于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
2.2.4 因地制宜打造农村特色品牌增收致富项目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 |
2.2.5 要为农民建设具有田园景色的新农村 |
3 税费改革后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的案例分析 |
3.1 都匀市沙寨乡基本情况 |
3.2 沙寨乡甲土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
3.2.1 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
3.2.2 交通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
3.2.3 基础教育落后,无职业技术教育,人的素质差 |
3.2.4 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情况严重 |
3.3 公共财政投入都匀市沙寨乡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与初步成效 |
3.3.1 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
3.3.2 立足村寨自然优势,公共财政选准投入村民增收项目发展循环经济 |
3.3.3 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公益事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力 |
3.3.4 运用公共财政资金大力发展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培育出学科学、用科学、懂技术,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
3.3.5 建立健全村级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公示制度 |
3.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的启示与问题 |
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新农村存在问题的反思 |
4.1 乡镇财政债务沉重对税费改革后的财政困境导致无财力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
4.1.1 乡镇历史债务沉重,本级财政无偿付能力 |
4.1.2 农村税费改革使乡镇财政陷入困境,缺乏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
4.2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成本问题 |
4.3 我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制约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 |
4.3.1 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界定不够清晰,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 |
4.3.2 地方税收的税源分散、规模偏小,主体税种缺失 |
4.3.3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太合理,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 |
4.4 公共财政政策的设计问题 |
4.4.1 财政政策力度难衡量 |
4.4.2 财政政策目标欠合理 |
4.4.3 财政政策效应不稳定 |
5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建议 |
5.1 构建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稳定增长机制 |
5.1.1 国家必须立法规范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稳定增长机制 |
5.1.2 强化人大监督功能,建立公共财政资金建设新农村使用绩效考评机制 |
5.2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
5.3 加大放活农村体制的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
5.4 整合规范公共财政支农资金,建立涉农大部制 |
5.4.1 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5.4.2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涉农大部制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对有关部门到中小学收费现象的几点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D]. 金慧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形势下加强电力物资计划管理对策探析[J]. 李宁. 低碳世界, 2018(06)
- [3]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估及问题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刘丽莎.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4]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少林寺拳法联盟段位制的对比研究[D]. 张超. 武汉体育学院, 2013(01)
- [5]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A]. 王明浩,肖翊. 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六), 2010
- [6]对城市住宅若干问题的剖析[J]. 王明浩,肖翊. 城市发展研究, 2010(09)
- [7]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 李媛媛. 北京印刷学院, 2009(S1)
- [8]中国林业利益机制问题研究[D]. 李红星.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 谢瑞其.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10]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研究[D]. 李昌东. 贵州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