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冠玻璃问题的对话

关于皇冠玻璃问题的对话

一、关于冕牌玻璃问题的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闫庭辉[1](2016)在《基于ARM的显微成像对光学薄膜的缺损检测系统》文中指出光学薄膜及其产品在各个领域里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光学薄膜的表面粗糙度对光学薄膜光学特性如折射率、表面散射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表面细微的划痕、污迹、毛刺等都将影响整个产品的性能,因此在加工中对零件表面进行实时的缺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人工目视检验方法具有劳动强度大、精度低、效率低、可靠性差等缺点,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向微型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针对光学薄膜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本文设计了利用数字显微成像技术对光学薄膜的在线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实时的特点,对于保证光学薄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中采用索尼的CMOS图像传感器IMX135作为数字显微镜图像采集核心芯片,通过CSI-2接口将图像传输至ARM处理器,并在ARM处理器上对显微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图像识别等处理,并实现显微图像的处理与存储,并通过HDMI接口将显微图像传输到液晶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既实现了微控制器的处理功能,又实现了系统的集成化,同时通过网口可将显微图像传输至互联网,实现对检测效果的远程实时控制的功能。本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完成了嵌入式显微成像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光学镜头模块、CMOS图像采集模块、图像传输显示模块、上位机图像处理模块。(2)研究设计了显微成像模块的光学衔接系统,完成了光学系统的视场匹配,根据系统分辨率的要求,利用ZEMAX软件,对系统中的显微镜物镜和转接镜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研究了显微镜照明的分类及特点,针对本系统设计了反射式照明方案。(3)设计了显微成像的采集核心板,采用索尼的IMX135作为图像传感器设计了显微图像采集板卡,设计了外围驱动电路和电源匹配设计,输出接口采用MIPI CSI-2的数据接口,实现了高速差分的图像输出。(4)分析研究了显微图像采集的硬件设计方案,采用树莓派作为ARM处理器平台,设计了Linux系统下的相机驱动程序和图像采集软件,将采集的图像通过CSI接口传输到树莓派处理器上,采用图像增强和滤波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5)对基于ARM的嵌入式显微成像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不同光源强度进行照明,并对实验室的光学薄膜表面缺损情况进行了成像检验,均满足系统的总体设计要求。

黄永祯[2](2014)在《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病理切片扫描仪可获取数字化的病理组织切片和生物组织切片,并对切片进行全方位快速地扫描,该系统已经被生物医学产业界认定为新一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基础研究平台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它是病理切片扫描仪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对病理切片进行放大供CCD探测进而将病理切片信息呈现在计算机上。本论文根据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分辨率要求和CCD探测器的参数确定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总体方案,以及各光学元件的性能参数,并对各光学元件进行像差优化设计。该系统所包含的光学元件有聚光照明系统、显微物镜、线阵CCD筒镜、面阵CCD摄影物镜、二倍光学系统、分光棱镜等。根据初级像差理论用解析法求解线阵CCD双胶合筒镜和二倍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在现有的光学文献中选择适当的摄影物镜并结合双胶合筒镜利用缩放法设计面阵CCD摄影物镜,用几何光路作图法分析求解聚光镜的初始结构参数。在2009版的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中,对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种光学镜头初始结构进行像差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理论进行分析、优化,最后对得到的系统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光学系统满足精度要求,而且系统设计简单,性能可靠,具有实用性。

王丽[3](2013)在《玻璃幕墙的技术特征及其表现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一步革新,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之下,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的实践呈现出一派纷繁复杂的多元态势,而备受瞩目。本文立足于时代视角下玻璃幕墙的具体应用现状,以其建构逻辑为切入点进行总结归纳玻璃幕墙的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契合技术手段细致分析其艺术表现力,以求提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玻璃幕墙的设计模式,最终使玻璃幕墙成为建筑历史舞台上的常春藤。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及选题目的、意义等,明确研究对象及范围;第二章主要介绍玻璃及玻璃幕墙的缘起和现状发展,述及玻璃幕墙的历史沿革时,选取重要的历史节点,并结合物质技术的更新和人文观念的发展两方面,探讨了玻璃幕墙的前身、雏形、诞生、探索、推广及多元化现状;第三章为全文的重点章节,对传统技术和附加技术支撑下的玻璃幕墙加以系统分类,归纳总结出各类型玻璃幕墙的技术特征与技术手段;第四章是次重章节,从界面、空间、场所的角度,结合国内外具体实例,深入挖掘探讨玻璃幕墙的表现潜力;第五章则批判性思考了玻璃幕墙在未来发展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使用原则,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玻璃幕墙未来的发展趋势。

谭见瑶[4](2013)在《基于声光调制(AOTF)光谱相机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AOTF作为分光系统,在近红外光谱仪中,被誉为“90年代最突出的进展”。基于AOTF特点:外形轻小,双光路设计;精度高、有效的剔除背景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很强;重现性好,实时快速检测;由电子信号控制进行扫描、分辨率高;在全光谱扫描范围内波长切换速度快,且稳定性好;信号能量大;无移动部件。针对基于声光调制光谱相机的研制,对其参数进行了模拟,模拟系统简单搭建样机,及应用试验研究获取目标的测试结果。本文首先从声光晶体的性质出发,从晶体的光学角度阐述了其非线性声光作用,利用其非线性声光作用的特点,明确了其声光互作用的理论基础。本文所使用的声光可调滤波器型号为AOTFnC-400.650-TN,并根据其参数进行理论计算、模拟、分析,依据超声波频率可协调关系式得出,其入射光的角度大约在16.872°时,符合其一一对应的关系,此时获得衍射光图像将更加清晰。对声光可调滤波器(AOTF)的成像分辨率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通过软件模拟了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与入射角、波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带宽与入射角的关系。通过理论研究的基础,设计其前端的光学系统,模拟仿真,并搭建实验装置,通过模拟样机对目标进行测试,光谱相机装置对几种样品进行分光实验,获取图像,提取其灰度直方图进行应用分析。

雷园[5](2012)在《光学系统激光损伤计算模块及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光电对抗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准军事、军事和民用等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激光辐照光学系统计算模块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激光辐照光学系统在光电制导武器中的发展和国内外光电制导武器的现状以及激光对抗技术的发展。对激光辐照光学材料、光电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还介绍了光学薄膜的种类和性质,分析了激光对光学薄膜的损伤机理,建立了激光破坏光电探测器的损伤模型。其次以计算模块开发平台.NET Framework、完全面向对象的C#语言为基础,介绍了MATLAB仿真计算程序调用、FORTRAN仿真计算程序调用,并对计算模块的需求进行分析,还介绍了多线程编程的:线程化、线程同步、启动线程、终止线程、向线程传递形参等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光学系统计算模块的HTML文档和用户自定义功能窗体的制作并实现了利用SQL Server2005数据库、C#上的DataGridView窗体对实验图像保存的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本论文可以为光电成像系统的激光防护性工作和激光辐照光学系统现场试验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翟学锋[6](2007)在《OTR光学镜头组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讨论了直线感应加速器(LIA)束流诊断系统的OTR镜头组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基于光学渡越辐射原理,OTR强流束参数诊断系统把高能粒子物理过程转换为可探测的光波,利用摄像系统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拍摄图像中提取高能流体(电子束等)的束剖面、发射角、能量等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叙述了国际上LIA发展概况和束流诊断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讨论了本研究项目OTR诊断系统的总体方案。2.分析了OTR镜头组(f′400和f′185镜头总称)设计特点:成像质量高(MTF值30mm/lp达到0.8以上),焦距长(分别为185mm和400毫米),相对孔径(1/1.8和1/4)较大,特别是要求满足多重配置(多种物像共轭)关系,并设计了满足上述要求的两种OTR镜头,给出了设计结果。3.对OTR镜头光学技术要素,包括光谱、透射率、零件公差等进行了深入地讨论。4.根据OTR诊断系统特殊的使用场合,结构设计中采用了抗辐射措施;镜头接口保证了两个OTR镜头装配互换性。光学系统采用球面系统,用ZEMAX软件对f′185、f′400镜头进行优化,达到了设计要求。

伍开军[7](2007)在《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现代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先进的外科手术显微镜技术能够使医生更加清楚观察精细组织,完成各种显微外科手术,而这些手术是裸眼无法进行的。现在,手术显微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应用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牙科,眼科等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主要的结果如下:1.本文详细分析了手术显微镜的结构,提出了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的总体设计计划和技术指标。2.讨论了连续变倍光学系统的原理和现代立体显微镜的设计。3.给出了立体助手镜的详细设计图例,并且分析了立体助手镜的装校。4.重新设计了主显微镜观察镜,该观察镜具有12.5x目镜,可以在30°~90°之间改变观察角度。5.设计了一套新的照明系统,采用柯拉照明技术集成于光纤照明系统。6.图像处理工作站满足了外科医生对记录图像管理的需要,临床的图像数据更加易于交流。

汪振海[8](2007)在《高像质手机镜头设计技术研究-130万手机镜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的发展需要,可拍照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低端的数码相机。但是手机镜头的像质还不是很好,中国大陆市场上所销售的可拍照手机大多是30万像素的,所以130万或以上像素可拍照手机镜头的研究和开发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拍照手机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突出了信息时代可拍照手机镜头的作用和发展前景。接着结合一款一百三十万像素手机镜头的设计,讲述了高像素手机镜头的性能参数的选择及优化过程。此次,主要运行ZEMAX对整个设计进行优化。经过反复的调试和修改,依据课题所给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符合要求的设计结果。

王鹏[9](2006)在《强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ICF激光驱动器等其它高功率固体激光器中的波前畸变对光束的传输、放大过程及聚焦性质有重要影响,对畸变波前的检测是高功率激光系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校正波前畸变,改善光束质量的基础。本论文研究了在ICF系统中,哈特曼传感器的波前重建算法及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成功开发出了一套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并已应用于高功率激光系统的光束质量检测中。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结果如下: 一、分析了ICF高功率激光系统中存在的波前畸变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讨论了波前检测的意义及各种波前检测手段的特点。 二、阐述了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方法原理,建立了一套完整地衔接从微透镜阵列衍射到光斑数据处理的模拟程序,结合本文中开发的波前数据处理软件的要求,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在区域重建算法中采样子孔径数目变化和光斑接收面偏离微透镜焦平面等因素对重建精度的影响。 三、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圆形波前模式重建算法的准确性,并且搭建了以以哈特曼传感器为核心的实验测量系统,把对标准元件的测量结果与在WYGO干涉仪上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从实验上验证了圆形波前模式重建算法的准确性。 四、针对ICF系统中需要处理的方形区域上的波前,分析了一种使用类Zernike多项式进行的方形波前模式重建算法,通过模拟计算研究验证了其准确性。并且把这种算法应用于实际测量过程,通过对这种算法的直接重建结果与区域法重建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

王仲平[10](2006)在《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技术是将待测波面由径向剪切干涉仪分别放大或缩小成不同倍数的两波面后在相互重叠区域产生干涉,然后通过干涉条纹对波前的相位分布进行检测的一种干涉计量技术。与其他经典的双光束干涉计量技术如Fizeau干涉、Twyman-Green干涉相比较,径向剪切干涉计量技术除具有高精度的优点外,还具有在光路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参考光,对环境扰动和机械振动不敏感的优点。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双Fresnel波带片径向剪切干涉法测量三维温度场,三维温度场由不同温度的平行加热双棒提供,通过两块焦距不同的波带片实现剪切干涉,采用光学层析技术重建三维温度场。在三维温度场的重建中,由于测试数据的非完全性,通常采用的代数迭代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重建精度这一问题。为此,在算法中引入了包含先念知识的属性矩阵,采用了变超松弛系数重建三维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引入了属性矩阵和变超松弛系数的迭代算法能够更好地重建三维温度场。 本文还就径向剪切干涉仪用于非球面透镜的波面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双波带板剪切干涉仪得到反应非球面透镜波面相位分布的干涉条纹。对干涉条纹,利用SCPM求取两剪切波面相位差,在极坐标中将相位差径向迭加得到原始波面相位分布。该方法具有精度高、不损坏透镜镜面、适用于在线检测等优点。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表明,径向剪切干涉光路的搭建具有多样性,测量精度高且可根据不同测试对象选择不同的测量精度,测试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一种可用于实时在线检测的干涉测量技术。

二、关于冕牌玻璃问题的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冕牌玻璃问题的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RM的显微成像对光学薄膜的缺损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显微成像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光学薄膜检测的发展现状
    1.3 本论文主要任务及安排
        1.3.1 本论文主要任务
        1.3.2 具体任务安排
第二章 嵌入式显微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
    2.1 显微成像系统光学原理
        2.1.1 显微成像系统概述
        2.1.2 显微成像原理
        2.1.3 显微镜分辨率和视觉放大率
    2.2 系统视场匹配设计
        2.2.1 视场匹配方案研究
        2.2.2 视场匹配的公式推导及参数确定
    2.3 显微镜头设计及仿真
        2.3.1 显微物镜及转接境的选择
        2.3.2 显微镜头设计仿真
    2.4 系统照明设计
        2.4.1 照明特点及分类
        2.4.2 光源照明系统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MOS相机系统设计
    3.1 图像传感器芯片的选型
        3.1.1 CMOS与CCD传感器的异同
        3.1.2 MIPI CSI-2 接口特点及优势
    3.2 CMOS摄像头驱动板设计
        3.2.1 IMX135外围驱动电路设计
        3.2.2 CMOS电路PCB设计注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显微图像处理平台系统设计
    4.1 树莓派处理器平台介绍
        4.1.1 树莓派平台简介
        4.1.2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
    4.2 树莓派摄像头驱动程序设计
        4.2.1 Linux系统设备驱动简介
        4.2.2 V4L2驱动框架协议
        4.2.3 V4L2的视频设备驱动开发总结
    4.3 显微图像预处理
        4.3.1 图像预处理的算法研究的分析
    4.4 显微图像处理算法设计
        4.4.1 基于图像块的融合算法
        4.4.2 显微图像阈值分割算法实现
    4.5 显微图像上位机软件设计
        4.5.1 树莓派操作系统设置
        4.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显微成像系统对薄膜的检测实验
    5.1 薄膜表面缺陷测试方法
    5.2 对光学薄膜的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
        5.2.1 实验装置安装
        5.2.2 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显微镜的发展历程
        1.1.2 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原理
    1.3 Zemax光学设计软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总体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总体方案
    2.3 设计流程
3 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系统光学设计
    3.1 光学性能参数确定及初始结构选型
        3.1.1 显微物镜
        3.1.2 线阵CCD筒镜
        3.1.3 面阵CCD摄影物镜
        3.1.4 二倍光学系统
        3.1.5 聚光镜
        3.1.6 分光棱镜
    3.2 象差优化设计
        3.2.1 线阵CCD筒镜象差优化设计
        3.2.2 面阵CCD摄影物镜
        3.2.3 二倍光学系统
        3.2.4 聚光镜
4 像质评价与光学零件加工
    4.1 像质评价方法
    4.2 像质评价
        4.2.1 线阵CCD筒镜
        4.2.2 面阵CCD摄影物镜
        4.2.3 二倍光学系统
        4.2.4 聚光镜
    4.3 光学零件加工
        4.3.1 套样板
        4.3.2 光学零件加工程序
5 病理切片扫描仪扫描结果展示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玻璃幕墙的技术特征及其表现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释义
        1.3.1 玻璃幕墙的定义
        1.3.2 玻璃幕墙的基本构成部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玻璃及玻璃幕墙的缘起和现状
    2.1 玻璃的缘起及嬗变
        2.1.1 玻璃的缘起
        2.1.2 制作工艺的嬗变
    2.2 玻璃幕墙发展的历史沿革
        2.2.1 玻璃幕墙的前身:装饰性玻璃窗时代
        2.2.2 玻璃幕墙的雏形:玻璃+铁结构
        2.2.3 玻璃幕墙的诞生
        2.2.4 玻璃幕墙的探索
        2.2.5 玻璃幕墙的推广
        2.2.6 当代多元化发展
第3章 玻璃幕墙的构造逻辑
    3.1 玻璃材料的特性
        3.1.1 玻璃的基本属性
        3.1.2 玻璃的加工工艺
    3.2 传统技术
        3.2.1 受力体系与支撑特征
        3.2.1.1 框支撑
        3.2.1.2 点支撑
        3.2.1.3 全玻璃幕墙
        3.2.2 基本支点构造
        3.2.2.1 点式支点
        3.2.2.2 间隔支点
    3.3 附加技术
        3.3.1 玻璃百叶
        3.3.2 双层玻璃幕墙
        3.3.3 智能玻璃幕墙
        3.3.3.1 数字技术
        3.3.3.2 光电技术
第4章 基于构造逻辑性的表现力
    4.1 界面的物质消解表现
        4.1.1 隐性界面
        4.1.2 显性界面
        4.1.3 一般界面
    4.2 界面的建构形态倾向
        4.2.1 “柔性”界面
        4.2.2 戏剧性肌理
        4.2.2.1 随机
        4.2.2.2 色彩拼贴
        4.2.2.3 错叠
        4.2.2.4 渐变
        4.2.2.5 符号
    4.3 空间意义
        4.3.1 空间层次
        4.3.1.1 “虚拟”空间的界定
        4.3.1.2 “虚无”空间的界定
        4.3.2 空间意向
        4.3.2.1 空间的渗透
        4.3.2.2 空间的延续
    4.4 场所意义
        4.4.1 与自然场所的融合
        4.4.2 与人文场所的契合
        4.4.2.1 “共时性”文脉的和谐统一
        4.4.2.2 “历时性”文脉的继承发扬
第5章 玻璃幕墙的自身缺陷与发展方向
    5.1 应用缺陷
        5.1.1 光污染
        5.1.2 安全隐患
        5.1.3 后期维护
    5.2 使用原则
        5.2.1 功能合理性
        5.2.2 技术适宜性
        5.2.3 境协调性
    5.3 发展趋势
附录一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声光调制(AOTF)光谱相机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超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
    1.3 国内外高(超高)光谱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声光可调滤波器原理及理论基础
    2.1 声光晶体的结构及其特性
    2.2 声光互作用原理的基本形成
    2.3 非共线声光可调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声光可调滤波器性能的模拟研究
    3.1 引言
    3.2 超声波频率协调关系的理论及模拟
    3.3 AOTF的成像分辨率研究
    3.4 AOTF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eMax仿真模拟光谱相机中的变焦镜头组
    4.1 引言
    4.2 前置望远变焦系统设计
    4.3 前置望远系统的优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OTF实验装置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模拟装置的测量应用
    5.3 实验模拟装置的复合样品的测量应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5)光学系统激光损伤计算模块及图像数据库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光电制导武器的现状
    1.3 激光干扰技术的发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激光辐照光学系统损伤理论分析
    2.1 光学材料的激光辐照损伤机理分析
        2.1.1 常用的光学材料
        2.1.2 激光对光学材料的破坏
    2.2 激光对光学薄膜的破坏研究
        2.2.1 光学薄膜的种类
        2.2.2 光学薄膜的性质
        2.2.3 激光对光学薄膜的损伤机理
    2.3 光电探测器的激光辐照效应损伤理论分析
        2.3.1 光电探测器的损伤模型
        2.3.2 光电探测器损伤阈值
        2.3.3 激光辐照 HgCdTe 光电探测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辐照光学系统计算模块的建立
    3.1 计算模块的基本架构
    3.2 计算模块需求分析
        3.2.1 具体功能需求
        3.2.2 外部接口需求
    3.3 计算模块开发平台与 C#语言的优势
        3.3.1 模块开发平台.NET
        3.3.2 .NET 的版本
        3.3.3 C#语言的优势
    3.4 调用程序时的移植问题
        3.4.1 MATLAB 计算程序调用
        3.4.2 FORTRAN 计算程序调用
    3.5 混合编程注意事项
    3.6 多线程编程
        3.6.1 线程化
        3.6.2 线程同步
        3.6.3 基于计算模块的多线程编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辐照光学系统图像处理界面及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4.1 图像处理
        4.1.1 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
        4.1.2 图像处理方法
        4.1.3 图像表达
    4.2 光电图像的 Data cursor 处理
        4.2.1 颜色映像原理
        4.2.2 图形色彩处理
    4.3 实验图像数据库的建立
        4.3.1 数据库技术
        4.3.2 数据库表格
    4.4 光电系统计算模块 HTML 的建立
    4.5 用户自定义功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6)OTR光学镜头组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概论
    1.1 题目来源
    1.2 项目的背景
    1.3 束流诊断技术
    1.4 系统综述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OTR镜头组设计研究
    2.1 光学设计计算手段和光学自动设计软件
    2.2 OTR镜头组设计指标
    2.3 OTR镜头组特点
    2.4 OTR镜头组设计方法研究
    2.5 F′400镜头设计
    2.6 F′185镜头设计及结果
第3章.OTR镜头组光学技术要素讨论
    3.1 OTR镜头组成像的光谱范围
    3.2 OTR镜头组的透射率
    3.3 光学零件技术要求的确定
第4章.箱体及整体结构
    4.1 屏蔽箱体设计要求
    4.2 防辐射设计
    4.3 平移台和微调机构
    4.4 导光筒设计
    4.5 透镜的镜筒
    4.6 箱体总图
第5章.结论和展望
    5.1 总结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术显微镜介绍
    1.2 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研究的背景
        1.2.1 项目研究来源
        1.2.2 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研究的意义
    1.3 手术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3.1 手术显微镜国内外发展现状
        1.3.2 手术显微镜的发展趋势
    1.4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
    1.5 在本项目中创造性工作
第二章 手术显微镜总体设计
    2.1 手术显微镜的分类和结构
        2.1.1 手术显微镜的分类
        2.1.2 手术显微镜的结构
    2.2 仪器的总体设计流程
    2.3 仪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第三章 显微镜光学系统原理及设计
    3.1 仪器总体光学结构
        3.1.1 通用手术显微镜的形式
        3.1.2 通用手术显微镜的光学技术要求
        3.1.3 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参数
        3.1.4 显微镜光学系统的能量分析
    3.2 手术显微镜的立体视觉
第四章显微镜的设计
    4.1 主刀观察显微镜
        4.1.1 主刀观察镜光学系统
        4.1.2 显微镜目镜设计
        4.1.3 主刀显微镜的结构设计
    4.2 连续变倍系统设计
        4.2.1 连续变倍系统的形式
        4.2.2 连续变倍系统的几个重要规律
        4.2.3 二组元机械补偿变焦系统的高斯光学模型
        4.2.4 二组元变倍光学系统的特例
        4.2.5 连续变倍的结构设计
    4.3 立体助手镜系统
        4.3.1 立体助手镜光学系统
        4.3.2 立体助手镜结构设计
        4.3.3 立体助手镜的装校
    4.4 照明系统
        4.4.1 照明方式
        4.4.2 照明系统设计
        4.4.3 照明系统的光源
第五章 图像处理系统工作站
    5.1 概述
    5.2 显微图像处理工作站
    5.3 图像处理工作站的配置
    5.4 图像处理工作站的特点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所做的创新工作
    6.2 有待解决和提高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8)高像质手机镜头设计技术研究-130万手机镜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可拍照手机镜头与数码照相镜头的比较
    1.3 研究内容
    1.4 设计要求及分析
    1.5 小结
2 可拍照手机的照相原理
    2.1 可拍照手机的发展
    2.2 可拍照手机的照相原理
    2.3 影像传感器CMOS/CCD的工作原理和比较
        2.3.1 CMO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3.2 CMOS和CCD的差异
    2.4 镜头结构分类及选择
    2.5 非球面镜头
        2.5.1 非球面镜头
        2.5.2 非球面镜头的特点
    2.6 手机镜头的性能指标和相关术语
        2.6.1 镜头类型选择的依据
        2.6.2 数码镜头鉴别率
        2.6.3 镜头的分辨率与CMOS分辨率的匹配
        2.6.4 数码镜头最高分辨率
        2.6.5 数码镜头的图像分辨率
        2.6.6 光圈范围
        2.6.7 镜头调节的光学原理
        2.6.8 影响像质的几个因素
3 光学系统设计
    3.1 像差简介
    3.2 像差与光学设计
    3.3 光学设计软件
        3.3.1 ZEMAX与MTF函数
        3.3.2 缺省的评价函数及优化
        3.3.3 归一化的视场和光瞳坐标
    3.4 本课题光学设计数据分析
        3.4.1 选用的材料与分析
        3.4.2 选用的影像传感器
        3.4.3 初始光学设计
4 ZEMAX优化
    4.1 ZEMAX基本参数描述和控制
        4.1.1 轴上球差LONA和SPHA
        4.1.2 轴向色差AXCL
        4.1.3 垂轴色差(倍率色差)
        4.1.4 彗差
        4.1.5 细光束场曲FCGS和FCGT
        4.1.6 像散ASTI和(FCGT-FCGS)
        4.1.7 畸变控制DIMX和DISG
    4.2 其它常用于优化控制的操作数
    4.3 操作数权重
    4.4 ZEMAX系统优化参数
    4.5 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
5 公差分析
    5.1 公差分析的一般过程
    5.2 公差分析所用到的默认函数
    5.3 公差分析结果
6 检测和评价
    6.1 非球面检测-三坐标测量
    6.2 部品纳入检测
    6.3 镜头的评价
        6.3.1 品质检验-机能检验
        6.3.2 信赖性评价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强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惯性约束核聚变及其激光驱动器概述
        1.1.1 能源问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原理介绍
        1.1.2 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驱动器研究计划及进展
    1.2 ICF激光器系统中存在的波前畸变的诱因及其影响
        1.2.1 ICF激光系统中存在的波前畸变的诱因
        1.2.2 波前畸变对光束质量的影响
    1.3 激光波前畸变检测手段
        1.3.1 剪切干涉波前传感
        1.3.2 曲率波前传感技术
        1.3.3 哈特曼波前传感技术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哈特曼波前检测原理和区域算法研究
    2.1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2 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区域波前重建算法
    2.3 哈特曼波前重建算法模拟计算系统
    2.4 区域法重建算法的模拟计算
        2.4.1 区域法Southwell模型介绍
        2.4.2 不同子孔径数下区域法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2.4.3 入射波长变化下区域法的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哈特曼波前重建的模式算法研究
    3.1 圆形光斑的模式重建法
        3.1.1 Zernike多项式波前重构算法原理
        3.1.2 Zernike多项式波前重构算法模拟研究
    3.2 方形光斑的模式重建法
        3.2.1 类Zernike多项式波前重构算法原理
        3.2.2 类Zernike多项式波前重构算法模拟研究
    3.3 波前重建算法的实验研究
        3.3.1 圆形区域上的波前重建算法的实验研究
        3.3.2 方形区域上的波前重建算法的实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功率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4.1 参考光斑和变形光斑的识别和提取算法
    4.2 模式法中Zernike多项式阶数的选取问题
    4.3 强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功能模块结构
        4.3.1 软件整体界面和功能模块介绍
    4.4 强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达到的技术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谢

(10)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径向剪切干涉技术
    2.1 径向剪切干涉发展简介
    2.2 径向剪切干涉技术的光学原理
    2.3 径向剪切干涉仪的类型
        2.3.1 单通径向剪切干涉仪
        2.3.2 双通径向剪切干涉仪
    2.4 干涉条纹采集及图像处理
        2.4.1 干涉条纹的采集
        2.4.2 条纹图像预处理
        2.4.3 条纹相位分析
        2.4.4 被检波面相位信息的提取
第三章 径向剪切干涉技术测量三维温度场
    3.1 三维温度场的层析重建技术
        3.1.1 改进的层析技术求解相位物体的折射率分布
        3.1.2 由位相物体折射率分布还原三维温度场
    3.2 径向剪切干涉光学系统的搭建和调整
        3.2.1 利用双Fresnel波带片产生剪切干涉的原理
        3.2.2 待测温度场描述
        3.2.3 光路的设计
        3.2.4 搭建和调整光路系统
第四章 图像处理重建三维温度场
    4.1 剪切干涉条纹采集
    4.2 条纹处理
        4.2.1 条纹平滑处理
        4.2.2 条纹细化
        4.2.3 Fourier变换及逆变换求解两剪切波面相位差分布
    4.3 三维温度场重建
        4.3.1 层析技术重建折射率
        4.3.2 三维温度场分布
第五章 径向剪切干涉波面重建法检测非球面透镜
    5.1 非球面透镜检测概况
    5.2 测试光路设计及搭建
        5.2.1 光学系统设计
        5.2.2 光路实现
        5.2.3 几个重点元件的选择与调试要点
    5.3 非球面透镜波面重建
        5.3.1 剪切波面相位差解调原理
        5.3.2 条纹采集和图像处理
        5.3.3 非球面透镜波面重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冕牌玻璃问题的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M的显微成像对光学薄膜的缺损检测系统[D]. 闫庭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6(03)
  • [2]病理切片数字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研究[D]. 黄永祯.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9)
  • [3]玻璃幕墙的技术特征及其表现力研究[D]. 王丽. 浙江大学, 2013(07)
  • [4]基于声光调制(AOTF)光谱相机的研究及应用[D]. 谭见瑶. 长春理工大学, 2013(08)
  • [5]光学系统激光损伤计算模块及图像数据库的建立[D]. 雷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3)
  • [6]OTR光学镜头组的研制[D]. 翟学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7(04)
  • [7]神经外科手术显微镜研制[D]. 伍开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1)
  • [8]高像质手机镜头设计技术研究-130万手机镜头[D]. 汪振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2)
  • [9]强激光系统哈特曼波前处理软件的研制[D]. 王鹏. 四川大学, 2006(03)
  • [10]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王仲平. 南昌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关于皇冠玻璃问题的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