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目项目和格式

参考书目项目和格式

一、参考文献着录项目与格式(论文文献综述)

赵树庆,李丽,刘永胜[1](2021)在《引用格式标识项效用谫论》文中研究说明参考文献规范着录的难点在着录行为自身具有的复杂性、分散性和对着录标准理解的差异性三个特点上。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出现,实现了参考文献着录从分散到集中、从业余到专业、从复杂到简单的三个转变,从而具有解决文献规范着录难题的独特优势。仅在学术期刊上设置引用格式标识项是不够的,还需向其他类型文献推广;设置引用格式的文献种类和文献数量越多,引用格式的集群效应就越明显。

李丽[2](2021)在《从“参考文献略”到“引用本文格式”——图书馆学论文引文规范着录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全面系统归纳总结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引文着录格式上的各种失范现象,包括早期出现的删除论文参考文献的行为以及引文编写的随意性表现。时至今日,图书馆学期刊论文的引文着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分析引文着录行为特点入手,认为引文着录行为的复杂性、分散性和对标准理解的差异性是引文着录失范的症结所在。国内一些学术期刊,包括图书馆学个别期刊增设的"引用格式"数据标志项是解决引文着录失范症结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李俭国[3](2021)在《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性探究——以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经济学”期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经济学"70种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标注方法为例,发现我国社科学术期刊具有标注体系多、着录格式多样、标注符号不统一、混用顺序编码制和着者—出版年制标注方法等特点,提出各期刊编辑部应统一使用《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7714-2015)为标准着录参考文献。

王阮[4](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吴静,任凤国,张艳霞[5](2021)在《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为提高编校质量、维护学术诚信,调查公开发行的高职学报刊登论文的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差错、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差错直接影响到编校质量。引而不注、引用不当直接导致作者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为此,作者和编辑应增强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意识和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正确标注和规范着录参考文献,以期推动高职学报高质量发展。

谢玉华[6](2020)在《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学报编辑实践,以顺序编码制为例,分析稿件中参考文献的常见问题,包括标识符、责任者、题名、期号、卷号、书籍出版项等,并依照现行的参考文献着录的国家标准进行勘正,进而提出写作和编校规范参考文献的措施,使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走向标准化与规范化.

李丽,赵树庆,刘永胜[7](2020)在《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揭示学术期刊"引用格式"标识项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抽样调查法,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抽选429种样本期刊,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样本期刊中"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各种标注信息。【结果】截至2019年底,国内约9.6%学术期刊标注了"引用格式",科技类期刊的标注比例显着高于社科类期刊;该标识项的标注存在名称混乱、着录项目不全和顺序不一、版面位置选择分歧较大等问题。【结论】标识项名称统一为"引用格式";版面位置宜选择摘要与正文之间和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后两个地方;着录项目不应忽略DOI;着录格式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庞丹丹[8](2020)在《“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5国标"是文章对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15)的简称。按照最新国家标准来做好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工作是《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对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要求,这个规范工作对于准确传播信息源、推动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在宣传贯彻"2015国标"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努力,与此同时,其部分参考文献着录格式也有与这个最新国标着录格式不相符、着录项有明显错漏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在不少学术期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人员应当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把关能力,优化编辑出版流程,加强与作者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学习、总结参考文献编校工作规律与工作经验,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好编校辅助工具,发扬工匠精神,以编辑出版优质学术期刊作为职业追求。

张语桐[9](2019)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篇目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为研究对象,以探析二者的编辑出版规范为研究目的。在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现状调查方面,利用访谈调查法对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编制流程进行探究,利用文献分析法对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文献中心搜集到的170个篇目索引成品进行探究,发现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均缺乏规范,成因在于目前不存在针对性篇目索引的成文规范。运用案例研究法,系统分析《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和款目格式,发现编制工作分为文档形式转化、基础数据着录和验收、印刷版期刊编辑阶段,具有技术手段优越、着录工作效率高、岗位分工明确的优势,但存在未实现全面自动化、着录质量管理不完善、专业能力尚待提升的局限性。该刊的款目格式具有较为成熟、规范、符合学科要求的优势,存在只适用于报刊文献、篇目索引符号繁琐、着录项目脱离实际应用的局限性。基于事实依据,从促进篇目索引事业发展、提高篇目索引质量、优化检索者使用感受三方面阐述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并从编制步骤基本稳定且评价标准可以客观描述、款目格式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且有相关国家标准作为基础,认为加强规范具有可行性,最后指出规范研究应遵从科学性、通用性、标准化、系统性、灵活性五大基本原则。在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方面,结合实际案例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认为加强篇目索引编制工作应以专业性、全面性、时效性为目标,指出篇目索引当前工作本质为计算机辅助编制,现有编制环节为选题、选取文献、着录、编排、校对、定稿,并综合篇目索引和编辑出版两种学科角度将现有编制环节完善补充为选题策划与论证、选取文献、着录、制定篇目索引规则、款目标引、款目排序、技术整理、三校一读、定稿,并在局部流程规范方案里,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论述以上环节,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在篇目索引款目格式方面,利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编辑出版规范方案,基于篇目索引学科特点和国家标准GB3793-83《检索刊物条目着录规则》,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献、专着析出文献、学位论文、专着六种文献源,探讨冗余着录、篇目索引符号、增设着录项目等问题,形成规范款目格式意见基础。再总结意见,将款目格式分为析出文献和整本文献,强调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和着录项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最后归纳出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

郭涓[10](2019)在《参考文献中会议文集着录格式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析科技论文参考文献中着录格式不规范的会议文集,为规范会议文集的着录格式和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6—2018年发表的100余篇科技论文为样本,结合国标GB/T 7714—2015,总结参考文献中会议文集着录格式的不规范形式。会议文集着录格式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执行新标准、标识符号的误用、会议文集着录项目的不规范以及着录格式的混用等。结合编辑实践,分析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以期规范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提高期刊的质量。

二、参考文献着录项目与格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考文献着录项目与格式(论文提纲范文)

(1)引用格式标识项效用谫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参考文献规范着录难点
    (一)参考文献着录的复杂性
    (二)参考文献着录的分散性
    (三)对文献着录标准理解上的差异性
二、引用格式标识项功能优势
    (一)参与参考文献着录的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
    (二)参考文献着录行为专业化
    (三)参考文献着录行为简单化
    (四)为引文数据库提供便捷而准确的数据
    (五)提高期刊论文被引率
三、设置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局限及相关建议
    (一)设置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局限
        1.仅适用于论文参考文献表的着录。
        2.两种着录方式无法兼顾。
        3.文献类型设置局限。
    (二)建议
        1.统一着录标准。
        2.实现学术期刊引用格式标注的全覆盖。
        3.向其他类型文献推广。
四、结束语

(2)从“参考文献略”到“引用本文格式”——图书馆学论文引文规范着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参考文献略”现象
2 引文着录失范种种
    2.1 引文名称繁多
    2.2 引文项目残缺
    2.3 项目顺序混乱
    2.4 着录使用符号杂乱
    2.5 项目标注不一
    2.6 文内标注各异
3 失范原因与规范着录结症
    3.1 失范原因
    3.2 规范着录结症
        3.2.1 引文着录的复杂性
        3.2.2 引文着录的分散性
        3.2.3 对标准理解上的差异性
4 引用格式标志项的独特作用
    4.1 参与引文着录的人员数量大幅度减少
    4.2 引文着录行为专业化
    4.3 复杂行为简单化
5 结束语

(3)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性探究——以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经济学”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期刊参考文献着录的现状
    (一)各具特色的参考文献标注体系
    (二)正文中引文标注和着录格式形式多样
    (三)正文中使用着者—出版年制标注引文
二、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建议
三、结语

(4)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口述历史档案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2.3 本体理论
        2.3.1 本体概念
        2.3.2 本体分类
        2.3.3 本体构建流程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2.4 知识发现理论
        2.4.1 知识发现定义
        2.4.2 知识发现过程
        2.4.3 知识发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4.4.1 术语词表构建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4.4.3 充实、修正本体
        4.4.4 本体模型转换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5.2 模式层组织
        5.2.1 本体解析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5.2.3 关系界定
    5.3 数据层组织
        5.3.1 信息抽取
        5.3.2 知识融合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5.5.1 数据准备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6.1.1 整体—局部分布
        6.1.2 项目—时间分布
        6.1.3 项目—地点分布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5)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回顾
2 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目的
    2.3 调查内容
    2.4 调查结果
3 参考文献着录差错分析
    3.1 参考文献序号标注差错
    3.2 责任者着录差错
    3.3 期刊年卷期和页码着录差错
    3.4 图书版本、册次、卷次着录差错
    3.5 报纸出版日期和版次着录差错
    3.6 电子资源日期和访问路径着录差错
4 参考文献着录的其他问题分析
    4.1 引而不注
    4.2 引用不当
5 参考文献着录差错的预防措施
    5.1 增强参考文献着录的规范意识
    5.2 增强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意识
6 结语

(6)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参考文献着录的常见问题
    1.1 标识符号的误用
    1.2 责任者着录错误
    1.3 题名着录错误
    1.4 出版项或出处项的着录
    1.5 其它
2 参考文献着录的途径
3 小结
4 规范参考文献的建议

(7)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 现状与存疑
    2.1 现状
    2.2 存疑
3 改进建议
    3.1 项目名称统一为“引用格式”
    3.2 着录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3 不可忽略DOI着录项
    3.4 标注语言不宜统一
    3.5 缩小版面位置分歧
    3.6 学术期刊都应标注“引用格式”标识项
4 结语

(8)“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编校质量检查分析办法
2.“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统计
3.“2015国标”视域下研究样本的参考文献编校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探讨
    3.1 关于参考文献表名称、文献序号的着录问题
    3.2 关于多次引用同一文献的着录格式问题
    3.3 关于责任者着录问题
        3.3.1 责任者标注不全
        3.3.2 欧美着者姓名着录格式不统一
        3.3.3 着录了作者的国籍、朝代
    3.4 关于题名着录问题
    3.5 关于析出文献着录问题
    3.6 关于出版项着录问题
    3.7 关于书刊页码和报纸版次着录问题
    3.8 关于电子资源更新、修改日期及引用日期着录问题
    3.9 关于网址着录问题
4. 学术期刊提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的思考
    4.1 增强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意识,学习掌握与灵活运用相关编校辅助工具
    4.2 从源头上抓好参考文献的质量
    4.3 提高审稿与编校稿件的能力与水平
    4.4 充分发挥质检工作在提升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编校质量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5. 结语

(9)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篇目索引研究情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现状探究
    2.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分析
        2.1.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的现状调查
        2.1.2 篇目索引现有编制流程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2.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分析
        2.2.1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的现状调查
        2.2.2 篇目索引现有款目格式规范的问题及成因
3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事实依据和思路
    3.1 篇目索引典型案例
        3.1.1 《全国报刊索引》的编制流程
        3.1.2 《全国报刊索引》编制流程的优势与局限性
        3.1.3 《全国报刊索引》的款目格式
        3.1.4 《全国报刊索引》款目格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3.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思路
        3.2.1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必要性
        3.2.2 加强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可行性
        3.2.3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的基本原则
4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4.1 规范篇目索引总体编制流程
        4.1.1 引入篇目索引专业编制环节
        4.1.2 引入编辑出版质量控制环节
    4.2 规范篇目索引局部编制流程
        4.2.1 确定选题
        4.2.2 选取文献
        4.2.3 款目着录
        4.2.4 制定篇目索引规则
        4.2.5 款目标引
        4.2.6 款目排序
        4.2.7 技术整理
        4.2.8 三校一读
        4.2.9 定稿
5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方案
    5.1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基础
        5.1.1 期刊论文款目格式
        5.1.2 会议论文款目格式
        5.1.3 报纸文献款目格式
        5.1.4 学位论文款目格式
        5.1.5 专着文献款目格式
        5.1.6 专着析出文献款目格式
    5.2 规范篇目索引款目格式的意见总结
        5.2.1 款目格式的主要类别
        5.2.2 篇目索引符号的使用方法
        5.2.3 着录项目的特殊情况处理
6 篇目索引编辑出版规范归纳
    6.1 篇目索引编制流程规范归纳
    6.2 篇目索引款目格式规范归纳
        6.2.1 析出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6.2.2 整本文献的款目格式规范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参考文献中会议文集着录格式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会议文集的标准着录格式
2 参考文献中会议文集着录格式存在的问题
    2.1 未执行新标准
    2.2 标识符号的误用
    2.3 着录项目的不规范
    2.4 着录格式的混用
3 原因分析和建议
4 会议文集的引用格式建议
5 结束语

四、参考文献着录项目与格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引用格式标识项效用谫论[J]. 赵树庆,李丽,刘永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12)
  • [2]从“参考文献略”到“引用本文格式”——图书馆学论文引文规范着录之研究[J]. 李丽. 晋图学刊, 2021(04)
  • [3]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规范性探究——以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2020)“经济学”期刊为例[J]. 李俭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1(02)
  • [4]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5]高职学报参考文献着录差错调查与分析[J]. 吴静,任凤国,张艳霞.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6]关于期刊参考文献着录问题的探讨[J]. 谢玉华.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12)
  • [7]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J]. 李丽,赵树庆,刘永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6)
  • [8]“2015国标”视域下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编校质量问题探讨——以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 庞丹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 [9]篇目索引编制流程、款目格式的编辑出版规范探析[D]. 张语桐.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 [10]参考文献中会议文集着录格式现状分析[J]. 郭涓. 学报编辑论丛, 2019(00)

标签:;  ;  ;  ;  ;  

参考书目项目和格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