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档案馆的编研工作

浅谈高校档案馆的编研工作

一、高等学校档案编研工作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靖[1](2021)在《西藏高校档案工作改进及发展导向——基于西藏民族大学档案工作情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校发展状况的标志之一。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档案工作现状为例,立足校内档案工作现状,提出了推进档案工作实践措施,并阐释了西藏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对西藏高校档案工作推进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李紫楠[2](2021)在《高校档案利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档案机构是我国档案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为校园文化甚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完善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和丰富其业务内容,对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科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高校档案的利用现状展开具体分析,并且根据调研统计的数据总结出高校档案利用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对高校档案利用工作进行概述,对高校档案的构成、特点及价值,以及高校档案利用规律探索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二章对高校档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且针对调查情况对高校档案利用的规律展开具体的分析。第三章结合具体的高校档案利用规律以及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建议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和创新思维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应该何去何从。

李欣[3](2020)在《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档案管理工作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长远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不仅承担着妥善保存学校档案的职责,更在开发学校档案信息资源、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和治理能力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职业院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致力于在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经历了教职工人员不断增多、学生数量成倍增长等发展后,档案管理工作在经费投入、开发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它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方面,很大程度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本论文详述了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理论,阐述了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性质、特点、基本原则及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依据和特征等,并以湖南M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档案收集工作困难、档案案卷质量不高、档案利用效率较低、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突出的问题,并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归档立卷制度落实不到位、档案人员队伍素质不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等。针对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档案管理机制体、提升档案保管保护水平、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打造档案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等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提升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平伟[4](2019)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传承中积淀的精髓,是高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高校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的有力代言人。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以信息化技术作为载体与支撑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可复制的宝贵信息资源,相比于管理学的其他领域,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问题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崭新课题,其不仅涉及到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许多高校在历史发展上大都变迁频繁,面临着校史追溯复杂,早期档案资源散失等尴尬境遇;随着1999年国家政策的实施——高等院校扩招,不少高校相继开拓新校园,亦或是立足老校园就地扩建、改造,不少历史文化悠久、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老校园、老建筑,正逐渐失去其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土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多地遭遇管理体制缺位、信息化建设缺少等方面的桎梏。在此背景下,加快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基于高校档案馆藏、高校文物、历史建筑等信息资源研究之上,适时完善“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并明晰其外延与内涵。首先,追本溯源,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史,探讨国内外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与实践演进过程,从中找寻与之关联的保护思想与行动之鉴;其次,将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对象一分为三: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不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无形高校教育遗产资源,进而分析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特征、体系分类及资源评选原则;再次,论述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原则,制定不同载体遗产资源信息化规范,以挖掘资源、即时拍摄、口述访谈、宣传征集、补充采集五条主线为一体开展遗产资源采集工作,对其资源进行编目,以期达到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研究。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笔者以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应用案例,针对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的采集、鉴定、整理等全过程模型展开论述,验证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的可操作性,并以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院士档案资源采集实例为现实依据,为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参照作用;进而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模型,期望实现实体与信息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依照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特性,倡导政府、高校等相关保护主体实施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应用技术。

李璐[5](2019)在《基于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记忆是社会生活最真实最丰富的反映、它能为公众再现社会发展进程,增强国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认同感。高校作为学习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其保存的高校档案反映着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历程,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工作是对文明史、教育史的再次展现,是社会公众了解文明进化方向,感悟社会文化发展脉络的有效方式,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工作是指高校档案馆/校史馆或其他部门,对高校的“官方记忆”“民间记忆”进行收集、整理,并以编研成果或展览的方式将高校记忆展示给社会,引起全校乃至社会范围的共鸣。目前,我国的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已有档案的收集视角单一,档案鉴定标准不清以及档案信息资源不够均衡,因此需要一个具体可行的社会记忆构建方案,来规范高校档案资源建设,进而完善社会记忆中高校记忆的板块建设。本文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目前关于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还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然后对高校档案和社会记忆的概念、内容、属性以及社会记忆构建工作的含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接着阐明了高校档案和社会记忆构建之间的关系,并对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调查统计开展过或正在开展“高校记忆工程”的高校,调查其当前开展或完成的高校记忆工程的展示平台名称、社会记忆构建途径、取得的成果以及从校园或社会得到的反馈情况。在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经验指导下,提出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广泛适用的具体方案。在上述的基础上,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选择的构建途径、构建主体以及社会记忆的构建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照上文提出的社会记忆构建流程,为华中师范大学的社会记忆构建工作指出了不足和改进方向。

黄宝春[6](2019)在《创新与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档案管理学》文中提出新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的学科建设,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与价值逻辑统一起来,客观准确地述要人类高校档案管理学研究的成果,研究和诠释本土高等院校档案管理实践;第二,运用从现象到本质到概念及概念是从历史中产生出来的结果等辩证方法论思维,根据概念的运演轨迹,将它们串联成高校档案管理学的"项链";第三,以"档案"为逻辑起点,按"高校档案""高校档案管理"等概念依次展开,逐一缕述高校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统计以及文书、教学、科研、人事、财会、基建等各类档案管理,构建理论与实践兼备、归纳与演绎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体式,寻求并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学体系研究的综合性创新。

刘为[7](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黄若茜[8](2018)在《基于历史记忆的高校档案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记忆(或集体记忆)是指一个群体内全部成员的经验总和,包括知识经验、行为模式、地理及社会空间以及涉及相关活动的文字材料、影像材料或实物等。与以往使用的“历史”概念不同的是社会记忆更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关心当下人们对过去如何进行感知、诠释和重构,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自我认同和行为方式。高校档案是构建高校记忆的最主要实现途径。挖掘历史档案在高校记忆研究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在网络信息大背景下如何从历史档案研究的角度出发,完整、真实地记录和揭示大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在档案记忆视角下,探索云南大学高校记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内容、特色和构建方式。本文除绪论、结束语和参考文献之外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1、探究高校档案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并得出基于历史记忆的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理论基础。2、云南大学档案史料挖掘和整理工作现状分析。3、历史记忆视角下云南大学档案记忆实现途径分析。4、构建全面、完整的高校记忆工程视角下的高校档案资源体系。通过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来开展基于历史记忆的高校档案建设研究,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文化挖掘、文化求真和文化传播功能,完整地记录云南大学发展的历史面貌,充分总结云南大学发展的宝贵经验,凸显云南大学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辉中的文化气质,塑造出新的能代表自己精神文化特色的高校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为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创造必要的物质保证,而且也为高校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使高校的档案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最终通过将档案与云大高校记忆研究与其它高校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高校记忆的共性与特殊性,找出档案与历史记忆原理性联系,探索可推广、借鉴的高校记忆工程体系构建方法。

冯宇[9](2018)在《新设本科院校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探索——以广西新设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设本科院校发展重心集中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编研选题不恰当、档案工作人员不能胜任编研工作等问题。做好档案编研,有利于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可以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校园优秀文化,并产生一定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在院校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设本科院校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精心选题,突出特色,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李月[10](2017)在《中日大学档案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档案馆既是大学的内部组织机构又是永久保管本校档案的专门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学档案馆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与中国是近邻,其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在亚洲首屈一指。和中国相似,相比较欧美而言,都属于大学档案事业起步较晚、过程曲折的国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都有不足之处,有很多可以相互比较借鉴的地方。遗憾的是由于语言障碍及历史原因等,中国档案学界对日本大学档案馆的研究甚少,尤其缺乏对中日大学档案馆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基于此,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梳理两国大学档案馆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日大学档案馆的性质、职能、管理体制以及档案业务工作的具体环节和信息化建设——比较研究,分析出两者间的异同点以及优势和不足,本着"为我所用"、"取长补短"的目的,反思中国大学档案馆建设的不足,借鉴日本大学档案馆建设的优秀经验,从提高改革意识,转变传统思维;重视挖掘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完善宣传教育职能;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四个角度提出了中国日后大学档案馆建设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日后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共分为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考察国内外大学档案馆研究现状和先行研究的不足之处;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明确比较样本的选择及其概况。按照大学办学水平和知名度、大学档案馆自身的代表性两方面都要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和合理性的两大标准,选取了北京大学档案馆等五所中国大学档案馆和东京大学档案馆等五所日本大学档案馆。第三章,研究中日两国大学档案馆的发展历程。梳理其萌芽、产生、发展的脉络和现状,并从发展进程的快慢、数量的多少以及推动发展的因素两个角度,比较二者发展历程的差异和共性。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中日大学档案馆性质、职能、管理体制以及档案业务工作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出两者间的异同点。其中档案业务工作又包括基础工作、开发利用工作、信息化建设三部分。第六章,总结中国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日本的可借鉴之处。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则,从提高改革意识,转变传统思维;重视挖掘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完善宣传教育职能;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四个角度提出了中国日后大学档案馆建设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日后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最后对文章进行简要的总结,提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二、高等学校档案编研工作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学校档案编研工作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校档案工作改进及发展导向——基于西藏民族大学档案工作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民族大学档案工作现状、问题阐述
    1. 工作现状。
    2. 工作问题发掘。
二、改进建议
    1. 获取校领导重视,降低档案工作开展难度。
    2. 构建档案工作制度执行体系。
    3. 加大兼职档案员队伍建设力度。
    4. 多方面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
    5. 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
三、发展方向
    1. 由校内档案服务利用转变为“社会开放共享”服务利用。
    2. 结合技术与需求,实现数字化档案的最大功用。
    3. 拓宽重点档案编研、保护范围。

(2)高校档案利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知识概述
    第一节 高校档案的构成、利用特点及价值
        一、高校档案的构成
        二、高校档案利用特点
        三、高校档案的价值
    第二节 探索高校档案利用规律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校档案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二、掌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动权
        三、把握用户潜在的利用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档案利用情况调查统计及规律分析
    第一节 高校档案利用情况统计
        一、利用量统计
        二、目的及内容统计
        三、高校档案利用主体统计
        四、利用方式统计
        五、利用时间及持续时间统计
    第二节 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一、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的成绩
        二、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的不足
    第三节 高校档案利用规律分析
        一、利用工作发展与客观环境变化的互动性
        二、用户利用需求的层次化
        三、利用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四、利用工作的周期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高校档案利用工作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基础建设
        一、更新思想观念
        二、加强对高利用率档案的科学整合
        三、构建科学的利用工作体系
        四、建立健全用户反馈机制
    第二节 完善利用工作
        一、处理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二、加强动态分析掌握利用趋势
        三、利用峰谷差进行工作协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院校档案
        二、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第二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来源原则理论
        二、科学管理理论
    第二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一、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二、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
        三、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四、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第三节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特征与依据
        一、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特征
        二、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依据
第三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湖南M职业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一、档案机构设置情况
        二、室藏档案类别及数量
        三、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四、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第二节 湖南M职业学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保管设施建设落后
        二、档案收集工作较困难
        三、档案案卷整理不规范
        四、档案利用效率较低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
第四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
        一、院领导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二、档案机构领导责任意识不强
        三、部门归档立卷制度落实不到位
    第二节 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档案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一、档案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二、档案人员缺乏进取意识
        三、档案队伍变动性较大
    第四节 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一、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档案人员的编研专业素养不够高
        三、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落后
第五章 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议
    第一节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一、提高档案工作重视程度
        二、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四、建立档案工作考核常态制
    第二节 提高档案保管保护水平
        一、完善档案库房设施
        二、配备档案信息化设备
    第三节 重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一、落实部门归档立卷制度
        二、严格归档案卷质量
        三、重视档案鉴定工作
        四、优化档案室藏资源结构
        五、做好档案开发利用服务
    第四节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二、建设档案管理系统
        三、打造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演进脉络
    2.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及文化遗产形成简述
    2.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认知与实践演变
    2.3 本章小结
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理论概述
    3.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研究对象
    3.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体系分类
    3.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征
    3.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评选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
    4.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原则
    4.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制
    4.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规范
    5.1 文化遗产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5.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原则
    5.3 不同载体类型数字化工作规范
    5.4 本章小结
6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与整理编目
    6.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途径
    6.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编目
    6.3 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采集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建设实例——以高校名人档案为例
    7.1 高校名人档案制度建设
    7.2 高校名人档案建档标准
    7.3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采集
    7.4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鉴定
    7.5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整理
    7.6 本章小结
8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8.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模块设计
    8.2 相关技术实施方案
    8.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8.4 本章小结
9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
    9.1 健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法律规范
    9.2 积极引入国外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9.3 引导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9.4 提升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宣传水平
    9.5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论文总结
    10.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研究
        1.2.2 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研究
        1.2.3 高校档案参与高校记忆构建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高校档案与社会记忆
    2.1 高校档案
        2.1.1 高校档案的定义及内容
        2.1.2 高校档案的属性
        2.1.3 高校档案的价值
    2.2 社会记忆
        2.2.1 社会记忆观的起源与发展
        2.2.2 社会记忆的特点
        2.2.3 社会记忆构建工作的含义
    2.3 社会记忆与档案的关系
3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必要性与实践经验
    3.1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必要性
        3.1.1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是回顾历史的有效方式
        3.1.2 高校档案参与构建社会记忆是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
        3.1.3 高校档案参与构建社会记忆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3.2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实践经验
    3.3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面临的挑战
        3.3.1 新建高校构建社会记忆的可用素材较少
        3.3.2 档案被“社会记忆化”的机会少
        3.3.3 社会记忆素材内容构成不均衡
4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方案
    4.1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目标
        4.1.1 构建全面的社会记忆
        4.1.2 构建真实的社会记忆
        4.1.3 构建均衡的社会记忆
    4.2 构建主体
    4.3 高校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流程
        4.3.1 社会记忆的形成与收集
        4.3.2 社会记忆的整理与鉴定
        4.3.3 社会记忆的组织与开发
        4.3.4 社会记忆的传承与认同
5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记忆构建实例分析
    5.1 华中师范大学的社会记忆构建途径
        5.1.1 “官方记忆”的收集、组织与传播
        5.1.2 “民间记忆”的收集、组织和传播
        5.1.3 “群体记忆”的的收集、组织与传播
    5.2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记忆构建成果
        5.2.1 档案编研成果
        5.2.2 展览成果
        5.2.3 档案馆/校史馆网站
    5.3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记忆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式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本文研究的不足
        6.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创新与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档案管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一) 相关学术专着趋势和内容分析
        1. 高校档案管理的综合研究
        2. 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研究
    (二) 相关学术论文趋势和内容分析
        1. 高校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2.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3. 高校档案管理服务职能研究
        4.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二、关于高校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
    (一) 高校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的思维方法论
    (二) 高校档案管理学科建设的体系线路图

(7)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历史记忆的高校档案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记忆工程与档案的文献计量
        (二)高校记忆与档案的文献计量
    三、相关研究和实践回顾
        (一)由地方档案机构主导的“城市记忆工程”实践
        (二)西南联大档案与《国立西南联大史料汇编》
        (三)哈佛大学档案馆的编研成果与其多元化职能角色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档案建设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校档案的相关定义和形成
    第二节 高校档案的属性及本质
    第三节 高校档案的功能
        一、历史传承功能
        二、文化传播功能
        三、知识教育功能
        四、娱乐休闲功能
第二章 云南大学档案资源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云南大学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概况
        一、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历史沿革
        二、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机构设置
    第二节 云南大学档案馆藏资源研究
        一、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档案资源
        二、历史发展中收集整理的档案资源
    第三节 云南大学校史编研利用
        一、校史编研具体实施策略
        二、校史编研工作存在的不足
        三、校史编研成果及利用途径
    第四节 云南大学文物保护与展示
第三章 云南大学档案记忆研究
    第一节 云南大学档案记忆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云南大学档案部门构建历史记忆的能力与策略
    第三节 云南大学档案记忆研究的实施建议
        一、拓展史料挖掘和整理的视野
        二、扩大研究领域
第四章 记忆工程视角下高校档案资源建设
    第一节 基于历史记忆构建高校档案资源的必要性
    第二节 记忆工程对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基于历史记忆构建高校档案资源的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二、人力保障
        三、行政保障
        四、运行保障
    第四节 现阶段的理性思考
        一、高校档案馆藏资源结构不合理
        二、高校档案馆藏资源特色不鲜明
        三、高校档案馆藏资源“重纸质轻机读”现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新设本科院校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探索——以广西新设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设本科院校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档案编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 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难以胜任档案编研工作
        1. 档案部门缺乏高水平专业性人才。
        2. 档案管理人员难以全力完成档案编研工作。
        3.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编研的相关经验。
    (三) 编研选题和内容不适用于服务学校发展
二、档案编研在新设本科院校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 利于信息的保存和传播、交流
    (二) 反映和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校园优秀文化
    (三) 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
三、新设本科院校提高档案编研水平的途径
    (一)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是做好档案编研的基础
    (二) 保证档案编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是做好档案编研的保障
    (三) 精心选题, 突出特色, 是做好档案编研的核心
四、结语

(10)中日大学档案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中国研究现状分析
        1.3.2 日本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创新之处
2 比较样本的选择及其概况
    2.1 比较样本的选择
    2.2 比较样本的概况
        2.2.1 中国的5所大学档案馆概况
        2.2.2 日本的5所大学档案馆概况
3 中日大学档案馆发展脉络
    3.1 中国大学档案馆发展脉络
        3.1.1 交通大学的档案——大学档案的先河
        3.1.2 解放后四个发展时期
    3.2 日本大学档案馆发展脉络
    3.3 中日大学档案馆的发展比较
        3.3.1 发展的相同点
        3.3.2 发展的不同点
4 中日大学档案馆性质、职能与管理体制的比较
    4.1 中日大学档案馆性质的比较
        4.1.1 中国大学档案馆性质
        4.1.2 日本大学档案馆性质
        4.1.3 中日大学档案馆性质的比较分析
    4.2 中日大学档案馆职能的比较
        4.2.1 中国大学档案馆职能
        4.2.2 日本大学档案馆职能
        4.2.3 中日大学档案馆职能的比较分析
    4.3 中日大学档案馆管理体制的比较
        4.3.1 中国大学档案馆管理体制
        4.3.2 日本大学档案馆管理体制
        4.3.3 中日大学档案馆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5 中日大学档案馆业务工作的比较
    5.1 基础工作的比较
        5.1.1 收集工作
        5.1.2 整理和保管工作
        5.1.3 鉴定工作
        5.1.4 统计工作
    5.2 开发利用工作的比较
        5.2.1 档案检索工作
        5.2.2 档案编研工作
        5.2.3 档案利用工作
    5.3 信息化建设的比较
        5.3.1 中国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
        5.3.2 日本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
        5.3.3 中日大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比较分析
6 总结与启示
    6.1 总结
        6.1.1 中国大学档案馆的优势与不足
        6.1.2 日本大学档案馆的可借鉴之处
    6.2 启示
        6.2.1 提高改革意识,转变传统思维
        6.2.2 重视挖掘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6.2.3 完善宣传教育职能
        6.2.4 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高等学校档案编研工作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校档案工作改进及发展导向——基于西藏民族大学档案工作情况[J]. 李靖. 兰台世界, 2021(07)
  • [2]高校档案利用规律研究[D]. 李紫楠.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3]职业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研究 ——以湖南M职业院校为例[D]. 李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D]. 平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5]基于高校档案的社会记忆构建研究[D]. 李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创新与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校档案管理学[J]. 黄宝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8]基于历史记忆的高校档案建设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黄若茜. 云南大学, 2018(01)
  • [9]新设本科院校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探索——以广西新设本科院校为例[J]. 冯宇.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10]中日大学档案馆比较研究[D]. 李月. 南京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浅谈高校档案馆的编研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