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溴苯乙酮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忠华[1](2020)在《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新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新方法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手性药物分子的合成与手性药效学是手性药物研究的关键环节,经典动力学拆分获得的手性结构较为单一。不对称催化技术使得手性的来源多样化,其中不对称氢化由于原子经济学好、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势,成为化学家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重点研究手性二胺Ru催化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DKR-ATH)在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在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中,分别设计了吲哚酮酸酯、β-取代-α-酮酰胺以及2-取代3-喹核酮等三类新型底物,并探索了其应用于Ru催化的DKR-ATH反应合成相应的手性吲哚、吡咯酮及喹核醇等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1、Ru(Ⅱ)-催化DKR-ATH立体选择性合成顺式2-取代-N-乙酰基-3-羟基二氢吲哚该方法是利用ATH制备对映异构纯吲哚类化合物的第一个实例,为含吲哚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开辟了新的领域。Tf-DPEN-Ru催化剂(R,R-C1)对该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仅用0.25 mol%的催化剂用量,在温和的条件下就可以高立体选择性的得到目标产物,并且可以耐受含各种取代基的底物。所需要的2-取代n-乙酰-3-羟基吲哚啉衍生物作为唯一的顺式非对映体获得了高收率(高达98%),具有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99:1 dr)和对映选择性(高达>99%ee)。2、Ru(Ⅱ)-催化β-取代-α-酮酰胺不对称氢转移加氢。(R,R)-1对β-取代-α-酮酰胺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加氢活性,并且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上的取代基不仅可以为烷基、苄基,对于脂基也能适用。另外,不仅对于五元环内酰胺具有优异的立体选择性(ee值高达99%以上,dr值98:2),对于六元环、七元环内酰胺,ee值也能达到99%以上,dr值在88:12以上。得到的产物经后续衍生化反应,ee值、dr值能很好的传递下去,基本不损失立体选择性。3、Ru(Ⅱ)-催化DKR-ATH立体选择性合成顺式2-取代-3-喹核醇以甲酸铵作为氢源,R,R-C3催化剂对2-取代-3-喹核酮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高收率(99%)的得到目标产物,ee值达到99%以上,dr值大于99:1。对于克级规模的反应,在降低催化剂用量至0.20 mol%的前提下,仍能以86%的分离收率得到产物,且ee值大于99%,dr值大于99:1。本论文研究的以手性二胺Ru为催化剂,采用动态动力学-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DKR-ATH)反应体系,可以同时构建两个手性中心。以HCOONH4或者HCOOH/NEt3为氢源,溶剂为普通溶剂,反应温度温和,避免了以氢气为氢源的催化氢化危险性,反应产物污染小,发展了重要医药中间体的关键反应和绿色制备工艺技术,为关键原料药的高效率绿色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璐[2](2020)在《Beckmann重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研究》文中认为酰胺是材料、医药、生物和农业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五氟磺草胺等磺酰胺类除草剂,尼龙、凯芙拉等高分子材料,近期火爆的抗新冠病毒药品法匹拉韦中也含有酰胺键。Beckmann重排反应是制备酰胺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常以强酸为催化剂,导致生产设备要求高。因此,如何在温和的催化体系下进行Beckmann重排反应是许多有机化学家们研究的方向。本研究课题在结合现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TCT/DMSO(三聚氯氰/二甲基亚现)的催化体系进行研究,以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作为起始物料,探索该催化体系在Beckmann重排反应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适用性。首先以9种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备对应的酮肟化合物,并选取二苯甲酮肟为探针反应,探索TCT/DMSO催化体系下不同的催化条件对Beckmann重排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重排反应适宜的条件如下:乙腈为溶剂,三聚氯氰和二甲基亚砜为催化剂,两者比例为TCT:DMSO=1:5,温度为室温,投料顺序为DMSO与TCT反应30分钟后加入二苯甲酮肟,收率可达100%。将所得催化条件拓展到其他酮肟化合物后发现,重排反应收率与肟两端的官能团密切相关。当肟两端官能团有供电子效应时收率较高,而存在吸电子基团时反应很难推进。对制备的化合物进行IR、NMR、HPLC-MS等表征,确定产物结构并提出可能的催化机理。
汪军鑫[3](2020)在《色酮新合成子的设计及其多样性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抗肿瘤药普遍存在毒副作用大的问题。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是全球科学家努力的方向。经过不懈研究发现具有天然产物骨架的化合物大多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具有色酮骨架的化合物就是人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因此改造和修饰天然产物骨架结构是发现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途径。本论文根据新药设计的活性骨架跃迁和拼接原理,首先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构建了一系列具有色酮骨架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然后通过Michael/Michael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的含色酮骨架的吡唑啉酮查尔酮类化合物;随后通过Knoevenagel缩合和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具有色酮骨架的多环吡咯并双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最后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第一部分由色酮、查尔酮、吡唑啉酮出发通过Knoevenagel缩合和Michael/Michael环加成两步反应以及对反应条件的筛选,最终以76%-98%的收率以及高达dr?20:1的非对映选择性成功构建了含色酮骨架的吡唑啉酮查尔酮类化合物;该经济、高效的反应路线为构建含色酮骨架的吡唑啉酮查尔酮类化合物提供了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可能由于硝基空间效应使得硝基取代的查尔酮以较好的反应活性参与反应,得到了高非对映选择性和高收率的目标化合物;而其他取代基取代的查尔酮,也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和较高收率获得了目标化合物。第二部分由色酮、靛红、氨基酸出发经过Knoevenagel缩合和1,3-偶极环加成两步反应,以61%的收率以及大于4:1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3’a-3’h 8个含色酮骨架的目标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含有连续5个立体中心,包括2个螺环季碳中心,可以为生物学活性筛选提供物质基础,还提供了一种构建具有色酮骨架的多环吡咯烷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第三部分以顺铂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方法对合成的53个含色酮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3b、3c、3g、3l、3m、3s、3t、3ac、3ar对K562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3b和3l接近阳性对照药顺铂,表现出了潜在的研究价值。随后我们对这十个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进行鼠正常细胞L929的毒性测试,发现这十个化合物对于鼠正常细胞L929抑制作用较低,细胞毒性均低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赵立献,王凤伟,王翠丽[4](2019)在《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放大生产为目的研究了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工艺,探讨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推断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合成1,3,5-三(3-溴苯基)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间溴苯乙酮)∶n(氯化亚砜)=1∶1.6,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为4 h.按照此反应条件逐步放大到千克级,平行三批实验的平均收率为90.6%,平均含量为98.3%.
胡雨群[5](2018)在《α-甲基/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氧杂环化合物是杂环化合物的重要分支,普遍存在于有机材料及天然产物结构之中。因此,氧杂环结构的构建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有关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但其合成方法都需要用到特定的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比如金,银,钯,铜,钴,铷,铁,汞和稀土金属等)和强酸或强碱,增加了反应成本和操作难度。而通过简单易得的小分子在无金属条件下构建氧杂环结构的方法却鲜有报道。因此,发展在无金属条件下通过简单易得的小分子化合物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就酮类α-甲基/乙基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呋喃的合成反应和黄酮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对比,阐述了本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2)系统地研究了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首先对影响反应产率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苯乙酮(0.5 mmol),四丁基碘化铵(30 mol%),过二硫酸钾(2.0 equiv),二甲亚砜(2.0 mL),在120℃下反应8 h。之后对α-甲基酮及其他芳香酮做了系统的探讨。结果表明,该反应对不同取代的芳香α-乙基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我们同时发现当苯乙酮邻位为羟基取代基时,意外地合成黄酮类化合物。最后,通过对一系列控制实验的分析及综合相关文献的报道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3)系统地研究了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先后对影响反应产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优化与筛选,并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苯丙酮(0.5mmol),K2S2O8(2.0equiv),碘单质(50mol%),二甲亚砜(2.0mL),120℃,8 h。然后对芳香α-乙基酮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考察。之后,通过对一系列控制实验的分析及综合相关文献的报道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李建辉[6](2018)在《室温条件下制备酰胺/α-酮酰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酰胺和α-酮酰胺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以及有机化学反应官能团转化为有价值的合成中间体中。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对于它们的合成研究,引起很多的关注,很多相关的合成方法已经提出。然而大多数反应过程会遇到,使用过渡金属催化,苛刻的反应条件和低产率等问题。因此,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合成方案是非要需要的。本文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合成方案来合成酰胺及α-酮酰胺。(一)利用芳基甲基酮和胺在N-碘代丁二酿亚胺(NIS)做催化剂,紫外辅助下室温水环境中实现α-酮酿胺的合成;(二)利用交联剂2,2-二氯-1,3-二异丙基咪唑烷-4,5-二酮(DCDD)的高效活性,在室温条件下实现羧酸/α-酮酸和胺直接反应合成酰胺/α-酮酰胺。同时对于反应底物适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均能取得很好的反应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合成方法,实现了无金属催化,并且在水环境中实现,具有较高的转化率;第二种合成方法,反应过程中,无需对敏感基团进行保护和脱保护操作。本文对于两种方案的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并取得对应的优化反应条件。第一种方案的最优反应条件为:芳基甲基酮(0.1mmol),胺(0.25mmol),催化剂NIS用量为0.02mmo1(20%),采用空气加210nm紫外光辅助作为氧化剂,室温下反应,水做溶剂,反应时间16h等。第二种方案的最优反应条件:(1)对于合成酿胺,竣酸(1mmol),胺(lmmol)或氯化铵(1mmol),DCDD用量为(1.05-mmol),三乙胺用量为(3mmol或4mmo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时间为3h;(2)对于合成α-酮酰胺,α-酮酸(1mmol),胺(1.1mmol),DCDD 用量为(1.05mmol),三乙胺用量为(3mmo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时间为2h。此外,通过控制实验结果分析,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最后通过对提纯的目标产物进行1HNMR、13CNMR、HRMS等谱图的数据表征。
于松竹[7](2017)在《一种来源于Burkholderia cenocepacia的羰基还原酶的克隆表达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R)-BTPE)是合成手性药物阿瑞匹坦的关键中间体,可通过不对称还原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BTA)获得。通过基因挖掘的方法,发现来源于Burkholderiacenocepacia的羰基还原酶Bc-3(WP012492403.1)能够催化BTA还原生成anti-prelog规则的产物(R)-BTPE,ee>99.9%。Bc-3属于短链脱氢酶,氨基酸残基数为247,蛋白大小约为26 KDa,空间结构上是典型的Rossmann折叠,具有辅酶结合域及Ser-Tyr-Lys的催化三联体的保守序列。本研究中构建了E.coli基因工程菌,全细胞不对称还原BT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5 ℃,最适反应pH为7.0,除了 Cu2+和Ni2+,大多数金属离子促进反应进行,Mn2+最为明显,此外,Bc-3对苯乙酮及邻氟苯乙酮的相对活性分别达到了119.5%和 200.1%。3-[5-(4-氟苯基)-5(S)-羟基戊酰基]-4(S)-4-苯基-1,3-恶唑-2-酮((S)-FOP-醇)是合成降血脂药物依折麦布的关键中间体,可通过不对称还原3-[5-(4-氟苯基)-5-羰基戊酰基]-4(S)-4-苯基-1,3-恶唑-2-酮(FOP-酮)获得。对Bc-3进行定点突变,研究了 142位点及185位点对底物BTA和FOP-酮不对称还原的影响。N142S、Y185C、Y185F、Y185N、N142S/Y185C突变体降低了对BTA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相反,五株突变体对FOP-酮的不对称还原过程具有促进作用,N142S/Y185C突变体对FOP-酮的转化率由0增加到22.0%,Y185C、Y185F、Y185N突变体对FOP-酮具有很高的非对映体选择性,de>99.9%。此外,本文还发现Komagataella pastoris GS115对FOP-酮具有不对称还原能力,并且具有很好的非对映体选择性。
李斌[8](2017)在《(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文中研究指明痒螨是一种兔、马、牛、羊等身上的皮外寄生虫,能够引起动物皮肤瘙痒、脱毛、消瘦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化学杀螨剂(如伊维菌素)具有毒性和环境不友好性,长期使用会使螨虫产生抗药性,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含有1-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天然产物,大量研究显示,这类化合物普遍具有抗菌、抗肿瘤、抗寄生虫、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但是目前该类化合物对于痒螨的杀灭活性还没有系统的报道。本论文以现有的合成方法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1-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化合物,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兔痒螨的杀灭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本论文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以水为溶剂碱性催化剂催化下的羟醛缩合反应为主要方法,合成了21个(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和1个还原产物,所有化合物都经1H NMR、13C NMR、19F NMR、MS进行了结构的确认,其中有9个化合物未见报道。2.采用浸虫法测定了合成化合物对兔痒螨的离体杀螨活性。初筛活性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普遍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其中9个化合物(2,3,5,7,12,13,14,15,16)表现出较好的杀螨活性。当测试浓度为200μg/m L时,对螨虫的致死率在86%-100%之间,高于临床一线杀螨药物标准品--伊维菌素(51%)。对这9个化合物进行毒力评价,结果表明这9个化合物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均小于伊维菌素(247.40μg/m L)。化合物2、3、7、16的LC50小于50μg/m L,化合物5的LC50接近50μg/m L。在2.0mmol/L时,化合物3、5、7、16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均小于伊维菌素(139.6min),化合物14的LT50接近伊维菌素。其中化合物3的LT50为18.2 min,化合物7和16都为67.4min。3.初步讨论了(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杀螨活性的构效关系。总的来说苯环上不同取代基以及相同取代基的不同位置都会影响化合物的杀螨活性。取代基的引入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化合物的活性,硝基、甲基和氟取代的化合物的活性较其他取代基好,对位取代的化合物的活性普遍较邻位和间位取代的好,只还原羰基对化合物活性影响较小,而β-OH酮结构大大降低了化合物的活性。综上所述,(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普遍都具有较好的杀螨活性,特别是化合物3、7、16表现出更好的杀螨活性,有望用于开发新型的杀螨药物。
叶文丽[9](2017)在《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文中认为卟啉类化合物是一类特殊的大环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有的性能,在电化学、光物理学、光化学、分析化学和仿生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分为三部分:以水合肼为原料和苯乙酮及其衍生物利用一锅法合成苯乙酮腙及其衍生物,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与一系列的苯乙酮腙及其衍生物通过亲核加成反应、金属化反应合成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本文共合成了24个化合物,其中14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卟啉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MS和UV-vis等手段表征并确定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了二氯甲烷中这14种新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荧光寿命、荧光效率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探讨了其光学性质。一、苯乙酮乙酰腙的合成以水合肼和7种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为原料,一锅法合成7种苯乙酮乙酰腙类化合物二、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合成1、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2、以四苯基卟啉甲醛(化合物10)为原料通过金属化、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金属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三、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光学性质的研究卟啉是具有双荧光行为的大环共轭化合物,卟啉共有两个发射谱带:Soret发射带和Q发射带。卟啉化合物的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可以分为两个谱带,一个很强的Soret带(B带)和Q带。我们测定了系列四苯基卟啉腙和金属四苯基卟啉腙化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里的荧光发射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另外为了更好的探究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荧光发射性质,我们还利用积分球测定了该系列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进而对该类化合物的光学活性做了探究。
刘家阔[10](2016)在《β-分泌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生活自理能力变差,由此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国目前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症正在成为我们医疗、卫生、护理行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AD治疗药物(卡巴拉汀、加兰他敏、多奈哌齐和美金刚)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AD。根据β-淀粉样蛋白假说,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经β-分泌酶(BACE1)和γ-分泌酶切割产生的多肽片段Aβ具有神经毒性并在脑内沉积形成老年斑,是A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根据β–APP被蛋白酶水解产生Aβ多肽的途径,处于上游的β–分泌酶被普遍认为是发现新型AD治疗药物的靶点,发现BACE1抑制剂成为开发新型AD治疗药物的重要策略。本研究在综合分析文献中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定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以亚氨基咪唑啉酮为核心结构的弱BACE1抑制剂(本文中编号为I-1)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希望新化合物能在保持通过血脑屏障能力的同时,增加对BACE1的抑制活性,得到新型的、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BACE1抑制剂。在分析先导化合物和BACE1活性位点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构特征基础上,本研究首先设计了结构类型I、II和III等三类结构的化合物,然后根据这三类化合物抑制BACE1活性的评价结果,进一步进行结构修饰设计了结构类型IV和V两类化合物。在结构类型I、II和III的BACE1抑制剂的设计中,以先导化合物为基本骨架,融合进Rivastigmine、Ladostigil和Selegiline的结构片段的同时,改变其他取代基团的电性和体积,以探索不同特性的取代基对化合物抑制BACE1活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化合物I-6和III-5与先导化合物相比较,活性有较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又设计了结构类型IV和V的BACE1抑制剂,得到了16个抑制BACE1的IC50值在1μM以下的化合物。对设计的五类结构的化合物进行了合成,一共经由14条合成路线,成功制备了66个目标化合物。其中,结构类型I的化合物33个、结构类型II的化合物4个、结构类型III的化合物5个、结构类型IV的化合物12个和结构类型V的化合物12个。所有这些化合物均为新的化合物,其结构在研究中均经过1H-NMR谱和MS谱的确证。在这些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还制备了85个新的中间体,这些中间体的结构也均由1H-NMR谱确证。利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HTRF)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抑制BACE1的活性。共有18个目标化合物抑制BACE1的IC50<1μM,这些化合物为:I-6、III-5、IV-5、IV-6、IV-7、IV-8、IV-9、IV-10、IV-11、IV-12和V-1、V-5、V-6、V-7、V-8、V-10、V-11、V-12。活性最好的化合物V-10抑制BACE1的IC50为84.7n M,较先导化合物提高了84倍。选取III-5、IV-5、IV-10、V-5和V-6五个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的PK和脑分布研究。口服给药小鼠体内初步结果显示,五个化合物均能透过BBB,在靶部位中分布。其中V-6的吸收代谢性质较好,BBB透膜性较好,脑分布量较高,涉及的机制简单,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的可能性少,在安全有效性已知的前提下,是代谢性质相对较好的化合物。。本研究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含有一个手性中心,进行活性评价的目标化合物均为外消旋体。为此,本研究以化合物V-5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制备单一对映异构体的研究,这项研究为得到其他目标化合物的单一对映异构体奠定了基础。基于本研究以亚氨基咪唑啉酮为核心结构的五种结构类型的目标化合物抑制BACE1的活性评价结果,分别对其抑制BACE1的活性进行了构效关系分析,综合起来主要如下几条:(1)P1′亚氨基咪唑啉酮环上的胍基=NH基团对保持此类结构的BACE1抑制活性至关重要;(2)在P1苯环间位引入Rivastigmine药效团酚酯结构可以提高化合物抑制抑制BACE1的活性,而引入Ladostigil药效团甲基丙炔苄胺片段则对活性改进不大甚至使活性降低;(3)在分子P1-P3片段引入刚性联苯结构对提高化合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4)在P3片段部分连接有能够进入S3亚位点(S3sp)合适体积和电性的基团,能够提高化合物抑制BACE1的活性;(5)丙炔氧基、环丙乙炔基和1-氟代乙氧基均是能够与S3亚位点结合的合适分子片段;(6)P2′片段为苯环或环丙基时化合物活性水平相当,说明P2′片段的体积小于苯环对活性影响不大,由此也提示该片段可能能够进一步以比环丙基体积更小的基团替代。对目标化合物I-6、III-5、IV-5和V-6的分子与BACE1的结合方式分别进行了对接模拟研究,该四个化合物的分子与BACE1结合的作用模式的共同特征为:(1)亚氨基咪唑啉酮环上的胍基=NH基团与Asp228及Asp32形成氢键作用,这种作用是化合物具有抑制BACE1活性的结构基础;(2)P2′片段的苯环或环丙基通过疏水性作用与S2′位点结合;(3)P1片段的苯环与S1位点发生疏水性作用;(4)P3片段的苯环或酚酯片段与S3位点发生疏水性作用;(5)P3片段苯环上的取代基与S3亚位点发生作用。本研究所设计的化合物在分子水平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选取的化合物进行动物体内透过血脑屏障能力的研究表明,化合物的分子具有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达到了本研究发现新的具有透过血脑屏障能力的BACE1抑制剂的目的。为进一步设计、合成高活性、高选择性并能通过血脑屏障的BACE1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二、间溴苯乙酮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溴苯乙酮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新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新方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手性及手性构建方法简介 |
1.2 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在手性构建中的应用 |
1.2.1 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构建单手性中心 |
1.2.2 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构建多手性中心 |
1.3 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
第二章 RU催化DKR-ATH合成顺式-2-取代-N-乙酰基-3羟基二氢吲哚 |
2.1 选题背景 |
2.2 试剂 |
2.3 N-乙酰基-2-取代吲哚-3-酮底物合成 |
2.4 Ru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加氢合成顺式-2-取代-N-乙酰基-3-羟基二氢吲哚 |
2.4.1 Ru催化剂筛选 |
2.4.2 N-乙酰基-2-取代吲哚-3-酮底物拓展 |
2.4.3 Ru(Ⅱ)催化DKR-ATH加氢机理推测 |
2.5 底物拓展化合物1b-16b的合成 |
2.5.1 1b-16b消旋体的合成 |
2.5.2 R,R-C1催化的去对称加氢合成手性纯1b-16b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U催化DKR-ATH立体选择性合成A,B-二取代-Γ-内酰胺 |
3.1 选题背景 |
3.2 试剂 |
3.3 β-取代-α-酮酰胺底物的合成 |
3.4 Ru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加氢合成顺式α-羟基-β-取代内酰胺 |
3.4.1 优化参数筛选 |
3.4.2 γ-内酰胺底物拓展 |
3.4.3 相关应用示例 |
3.5 底物拓展化合物17b-39b的合成 |
3.5.1 消旋体的合成 |
3.5.2 Ru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加氢合成手性化合物17b-39b |
3.5.3 相关应用中的合成方法 |
3.5.4 计算机辅助机理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U催化DKR-ATH高对映选择性合成顺式-3-喹核醇 |
4.1 选题背景 |
4.2 试剂 |
4.3 2-取代3-喹核酮的合成 |
4.3.1 底物40a-58a的合成方法 |
4.3.2 底物59a-62a的合成方法 |
4.4 2-取代3-喹核酮的不对称氢转移氢化加氢 |
4.4.1 催化剂及氢源筛选 |
4.4.2 反应溶剂筛选 |
4.4.3 反应温度筛选 |
4.4.4 甲酸铵用量筛选 |
4.4.5 3-喹核酮底物拓展 |
4.5 底物拓展化合物40b-62b的合成 |
4.5.1 40b-62b消旋体合成方法 |
4.5.2 Ru催化去对称氢转移氢化合成40b-62b |
4.5.3 ATH克级规模合成光学纯化合物40b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相关化合物核磁谱图 |
附录2 相关化合物正相图谱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Beckmann重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酰胺化合物简介 |
1.2 酰胺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点与性质 |
1.3 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酰胺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综述 |
2.2 Beckmann重排反应 |
2.3 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2.4 Beckmann重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研究综述 |
2.5 TCT与DMSO催化作用研究综述 |
2.6 合成路线、研究范围和创新性分析 |
2.6.1 合成路线 |
2.6.2 研究范围 |
2.6.3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
2.6.4 创新性分析 |
第三章 酰胺化合物的合成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3.2.1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1H/~(13)C NMR) |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2.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 |
3.3 TCT/DMSO催化二苯甲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研究 |
3.3.1 二苯甲酮肟(1A)的合成 |
3.3.2 Beckmann重排反应条件探索 |
3.3.3 N-苯基苯甲酰胺(2A)的制备 |
3.4 其他肟化合物(Oximes)的制备 |
3.4.1 1-(4-氨基苯基)乙-1-酮肟(1B)的合成 |
3.4.2 1-(4-甲氧基苯基)乙-1-酮肟(1C)的的合成 |
3.4.3 1-(4-羟基苯基乙烷-1-酮肟)(1D)的的合成 |
3.4.4 1-(4-氯苯基)乙-1-酮肟(1E)的合成 |
3.4.5 1-(4-硝基苯基)乙-1-酮肟(1F)的合成 |
3.4.6 1-(3-溴苯基)乙-1-酮肟(1G)的合成 |
3.4.7 1-(3-甲氧基苯基)乙-1-酮肟(1H)的合成 |
3.4.8 1-苯基-乙-1-酮肟(11)的合成 |
3.4.9 反应小结 |
3.5 其他酰胺类化合物(Amides)的合成 |
3.5.1 N-(4-氨基苯基)乙酰胺(2B)的制备 |
3.5.2 N-(4-甲氧基苯基)乙酰胺(2C)的制备 |
3.5.3 N-(4-羟基苯基)乙酰胺(2D)的制备 |
3.5.4 N-(4-氯苯基)乙酰胺(2E)的制备 |
3.5.5 N-(4-硝基苯基)乙酰胺(2F)的制备 |
3.5.6 N-(3-溴苯基)乙酰胺(2G)的制备 |
3.5.7 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2H)的制备 |
3.5.8 N-(3-甲氧基苯基)乙酰胺(2)的制备 |
3.5.9 反应小结 |
3.6 反应原理研究 |
第四章 实验结果讨论 |
4.1 酮肟化合物的制备 |
4.2 反应条件探索 |
4.3 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制备酰胺类化合物 |
4.4 TCT/DMSO催化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的机理探究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化合物的NMR氢谱和碳谱 |
作者简介 |
(3)色酮新合成子的设计及其多样性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色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 查尔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4 吡唑啉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5 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6 论文设计思路 |
2 色酮骨架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 基于色酮吡唑啉酮骨架拼接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1 合成路线设计 |
2.1.2 实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
2.1.3 查尔酮的合成 |
2.1.4 色酮吡唑啉酮的合成 |
2.1.5 含色酮吡唑啉酮骨架拼接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1.6 化合物3核磁表征数据 |
2.1.7 化合物3单晶数据 |
2.2 多环吡咯并双螺环色酮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1 合成路线设计 |
2.2.2 实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
2.2.3 色酮合成子的合成 |
2.2.4 靛红的合成 |
2.2.5 新型多环吡咯并双螺环色酮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6 化合物3'核磁表征数据 |
2.2.7 化合物3'单晶数据 |
3 基于色酮骨架吡唑啉酮类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实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
3.1.1 细胞株的来源 |
3.1.2 实验所需仪器 |
3.1.3 实验所需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
3.2.2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 |
3.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一) 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二) 部分中间体化合物的图谱 |
(4)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方法 |
(1)第一种方法 |
(2)第二种方法 |
(3)第三种方法 |
(4)第四种方法 |
(5)第五种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仪器设备与主要原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主要原材料 |
2.2 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 |
2.2.1 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原理 |
2.2.2 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 |
2.3 产物分析与表征 |
2.3.1 熔点测定 |
2.3.2 核磁氢谱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原料的投料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2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 逐级放大过程中收率的变化情况 |
4 结论 |
(5)α-甲基/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呋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反应的实验 |
2.2.1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的反应 |
2.2.2 邻羟基苯乙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黄酮的反应 |
2.2.3 其他羰基化合物与二甲亚砜的反应 |
2.3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反应的实验 |
2.3.1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的反应 |
2.3.2 其他芳香乙基酮类化合物与二甲亚砜的反应 |
第3章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苯乙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条件优化 |
3.2.1 添加剂的优化 |
3.2.2 添加剂用量的优化 |
3.2.3 氧化剂的优化 |
3.2.4 氧化剂用量的优化 |
3.2.5 反应温度的优化 |
3.2.6 反应溶剂量的优化 |
3.2.7 反应时间的优化 |
3.3 反应底物适用范围的研究 |
3.3.1 甲基酮类底物适用范围 |
3.3.2 α-羟基甲基酮类底物适用范围 |
3.3.3 其他羰基类化合物底物适用范围 |
3.4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机理研究 |
3.4.1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机理实验 |
3.4.2 α-甲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机理 |
3.5 小结 |
第4章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环结构的反应条件优化 |
4.2.1 添加剂的优化 |
4.2.2 添加剂用量的优化 |
4.2.3 氧化剂的优化 |
4.2.4 氧化剂用量的优化 |
4.2.5 反应温度的优化 |
4.2.6 反应溶剂量的优化 |
4.2.7 反应时间的优化 |
4.3 反应底物适用范围的研究 |
4.3.1 乙基酮类底物适用范围 |
4.3.2 其他芳香乙基酮类化合物的底物适用范围 |
4.4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结构的反应机理研究 |
4.4.1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结构的反应机理实验 |
4.4.2 α-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呋喃结构的反应机理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化合物数据表征 |
附录C 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6)室温条件下制备酰胺/α-酮酰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酰胺类化合物的概况 |
1.2.1 酰胺类化合物简介 |
1.2.2 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 |
1.3 α-酮酰胺类化合物的概况 |
1.3.1 α-酮酰胺类化合物简介 |
1.3.2 α-酮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途径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流程图和操作步骤 |
2.3 计算目标产品收率的方法 |
2.3.1 称重法 |
2.3.2 外标法 |
3 芳甲基酮和胺在紫外光辅助下合成α-酮酰胺类化合物 |
3.1 研究背景 |
3.2 方案创新性设计 |
3.3 芳基甲酮和胺在紫外光辅助下合成α-酮酰胺的反应条件优化 |
3.3.1 催化剂的筛选 |
3.3.2 溶剂的筛选 |
3.3.3 氧化剂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3.3.5 N-碘代丁二酰亚胺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
3.4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5 反应机理 |
3.6 结论 |
3.7 α-酮酰胺的光谱特征数据 |
4 羧酸/α-酮酸在2,2-二氯-1,3-二异丙基咪唑烷-4,5-二酮作用下合成酰胺/α-酮酰胺 |
4.1 研究背景 |
4.2 羧酸在2,2-二氯-1,3-二异丙基咪唑烷-4,5-二酮作用下合成酰胺 |
4.2.1 方案设计 |
4.2.2 反应条件优化 |
4.2.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2.4 反应机理 |
4.2.5 结论 |
4.2.6 酰胺化合物的光谱特征数据 |
4.3 α-酮酸在2,2-二氯-1,3-二异丙基咪唑烷-4,5-二酮作用下合成α-酮酰胺 |
4.3.1 方案设计 |
4.3.2 反应条件优化 |
4.3.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3.4 反应机理 |
4.3.5 结论 |
4.3.6 α-酮酰胺的光谱特征数据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芳基甲基酮/α-酮酸和胺/氨水反应合成α-酮酰胺的NMR谱图 |
附录2 羧酸和胺/铵盐制备酰胺的NMR谱图 |
附录3 羧酸和胺/铵盐制备酰胺的HRMS谱图 |
附录4 作者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一种来源于Burkholderia cenocepacia的羰基还原酶的克隆表达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催化及手性药物 |
1.1.1 生物催化 |
1.1.2 手性药物 |
1.1.3 生物催化生产手性醇 |
1.2 手性药物中间体及研究进展 |
1.2.1 阿瑞匹坦及中间体 |
1.2.2 阿瑞匹坦中间体研究进展 |
1.2.3 依折麦布及中间体 |
1.2.4 依折麦布中间体研究进展 |
1.3 羰基还原酶 |
1.3.1 羰基还原酶 |
1.3.2 短链脱氢酶 |
1.3.3 短链脱氢酶的对映体选择性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对称还原BTA的羰基还原酶的基因挖掘 |
2.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溶液配置 |
2.4 实验方法 |
2.4.1 K. pastoris GS115和B.cenocepacia菌株的活性检测 |
2.4.2 基于NCBI数据库的Blast序列比对 |
2.4.3 构建E coli基因工程菌 |
2.4.4 蛋白表达及活性检测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K.pastoris GS115和B.cenocepacia菌株的活性检测 |
2.5.2 构建E coli基因工程菌 |
2.5.3 蛋白表达及活性检测 |
2.5.4 Bc-3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c-3的蛋白纯化 |
3.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溶液配置 |
3.4 实验方法 |
3.4.1 构建Bc-3-pET-22b(+)-His基因工程菌 |
3.4.2 Bc-3的表达与纯化 |
3.4.3 活性检测 |
3.4.4 更换表达载体,纯化蛋白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构建Bc-3-pET-22b(+)-His基因工程菌 |
3.5.2 Bc-3的表达与纯化 |
3.5.3 活性检测 |
3.5.4 更换表达载体,纯化蛋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细胞催化不对称还原BTA的条件优化 |
4.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溶液配置 |
4.4 实验方法 |
4.4.1 Bc-3基因工程菌诱导条件的优化 |
4.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3 底物特异性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Bc-3基因工程菌诱导条件的优化 |
4.5.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5.3 底物特异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OP-酮的不对称还原 |
5.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3 实验溶液配置 |
5.4 实验方法 |
5.4.1 不对称还原FOP-酮的菌株筛选 |
5.4.2 构建重组质粒 |
5.4.3 构建K. pastoris GS115基因工程菌 |
5.4.4 诱导表达蛋白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1 不对称还原FOP-酮的菌株筛选 |
5.5.2 构建重组质粒 |
5.5.3 构建K.pastoris GS115基因工程菌 |
5.5.4 诱导表达蛋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c-3的定点突变 |
6.1 本章主要研究内容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3 实验溶液配置 |
6.4 实验方法 |
6.4.1 引物设计 |
6.4.2 构建突变基因工程菌 |
6.4.3 蛋白表达及活性检测 |
6.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构建突变基因工程菌 |
6.5.2 蛋白表达及活性检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8)(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1-芳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简介 |
1.3 1-芳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1-芳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1.3.1.1 羟醛缩合反应合成 |
1.3.1.2 其他反应合成 |
1.3.2 1-芳基-α,β-不饱和酮类化合物的活性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设计 |
2.3 (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1 羟醛缩合合成目标化合物 |
2.3.2 witting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
2.3.3 羰基还原 |
2.4 (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杀螨活性评价 |
2.4.1 供试螨虫 |
2.4.2 离体杀螨活性初测 |
2.4.3 离体杀螨毒力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
3.1.1 中间体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
3.1.2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
3.2 (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杀螨活性结果 |
3.2.1 化合物体外杀螨活性初测结果 |
3.2.2 化合物体外杀螨毒性评价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 |
3.3.2 构效关系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 |
1.1.1 一锅法 |
1.1.2 模块法 |
1.2 卟啉化合物的应用 |
1.2.1 在地球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2 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1.2.3 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应用 |
1.2.4 在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应用 |
1.2.5 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
1.3 卟啉化合物的波普性质 |
1.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1.3.2 荧光光谱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四苯基卟啉醛与金属四苯基卟啉醛的合成 |
2.2.1 四苯基卟啉的生成 |
2.2.2 四苯基卟啉铜的合成和确定 |
2.2.3 四苯基卟啉甲醛的合成 |
2.2.4 四苯基锌卟啉甲醛的合成 |
2.3 苯乙酮乙酰腙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4 系列卟啉腙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确定 |
2.5 系列锌卟啉腙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结构确定 |
2.6 实验部分 |
2.6.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6.2 系列四苯基卟啉腙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2.7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光学性质的探讨 |
3.1 引言 |
3.2 四苯基卟啉腙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探究 |
3.3 四苯基卟啉腙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光谱的探究 |
3.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图 |
致谢 |
(10)β-分泌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1.1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 |
1.2 β–淀粉样蛋白学说 |
1.3 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1 β-分泌酶(BACE1)结构分析与先导结构的选定 |
2.1.1 β-分泌酶(BACE1)结构分析 |
2.1.2 先导结构的选定 |
2.2 结构类型I和II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2.1 结构类型I和II化合物的设计 |
2.2.2 结构类型I化合物的合成 |
2.2.3 结构类型II化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构类型III、IV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1 结构类型III化合物的设计 |
2.3.2 结构类型III化合物的合成 |
2.3.3 结构类型IV化合物的设计 |
2.3.4 结构类型IV化合物的合成 |
2.4 结构类型V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2.4.1 结构类型V化合物的设计 |
2.4.2 结构类型V化合物的合成 |
2.5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式及其编号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化合物V-5 单一对映异构体的合成研究 |
3.1 拆分策略制备V-5 的单一对映异构体 |
3.1.1 直接对外消旋V-5 进行化学拆分得到R-V-5 和S-V-5 |
3.1.2 化合物V-5 中间体的拆分研究 |
3.1.3 通过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制备得到R-V-5 |
3.2 实验结果分析及手性HPLC谱图 |
第四章:化合物抑制BACE1的活性评价及构效关系分析 |
4.1 体外酶水平活性评价实验原理 |
4.2 实验方法 |
4.3 化合物在分子水平抑制BACE1的活性筛选结果 |
4.3.1 结构类型I的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初筛结果 |
4.3.2 结构类型II的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初筛结果 |
4.3.3 结构类型III的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初筛结果 |
4.3.4 结构类型IV的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初筛结果 |
4.3.5 结构类型V的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初筛结果 |
4.3.6 结构类型I、III和IV的部分目标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复筛结果 |
4.3.7 结构类型V的目标化合物分子水平抑制BACE1活性的复筛结果 |
4.4 化合物抑制BACE1活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
4.4.1 结构类型I的BACE1抑制剂构效关系分析 |
4.4.2 结构类型II的BACE1抑制剂构效关系分析 |
4.4.3 结构类型III的BACE1抑制剂构效关系分析 |
4.4.4 结构类型IV的BACE1抑制剂构效关系分析 |
4.4.5 结构类型V的BACE1抑制剂构效关系分析 |
第五章:化合物初步PK及脑透性的比较评价 |
5.1 背景及研究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六章: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 |
6.1 主要的研究结果 |
6.2 结论 |
第七章:合成实验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1:谱图 |
附录 2:发表过的文章 |
四、间溴苯乙酮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Ru催化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新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新方法中的应用[D]. 罗忠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Beckmann重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研究[D]. 陈璐. 浙江大学, 2020(05)
- [3]色酮新合成子的设计及其多样性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汪军鑫. 贵州大学, 2020(02)
- [4]1,3,5三(3溴苯基)苯的合成工艺研究[J]. 赵立献,王凤伟,王翠丽.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5]α-甲基/乙基酮与二甲亚砜偶联构建氧杂环结构的反应研究[D]. 胡雨群. 湖南大学, 2018(01)
- [6]室温条件下制备酰胺/α-酮酰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D]. 李建辉. 海南大学, 2018(08)
- [7]一种来源于Burkholderia cenocepacia的羰基还原酶的克隆表达及应用研究[D]. 于松竹.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8](E)-1-芳基-2-庚烯-1-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螨活性[D]. 李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 [9]系列四苯基卟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D]. 叶文丽. 郑州大学, 2017(11)
- [10]β-分泌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 刘家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11)